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与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的关系

合集下载

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

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

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审计重要性是审计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对工作效率、质量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如何理解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的运用、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三方面来阐述审计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审计重要性是审计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对工作效率、质量的进步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如何理解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的运用、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联系,以及审计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本钱等各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

审计重要性原则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将直接联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进步和审计资源的节约,联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重要性运用审计风险审计证据正文: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定或决策。

其在量上体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

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以以下几方面把握:1、判定考虑的角度是报表使用人。

审计重要性固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定,但是其判定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

注册会计师在判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定或决策为依据的,而不是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

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定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的基础上评估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

2、对审计重要性的判定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不同的企业面对不同的环境,因而判定重要性的标准也不同。

这个特定的环境包构企业的规模、所处的行业、企业所处的会计期间、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广度等。

一般而言,企业的规模与其重要性水平的相比较率成反方向,即,规模越大的企业,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越低;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广度与重要性水平成反方向,即和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广度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的范围越广,其重要性水平越低。

会计实务: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有什么关系

会计实务: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有什么关系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有什么关系应该很多人会有疑问:审计证据和审计风险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

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提供不适当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风险也就越低。

因而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是反向关系。

 检查风险分为客观存在的检查风险和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客观存在的检查风险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客观存在的一种水平,这一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越要保持谨慎性,而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一种水平,在这一范围内是可以承受的,因此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的话,则说明注册会计师的承受度越大,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就会越少。

 比如说审计师认为10000元以下的大额现金支付可以不作为严重问题,那么他在审计时就会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忽略对10000元以下大额现付的检查,即审计证据就会越少。

但他认为1000以上的就很重要的话,那他就会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查,即审计证据会越多。

 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审计理论中,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在此对审计风险概念作以下论述,以供参考。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 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

”《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浅议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6页

浅议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6页

浅议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6页摘要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是审计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出发,讨论了广义与狭义审计重要性的定义,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产生的技术原因,并具体分析了三种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他们互为存在条件,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的描述都显得毫无意义。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指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一、审计重要性概述1.广义审计重要性与狭义审计重要性审计是根据相关标准对客观事实的判断,审计判断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

审计判断主要是围绕着有关被审计项目材料的取舍,以及被审计项目的定性工作展开的。

审计的重要性,首先是指审计工作中涉及到的主次之分的问题,即判断哪些问题是重要的,哪些问题是次要的;其次是指《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①第二条所规定的:“被审计单位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

”广义的审计重要性概念包括上述的两个方面,而狭义的重要性概念仅仅包括后者,指的是被审计单位中财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程度,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2.重要性与重要性水平首先,从狭义重要性概念来看,当本审计单位出具的会计报表中的错报和漏报程度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做出的决策和判断时,这种错报或漏报即为重要的;反之,则为不重要的。

在这种概念框架下,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的程度是可以定性的,也是可以定量的。

错报或漏报的定性判断是从性质上去判断的,更多侧重于因果分析,判断哪些原因是主观造成的,哪些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哪些属于技术性错误,哪些属于舞弊行为,由此决定错报漏报性质的轻重程度。

至于错报或漏报的定量判断,要具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但不管原因如何,当错报或漏报的金额超过一定限度是,即判断其为重要的。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摘要: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关系运用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对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准确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所负担的审计风险的大小因而,正确运用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的关系以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既而使审计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

一审计重要性概述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指出:重要性指的是如果信息的错报和漏报足以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出的经济决策,那么该信息就具备重要性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10 号审计重要性第 2 条指出,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这种审计重要性经量化后实质上就成为衡量是否构成错判的具体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在实务中,通常运用以下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之中较大者确定一个百分比;净资产的 1%;资产总额的 0.5%1%;税前净利润的 5%10%;营业收入的 5%10%一般有三种不同意义上的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内容单位规模性质业务范围及错报与漏报的性质后,运用自身职业经验对会计报表重要性予以量化的数值,它是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所作的初步判断值,也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分配至各账户的基本依据;实际重要性水平是会计报表自身的重要性水平,具体是指相对于每一被审计会计报表而客观存在的,当错报或漏报达到这一水平时将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理性决策或判断的水平,具有不可确知性和客观存在性其中不可确知性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只能运用自身职业判断来评估并给出一个相对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区间,而无法确切地知道某一会计报表准确的重要性水平数值;估计重要性水平指的是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随着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程度的加深或是因环境的变化等,他们需要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所以估计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计划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一、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1、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二条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简单地说,审计重要性就是错报的可容忍程度,其量化标准即重要性水平。

