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
试析华人、韩裔在美国的政治地位及对中美、韩美关系之影响(可编辑)
![试析华人、韩裔在美国的政治地位及对中美、韩美关系之影响(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ef66757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c.png)
试析华人、韩裔在美国的政治地位及对中美、韩美关系之影响指导小组成员名单胡令远徐静波戴晓芙张浩川目录中文摘要?............................前言..?.??.? 日叮舂..?.??.?一、选题的意义??.二、研究综述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四、论文框架第一章中、韩美国移民的历史变迁一、中国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变迁..二、韩国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变迁?.?..第二章美国的移民政策之变迁及其原因?.一、美国移民政策的变迁??.二、美国移民政策变迁的原因?第三章中、韩侨民在美国国内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一、华人在美国国内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二、韩裔在美国国内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第四章在美中、韩侨民对中美、韩美关系上影响?..一、在美国华人的桥梁作用?..二、在美国韩裔桥民的桥梁作用.结束语?...??...注释?.?.参考文献.?后记?.?.中文摘要美国华人和韩裔美国人的政治参与研究范围很广,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因此需要对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作一界定。
从实践上来看,本文侧重于年至年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束这一时期的美国华人和美国韩裔对美国政治的参与;同时,也把美国华人和韩裔对中美、韩美关系的发展所起的特殊作用作为研究对象。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华人、华侨和韩裔、韩人的概念是通用的。
其词语的定义,有三种含义:第一,是居住在海外的中国和韩国人;第二,是长期定居在本国领土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中国人和韩国人;第三,必顺是在国外获得永久居留权者。
从美国华人和韩裔美国人群体利益的维护、侨民与所在国及祖国国家关系发展的视角出发,在阐述年代以来美国华人和韩裔美国人在美国国内政治中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他们对中美、韩美关系发展的作用和潜在趋势。
本论文重点论述了以下问题:第一,在美国的华人和韩裔在美国政界中取得了什么样的地位、有多大影响力。
通过对他们移民美国的历史背景和美国的移民政策的变化,以及在美国国内的华人和韩裔的政治职位和业绩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移民政策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移民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91a0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33.png)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移民政策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政策一直是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议题。
在 2024 年的总统选举中,各位候选人的移民政策主张备受关注,这不仅关系到美国未来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还涉及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
目前,美国的移民现状较为复杂。
非法移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的难题之一,边境管控压力巨大。
同时,合法移民的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也让许多希望通过正常途径移民美国的人感到困扰。
在这样的背景下,候选人的移民政策主张各有不同。
候选人 A 主张采取强硬的边境管控措施,加大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
他认为,非法移民不仅抢占了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公共资源紧张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要增加边境巡逻人员的数量,修建更坚固的边境隔离设施,并严格执行移民法律,对非法入境者予以迅速遣返。
候选人 B 则强调要对移民进行综合改革。
他认为,单纯的强硬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移民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移民制度来规范和引导移民流动。
他主张为非法移民提供一定的合法化途径,例如,对于那些在美国长期工作、纳税,且没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可以给予他们合法身份。
同时,他还提出要简化合法移民的流程,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移民美国,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候选人 C 的观点相对较为温和。
他认为在加强边境管控的同时,也要关注移民的人道主义需求。
对于那些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的难民,应该给予适当的庇护和帮助。
他主张在边境设立专门的难民处理中心,对难民的身份和需求进行评估,为符合条件的难民提供临时居留和援助。
候选人 D 则把重点放在了经济方面。
他认为移民对美国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应该制定更加灵活的移民政策,以满足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他提出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移民配额,为特定行业的移民提供优惠政策,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无论哪位候选人的移民政策主张最终能够得到实施,都将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国际影响
