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公开课教案.doc
《宇宙的边疆》教案设计

《宇宙的边疆》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介绍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和探索的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边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宇宙的广袤和探索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宇宙和宇宙边疆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宇宙的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理解宇宙的边疆与宇宙起源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宇宙的大爆炸理论介绍宇宙的演化过程和宇宙的结构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通过讲解和展示宇宙起源的理论和证据,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宇宙起源和宇宙边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宇宙的边疆:星系和星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星系和星云的特点和分类,理解星系和星云在宇宙中的分布和作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星系的概念和分类介绍星云的概念和分类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通过讲解和展示星系和星云的特点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星系和星云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黑洞和暗物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和性质,理解黑洞和暗物质对宇宙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黑洞的概念和性质介绍暗物质的概念和性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通过讲解和展示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黑洞和暗物质的理解程度。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九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九篇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
2.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怀疑和想象精神。
三.教学难点:探讨标题的独特内涵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五.教学时数:第二课时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设计:1.导入:茫茫宇宙,充满奥秘。
仰望星空之时,会有很多遐思,有没有外星人存在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提问请一两个学生说说依据,我们走进课文《宇宙的边疆》,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怎么说的,他相信有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文章的写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奥秘”。
(板书)2.问题一:探索宇宙时,应该有什么精神?勇于怀疑富于想象(板书)设计意图:以两种精神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关键。
3.问题二: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着作者的怀疑和想象?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怀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确实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怀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怀疑和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板书)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问题三:宇宙有边疆吗?宇宙有中心吗?讨论两分钟一部分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疆”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另一部分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
还有一部分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疆”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疆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未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中心边疆也会随之变化。
5.问题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语言特色?这样的段落虽然并没有体现怀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怀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怀疑和想象的结果。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9篇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9篇《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掌握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和教师点拨,练习运用抒情和议论的修辞方法,为解说词补充传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容。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抒情,了解作者所传递的思考(宇宙不但横无际涯、辽阔瑰丽,不但可以为人类所了解,而且,从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命运和宇宙息息相关,人类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可以追溯到宇宙及其起源),领会作者对人类好奇心、探索意识和质疑精神的肯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掌握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和教师点拨,练习运用抒情和议论的修辞方法,为解说词补充传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容。
【教学方法】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没有解说词的《动物世界》,再加上解说词,让学生体会解说词的重要性。
二、新课学习第一步: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希望学生可以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明确写好解说词的要点。
1.设置情境——假如要为宣传本校的纪录片配解说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思考解说词的特点。
问:你认为写好一篇解说词的关键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明确:解说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解说词要有明晰合理的解说顺序。
②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
③解说要对解说对象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扩展。
2.说明顺序是一篇解说词解说效果的关键因素,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__的解说顺序。
(教师做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明确:解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
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第二步: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希望学生可以领会作者传递给我们的思考。
《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中存在的各种边疆现象;2.掌握边疆现象的定义和特征,如黑洞、星际尘埃带等;3.了解科学家们对宇宙边疆的探索历程和成果;4.培养学生关注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宇宙边疆现象的概念和定义;2.宇宙边疆现象的分类和特征;3.科学家对宇宙边疆的研究成果;4.探索宇宙边疆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让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习的宇宙知识,提出一些问题,如宇宙有多大?有多少恒星?有没有其他生命存在?等等。
引出本次学习的主题:宇宙的边疆。
