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0e8b2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a.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时代背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农村生活困苦。
地点背景:大堰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作者艾青的故乡。
1.2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中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艾青成长于大堰河附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共四节,每节四句,共十六行。
诗歌采用自由诗的形式,语言质朴、真挚。
2.2 诗歌主题思想:表达对故乡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 诗歌意象与象征:大堰河:代表作者的故乡,象征着家乡人民的生活。
保姆:象征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3.1 语言特色:质朴、真挚、感人,充满乡土气息。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3.2 韵律与节奏:诗歌节奏自由,韵律感强,符合自由诗的特点。
运用重复、排比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音乐性。
第四章:教学目标与方法4.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分析诗歌的内容、意象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歌内容等。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主题和艺术特色。
欣赏法: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情感。
第五章:教学设计5.1 课时安排:本章内容共计2课时。
5.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解析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象。
4. 讨论诗歌艺术特色:分组讨论诗歌的语言、韵律等。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答问题。
2. 分析诗歌的情感:探讨作者对故乡的情感表达。
3. 欣赏诗歌: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美感。
4.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1deb6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b.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全文。
(2)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了解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认识其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诗歌,提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恩之情,培养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理解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背诵。
2. 诗歌意象、手法和情感的分析。
3. 艾青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
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全文、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艾青诗歌,如《我爱这土地》等。
(2)简介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手法和情感。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如形式、内容、意象等。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5. 诗歌创作(1)启发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诗歌。
(2)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7. 课后作业(1)背诵《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全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诗歌创作评估:对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评价,关注其对诗歌形式的掌握、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指导。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1bab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5.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全文。
(2)了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尊重劳动人民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背诵。
2. 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2. 诗歌艺术特色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析诗歌主题和情感。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操作法: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表达对保姆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全文和相关资料,PPT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简要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圈点批注,记录诗歌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补充。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劳动人民的认识和尊重。
(2)学生讨论如何表达对保姆的感激之情。
6. 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七、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78709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e.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理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分析其艺术特色。
(3)了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其对保姆的感激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诗歌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读和背诵。
2. 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特点和艺术特色。
3. 理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其对保姆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
2. 诗歌韵律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诗人艾青的生平介绍资料。
3.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2. 朗读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学生合作探讨,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欣赏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欣赏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
(2)学生自主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保姆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1)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写一篇关于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等因素,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7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0bb92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5.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7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重点难点:1、写作背景与诗的抒情基调2、抒情主人公与的关系学习过程及指导:一、导入、示标(略)二、检查预习1、艾青简介:原名蒋海澄,1910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著名诗人,《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礁石》《我爱这土地》。
