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Introduction复习思考题: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4、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第二章古典国理际贸易论:比较优势原理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哪点上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在每种商品中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怎样向另一国出口商品?4、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5、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 4)发展中国家工人只能在较差的工作环境中劳动,并且所获得的工资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此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并出口产品,这是否是一种剥削?5)如果竞争优势建造在低工资的条件上,这种竞争是否公平?是否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1、为什么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会出现不完全分工(在小国也是如此)?固定成本和递增成本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交易所得?什么是分工所得?第四章赫克歇尔—俄林理论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在哪些方面扩展了我们前几章使用的贸易模型?古典经济学家对这些扩展有什么看法?2、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劳动比率的含义是什么?3、资本丰裕国家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因素决定各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4、什么因素决定两国生产各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哪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时均使用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各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相同?5、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其的一些可能解释是什么?人力资本对解释这一问题作出了什么贡献?6、要素密集度颠倒的含义是什么?它和生产要素替代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果要素密集度的颠倒普遍存在就会推翻赫—俄定理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在现实世界中,对要素密集度颠倒的普遍程度所作的经验检验的结果如何?7、在中国过去的20年中,国际贸易对工资不平等的加剧是否起到什么作用?应怎样解释?8、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

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

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

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图2-7 本国生产可能性曲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

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

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

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

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

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

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8章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到达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

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到达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拟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严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

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展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有何差异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2〕外国资本突然大量流入。

答案提示:〔1〕固定汇率下,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本国货币的利率下降,本国货币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存在国际收支逆差,这样对国内货币产生贬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市场,抛出外汇,收回本币,使汇率保持固定,与此同时国内货币供给减少,直到重新到达原来的均衡点为止。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精编文档).doc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1-8章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1-8章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 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答案提示:第二章答案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2021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经典题型)

2021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经典题型)

2021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经典题型)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绝对优势(理论):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加更绝对优势(或更高效率),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处在绝对劣势(或效率更高),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存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用其中一部分去互换其存有绝对劣势的商品,从而提升两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商品的生产量,加深消费者福利。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核心是论证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样的产品情况下,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中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国际贸易同样可以为双方带来利益;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在劣势,仍有可能展开互利贸易。

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大一些的商品(具备比较优势),同时进口本国绝对劣势相对小的商品,便可以赢得利益。

要素丰裕度:衡量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

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另一种是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要素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采用的生产要素的女团比例。

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采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贸易条件:是指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多少进口商品,或者说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如果a国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

a国的贸易条件可以表示为px/py。

一国的贸易条件是其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的倒数。

相互市场需求法则:具体内容:在一国国内,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去同意。

国家间商品经济的具体内容比例就是由两国间对彼此商品的相互市场需求同意的。

互换比价或贸易条件与否不利应当就是贸易双方彼此对另一国出口商品市场需求程度的高低而的定,只有在相互市场需求平衡,一国输入商品数量恰好等同于另一国输出商品数量时所构成的互换比价才彰显商品的国际价值。

若一个国家以它的产品和另一个国家对它的产品市场需求数量及市场需求减少的程度比较,外国对其商品的市场需求越是少于它对外国商品的市场需求,贸易条件就对它越不利,贸易条件越是吻合外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互换比价,也就是说它的一定数量的商品就可以取回更多的外国商品。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0002)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0002)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二:简答简述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答:(1)意义:①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②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③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有益。

(2)缺陷:不具有普遍性。

(比如:一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劣势)4、对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误解?答:①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②贫民劳动论。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③剥削。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受到剥削,使其福利恶化;6、专业化分工会进行的那么彻底吗?为什么?答:不会。

原因:①多种要素存在会减弱分工的趋势;②国家保护民族产业;③运输费用的存在(会导致非贸易品)。

7、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答:①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现实中不存在;②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分工的影响,并据此认为一个国家始终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③忽略了各国资源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仅认为技术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不同)④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

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答: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行情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

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的,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篇一:李坤望版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

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丰裕度3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无关。

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两个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 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4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

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

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5相互需求法则相互需求法则以贸易双方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及其强弱程度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比率的理论。

6提供曲线、: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它表明一国为获得一定量的某种进口商品,需要提供多少其它商品出口,从供求两方面来考虑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7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8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施加以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利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

这种政策观点针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而提出,其核心在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为了获取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该政策是一种进攻性的而非防御性的政策。

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竞争环境,调整企业的战略性行为。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 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

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

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

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

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

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 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

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

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

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

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所以,从图2-9中可以看出,相对价格为3/2时,相对供给在0到1/2之间;相对价格在3/2和5之间时,相对供给保持1//2不变;当相对价格为5时,相对供给从1/2到无穷大。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

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

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

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图2-7 本国生产可能性曲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

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

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

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

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

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

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

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

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

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

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

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

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 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

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

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

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

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所以,从图2-9中可以看出,相对价格为3/2时,相对供给在0到1/2之间;相对价格在3/2和5之间时,相对供给保持1//2不变;当相对价格为5时,相对供给从1/2到无穷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二:简答简述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答:(1)意义:①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②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③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有益。

(2)缺陷:不具有普遍性。

(比如:一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劣势)4、对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误解?答:①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②贫民劳动论。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③剥削。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受到剥削,使其福利恶化;6、专业化分工会进行的那么彻底吗?为什么?答:不会。

