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3 (共四部分)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第⼀章:1、地球物理勘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利⽤电⼦学和信息论等许多学科领域的新技术建⽴起来的⽅法,简称物探⽅法。
也就是,根据地层和岩⽯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来推断岩⽯性质和构造。
2、主要物探⽅法:地震勘探(岩⽯弹性的差别)—勘探地震学⾮地震类:重⼒勘探(岩⽯的密度差别)磁法勘探(岩⽯的磁性差别电法勘探(岩⽯的电性差别)3、重⼒勘探是研究反映地下岩⽯密度横向差异引起的重⼒变化,⽤于提供构造和矿产等地质信息。
重⼒异常的规模、形状和强度取决于具有密度差的物体⼤⼩、形状及深度。
重⼒勘探的任务是通过研究地⾯、⽔⾯、⽔下(或井下)或空间重⼒场的局部或区域不规则变化(即局部重⼒异常或区域重⼒异常)来寻找埋藏在地下的矿体和地质构造4、磁法勘探就是测定和分析各种磁异常,找出磁异常与地下岩⽯、地质构造及有⽤矿产的关系,作出地下地质情况和矿产分布等有关结论。
磁法勘探主要⽤来研究地质构造;研究深⼤断裂;计算结晶基底的埋深;寻找油⽓、煤⽥的构造圈闭、盐丘等,寻找磁铁矿床、⾦属和⾮⾦属矿床等。
5、电法勘探就是利⽤⼈⼯或天然产⽣的直流电场或电磁场在地下的分布规律来研究地球结构、地质构造及找矿的⼀种物探⽅法。
电法勘探是以岩⽯或矿⽯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主要研究的电性差异参数包括:电阻率(ρ)、激发极化率(η)、介电常数(ε)、导磁率(µ)、电化学活动性等。
电法勘探的内容⼗分丰富,它们⼴泛应⽤于⾦属及⾮⾦属、⽯油、⼯程地质、⽔⽂地质等勘探研究⼯作中。
6、地震勘探⽅法就是利⽤⼈⼯⽅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来确定矿藏(包括油⽓,矿⽯,⽔,地热资源等)、考古的位置,以及获得⼯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类型分布等信息。
7、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提取有⽤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总复习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1、振动:物体围绕一个中心做往复运动波动:各振动在空间上的传播射线平面(三线所决定平面):由入射线、反射线和过反射点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平面称为射线平面。
振动图:固定空间位置,观察r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
波剖面:固定某时刻,观察质点位移随距离变化规律的图形。
时距曲线:表示某一波阻抗差界面反射波传播时间与炮检距关系的曲线,称为时距曲线。
2、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总传播时间之比。
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当作双曲线,所求出的地震波速度称为均方根速度,这种近似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射线的偏折。
叠加速度:由共中心点道集速度谱求出的速度。
对一组共中心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来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病进行动校正;当某个速度能把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时,则这个速度就是这条同相轴对应的反射波叠加速度。
层速度:在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层的速度。
等效速度:在均匀介质条件下,理论双曲线与实际反射波时距曲线最佳拟合的介质速度。
视速度:不沿射线方向测得的传播速度。
视周期:从振动图中可得到的相邻两峰或两谷间的时间称为视周期。
视频率:视周期的倒数称为视频率。
视波长:从波剖面中可得到的相邻两峰或两谷间的距离称为视波长。
视波数:视波长的倒数称为视波数。
地震地质条件:在一个地区能否有成效的应用地震勘探,来研究地下地质构造的条件。
具体可分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和深地震地质条件。
激发条件:是指震源种类、能量、周围介质的情况等与激发地震波密切有关的各种条件。
对陆上炸药震源来说,激发条件包括炸药量大小、药包形状、个数、分布方式,埋置岩性和深度等。
对非炸药震源,激发条件则包括装置的种类、能量、参数选择及安置情况等。
激发条件的选择是否适当对地震原始资料质量的影响很大。
接收条件:是指接收地震波的仪器的工作状态和条件。
具体包括地震检波器的安置情况,组合个数和方式,以及地震仪的各种因素等。
地震勘探原理总结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具有多个相位、延续60~100毫秒的稳定波形称为地震子波。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振动的曲面。
射线:在几何地震学中,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其他位置。
这样的假想路径称为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
振动图:在地震勘探中,每个检波器所记录的,便是那个检波器所在点处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习惯上叫做该点的振动图。
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
视速度和视波长: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波速和波长的真实值。
这样的结果叫做简谐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
全反射:如果V2>V1,则有sinθ2>sinθ1,即θ2>θ1;当θ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时,θ2已经增大到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θ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