也就是说,在重要性水平之内的错报,是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

因此,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内。

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评估审计风险。

3、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保证审计成本的节约。

反之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控制。

因为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审计人员要求的财务报表错报的可容忍程度越低,则其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才能满足较低的审计风险的要求。

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也是正向关系。

终极审计风险基本上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

4、水平与审计风险呈反向变动关系。

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在其中一者既定的情况下,其余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

注意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审计风险,不要理解成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审计风险为0,则重要性水平为无穷大,注册会计师就不需要查账了;如果审计风险为无穷大,则重要性水平为0,注册会计师就不得不实施详细审计,所有业务全部仔细查一遍。

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重要性⽔平、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两两之间成反向关系。

但这句话有⼀个前提,就是假定另⼀个不变。

这⼀假定在05年王⽼师的精读精讲第106页已明确了,原⽂:重要性⽔平、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两两之间成反向关系,前提都是假定另⼀个不变.以前我⼀直没有正确理解这个前提。

但现在我觉得,这句话实际是指:1.重要性⽔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注意是反向不是反⽐!下同),但假定审计证据不变,这⾥的审计风险是估计的风险;2.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反向,但假定重要性⽔平不变,这⾥的审计风险是指实际的审计风险;3.重要性⽔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但假定审计风险不变,为什么第⼀个审计风险是指评估的审计风险呢⽽第⼆个是实际的审计风险呢?因为审计⼯作是在评估重⼤错报风险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重要性⽔平;通过实施审计证据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这⾥的审计证据是指实质性测试的审计证据),来降低审计风险⾄可接受⽔平。

但这并不是说,是先确定重要性⽔平再确定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

在实务中,⼀般是重要性⽔平和审计证据同时确定。

这⼀思想也符合新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的精神,即先评估,再实施!假定很重要,如果假定不成⽴,则这个规律也不⼀定成⽴,⽐如:在以下关于重要性⽔平、审计风险、审计证据数量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则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必然也呈反向关系B审计证据的数量与重要性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来降低审计的重要性⽔平C如果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呈反向关系,则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就不⼀定成⽴D审计证据的数量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来降低审计风险答案:ACD以前我认为,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定是呈反向变动关系的呀,C项说不⼀定明明是错的,怎么能⼊选?我的答案:AD但剑侠答复: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是以“审计证据的数量不变”为前提的,当审计证据数量发⽣变动时,这个规律就不适⽤了!当重要性⽔平较低时,如果充分扩⼤审计证据,则最终的审计风险也不⼀定.。

浅析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

浅析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

报 或 瀑 报 能 够使 会 计 报 表 使 用 者改 变其 原 有 的 决
策 , 这种 错报 或漏报 就 是重 要的 ; 则 反之 . 则是不 重 要的 。实际 上 . 要胜可 以 解释 为可容 忍错 报或 漏报 重 的最 高 界限 ,超 过这 个 界限 的 错 、漏报 是 不能 容忍 的 . 低 于这 一界 限的错 、 而 漏报是 可 以接受 的
报 与 漏报 的 “ 程度 , 而且 这一 “ 度”是 会计 报表 程 使用 者的 角 度采 考虑 的 :如 果会 计报 表 中存 在 的错
的 是 会 计 撮 表 中未 被 查 出 的重 大 错报 或 漏报 对 审 计意 见 的 影 响 , 由于 审 计测 试 和 内 部控 制 的 固有 限
制, 审计 人 员 不 可能 将所 审 计 报 表 中所 有 的错 报 或 漏 报都 审查 出 来 ,所 以 审计 风 险 始 终存 在 ,但审 计 人 品 在审计 测 试 过 程 中 , 又总 是希 望通 过执 行 合 理 必 要 的 审 计程 序 . 可 能将 审计 风 险降 低 至可 接 受 尽 的 水平 ,同时提 高 审 计 工作 的 效 率 , 就 需 要 充分 这 考 虑 重要 性 与 审 计风 险 二 者之 间 的关 系 。 在审计中 . 重要 性 与 审计 风 险之 间成 相互 作 用 的 反向 关 系 。 先 , 要性 水 平 越 高 , 计 风险 就 越 首 重 审 低 ; 要 性 水 平越 低 , 计风 险 就 越 高 。 要 性 是 决 重 审 重 定 审计 风 险 水 平 高低 的 关键 因 素 , 审计 人 员对 重要 性 水 平 的判 断 直 接 影 响审 计 风险 水平 的确 定 如果 审 人 品确定 的 重 要性 水 平较 低 , 审 计风 险 就台 则 增 加 ; 以 审计 人 员必 须通 过执 行 有 关 审计 程 序来 所

