黄乃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初探

合集下载

periodical__gmzy__gmzy2008__0804pdf__080415

periodical__gmzy__gmzy2008__0804pdf__080415

光明中医2008警4月第23卷第4期CJGMCMApril2008.Vol23.4・427‘福建省名老中医陈宜根先生儿科学术经验初探沈聪肖诏玮福州市中医院(350001)关整键:陈寰摄辔;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中蓬见辩学1生平簧硌..’连江陈氏,世业』L科二嚣多年。

陈传挂《18∞一1883),为第七世传人,曾应童子试名列前矛,嗣应举未酬其志,遂继先祖业,医术精湛,屡起沉疴,声誉鹊起。

其长子乃懋,次子乃霖,鬻继其监,团著盛名。

乃霖对种瘕法独擅特长,为凤邑之先驱,其学术传长子建椿,次子建桐,昆仲齐名。

建桐独长治麻之术,能通权达交,运药神奇,凡麻毒内玻危在暖捌者,多赣以妙手匿春,他以活人济世为己任,常云l“凡事必求无愧于心,非但耕医田,更应耕心田。

”对贫苦之入常加赚恤,不计诊金还施戳丹蓊,邑入皆赞誉其为“陈太奶”,势看传其子宜根。

陈宜根(1919--2000),为陈氏儿科第十代传人。

1939年华业予福州中送专门学校,1958至1960年在北京中医学院教育研究班学习,并参加编撰全离等院校中医统一教材,从医六十多年学验具丰,对小儿泄泻、麻疹、厌食、胍衄、新生J乙疾病等疗效显著,他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摄建分会理事,福建省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连江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

1991年获国家人搴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第一擞全国重点500名老中医专家之一。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中医儿科诊治耍诀》等。

’现整理总结陈宜根先生,£科学本经验如下:1988年5月及1998年5月,连江县人民政府和县政协联合举办“庆祝陈宜根院长从医50周年一60周年大会”,县致府翻娶玫协赠绘宜擐题为“监猿德辩”熬横匾。

《福州日报》1989年2月22日以“从医冱十载,著述二十万言”为题,介绍宜根事迹;《福建科技报》于l势2年6秀6嚣以“七十余徐{霉陡媾,清风翘我上台巅”为题,余绍他年迈心红为中医事业不懈奋斗的业绩;《福建日报)1992年7月13日,以“陈宜根,小天使的保护棒”为题,奔缨讫嚣精德渡之事铡,魏筇,《谜康报》、<中圉中医报》等多种报刊亦作分绍,在省内外有很高的声誉。

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李若现先生

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李若现先生

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李若现先生李若现先生,男,1971年生于梁山县拳铺镇后杨楼村,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山东梁山泰康医院院长。

该先生多年来对文圣拳挖掘整理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撰写了大量文圣拳武学研究的文章,彰显了文圣拳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圣拳武学文化的魅力,对文圣拳武学执着追求,为文圣拳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若现先生作为优秀专业医务工作者,中国当代中医专家,著名学者,中医世家,学识渊博,医德高尚,医道高超,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集医、武、艺于一身,在中医学研究方面成就斐然,特别在中医经络、经筋研和临床方面造诣深厚,积极探索文圣拳与古老中医的奥秘,致力于文圣拳养生文化的研究,文圣拳养生长寿之学研究专家,为文圣拳养生文化体系究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若现先生其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自幼受其熏陶,高中毕业后,一边随父临床学医,一边通过自学取得了大学文凭,考取了执业中医师;现为梁山泰康医院院长,中共党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筋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经筋医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肛肠病医师协会委员、中华特色医药协会委员、山东卫生保健协会理事,其业绩载入国家人事部《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特技名医》。

在二十几年的基层医疗工作中,始终把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疾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努力刻苦,虚心向民间中医学习,到国家级名院深造,自1994年以来,先后进修于北京二龙路肛肠病临床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多次自费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会及特色疗法学习班;认真向专家学习,得到了多位名师的言传身教,先后受业于中日友好医院胥荣东老师,海军总医院王燮荣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薛立功老师,山东省中医院黄乃健老师、丁克老师;特别是得到了,“中医之脊梁”李可老中医,善用重剂猛药,治疗急危重证、疑难病的独特用药经验!并灵活得用于临床实践,克服了临床中难以解决的疑难病症,许多棘手问题迎刃而解,尤其是对肛肠病、颈肩腰腿痛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中医论坛】黄氏按摩流派研究进展补遗

【中医论坛】黄氏按摩流派研究进展补遗

【中医论坛】黄氏按摩流派研究进展补遗黄氏按摩流派研究进展补遗成都中医药大学廖品东1 孙洋2 姜国成2李应志2 610075摘要:通过两年来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我们对成都地区的黄氏按摩流派的源流、命名、特色和现状等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即介绍与公布其重新调查后的相关结果。

