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13add4240c844769eaee7b.png)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1994年4月25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第三条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第四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资助和监督下,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有关的活动。
第五条中国红十字会参加国际红十字组织,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六条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
第七条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为: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印样附后)。
第八条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工作。
第九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址设在北京。
第二章任务第十条红十字会的主要任务:(一)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二)开展备灾和救灾工作;(三)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和卫生知识的宣传;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工作;战时参与救护活动;(四)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负责红十字会的血站管理和检查指导;(五)开展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动员、宣传、组织和数据检索工作;(六)开展人道主义社会服务活动;(七)兴办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及经济实体;(八)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九)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十)宣传国际人道主义法,进行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经验交流;(十一)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的有关事宜。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十一条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红十字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地方红十字会推选的会员代表,与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及全国性社会团体协商产生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一)审查批准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规划;(二)制定修改《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三)选举中国红十字会理事会理事。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61289b866fb84ae45c8da4.png)
市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单位名称::得分: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她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
在外的环境下,由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措施以争取有利的救治时间,减少。
3、“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者、危害疾病者提供救护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分钟之。
5、在实施心肺复时,通常用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与连线垂直于地面。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 60--100次,每分钟呼吸20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脐上方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次,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厘米、婴儿大约为厘米。
10、单人心肺复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
11、心肺复ABC中,A为、B为、C为。
12、创伤救护包括、、和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和等。
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1.5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
![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https://img.taocdn.com/s3/m/3c981d123b3567ec112d8a24.png)
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会征文:人道博爱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首著名的《爱的奉献》,总是牵引着、伴随着人们走进人道博爱奉献这一红十字的殿堂。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863年创立于瑞士日内瓦,它的发起人是亨利杜南。
正是基于战争的残酷连绵而生起同情心,红十字致力于在武装冲突以及流行病疫情、洪水和地震等紧急局势中预防和减轻人类苦难。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和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红十字精神在老师的宣传下,深深地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校园里开展红十字讲座,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老师的宣传,讲座的引导,让我们与红十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本次通过为灾区儿童捐款,也让我看到了同学们心里的那份人道博爱奉献。
捐款前一天,老师就对我们说:为灾区儿童捐款是我们的义务。
你的每一次善意的举动,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老师一句话让同学们记在心底。
第二天,同学们纷纷拿着自己积攒许久的零花钱投入捐款箱,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连平时最漫不经心、最健忘的同学都捐了款;每一个同学都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每一个同学都在用行动证明他(她)自己对红十字精神的认同与热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为我们的同胞捐款那就是红十字精神,那就是人道博爱奉献的体现。
从这次捐款,体现的不仅是同学们对灾区儿童的关心,更是一次同学们对红十字精神的认识与行动。
这也说明,时代在前进,红十字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踊跃地加入到其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鲜艳的红十字会旗,升上了我心灵的旗杆,随着人道博爱奉献的风儿,飘扬,飘扬。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b6895e3c1ec5da50e270c0.png)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第三条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第四条红十字会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与自己职责有关的活动;总会接受国务院管理,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管理。
第五条中国红十字会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确立的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统一及普遍七项基本原则,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本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六条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七条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的工作。
第八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址设在北京。
县级以上(含县)地方各级红十字会的会址设在同级政府所在地。
第二章会员第九条本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承认本章程的,可以申请加入红十字会,成为红十字会会员。
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在校学生加入红十字会的为红十字青少年会员。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集体加入红十字会的为团体会员。
第十条个人入会须提出申请,基层红十字组织批准,报县级以上(含县)红十字会备案,发给会员证,方可成为红十字会会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集体入会,由县级以上(含县)红十字会发给证书和标牌,方可成为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对红十字事业有较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含县)红十字会可以直接接收为会员。
第十一条会员有退会的自由。
会员有下列原因之一可以认为退会:(一)法人的撤销、合并、解散;(二)连续两年不参加红十字会活动;(三)不缴纳会费。
人道精神在红十字会中的作用
![人道精神在红十字会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497e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e.png)
人道精神在红十字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道精神是红十字会的核心价值之一。
红十字会作为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其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促进和平与安全。
人道精神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关爱和同情,是红十字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人道精神是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动力源泉。
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时,红十字会需要迅速响应,为受灾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人道精神能够激发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受灾人群提供最好的帮助。
此外,人道精神还能够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红十字会作为国际性组织,其工作需要得到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
人道精神是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纽带,能够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共同为改善全球医疗卫生条件、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重大灾害救援、应急救护提供、减轻人类痛苦、提升人类福祉、促进国际合作与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做出贡献。