分析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分析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分析审 计的重要性、 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
张 晖
( 和浩 特 市 排 水 事业 管 理 局 , 呼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02) 10 0 摘 要 : 章 阐 述 了 审 计 的 重 要 性 、 计 风 险 及 审 计 证 据 在 审 计 工 作 中 的 地 位 作 用 及 三 者 之 间 的 辩 文 审 证 关 系 。 时 阐 述 了 审计 风 险 的 防 范与 控 制 , 提 高 审 计 质 量 , 低 审 计 成 本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 同 对 降 关 键 词 : 计 重 要 性 ; 计 风 险 ; 计 证 据 ; 计 质 量 审 审 审 审 中 图 分 类 号 : 2 9. F 3 0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6 2 ( 0 9 0 — 0 3 一 O 10 - 9 1 2 0 ) 4 0 8 1 在 审 计 理 论 及 审 计 实 务 中 , 计 重 要 性 、 计 风 审 审 险 及 审 计 证 据 是 三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概 念 , 们 之 间 有 它 着 非 常 密 切 的 关 系 , 确 处 理 三 者 之 间 的关 系 , 提 正 对 高审计工作 效率 , 证 审计 质量 , 低 审计 风 险 , 保 降 减 少审计成本 具有重 要意义 。 1 重 要 性 与 审 计 证 据 之 间 的 关 系 审 计 重 要 性 是 现 代 审 计 理 论 和 实 务 中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概 念 , 贯 穿 于 审 计 的 全 过 程 。 我 国 独 立 审 它 计 准 则 对 审 计 重 要 性 的 定 义 是 : 被 审 计 单 位 会 计 报 “ 表 中错 报 或 漏 报 的 严 重 程 度 , 一 程 度 在 特 定 环 境 这 下可能影 响会计 报 表使 用 者 的判 断或 决 策 。可 见 , 审 计 重 要 性 实 质 上 强 调 的 是 错 报 与 漏 报 的 程 度 ”, 而 且 这 一 “ 度 ” 从 会 计 报 表 使 用 者 的 角 度 来 考 虑 程 是 的 。 重 要 性 的 概 念 是 针 对 会 计 报 表 而 言 的 。 判 断 一 项 业 务 重 要 性 与 否 , 视 其 在 会 计 报 表 中 的 错 报 或 应 漏报 对 会 计报 表 使 用 者 所 作 决 策 影 响 的 程 度 而 定 , 若 它 足 以改 变 影 响 报 表 使 用 者 的 判 断 , 该 项 业 务 则 就 是 重 要 的 , 则 就 是 不 重 要 的 ; 要 性 概 念 必 须 从 否 重 会 计 报 表 使 用 者 角 度 来 考 虑 , 为 会 计 报 表 是 为 了 因 满 足 会 计 报 表 使 用 者 的 信 息 需 求 而 编 制 的 , 包 括 它 投 资 者 、 权 人 、 府 管 理 部 门 及 社 会 公 众 等 , 们 债 政 他 需 要 利 用 会 计 报 表 提 供 的 信 息 做 出 各 种 判 断 与 决 策 ; 要 性 的 判 断 离 不 开 特 定 的 环 境 , 同 企 业 面 临 重 不 着 不 同 的 环 境 , 而 判 断 重 要 性 的 标 准 也 不 同 ; 要 因 重 性 与 可 容 忍 误 差 之 间 的 关 系 , 计 人 员 应 根 据 国 家 审 有 关 法 律 法 规 政 策 及 计 划 对 重 要 性 进 行 评 估 , 定 确 为其与实质 性测试 的可容 忍误差 之间的关 系 。 审 计 过 程 中 必 须 运 用 重 要 性 原 则 的情 形 有 : ① 在编制审计 计划 时对 重要 性 的水平 做 出初 步 评估 , 以 确 定 审 计 程 序 的性 质 、 间 和 范 围 , 以 提 高 审 计 时 借 效 率 。 此 时 , 要 性 被 看 做 是 审 计 所 允 许 的 可 能 或 重 潜 在 的未 发 现 错 误 或 漏 报 的 限 度 , 审 计 误 差 范 围 。 即 ② 在 评 价 审 计 结 果 时 , 重 要 性 进 行 判 断 , 确 定 已 对 以 执行 的 审 计 程 序 是 否 充 分 、 效 , 以 保 证 审 计 质 有 借 量 。 就 第 一 种 情 形 来 看 , 计 人 员 之 所 以要 对 重 要 审 性 水 平 做 出初 步 判 断 , 目 的 就 是 要 确 定 审 计 证 据 其 的 数 量 , 为 重 要 性 是 影 响 审 计 证 据 充 分 性 的 一 个 因 十 分 重 要 的 因素 。 由于 重 要 性 是 一 种 可 容 忍 错 报 或 漏 报 的最 高 界 限 , 此 , 果 重 要 性 水 平 定 得 越 低 , 因 如 说 明 可 容 忍 的 错 报 或 漏 报 程 度 越 小 , 要 求 执 行 充 就 分的审计 程序 , 而 获取 越 多 的审 计 证据 ; 之 , 从 反 如 果 重 要 性 水 平 定 得 越 高 , 明 可 容 忍 错 报 或 漏 报 程 说 度 越 大 , 可 执 行 有 限 的 审 计 程 序 , 而 所 需 要 的 审 则 从 计 证 据 就 可 以少 些 。 2 重 要 性 与 审 计 风 险 之 间 的 关 系 审 计 的 重 要 性 是 贯 穿 于 审 计 的 全 过 程 。 审 计 的 准 备 阶段 , 计 人 员 要 对 重 要 性 进 行 界 定 , 出初 步 审 作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的关系研究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的关系研究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的关系研究孙保军中石化齐鲁分公司【摘要】审计重要性是审计与实务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审计重要性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本文从阐述重要性概念入手,介绍了重要性错报的及其相关概念,并进一步对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重要性审计证据审计风险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审计重要性是审计与实务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审计重要性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重要性原则的研究及相关准则的制定、完善是当前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重要性的概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日益全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使得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变得日益复杂,涌现出了大量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而这些业务需要判断的内容多、难度大。

