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唐宋文学》样题(整理)
唐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陈子昂。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温庭筠《梦江南》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王维《山居秋暝》。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柳宗元《渔翁》。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沈既济《枕中记》。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杨炯《从军行》。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沈佺期、宋之问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李商隐《夜雨寄北》。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韩愈《进学解》。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陈鸿。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骆宾王《在狱咏蝉》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于韩愈《原毁》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崔颢《黄鹤楼》。
2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于王昌龄《闺怨》22、“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于李商隐《马嵬》。
23、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柳宗元。
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白居易。
25、“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出自于李贺《梦天》。
2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于杜甫《月夜》。
2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于刘禹锡《乌衣巷》。
2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坚实的奠基:初唐河北诗人在唐诗发轫期的重要贡献
20 0 6年第 期 1
第 3 卷( l 总第 17期) 2
河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u a o e e Unv r t P i s p ya dS ca S i c ) o r l f b i ies y( hl o h n o il c n e n H i o e
之 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 3【 甚为 中肯 。又贞观十一年 (3 )三月,太宗宴群臣于洛阳宫积翠 ”[ p 1” 67 池 ,诏各赋一事,魏征赋西汉:
受降临轵道,争 长趣鸿 门 驱传渭桥上 ,观兵细柳 屯 夜宴经柏谷,朝 游出杜原。终藉叔孙礼 ,方知皇帝尊 。
诗中列举了西汉 四代帝王 ( 高祖、文帝、武帝、宣帝)即天子位故事,意在 申明 “ 行帝道则帝,行 王道则王”【 ( ’ 4 p 的道理。音情顿挫 、气骨 刚劲,言辞之 间透露 出一代诤臣的忠心赤胆,大义凛然。他 J4 如 《 奉和正 日临朝应诏》 ,虽属歌功颂德之作,亦不失北方文人特有 的贞刚气质。
20 0 6年第 3 卷 第 1 l 期
百药论文,标举 的是 “ ”与 “ ”两个方面,“ ”的标准是 “ 致 词 致 宏远 ” 词”的标准是 “ ,“ 典丽 ” ,能
够 “ 克谐声律 ” ,这与魏征的观点是相一致的。
唐初几十年问的文学活动,围绕 “ 文”和 “ ”这两端,主要是在 以太宗皇帝为中心的宫廷诗人群 质 中展开的。他们 的创作或谓探索,恰是实践着上述美学理想 。贾晋华先生在其著作 《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 人群研究》中,对武德九年 (2 )九月至贞观二十三年 (4 )五月,在太宗君臣中开展的文学活动和 67 69
李百药 (6 ~ 4 ) 5 5 68 ,字重规 ,定州安平 ( 今属河北 )人 。《 全唐诗 》存诗 一卷 2 6首 。百药才行时
“风骨”
盛唐气象与盛唐风骨摘要: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首次提出“盛唐气象”这个概念。
林庚先生指出:“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
”林先生这里指出了盛唐气象的本质,但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透露出“风骨”是唐诗的重要特征,但“风骨”并不能全面反映盛唐诗歌的总体特征。
清人王士祯《师友诗传录》云:“盛唐诗或高,或古,或深,或厚,或长,或雄浑,或飘逸,或悲壮,或凄婉,皆可师法。
”而盛唐气象就是这诸多风格凝聚渗透之后所生成的总体风貌。
关键词:盛唐气象;风骨;内涵(一)“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提出及其解说由来已久,无论是六朝时期的书、画美学理论,还是齐梁年间的诗、文理论著作,都曾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以“风骨”来品评或阐释艺术对象。
而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有专篇来论述“风骨”;钟嵘也在他的《诗品》里推赏“建安风力”,认为曹植的作品“骨气奇高”,刘桢则是“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这些论说对盛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深刻影响的。
殷璠曰:“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这是正确的。
近人往往认为唐代上承南北朝,其诗歌以溶合北方刚健、南方清丽见长。
如梁启超所说:“经过南北朝向百年民族的化学作用,到唐朝算是告一段落。
唐朝的文学用温柔敦厚的底子,加入许多慷慨悲歌的新成分。
不知不觉便产生出一种异彩来。
盛唐各大家为什么能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呢他们的价值在于能洗却南朝的铅华靡曼,参入伉爽直率,却又不是北朝粗犷的一路。
”是不是南北文化的简单相加,魏晋风骨加上六朝靡丽就形成了唐诗,就能形成了盛唐气象呢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概念,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看,为刘勰首创。
这一概念既总结了汉魏以来文学的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建安风骨”创造的艺术经验,同时又直接萌发了初唐陈子昂所呼唤的“汉魏风骨”,对后来刚健、爽朗、生动的“盛唐之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二上古代文学填空