最后,人道精神还能够提高公众对人道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红十字会的工作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而人道精神能够激发公众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和支持人道事业。
同时,人道精神也能够促进公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和认可,提高其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总之,人道精神在红十字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红十字会工作的核心价值之一,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公众对人道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ae5e9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3.10.31•【文号】主席令[第十四号]•【施行日期】1993.10.3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社会救助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自愿参加红十字会。
第四条中国红十字会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依照中国参加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五条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红十字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有关的活动。
第六条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七条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
第二章组织第八条县级以上按行政区域建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
全国建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第九条各级红十字会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理事会民主选举产生会长和副会长。
各级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理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抗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助与人道主义精神
![抗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助与人道主义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2c1446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9.png)
抗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助与人道主义精神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伤病员提供医疗救助和人道主义援助。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展现出卓越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建设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在抗战爆发初期,中国红十字会迅速行动,建立了一系列医疗机构,以满足战场上伤病员的救治需求。
这些医疗机构包括野战医院、伤兵救护站等,为前线伤病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红十字会的医务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发扬着医者仁心的精神,无私奉献,尽最大努力拯救生命。
二、筹募捐款和物资为了支持战争救助工作,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捐款和物资筹集活动。
他们组织了各种募捐活动,号召全国人民伸出援手。
无论是财政援助还是实物捐赠,都为伤病员提供了重要的救助资源。
这些捐款和物资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响应,极大地推动了战时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培训红十字会志愿者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培训志愿者,提高他们的医疗救护技能和人道主义意识。
他们组织了各种培训班,包括急救技术、伤病员救护等方面的培训,以确保志愿者能够在战场上胜任自己的工作。
这些培训活动对提高红十字会的救助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推广人道主义精神中国红十字会在抗战时期积极倡导人道主义精神,将其融入到医疗救助工作中。
他们宣传并践行互助、友爱、奉献的价值观念,鼓励全社会关心战争受害者的福祉,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并伸出援手。
通过这种方式,红十字会在推广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对他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五、国际红十字会合作中国红十字会还积极与国际红十字会保持密切联系,寻求国际援助和合作。
他们与其他国家的红十字会沟通合作,共同提供援助,交流经验,提高战争救助的水平。
这种国际合作促进了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赏。
总结:抗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助工作体现了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精神。
红十字会宗旨
![红十字会宗旨](https://img.taocdn.com/s3/m/2f8a30fb65ce05087732133a.png)
红十字会宗旨红十字会宗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工作方针: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
工作目标: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七项基本原则: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
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疾病发生在什么地方。
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
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进行工作。
志愿:本运动是个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获取利益。
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要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本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均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等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争救护早在1859年6月,在意大利北部的索尔弗利诺小镇法国撒丁两国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激烈战争,双方死伤4万多人。
旅行途经此地的瑞士人亨利.杜南目睹了战争过后尸横遍野,伤兵无人救护的惨状。
出于挽救生命和对人的同情,当即组织当地人民对交战双方的伤兵伸出求援之手。
战争结束后,杜南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向国际社会呼吁和平时期应建立战时伤员救护团体,并制定国际协议以保证伤兵救护组织和医务人员的中立地位。
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广泛的响应和拥护,1863年10月欧洲16国通过了《红十字决议》成为红十字运动的创立宪章,1864年8月第一部《日内瓦公约》诞生了,《公约》规定:战场上进行救护的医院、救护人员处中立地位,应受保护。
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努力开创新时期红十字工作新局面
![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努力开创新时期红十字工作新局面](https://img.taocdn.com/s3/m/7677f8ed6294dd88d0d26baf.png)
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努力开创新时期红十字工作新局面中共成都市委、市人民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成都市的红十字事业,始终重视指导,扶持和推动成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
为了使红十字会真正能够做到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兴会,于2001年8月在全省范围内首先(在全国也是名列前列)理顺了成都市红十字会的管理体制,使我市红十字会实现了独立建制;2002我年市红十字会工作纳入政府机关目标管理序列,市红十字会的自身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市红十字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实行目标管理,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市红十字会工作进入政府机关目标管理序列以来,市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目督办的指导督查下,在开创具有西部特色和与成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红十字事业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群体景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当好政府在人道事务领域中的助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在目标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增强红十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了我市红十字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自市红十字会工作进入政府机关目标管理序列以来,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主动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认真发挥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积极参与自然灾害的救助,博爱送万家、扶助弱势群体、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卫生救护培训、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积极配合四川省红十字会加快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分库的建设,开展自愿捐献遗体、角膜的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实施了成都市少儿住院互助金,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建立了红十字会组织,开展了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对部分家庭困难的先心病患儿实行免费手术治疗等工作中,都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的助手作用。
“人道、博爱、奉献”之中国红十字会
![“人道、博爱、奉献”之中国红十字会](https://img.taocdn.com/s3/m/5c9df01a76c66137ee061986.png)
工
作
;
在 自然 灾 害 和 突 发 事 件 中
,
对 伤 病 人 员和 其 他 受 害 者进 有
,
2
.