原因:①多种要素存在会减弱分工的趋势;②国家保护民族产业;③运输费用的存在(会导致非贸易品)。

7、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答:①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现实中不存在;②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分工的影响,并据此认为一个国家始终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③忽略了各国资源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仅认为技术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不同)④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

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答: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行情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

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的,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特定要素: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2、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假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等产量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2、等成本线:表示用既定的成本可以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要素丰裕度:一国的资源拥有状况,即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

4、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不同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系,是一个相对概念。

二、简答2、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答:均衡条件下,自由贸易使两国商品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都相等,由于两国生产函数相同、生产要素同质,因此两国商品的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相同,两国国内生产要素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也必然相同。

5、简述里昂惕夫之谜。

答: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

6、如何解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不能通过美国实证检验?答:有六种解释,①劳动熟练说。

里昂惕夫认为,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

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

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

②人力资本说。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育和培训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可以称为人才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③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比如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但与同样的粮食出口国泰国相比,美国的粮食生产显然属于资本密集型,但与美国生产的机器制成品相比又是劳动密集型。

所以说,从世界角度看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但从美国角度看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④需求偏好论。

美国人对资本要素密集型产品具有强烈偏好。

⑤贸易保护说。

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其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企业。

⑥自然资源说。

在美国进口的自然资源产品中大部分为其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对这些资源的加工等过程中又大量的投入资本,故这些产品在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偏向型经济增长: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产品方向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个产品方向上扩张的幅度,这样的经济增长称之为偏向型经济增长。

2、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3、贫困化增长:当一国发生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时,贸易条件会恶化,福利水平会下降,这样的经济增长称之为贫困化增长。

二、简答1、简述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答:①大国;②RS与RD曲线必须非常陡峭,即出口偏向型产品的小幅度增长会使贸易条件有较大幅度的恶化,即价格弹性很小。

第六章二、简答1、简述重叠需求理论的内容。

答:①本国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外国的需求之上;②两国贸易的流向和规模有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程度决定;③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程度取决于两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二、简答2、试述垄断竞争模型下国际贸易的导致的结果。

答:①单个厂商生产规模扩大;②消费者所面对的厂商数量增加;③市场集中程度加强;④市场价格下降,消费者福利水平增加。

3、解释产业聚集的原因。

答:①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可节约成本)②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③有助于知识外溢。

(研发出新产品申请专利后其他厂商也会知道)第八、九章一、名词解释1、幼稚产业: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2、最佳关税:是指对应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3、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4、二元经济: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中,现代的、资本密集型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非常贫穷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

二、简答1、简述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的理论内容和政策主张。

答:(1)理论内容①主张国家经济学。

李斯特将国家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业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业阶段;②主张生产力理论。

从国内工业利益高于贸易利益的观点出发,引申出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重要,特别需要加以保护。

所以,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应考虑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

③主张国家干预。

(2)政策主张①保护对象的选择只能以工业为保护对象,不应该保护农业。

工业中保护的重点又是那些重要工业部门,对于较为次要的奢侈品和对国内工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复杂机器的输入,则应采取保护政策。

受保护对象一段时间后能够成长起来。

2、试分析对幼稚产业保护的原因。

答:①规模经济;②不完全的资本市场;(新兴产业扩大生产受到当前有限利润的限制)③无偿占用。

(“搭便车”行为)3、试评价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答:(1)意义①促进了德国由封建社会像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②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指明了发展道路;③标志着两大流派(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完全形成。

(2)缺陷①是一种次优政策,不能为贸易保护提供充足的理由;②政府作为一个拥有不完全信息的主体,很难正确选择幼稚产业主体;③政府对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的实施受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④政府的保护性政策一旦实施就很难退出;⑤保护性政策不利于企业创新。

4、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答:某些产业存在不完全竞争,有超额利润,在国际上存在争夺这些超额利润的竞争。

因此政府原则上可能通过变更博弈规则将这些超额利润转移到国内企业,用出口补贴阻止国外竞争者的投资和生产,而由此增加的国内企业利润超过补贴数额(若不考虑对消费者的影响),增加了国民收入。

5、简述二元经济结构下工业部门的特点。

答:①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高;②与较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应的是更高的工资率;③资本报酬率较低;④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已经与发达国家差不多;⑤城市中长期失业问题与较高的工资水平并存。

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

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二、简答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答:①周期性不平衡。

在经济衰退阶段,收入减少,有效需求下降,从而导致进口下降,因此可能引起贸易收支顺差;但经济衰退也可能造成资本外逃,从而引起资本项目逆差。

相反,在经济景气阶段可能引起贸易收支逆差,资本项目顺差。

②结构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是因为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③价格性不平衡。

在汇率一定的情况下,一国物价普遍上升,通货膨胀高于其他各国,则会导致该国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

④收入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形。

2、简述国际经济失衡的经济影响。

答:①对国民福利的影响。

经常账户的逆差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流入超过流出,因而增加了当期可享用的经济资源,提高了当期国民福利水平;顺差则反之。

②对国家收入的影响。

经常账户的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扩大,从而提高一国生产能力,用国外需求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提高国民收入;逆差则反之。

③对物价的影响。

顺差会使国内物价上涨,充分就业后,出口扩大只能使物价上涨;逆差则反之。

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一价定律:假定商品在国家之间的运输成本为零,也不存在贸易壁垒,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以统一货币表示,其价格是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