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函数计算方法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b875fe1a5acfa1c7aa00cca4.png)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2018年10月1日3%-45%目录.1税率表.▪个人税率表.▪企业税率表.2计算方法.3调整历史.4免税率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注:个人税率表和企业税率表的2018年8月调整版本还未更新)个人税率表企业税率表计算方法编辑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4]调整历史编辑2003年10月22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
2005年初,广东财政再次对个税免征额提高进行调研,以便为中央尽快出台税改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005年0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18年度个税税率表
![2018年度个税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155ba038964bcf84b9d57b33.png)
2018年度个税税率表
综合所得适用
综合所得,4项劳动性所得(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
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综合所得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
一金) - 起征点50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本表按照新个税法修正案税率推算,仅供参考。
最新个税咨讯
•[1]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新旧个税税率表对比)
•[2]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3] 个税起征点5000调整前后年终奖盲区临界区间(合理避税)
•[4] 新个税下外籍人士的个税怎么缴纳。
2018年个税最新计算表
![2018年个税最新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0d38476efe4733687e21aa4c.png)
应交个人所得税合计
第二种方法:单元格法
应发工资金额 10,000.00 五险一金合 计 扣除基数 5,000.00 应税薪金收入 5,000.00 应扣个人所 得税 290.00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交个人 所得税
比重
按 全 金额 额计 算 的
速 算 扣 除 数 210.00 1,410.00 2,660.00 4,410.00 7,160.00 #######
90.00 200.00 290.00
1.80% 4.00% 0.00% 0.00% 0.00% 0.00% 0.00% 5.80%
Hale Waihona Puke 个人所得税计算单第一种方法:列表法
姓名: 项目 月度薪金收入 扣除五险一金个人负担部 分 扣税基数 应税薪金收入 计算原理 1 2 3 4=1-2-3 5 6 7 应税薪金收入分级金额 8 9 10 11 分级应税薪金收入合计 平衡 12=5+…+11 13=4-12 5,000.00 5,000.00 3,000.00 2,000.00 5,000.00 3000元以下(含3000) 3000-12000 12000-25000 25000-35000 35,000-55,000 55,000-80,000 80,000以上(不含80,000) 3% 10% 20% 25% 30% 35% 42% 金额 10,000.00 级差 级差税率 所属月度: 级差及税率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64fd374b73f242336c5f3c.png)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新个税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5000元”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一、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超额累进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二、“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计算: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000*(10%-3%)+0=210.00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12000*(20%-10%)+210=1410.00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25000*(25%-20%)+1410=2660.00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5000*(30%-25%)+2660=4410.00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55000*(35%-30%)+4410=7160.00 超过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80000*(45%-35%)+7160=15160.00三、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EXCEL公式:=ROUND(MAX((A1-B1-C1-5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个税EXCEL公式分解说明:1、 1%*{3,10,20,25,30,35,45}这部分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2、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这部分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3、取最大值函数(MAX):MAX((A1-B1-C1-5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 160,15160},0)这一部分是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减去“五险一金(B1)”、“专项附加扣除数(C1)”及“起征点”后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七个数据取最大值。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6e1cbd00508763231121271.png)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新个税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5000元”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一、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超额累进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二、“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计算: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000*(10%-3%)+0=210.00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12000*(20%-10%)+210=1410.00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25000*(25%-20%)+1410=2660.00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5000*(30%-25%)+2660=4410.0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55000*(35%-30%)+4410=7160.00超过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80000*(45%-35%)+7160=15160.00三、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EXCEL公式:=ROUND(MAX((A1-B1-C1-5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个税EXCEL公式分解说明:1、 1%*{3,10,20,25,30,35,45}这部分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2、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这部分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3、取最大值函数(MAX):MAX((A1-B1-C1-5000)* 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这一部分是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减去“五险一金(B1)”、“专项附加扣除数(C1)”及“起征点”后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七个数据取最大值。
2018年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
![2018年新个税EXCEL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2fe6fdc0c22590103029d1b.png)
1 税前工资计算
税前工资(已扣社保等五金)
个人所得税
8000
90.00
2 知道税后工资,推算税前工资
税后工资收入(已扣社保等五金)
税前工资收入(已扣社保等五金)
7910
上一范围上限 0
3000 12000 25000 35000 55000 80000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扣除数 0 210
1410 2660 4410 7160 15160
பைடு நூலகம்
8000
3
10月份新个人所得税:知道税额 如何倒算税前工资额?