关键词:黄氏按摩,推拿流派,黄万香2005年5月,我们牵头申报并获准立项的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四川的天真按摩流派的整理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历时两年多的辛勤工作,基本完成了相关任务。

现将我们最新的发现予以报导。

此前我们先后在《按摩与导引》和《中华推拿疗法杂志》上发表过“四川的天真按摩”和“四川天真按摩流派的整理研究”等文章,本文是对上述两篇文章的补遗和修正。

一、流派核心人物黄万香生平考黄万香,四川金堂县福洪乡人,生于1889年,同胞三人,她排行最小。

二十岁时,由父母包办嫁给新都县合兴乡的刘理照。

育有二子,并领养一子。

其主要收入源于共三间房的小旅店,由于生意清淡,仅能勉强度日。

1920年,她随詹龙清真人学艺后,便一边开店,一边运用按摩替人治病。

三十年代末,金堂被洪水淹没,旅店被毁,她遂专事按摩,常游医于外。

当时她在成都并无固定居所,多寄宿于朋友家中。

过去的按摩与治病常常收不到钱,若能换来一碗米或一尺布就非常不错了。

清贫日子的改观源自解放前夕,她治好了成都市一何姓邮电局局长太太的疑难杂症,病家赐其房屋一间,从此她才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

解放不久,曾有某军区司令员来蓉探望也是高干的战友,因突发腰痛,多方治疗无效,而延其诊治,手到病除。

从此,她得到重视,经常推荐为省市领导人按摩。

那时在成都按摩界,她的名气如日中天。

现在成都的许多老年人都还记得她的名字。

1958年黄氏响应党的号召,带头成立了成都首家“针灸按摩诊所”,为我国最早的推拿按摩机构之一(1956年北京成立按摩医院、1958年上海成立推拿联合诊所[1]),地点在今春熙路。

该诊所后来发展为“成都市针灸按摩医院”。

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学术经验传承方法研究

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学术经验传承方法研究

典著作 , 并要 求 学生 书写读 书笔 记 , 对 其 中 的名段 名句要 熟 练背诵 , 力争 对经 典 的理解 , 达 到在 临 床
中领 会 运 用 的 目的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4 — 1 9 修 回 日期 : 2 O l 3 - o 8 一 l 9
吉林 省教 育厅“ 十一 五” 科 学技 术研 究项 目( 2 0 0 9 — 4 0 6 ) : 名老 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模 式研 究, 负责人 : 郭 家娟 。 通讯作 者: 郭家娟 , 副主任 医师 , 博士 , 主要研 究方向: 中 医心血管病方向。
医药治 疗 急性 心肌梗 死( 非溶 栓者 ) 常规 新方 案 ” , 在 临床应用 2 0余 年 , 收 到 满 意 疗 效 。在 其 经 验 继 承 中, 黄老教诲学生 真正的 “ 读经典 ” 必 须 处 理 好 学 与 思的关系 , 亦 即孔 子 所 言 的 “ 学而不思则 罔, 思 而不 学则殆 ” 。他 为 学 生 制 定 学 习计 划 , 深 刻 理 解 学 习 经
痛 , 手 足 青至 节 , 心 痛甚 , 旦 发 夕死 , 夕发 旦 死 ” 和
《 素问 ・ 生 气通 天论》 “ 营气不从 , 逆 于 肉理 ” 的理论 指导 , 黄永生教授在 临床提 出“ 以通 为主 , 兼调 整肝 肾以治心 ” 的治 疗 原 则 , 并 以此 为 依 据 制 订 出 的 “ 中
[ 0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o d e ni r z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