雷克子波:2、基本原理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第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Snell定律:惠更斯原理:在已知波前面(等时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视为独立的、新的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发出新的波,称其为子波,子波以所在处的波速传播,最近的下一时刻的这些子波的包络面或线便是该时刻的波前面。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1. 地球物理勘探的概念及分类概念:利用物理学原理和相关技术获取某些地质参数、特征及变化规律,从而对地质问题经行切实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的油气勘探手段。
分类: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2. 地震勘探的概念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来定位矿藏,确定考古位置,获取工程地质信息的勘探方法,它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解决油气勘探问题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3.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遇到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们返回地面时用高灵敏度的仪器记录,根据波的传播路程和旅行时间,确定发生弹性波反射或折射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从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寻找油气圈闭。
4. 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1.基本概念●各种介质的概念(1)均匀介质与非均匀介质均匀介质:介质内每一点的物理特性参数均相同非均匀介质:介质内的物理特性参数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2)弹性介质与非弹性介质弹性介质:介质卸载后能够完全恢复到加载前状态非弹性介质:卸载后不能够完全恢复到加载前状态(3)各向同性介质与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同性介质:介质参数与方向无关各向异性介质:介质参数随方向变化而变化(4)单相与双相、多相单相:固体、流体(油、气、水)双相:固体骨架以及孔隙内的流体实际地下介质的特征:非均匀、非弹性、各向异性、多相●波动、弹性波、地震波、波前、波后、波面、振动曲线(地震记录)、波形曲线(波剖面、波场快照)波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波动;弹性波: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形成弹性波;地震波:地层中传播的弹性波;波前: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面;波后: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刚刚停止振动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面;波面:介质中同一时刻开始振动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面;振动曲线:即地震记录,在某一点处质点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同一点不同时刻的位移形成的曲线);波形曲线:又叫波剖面、波长快照,某一时刻各点的位移(同一时刻各点的位移形成的曲线);●波长、视波长、速度、视速度、周期、频率波长: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视波长:不是沿波的传播方向确定的波长;速度:在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波在单位时间前进的距离;视速度:不是沿波的传播方向确定的速度;周期: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频率:周期的倒数;●体波、面波、纵波、横波体波:振动能够在整个介质区域内传播形成的波。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资料
21.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构造的解释、岩性的解释、储存研究。
22.地震分辨率是指什么?
答:地震分辨率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指在纵向上能分辨岩层的最小厚度;
横向分辨率指在横向上确定地质体(如断层点、类灭点)位置和边界的精确程度。
23.地震同相轴(波)对比的原则是什么?
26.地层剖面上断层的主要表现特征有哪些?
答:1)同相轴错断;
2)反射波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变化;
3)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出现反射零乱或空白带;
4)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
5)异常波的出现如绕射波,断面反射波等。
27.断点在平面图上的组合应遵循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32.三维地震资料与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异同。
答:1)二维与三维的解释流程和解释内容基本一致
2)剖面的显示三维比二维丰富(信息丰富)
3)不能按二维剖面解释的方法对三维资料作解释,对数据加以利用
4)可利用三维可视化工具对三为地震资料进行解释验证
30.VSP的概念是什么?
答:在地表设置震源激发地震波,在井内安装检波器接收地震波,即在垂直方向上观测一维人工场,然后对所观测到的资料经过校正、叠加、滤波等处理,得到垂直地震剖面。
31.VSP资料有哪些用途?
答:1)求准速度;2)标定地震地质层位;3)识别多次波;4)提出反褶积因子;5)预测井底下反射层的深度;6)计算吸收衰减系数;7)计算反射界面的倾角;8)提取纵、横波的速度比及泊松比等参考数,岩性解释。
17.什么是多次覆盖?