他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的命”,被送到一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回家读书,但受到冷遇,只准称父母为叔叔婶婶,正如他所说:是在冷漠和歧视的空气里长大。
1932年被捕,在冰冷里,看见晓雪飞舞,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这首悼念讴歌之作。
2、解释词语典押,典当。
自我意识:形容尴尬或不大方的样子。
三、有感情地全诗。
注意抒情基调,感激与怀念,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四、理清文章的抒情结构:大堰河我的保姆五、“抒情主人公”与的关系本文是一首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等于,但由于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有的影子,或者说,往往就是诗人自己。
六、布置预习: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诗歌的朗读指导,思想情感体会;2、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体会、学习;3、“大堰河”形象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1、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2、语言特点分析。
三、教学难点:诗歌中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揣摩品味。
四、教学方法:拟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互动问答法等。
五、教具准备:教本、教案、有关多媒体课件。
六、导学设计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保姆”这种工作的内容吗?学生答,师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了解有关背景资料------请大家齐声读出来。
2、请同学们把全诗的13个诗节标上序号。
3、教师范读1—3节诗歌,之后提出阅读要求:有表情朗读,准备3分钟,自由举手读自己喜欢的诗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cd7b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6.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1.1.1 大堰河概述: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底蕴1.1.2 诗歌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地域特色、作者情感1.2 诗人艾青简介1.2.1 生平经历1.2.2 文学成就与诗歌创作风格1.2.3 对我国现代诗歌的贡献第二章: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2.1 诗歌主题2.1.1 对故乡的眷恋2.1.2 对母亲的怀念2.1.3 对劳动人民的赞美2.2 诗歌艺术特色2.2.1 韵律与节奏2.2.2 意象与象征2.2.3 情感表达与修辞手法第三章:诗歌结构与内容分析3.1 诗歌结构3.1.1 诗节与诗行3.1.2 诗歌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3.2 诗歌内容分析3.2.1 描述大堰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3.2.2 描绘作者与母亲在大堰河的生活场景3.2.3 表达作者对故乡、母亲的思念与感激之情第四章:诗歌鉴赏与感悟4.1 诗歌鉴赏4.1.1 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情感4.1.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与创作手法4.2 个人感悟4.2.1 思考诗歌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4.2.2 表达对故乡、家人的情感第五章:拓展活动与课后作业5.1 拓展活动5.1.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5.1.2 开展以“故乡”为主题的写作活动5.2 课后作业5.2.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与分析第六章:分组讨论与课堂分享6.1 分组讨论6.1.1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6.1.2 每组选取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6.2 课堂分享6.2.1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第七章:诗歌创作练习7.1 诗歌创作指导7.1.1 教师示范创作一首以“故乡”为主题的诗歌7.1.2 讲解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方法7.2 学生诗歌创作练习7.2.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创作一首诗歌7.2.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改进建议第八章:课堂小结与反思8.1 课堂小结8.1.2 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8.2 学生反思8.2.1 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学习表现8.2.2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诗歌鉴赏能力第九章:家庭作业布置9.1 作业内容9.1.1 请学生修改和完善之前的诗歌创作9.1.2 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9.2 作业要求与评价标准9.2.1 明确作业完成要求9.2.2 设定作业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十章:课后跟进与辅导10.1 课后跟进10.1.1 教师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10.1.2 针对学生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和建议10.2 辅导内容10.2.1 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10.2.2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相关诗歌阅读推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解析: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对于深入解读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优秀7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d45f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f.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优秀7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篇一【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诗歌语言的鉴赏力,感悟母爱、亲情。
2、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排比、反复等手法的运用。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关于母爱的诗歌例如《游子吟》等导入。
“他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二、速读全诗,把握诗歌写作思路和情感教师提示: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由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献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三、具体研读、赏析1、第一部分:重点是反复诵读体会第三小节,思考:景物描写的特征是什么?诗中反复的运用有何作用?揣摩朗诵的声调。
2、朗读研讨第三部分,重点是第四节:⑴ 朗读并找出此节中的生活镜头。
⑴ 讨论,多组镜头以排比句式组合在一起,用反复的手法突出“抱”“抚摸”的动作有何效果?⑴ 请同学们想象描述大堰河的双手形象。
⑴ 学生回忆自己母亲双手的形状,说一说生活中感到母爱的细节。
⑴ 读第五、六节,思考作者写两个家庭的不同,有什么写作目的?⑴ 读第七小节,思考大堰河生活忙碌但贫穷,为什么总是含笑?⑴ 读第八小节,让同学们诵读并概括本节内容,找出大堰河对乳儿深爱的细节,讨论写大堰河之梦的作用。
3、研读第三部分:⑴ 师生共同朗读文本,反复揣摩声调与节奏。
(抑郁、哀伤、沉重、缓慢)⑴ 第十节中大堰河的坟墓给你什么样的感受?⑴ 让学生用憎恨的语气朗读第十一小节,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后教师指导。
4、鉴赏体会第四部分:大堰河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四、小结本诗的影响。
五、欣赏朗诵磁带,最后一次感受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 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感情。
⑴ 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9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6746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f.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9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艺术手法,并理解其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品味诗歌中的情感;讲授法与合作探究法相结合,探讨诗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品味诗中真挚的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树立尊重劳动人民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情感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顾1、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现代著名诗人。