《名老中医之路》97位名医诵读经典分析

《名老中医之路》97位名医诵读经典分析
有 比较具 体 的概 念 。 其 次 是 校勘 。 “ 校勘 是 清人 治 经学 最有 成就
已经 作古 的前 辈 名家 面 前 , 由他 们通 过 实 际病 例 讲解 总 结 成文
字 的东西 , 无 ‘ 既 名师 亲 授 ’ 的可 能 , 么就 只 有通 过 精读 . 复 那 反 读 , 至背 诵 , 在 临床 上 去 反复 揣 摩 , 中悟 出真 谛 。 是 其 以 再 从 这
二经循行部位歌” 第 2 至 1页 的“ 膝 外 内 歌 ” 简 单 断 句 , 足 有 其 他部分均 未经点校注释 , 阅读 和研 究 存 在 一 定 困难 . 以仅 所
之 所 宜 ”使 针 灸 医 学 的 发 展 受 到 很 大 阻碍 , 灸 临 床 应 用 陷 , 针
入 低 潮 , 灸 著 作 的 出版 也 较 明代 大 为 减 少 。难 能 可 贵 的 是 针
1 从 原 文背 诵 入 手 . 勤 不 倦 精 陈 鼎三 先生 认 为 : 临床经 验 用 文字 表 现很 难 全 面 . “ 而读 书
是 最 关键 、 吃 紧 处 。使 读 者从 疑 似 之 间得 到 正 确 的理 解 , 最 具
有 提 纲 挈领 、 龙点 睛之 妙 , 值得 认 真 阅 读 。 ”] 画 亦 [6 3 6 8 当然 注 文 的 学 习 , 不 可 泛滥 无 归 。以 《 寒 论 》 例 , 亦 伤 为 古 往 今 来 研 究 者 六 百 余 家 。若 是 穷 尽 所 有 注 家 之 言 , 结 果 必 其
数 , 占《 只 内经 》 数 的 十分 之 一 , 字 一鼓 作 气 , 年 之 内 可 以学 半 完 , 用《 再 伤寒 》 《 匮》 、金 的钥 匙 , 开 《 来 内经》 《 草经 》 、本 的锁 , 就 能事 半功 倍 。 若先 学 《 内经 》就 旷 日费 时 , 低 锐气 了。 印“读 , 减 ”

《王乐亭——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读书笔记解析

《王乐亭——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读书笔记解析

《王乐亭——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读书笔记第一部分:医家小传1. 不懈地研读多种医术,从内、难到各种讲义,王乐亭自认为他收益最多的书是《针灸大成》和《黄帝内经》。

2. 他提出“手足十二针”、“五脏俞加膈腧”、“督脉十三针”、“老十针”等针灸处方被广泛运用。

3. 他注重针刺技法和对透穴的运用。

第二部分:专病论治瘰疬-------六寸金针治疗瘰疬200例临床分析西医范畴:瘰疬相当于西医所谓之淋巴结核,或称结核性淋巴炎。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肝郁气滞、痰湿凝聚,或素体阴虚、肺肾亏耗、虚火内炽、痰火凝结而致。

颈两侧、腋下均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所过,痰湿阻滞凝结成核,结核累累则为瘰疬。

治疗方法:(一)六寸金针曲池透臂臑操作方法:1.针前循按:针刺前,医者双手托起患者前臂及肘,沿曲池与臂臑之间的连线,顺其经络循行的方向,抚摸皮肤,揉按肌肉,使之经络舒展。

2.指切定穴:(1)患者双前臂屈肘拱胸,坐位。

(2)医生在患者双肘横纹尽处,用拇指爪甲切一“十”字,中心点正对曲池穴。

3.局部消毒4.迅速刺皮:针尖沾少许甘油。

针尖触及患者曲池穴,使金针与上臂延长线呈45°角,用手轻抚针体。

按上述姿势迅速刺入皮下0.5~1.0cm。

5.稳速进针:医生用拇指、食指握针,缓缓旋转退针至皮下,并将针卧倒。

沿皮下透刺,速进缓退,以利进针。

6.皮下透刺:将针尖对准臂臑穴的方向,不可有所偏移。

使针体紧贴皮下,要深浅适宜。

7.透达臂臑:针尖透达臂臑穴,进针终了。

患者以胀感、沉重感为主。

8.刮针手法:医生左手抚按曲池穴皮肤处。

右手用拇指指甲反向刮针柄,女性患者6~8次,男性患者刮7~9次,以引气、催气、鼓动经气。

患者有热胀感。

15min后,再刮针一次。

9.捻针手法:(1)施行捻转补泻手法。

局部红肿热痛者用泻法,局部肿硬无红肿者用补法,针体约旋转180°。

(2)15min后再捻针一次。

10.缓缓起针:(二)辅助治疗1. 火针:对于病程久、结核肿硬不消或经治后已缩小成硬结者,或者脓肿已形成欲溃而未溃者,可使用火针排脓。

《伤寒杂病论集注》黄竹斋

《伤寒杂病论集注》黄竹斋

《伤寒杂病论集注》黄竹斋黄竹斋与古本《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会通》述评附录:〈黄竹斋伤寒论著十种〉魏雪舫[/center]黄竹斋(1886—1960),名维翰,原名谦,竹斋乃其字,号诚中子,晚号中南山人。

陕西长安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

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

撰有《针灸经穴图考》、《伤寒杂病论集注》等医著凡五十余种。

毕生潜心仲景之学,造诣精深,仅伤寒论著即有十余种,其《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集注》等,素为学界所重。