答:所谓多次覆盖(Multifold):即对地下同一反射点,进行重复多次观测,目的是突出反射波,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复习
1、油气勘探的三种方法:1、地质法:(Geology Method)2、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3、钻探法:Drill Way (Log/Well)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概念及分类:它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
分类:地震勘探弹性差异重力勘探密度差异磁法勘探磁性差异电法勘探电性差异地球物理测井3 地震勘探: 在油气勘探中,地震勘探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等信息4、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Elasticity Property Difference ) 引起弹性波场变化(Elasticity Filed)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Elasticity Waves Abnormal) 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Seismograph ) 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Inversion Geological Structure5、自激自收:6、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第一章一、名词1、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震勘探复习资料
地震勘探复习资料1.地球物理勘探:以岩矿石间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通过接收和研究地质体在地表及其周围空间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和特征来推断地质体的存在状态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
2.地震勘探:以岩矿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通过接收和研究地质体在地表及其周围空间产生的弹性波场的变化和特征来推断地质体的存在状态的一种物探方法。
3.工程地震勘探:指一种研究人工震源所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岩层,土壤或其他介质中传播来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方法。
4.波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5.浅层地震勘探:研究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探测浅部地质构造或测定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地球物理方法。
6.地球物理前提:岩矿石间的的弹性差异。
7.振动图:在波传播的某一特定距离上,该处质点位移μ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图形。
8.波剖面图:若在某已确定的时刻t,位移μ随距离x变化关系的图形。
9.振动带:波前与波尾之间的介质区域,此时,其中所有质点正处于震动状态。
10.等时面:在介质分布空间,将地震波到达的时间值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空间曲面。
11.视速度:地震波是沿射线方向传播的,我们观测它时,只有射线方向一致才能测得其真实速度,其他任意方向所得的速度为视速度。
12.折射波盲区:观测不到折射波的范围,即震源至初至折射波之间的区域。
13.单相介质:只考虑单一相态的介质14.垂向分辨率:是指用地震记录沿垂直方向能分辨的最薄地层的厚度。
15.水平分辨率:用地震记录横向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宽度。
16.双相介质:有两种相态组成的介质。
17.粘滞介质:具有吸收性能的非理想弹性介质,或叫“粘弹性介质”。
18.各向同性介质:弹性体的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的介质。
19.各向同性介质:弹性体的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相关的介质。
20.时距曲线:震源到接受点的距离x与地震波走时t之间的关系曲线。
21.正常时差;反射波旅行时t与来自同一反射界面的双程垂直时间(回声时间)t0之差。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重点)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1、掌握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波面、射线、振动图、波剖面、视速度、视波长、全反射、雷克子波。
2、掌握基本原理,如反射定律、透射定律、Snell定律、惠更斯原理、费马原理等。
3、地震波的分类。
§2.2 常速单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时距曲线、时距曲面、时间场、自激自收、共激发点、偏移距、初至时间、纵测线、同相轴、正常时差、倾角时差、动校正等。
2、基本原理:虚震源原理、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直达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3 变速多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均匀介质、层状介质、连续介质、参数方程、平均速度、射线方程、等时线方程、回折波、最大穿透深度等。
2、基本原理: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讨论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基本思路;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4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1、基本概念:折射波盲区、初至波、续至波、交叉时、信噪比等。
2、基本原理:产生折射波的条件;利用折射波法研究地下地层起伏的基本依据;折射波与反射波的主要差异。
3、分析理解:单界面(水平和倾斜)直达波、反射波与折射波时距曲线之间的关系;三层介质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及其特点;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2.5 地震波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本节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3.1 野外工作概述1、掌握基本概念:低(降)速带、频散、群速度、相速度、多次波、虚反射、鸣震、交混回响。