填空:1.在意识形态领域,唐朝统治者奉行儒、佛、道并存的政策,思想比较自由。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3.对李白影响最大的先秦作家是庄子、屈原。
4.五代十国时期,词盛行的地区主要是西蜀、__南唐_____。
5.古文运动先驱者中,公开声称“不师孔氏”的作家是___元结____。
6.清代最有影响的李商隐诗注本是冯浩的《___玉溪生诗集笺注____》。
7.《诗品》评为“《游仙》之作,辞多慷慨”的诗人是____郭璞________。
8.________《哀江南赋》_____是用典最多赋,高达200余处。
9.白居易《琵琶行》描写音乐与“嘈嘈切切错杂弹,”紧连的下一句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10.孟郊《游子吟》表达游子深情的两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韩愈在《调张籍》中高度赞誉李白、杜甫的名句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的颈联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提出了____以文为诗____的主张,对宋诗“尚议论”影响很大。
14.众所周知,所谓“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而“小李杜”则是指__李商隐、杜牧__。
15.温庭筠词的风格一般可概括为___香软绵密秾丽_____。
16.在“花间词”人中,地位与温庭筠相当的一位作家是___韦庄____。
17.“大人先生”的原型是____孙登______ 。
18.《诗品》引汤惠休“错彩镂金”语评论____颜延之_____的诗歌。
19.“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______《与陈伯子书》_______。
20..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___《典论·论文》___________。
21.唐代号称“五言长城”的诗人是刘长卿。
22.“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的作家是_____鲍照_____________。
23.把“进求利”、“晋爵赏”的封建士人比成“裈中之虱”的妙喻出自___《大人先生传__。
北地才子温子昇诗歌研究
北地才子温子昇诗歌研究崔志伟【摘要】温子昇,作为北地三才之一,其创作独具特色.诗作分为反映现实与状物写景两大类.文章从"气质"与"清婉"两个方面来撰写子昇诗歌之风格."贞刚"与"淳朴"是"气质"风格的表现,其"淳朴"的风格与语言的通俗化,对动词的推敲及子异善用短制的诗歌体式有关;而"清新"与"婉转"又是子异"清婉"风格的突出表现."清新"之风格源于子昇善于经菅画境;运用色彩及对双音词、连绵词的使用;在表现"婉转"风格时,从内容(使事用典、意象撷取、比兴手法、以乐写哀)及形式(结构层次、言辞形式)两方面分别阐释.【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12)005【总页数】6页(P26-30,34)【关键词】温子昇;诗歌;风格【作者】崔志伟【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温子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北魏后期到东魏前期著名文人,《魏书》、《北史》有传,他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施汉化改革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文人。
温子昇、邢邵与稍后的魏收被称作“北地三才”。
他们在继承“河朔辞义贞刚、重乎气质”文风的同时又吸收“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的特色,使黯然许久的北朝文学有了复苏的迹象。
《魏书·温子昇传》言其文为三十五卷且有《永安记》三卷;《旧唐书·经籍志》言有《温子昇集》二十五卷;到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只辑《温侍读集》一卷,已远非温集原貌了。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温子昇存诗11首。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温子昇存文27篇。
逯钦立与严可均先生辑录均自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作业11、提出"隐含的读者”理论的是A:伊瑟尔2、社会历史批评的奠基人是:A:维科3、将文学文本分为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的客体等层面的理论家是C:英加登4、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学的"最高标准”是:D: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统一5、以下作者与著述搭配正确的是B:亚理士多德《诗学》6、西方"移情”论的代表是C:立普斯7、期待视野”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D:姚斯8、对于文学创作的规律,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创作是由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内容决定的,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C:弗洛依德与荣格9、“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这个著名的论断出自马克思的:A:《〈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0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中生成的,这个看法出自:A:伽达默尔1、关于文学消费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性质,与一般商品消费在本质上没有区别;2、“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阐述了风格的C:时代性3、“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此语阐明了风格的C:地域性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风格分为:A: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壮丽、新奇、轻靡5、“宛转娥眉马前死”中的“娥眉”主要用的抒情修辞方式是:C:借代6、“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A:司空图《二十四诗品》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采用的修辞方式是C:比喻8、故事的主要构成是: A:事件、人物、情节、场景9、我们一般将叙事作品中的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的形成的关系称为B:时序10、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A: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文学理论》作业31、《诗学》的作者是:A:亚理士多德2、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往性质,尤其不能脱离读者的创造性,1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B:接受美学3、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里提出了"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命题: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4、“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时间是:B: 1956年5、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是:A:歌德6、“诗缘情而绮靡”出自:C:陆机《文赋》7、《金枝》的作者是:A:弗雷泽8、“观物取象”说出自:C:《易经》9、西方提出"艺术摹仿理念”的人是:C:柏拉图10、在《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理论家是:B:艾布拉姆斯《文学理论》作业41、以下关于文学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C: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后表现出来的总体特色;2、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认为,"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据此,我们可以说"情节”与"故事”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两个概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只有故事,没有较强的情节处理,这样的叙事作品是失败的作品;3、关于艺术真实,以下错误的说法是:A:艺术的真实是因为艺术直接展现了社会生活本身。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1初唐四杰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
——[明]胡应麟《诗薮》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夕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杨炯《王子安集序》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 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壻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 延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 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 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 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 而罢。”
1、伏诛:《旧唐书·骆宾王传》:“敬业败,伏诛 。”
《资治通鉴》卷二0三:“王那相斩敬業、敬猷及骆 宾王首来降。”
2、投水
[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明堂主簿骆宾王《 帝京篇》曰:‘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宾王后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而死。 此其谶也。”
3、逃亡
《新唐书·骆宾王传》:“敬业败,宾王亡命,不 知所之。”
07m-盛唐气象少年精神01
大 学 语 文主讲:张天来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繁荣的唐代文学(上)一、引言:盛唐气象二、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以李白为例三、思考与练习四、参考书目引言:盛唐气象(一)盛唐[明]高棅《唐诗品汇》“五言古诗叙目”: 唐诗之变,渐矣!隋氏以还,一变而为初唐,贞观、垂拱之诗是也;再变而为盛唐,开元、天宝之诗是也;三变而为中唐,大历、贞元之诗是也;四变而为晚唐,元和以后之诗是也。
引言:盛唐气象[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三:或问唐诗何以分初、盛、中、晚之说?曰: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岁至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岁,凡九十五年。
盛唐自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至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岁,凡五十三年。
中唐自代宗大历元年丙午岁至文宗大和九年乙卯岁,凡七十年。
晚唐自文宗开成元年丙辰岁至哀帝天佑三年丙寅岁,凡七十一年。
溯自高祖武德戊寅至哀帝末年丙寅,总计二百八十九年,分为四唐。
然诗格虽随气运变迁,其间转移之处,亦非可以年岁限定。
盛唐:四唐之一;盛大的唐朝;强大的中国引言:盛唐气象(二)气象[唐]皎然《诗式》卷一“诗有四深”: 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礡,由深于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
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引言:盛唐气象(二)气象[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又《沧浪诗话·诗评》:“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
”又《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坡、谷诸公之诗,如米元章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
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
”颜真卿书多宝塔碑文米芾《贺铸帖》引言:盛唐气象(二)气象陶明濬(1894~1960)《诗说杂记》卷七:“严羽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唐诗宋词单选题 (1)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律诗的定型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A、沈佺期B、陈子昂C、张若虚D、刘希夷2、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是()。
A、李颀B、元结C、张若虚D、顾况3、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体诗歌。
A、七律B、排律C、歌行D、五律4、王维后期的诗作多刻画一种空寂的境界,如()。