黄氏鉴于传世仲景之书,本己错简讹脱,又为历代注家,仁智各见,“甚或割裂章句,颠倒节目,纷纭淆乱,罔可适从,致医家菽栗布帛之文,成不可究诘之书”(《伤寒论集注·自序》)曾于1934年春到宁波访求仲景佚著,得遇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桂林罗哲初手抄本),对此非常重视,当即将该书目录和原获有此抄本之左盛德作的序文登载于上海《光华医学杂志》及时公之于世,后重为之不辞劳瘁,整理校释,以期裨补宋本之阙疑,恢复仲景著作之原貌。

兹就其对古本《伤寒》寻绎之端绪及研究成就,略为探讨,作一简介。

(关于黄竹斋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其学术传人米伯让先生在所撰《黄竹斋先生传略》一书中有详细介紹。

近年对黄竹斋学术思想及其医学成就,研究较为深入全面的是陕西苏礼研究员。

本文引述即主要参考其有关论文。

)古本的发现与印行自民国以来,仲景遗书,有四种发观,俱称古本[1]。

1、湖南刘崑湘于民国初年在江西得古本《伤寒杂病论》、1933年石印公世,即长沙本亦称湘古本,又与其宗人刘仲迈同撰《伤寒杂病论义疏》在长沙印行。

2、四川刘镕经于涪陵得传为“王叔和所述,孙思邈所校”之《伤寒杂病论》,1934年在重庆石印公世,即四川本亦称涪陵古本。

3、即黄竹斋先生1935年抄得桂林名医罗哲初珍藏其师左盛德1894年所授之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论十二稿》),1939年在西安校刊公世,称白云阁本。

(“白云阁”乃左盛德书斋名。

黄祖明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介绍

黄祖明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介绍

黄祖明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介绍黄祖明,现任青岛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科主任医师,为山东省名中医,从事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40余载,在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余有幸跟师学习,对黄师治疗乳腺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现将黄师治疗乳腺癌的经验归纳如下。

1 病机强调肝郁脾虚《医学正传》载:”乳岩,此症多生于忧郁积忿中年妇女”,《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黄师认为:乳腺癌多发于忧郁积忿的中年女性,故肝郁伤脾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内因,《外科大成》云:”按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外属足少阳胆经”,临床上乳腺癌患者可触及质韧无痛性、活动度差的肿物,多为肝气郁结,经络阻滞不通,结而成块,若患者伴有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呈橘皮样变,多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肌肤失养[1]。

2 痰毒郁结在乳腺癌病程中贯穿始终乳腺癌在形成的过程中,因肝郁脾虚,冲任失调,常可产生痰浊血瘀毒热等诸多病理产物,初期肿块尚小,机体正气尚存,病机多以肝气郁结不畅为主,兼挾痰毒[2],此期患者多应及时行手术治疗,若无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转移,癌肿渐渐增大,固定不动,正气消耗,冲任失调,痰毒血瘀互结,正邪相争剧烈,晚期癌块破溃,乳头内陷,时有渗液,伴随心慌、乏力、面黄消瘦等消耗症状,病机以正气亏虚为主,正不胜邪而毒邪内盛,即使早期乳腺癌术后,虽肿块已除,患者可无明显热毒、痰、瘀表现,但术后患者须行综合治疗,放疗化疗等,中医认为放射线、药毒亦可作为毒邪留在体内,灼津为痰,炼血为瘀[3],故痰毒瘀结在乳腺癌病程中贯穿始终。

3 倡导医食同源并治,重视心药并举黄师倡导古贤”医食同源”之说,非常注重癌症治疗中的饮食调养,认为对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合理适宜的饮食能增加人体的营养,提高抗癌药物的效果,具有”悦神爽志,以资气血”的功效,乳腺癌肿形成过程中,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加上忧思伤脾,消化功能障碍,故宜食清淡且易消化的补益食物,属清补的食物主要有山药、莲子、百合、薏苡仁等,属温补的食品主要有羊肉、牛肉、狗肉、鸡鸽、海参、桂圆等,食用真菌如猴头菇、香菇、银耳等营养丰富,特别是蘑菇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以及人体内必须的许多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宜于乳腺癌的患者食用。

协和三宝

协和三宝


中国风湿免疫科的开创者张乃 铮教授,对严谨的“严”字的认识, 来自于他的协和恩师钟惠澜教授。 年轻时,有一次他看一个骨髓 片,向钟教授报告说没有找到利朵 氏体(黑热病病原体)。钟教授告 诫他:“你找了15分钟没有找到, 但如果你找上半个小时一小时也许 就可以找到,应该再多下些功夫再 下结论。”果然,在花了更多时间 后,他终于找见一个利朵氏体。