![美国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国际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5781f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2.png)
美国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国际影响美国历史上一直是移民国家,其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也始终是与国际形势和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紧密相联的。
在美国建国初期,移民政策基本上是开放的,而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的移民政策经历了多次重要的调整和改革,形成了基本的架构和规则,同时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移民政策的开放与限制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美洲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并未实行较为严格的移民限制,因此移民源主要是来自欧洲各国。
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独立宣言的颁布,移民政策开始从“开放式移民政策”向“有限制的移民政策”转变。
1783年,美国与英国通过《巴黎和约》结束了战争,同时规定英国移民不再享有独特的优惠待遇。
接着,1789年的《美国宪法》规定任何有案底的外国人不得进入美国,这是美国第一部移民法。
19世纪中期,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需要大规模的工人。
这时候移民政策又发生了转变,变成了优先鼓励并容忍移民的政策,以满足工业和城市化的需要。
1875年的《移民法》是美国第一个通过国会的移民法案,主要是为了消除对亚洲人的歧视,但同时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条件。
1907年《移民法》采用了数字配额制度,规定每个国家的移民数量不得超过过去三年同一国家的移民人数的30%。
此后,移民政策一直严格实行数字配额制,而且更多地注重限制非欧洲移民。
二、移民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移民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主要是与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
美国在20世纪初的新兴工业化时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移民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对移民的容忍和优先鼓励的政策。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后的经济重建时期,美国的移民政策则相对更为严格,更注重保护本国就业机会,同时也避免了纷繁杂乱的社会文化影响。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移民政策开始逐渐开放。
1965年通过的《移民与国籍法》终止了数十年的数字配额制度,允许移民按照其专业技能、家庭和配偶关系,以及国籍平等的原则来选择赴美,取代了旧的种族主义和贫困的选择标准。
美国移民案例
![美国移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c708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e.png)
美国移民案例在美国历史上,有许多有关移民的重要案例。
其中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美国最高法院在1896年做出的普列斯诉弗格森案判决。
此案对美国种族隔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案起因于路易斯安那州将一名非裔美国人普列斯拒之高压车厢并引发民权较量。
在此案中,最高法院裁定种族隔离制度合法,并确认了所谓的“分离但平等”的原则。
这一原则允许各种族在不同的公共设施中分别使用,但要求这些设施的质量和服务相同。
该判决为种族隔离制度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美国南部各州可以继续实行歧视的种族隔离政策。
然而,这一判决也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反对。
种族隔离制度严重侵犯了非裔美国人的平等权利,成为民权运动的导火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要求废除这种不公正的法律。
最终,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案》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并确立了民权保护的重要法律原则。
这个案件是美国民权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揭示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并激发了公民参与民权活动的热情。
它也表明了法律制度对于社会正义的促进和保护的重要性。
除了普列斯诉弗格森案,移民案例中还有一些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案例:1. 1889年,美国最高法院在《陈惠华案》中裁定华人不再享有移民权利。
这一判决对后来的华人移民政策产生了长期影响,并对华人社区造成了严重的排斥。
2.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对教育局案》中废除了种族隔离的教育政策。
这一判决在民权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了美国社会对种族平等的认识和实践。
3. 2012年,美国最高法院在《亨利·温普尔诉亨利·桑斯纳基志案》中裁定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这一判决标志着美国对同性婚姻权利的认可和保护,为LGBTQ+社群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取得了重要胜利。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美国移民和民权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美国社会和法律制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案例提醒我们要不断努力,保护和促进每个人的平等权利,以确保一个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美国民族政策的转变及启示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美国民族政策的转变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fcb7543cf84b9d528ea7ad9.png)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美国民族政策的转变及启示摘要: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民族政策的变化非常明显。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美国很好的处理了国内的民族关系,它把国内民族关系的发展纳入了制度框架。