2、掌握基本内容:试验工作内容、生产工作过程、激发条件、接收条件、调查干扰波的方法、干扰波的类型、各种干扰波的主要特点、面波特点、压制面波的方法、海上地震勘探的特点与特殊性、海上特殊干扰波、海上震源等。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1.油气勘探方法:地质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磁,电,地震,地球物理测井),地球化学勘探方法,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概念:用人工方法引发地震,用仪器在地面以一定的方式记录爆炸发生后地面各接收点的振动信息,利用原始记录经处理后的成果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3.地震勘探的环节: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第二章1.地震波动需的研究内容:研究波前面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2.地震波的本质: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3.波前:某一时刻介质中的各点刚好开始振动,这些点连成的曲面就叫做波前,也叫波阵面。
4波后:某一时刻介质中的各点的振动刚好停止,这些点连成的曲面叫做波后,也叫波尾。
(注:不指明时刻来谈论波前是无意义的)5.振动图:在地震勘探中,某个检波器记录的是它自己所在位置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就叫做该点的振动图。
6.波剖面: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以某一直线为X轴,选定一个时刻t,纵坐标代表各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这样可作出一条曲线,叫做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7.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入射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垂直于分界面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8.射线平面:入射线,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反射线三者所决定的平面9.透射定律:透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比等于第1,第2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记得把公式写上)10.斯奈尔定律(书本30页):11.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12.惠更斯原理:波在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震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子波前,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envelope) ,就是新的波前面。
反映了波传播的空间位置、形态。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由已知t时刻波前的位置去求出t+Δt时刻的波前。
13.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传播时,任一点处质点的新扰动,相当于上一时刻波前面上全部新震源所产生的子波在该点处相互干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
中国地质大学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动校正: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1得到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动校正或正常时差校正.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水平分辨率:指沿水平方向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其值为根号下0.5λh.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复习资料1、油气勘探的三种方法:1、地质法:(Geology Method)2、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3、钻探法:Drill Way (Log/Well) 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概念及分类:它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
分类:地震勘探弹性差异重力勘探密度差异磁法勘探磁性差异电法勘探电性差异地球物理测井3地震勘探:在油气勘探中,地震勘探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等信息4、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Elasticity Property Difference )⇒引起弹性波场变化(Elasticity Filed)⇒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Elasticity Waves Abnormal)⇒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 (Seismograph )⇒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Inversion Geological Structure5、自激自收:6、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第一章一、名词1、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震勘探学复习重点全(优秀版)word资料
地震勘探学复习重点全(优秀版)word资料1. 振动图,波动图振动图:波在传播过程中,某一质点的位移u是随时间t变化的,描述某一质点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图形叫做地震波的质点振动图形.波动图: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同一时刻沿地震测线的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布所构成的图形叫做地震波的波剖面。
即位移u 是距离x的函数,u=f(x) 。
2. 纵波,横波特点费马定理,斯奈尔定律纵波(P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或一致)的波。