这就给管理当局利用操纵、隐瞒等弄虚作假的手段提供了庇护的土壤,从而使管理层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使得广大投资者、社会公众等遭受了重大损失,所以大家都希望相关审计人员能够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披露。

而在披露这些信息中的要点时。

哪些项目是财务报表中需要确认的,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其重要性进行判断。

然而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若是可以对重要性的判断快速准确,无疑能合理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但是如何判断和把握审计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审计人员值得深思的。

因此审计人员能否合理判断审计的重要性对审计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重要性概念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1.重要性错报的概念。

判断一项错报是否重大,应视其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

如果财务报表中的错报足以改变或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则该项错报就是重大的,否则就不是重大的。

审计题库2

审计题库2

审计题库2第八章一、判断题1、因为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存在反向关系,所以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相应地,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越多(×)。

2、在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注册会计师无须考虑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会计师事务所对任何一个审计委托项目,不论其业务繁简程度和规模大小,都应制定审计计划(√)4、审计人员应该选择各财务报表中最高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财务层次的重要性水平(×)5、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程序的可容忍误差。

(×)6、当累计尚未更正错报、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

(×)7、不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要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实施实质性程序。

(√)8、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9、当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追加审计程序,将检查风险尽量降低,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10、注册会计师实施有关审计程序后,如仍认为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认定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11、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运用重要性概念主要以生产经营业务金额的大小为尺度,生产经营业务金额大的是重要的,生产经营业务金额小的是不重要的。

(×)12、为保证审计计划的严肃性,审计计划一旦制定,在执行中就不能作出任何修改。

(×)二、单选1、计划某项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应分( C )层次来评价重要性。

A、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B、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C、财务报表和账户余额D、汇账凭证和原始凭证2、在特定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同重大错报风险之间的关系式是(B )。

A、同向变动关系B、反向变动关系C、有时呈同向变动关系D、不明显的关系3、下列关于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的考虑中,不正确的是( A )。