艾青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代表作《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等。
写作背景: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
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
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
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1932年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睹雪思人,满怀深情的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曾回忆说:“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完全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
我觉得只有在大堰河的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很爱她。
”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2、诗歌的内容结构二、细读诗歌,分析诗歌划分层次:(一)第一部分(1——2)我和大堰河的出身阶级不同,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抽查朗读2、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身世悲苦)(二)第二部分(3——11)诗人触景生情,追述勤劳善良的大堰河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648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1.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理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分析其艺术特色。
(3)了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诗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理解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关注普通劳动者,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3. 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理解。
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3. 创意写作练习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大堰河——我的保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欣赏心得。
5. 创意写作:(1)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3. 选择一首艾青的其他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继续深入学习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揭示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a18f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0.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以及诗歌的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艾青的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诗歌中汲取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理解诗歌中反映的我国农村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情感。
(2)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及修辞手法。
(3)学会欣赏艾青的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艾青及其诗歌创作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结合注释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及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解析诗歌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及作者情感。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中保姆的情感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恩之心。
6. 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象征意义及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情感体验的分享及感恩之心的表达。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及象征意义。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4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3d3a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2.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的诵读方法,体会排比反复修辞的好处和诗歌抒发的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和揣摩诗歌语言,锻炼朗读能力,培养鉴赏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
3.激发创作热情,尝试着自己动手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情愫。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和文中排比、反复等修辞运用的好处,激发创作热情。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关键词句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与学生共同回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对国家深沉的爱,引出作者对于其保姆——大堰河的思念之情,顺势导入本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1.通读全诗,标出小节,试着划分出节奏读出自己的感受。
明确:全诗共13小节,学生初步感知艾青对大堰河的情感。
2.教师范读一小节,划分节奏。
(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明确:以第6节为例,诗人在这一节突出的描写了地主家庭的富足以及我的不适感,与我之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诵读时,比如“红漆雕花”“金色的花纹”“‘天伦叙乐’的匾”“丝的和贝壳的”“油漆过”“安了火钵”“碾了三番”等修饰语都应适当强调,以符合作者突出地主家庭富足这一意图。
作者自比为“新客”,比如在读“摸”“呆呆”“看着”“不认得”“不熟识”等词语时应用心诵出“忸怩不安”之态,以突出作者的不适感。
3.学生带着这个任务继续读诗:这首诗很长向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明确:首先,分别介绍我和大堰河;其次,雪天作者在囹圄中,触景生情,回忆起自己的保姆大堰河;最后,作者集中的抒发了对于大堰河的爱。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1.第4节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明确:首先,一幅充满温情的劳作画面,大堰河在一天的劳作之后抱起我、抚摸我,充满温情。
其次,这样文字让每一位读到的人都会感觉到温暖,比如“厚大的手掌”“怀里”“抚摸”“灶火”“煮熟”等,与第3节的“雪”“坟墓”“枯死”等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在困境中(入狱)触景怀人,引起作者对于温暖美好的回忆。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081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0.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乡土情怀。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背诵与朗读。
(2)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情感表达的把握。
(3)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层次意象的理解。
(2)如何运用诗歌中的情感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其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歌中的情感,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5. 创意写作:(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 完成创意写作任务,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c9227afe4733687f21aa09.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潜力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透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主要方法合作探究,分组比赛。