A、《观猎》B、《使至塞上》C、《竹里馆》D、《老将行》5、以七绝著称的诗人是()。
A、孟浩然B、岑参C、王昌龄D、杨迥6、李颀以自己的()而成为高岑诗派重要成员。
A、赠别诗B、宫怨诗C、闺怨诗D、边塞诗7、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A、杜光庭B、李朝威C、白行简D、蒋防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谁评价李白的()。
A、杜甫B、苏轼C、李商隐D、陆游9、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是()。
A、孟郊B、卢仝C、李贺D、刘禹锡10、唐代诗人中有意效法陶渊明冲和平淡诗风的作家是()A、韦应物B、刘长卿C、贾岛D、李益11、下列诗篇中以描写音乐为内容的是()A、《登岳阳楼》B、《子夜吴歌》C、《老夫采玉歌》D、《琵琶行》12、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A、李白B、杜甫C、韩愈D、白居易13、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A、《秦中吟》B、《秦妇吟》C、《古离别》D、《乌衣巷》14、杜甫的()创作于他漂泊西南时期。
A、《丽人行》B、《兵车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春望》15、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D、张先16、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A、苏舜钦B、王安石C、苏洵D、苏轼17、下列作品用乐府旧题的是()。
A、《送社少府之任蜀川》B、《长安古意》C、《春江花月夜》D、《登幽州台歌》18、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玉箸”是指()。
A、筷子B、眼泪C、武器D、首饰19、下列作品中属于晚唐小品文的是()。
《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一
《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一○文学《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传》曰:「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
」故尧曰则天,表文明之称,周云盛德,著焕乎之美。
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
或离谗放逐之臣,途穷后门之士,道?感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泥滓,自致青云,振沈溺于一朝,流风声于千载,往往而有。
是以凡百君子,莫不用心焉。
自汉、魏以来,迄乎晋、宋,其体屡变,前哲论之详矣。
暨永明、天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
于时作者,济阳江淹、吴郡沈约、乐安任昉、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巨鹿魏伯起等,并学穷书圃,思极人文,缛彩郁于云霞,逸响振于金石。
英华秀发,波澜浩荡,笔有余力,词无竭源。
方诸张、蔡、曹、王,亦各一时之选也。
闻其风者,声驰景慕,然彼此好尚,互有异同。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
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
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
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周氏吞并梁、荆,此风扇于关右,狂简斐然成俗,流宕忘反,无所取裁。
高祖初统万机,每念鵶雕为朴,发号施令,咸去浮华。
然时俗词藻,犹多淫丽,故宪台执法,屡飞霜简。
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
其《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诗》及《拟饮马长城窟》,并存雅体,归于典制。
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故当时缀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
所谓能言者未必能行,盖亦君子不以人废言也。
爰自东帝归秦,逮乎青盖入洛,四庾咸暨,九州攸同,江汉英灵,燕赵奇俊,并该天网之中,俱为大国之宝。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一)按前半两句谓:自汉魏迄今,诗体繁多,究竟谁是正体,谁是伪体,始终无人细加评论.后半二句谓:不知谁为凿通山川之巨手,能暂时判分诗坛之清浊.这是全诗之总起,以下所论,正为疏凿之内容.由诗意看来,元好问不但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而且表明全诗之目的在彰显诗之正体,别裁诗之伪体.诗之正体,渊源甚远,就中国之诗歌源流言,《诗经》当为一切正体之源头.而元好问所论,则自汉、魏起.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二)按《诗品》序尝谓:「曹刘殆文章之圣.」这是元好问论诗由曹植、刘桢起的原因.《诗品》论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论刘桢:「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故本诗前半两句谓曹植、刘桢坐啸诗坛,虎虎生风,四海之内众多俊才,竟无人能与相敌.后半两句谓:西晋永嘉时期,担任并州刺史的刘琨(越石),犹有汉魏风骨,可惜生之太晚,未能并列建安诗坛,和曹刘一起横槊赋诗.刘琨诗「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不但同为北人,其诗风且与元好问十分接近,因此得到元好问之推崇,可知他论诗以气骨为宗旨,赏识雄伟刚健之诗风.三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之三)本诗元好问〈自注〉曰:「锺嵘评张华诗,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可知是借《诗品》之论见出发.在元好问观念中,晋初之诗格高出齐、梁.故前半两句认为:建安诗坛之流风余韵,在晋朝仍留存甚多,以王敦为例即可概见晋人之壮怀.据《晋书王敦传》所载,王敦酒后好以如意敲击唾壶为节,吟咏曹操之乐府,往往击缺壶口.后半两句谓:张华之诗,往往巧用文字,托兴不高,似乎缺乏风云之气.然而,持其诗与晚唐时温庭筠、李商隐言情之作相比,又将为之奈何虽然本诗为张华开脱,其实仍旧主张作诗不宜「风云气少,儿女情多.」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之四)本诗元好问〈自注〉曰:「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在〈继愚轩和党承旨诗〉末章云:「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可知元氏激赏陶渊明.萧统〈陶集序〉谓渊明:「语事理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锺嵘《诗品》谓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苏轼谓:「古今贤之,贵其真也.」