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

三、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一)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断
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必须对重 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便为检查数量 上重要的错报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 平,这种重要性水平通常称为“计划重要 性”。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的目的 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审计人员应 当根据其审计经验,综合各种因素,对重 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这些因素主要包 括:
1、以往的审计经验。 2、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3、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5、会计报表备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二)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计算。计算方 法的基本原理,是用审计人员所选定的判 断基础,乘以某一个固定比率或变动比率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计划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适用比率
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 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审计人员应根 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加以选用。 例如,当被审计单位的净利润接近于零时 便不应将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 础。
• 固定比率法,其适用比率是一个固定百分 比。这个百分比是多少,各国的审计准则 和会计准则都没有做出规定,也无法做出 规定。若采用变动比率法,其适用比率是 一个变动百分比。该变动百分比一般是按 照“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 的金额比率就越小”的基本原理,根据资 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加以 确定。
审计风险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审计人员对 重要性的判断,而审计风险的高低又直接 影响到审计人员执行的有关审计程序。如 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审计 风险就会增加,审计人员就会通过扩大
审计程序的范围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来降低审

重要性水平的标准及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程序的关系0410

重要性水平的标准及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程序的关系0410

重要性水平的标准及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程序的关系0410重要性水平的标准及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程序的关系□刘光斌重要性是现代审计学的一个概念,在审计实务中掌握和运用这一概念,对于降低审计风险、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会计报表的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正确运用重要性概念,对于审计实务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要性水平的标准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包括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应考虑一些相对而言较小的错报金额累积起来对会计报表造成重要影响的可能性。

(一)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从审计实务工作的角度,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即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金额的大小。

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一个经验标准,是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判断。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该注意到,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同样金额的错误,对小公司来说是重要的,但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公司来说可能并不重要。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判断重要性水平应当考虑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以往的审计经验;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内部控制制度及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等。

(二)重要性水平的性质标准会计报表中错误的性质是审计重要性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是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定性分析。

从性质上讲,会计报表中有些错误不论其金额大小,都属于重要。

如违法或非法交易,有误导效应的错误,以及对本期虽不重要但对未来时期却很重要的错误等等。

这些错误虽然金额可能不大,但就其性质而言却很重要,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错报、漏报产生的原因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并考虑该项错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作出自己的专业判断,确定错误的性质是否重要。

审计证据与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证据与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一、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表使用者的判定或决策。

”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或漏报的最高界限,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审计过程中,编制审计计划时,要对重要性的水平做岀初步评佔,以确定拟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借以提高审计效率,因而影响到审计证据的多少:假如重要性水平定得越低,说明可容忍的错或漏程度越小,就要求执行越充分的审讣程序,从而获取越多的审讣证据;反之,假如重要性水平定得越高,说明可容忍的错或漏程度越大,则可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从而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

山此可见,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审计风险是:指会计表存在重大错或漏,而注册会计师审讣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S审计风险是始终存在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

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讣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

重要性是决定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定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

假如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审计风险就会增加;所以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

这里,重要性水平指的是金额的大小,而且是从会计表使用者的角度来判定的O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乂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

审计人员在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定时,应当考虑审计风险这一因素:假如内部控制越差,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假如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审计风险综合评估水平较低,则重要性水平可以确定得高一些。

山此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对审计人员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范围有着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审计学5-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学5-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1、量(金额)的考虑:一般的,金额大的错报
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2、下列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不 重要,但从性质的方面考虑确是重要的: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蓄意比笔误
更重要)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4)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 (5)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现金和实收资本帐户 应引起高度关注)

(三)重要性水平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独立审计的总标的是对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及是否
遵守公认会计原则发表意见,所以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是个总体的重要性。
2、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
报认定层次的信息汇集加工而成,注册会计师只有通 过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实施审计, 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因此,注册 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 次的重要性。
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2、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 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 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1、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2、推断的错报或漏报

(三)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1、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
1、以往审计经验 2、有关法规,准则对会计的要求 3、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判断重要
会计政策)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使用 者关注流动性较高的项目)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及其图解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及其图解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及其图解
朱锦余
【期刊名称】《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审计实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容易.本文详细论证,并以图示直观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朱锦余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9.0
【相关文献】
1.论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 [J], 张建强
2.浅谈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 [J], 高群英
3.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的关系研究 [J], 李慧宇;王京文
4.分析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J], 张晖
5.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及其图解 [J], 朱锦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案例分析题与答案