横波(S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费马原理(又称射线原理或最小时间原理)内容:它较通俗的表达是: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路径,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
斯奈尔定律:入射线、透射线位于反射界面法向的两侧,入射线、透射线和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入射波的速度和透射波的速度之比。
3. 反射波,透射波,折射波,滑行波,多次波反射波:各地层之间存在阻抗差异透射波:透射波产生在速度不同的分界面上折射波: 在任一地层顶面形成折射波,必须是该层波速大于上覆所有各层的波速。
识别多次波的重要标志:t0标志,角度标志4. 地震纵向/横向分辨率地震纵向分辨率:指在纵向上能分辨岩性单元的最小厚度。
地震横向分辨率:指在横向上能确定特殊地质体的大小、位置和边界的精确程度。
5. 反射波时距曲线推导虚震源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就立刻恢复其原状。
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当外力掉以后仍旧保持其受外力时的形状。
弹性体: 具有弹性的物体叫做弹性体;塑性体: 具有塑性的物体叫做塑性体弹性波: 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就形成了弹性波b.惠更斯原理(又称波前原理):在弹性介质中,若已知任一时刻t 的波前,则该波前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新的震源(子波源),并各自发出子波(由子波源向各方发出的微弱的波),所有这些子波以介质中的波速v 向各方传播,经过Δt时间间隔,它们的包络面便是t+Δt 时刻的波前。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节的复习要点(重点)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不作为考试内容)地震波运动学理论§2.1 几何地震学基本概念1、掌握基本概念,如地震子波、波面、射线、振动图、波剖面、视速度、视波长、全反射、雷克子波。
2、掌握基本原理,如反射定律、透射定律、Snell定律、惠更斯原理、费马原理等。
3、地震波的分类。
§2.2 常速单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时距曲线、时距曲面、时间场、自激自收、共激发点、偏移距、初至时间、纵测线、同相轴、正常时差、倾角时差、动校正等。
2、基本原理:虚震源原理、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直达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及方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3 变速多界面的反射波特征及时距关系1、基本概念:均匀介质、层状介质、连续介质、参数方程、平均速度、射线方程、等时线方程、回折波、最大穿透深度等。
2、基本原理: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讨论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基本思路;水平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2.4 地震折射波运动学1、基本概念:折射波盲区、初至波、续至波、交叉时、信噪比等。
2、基本原理:产生折射波的条件;利用折射波法研究地下地层起伏的基本依据;折射波与反射波的主要差异。
3、分析理解:单界面(水平和倾斜)直达波、反射波与折射波时距曲线之间的关系;三层介质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及其特点;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2.5 地震波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本节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3.1 野外工作概述1、掌握基本概念:低(降)速带、频散、群速度、相速度、多次波、虚反射、鸣震、交混回响。
2、掌握基本内容:试验工作内容、生产工作过程、激发条件、接收条件、调查干扰波的方法、干扰波的类型、各种干扰波的主要特点、面波特点、压制面波的方法、海上地震勘探的特点与特殊性、海上特殊干扰波、海上震源等。
地震勘探学原理复习试卷整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可借助于图和公式解答)1、时距曲线: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旅行时间t ,同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 之间的关系曲线。
2、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
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
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refractions) ,也叫做首波(Head Wave) 。
3、DMO 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系,激发点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接受到的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
对其进行校正称为DMO 校正。
4、时间平均方程:fS V V V φφ-+=11。
其中:S V 是流体速度,f V 为岩石骨架速度,φ为孔隙度。
5、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层以上的总地层厚度与总传播时间之比。
6、惠更斯原理:在波前面上的任意一个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波 (震)源,叫子波源。
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发出波,叫子波,子波以所处点的速度传播。
1、地震子波: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这一尖脉冲造成破坏圈、塑性带,最后使离震源较远的介质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向外传播一定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成为一个具有2-3个相位(极值)、延续时间60-100毫秒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
2、滑行波:由低速层向高速层入射,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在地层分界面上会产生沿界面滑行的波,称为滑行波。
滑行波以高速层的速度传播。
3、偏移归位:把水平叠加剖面上偏移的反射层,进行反偏移,使地层的真实位置形态得到恢复,通常把这个工作称为偏移归位。