故元好问指出陶诗谓诗语自然却万古常新,繁华落尽而显现真淳.陶渊明之胸怀朗若白日,俨然羲皇上人.渊明的诗风如此真淳自然,虽生于晋朝,无伤其为淑世之人.本诗意在表彰陶诗之自然真淳,显示元好问以「气骨」为正体之外,亦以「天然」为正体.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之五)按《诗品》谓阮籍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宋严羽《沧浪诗话》:「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气骨.」本诗前半则指出诗人之所以用俶诡之诗笔,寄寓渊放之情怀.实因为已无其他东西能够浇平胸中之块垒.后半两句谓:以晋人之诗才来说,被世人视为狂诞的阮籍,实际并不狂.只是这种真况谁能领会阮籍之作风,一如黄庭坚(山谷)诗句所示:「面对横在面前之大江,纵声大笑.」只不过以傲视万物的姿态发为旷放的吟咏而已.这是论「旷放」的诗风,和「气骨」,「天然」同为元好问最欣赏的正体.阮籍处身乱世,为保全性命,故作狂诞,逾越礼教,他的诗俶诡不羁,兴寄无端,其实是寄托无限的沉痛和难言的志节在其中.因此,阮籍的「旷放」,与曹刘的「气骨」,有其内在的共通性,皆为真情之流露.心声心画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之六)按扬雄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遗憾的是心声心画常常失真,因此,仅看表现于外的文章,岂能论断作者真实的人格后半两句指出晋人潘岳(安仁)当年写的《闲居赋》,显现高逸的情操,足以名垂千古;谁能相信他为了求官,见到贾谧出门,竟望着路尘而屈膝下拜呢此诗主要在讥讽潘岳文行不一,并指出文章本于性情,性情之真假,直接影响到文章品致之高低.此与《文心雕龙情采篇》云:「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所言,相互印证.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之七)按前半两句谓:汉魏歌谣中那种慷慨任气之风格,到了六朝已经断绝不传,只有北齐斛律金所唱之《敕勒歌》犹有此风.后半两句谓:大概是中原地区万古以来之英雄气慨,也传到阴山的敕勒川.本诗提及之《敕勒歌》原文如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敕勒族旧有之歌谣,极为豪莽.本诗举一实例,用以说明北朝文学的特质.唐李延寿《北史文苑传论》曾指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显然元好问赞赏北方文学之主于气质住豪壮,意在对照南方文学之流宕绮靡.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之八)按《新唐书》卷壹○七〈陈子昂传〉云:「唐初,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此为全诗之所本.元好问于唐初诗人,仅推崇陈子昂.此因沈佺期、宋之问纵横驰骋于诗坛,犹不能湔除齐、梁绮靡之风.必待陈子昂承接六代风会,绍继传统,独开新途,始振起一代诗风.故后半两句谓:若论唐诗恢复正体之功劳,应依句践平吴为范蠡铸像之往例,也为陈子昂铸一座黄金塑像,以表彰他追复汉魏风骨之功.本诗指出六朝绮靡之诗风,至唐初仍然存在,始变绮靡,恢复汉魏风骨,当推陈子昂.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之九)按前半两句谓:缀辞行文,斗靡夸多,徒增阅览之劳.以潘岳、陆机相较,陆机之文章,犹有较潘岳冗芜之遗憾.后半两句谓:诗文为心灵之声音,但能完整传述心意,目的已达.倘如布谷鸟之澜翻啼叫,岂有何难《世说新语文学》云:「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文心雕龙体性篇》云:「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此当为本诗之所本.然全诗之主眼并不在比较潘、陆之诗文,而是就潘、陆以针砭晋、宋诸家诗文之斗靡夸多.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之十)按唐元稹于〈唐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之中,对杜甫诗之铺陈,排比、词气、风调、属对,深致赞叹之意.元好问则谓:铺陈终始,排比声律,但为诗歌创作之一途而已,推许杜甫,若局限于此,则其藩篱未免太窄.后半两句指出:杜甫自有旷世无匹之连城璧,怎奈元稹识见短浅,只识其中之碔砆杜诗之奥妙,元好问在《杜诗学引》已有说明,此诗重申杜诗为诗中之集大成,要妙难言,即如元稹,亦不能识.继前诗针砭晋、宋诸家之「斗靡夸多」,本诗又间接指斥「排比铺张」.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之十一)前半两句谓:眼目所及,必生心象,就此心象以文句表达,自能传神.若未亲临其境,只是暗中摸索,总是无法写真.清人查初白所谓:「见得真,方道得出.」正是此意.后半两句谓:杜甫在长安,秦川景物尽入题咏,真切入神,恰似张张摩写出来的《秦川图》,只是,像杜甫这样亲到长安,身历其境,刻划写真的诗人,古来能有几人.本诗指出诗歌写作,贵在身临其境,亲自体验,方能传神写真.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十二)按前半两句谓:望帝的春心,托附在杜鹃鸟的悲鸣中;佳人的锦瑟,激起对逝去年华的怅惘.后半两句谓:晚唐诗人李商隐诗旨的难以明了,大体与此相类.而诗家总是喜爱西昆之美好,唯独遗憾的是无人像郑玄笺注《毛诗》般,一一阐述他的义旨.按所谓「西昆」,众说纷云.宋刘攽《中山诗话》云:「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李义山,号西昆体.」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云:「诗到义山,谓之文章一厄.以其用事辟晦,时号西昆体.」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西昆体,即李商隐体.然兼温庭筠及本朝杨刘诸公而名之也.」本诗似乎沿袭释惠洪《冷斋夜话》之观点,视李商隐诗为「西昆体」,然其所论之重心,在李商隐诗「用事深僻」,以致「诗意晦涩」也.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庐.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之十三)玉川庐指中唐诗人卢仝.其诗以鬼怪趋险见称于后世.就元好问〈小亨集序〉来看,元氏对于鬼怪一派,必然深恶痛绝.因此前半两句指出:自古以来,诗文创作皆有正当途径,谁像卢仝那样,恣意运笔,险怪作诗呢后半两句谓:正规的诗像楷书,往往不能让今人看入眼;别寻险径的怪诗,好比小孩涂鸦,有时反而受到世人之激赏.本诗旨在斥责卢仝诗,别寻险径、刻意鬼怪,实非诗之正途,不足为训.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之十四)按前半谓:人的出处进退,有种种不同,大抵听凭个性所安.幽居山林的人,那能贱视廊庙里的衣冠士呢后半两句谓:华歆见到片金,掷去不取,随即受到时人的尊重,其实不过伪装清高,以便求官觅侯.而那些崇敬华歆清高的人,结果都被自己的双眼所瞒骗.诗文之伪饰,正与此相类.这是对刻意作伪之指责.前论潘岳之「言行不符」,此则更进一步论「刻意作伪」之失,拈出华歆之故事,目的不在批判华歆之人品,而是借此说明诗歌创作不能作伪.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著书生待鲁连.(之十五)按前半两句谓:李白诗笔洒落,境格旷远,正如其诗所示:「好比银河洒落九天.」何尝作过「饭颗山前」讥诮杜甫之劣诗后半两句谓:世间还有一些东抹西涂的论者,批评李白在中原扰扰之际,欲借永王璘之力量以建奇功.