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让学习场域虚实融合

微课程,让学习场域虚实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逐渐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被新兴的微课程所取代。
微课程是一种利用科技手段,将知识点进行简洁、清晰呈现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微课程的出现,让学习场域变得更加虚实融合,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方式。
微课程的出现让学习从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自由。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去参与,这对于一些在时间上比较紧张、地点不固定的学生来说,显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微课程则打破了传统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学习的内容,可以在家里、在车上、在咖啡厅等任何地方进行学习,这样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微课程还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听讲,互动性比较低。
而微课程采用了多媒体、互动等技术手段,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同时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好地参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微课程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这种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而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更加贴合个人的需求。
这种个性化学习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微课程的发展,也让学习过程中的虚实融合得以实现。
学生学习的方式从传统的纸质教材,转向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让学习更加生动丰富。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参与互动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虚实融合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得以实现,微课程的发展也带来了学习场域的虚实融合。
传统的学习场域主要是固定的学校教室,而微课程则打破了这种限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更加多样化的学习场域。
学生可以在室内、户外、实地考察等地方进行学习,使得学习的场域更加多元化。
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本文将探讨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并分析其对教学改革的积极影响。
一、微课程的概述微课程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学习教学模式,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手段,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精简和优化,便于学生在零碎的时间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微课程具有灵活性、可重复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为高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1. 个性化学习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选择,自主学习。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混合式教学微课程可以与传统的面授教学相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教师可以将课程知识进行拆分和组织,将部分知识通过微课程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预习或复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主要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等交互式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微课程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实验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设计和制作微课程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程进行分享和展示,增加互动和交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4.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微课程的制作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提高教学的准备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
通过微课程的制作和使用,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程的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三、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挑战尽管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课程的制作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其次,学生对微课程的适应和接受程度有差异,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微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完整稿)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组织应用策略【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微课无疑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学习,家长辅导学生的有效碎片学材,她与慕课相媲美,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内涵得以丰富,外延得以拓展,成了翻转课堂唯一难得的前置性可视资源。
这种内容和形式的课堂变革,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极易被师生和家长接受。
就目前来看,其技术和硬件在灵宝市的诸多学校,已不是制约微课的瓶颈,而理念、管理和应用的策略,则是微课应用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因此,正确把握微课资源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其意义不只是打造信息化的高效课堂,而是构建自主、优质、高效学习体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微课程;信息化;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正文】在当前以“三通两平台”为目标和标志的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一进入学校,其“学习”便有了新的定义: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信息素养的提升。
因为派生于国外,盛传于国内的微课程和翻转课堂(颠倒课堂)这对最贴近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资源与应用孪生姊妹,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唯有“跟进”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网络形式育人,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组织应用策略,帮助师生在翻转课堂中,找准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突破口。
一、微课(一)概念“微课”,名微课程,全称“微型视频课程”。
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
(二)起源在国外,早已有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
美国新奥尔良市萨尔曼·可汗自幼聪明好学,后来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学士学位、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可汗进入美国的一家基金公司工作。
2004年,为帮助遇到了数学难题的七年级的表妹,可汗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和电话,帮她解答学习难题,后来索性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它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是学生获取信息、交流学习、创造表达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技术也不断涌现。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资源的开发、存储、传播和利用方式,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方式。
一、微课技术介绍微课是指简短、精练的视频教学资源,是一种在线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学习。
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短小精悍:每个微课视频通常在3-10分钟之间;2.重点突出:每个微课视频重点关注某一知识点或技能,通过案例剖析、演示操作等方式讲解明确、生动;3.信息丰富:每个微课视频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包括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