张孝骞去世时,协和医院书写了一对巨长 的挽联,试图用尽可能多的字来概括她的 一生,缅怀医圣
协和泰斗,湘雅轩辕,鞠躬尽瘁, 作丝为茧,待患似母,兢兢解疑难。 戒慎恐惧座右铭,严谨诚爱为奉献, 公德堪无量,丰碑柱人间。 战乱西迁,浩劫逢难,含辛茹苦, 吐哺犹鹃,视学如子,谆谆无厌倦。 惨淡实践出真知,血汗经验胜宏篇。 桃李满天下,千秋有风范。
品“协和三宝” 解“医疗质量”
Kingsoft WPS Office

协和是一座圣殿。“不到协和心不
死”,就是患者的肺腑之言。

协和是一座摇篮。张孝骞、林巧稚、
黄家驷、曾宪九等一大批医学大师诞 生,成为许多学科的奠基人,创造了 令人瞩目的医学奇迹。

协和是一种气候。“大树”为“小
树”遮挡狂风暴雨,却不遮挡阳光雨 露,从而形成了一片蓬勃向上的“森




正是这种近乎残酷的手段使协和医 院的这240万份病历成为一笔巨大 的财富。 林巧稚,为了得出中国女性骨盆尺 寸的正确数值,总结了上万份产科 病历,在这里查到了全部的原始记 录。 而黑热病的研究,绒癌治疗的突破, 以及激素分泌型垂体瘤的研究等等, 都是专家从记录翔实的协和病历中, 认真分析后得到的启迪。
1、馆藏书刊多为外文原版,以生物医学为 主; 2、收藏了一批难得的特藏书,比如西洋 医学史专著和外国著名医学家传记,各种 疾病的史料,部分珍贵的中医古籍,各种 经典著作(有权威的大型教科书及有价值 的图谱)等; 3、集中各类工具书,建成工具书阅览室

名老中医干祖望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干祖望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干祖望临床经验百度文库帐号:sf0425密码:******干祖望当代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开拓者干祖望干千俞无名整理编者按干祖望,上海金山人,是当今我国著名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专家,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年奉命筹建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耳鼻咽喉科,经干氏,,多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将其建设成“全国中医重点学科”。

在此期间干氏还亲自带徒,,多名,现均已成为各地的中医耳鼻咽喉科的骨干力量,由于干氏在教学、医疗工作中的杰出贡献,曾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本文重点介绍干氏在创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七个方面的贡献,以及在发扬中医学中,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四个问题的发挥。

临证特色则重点反映干氏重视医案,强调查诊、问诊,尤其对于处理疑难杂症的四个要点阐述精彩。

名案评析精选干氏,,个案例,分别应证他诊治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的辨证思路和用方特点。

医论医话则记录干氏的振兴中医学术的战略观点,以及他临证、学习、教学过程中的想法和看法,本文最后收录其经验方五首是他毕生临证经验结晶。

总之,细读全文,对于当今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专家干祖望的学术经验会有深刻认识。

这对中医药工作者,尤其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工作者,定会大有收益。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始海势联短述》干祖望,男,汉族。

,,,,年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县,,岁进南社四子(邵力子、柳亚子、姚石子、姚蓬子)之一姚石子家塾读书直至,,岁,在此,,年中干氏熟读了从《三字经》至《四书》、《五经》的古典文学著作,为以后深钻中医医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干氏,,岁至,,岁从浙江嘉善县西塘大名医钟道生习岐黄术。

钟氏擅长喉、外科,干氏尽得其传。

,,岁至,,岁干氏在金山、松江两县开业行医,,,岁至,,岁在松江县城厢第四联合诊所工作。

,,,,年,干氏,,岁之际调入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担任整理中医古典文献的工作。

两年后调入南京中医学院担任教学、医疗工作,至今仍未离岗,坚持正常上班。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内容摘要
他还鼓励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治疗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 技能。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内 经》的基本理论,还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治疗中。这本 书对于想要提高自己中医临床水平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生动有趣。熊继柏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条分缕析, 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他善于将复杂的中医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 能够轻松理解并掌握。同时,他还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和治验,让读者更加直观 地了解中医经典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价值非常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经典的精髓和 内涵,掌握中医临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我们还可以学习到熊继柏教授的临床经 验和心得,这对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非常有帮助。
精彩摘录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中 医书籍。它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经典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还结合了作者自 己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中医 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也可以帮 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医和健康知识。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读后感 《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是一本深入浅出、 理论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经典的无穷魅 力和熊继柏教授的深厚学术造诣。

经方亦步亦趋录

经方亦步亦趋录

经方亦步亦趋录现代·黄仕沛冯序中医辨证有八纲、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因等诸多辨证理论,所有辨证论治之核心,皆离不开一个“证”字。

辨证论治必须达到的最终目的,则要落实到一个“治”字。

方证相对,把“证”和“治”合而为一。

无论是经方派,还是时方派,最终都要把辨证论治落实到“方证相对”。

人们普遍认为,“辨证论治,先要辨其证候,再要论其治法、选择方药”,由此可见“证候→方药”乃是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最终目的。