美国经验表明,坚持依法治国,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国家与地方的关系上,坚持“一体”与“多元”的动态平衡,非常必要。
关键词:美国;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多元一体;依法治国;肯定性行动中图分类号:d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62-04一、美国的人口成份概况(一)美国的民族人口构成情况1997年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将美国的种族分为五大类:白人、非洲裔美国人、亚洲裔美国人、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及其他太平洋岛居民。
另外,美国人口普查局还设立了一个特别的分类“其他种族”,2000年的人口普查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允许答卷者选择一个以上的种族归属。
到2006年10月,美国的人口突破3亿,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人口大国。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少数族裔已占美国总人口的35%,逾1.07亿人。
其中,西班牙语裔人口达4,840万,占人口比例15.8%;亚裔人口达1,370万,占美国人口4.5%;非洲裔人口达3770万,占美国人口12.3%。
而白人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约一亿九千九百多万人。
(二)美国的民族人口构成特点1、不存在多数民族,虽然人口最多的是白种人,但白人也是由许多民族构成的,其中人数最多的英格兰人和德国人也各仅占总人口的21%,爱尔兰人仅占总人口的17%,他们在总人口中都不居多数。
2、存在着种族等级观念。
美国历史上实行过野蛮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现在虽已废黜,但种族歧视现象在社会中还随处可见。
3、各民族分散居住,没有较大的聚居区域,但有以街道为基础的民族社区。
4、随着新移民的不断增加,美国民族成份也在不断变化。
现在每年进入美国的合法新移民有80余万,其中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移民数量增长最快。
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
![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595240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5.png)
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导语:华人移民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族裔移民之一。
他们以其辛勤努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美国社会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华人移民所创造的族裔资本和其对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却很少被深入研究。
本文将探讨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关系,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发展和变迁。
第一部分:族裔资本的定义与特征族裔资本是指移民群体通过共同经济、社交和文化网络形成的一种社会资本。
通过这些网络,族裔群体能够共享资源、信息和机会,从而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
族裔资本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支持:族裔移民通过亲友关系和共同经验,在经济上相互支持和帮助。
2. 社交网络:族裔移民通过组织社交集会、活动和组织等方式,建立起紧密的社交网络,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高效。
3. 文化传承:族裔移民通过语言、宗教、风俗等文化习惯的传承,增强了族裔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第二部分:族裔资本对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影响1. 经济发展:华人移民在美国社区中以小型企业和创业为主要形式,他们通过自主创业和经营各类企业,为美国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并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文化传承:华人移民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带入美国社区,并在社区中建立起各类文化组织和社群,以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3. 教育提升:族裔资本使得华人移民社区在教育资源方面更加有优势。
通过亲友关系,华人移民能够获取更多关于教育机会、学区和学校的信息,并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4. 政治参与:通过族裔资本的支持,华人移民社区开始更加活跃地参与到美国的政治进程中,提出自己的诉求并争取自己的权益,为自己的社区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第三部分: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1. 地域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过去,他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唐人街区,但现在,他们逐渐向郊区和其他地方扩散,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地理区域。