三、教学重点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资料之一,就是学会感恩。
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
是啊,就应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完美,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完美的生活。
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潜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1.第一轮比赛:诵读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
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4)群众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宣布规则:(1)时间15分钟(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状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透过必须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
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
如:(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优秀6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7e45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4.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优秀6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
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
是啊,应该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1.第一轮比赛:诵读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
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宣布规则:(1)时间15分钟(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
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
人教必修《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必修《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eed3a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b.png)
人教必修《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艾青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通过诗歌的导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教学内容:1. 介绍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2. 让学生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感受诗歌的语言和情感。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社会和个人意义。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和形式。
2.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1.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结构和形式。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等元素。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如诗节、行数、韵律等。
2. 分析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等元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默写,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诗歌结构的理解。
第三章:词语和意象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和使用。
2. 通过分析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1.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和使用。
2.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和使用。
2. 分析词语和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运用词语和意象创作自己的诗歌,加深对诗歌表达方式的理解。
第四章:情感和主题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
2. 通过分析情感和主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内容:1.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的情感和主题。
[专题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
![[专题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42785d7fd5360cbb1adb15.png)
[专题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潜力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透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主要方法合作探究,分组比赛。
三、教学重点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资料之一,就是学会感恩。
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
是啊,就应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完美,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完美的生活。
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潜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1.第一轮比赛:诵读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
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4)群众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宣布规则:(1)时间15分钟(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状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透过必须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
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优秀3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31cf2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7.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3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
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课文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字词练习2.完成字词练习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一、了解创作背景(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的名作。
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1d8f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a.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2)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了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背诵与理解;(2)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运用;(3)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把握;(2)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识别和解读;(3)将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提醒学生课后进行诗歌的背诵和练习写作。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以“家乡”为主题的作文;3. 深入研究艾青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风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和课堂表现;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世界。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4ca5e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b.png)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一首艾青的诗,这首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家对艾青可能不是很熟识,那么,关于这首诗的标题和请大家看一下注解一;二、朗读课文老师:看完了吧?——好。