普及
卫 生救 护和 防 病 知 识
。
进 行 初 级 卫 生救 护 培 训
组 织群众
参加 现 场 救 护
;
一
人
道主 义服 务活 动
3
.
在 各 级 各 类 学 校 对 红 十 字 青 少 年 进 行 人 道 主 义 教 育 和 自救
2 0 13
为进
步推 进 中 国 红 十 字 救 援 队 规 范
2 1
年
,
1 f1
月 11 日
、
,
中 国 红 十 字 会 总 会 给 来 自全 国 八 种 类 型
、
支 相 关 应 急救 援 队 举 行
,
仪 式
涉及 搜 救
赈 济
医疗
、
供 水
,
、
大众卫 生
、
心
理
、
水 上 及 通 讯 等 内容 ) 医 疗救 援 队
。
互 救 知 识
教 育; 开展 匡
增 进 与 各 国 红 十 字青 少年 的 友 谊
4 5
.
参加 国 际 人 道 主
义救援
工
作
,
每 年 对 世 界 各 国 遇 到 的 重 大 灾 害提 供 紧 急 救
,
助
。
.
依 照 国 际 红 十 字和 红 新 月运 动 的 基 本 原 则
完 成人 民政 府 委 托 事 宜
环球;
“
’
7
一
人道
R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5a310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5.png)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公布日期】1994.04.25•【文号】•【施行日期】1994.04.25•【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中国红十字会章程(1994年4月25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第三条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第四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资助和监督下,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有关的活动。
第五条中国红十字会参加国际红十字组织,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六条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
第七条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为: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印样附后)。
第八条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工作。
第九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址设在北京。
第二章任务第十条红十字会的主要任务:(一)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二)开展备灾和救灾工作;(三)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和卫生知识的宣传;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工作;战时参与救护活动;(四)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负责红十字会的血站管理和检查指导;(五)开展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动员、宣传、组织和数据检索工作;(六)开展人道主义社会服务活动;(七)兴办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及经济实体;(八)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九)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十)宣传国际人道主义法,进行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经验交流;(十一)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的有关事宜。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十一条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红十字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国际红十字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国际红十字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ce757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4.png)
国际红十字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每年的5月8日,世界各地都会庆祝国际红十字日。
这个特殊的日子旨在纪念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登南特,同时也是为了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并呼吁全球关注人道主义事务。
国际红十字日是一天,但它所代表的价值和意义却应该贯穿我们的日常生活。
红十字会作为国际上最广泛的人道主义组织之一,致力于提供救援、救助和保护受困人群,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哪个宗教信仰或社会阶层。
红十字会在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社会救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观即人道、中立、无私和独立。
首先,红十字会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世界各地的冲突和灾害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无辜的平民往往是最脆弱的群体。
红十字会通过提供医疗援助、救助被隔离的人群、分发救济物资等方式,力图减轻他们的痛苦和困境。
无论他们是战争中的难民、受伤的士兵、受灾的社区居民,还是任何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红十字会都会及时行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其次,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精神还体现在强调中立性原则。
中立是红十字会救援行动的基石,意味着它在执行救援任务时绝对不偏袒任何一方。
这种中立性确保了红十字会的援助行动能够被所有各方接受,使其能够在战争和动荡时期保持独立和独立性。
此外,红十字会坚持无私和独立的价值观。
无私意味着,红十字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致力于帮助他人,并不追求个人利益。
他们舍弃个人利益,以帮助别人为己任。
独立意味着红十字会独立于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利益集团,只受人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
这使得红十字会能够提供客观、中立、无私的援助,始终站在最需要帮助的人一边。
然而,仅仅在国际红十字日这一天表达人道主义精神远远不够。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人道主义价值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捐助和志愿活动来支持红十字会在救援行动中的工作。
我们可以关注和传播有关人道主义事务的信息,帮助唤起社会的关注和意识。
我们可以关心周围的人,提供爱心和帮助,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bcb344e45c3b3567ec8be4.png)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扬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
第三条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第四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按行政区域建立红十字会,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第五条各级红十字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自己职责有关的活动;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工作的支持、资助和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
第六条中国红十字会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确立的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统一及普遍七项基本原则,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本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七条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八条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和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分会;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的工作;下级红十字会向上级红十字会报告重要事项。
第九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第十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址设在北京。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红十字会会址设在同级政府所在地。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各级红十字会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各级红十字会对为红十字会事业做出显著贡献的集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予以表彰奖励;对为红十字会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者,按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第十三条红十字会在和平时期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纠正滥用红十字标志现象;(二)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建设和管理救灾备灾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开展救护和救助工作,根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由总会向国内外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在辖区内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及时向灾区群众和受难者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援助;(三)开展卫生救护和防病常识的宣传普及;在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基层组织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四)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推动工作,与各级人民政府共同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五)开展社会服务及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组织会员、志愿工作者在社区开展社会服务、宣传培训、募捐救助等活动;(六)推动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关心爱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他救助工作;开展其他人道救助工作;(七)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八)宣传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七项基本原则;(九)建设和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十)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置红十字募捐箱并进行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自主处分募捐款物;(十一)兴办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十二)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开展与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十三)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红十字精神