4、Dix 公式其中:n V 是第n 层的速度,n R V ,为第1层到第n 层的均方根速度,1,-n R V 第1层到第n-1层的均方根速度,n t ,0为从地面到第n 层的垂直单程旅行时,1,0-n t 为从地面到第n-1层的垂直单程旅行时.5、等效速度:引入速度 , 将均匀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转化为,速度ϕV 称为等效速度。
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3 (共四部分)
5组合法的缺陷:1、进行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但组合本身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
2、在设计组合方案时,只考虑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没有考虑它们在频谱上的差别,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使有效波畸变的不良作用。
我们不希望组合改变波形,只希望提高信噪比。
因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3、组合实质上是针对某一频率成分的视速度滤波,有效波和干扰波都包括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各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比f 频率高的成分,压制不了干扰波中比f 低的频率成分。
这是组合法不可避免的缺陷。
6随机干扰的压制:来源可分三类: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人走车行,这类干扰的特点是在震源激发前就已存在。
2)仪器接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
3)次生的干扰波,如不均匀体散射等。
特点是无方向性,相位变化无规律。
随机干扰的“统计规律”:对随机干扰也有较好的压制作用,这种压制作用主要是利用组合的统计特性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的主要结论:组内检波器的间距大于该地区的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n 个检波器组合后,对垂直入射到地面的有效波振幅增强n 倍;对随机干扰振幅只增强n1/2倍。
因此,有效波相对振幅增强n1/2倍7 信噪比信噪比是有效波与随机干扰相对强弱的对比由此可知,组合后的信噪比为组合前的信噪比的 倍,即采用n 个组合后,有效波对无规则干扰波的信噪比提高了 倍,当n 越大时,信噪比提高的越高。
8 平均效应组合的平均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1) 表层的平均效应,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
2) 深层的平均效应,深层的平均效应为当反射界面起伏不平时,因为组合检波器接收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的不同点的反射,组合的作用是将这些反射波平均,使反射界面的起伏变小,尤其在多断层的地区,当组合的总长度过大时,组合的平均效应更明显,可以造成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地震勘探基础学习知识原理期末总复习资料2(共四部分)
5 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共中心点方法)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界面的观测次数而言,n 次覆盖即对界面追踪n 次。
如果观测到的记录都来自R 点反射(界面为水平层),R 点就叫这些道的共反射点或共深度点(CDP )。
共反射点R 点在地面的投影正好与地面炮点和接收点中点M 重合,称M 点为共中心点。
这些道组成的道集是R 点的共反射点(CRP )道集。
如果界面倾斜,观测到的不都是R 的反射,则称这些道集为以M 点对称的共中心点道集单边放炮六次复盖观测系统特点对于6次覆盖,每个反射点有6次放炮记录,如果每放一炮,炮点移动2个道间距,则炮点移动距离的计算方法为:6次覆盖的第一个反射点由第6炮的第1个检波点确定,第6个反射点由第1炮确定,由于6次覆盖,要求半个排列被6等分,所以炮点和排列移动距离为: 式中d 为炮点移动距离;N 为排列道数;Δx 为道间距;n 为覆盖次数。
双边放炮观测系统与单边观测系统的不同是: 1)覆盖次数必须是偶数;2)由于是在排列的左边和右边放炮,为获得共反射点,如果单边观测系统的偏移距是x ,则双边观测系统的偏移距是 3) 炮点和排列移动距离不同,即双边放炮观测系统移动距离为单边观测系统的两倍。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与排列和移动道数每放一炮,排列和炮点向前移动的道数m 为:式中N 是排列中的接收道数:n 是覆盖次数;S 是一端放炮时等于1,两端放炮时等于2。
6道间距Δx 和空间假频地震波接收时要注意道间距的选择和避免产生空间假频。
如果有效波视周期为T ,那么道间距Δx 选择的原则应使Δt<T/2,(Δt :有效波到达相邻检波器的时间差),所以道间距的最大限度和排列长度为:空间采样间隔必须小于视波长的一半。
或者,一个波长内空间采样个数不少于两个,否则会产生空间假频。
空间假频是由于空间采样不足引起的一促现象,由于道间距大于半个视波长而产生的。
7 四种类型的观测方式n X N d 2∆⋅=xx x ∆+=21'nS N m 2⋅=*max 21T v x a =∆x n L ∆-=)1(1)从炮点出发的斜线代表一个排列,在此线上所有的接收点有共同的炮点,称共炮点线。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资料
7
3
地质 0902 班
地震勘探原理
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震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子波 前,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前面。 惠更斯――菲列涅耳原理:波传播时,任一点处质点的新扰动,相当 于上一时刻波前面上全部新震源所产生的子波在该点处相互干涉叠 加形成的合成波。 费马原理(射线原理):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是最小的――费马时间 最小原理。 由费马原理可推出:
波速:VS=(μ/ρ)1/2 当泊松比 σ=0.25 时,VP/VS=1.73, 所以远离震源时总是纵波先到达检波
器
可在任何介质中传播
只在弹性固体中传播,即横波不通过液 体、气体,因为剪切模量=0
2
地质 0902 班
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波的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地震速度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主要地质因素: (1)岩石密度、地质年代对地震波速度的影响
地质 0902 班
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资料 绪论