微课结合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在线智慧教育的理念,它能够:1.优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录制好的视频、优秀的网络资源等整合为一个微课平台,并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渠道传播;2.灵活美观的界面: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或电脑进行学习,界面可以根据用户类型、个性化需求等进行定制;3.主题学习方式:每个微课都有自己的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学习;4.方便的操作:每个视频都有操作提示,学生可以按照提示进行操作,便于理解知识点。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微课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点讲解与辅导微课技术可以应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和辅导,通过精准的演示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以小学信息技术例子来说,微课可以用于电脑的开机、关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
通过一系列视频服务,老师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向学生展示操作实例,并在视频中提示学生如何避免电脑中的病毒等问题。
2.案例学习微课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案例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更好地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探讨

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探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在幼儿园教育中,微课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与劣势,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现状1. 微课的定义和特点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内容简洁的教学资源,通常时长在3-15分钟之间。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结合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随着新一代父母的逐渐增多,对于孩子的教育越加关注。
很多幼儿园开始尝试引入微课程,用于辅助教学。
有些幼儿园在启蒙教育、认知启蒙、艺术启蒙等方面使用微课来增加课堂内容的多样性。
1. 生动直观:微课融合了多种媒体形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知识,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个性化学习:微课的内容简洁明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选择观看和学习,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拓展教学内容:微课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新颖的知识和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 教师资源优化:微课可以极大地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更加关注课堂互动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5. 家校互动:家长可以通过观看幼儿园提供的微课,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与孩子进行更多有益的学习互动。
1. 确定应用方向: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学龄特点和课程设置确定微课的应用方向,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选择适宜内容:幼儿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微课程,避免过于沉重的学科内容和过分花哨的多媒体形式。
3. 结合实际教学:微课不是一种替代教学的方式,而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幼儿园应该将微课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什么微课程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将知识、技能和学习资源以短小精练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它旨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提供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
微课程通常由一系列紧凑、短小的视频、音频或文本材料组成,每个微课程的内容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而且,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微课程,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微课程的制作过程需要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如视频剪辑软件、录音设备等,将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制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创造出具有创意和互动性的微课程。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添加测验题、讨论问题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微课程的特点之一是个性化学习。
由于微课程的内容相对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顺序。
这种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微课程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进行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微课程也积极响应了信息时代快速变化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知识传授上面临着许多困难,而微课程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学生只需要花费短暂的时间就可以获取到当前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此外,微课程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微课程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
微课程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它可以应用于学校教育、在线教育、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
借助微课”视频,优化初中音乐教学

借助微课”视频,优化初中音乐教学如今,微课已成为一种风靡教育界的教学工具,也被广泛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地传递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借助微课优化初中音乐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高,总是容易失去对知识点的关注。
而通过微课,我们可以将音乐和视觉、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相结合,使得音乐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介绍节奏欣赏时,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学习打鼓,或在介绍音乐绘画时,让学生进行创意绘画。
这样就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感官的刺激,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微课中生动、形象的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视频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展示,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音乐知识。
例如在介绍音高和音符时,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演奏不同的音符,以便直观感受音高的区别。
学生在观看微课时,还可以进行多次重复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当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时,微课程还可以随时重述和重视。
三、个性化教学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
例如,可以准备不同难度和不同题型的测验,根据学生的成绩给予不同的建议,让他们更加自主地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彻底解决班级集体学习不能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四、全面学习微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全方位掌握音乐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涉及全部的知识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录屏幕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而微课可以将一门学科所包含的全部知识点通过它所拍摄的视频,更好地兼顾全面性、综合性和深入性。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优势。
