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3 (共四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组合法的缺陷:

1、进行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但组合本身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

2、在设计组合方案时,只考虑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没有考虑它们在频谱上的差别,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使有效波畸变的不良作用。

我们不希望组合改变波形,只希望提高信噪比。因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3、组合实质上是针对某一频率成分的视速度滤波,有效波和干扰波都包括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各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比f 频率高的成分,压制不了干扰波中比f 低的频率成分。这是组合法不可避免的缺陷。

6随机干扰的压制:

来源可分三类:

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人走车行,这类干扰的特点是在震源激发前就已存在。 2)仪器接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

3)次生的干扰波,如不均匀体散射等。特点是无方向性,相位变化无规律。

随机干扰的“统计规律”:

对随机干扰也有较好的压制作用,这种压制作用主要是利用组合的统计特性

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的主要结论:

组内检波器的间距大于该地区的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n 个检波器组合后,对垂直入射到地面的有效波振幅增强n 倍;对随机干扰振幅只增强n1/2倍。因此,有效波相对振幅增强n1/2倍

7 信噪比

信噪比是有效波与随机干扰相对强弱的对比

由此可知,组合后的信噪比为组合前的信噪比的 倍,即采用n 个组合后,有效波对无规则干扰波的信噪比提高了 倍,当n 越大时,信噪比提高的越高。

8 平均效应

组合的平均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表层的平均效应,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

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

2) 深层的平均效应,深层的平均效应为当反射界面起伏不平时,因为组合检波器接收

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的不同点的反射,组合的作用是将这些反射波平均,使反射界面的起伏变小,尤其在多断层的地区,当组合的总长度过大时,组合的平均效应更明显,可以造成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

()

()()()()(ωωωωωωωR S n R n S n R S b Z Z ===

9 组合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基本原则

组合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因素: 1)尽可能使有效波落入通放带,使干扰波落入压制带。为此,组合距为:

2)适当增加组合数目,但不宜过多 3)既要考虑方向特性,又要兼顾统计效应,组合距应大于随机干扰波的相关半径(地震勘探中相关半径为数十米)

10各种组合形式--面积组合、不等灵敏度组合 、平行四边形面积组合、震源组合

第三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多次覆盖技术)

共反射点叠加:

地震勘探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理中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叠加剖面。这套工作称共反射点叠加法。 原理:

共反射点叠加法实际上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点作多次观测,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使一次反射波加强,而多次反射波和其它类型的干扰波相对削弱,从而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目的,作用)

对压制规则干扰波,尤其是多次波效果最好。此方法利用了校正后有效波与干扰波之间的剩余时差的差异。

1水平反射面 的 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

再来观测一水平反射层的时距曲线,用O1、O2…Oi 表示在测线上不同的位置上激发点,S1、S2…Si 表示接收点。注意激发点和接收点是对称的。这样就可得到反射界面层上的同一个反射点R 。

R 称为共反射点; S1、S2…Si 称为共反射点叠加道;对应的旅行时为t1、t2…ti ;M 点称为共中心点,它是R 点在地面上的投影。

表达式:

或 h —共中心点的法向距离;

v —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ti —共反射点叠加道的反射时间; t0--共中心点M 的垂直反射时间。

)(1*

min

干扰波λn x ≥∆)

(21*

max

有效波λn x ≤

∆222241)21(222i i i i i i i x h v x h v v RS v R O v RS R O t +=+===+=22

202v x t t i i +=v

h t 20=

共反射点与共炮点时距曲线的特点(区别)异同点:

同:在水平界面上,共反射点与共炮点的时距曲线一样,但物理意义不同。

异:1)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只反映界面上一个点R的情况,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射界面的情况。

2)地震勘探中习惯把x=0时的反射波传播时间叫做t0,即t0=2h0/V。在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上,这个t0反映的是激发点O处反射波的垂直反射时间(也叫做回声时间),在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上,t0时间代表共中心点M处的垂直反射时间。

3)动校正的区别: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叠加道的反射时间相对于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动校正后,各叠加道的时间都换算成M点的t0时间。

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道的反射时间与炮点O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各记录道的反射波,又是来自炮点与记录道之间中点的反射。所以,动校正后,各记录道的时间,相当于记录道与炮点中点处的t0时间。

2 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

当界面倾斜时,对称于M点激发和接收的反射点不再集中于R点,而是分布在一个范围之内。但激发、接收和叠加仍然与水平层一样,对称于M点进行。

对于倾斜界面,这些叠加道不再是共反射点道,而是共中心点道集。它们的叠加不是共反射点道集叠加,而是共中心点道集叠加,也可以叫共反射段叠加。

引入共中心点道的概念,可以适应不同产状的地层。

共炮点反射时距曲线共反射点反射时距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