地球物理勘探(查):它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 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 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 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 物探方法: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 井、地热勘探 重力勘探原理: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 引起重力 场变化 产生重力异常 用重力仪测量其异常值 根据异常变 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地球物理测井种类: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 温测井;密度测井等。 地震 天然地震: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力、火山活动、塌陷等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 由人工作用产生的地震,人们通过用炸药爆炸、敲击振动, 引起地动,产生地震波. 地震:就是由震源激发的机械振动在地下岩层中向四周传播的运动过 程,这一过程就是机械波,习称地震波 地震勘探的组成:1)野外资料采集(目的:获得原始地震记录);2) 室内资料处理;3)室内资料解释。 目前寻找石油的主要方法:地质法、物探方法、钻探法、综合方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组合法的缺陷:1、进行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但组合本身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
2、在设计组合方案时,只考虑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没有考虑它们在频谱上的差别,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使有效波畸变的不良作用。
我们不希望组合改变波形,只希望提高信噪比。
因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3、组合实质上是针对某一频率成分的视速度滤波,有效波和干扰波都包括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各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比f 频率高的成分,压制不了干扰波中比f 低的频率成分。
这是组合法不可避免的缺陷。
6随机干扰的压制:来源可分三类: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人走车行,这类干扰的特点是在震源激发前就已存在。
2)仪器接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
3)次生的干扰波,如不均匀体散射等。
特点是无方向性,相位变化无规律。
随机干扰的“统计规律”:对随机干扰也有较好的压制作用,这种压制作用主要是利用组合的统计特性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的主要结论:组内检波器的间距大于该地区的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n 个检波器组合后,对垂直入射到地面的有效波振幅增强n 倍;对随机干扰振幅只增强n1/2倍。
因此,有效波相对振幅增强n1/2倍7 信噪比信噪比是有效波与随机干扰相对强弱的对比由此可知,组合后的信噪比为组合前的信噪比的 倍,即采用n 个组合后,有效波对无规则干扰波的信噪比提高了 倍,当n 越大时,信噪比提高的越高。
8 平均效应组合的平均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1) 表层的平均效应,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
2) 深层的平均效应,深层的平均效应为当反射界面起伏不平时,因为组合检波器接收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的不同点的反射,组合的作用是将这些反射波平均,使反射界面的起伏变小,尤其在多断层的地区,当组合的总长度过大时,组合的平均效应更明显,可以造成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ωωωωωωωR S n R n S n R S b Z Z ===9 组合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基本原则组合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因素: 1)尽可能使有效波落入通放带,使干扰波落入压制带。
为此,组合距为:2)适当增加组合数目,但不宜过多 3)既要考虑方向特性,又要兼顾统计效应,组合距应大于随机干扰波的相关半径(地震勘探中相关半径为数十米)10各种组合形式--面积组合、不等灵敏度组合 、平行四边形面积组合、震源组合第三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多次覆盖技术)共反射点叠加:地震勘探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理中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叠加剖面。
这套工作称共反射点叠加法。
原理:共反射点叠加法实际上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点作多次观测,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使一次反射波加强,而多次反射波和其它类型的干扰波相对削弱,从而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
(目的,作用)对压制规则干扰波,尤其是多次波效果最好。
此方法利用了校正后有效波与干扰波之间的剩余时差的差异。
1水平反射面 的 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再来观测一水平反射层的时距曲线,用O1、O2…Oi 表示在测线上不同的位置上激发点,S1、S2…Si 表示接收点。
注意激发点和接收点是对称的。
这样就可得到反射界面层上的同一个反射点R 。
R 称为共反射点; S1、S2…Si 称为共反射点叠加道;对应的旅行时为t1、t2…ti ;M 点称为共中心点,它是R 点在地面上的投影。
表达式:或 h —共中心点的法向距离;v —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ti —共反射点叠加道的反射时间; t0--共中心点M 的垂直反射时间。
)(1*min干扰波λn x ≥∆)(21*max有效波λn x ≤∆222241)21(222i i i i i i i x h v x h v v RS v R O v RS R O t +=+===+=22202v x t t i i +=vh t 20=共反射点与共炮点时距曲线的特点(区别)异同点:同:在水平界面上,共反射点与共炮点的时距曲线一样,但物理意义不同。
异:1)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只反映界面上一个点R的情况,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射界面的情况。