关于和题目老师还想补充一点: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奠基之作。
那这首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他以此成名?下面我们就走进这首诗歌,观赏观赏,品尝品尝。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阅读这首诗,诗也比较长,所以,我想请两位同学把诗先给大家读一下,其他的同学要做的工作就是拿起你的笔,在他们读的时候,仔细地看诗,标出自然段,看看全诗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好吗?——好,那我来请两位同学吧?这位女同学你从开头读到第8段:“大堰河深爱他的乳儿”;然后再找个男生读读后半截,请你好吗?——她读完以后你接着读,好吗?—— 生:读……三、解读诗歌1、第1、2节老师:好,大家标出自然段了吗?有多少个自然段?——12or13,究竟多少?——13个。
老师:好,我还想再提一个问题,这首诗的题目叫《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长给自己保姆——大堰河的一首赞歌,那么,“我”和“大堰河”分别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有同学能说说吗?请你——师生:大堰河是“我”的奶妈,那么我就是大堰河的“乳儿”。
诗里是这样说的,这讲的是“我”和大堰河的关系。
他俩的身份地位——“我”是地主的儿子,大堰河——平凡的村里的一个妇女。
你能说说她平凡到什么程度吗?师生:名字很平凡,怎么平凡?——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别人叫她就用她的村子的名字来叫她。
——叫她村子的名字,她的村子的名字叫大堰河,所以她就叫大堰河。
(悲苦的身世)老师:好,其实我们在1、2两节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的关系,大家再看看,我是地主的儿子,那大堰河是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书上怎么说?生:童养媳。
老师:有同学知道什么叫童养媳吗?生:原来的时候穷苦人家的女孩被卖到富人家里去,很小的时候就给人当媳妇。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3篇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b9b4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中高一上学期的语文课本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大堰河的回忆和感悟,以及大堰河对作者成长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2.理解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和珍惜身边的环境和人文景观。
教学重难点:1.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2.基于课文内容的情感表达;3.激发学生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及相关资料;2.多媒体课件;3.悬挂大堰河的照片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某个地方,让学生谈谈对这个地方的情感和回忆,激发学生对故乡和家乡的思考。
【展示】2.展示大堰河的照片或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启发学生思考:大堰河在作者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它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改变?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阅读】4.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把握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
5.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堰河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启示和感悟。
6.小组讨论结果汇报: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分析】7.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
【激励】8.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对我们有深远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家乡环境?【思考】9.课堂小结: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散文特点、大堰河对作者的作用以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等问题,进行思考总结。
10.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体会,写一篇散文,或者写一篇关于大堰河的感悟和保护的文章。
【反馈】11.课后布置: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记录:执教者: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王满仓课题:著名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准备:阎维文的《母亲》、中国古典管子曲《江河水》、配乐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和配乐朗诵《疯娘》四个mp3,关于母亲的名人名言两条(毛笔书法),大毛苌的著名文论。
听讲者: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资源准备、组织和课堂记录: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教师王三卫授课内容和过程:(一)导入和准备:启发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对于诗歌的认识。
王:同学们,这节课由我来上,这是一节探索课,大家不必紧张,要全身放松,明白么?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这节课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大概需要80分钟,大家能耐得下来么?诸生:(满脸洋溢着喜悦和期待,异口同声)能!王:那么,我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学了九年的语文,其中接触到了很多的古典诗词和现当代诗歌。
我想大家是非常喜欢的,可是听老师讲的时候,却觉得很受罪,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诸生:(允诺地点点头)……王: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把大家真正引入一种审美的境界里,引入到诗歌的内核里去,去感受诗歌中的真感情、真境界。
下面,我想提一个问题——诗歌是什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注意——我这里不想让同学们摆出自己看到的关于诗歌的概念式的回答,我主要想听听大家对诗歌的看法。
(回身板书“什么是诗歌?”,在黑板中间第一行。
)大家畅所欲言,大胆地说说,对错无所谓,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说出一点感悟的。
(稍稍停顿了一会儿)生1: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凝炼的一种文体。
王: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概念型的,我们刚才说过了,不要这种回答。
不过这位同学记住了诗歌的概念,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我更喜欢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生2 :诗歌是作者宣泄自己内心情感的一个通道!王:好么?是不是该给这位同学鼓鼓掌呢?他的表述还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呀——是什么?诸生:(满脸喜悦,齐声回答)比喻,哗哗哗……生3:我觉得,每首诗都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和自己深沉的情感。
王:怎么样?他说得好不好?哪个词语的使用是你没有想到的?作为一个刚刚跨入高中的同学,能用这个词,实在是了不起,比我带的三年级和补习班的很多同学的语汇还要丰富呢!诸生:(面露喜色)好……“寄寓”这个词用得好!(回身在黑板右上角,用工笔正楷写下“寄寓”一词)生4: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面镜子!诸生:(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同学们热情地为这位同学齐声鼓掌)这个比喻太好了!(不待老师评价,他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了)王:确实太好了,这个比喻连我也没有想到!真的,这是我的真心话!我来上课时,还为大家能不能主动配合捏了把汗呢,不承想同学们的创造力如此活跃,我也要真诚的为这位同学鼓掌呢(说着,王老师和同学们又一次为这位同学鼓起了掌)!生5:我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把火,它不仅燃烧着诗人自己,也燃烧着读者!诸生:好好好,哗哗哗……(课堂又一次掀起高潮,学生激动地感情溢于言表)王:好了,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再给同学们陈述自己看法的机会了,希望大家以后在课堂上多发言,多说话,这才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下来我给大家读一段关于《诗经》的经典文论,是文言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大家能不能听懂?诸生:能——王:我想大家一定能够听懂它的大意的,哪怕只能听懂七八成也行呀!(接着,王老师背诵了这段经典的文论,令在座的老师不得不佩服,尤其是学生,他们更是屏气凝神地聆听了起来)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毛苌(chánɡ)认为诗歌是做什么用的?教学目标: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归纳诗歌主题。
