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验报告植物修复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植物修复实验的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验证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4. 分析植物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二、实验原理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的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2. 污染土壤:含有Cd、Pb等重金属的土壤;3. 实验设备:