1.注册会计师对白云公司的银行存款进行审计,经查改公司2010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236 4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45 8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几笔未达账项:〔1〕企业收到销售商品款8 4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2〕企业归还A公司货款14 0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3〕银行已收外地汇入货款5 0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4〕银行已划转电费1 2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要求: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审查某厂库存商品明细账发现:年初结存1 000件,单价100元;当年第一批完工入库1 000件,单价110元;第二批完工入库1 500件,单价105元;第三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20元;第四批完工入库2 500件,单价110元。

本年共销售6200件,结转本钱712 500元,截止审计日结存2 300件,保存本钱230 000元。

该厂结转发出商品本钱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分析库存商品明细账有无问题,并指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

答:〔这题的答案可能还不完整的〕先进先出法核算产品本钱的情况下,结存产品本钱应该是后面批次产品的本钱,2300*110=253000.库存商品明细账保存本钱错误,多结转当期本钱23000元,造成少计相应利润。

1000×100+1000×110+1500×105+2500×120+200×110=689500(元) 712500—689500=23000〔元〕审计意见:多转出的销售本钱要转回来,账务处理如下:借:库存商品23000贷:主营业务本钱23000上课讲的:1、〔1〕库存商品的明细账有错误;〔2〕原因:由于按照先进先出法,本年销售的数量为6200件,结转本钱应为689500元,实际结转了712500元,比实际多结转本钱23000元〔3〕从而,导致其利润减少了23000元2、解决的方案,应调整分录:借:库存商品23000贷:主营业务本钱23000借:所得税费用23000*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000*25%3.工商银行拟公开发行股票,委托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21年度、2021年度和2021年度的会计报表。

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财政金融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王永生(作者单位: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审计部)◎引言:在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判定,以便于判断其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因此,在审计实务中针对审计风险以及审计重要性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于保证审计实务满足成本需求,控制审计实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概述1.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示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之中主要用于衡量工作中是否存在误判,在不同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其经营内容以及经营效益上的差异,其对于审计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也存在差异,在实务中一般根据企业的收入或是资产总额来对其审计重要性进行判定。

一般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审计重要性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计划重要性水平,这一重要性是指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审计项目、单位规模以及业务范围进行分析之后,借助自身的工作经验来;来对其重要性水平进行量化,以此来将其重要性向账户进行分配。

第二,实际重要性水平,这一重要性水平是指在会计工作中报表自身性质的重要性水平,指其在出现错误时可能会影响会计人员的决策准确性的水平。

第三,估计重要性水平,这一概念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进行专业判断的结果,在审计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审计人员会对审计单位的结构以及经营环境有更为清楚的认识,使用这一概念以便于减少未能发现的审计错误。

2.审计风险。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审计师认为出现错误的会计报表,其实际上是公允的,其二是审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其实际上存在错误。

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审计人员需要根据成本效益来对工作中的风险进行控制。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三部分。

固有风险独立于审计工作之外,是指审计人员在不改变程序和政策的前提之下出现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之中无法进行改变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一、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表使用者的判定或决策。

”实际上,重要性可以解释为可容忍错或漏报的最高界限,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审计过程中,编制审计计划时,要对重要性的水平做出初步评估,以确定拟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借以提高审计效率,因而影响到审计证据的多少:假如重要性水平定得越低,说明可容忍的错或漏程度越小,就要求执行越充分的审计程序,从而获取越多的审计证据;反之,假如重要性水平定得越高,说明可容忍的错或漏程度越大,则可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从而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

由此可见,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表存在重大错或漏,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是始终存在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

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

重要性是决定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定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

假如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审计风险就会增加;所以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
风险。

这里,重要性水平指的是金额的大小,而且是从会计表使用者的角度来判定的。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

审计人员在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定时,应当考虑审计风险这一因素:假如内部控制越差,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假如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审计风险综合评估水平较低,则重要性水平可以确定得高一些。

由此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对审计人员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范围有着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由于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成反向关系,所以可以推定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关系。

也就是说,假如审计风险越高,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

根据这一关系,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其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证据的需要数量,以达到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要求。

假如审计人员初步估计的审计风险水平较高,这时审计人员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便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反之,假如评估的审计风险水平较低,则审计人员只需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5号一一—审计证据》第7条指出,审计人员判定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应当考虑的因素第一个就是审计风险,可见,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制约或影响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只要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一个或两个因素必然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必须要把这三个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同时兼顾,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