这又一种书生功利之见,诬枉像鲁仲连这一流的高士.本诗评论李白诗境格旷远.世俗失察,竟以不实之作相诬,书生功利之见相枉.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之十六)按前半两句谓:自古抒哀伤之情,皆凄切如秋虫之悲鸣;写苦境之作,亦若灯前山鬼之落泪.实因哀苦易于撼动人心,比较讨好.此盖针对晚唐李贺所作之评论.后半两句谓:像太湖春景的朗丽,就鲜少有人能写得好,只有李白:「岸夹桃花锦浪生」,堪称古今独步.此又进一步引李白诗为例,暗示李贺「幽冷哀激」之诗格,不及李白之「高华俊伟」也.切响浮声发巧深,研磨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濩》音.(之十七)按前半两句谓:沈约「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之说,的确深入发掘诗歌声律的奥秘,其研究创发之工夫,固然应予肯定,但是,这种人为声律果真值得用心吗后半两句谓:试看唐元结《水乐说》:本无宫征之音响,却也自成云山间自然的雅乐.这是元好问反对人为声律之主张,因为他论诗主天然,诗歌中本有天然的声调,比起人为刻意之声律,更为可贵.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之十八)按前半两句谓:孟郊喜欢以穷困愁苦作为诗歌题材,至死如此.处身在高天厚地之间,却自囿于苦吟,不啻诗中囚徒.后半两句谓:试看韩愈自潮州还朝后之文章,与江山同其不朽.韩孟相比,韩愈应居陈元龙高卧的百尺楼上,高下岂可同日而语本诗指出韩、孟虽齐名,孟郊之穷愁实不堪与韩愈雄奇相提并论.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何如.万古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何如.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之十九)按本诗前半谓:万古以来,不知多少高士幽居涧阿,未能显扬于世.其一生的孤愤,如何抒解唐代诗人陆龟蒙〈自遣诗〉云:「无多药圃在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曾以名品药草和一般青草作喻,谓稚子不知珍惜,恐将明品药草持与一般春草共斗输赢.后半二句惋惜无人告知陆龟蒙:诗之品秩何独不然高低之比较,能有几多差别亦惟务实略名而已.本诗指出诗名之高下,无关乎诗之实质.如陶诗不为六朝人所贵,却大重于后代,即为实真名虚之例证.是以高人才士,励品为诗,应以实质为重,无须措意于声名品秩之高低.谢客风容动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之二十)元好问自注:「柳子厚,宋之谢灵运.」前半两句谓:谢诗之风神,映照古今.渊源于谢灵运之诗人很多,然而谁能比柳宗元所得更为深切呢以柳诗接谢诗,清人查初白誉为「千古特识.」又谢灵运〈斋中读书诗〉前四句云:「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最能突显谢客之心境.而柳宗元自王叔文党失势,贬邰州、永州、柳州,窜逐荒疠,自放山泽,悲恻抑郁,一寓于山水诗文.其寂寞不遇,实与谢灵运相同.故后半两句谓:柳诗正如拂动朱弦的瑟,一唱三叹的遗音彷佛犹在.这种冷寂的诗境,正象征谢灵运当年的心境.窘步相仍死不前,唱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之二十一)按前半两句谓:作诗若窘束步履,一仍旧贯,至死不敢超越,就如后世的唱之作,见识不到前贤作诗的真性情.后半两句谓:作诗应秉持凌云之笔自创新格,若只能俯仰步趋,那也未免太可怜了.本诗指出诗人应自创新格,不当窘步因袭.都穆《南濠诗话》云:「东坡云: 诗须有为而作. 山谷云: 诗文惟不造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 予谓今人之诗惟务应酬,无怪其语之不工.」古人和诗,初不拘体制,后有「用其韵」,「次其韵」,雕镂过甚,扭曲性情,毫无情趣可言.由此可知,本诗旨在讥议宋人唱之风.皮述民先生另有一说,认为是论宋初西昆馆阁诸公。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第一章隋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至初唐与南北文学的交融隋唐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动乱,终于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在统一基础上的广泛国际交往,对文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过去由于南北对立,文化发展殊途。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但自隋代统一,双方就开始互相吸收。
唐初文人更明确地提出南北文学应“各去所短,合其所长”(《隋书·文学传叙》)的要求。
这种愿望终于在统一局面下实现了。
隋朝至初唐文学,主要是以南朝文风作为基础和底色,开始融入北朝文学新风。
一方面,来自南朝的诗人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带着很深的积习,并且北朝文人之趋慕南朝文风,也是长期形成的风气。
另一方面,南北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两种气质、性格和文化,也在互相吸引、并悄悄地走向融合与统一。
北朝的诗人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写了一些较好的边塞诗,但其风格开始出现“词气宏拔,风韵秀上”的特色。
第二节初唐宫廷文学与沈宋初唐文学是以宫廷文学为轴心,这实际上南朝文学格局的延续,虽然所反映的时代气息不同。
从开国时期的秦府十八学士,到武后朝的珠英学士、中宗朝的景龙学士,前后承续,成为这个时期的核心文学力量。
宫廷享乐、颂美成为这类诗千篇一律的主题(当然,太宗朝出现过一些箴规性诗作)。
宫廷诗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上官仪(608?-644),他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
《旧唐书》本传说: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武后、中宗朝,宫廷文学开始发生分化,其中在文学史上值得重视的是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
沈佺期、宋之问合称“沈宋”,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
沈、宋、杜都曾经是依附于武后的宫廷文学家,后来远贬南徼,他们的诗有了更深刻的情感内容。
另外,他们在诗律上精心锤炼,在互相酬唱中,逐渐使诗律规则规范化、定型化。
第二章 初唐诗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云: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 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 然后展殷勤。”对这首诗的构思立 意很可能有所启发。 但王勃的诗句更精炼、更概 括、更蕴藉。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诗人巧妙地把空间悬隔、音书断绝、 时间久远三层意思,递进递深,强化了贬 居荒远的孤独绝望的情感。诗写一种矛盾 心理,形容逼真,微妙传神,因为旧居异 乡,盼归日切,然而等到回家真的成为现 实的时候,又不敢相信。急切要问的事而 又不敢问,以不问而代替问,这是诗人处 于人性向善的忏悔和救赎之折磨中的特殊 精神状态。这种写法对盛唐中唐的绝句创 作影响很大,与此后一些著名绝句中的简 洁优美的心理描写相类。