美国对华移民史的演变与影响
![美国对华移民史的演变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953fe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c.png)
美国对华移民史的演变与影响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美国的移民政策一直在不断演变。
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等。
然而,对于美国人民来说,中国人民的移民历史一直是比较复杂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美国对华移民史的演变与影响。
一. 早期移民时期早期美国对华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在此之前,美国对外逐渐开放,中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那时候,中国人的大规模移民到美国的现象并不多见。
随着1820年的移民法案的修订和1848年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的爆发,移民潮开始涌入,开始有更多的中国人移居美国。
二. 辛亥革命后1900年前,美国最初对华移民的态度是非常欢迎的。
移民被视为劳动力,被宽松地对待。
但随着新闻界对中国人进行反华言论的增加,加上1906年加州地震的重创、1912年辛亥革命的爆发等事件的影响,美国人民开始对中国移民的态度发生了急剧变化。
他们对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经济活动、文化习俗和食品方式产生了反感,并开始对中国移民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
三. 移民法的制定由于美国人民对中国移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移民法不断进行修改,以限制中国移民。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
该法案中规定了禁止所有中国劳工进入美国的条款,并对以前的华人移民采取了剥夺其公民权利的措施。
1924年最大程度地限制了亚洲移民的入境数量,政策改革的同时也减少了中国人及其他国家的移民到美国的机会。
这个政策在1965年废除之前,影响了几十年的移民申请和移民计划。
四. 移民政策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移民政策也在发生变化。
在1965年通过的《移民与国籍法》中,美国取消了移民配额,允许所有国家的人民平等地移民到美国。
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在移民政策方面采取了新的立场。
然而,这个政策并没有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非法移民和难民从越南、柬埔寨、老挝、中国等国家涌入美国,导致美国对难民政策的重新制定。
1980年,美国通过了《难民法案》,以改善对难民的接纳和帮助。
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
![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https://img.taocdn.com/s3/m/9b9e7ff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b.png)
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近年来,美国对移民政策的态度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对于种族少数群体的移民政策尤为敏感,因为种族歧视一直是美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那么,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究竟取向如何呢?可以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来探究。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知名学者威廉·彭特提出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如果少数族裔能够表现出模范的行为和品德,那么他们就能够在美国社会中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待遇,获得社会上层认可,进而逐渐获得社会地位。
此后,“模范少数族裔”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概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一、基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排华自19世纪中期,中国移民开始涌向美国,给当时正在崛起的欧裔劳工阶层带来了压力。
随后,美国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中国移民数量。
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暂停了所有来自中国的移民。
此后,美国不断出台各种针对华人的法律和政策,直到1965年美国通过《移民和国籍法案》,才取消了排华的歧视性政策。
这些针对华人的排斥政策,实际上就是基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排华。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华人移民并不能满足美国社会所要求的“模范少数族裔”的标准,比如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过大、职业技能水平低等。
因此,他们被视为不适应美国社会的“异类”。
这也导致了美国社会中华人的地位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国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移民也逐渐符合了“模范少数族裔”的标准,他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高超的技能水平、深厚的文化背景等,因而在美国社会中大有发展。
这也导致了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变化。
例如,近年来,美国政府对高技能移民放松政策,中国移民也受益于此。
另外,一些州政府也开始重视吸引中国留学生和投资移民,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美国在“中美新冷战”下的移民政策然而,近年来美国对华关系出现变化,中美贸易摩擦、技术战争持续升级,加之疫情的诱发,给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带来新的挑战。
美国移民潮