它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微课这一教育工具,加强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微课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尤其在疫情期间,微课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在线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研究初中语文微课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为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初中语文微课的应用现状1、微课在教学中的优点(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通常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提高了教学效率。
微课授课过程可以多次重播,让学生自主选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更加准确、精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3)方便了教学管理。
微课可以与教学管理系统结合,集成管理学生学习和问题反馈,让学生“互联互通”、教师自动化管理,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为管理新型化提供了创新基础。
2、微课在教学中的挑战(1)学生选择性学习。
学生在选择性学习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学了无前效”或者“学了后忘”的情况,把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变成形式化的学习或者敷衍的学习。
(2)沟通不够全面。
在微课的教学方式中,师生之间很难建立深度互动。
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知识点,并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情况,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3)缺乏灵活性。
微课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速度,如果教师不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度的调整,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初中语文微课的对策建议1、加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微课的难度,给学生适当的压力,通过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足够的自信心。
2、促进师生互动。
在微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被动地传授知识,而应积极与学生互动。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
浅谈微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微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作者:王娜娜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18期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具有年龄小、接受能力弱、自控能力差等特点,教师如何能够让幼儿园的幼儿更轻松自如地学习并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微课程的特点其一,微课程时间短,以视频多媒体的方式呈现,且内容表达简洁。
幼儿年龄小,集中注意力较弱,微课程恰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其二,微课程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针对性,能够让课改从“云端”落到“大地”,进入常态的课堂和教学,真正改变师生的教育生活。
其三,微课程开发的原点是幼儿,适合幼儿生命成长规律。
同时,微课程能够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从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其四,微课程为教师打开了无限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所处的教育环境,开发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
每个微课程都闪烁着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其五,微课程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记忆力。
微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1.直观教学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第一生命力,所以应用直观教学手段更容易唤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变化多样的可视、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信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对所探索事物的进一步观察、思考、分析、理解,以实现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换,达到幼儿探索的目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就幼儿阅读而言,首先,目前很多幼儿都会使用电视机、计算机、手机、iPad,有了这些电子产品,幼儿便很难主动阅读图书。
其次,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阅读的主动性不高,再加上忙碌的家长常常以累为借口,不愿意陪同幼儿阅读绘本等书籍,久而久之原本喜欢阅读的幼儿,其兴趣也被抹杀掉了。
然而,简短的微课程则可以满足不同阅读要求的幼儿。
微课程开展情况汇报

微课程开展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微课程教学活动,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现就微课程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微课程建设情况。
学校各学科教师积极响应,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了一批优质微课程。
微课程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形式多样,包括PPT课件、视频讲解、动画演示等,形式生动,内容丰富。
二、微课程推广情况。
学校成立了微课程推广小组,通过校园宣传、教师培训等方式,积极推广微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们纷纷将微课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也通过微信、QQ等平台观看微课程,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微课程应用情况。
微课程的应用效果显著,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微课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通过观看微课程,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入,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四、微课程建设与改进。
在微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微课程内容不够精炼、表达不够清晰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微课程建设,不断改进微课程内容,提高微课程的质量,确保微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五、微课程的未来展望。
微课程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将继续深化微课程建设,不断丰富微课程内容,拓展微课程形式,推动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以上就是我校微课程开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微课程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
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开发应用

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开发应用1. 知识点精炼:微课程的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精炼,突出其核心思想和解题方法。
2. 多媒体融合:微课程应该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可以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交互式学习:微课程应该设计一定的交互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自主学习导向:微课程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供一定的学习任务和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发内容1. 数学概念解析:通过微课程可以对高中数学的各种基本概念进行解析,包括直线、圆、三角形、函数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解题思路演示:微课程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对各种数学解题思路进行演示,包括代数式的化简、方程式的解法、几何题的证明等,让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解题思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 错误案例分析:微课程可以对一些常见的错误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辨析错误案例,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4. 数学实际应用:微课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各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1. 课堂辅助:教师可以将精心设计的微课程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课程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和延伸,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个性化学习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微课程学习计划,让学生在个人学习方面进行更加精准的辅导。