2、赏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味语言,领会诗人对大堰河、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大堰河形象的理解。
2、诗歌的表现手法、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1、请今天演讲的同学上台演讲。
(作适当评价)2、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艾青的童年生活及其保姆一生的悲苦境况。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如此怀念自己的乳母?就让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大堰河的形象,从中寻求答案吧。
一、概括大堰河的形象(学生讨论几分钟)师提示:分析人物可大致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社会地位、性格、命运等。
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分析、归纳大堰河的形象。
)1、分析形象师:大堰河的社会地位怎样?生甲:很低,连名字都没有。
师:对,找得很准。
大堰河作为当时最普通的一名贫困劳动妇女,她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她的性格怎样?生乙:勤劳。
师:从本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生乙:第四节一连串的劳动,她用厚大的手掌“煮饭、补衣……还有第七节都是描写她的场景。
师:回答很好。
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诗句读一遍。
(学生齐读相关诗句)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
现在请大家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第七节作者反复用哪一个词来形容保姆劳动时的表情?生丙:她含着笑……师:对,大堰河尽管终日有忙不完的事,但她始终是“含着笑”做每一件事,这说明她具有怎样的个性?生丁:笑对人生,乐观。
师:对,乐观。
那么她除了勤劳、乐观,还有怎样的品质呢?生戊:善良。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戊:“我”是地主的儿子,她却对“我”非常的关爱,给“我”以母亲的温暖。
师:对,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博大的女性。
从诗的哪一节可以看出?生戊:第8节,大堰河深爱着乳儿……师:很好。
大家仔细听我把第8节朗读一遍,认真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
大堰河的性格还有很多方面,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样一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她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生戌:受尽欺凌,尝尽艰辛,悲苦一生。
师:太好了!大家概括得非常准确。
2、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即全诗的主题)师:大堰河可以说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的吟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等诗句。
诗人对自己的保姆极力赞美,甚至将这种感情扩大到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
那么,为什么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的妇女生活如此悲苦,命运如此不公呢?她要是生活在现在早该发家致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甲:社会制度,当时的黑暗社会。
生丁:还有传统的陋习。
师:诗人也在诗中明确地表白了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是哪一句?生庚:“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个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师:讲到这里,我们已不难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对保姆——生丙:赞美与怀念。
师:对社会——生乙:控诉与愤斥。
师:这也是本文的主题,我们一起来归纳。
诗人以什么样的背景来表达主题?生齐:以自己的幼年生活为背景。
师:描述了谁的一生?生齐: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
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生热烈:抒发了对保姆真挚的怀念与热情的赞美,表达了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
师:棒极了!大家自我鼓励一下。
(掌声热烈,同学们热情高涨)二、为大堰河建立个人档案现在大家已经非常了解大堰河了,这么一个伟大的女性,应该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我们要为大堰河建立一个个人档案。
我们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吧:属相、身高、体重、血型、身体状况、人生信条、最得意的是什么事。
请大家作好准备,可以讨论。
(先出示档案内容,后请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火暴,各组争先恐后发言,争论激烈。
边归纳边板书。
)档案内容归纳如下:姓名:大堰河属相:牛(勤劳/任劳任怨);马(任劳任怨的代表);猪(任人宰割)(只要有理就行)。
血型:O型,比较普遍,奉献型;什么血型都可以。
身高:160CM以上,经常劳动锻炼了;150CM以上,生活的重压,营养不良。
体重:47KG 生活不好,不会很胖。
身体状况:健康,能干那么多活;不健康,40岁就含泪去了。
生命中最得意的事:有乳儿——我。
人生信条:为了儿子,甘愿为牛为马;笑对人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师:只要有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整理大堰河的档案资料。
三、本文的修辞及其作用师: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抒情的诗,作者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那么在叙事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大家找出原句,并思考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生归纳有难度,让学生齐读其中某一节,细细体会,适当提示)生答:排比、反复。
作用是: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师: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很多地方都使用了首尾反复,如第1、3、4、6、7、8、10节都用了首尾反复。
其作用就是对比。
师:说得好!本诗的确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请大家列举一、两例。
生:第4节和第6节,两家条件的鲜明对比。
师插言:还有吗?生:第10节,大堰河生前的凌侮和辛劳与死后的凄凉对比。
师:大家都找得很准确,文中的修辞还有很多,如“大堰河,你为什么哭?”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格?生齐:设问。
师: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有兴趣的仔细整理一下。
四:对“呈给你紫色的灵魂”一句中“紫色”一词的探讨。
师:大堰河给予诗人的是无可替代的母爱,由此诗人对大堰河也是无比的怀念和赞美。
请大家看倒数第2节,诗人赞美自己已故的保姆时这样写道:“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在这里,作者为什么单用“紫色”来修饰“灵魂”呢?我们如何理解“紫色”所包含的深意呢?请大家认真思考,可以讨论。
生甲:紫色代表高贵,神圣。
师:说得好,紫色代表高贵,神圣,如我们古代最神圣的皇宫是什么?生乙抢答:紫禁城。
师:再比如,形容好的东西时都用紫色的:红的发紫,紫气东来……大堰河虽然身份卑微,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善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
请结合大堰河一生的命运,谈谈你对“紫色”的理解。
生甲:紫色是伤痕的颜色,代表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
师:回答得非常好,大堰河一生悲苦,结局凄惨,因而称为紫色的灵魂,既高贵却又伤痕累累。
四、课堂小结师: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归纳大堰河的形象,加深了对作者无比赞美、怀念大堰河的理解,体会了排比、反复和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同时也领悟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首诗,能从情感价值观方面受到启发,有所收益,懂得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五、布置作业这是一首抒情诗,要求大家反复朗读,并选择诗中你认为最富于感情的段落,进行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