![美国移民潮](https://img.taocdn.com/s3/m/9f1a75ef856a561252d36f41.png)
美国三次移民潮●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年份:1820-1860年移民总数:500万移民来源:主要来自西欧与北欧,爱尔兰大约200万,德国大约170万,包括被卖到美国的黑奴;还有来自亚洲的到美国淘金的中国人。
移民政策:选择性移民政策(华盛顿理想移民模式是: 比较殷实的中产阶级带上一些契约奴,既有资本,又有劳动力,美国只为他们提供土地;杰弗逊对外来移民持欢迎的态度, 有选择的。
他主张接纳具有科技水平的移民; 弗吉尼亚大学, 也是从欧洲聘请学者来任教)●第二次移民潮:发生年份:1861-1880年移民总数:500万移民来源:主要来自欧洲移民政策: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对劳动力需求旺盛。
1864年,林肯总统游说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
国务卿西沃德甚至向美国驻欧洲的外交官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外交任务来对待。
为了从欧洲招募熟练工人来美国工作,一些企业还组团赴欧洲招聘。
它们在欧洲许多报纸上刊登广告,印发小册子,对有移民愿望的欧洲人描绘美国诱人的前景。
一些企业还对愿意移民美国的欧洲人提供所需的路费。
●第三次移民潮:发生年份:1881-1920年移民总数:2350万移民来源:来自英国、德国、瑞典等西北欧国家的“老移民”增长有限,但来自意大利、俄国等东南欧国家的“新移民”却增长迅速。
移民政策: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洲移民。
国会于1882 年通过“排华法案”, 规定禁止华工入境10 年, 并禁止华侨入籍;1907 年美国与日本达成“君子协定”, 禁止日本劳工进入美国。
1911 年国会通过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律, 以限制东南欧各国移民入境。
●三次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吸收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技术(技术要素流入美国);2.获得了许多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人力资本要素流入美国);3.丰富了美国的劳动力资源,缓和了当地劳动力缺乏的困境;4.为美国积累了大量的资金5.美国的各种工业中,外来出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为加速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6.美国政府鼓励采用许多新技术和发明,而其中不少发明家就是外来移民及其后裔●三次移民对移出国经济的影响1.解决了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2.由于资本,技术要素的流动,使得世界范围内总的福利水平提高,人均福利水平提高。
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f967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d.png)
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移民政策是指国家对外国人的进出境及居留等方面的规定和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联系的不断加大,移民政策在各国长期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从17世纪开始,探讨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各国移民政策相对开放,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不足的压力。
例如,英国在17世纪末允许清教徒从荷兰、法国等国移民到新英格兰殖民地,以扩大殖民地的开发。
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鼓励移民前往美洲殖民地等地,以加强殖民地的开发和经济建设。
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国家实力的增强,许多国家开始对移民实行严格的限制措施。
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竞争压力。
例如,美国在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限制华人移民,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通过了一系列法律,限制其他移民群体的进入。
同样,澳大利亚等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限制亚洲移民的数量。
到了20世纪初,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对移民政策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吸引高技术和高素质的移民,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加拿大在1960年代后期通过了《多元文化法案》,鼓励多元文化和国际移民。
同样,澳大利亚也制定了针对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的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移民潮的增加,各国移民政策再次发生了变化。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采取更加保守的移民政策,主要是出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和社会稳定的考虑。
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后颁布了一系列禁止来自特定国家的移民的行政命令,并加大了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
同样,英国也通过了脱欧公投,以加强对自由移民的控制。
总体上,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开放阶段、限制阶段和变革阶段。
开放阶段主要发生在17世纪至19世纪初,国家对移民比较宽松;限制阶段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国家开始对移民实行严格的限制措施;变革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中后期至今,国家开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移民政策的改革和调整。
美国难民法的由来及对华人移民的影响