3. 课外拓展:学生可以在课外通过微课程进行数学知识的拓展学习,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储备,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1. 优势微课程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谈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谈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摘要】微课是在微时代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一种5-10分钟的微教学活动,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信息化教学精心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化解某个知识难点或展示重点教学环节,从而有效调动学习者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无论是对于幼儿还是对教师,微课无疑是一次思想改革,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广泛运用有待于教师更多的扶持和积累。
【关键词】微课幼儿园运用思考一、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笔者在微课应用于幼儿园教学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资源和互联网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幼儿园-家庭教育沟通方面的积极推进作用。
下面将具体的微课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呈现给大家。
一是成功申请微信公众号,孩子家长踊跃关注:首先要申请一个官方的微信公众号,以“宝宝微课”为名称,其主要目的是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宝宝教育的方法等幼儿保教信息上传到微信上,从而能够有利于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也有利于家长在家对孩子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
微信公众号建立之后依次告知学生家长,每次上传的幼儿园教学内容都能够及时的被家长关注。
二是制作并上传微课及其它学习资源:微课以学习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图文资料、动画、故事音频、学生精华作业等资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共有6大板块,概论、文学活动、早期阅读、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和听说游戏,“概论板块”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小组学习方式,从“文学活动板块”开始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的制作,本人采用PPT+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录像机的方式,结合了案例分析、知识点讲解、教师示范和作业练习,篇幅短小,时间控制在5—8分钟。
前后一共制作了的微课有《如何选择文学作品》、《幼儿简笔画———宝宝涂鸦》、《宝宝健身操》,音频故事《小乌龟开店》、《微笑》等。
三是孩子课前课后在家在线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将幼儿园微课视频资料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之后,家长能够了解到宝宝在学校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可以在家对照视频对孩子进行预习指导,这样孩子到幼儿园之后能够很快进入到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当中,最终有利于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5)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讲授方式,具有时效性、互动性、趣味性、实用性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当代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其中,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探究微课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作用,以及针对微课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挑战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讲授为主,学生往往难以抓住重点和关键知识点,难以集中精力听课。
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采用短小精悍的形式设计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浏览并掌握主要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微课以短小的时间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感知和认知需求。
而且,由于微课教学具有多种互动方式和适应性,教师能够随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细化课程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微课教学具有互联网的优势,可以从全球各地搜集适合学生的优质教学资源,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微课程设计版本多样,内容集成,丰富多彩,容易让学生兴趣涵盖更加广泛的领域。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1.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通过观看微课短片、听取微课教师的讲解,并结合课堂讨论,可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深入了解知识领域。
例如,在教授语文修辞格相关知识时,可播放含有例句的修辞格微课,安排相关课堂活动,如请学生通过故事或文章中查找修辞格,组织小组相互检查、讨论或研究相关文章、写作表达如何运用修辞格等。
2.微课在课外拓展中的应用通过将微课设置为课外拓展策略,学生可以通过随时随地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课外学习,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5篇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5篇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5篇 - 数学教学论⽂第⼀篇:微课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作⽤⼀、以微课技术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丰富学⽣感性认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为⼼理学都明确地告诉我们:⼈总是要借助直观的、动态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抽象的、静⽌的事物,这种认知⽅式与⽣俱来,且要伴随⼀⽣.初中⽣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借助直观形象发展抽象思维是⼀种必然选择.初中数学的许多内容直观不⾜抽象有余,⽤传统的教学⼿段难以让学⽣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阻碍着学⽣通过理解、感知、操作、思维等⼼理活动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微课技术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将⽂字叙述的定理、定义衍化为精彩的视频呈现给学⽣,实现了直观媒体信息的交互传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有利于学⽣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进⾏深度思考.⽐如七年级下册的“统计调查”与⼗⼏岁学⽣的⽣活经历⼏乎没有交集,学⽣学习起来只能是机械地记忆.应⽤微课技术,我们收集社会上⼤量有关统计调查的信息和资料制作成微课视频展⽰给学⽣,让学⽣仿佛置⾝其中,进⽽在学⽣的脑海中建⽴起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教学,学⽣的直观概念清晰,对于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以及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等⽅⾯的学习⾃然得⼼应⼿.⼆、以微课技术引领⾃主合作探究,培养学⽣学习能⼒⾃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式,是突出教学中学⽣主体地位和促进学⽣个性发展的⾏为诠释.受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初中数学课堂还⽆法构建⼀个完全开放的⾃主学习环境,学⽣的学习⽅式训练⾃然难以尽如⼈意,在⼀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主学习能⼒的培养.微课技术给学⽣构建了⼴阔的学习平台,学⽣可以利⽤微课视频创设的⽅便迅捷性和开放的学习空间,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或以微课⽹络资源下的⼈机互动、⼈际互动,开展教学问题的⼩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的独⽴思考和不同观点交锋,在信息的同时交互、异时交互中形成正确的判定,进⽽培养学⽣以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表达为标志的⾃主学习能⼒.教学“图形的旋转”⼀节时,我们引导学⽣利⽤“中国远程教育⽹”“数学教育联盟”“中学数学教与学”“初中数学资料库”等⽹络微课资源,⾃主进⾏本节学习⽬标、内容解读、重难点分析、巩固练习等学习资料的查阅筛选,在对相关知识⾃主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组合作探究,完成对知识的全⾯掌握和相关能⼒的初步形成.