换言之,“方证相对”是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尖端。

虽然对于同一证候组合,“经方派”和“时方派”所选择的方药并不相同,但如果治病有效,则必是用药对应证候。

良医必用良方,良方何其多,如何掌控?《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一书揭示了寻觅良方之法。

该书作者仔细总结学习、应用方证经验,体悟方证对应之理,堪称一代经方传人。

应当指出,书中虽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个人体会、观点,可促进学术争鸣,丰富经方学术和理论,此亦揭示《伤寒论》、经方医学,是来自一代一代方证对应经验的总结。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七家”和“经方十一家”,是说汉以前把记载医学理论的书称医经,把记载医方的书称经方,汉前所称经方概指方剂。

不过要说明的是,经方十一家中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其所用理论是八纲,其所用方药、方剂称方证,发展至汉代,由于病位概念发生变化,即原只有表、里两个病位,而增加了半表半里后为三个病位,从而产生了六经辨证理论,此即张仲景的《论广汤液》,流传于世,后经王叔和整理始称《伤寒杂病论》。

此即经方医学体系,简称经方,即现今中医界所称经方,是指以八纲、六经为辨证理论,治病要求方证对应的医学体系。

经方方证的产生,当追溯到上古神农时代。

这里不但要明确经方方证的起源,更要明确中医的发展史。

我国历来重视方剂和适应证的研究,后世方如潮涌出现,皆是证明,如《千金要方》、《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等,其内容主要是讲方剂及其适应证,对后世深有影响。

黄仕沛老师运用地黄剂经验的体会

黄仕沛老师运用地黄剂经验的体会

学习黄仕沛老师运用地黄剂经验的体会——地黄非重用不足以为功《神农本草经》谓干地黄“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脉,填骨髓,长肌肉,……除寒热、积聚,除痹。

”《伤寒杂病论》中使用地黄的方剂有10首,分别是:胶艾汤、当归建中汤、黄土汤、炙甘草汤、薯蓣丸、三物黄芩汤、百合地黄汤、防己地黄汤、肾气丸、大黄庶虫丸。

10首方中地黄用量最大的是防己地黄汤,用生地黄二斤,其次是炙甘草汤用生地黄一斤。

百合地黄汤则用生地黄汁一升。

大黄庶虫丸用干地黄十两,肾气丸用干地黄八两,当归建中汤的加减法中,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胶艾汤、三物黄芩汤用干地黄四两,黄土汤用地黄三两,薯蓣丸用干地黄十分,用量皆相当大。

地黄在配伍上有广泛的亲和力,如与养血、活血、益气、温阳、清热、养阴、利水均可配伍。

从地黄的使用指征来看,地黄用于皮肤干燥枯槁,大便干结,口干舌干,唇干裂,舌瘦苔少,或唇红舌红,脉细数、结代。

后世温病验齿,叶天士“看舌之后,亦须验齿”,所以地黄的药证当是唇舌干燥,牙齿枯槁。

但无论用于何证,配伍何药,地黄都必须重用,非重用不足以为功。

黄师用地黄常用30-90克,最大用至180克。

黄仕沛老师临床上善用地黄,他认为,综合来看,地黄之用在于滋阴养血,具体效能主要包括:1.润燥,2.制燥,3.定躁,4.安神、5.定悸。

除此之外,地黄还可以止血、清热,本文不一一尽述。

一、地黄剂的主要功效1 润燥1.1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伤寒论》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此乃阳明久虚,津液不足,汗源不充,故法多汗反无汗,而皮肤干燥瘙痒。

如荨麻疹、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等,特别是老年性皮肤干燥症,考虑为阳明久虚,津液不足,潮红,脱屑比较明显者,黄师常用大剂量生地,最大用至90g。

黄师曾治一过敏性皮炎患者,全身片状皮疹,干红,瘙痒明显,以甘草泻心汤加麻黄、生地、石膏治疗,处方:麻黄十二克(先)川连六克黄芩十五克法夏二十四克干姜六克大枣十五克甘草三十克党参三十克石膏九十克生地三十克十剂后症状明显好转。

《名方一贯煎的探讨与临床应用》

《名方一贯煎的探讨与临床应用》

《名方一贯煎的探讨与临床应用》南湖东园张莹【摘要】目的:观察一贯煎在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效果。

方法: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有许多治疗方法,其中,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

异病同治就是不同的病名,只要病证病机相同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只要符合一贯煎的病证、病机就可以用此方冶疗。

结果:尽管病名不同,只要符合一贯煎的病机、适应范围采用此方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结论:虽然病机的名称不同,部位不同,但临床的病证、病机相同就可以采用相同的冶疗效果。