2.讲解宇宙边疆现象(2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宇宙中存在的各种边疆现象,如黑洞、星际尘埃带、引力透镜等,让学生掌握边疆现象的定义和特征,并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3.分类和特征(30分钟)针对宇宙边疆现象的不同特征,一一进行分类和介绍,如黑洞可分为施瓦茨孔洞、克尔黑洞、中等大小黑洞等。
4.科学家对宇宙边疆的研究成果(20分钟)介绍科学家们对宇宙边疆的探索历程和成果,如人类探月、旅行者号的信号探测等,让学生理解宇宙边疆探索的重要性和难度,并可以了解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扩展的历程。
5.探索宇宙边疆的意义和价值(20分钟)介绍探索宇宙边疆的意义和价值,如对于人类了解宇宙的规律和自身的位置有重要的意义,促进理论物理研究等,让学生认识到宇宙探索的价值和重要性。
6.总结和互动(10分钟)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概括和检测,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深化学生对宇宙边疆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能理解宇宙边疆现象的概念和定义;2.能辨认宇宙不同边疆现象的分类和特征;3.能了解科学家们对宇宙边疆能够进行探索的成果;4.能够深入认识探索宇宙边疆的意义和价值。
五、作业撰写一篇小论文,说明对宇宙边疆的理解和认识,可参考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
六、参考资料1.《宇宙边疆探秘》著名机器人探险家让·-{皮}-耶尔·蒙诺著。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6篇)

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6篇)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篇一【设计依据及教学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
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
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2)集疑释疑,突破难点(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
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激发疑惑导入课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1、师: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
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第三部分(11—一三)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第四部分(14—一qi)我们的星系及地球(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质疑释疑,突破难点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1)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矛盾?(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新课标必修三《宇宙的边疆》教案 doc

新课标必修三《宇宙的边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人教版《宇宙的边疆》教案设计

人教版《宇宙的边疆》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理解宇宙的边疆的含义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1.2 教学内容宇宙的定义和组成宇宙的边疆的概念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宇宙的边疆的含义展示法:展示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图片和视频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宇宙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宇宙边疆含义的探讨第二章:宇宙的起源2.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理解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宇宙的膨胀现象2.2 教学内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大爆炸理论的提出和证实宇宙膨胀的观测和解释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大爆炸理论的证实实验法:进行宇宙膨胀的模拟实验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宇宙起源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大爆炸理论的探讨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宇宙膨胀实验的理解和分析第三章:恒星的诞生与死亡3.1 教学目标了解恒星的诞生和演化过程理解恒星死亡的原因和结果掌握恒星生命周期的特点3.2 教学内容恒星的诞生过程和条件恒星演化的阶段和类型恒星死亡的原因和结果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恒星的诞生和演化过程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恒星死亡的原因和结果观察法:观察恒星的形成和死亡的过程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恒星诞生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恒星死亡原因和结果的探讨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恒星形成和死亡过程的观察和分析第四章:星系和宇宙的结构4.1 教学目标了解星系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概念掌握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特征4.2 教学内容星系的定义和分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概念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特征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星系的定义和分类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概念观察法:观察宇宙的大尺度结构4.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星系的定义和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星系团和超星系团概念的探讨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第五章:人类对宇宙的探索5.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理解不同探测手段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成果5.2 教学内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重要事件不同探测手段的原理和应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成果和发现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探测手段的应用展示法:展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成果和发现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探测手段应用的探讨展示报告:评估学生对人类对宇宙探索成果和发现的展示和分析第六章:黑洞和宇宙的奇异现象6.1 教学目标了解黑洞的定义和性质理解黑洞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掌握黑洞对宇宙的影响6.2 教学内容黑洞的定义和性质黑洞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黑洞对宇宙的影响和观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黑洞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观察法:观察黑洞的模拟和图像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黑洞定义和性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黑洞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探讨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黑洞模拟和图像的观察和分析第七章:宇宙的膨胀和暗物质7.