个人所得税
税前工资
90
8000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1 不超过3000元的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部分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部分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部分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2018年最新个税税率及速算扣除表
![2018年最新个税税率及速算扣除表](https://img.taocdn.com/s3/m/23a83e76011ca300a6c390bd.png)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的部分
45%
15160
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 率)+上一级(收入额-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法律规定的其他扣除-5000)* {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 15160},0),2)
100000 2000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速算扣除数10210100000200020141025266030441035716045151602018年最新个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税率不超过3000元的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80000的部分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
2018年最新个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2018-2019最新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8-2019最新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5d09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3.png)
2018-2019最新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第一篇:2018-2019最新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8-2019最新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最新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8-2019,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自2011年9月1日始),至今没有变动,如遇个税改革,我们会及时更新个税税率表。
下面三张表格内容是相同的,只是展现形式不一样,以便于理解。
第二篇:201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一、前言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方法(2008年3月1日生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表(一)1不超过500元的502500—2000的部分10232000—5000的部分1512545000—20000的部分20375520000—40000的部分251375640000—60000的部分303375760000—80000的部分356375880000—100000的部分40103759超过100000的部分451537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2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最新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资料
![最新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93881a5acfa1c7ab00cc46.png)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及个税EXCEL计算公式【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新个税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5000元”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一、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超额累进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二、“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计算: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000*(10%-3%)+0=210.00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12000*(20%-10%)+210=1410.00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25000*(25%-20%)+1410=2660.00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35000*(30%-25%)+2660=4410.0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55000*(35%-30%)+4410=7160.00超过80000元的本级速算扣除额=80000*(45%-35%)+7160=15160.00三、2018年10月1日调整后的个税EXCEL公式:=ROUND(MAX((A1-B1-C1-5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个税EXCEL公式分解说明:1、 1%*{3,10,20,25,30,35,45}这部分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2、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这部分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3、取最大值函数(MAX):MAX((A1-B1-C1-5000)* 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这一部分是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减去“五险一金(B1)”、“专项附加扣除数(C1)”及“起征点”后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七个数据取最大值。
个人所得税过渡期内的计算办法
![个人所得税过渡期内的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8ccb7677232f60dccca108.png)
过渡期间,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按照过渡期安排,对于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工薪所得,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等)-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基本减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基本减除费用为5000元/月,“通知”规定的“工薪所得”税率表:注:纳税人在过渡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不扣除个税新法规定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费用。
举例说明:中国居民李某2018年10月应发工资12000元,扣除当月基本医疗、养老、失业保险个人负担部分支出2000元后,李某10月份实际到手工资10000元,则李某10月份取得的工资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本月工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2000-2000-5000=5000元。
(2)本月工资应纳税额=本月工资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000×10%-210=290元。
2.对于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仍按照修改前的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款。
专项扣除:是对税法允许扣除的由个人负担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简称“三险一金”)进行归纳后,新增加的一个概念。
专项附加扣除:是对个税新法所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附加扣除费用的统称。
基本减除费用:是最为基础的一项生计扣除,全员适用,考虑了个人基本生活支出情况,设臵定额的扣除标准,税法修改前为3500元/月,修改后为5000元/月。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是指除上述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之外,由国务院决定以扣除方式减少纳税的优惠政策规定。
如税优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
二、什么时候取得的工薪所得能按照“通知”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98号),纳税人2018年10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通知”规定的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和新税率表,2018年10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法修改前的3500元基本减除费用和旧税率表。
2018年10月1日生效的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8年10月1日生效的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11c6a76f7fd5360cba1adb80.png)
率表
速算扣除数 210 1,410 2,660 4,410 7,160 15,160
2018年10月1日生效的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5,000元/月(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5,0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1 2 3 4 5 6 7 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36,000元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超过960,000元பைடு நூலகம்部分 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3,000元的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2018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
![2018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https://img.taocdn.com/s3/m/6133f0ef05087632311212a0.png)
级数 1 2 3 4 5 6 7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不超过3000元的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数 0 210 1410 2660 4410 7160 15160
说明: 1、新增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 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支出(2019/01/01后扣除)。 2、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应纳税额
最新2018个税税率表个税公式
![最新2018个税税率表个税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6d4403650e52ea5518984e.png)
年度汇算 年收入
不超过36000元的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超过960000元至元的部分
综合收入个税税率表
年收入
不超过36000元的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超过960000元至元的部分
换算为月收入 税率
个税税额 0.00
个税税0% 20% 25% 30% 35% 45%
从2018年10月1日执行。
月预交计算器 应税工资(月) 输入应税工资:
年度汇算计算器 输入应税工资: 应税工资(年) 789,241.00
率表
速算扣除数(月)
210 1410 2660 4410 7160 15160
速算扣除数(年)
2520 16920 31920 52920 85920 181920
2018年最新个税税率表
![2018年最新个税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37afa4aa00b52acec7ca5e.png)
2018年最新最全的常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8年最新常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双手奉上,附带8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专为会计人收藏备用!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年终奖所得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edd91e437cd184254a35351e.png)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
个人所得税率是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2018年10月1日3%-45%目录.1?.??.??.2?.3?.4?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注:个人税率表和企业税率表的2018年8月调整版本还未更新)个人税率表企业税率表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4]调整历史2003年10月22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
2005年初,广东财政再次对个税免征额提高进行调研,以便为中央尽快出台税改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005年0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08月23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