2)地震勘探中习惯把x=0时的反射波传播时间叫做t0,即t0=2h0/V。
在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上,这个t0反映的是激发点O处反射波的垂直反射时间(也叫做回声时间),在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上,t0时间代表共中心点M处的垂直反射时间。
3)动校正的区别:共反射点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叠加道的反射时间相对于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
动校正后,各叠加道的时间都换算成M点的t0时间。
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道的反射时间与炮点O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
各记录道的反射波,又是来自炮点与记录道之间中点的反射。
所以,动校正后,各记录道的时间,相当于记录道与炮点中点处的t0时间。
2 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当界面倾斜时,对称于M点激发和接收的反射点不再集中于R点,而是分布在一个范围之内。
但激发、接收和叠加仍然与水平层一样,对称于M点进行。
对于倾斜界面,这些叠加道不再是共反射点道,而是共中心点道集。
它们的叠加不是共反射点道集叠加,而是共中心点道集叠加,也可以叫共反射段叠加。
引入共中心点道的概念,可以适应不同产状的地层。
共炮点反射时距曲线共反射点反射时距曲线特点:此方程就是以共中心点M 处法线深度h0表示的倾斜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t0表示炮检距为零(M 点处)时的反射时间,即自激自收时间。
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是一条对称于t 轴的双曲线,且与水平界面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方程的形式完全相同。
(补充一些概念):共反射点 --在多次覆盖采集方法中,在测线上不同位置O1、O2、O3…On 点激发,在对应的点S1、S2、S3…Sn 接收到水平反射界面上同一反射点R 的反射,R 点称为共反射点(CRP)。
共反射点在地面上的投影为M ,称M 为共中心点(CMP)。
在水平反射界面上,共反射点(CRP)也称共深度点(CDP), S1、S2、S3…Sn 各接收道称为共反射点叠加道或共深度点叠加道,其集合称为共深度点叠加道集,简称CDP 道集。
在倾斜反射界面上没有共深度点。
3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多次波:地震波遇到波阻抗面时,除产生一次反射外,还产生一些往来于分界面之间几次反射的波,这种波称为多次反射波。
产生多次波的条件:有良好的反射界面。
因为其反射系数较大,发生的多次反射才能形成较强的多次波并记录下来。
多次反射波一般分为下面几种: 1)全程多次反射波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的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向下在同一界面发生反射,来回多次。
2)短程多次反射波,地震波从某一深部界面反射回来后,再在地面向下反射,然后又在某一个较浅的界面发生反射。
每次与地面反射。
3)微屈多次反射波在几个界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多次反射的路径是不对称的,或在一个薄层内受到多次反射。
4)虚反射井中爆炸激发时,地震波的一部分向上传播,遇到地面再反射向下,这个波称为虚反射。
它与直接由激发点向下传播的地震波相差一个时间延迟τ,τ等于波从井底到地面的双程旅行时。
ϕϕ2220cos 41x h vt +=v ht 002=4 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推导思路:1. 做出一个等效界面,使这个等效界面的一次反射波相当于原来界面的全程多次反射波;2. 用等效界面的法线深度h ’、倾角φ′写出它的一次反射波的时距曲线;3. 求出等效界面的参数h'、 φ′与原来的界面参数h 、 φ的关系,再代回到等效界面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就可得到原界面的全程多次反射波方程。
在爆炸点处,x=0,有在倾角较小情况下。
cos φ →1,t0′≈2t0,说明在记录上,全程多次波的自激自收时间,近似等于一次波的自激自收时间的2倍,这是一个常用的识别近于水平界面的多次波的重要标志。
不能多次反射的原因:1)界面倾斜时多次波的次数不能很多,因为等效界面的倾角m φ不能大于90°。
2)从动力学来看,由于多次波反射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次数也不可能很多。
5共反射点的正常时差和剩余正常时差共反射点道集内正常时差各道记录的是来自同一反射点的反射波,因道集内各接收道的炮检距不同,其反射波存在时间差。
以M 点自激自收时间t0作为基准时间,可得各道反射波到达相对于中心道t0的时间差,其值为从各道反射波到达时间中减去正常时差,则共反射点道集时距曲线变成一条t=t0的直线,这一过程称为正常时差校正或动校正。
ϕϕϕcos 2sin 2sin 200t v h t =='⎥⎥⎦⎤⎢⎢⎣⎡-⎪⎪⎭⎫ ⎝⎛+=-⎪⎪⎭⎫ ⎝⎛+=-=∆112122020021202200V t x t t t V x t t t t i动校正的作用(效果):经动校正后,共反射点道集中各反射波不仅波形相似,且没有相位差,此时进行叠加,反射波将得到加强。
剩余正常时差:剩余正常时差--由于未能完全将正常时差消除而剩下来的那一小部分正常时差。
即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0之差叫剩余时差。
6 多次波的剩余正常时差 重要假设:多次波等效界面D ’和一次反射波界面P 有同一个t0,P 界面要比等效界面D ’深。
因为,一次反射波,在D 界面以上以速度vD 传播,在D 界面以下以速度vP 传播,vP>vD ,一次反射波的等效速度v>vD ,对于P 界面的一次反射波旅行时可以用等效速度(平均速度)v 来表示D 界面的多次波可看成等效界面处的一次反射旅行时多次波的剩余时差δtD 为由于v>vD ,所以tD>t ,δtD>0,动校正后表现为校正不足,其剩余时差随炮检距的增大而增大。
令 则q 称为多次波的剩余时差系数。
可见多次波的剩余时差是按抛物线规律变化的,并与炮检距x 的平方成正比,也与t0有关成反比,而VD 、V 在一定的地区也随t0而变,总的说来q 是t0的函数。
如果任何形式波的旅行时间为t r ,正常时差为Δt r =t r -t 0,一次反射波的旅行时间为t ,正常时差为Δt=t-t 0,,则剩余时差δt 为 δt=Δt r - Δt =(t r -t 0)-(t-t 0)= t r-t ⎪⎪⎭⎫ ⎝⎛+≈+=2022020220211t v x t t v x t t ⎪⎪⎭⎫ ⎝⎛+≈+=2022020220211t v x t t v x t t D D D ⎪⎪⎭⎫ ⎝⎛-=-=2202112v v t x t t t D D D δ⎪⎪⎭⎫ ⎝⎛-=2201121v v t q D 2qx t D =δ7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叠加效应多次叠加的特性:叠加前后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