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膨胀的证据和解释理解暗物质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关系7.2 教学内容宇宙膨胀的证据和解释暗物质的概念和性质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关系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膨胀的证据和解释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暗物质的概念和性质实验法:进行宇宙膨胀和暗物质的模拟实验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宇宙膨胀证据和解释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暗物质概念和性质的探讨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宇宙膨胀和暗物质模拟实验的理解和分析第八章:多宇宙理论和大爆炸宇宙学8.1 教学目标了解多宇宙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大爆炸宇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多宇宙理论和大爆炸宇宙学的关系8.2 教学内容多宇宙理论的基本概念大爆炸宇宙学的基本原理多宇宙理论和大爆炸宇宙学的关系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宇宙理论的基本概念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大爆炸宇宙学的基本原理比较法:比较多宇宙理论和大爆炸宇宙学的关系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多宇宙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大爆炸宇宙学基本原理的探讨比较报告:评估学生对多宇宙理论和大爆炸宇宙学关系的比较和分析第九章:宇宙的未来和人类的角色9.1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角色掌握宇宙的未来对人类的意义9.2 教学内容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角色宇宙的未来对人类的意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角色讨论法:讨论宇宙的未来对人类的意义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宇宙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人类在宇宙中地位和角色的探讨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宇宙未来对人类意义的讨论和分析第十章:总结与反思总结学习宇宙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反思宇宙探索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对宇宙继续探索的兴趣和热情10.2 教学内容总结学习宇宙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反思宇宙探索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对宇宙继续探索的兴趣和热情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宇宙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反思法:引导学生反思宇宙探索的重要性和方法展示法:展示对宇宙继续探索的兴趣和热情10.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学习宇宙主要内容的掌握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宇宙探索重要性和方法的反思展示报告:评估学生对宇宙继续探索兴趣和热情的展示和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1 教学内容理解: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是理解后续章节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三篇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宇宙的边疆》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从文中挑选重要信息。
2、体味本文语言的精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狐疑和想象精神。
【教学难点】探讨题目的独特内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教案】1、导入:茫茫宇宙,充满奥秘。
仰望星空之时,会有许多遐思,有没有外星人存在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发问请一两个学生说说依据,我们走进课文《宇宙的边陲》,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怎么说的,他相信有吗?(设计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文章的写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奥秘”。
)(板书)2、问习题一:探索宇宙时,应该具有什么精神?勇于狐疑富于想象(板书)(设计用意:以两种精神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关键。
)3、问习题二: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着作者的狐疑和想象?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狐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的确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狐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狐疑和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板书)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问习题三:宇宙有边陲吗?宇宙有中心吗?讨论两分钟:一局部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陲”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不可思议”另一局部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
还有一局部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陲”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外表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陲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将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么中心边陲也会随之变化。
5、问习题四:剖析文章XXXX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语言特色?这样的段落尽管并无体现狐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狐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狐疑和想象的结果。
(完整word版)《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备课人:肖静【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与说明顺序2、合作探究掌握解说词的特点,明确其中议论与抒情的作用3、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培养勇于探索、发现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培养勇于探索、发现的精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人的胸怀到底有多么宽广呢?请让我们先来了解天空——宇宙的宽广。
今天我们学习卡尔•萨根的科普名篇《宇宙的边疆》大家来看这个题目《宇宙的边疆》,很明显,文章的对象是宇宙,那么老师请问一下大家,宇宙有没有边疆?带着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从文中让我们来找出答案。
2、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本文的作者是卡尔•萨根,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
被称为“公众天文科学家”。
他引导了美国几代年轻人,探索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
他解说的电视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
同名科普书籍《宇宙》与电视片《宇宙》配套,八十多个国家出版,是历史上英语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
主要作品还有《伊甸园的飞龙》《宇宙联结》《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而本文正是作者对《宇宙》的解说词。
那什么是解说词呢?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经常出现在运动会、晚会等场合。
2)速读全文,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并思考文章的说明顺序宇宙(1-6)——星系(星系群、子星系)(7-9)——恒星(12-14)——太阳系(15-16)——地球(17、18)由大到小、先整体后局部星系星系(7-9)离地球80亿光年本星系群(10)离地球200亿万光年银河系(11)离地球4万光年太阳系彗核离地球1光年由远到近3)下面大家思考一下文章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说明顺序?1、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宇宙的边疆》教案四篇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必修三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宇宙的边疆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较为困难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阅读理解、概念突破以及科学思维拓展,对这一教材进行详细讲解。