微课技术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创造了条件,有了⽹络微课资源的⽀撑,学⽣的⾃主学习就成了有源之⽔、有本之⽊.三、以微课技术密切联系社会⽣活,突出教学应⽤价值新课程⽴⾜于“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强调“数学应来源于⽣活,⼜要运⽤于⽣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克服传统数学教学强于基础、弱于应⽤,强于答案、弱于动⼿,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弊端,根据学⽣的认知特点,注意运⽤微课技术让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触、了解和掌握数学鲜活、现实的⼀⾯,展⽰教材内容与学⽣现实⽣活的密切关系,组织、提炼学⽣熟悉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从学⽣熟悉的⽣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找教学契机,把应⽤意识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使学⽣通过数学学习感受⽣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和应⽤价值.在学习“三视图”时,我们以微课技术让学⽣“亲临”天空呼啸⽽起的战机、车间⾥⼯⼈制作的零件、建筑⼯地巍然矗⽴的⾼楼等现实场景,并利⽤翻转、定格、超链接等功能,揭⽰数学与⽣产、⽣活的紧密联系,突出数学的应⽤价值.学⽣通过微课的浏览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促进作⽤,引导学⽣知识和能⼒的应⽤性迁移和融合.微课技术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让学⽣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为学⽣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提⾼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潜⼼于微课的设计、编制和开发,在教学信息的多元交互传播中把枯燥的数1/12页学知识和⽣动的表象统⼀起来,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数学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作者:⾼冉单位:江苏省南京育英第⼆外国语学校第⼆篇:微课在⾼中数学教学中的应⽤⼀、微课应⽤于⾼中数学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的数学学习热情⾼中数学许多知识点与⽣活息息相关,微课以某⼀概念、定理、案例为中⼼展开教学,模拟现实⽣活情境,将学⽣带到感兴趣的问题探索中,微课应⽤于⾼中数学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学知识点零碎,表现形式直观,声⾳、图形、⽂字相结合,⽣动形象,学⽣乐于接受,能提⾼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主学习的兴趣,便于集中学⽣的注意⼒,学⽣可以有⼀个⾃定进度的学习,即利⽤视频的暂停、重播,有利于学习者根据个⼈情况,按照⾃⼰的节奏学习,防⽌学困⽣出现学习困难。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推广,高效课堂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随着高效课堂模式的深入进展,出现了一种叫做“微课〞的教育形式,教师利用“微课〞进展教学的课堂叫做“翻转课堂〞。
针对“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进展了研究。
一、微课产生的背景微课发端于微博,自2021年起,微博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目标明确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
于是,微课也应运而生。
二、什么是微课(一)微课组成:“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响、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构造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根底上继承和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历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无论是在课程学习中间还是课后的复习,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一些难以却要求掌握的技能。
这种微缩型的课程是很有效的,因为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单一的主题上,减少了学生分神的时机。
因为由学生控制播放,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想查看教师呈现内容多少次都行。
〔二〕微课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美术学科作为中小学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操的重要手段。
当今数字化浪潮不断深入影响各个领域,微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美术教育中,将微课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减少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策略,希望能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二、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1.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微课的特点之一是短小精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复杂知识点和抽象概念,可以通过采用微课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涵盖更多的知识点,既不会让学生疲惫不堪,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无趣。
如:通过制作一个小短片,展示一幅名画的创作历程,让学生了解名画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过程,以及画家的心理状态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
2. 提升教学效率:微课的另一个优点是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准备和上课,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录制微课,把课堂信息传达给每个学生,并且可以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重温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知识。
这种方式实现了教师的在线授课和辅导,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自主的学习方式。
如:通过准备微课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在家中再次回忆学习内容,夯实所学知识,填满缺漏;同时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点更好地解答同学们在学习中遗留的问题。
3.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尤其是对美术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传统的讲授方式难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而微课在教学中很好地弥补了这个不足,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美术技法和材料,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如:在教学具体素描内容时,视频中可重复展示一两笔手法,让学生自行模仿,从而在模仿中逐渐掌握各种具体素描手法要点。
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精选教育文档

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一、课堂教学向课前转移,提高课堂效率以往,我们在新课教学之前,都会让学生回家对新课进行预习,由于学生学习或认知能力不足,造成学习没有针对性、目的性,更没有深层次的思考。
而微课程能够改变这种家庭学习的缺陷。
微视频都是由任课老师制作,是针对下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课堂当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样就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家的学习更加明确。
再加上与微视频相对应的学习单,学生的学习也就更具实效性了。
所以说,课堂教学向课前转移,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生在课前观看老师针对教学重难点而制作的微视频,并完成与微视频相对应的学习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不断使学生深入学习,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还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改变了以往粗糙的预习要求。
比如,我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一课时,微视频与学习单的使用让学生在课前就已经能够自主地达到了会读这首词、读懂这首词的目标。
而在课堂上,老师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自主学习的目标,帮助小组同学弄清楚他们不懂的问题,实现学生检查学生、学生教会学生的目的。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更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二、针对课堂教学重难点,满足学习需要微视频是针对于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而制作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者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生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单之后,肯定还有一些疑问、难点,甚至是对有些问题根本就不会。