![美国难民法的由来及对华人移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3577da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1.png)
美国难民法的由来及对华⼈移民的影响移民美国,除了亲属、技术、投资移民之外,还⼴为⼈知的就是难民法案,那这个法案是怎么来的,就很少有⼈知道了。
本⼈曾撰⽂有简单介绍过(/p/4377587324?pid=84731955974&cid=0#84731955974)《美国移民局不再说NO!》。
这⾥再补充介绍下:1953年8⽉7⽇,由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签署《难民救济法案》(Refugee Relief Act of 1953),这是美国历史上第⼀部正式的难民法案,影响极其深远,直⾄今天。
其中关于华⼈移民美国的部分条⽂内容如下:“⼀切获得准⼊美的中国籍难民,必须持有政府所签准之护照,三年内中国的难民2000名额可获⼊美居留。
在任何⼀难民来美前,必须有若⼲美国公民保证,在其⼊美后职业不成问题或居住不成问题。
但美国公民的夫或妻或在21岁以下未结婚之⼦⼥,包括在1953年7⽉1⽇以前承继⼦⼥,均不需此保证”。
在该法案下,三年内可有4000名未满10岁的孤⼉⼊美,此类孤⼉,必须是美国公民的养⼦或养⼥,或将获得美国公民收养的难民⼉童。
⽽在1953年7⽉1⽇前曾合法⼊美的外籍⼈⼠,不能返回祖国或最后居留地时,可于该法案⽣效后的⼀年内,向美国司法部长请求修改其居美资格。
如获司法部长认为该外籍⼈⼠在居美五年内,⼈品优良,则将该案提交国会。
如国会批准,则此外籍⼈⼠即可获准永久居留美国,此类名额不能超过每年5000名。
另外美国财政部批准,以五百万美元贷款协助难民及孤⼉来美,凡缺乏旅⾏费⽤者可以申请贷款,不过贷款须在⼗年内本利清偿。
根据此难民⼊美移民法例来美的其它外籍⼈⼠,将享有⽆限额移民之权利,不须再受美国当时的麦卡伦移民法重复阻难。
中国旅美⼈⼠,由1953年8⽉7⽇起,根据该法案调整⾝份者2777⼈,包括若⼲在中国的⾮中国⼈所⽣者,其期限⾄1954年8⽉7⽇午夜截⽌。
此外,该法案第四条A章⼗三款,规定持护照难民名额2000⼈;A章⼗⼆款,规定远东出⽣的难民名额3000⼈(远东区难民名额,中国⼈也可申请)A章第⼗⼀款,规定⾮远东出⽣难民名额2000⼈。
专家详解中国人的美国移民史及人口分布图
![专家详解中国人的美国移民史及人口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a1cdc4ed4b73f242326c5f73.png)
专家详解中国人的美国移民史及人口分布图中国人移民美国主要有2波浪潮:第一波浪潮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最后因为联邦法律限制中国移民而停止;第二波浪潮是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顺应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移民政策的改变。
目前,华裔是排在墨西哥和印度移民之后美国第三大外来移民团体。
2013年人口数据显示,在美华裔人数超过200万,占总移民人口的5%。
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在美华裔居民人口超过10万人,1850-1889年期间有将近30万中国移民进入美国。
但这次的移民浪潮也伴随着反华情绪和种族歧视,最终浪潮终止在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
直到《1965年美国移民和国籍法案》对美国移民制度进行大调整,显著地扩增了非欧洲移民的移民机会。
虽然香港公民移民美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才开始,但1980年在美的香港移民人数已达8.5万人,如今每10个中国移民中就有1个香港移民。
中国大陆公民再次大规模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和1978年移民限制的解除。
1980年到1990年之间,中国大陆移民几乎翻倍增长,从29.9万增长至53.6万。
不同于19世纪的移民,1965年之后的移民美国中国移民都有杰出的技艺:中国现在是美国高等教育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和第二大美国签发临时工作签证的国家,印度第一。
据2013年中联合国人口分布预估,中国移民中将近1/4是移民美国,然后是加拿大(896,000),韩国(657,000),日本(655,000),澳大利亚(547,000)和新加坡(457,000)。
大约一半的中国移民通过家庭渠道获得美国合法居住允许(通常称为获得绿卡)。
其他的主要是通过技术移民,还有政治避难。
与其他移民或美国本土人相比,中国移民大都受教育程度高,就业率高,家庭式收入也会更高。
1980-2013年美国的中国移民人口【数据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2010和2013年美国社区调查;1980,1990和2000年美国十年人口普查】通过美国人口普查局(最近的2013年美国社区调查和2009-2013社区调查数据),国土安全局移民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年度汇款数据来分析美国华人移民人口在的数量,地理分布和社会经济特征。
美国移民政策与移民问题研究
![美国移民政策与移民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e8c23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5.png)
美国移民政策与移民问题研究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一直是热议的话题。
一方面,美国的移民政策对其他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的移民政策又不断发生变化,给美国的移民社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了深入研究美国移民政策与移民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美国移民政策的历史美国历史上的移民政策经历了多次的改变。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采取了“自由移民”的政策,这意味着只要符合入境标准的人都能来到美国。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开始对移民实行限制政策。
1924年,美国通过了《移民法》,建立了严格的移民限制体系。
这个法案将移民限制从欧洲扩大到了全球,并且设立了各种配额和限制,进一步限制了许多移民的入境。
1945年后,美国的移民政策逐渐开放。
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通过后,美国开始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移民政策,允许家庭成员和雇主发起的移民申请。
此后,美国的移民政策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
二、美国移民政策的现状美国的移民政策现状非常复杂。
一方面,美国的移民法很严格,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也很大。