一、阅读理解宇宙的边疆是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历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阅读理解环节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初步环节,需要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宇宙的边疆?宇宙的边疆是指宇宙的边缘或边界,包括宇宙的起源研究、宇宙的形态结构与演化规律研究、宇宙的极端环境探测等等。
2.文章讲述了哪些内容?文章通过介绍科学家如何利用 Hubble 望远镜来研究宇宙的边疆,探讨了宇宙起源的可能理论,以及大爆炸产生的若干问题。
同时,还介绍了人类对于宇宙边疆的几项极端环境探测。
3.文章的重点在哪里?文章的重点在于探讨宇宙起源的可能性及相关问题以及人类如何勘探宇宙的边疆。
因此,这部分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中宇宙的相关知识。
二、概念突破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关于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并进行突破。
1.宇宙边缘的意义在宇宙研究中,宇宙边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代表了宇宙的尽头,是宇宙演化的极限,也可能是了解宇宙从何而来、到哪里去的窗口。
因此,研究宇宙边缘是探寻宇宙奥秘的非常必要的一部分。
2.宇宙起源的可能性宇宙起源是宇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文章介绍了两种可能性,即大爆炸理论和怪异物质理论。
大爆炸理论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它认为宇宙在一瞬间由一个奇点(极度紧凑、密度无穷大的点)扩散而形成。
而怪异物质理论则认为宇宙的空间是由另外一种物质构成的。
3.探测宇宙边缘的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通过利用不同的探测技术来掌握宇宙边缘的不同信息。
比如通过红移来推测宇宙的年龄,通过微波背景辐射来了解宇宙边界的形态等等。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探测过程中按照不同探测器的特性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宇宙的边疆》公开课教案.doc

1由远到近,符合摄影技巧;②由整体到局部,清晰自然;
③符合宇宙的演化规律,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
七、合作•探究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 展的轨迹进行呢?
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 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 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 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
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
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
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
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内容
备注
课题:宇宙的边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对象、顺序与语言等;
②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①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
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德育目标:
①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科学精神;
②体会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 。1980年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在60多个国
家上映,观众高达5亿。“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
三、注意读曰:
眩xu cn晕夙sd愿踝huS骨璀cui璨广袤mdo奄y di奄一息
四、注意字形:
《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案教案名称:《宇宙的边疆》课程:自然科学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边疆是指宇宙的边界和边缘。
2.掌握宇宙的边界和边缘的概念和特点。
3.理解宇宙的边疆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引入(15分钟)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引入宇宙的边疆的话题。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宇宙有边界吗?宇宙的边缘是什么样的?第二部分: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宇宙的边界概念:讲解宇宙是什么、宇宙的大小和扩张等基本概念。
2.解释宇宙的边缘:讲解宇宙射线背景辐射和红移现象等。
3.研究宇宙边界的方法:介绍望远镜的作用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对于宇宙的边界和边缘展开讨论。
2.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不同科学家对宇宙边界研究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和证据。
第四部分:实验与操作(30分钟)1.进行红移实验:学生通过测量物体的光谱,了解红移的概念和实验方法。
2.观测天空:利用望远镜观测夜空和星系,培养学生对宇宙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第五部分:总结(15分钟)1.综合性讨论:学生们汇报自己对宇宙边界和边缘的研究和思考。
2.总结与提问:回顾课堂内容,对于宇宙的边界和边缘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
教学资源:1.PPT展示2.实验用具:光谱仪、望远镜等3.案例分析材料:不同科学家对宇宙边界的研究论文和实验结果。
评估方式:1.讨论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2.实验报告评估:对于学生进行红移实验和天空观测后,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操作和科学写作能力。
课后拓展:1.阅读更多关于宇宙边界的资料,扩大对于宇宙的了解。
2.外出参观天文馆或参加相关科学活动,加深对于宇宙的实地了解。
3.尝试写一篇关于宇宙边界的科普文章,增强科学写作和科普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我注重了引入和实践的环节。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学问,把握观点。
2、力量目标:休会本文幽默幽默的语言风格,品尝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喜爱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生物学学问,把握观点。
三、教学难点:休会本文幽默幽默的语言风格,品尝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忙,你是否低头留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或许在你家的四周就有许多。
你有没有发觉,蚂蚁常常成群结队地忙劳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觉,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拢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
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
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全都,努力工作。
同学们,你觉得奇妙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日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讨论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癌症纪念中心斯隆一凯特林癌症讨论所所长,并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作思路明确:第一局部(第1至3段):从一个事例切入,即医学家进行年会,把其与生物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出自己的论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有共通之处。
其次局部(第4至10段):指出动物过着两种生活,即是个体的存在,又是集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动物过着个体的和社会的两种生活。
第三局部(第11至13段):指出人类与生物界的相通之处人类也要有社会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1、第一段开篇是怎样描绘医学家进行年会的?为什么这样描绘呢?明确:他们“急匆忙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精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