![红十字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e8c095c59ec3d5bbfd0a74cd.png)
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红十字标志是红十字运动的象征,体现着当今世界的人道与同情。它的存在和正确使用,对于执行人道主义保护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其中不含有任何政治或宗教因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中立的组织,其使命是为战争和其他暴力局势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
红十字精神记心间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1828年的这一天,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26am#8226;杜南诞生于瑞士。一百多年来,他树起的红十字旗帜跨越种族、疆域和时空,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肆虐的瘟疫地区,飘扬在处于水深火热的灾区,飘扬在渴望帮助的人们心里,深受人们的崇敬与爱戴。红十字精神就是人道、博爱、奉献。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日内瓦写下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把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一切情景,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出来,表达了他想对伤兵进行救护,但又力不从心的遗憾和不安。此书的出版,在欧洲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他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和平安定时期,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持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定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演化为当今以四部日内瓦公约及其两部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法律文书)。亨利、杜南先生用热情和人道精神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红十字青少年的责任
作为红十字青少年,我们的力量很薄弱。但即使是这样的我们,仍旧会因为“爱”而走到一起,用我们微小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宣传知识、带给别人欢乐!把人间的爱传递给需要他的人们。是红十字青少年永远的责任。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定稿)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162246c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c.png)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定稿)第一篇: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定稿)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
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各级各地红十字会迅速恢复和建立。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7万多个基层组织,近2000万会员。
在人道领域里的工作不断开展,并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备灾救灾网络已初具规模,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中,募集了价值20多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款物,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作出了贡献。
1982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政府倡导和推进公民无偿献血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许多国家红十字会有着良好关系与合作,也积极援助姊妹国家红十字会。
1985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曾三次担任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副主席。
以人为本:红十字会工作总结中的人道精神
![以人为本:红十字会工作总结中的人道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c7526a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2.png)
以人为本:红十字会工作总结中的人道精神2023年,红十字会的工作总结中充满了人道精神的积极反思和深刻把握。
以人为本,是红十字会一直以来的理念,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工作的核心。
在红十字会的工作中,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
人道主义精神是红十字会的灵魂和精华,它涵盖了人性中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
在2023年,红十字会的工作总结中,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体现在救助、救治、救援和教育四个方面:一、救助救助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能之一。
在2023年,红十字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向需要救助的人提供帮助,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无论是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还是其他情况下,红十字会总是将人性与人道精神置于首位,将救助受灾群众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
红十字会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培训和引导志愿者为灾区和受难人群提供救助。
同时,在救助过程中,红十字会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尊重当地民俗,让灾区人民感受到自己的尊重和尊严。
二、救治救治是红十字会为众多疾病患者带来希望的关键所在。
在2023年,红十字会加大了对疾病患者的救治力度。
不仅注重救治病人的身体,更加注重病人心理健康的调节,秉承着“温暖心灵,缓解痛苦”的原则,传递着人性的光辉和关爱的力量。
此外,在疾病救治中,红十字会也扮演着难民流离失所者精神心理慰藉的重要角色,带给他们希望和信仰。
三、救援作为国际组织,红十字会的救援工作影响着全世界的目光。
在2023年,红十字会通过多种渠道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救援。
与此同时,人道精神贯穿于整个救援过程,红十字会注重救援中协助受助群众自救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更为重要的是,红十字会注重通过传播人道精神,支持其他组织、机构和个人,推动救援的范围和质量不断拓展。
四、教育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人道组织,红十字会一直以来支持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教育。
在2023年,红十字会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对健康的理解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播,为更多人提供了健康知识和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
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各级各地红十字会迅速恢复和建立。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7万多个基层组织,近2000万会员。
在人道领域里的工作不断开展,并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备灾救灾网络已初具规模,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中,募集了价值20多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款物,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作出了贡献。
1982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政府倡导和推进公民无偿献血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许多国家红十字会有着良好关系与合作,也积极援助姊妹国家红十字会。
1985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曾三次担任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副主席。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佩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突出抓好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知识培训、社会服务、传播国际人道法及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推动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预防艾滋病等主要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向社会宣传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工作,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将遵循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继续努力,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