2、“骨气”与声律的结合,词采工丽, 音调婉媚。四杰继承六朝的艺术实践, 又讲求骨气,如《从军行》慷慨豪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态, 爽朗超脱;四杰有自觉的变革文风的意 识,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在很大程度 上扭转了纤巧轻靡的诗风。
第一节 初唐宫廷文人
一 贞观诗坛前期:李世民
贞观诗坛: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太宗及 其周围的诗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奉命而作 的应制诗、君臣唱和、应制奉答、宴饮赋咏 之作,内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 典雅绮丽、雍容平和(或雅正、宏大、整 肃)。虽文辞典雅、内容空洞,但摆脱了齐 梁诗歌轻靡浮艳的弊病,逐渐显示出开阔壮 大的气势、生龙活虎般的节奏和庄严的宇宙 意识,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隋文学合南北文学而保留各自不同的特 点,南方的柔媚、婉约,北方的粗犷、质朴, 并没有合而为一。用声律、辞采来表现大唐 恢弘的气象和刚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学之两 长、形成唐诗的风格,正是初唐诗人所面临 的课题,也是南、北诗风融合的关键。
初唐诗坛综述
初唐诗坛综述一、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
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一)“贵于清绮”是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歌的概括,偏重于诗的声辞之美而言,宜于咏歌是其所长,缘情绮靡而流于轻艳纤弱则为其所短。
(二)“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表现形式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是缺憾。
(三)用南朝文学声辞美,表现新朝恢宏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是融合关键。
二、初唐(贞观前期)—以太宗及群臣为中心,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作,刚健质朴;诗风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
(一)太宗诗。
1、常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如《经破薛举战地》,言“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气格刚健豪迈,但“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有六朝雕琢辞采痕迹,与全诗气格不协。
2、《咏雨》、《咏雪》等完全是南朝风调。
(二)杨师道和李百药。
1、早期:具贞刚气质,善吸收南朝诗歌的技巧,较少合而未融,如杨师道《陇头水》,李百药《咏蝉》。
2、后期:成为宫廷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在声律辞藻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风格趣味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三)贞观诗风的宫廷化倾向。
太宗爱好文艺;虞世南等人编《北堂书钞》、《文思博要》、《艺文类聚》等类书,成为宫廷诗人的作诗工具,便于应制咏物时摭拾辞藻和事典,把诗写得华美典雅。
三、贞观后期:上官仪——“上官体”。
(一)贞观年间应制诗属对工切、写景清丽婉转,如《早春桂林殿应制》“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再如《奉和山夜临秋》:“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虽为奉和之作,但有意避免从类书掇拾辞藻,注重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
通过物色动态变化,写婉转情思,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
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大大地推进五言诗体物写景技巧,成为新的诗体——“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时人谓之上官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魏收《魏书·文学传序》说南北方“彼此好 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乎清绮; 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 卢照邻在《南阳公集序》中说:“北方重浊, 独卢黄门往往高飞;南国轻清,唯庾中丞时 时不坠。”
▪ 戏曲:元明时期,在戏曲的风格特点中, 这种南北的差异仍然存在。
▪ 最早领悟慷慨悲歌的文化价值,而将其形 之于文的是司马迁。
▪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说:“太史公行 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赵燕间豪俊 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 诗:
▪ 曹丕《燕歌行》: ▪ 秋风萧瑟天气凉, ▪ 草木摇落露为霜。 ▪ 群燕辞归雁南翔, ▪ 念君客游思断肠。 ▪ 慊慊思归恋,高适和 岑参 。
▪ 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 ▪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 腰间带两绶,转盼生光辉。 ▪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曹操的《短歌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曹操《苦寒行》: ▪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 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 水深桥梁绝,中道正徘徊。
▪ 直到清代,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与慷慨悲歌 的文风仍然受到人们的景仰,为人们所继 承传扬,遗风逸响,千载不绝。
▪ 沈雄所著《柳塘词话》中称其为“慷慨淋 漓,不须易水悲歌,一时凄感,闻者不能 为怀”。
▪ 陈维崧是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与朱 彝尊齐名。
▪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 《贺新郎·掷帽悲歌发》中说“关情处,燕 昭乐毅,一时人物”。
▪ 左思《咏史》八首之一咏荆轲说: ▪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 陶渊明《咏荆轲》: ▪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 北朝北方的诗人中,有高允和邢邵。 ▪ 高允有一首《答宗著作(宗钦)》诗,最受世