这不无挖苦与幽默的表达,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3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8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2、能自己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3、通过本课学习,能对宇宙产生兴趣,并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关于宇宙方面的各种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2、结合上几节课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习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胀的宇宙1、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很多星体,你们都查找到了哪些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学生小组查找资料,并交流资料。
2、观察宇宙图片、资料,说说你对宇宙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3、你知道星系间的距离是多少?能用千米单位来计算吗?学生讨论,寻找资料。
4、引出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光年。
5、我们知道银河系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还发现和它类似的星系吗?学生查资料,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等。
6、师讲述:现在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经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三、充满活力的宇宙1、出示恒星一生的图片。
说说恒星的一生。
学生边看图片,边查寻有关恒星资料。
2、师讲述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诞生许多恒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3、学生观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后图片,想象充满活力的宇宙运动过程。
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你知道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时候?学生查寻关于人类登月的新闻资料。
2、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说说我国航天事业,以及对我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猜想。
3、关于航天方面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学生继续查找资料。
4、阅读书本,人类在航天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
5、查寻为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
五、课后延伸:继续寻找关于宇宙方面和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以及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资料。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教学目标:一、认识四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7篇】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高二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宇宙的边疆》而设计的一套教学活动。
全套教案包含七篇,内容涵盖了课前导入、课文分析、阅读训练、语言运用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案详细内容1. 课前导入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文主题。
活动:•展示一张描绘宇宙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宇宙的边疆的?请结合图片和自己的想象,用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
2. 课文分析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宇宙的边疆》。
•导入讨论:请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 阅读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的文化素养。
活动:•选择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提供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答案进行评判和讨论。
•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和解析。
4. 语言运用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写作技巧。
活动:•设计一篇关于宇宙的边疆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作。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和互评。
•教师进行语言运用指导和修改。
5. 学习扩展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活动:•小组展示关于宇宙探索的短视频或PPT,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宇宙的知识。
•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和分享新的发现和感悟。
6. 综合评价目标:综合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设计一份综合评价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教师进行试卷评阅和反馈。
7. 反思总结目标: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总结,进一步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以及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
宇宙的边疆 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定义和特点。
2. 了解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宇宙测量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定义和特点。
2. 太阳系的基本概念。
3. 银河系的基本概念。
4. 宇宙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哪些特点。
2. 学习太阳系(1)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概念。
(2)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和流星。
(3)讲解太阳系的运转规律和运动周期。
3. 学习银河系(1)介绍银河系的基本概念。
(2)讲解银河系的形状、构成和大小。
(3)介绍银河系中的恒星、行星和星云。
4. 宇宙测量的方法(1)介绍宇宙测量的方法。
(2)讲解宇宙测量的重要性。
5. 总结本课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利用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演示宇宙和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银河系的构成等知识点。
2. 探究法:学生采用讨论、提问等方式探究宇宙测量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3. 组织学生看一些科普节目,让学生在观影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拓展知识面。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自行了解宇宙相关的知识并撰写一篇文章,包括太阳系与银河系的关系、宇宙测量的方法及其重要性等内容。
2.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宇宙的图片或视频,再结合自己的写作,讲述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课外知识,引导学生自学,测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应用·拓展
1.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园的情感及必要的忧患意识)
①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②宇宙无涯,地球很渺小:……
③宇宙无涯,人类很幸运:……
具有一种精神一种科学的精神
2.请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
【要求】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及其它相关的信息,不超过80字。
【分析】解说词不仅有介绍、说明作用,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引起强烈的共鸣。
当然,除了形象的语言外,如果还能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并注意语言的音韵与节奏,效果会更佳。
【示例】现在,迈着矫健的步伐向主席台前走来的是高一(?)班的代表方队。
看,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眉宇间蕴藏着拼搏的锐气。
他们决心在本届运动会上搏击风浪,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