另一方面,美国也一直在扩大各种移民的数量。
例如,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的难民人数翻了一番多。
与此同时,美国的移民流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美国移民政策的改变总会产生一些影响。
例如,特朗普政府采取的“零容忍”政策,将许多非法移民群体进行了驱逐,这导致了很多家庭的分离。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取消了“梦想者”计划,使得一些青年移民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保障。
三、美国移民问题的解决方案美国的移民问题非常复杂,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寻求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的例子:1.改革移民法目前的移民法制度非常复杂,经常给移民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要想解决美国移民问题,必须对移民法进行改革。
例如,应该趋于简化申请程序和增加配额,以便更多的人能够合法进入美国。
2.加强保护非法移民的权益尽管非法移民是不被允许的,但是一些非法移民也有权利得到基本的医疗和教育等服务。
移民同化的意义和影响移民同化的因素
![移民同化的意义和影响移民同化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eb63804650e52ea54189814.png)
首先,移民同化的进程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连。
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通过对移民的素质进行选择,使移民的素质提高,从而缩短了移民同化的时间。
自建国以后,美国的移民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自由移民时期,即从建国到1882年排华法的实施;二是限制和选择移民时期,即从1882年排华法的实施到现在。
在自由移民时期,只要移民愿意,就可以到美国来追寻所谓的“美国梦”,这一政策是与美国当时地广人稀的社会状况项适应的。
它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开发。
在这一时期,来美的移民主要是底层的劳工,他们一贫如洗,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与美国客观社会环境的融合。
这样的融合至少要经过三代人的时间。
第一代移民可能一直到去世都是劳工;而第二代移民的生活有所好转,他们可能供第三代子女上大学;而第三代移民就可能成为富翁但是已经失去本民族的语言能力,在经济、文化、政治上完全被同化。
1882年《排华法案》的制定标志着美国的移民政策开始了限制与选择时期。
这种限制与选择就是制定对美国社会发展有利的移民标准,而排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例如:阻止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大量进入美国以避免冲击本土的劳工市场;禁止娼妓、神经病患者、无政府主义者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进入美国等。
这种限制无疑有利于提高外来移民的总体素质。
移民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能力越强,就越容易融入美国社会,使得其同化的时间缩短。
以中国移民为例,二战后来美的中国移民大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精英,这些精英到达美国之后就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所以一般情况下,第一代华人移民会在经济上被同化,而到了第二代,华人就在文化这样更深入的层次上得到同化。
第二,美国关于移民问题的立法日益完善,改变了最初出现的混乱状况,有效的解决了更多的移民问题,为移民的归化和同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和方向。
美国的移民立法经过了自由移民时期、严格限制时期到有限松动时期的转变。
1965年的《移民和国籍法》,确立了以国籍为基础的全球限额制度;1980年的《难民法》为进一步接纳和安置难民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美国华裔历史的演变与发展
![美国华裔历史的演变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cd55c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6.png)
美国华裔历史的演变与发展华裔是指来自中国或中国传统文化圈的人。
他们是美国境内的一个重要族群,也是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美国华裔的历史并不像其他族裔那样充满传统的故事和传说,而是充满了挑战和奋斗的历程。
在美国华裔的演变与发展中,可以看到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群体的贡献。
早期移民19世纪,大量华人离开家乡,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在此定居。
大部分中国移民来自于广东、福建、潮州等地,追寻着寻求经济和政治自由的梦想,绕过美国禁止亚洲移民的法律,通过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的非法渠道进入美国境内。
他们有的从事采煤、建筑、农场工作等艰苦的体力劳动,有的当上了美国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工人,为全美最先进的运输系统贡献汗水和力量。
然而,早期的华人移民并不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华人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异常艰苦。
他们不仅遭到了白人社会的歧视和排斥,而且也屡屡遭受暴力和种族屠杀的威胁。
1882年,美国颁布了《排华法案》,禁止华人移民来到美国,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
这导致了大量华人返乡或在美国非法滞留。
在历经种种困难和挫折之后,华人开始逐渐获得了社会地位和言论自由。
社会地位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华裔美国人逐渐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权利和机会。
随着20世纪的到来,华人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且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华裔美国人当属伍兹·哈特梅尔(Walter Hoye)及涂凯兴(Julius W. Becton Jr.)等人。