那么老师在课堂上所要解决的就是学生不懂的问题,而不是学生会的,老师在课堂上重复地讲,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学生的生命。
在《七律 ?长征》一课的微视频中,我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作为解读重点,“暖”与“寒”的对比描写,“为什么是暖?”“为什么又是寒?”所要表达作者毛泽东怎样的情感呢?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从写法上学习了这首诗,又从作者的情感角度赏析了这首诗,解决他们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微课程的产生: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在国外,早已有了“”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学院的高级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于2008年秋首创的。
后来,·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
二、微课程的类型: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类、类、探究学习类。
三、微课程的适用条件:第一、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
第二、全民已经进入微时代:随着新技术发展,中国引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的规模为4.2亿,在地铁、车站、甚至饭桌上身边的男男女女拿着手机看信息,学英语,上微博,玩游戏。
于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学习出现了,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在此背景下,学习也进入微时代,简称微学习,即碎片化学习,一次学习一点,只学最主要的,随时随地借助移动设备(手机或ipad),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做到简单高效,随时随地。
四、微课程的特点:第一、简单高效:化繁为简,只学核心,不学陪衬,没要烦琐的理论,只有简单的方法;只学最需要的,只学最有用的,让学习更高效,一次一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第二、随时随地: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只有5-10分钟,若干个“微时间”组合成“1+1>2”的效应,机场候机、车站候车,酒店候餐,拿出手机即时学习,不受出差限制。
第三、生动有趣:视频中大量使用了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素材,有效刺激学员右脑,让学习视觉化;课程中去除了简单的说教,借鉴了好莱坞大片中悬疑、意外、问题等刺激元素,让课程趣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
五、微课程的制作要求:第一,“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第二,“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第三,“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利用五到十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
第四,“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第五,微课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到十分钟以内,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
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第六,微课作者需清楚本节微课受众的年级段,采用适合该年级段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讲解时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口语讲解,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易懂,微课的功能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
微课作者不能以课堂上讲解新知识一样来制作微课,没有听过课的同学来听微课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对微课程的认识还处在初始阶段,很多操作性的问题还在迷惘当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和借鉴才能使微课程能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微课程有哪些优势对学生能起到什么作用?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
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
事实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在上述的两个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k,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它对学生日后的探究性学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其学习。
3.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关于移动学习市场,在powerplus与多普达合作的移动学习调查中,共收到有效问卷307份,受访者中表达对此类手机商务课程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人数共260人,占样本总数的84.693。
[8]著名国际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博士指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学习者才是移动学习的主体,对移动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件是E-learning系统中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服务器上的网络课件,从而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微课程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
4.微课程的采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很多公司培训专工及员工感到特别困惑,在E-learning平台中,同一部门所有员工的学习课程可能是一样的。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同一部门员工所从事工种的侧重点可能会各不相同。
产品定制,即因人而异来设计学习路线变得非常重要了,可是从事培训的企业需要派专门的企业顾问中做深入的调查采访,才有可能定制出一批符合学员需求的产品,可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又非常高,而微课程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
5.微课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例上下班坐地铁看报纸,跟同事聊天、生活问题寻求百度和 Google帮助等等,都能对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类似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来实现。
将现有的课程拆分成视频碎片,形成一个具有大量视频信息的数据库,学员需要学习相应知识,可以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一样输入关键词,就会出现一系列索引文件,学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可以是理论解析、实战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可以满足员工的自我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讲解只是学员知识中的一个工具,形成以学员为主导的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
6、微课程可以为学生起到怎么的作用(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
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
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微学习:微学习(microlearning)区别于微课程,微学习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
一般来说微学习指的是微观背景下的学习,比如教育和培训。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微学习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隐喻,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
微内容:微内容(microcontent)主要和学习内容方面相关。
微内容一词1998年最初被尼尔森等人使用时,指向的是一种用以描述宏内容的短小扼要的摘要形式的东西,比如Email的主题句、网页的标题介绍、元数据描述词等这一类的文本。
随着Web2.0的先驱者们对网络内容构成趋向的深入理解,微内容一词被赋予了新的认识和语义特征。
微内容可能来自一封邮件、一则网络新闻、一个即时短信、一篇刚更新的博文、一句twitter里的碎语、一段土豆网上对一本新书的评论、一个Wikipedia中新增的词条、7Flickr 上的图片、一段Youtube上的视频、甚至只是一个Facebook中好友留下的电话号码……“提分微课程"是由清大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集合国内百名重点学校一线教师重磅推出的"短时高效"的精品课程,该课程采用"题型精讲——方法传授——考点归纳"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以重点常考题型为出发点,精讲解题方法及过程,并进行重点考点归纳,是一套真正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短(学习时间短)、平(价格便宜)、快(学习见效快)"高清视频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