人推崇。诗中说:
▪ 诗以言志,志以表丹。 ▪ 慨哉刎颈,义已中残。 ▪ 虽曰不敏,请事金兰。 ▪ 尔其励之,无忘岁寒。
▪ 南朝南方的诗人中,王褒和庾信二人的诗 风也由绮靡浮艳转为悲壮苍凉。如王褒 《渡河北》诗说:
▪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 魏良辅说:“北曲以道劲为主,南曲以婉 转为主,各有不同。”
▪ 王世贞说:“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 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 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 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 北气易粗,南气易弱。”
▪ 王骥德说:“东晋以后,文辞分为南北。 南音多艳曲,北俗杂胡戎。南词主激越, 其变也为流丽;北曲主慷慨,其变也为朴 实。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
▪ 唐代河北的其他著名诗人还有:“大历十 才子”中的郎士元,中山人;李嘉佑,赵 州人;李端,赵州人;司空曙,广平人; 刘长卿,河间人;卢仝,范阳人;贾岛, 范阳人。著名散文家、小说家有苏味道, 赵州栾城人;李华,赵州赞皇人;张鹜, 深州陆泽人。
▪ 陈琳说:“河北率少于文章,而为雄伯。” 文章指文采,雄伯即雄霸。
▪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大漠穷愁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 杀气三时作阵云,塞声一夜传刁斗。
▪ 庾信《拟咏怀》二十六首中的第二首说: ▪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 摹写北方景色人物,均能烘托出空旷辽远、苍莽 悲凉的气氛。
▪ 鲍照 《拟古》诗说: ▪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 毡带佩双鞬jiàn,象弧插雕服。 ▪ 兽肥春草短,飞鞚kòng 越平陆。 ▪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 石梁有余劲,慷雀无全目。 ▪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 可以说没有北方生活环境的艰辛苦寒,也 就没有北方人的勇武任侠;没有北方人的 勇武任侠,也就没有北方文化的慷慨悲歌。
▪ 两晋南北朝的文学作品中,首先有左思和 陶渊明的两首咏荆轲的诗。
▪ 贱妾茕茕qióng守空房, ▪ 忧来思君不能忘。 ▪ 不觉泪下沾衣裳, ▪ 援琴鸣弦发清商。 ▪ 明月皎皎照我床, ▪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牵牛织女遥相望, ▪ 尔独何辜限河梁?
▪ 高适的《燕歌行》: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本讲到此结束 谢谢
▪ 思考题:
▪ 1.燕赵文学艺术的风格是怎样的?为什么? ▪ 2.收集描写燕赵慷慨悲歌诗词并赏析
▪ 《满江红·汴京怀古》十首中说“便非公, 万马压邯郸,城几下”,“铅筑无成,不 信道,英雄竟死”。
▪ 《念奴娇·巨鹿道中作》中说“十月悲风如 箫叫,此地曾称巨鹿”,“欲倩燕姬,低 弹赵瑟,一醉生平足”等等。
▪ 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词: ▪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丈夫悲歌慷慨”。
▪ 第二次概括 :
▪ 唐代诗人元稹说:“建安以后天下文人遭 逢兵战,曹氏父子于鞍马间为文,往往横 槊赋诗,故其道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 于古。”
▪ 钟嵘《诗品》评论说:“曹公古直,甚有 悲凉之句。”
▪ 宋人孙臞(qú)翁也说:“魏武帝如幽燕老 将,气韵沉雄。”
▪ 第三次概括 :
▪ 隋代的北方诗人有卢思道和李德林。
▪ 卢思道为范阳涿人,其《从军行》诗“庭 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 唐代诗人中,卢照邻是幽州范阳人,“初 唐四杰”之一。李峤是赵州赞皇人,“文 章四友”之一。
▪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 至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六讲 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燕赵的文学艺术及其风格
▪ 古代五音: ▪ 宫、商、角、徵(读zhǐ音) 、羽 ▪ do、re、mi、sol、la
▪ 荆轲《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历史上对燕赵“慷慨悲歌”文风诗风的概 括:
▪ 第一次概括 : ▪ 《史记·刺客列传》称其为“羽声慷慨”。 ▪ 《史记·货殖列传》又说邯郸、中山、沙丘
▪ 韩愈作《送董邵南序》说:“燕赵古称多 感慨悲歌之士。”
▪ 燕赵区域文学艺术风格:慷慨 悲歌 ▪ 成因: ▪ 1.燕赵之地的社会战乱频繁 ▪ 2.燕赵之地的风俗勇武任侠
▪ 邹阳在《狱中上梁王书》中说道:“昔者 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
▪ 又说:“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 丹事,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
▪ 宋代河北的文学家最著名的是柳开和刘筠, 均为大名人。
▪ 词:词是较诗更为活泼多变、更易于表达
人的复杂情感的文体。北方词人的词作在 金代最为可观,元好问《中州乐府》收录 金词人三十六家,词作一百十三首。
▪ 金代词人中最著名的应数真定(今河北正定) 人蔡松年、蔡硅父子。
▪ 蔡松年的词风以雄爽见称,代表作《大江 东去·离骚痛饮》
▪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 骆宾王的绝句《于易水送人》: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 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 ▪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 ▪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 块磊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离恨无毫发。 ▪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 蔡硅 《江城子·鹊声迎客到庭除》 ▪ 鹊声迎客到庭除。 ▪ 问谁与?故人车。 ▪ 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 ▪ 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 东城入眼杏千株。 ▪ 雪模糊,俯平湖。 ▪ 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 ▪ 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