此方法可以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关键词】一贯煎;临床应用1考源。

“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王莠的《柳洲医话》,是临床上滋阴疏肝的首选方剂。

本方重用生地为君药,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以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药,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保肝;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辅佐,以达到滋阴柔肝的作用。

其中,川楝子味苦、性寒,虽有“苦燥伤阴”之说,但若配在滋阴养血为主的方药中,却无伤阴之害,这是本方有别于其他理气疏肝诸方之处。

2功效。

滋阴舒肝。

养肝血,滋肝阴,泄肝气,滋阴充液,疏肝调气。

主治肝肾阴虚气郁所致胸胁上腹胀痛,吐酸作呕,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肝肾阴虚而腿膝酸疼,足软无力,或股部外侧、足跟疼痛者。

该方精髓之处是由大量滋阴养血药和少量疏肝理气药相伍,与麦门冬汤异曲同功之妙,该方补疏兼施,寓疏于补,滋阴柔肝,条达肝气,滋阴养血而不遏滞气机,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

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之阴.疏肝理气之效,在临床应用中,通过随证加减,该方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具有极高医学价值.3临床应用:在临床门诊中把一贯煎的运用上3.1一般资料,以下病源选择于xx年5月至xx年6月间,门诊患者。

3.2在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运用吴某,男,36岁,xx年身体疲惫,伴白睛黄染,恶心、厌油,去医院化验诊断为乙型肝炎,xx年来我社区医疗求医,经询问,六年来患者肝区疼痛,疲乏无力,在医院多次检查转氨酶均在500单位以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实脾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实脾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实脾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黄雨欣杨帆陈奇祺廖佳颖李潇杰黎祖鸣陈慧聪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4年第02期【摘要】实脾散为《严氏济生方·水肿论治》第一方,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功效,原方主治水肿。

文章简述了实脾散用于肝硬化腹水、腹泻、水肿、慢性肾炎、慢性心力衰竭等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

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对实脾散展开讨论,深化对实脾散的认识,总结其临床应用规律特点,以期为临床诊疗运用实脾散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实脾散;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圖分类号】R28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3-0076-05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3.zgmzmjyyzz202403017Research Progress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ipi PowderHUANG Yuxin1YANG Fan2CHEN Qiqi3LIAO Jiaying4LI Xiaojie5LI Zuming3CHEN Huicong21.The Fifth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China;2.The Fourth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 518033,China;3.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China;4.Shenzhen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 518116,China;5.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ChinaAbstract:Shipi Powder is the first prescription of Yans Jisheng prescrip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edema,which has the effect of warming yang and invigorating the spleen,promoting qi and diuresis,and the original prescription is mainly for edema.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w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ipi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cirrhotic ascites,diarrhea,edema,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as well as the reduction of urinary protein and inhibition of heart failure.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Shipi Powder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Shipi Powder,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in order to provide a broader train of thought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words:Shipi Powder;Theoretical Basis;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 Progress实脾散源于严用和的《济生方》,又名实脾饮。

阅读《神奇的中医八大名方》宋乃光

阅读《神奇的中医八大名方》宋乃光

阅读《神奇的中医八大名方》宋乃光金·李东垣·脾胃论乾,元亨利贞。

初九。

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苦,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补中益气场【组成与用法】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甘草以上各五分,炙人参去芦,三分,有嗽去之。

以上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当归身二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脾胃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幵之令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白术三分,除胃中热。

利腰脊间血上件药改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渣,食远稍热服。

如伤之璽者,不过二服而愈。

若病日久者,以权立加减法治之。

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五分、炙甘草三分。

如恶寒冷痛者,加去皮中桂一分或三分,桂心是也。

如恶热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药二味中,更加生黄芩三分或二分。

如夏月廐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药、甘草、黄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时腹痛,去芍药,昧酸而寒故也。

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如头痛,加蔓荆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如顶痛脑痛,加蕖本三分或五分如苦痛者,加细辛二分,华阴者。

诸头痛者,并用此四味足矣,如头上有热,则此不能治,别以清空裔主之。

如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去皮二分或三分。

《内经》所说少腹痛皆寒证,从复法相报中来也。

《经》云:大胜必大复,从热病中变而作也。

非伤寒厥阴之诬也。

仲景以柢当汤并丸主之,乃血结下焦膀胱也。

如胸中气壅滞,加青皮二分。

如气促、少气者去之。

如身有疼痛者,湿;若身重者,亦湿。

加去挂五苓散一钱。

如风湿相搏。

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薬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苍术以上各一钱。