伍兹·哈特梅尔是一名知名的民权活动家,曾经领导反种族隔离的运动,涂凯兴则是一位军人和政治家,曾任美国陆军中将、联邦紧急事务署主任等职务。
在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后,华裔美国人逐渐走向了文化多样性。
在流行文化、电影、电视、名人等领域,有很多华裔美国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比如,畅销作家傅雷(Amy Tan)、国际巨星李连杰和巩俐、著名厨师张纯如等。
他们的出现,不仅让人们对华人的印象产生了积极变化,也推动了华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美国移民政策演变:1990年至2018年
![美国移民政策演变:1990年至2018年](https://img.taocdn.com/s3/m/3e7d276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4.png)
【导语】美国是⼀个由移民建⽴的国家。
最初,来⾃欧洲等地的移民在北美地区建⽴了殖民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美国。
在美国300多年的历史中,移民是其⼈⼝增加、经济发展、⽂化变迁的重要原因之⼀。
1990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环境的改变,美国移民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新创⽴的EB-5移民政策引起⼴泛关注。
移民类别增加,难度降低移民类别增加,难度降低 1990年,美国出台了《1990年移民法》,亦称《合法移民改⾰法案》,被认为是历年来改变、设⽴类别最多、最为宽松的移民法,该法案以合法移民与⾮法移民为中⼼,增加了以下⼏项内容。
下⾯就和⽆忧考⼀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1.将合法移民配额从原来的每年27万⼈增加⾄675000⼈。
2.美国公民的近亲亲属不受配额限制。
3.增加了若⼲亲属移民和职业移民的类别,同时增加了对⾮技术⼯⼈移民的限制,新的⾮移民类别包括O、P、Q、R等签证类别。
4.创⽴了投资移民类别——EB-5投资移民。
5.创⽴了以⼈种多元化为宗旨的抽签移民类别。
1991年,出台《1991年移民与国籍法综合枝术修订案》,是对1990年移民法的修订,增加了不可⼊境类申请豁免的类别并降低豁免的要求,以及延长符合要求的H-1B外国医学院毕业⽣在美开业⾏医。
1993年,在投资移民法规中增加了“区域中⼼实验计划”,由要求投资⼈投资直接创造10个就业岗位改成间接创造10个就业岗位。
移民政策收紧,打击⾮法移民 移民政策收紧,打击⾮法移民 1996年,出台《1996年⾮法移民改⾰和移民责任法》,是在反移民情绪不断⾼涨背景下通过的移民法。
⼈们普遍认为该法案是⼀反历年来⽇益宽松的移民法⽽制订的具有综合性严厉条款的移民法,带有浓厚的反移民⾊彩。
同原有移民法相⽐,该法案增加了以下⼏⽅⾯内容。
1.加强边境控制,阻⽌⾮法移民。
2.改变及取消某些听证程序,快速遣返⾮法⼊境者。
3.加重对偷渡⾮法移民及伪造移民证件的刑事处罚,其中包括对移民申请提交假材料的刑事处罚。
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
![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https://img.taocdn.com/s3/m/93269e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f.png)
从“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取向近年来,美国对于移民政策的调整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对华移民政策更是成为了全球热门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不妨用“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来解读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取向,探讨其影响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源自美国社会学家麦克斯·韦伯于1920年提出的“理想型”概念。
它认为,少数族裔和移民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国,华裔移民往往被认为是“模范少数族裔”,因为他们在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都有着显著的成就和贡献。
而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取向,也可以从这一理论出发来进行分析。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一直是波动不定的。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量中国移民涌入美国,主要是为了赴美从事金矿业、铁路建设等工作。
随着“排华法案”的实施,中国移民数量急剧减少,直到1965年通过《移民与国籍法案》后,中国移民数量才得以恢复。
即便如此,美国的对华移民政策依然受到了各种限制,如配额制度、家庭团聚移民的限制等。
而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更是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移民的严格限制措施。
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取向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方面。
首先是政策上的限制。
美国无疑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其对于华裔移民的配额制度和家庭团聚移民的限制,使得很多华裔移民难以合法地融入美国社会。
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限制更是空前严厉,不仅有技术移民和留学生受到了限制,甚至还有针对中国学生的签证限制和秘密军工企业的限制等。
这些举措不仅损害了华裔移民的合法权益,也使得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取向也与国际政治关系有着很大的密切关系。
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更是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和技术争夺,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中国移民和学者的举措,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防范间谍活动,但实质上却是在加大对华人的歧视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