黄老师治疗过敏性鼻炎思路体会

黄老师治疗过敏性鼻炎思路体会

黄老师治疗过敏性鼻炎思路体会楼主蓝心若梅 2014-10-21 10:56:18 1.过敏性鼻炎概述过敏性鼻炎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所产生的鼻粘膜过敏反应,典型的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

它的过敏原种类相当多,主要有尘螨、霉菌、跳蚤、花粉等。

其中以花粉所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最多,已被认为是一种大众性疾病,一般人认为它与空气污染或饮食生活的改变以及自律神经失调有关,但具体原因仍然不清。

在清楚过敏原的情况下,西医对于此病多采用“脱敏疗法”,即以逐渐注射过敏原使身体习惯的方法,此法多治疗时间长而疗效一般,还可采用抗组胺和抗过敏药来缓解症状,此多对症处理而较少能根治者。

2.日本汉方治疗概况过敏性鼻炎多与水分代谢异常有关。

在日本,小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加川芎辛夷、麻黄附子细辛汤、麻杏石甘汤等麻黄剂是治疗本病的常用处方,疗效甚切。

近日日本耳鼻喉科专家通过对比双盲试验发现小青龙汤对于过敏性鼻炎有效,并认为可将小青龙汤看作是过敏性鼻炎的合理病名治疗方,并发现麻黄剂对过敏性鼻炎短期疗效好,长期治疗要注意麻黄的副作用。

3.黄师临证经验(1).黄师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强调患者的体质状态。

临证常用的处方有小青龙汤、葛根汤加川芎辛夷、麻杏石甘汤、八味除烦汤、玉屏风散、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辛夷、桔梗、川芎等。

(2).体质辨证是长期安全使用中药的重要保证,本病在麻黄剂的使用中尤显。

因麻黄中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多种药理成分,在具有良好抗炎、止痛等功效的同时,还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等,故有心脏病、高血压、以及慢性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3).小青龙汤所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多黄肿,鼻塞、打喷嚏而局部分泌物(鼻涕、唾液等)清稀;[自己体会病例】某男。

35岁。

2003年9月26日诊。

7年前秋季因淋雨后出现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经抗感冒治疗后,症状减轻,以后每年9~10月发作,稍感风寒即加重,夏季症状减轻,曾用过大量的抗生素和鼻炎康、鼻炎丸等中成药始终不得痊愈。

黄仕沛:读《伤寒》,用经方,联系临床,还仲景本源

黄仕沛:读《伤寒》,用经方,联系临床,还仲景本源

黄仕沛:读《伤寒》,用经方,联系临床,还仲景本源导读:《小吹谈医》创刊以来,还是第一次引用别人的文章。

独家量贩,值得期待!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伤寒,治百病。

只读半部论语的赵普,终被淘汰;说背部伤寒,能治百病也是自欺欺人。

但是,不代表读中医,可以不读伤寒。

用哲眼看世界,从临床的角度读伤寒。

错过上周六上午广东省中医院经方学习班的同道,小吹给你们“转播”啦,有谁比小吹更熟悉经方大咖黄仕沛的学术思想,有谁比小吹更大胆直言!读《伤寒》,用经方,联系临床,还仲景本源黄仕沛陈瑞春教授说:我们研究《伤寒论》走了很多冤枉路”。

“总是希望把《伤寒论》说得更透彻一点,说的更明白一点,有时候不免为注而注,失却了注疏的本意。

所以对初学《伤寒论》的同志,你不要看张说李说,陈修园的注解是陈修园心中的《伤寒论》,柯韵伯的注疏是柯韵伯对《伤寒论》的理解,这都不能代表张仲景的本意。

”《伤寒杂病论》是一本临床纪实,它基本上如实反映仲景当时诊疾施治的情况。

《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方大多是经过前人反复使用,而行之有效,经得起重复的。

大家常说:“学经典,用经典;学伤寒,用伤寒。

”学不得其法则不得其门而入。

因此,学伤寒必须紧密结合临床,通过临床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通过临床的实例,才是最好的注疏。

让《伤寒论》回归到现实之中。

正如曹颖甫先生在《伤寒发微·凡例》上说:“鄙人以考验实用为主要,间附治验一二则,以为徵信,非以自炫,特为表明仲师之法,今古咸宜,以破古方不治今病之惑。

”兹把个人的心得体会略述,望同道指正。

一、以仲景释仲景,从仲景书中探索其用药规律例如:干姜一药,《神农本草经》载:“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辟下利。

生者尤良。

”可见《本经》中生姜、干姜不分的。

而仲景用干姜《伤寒论》24方次,《金匮要略》32方次。

我们注意到一个共同点,在使用干姜的诸首方证中,如:甘草干姜汤、理中汤、肾着汤、四逆汤、小青龙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以及小青龙汤衍生的苓甘五味干辛汤等方,四逆汤衍生的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等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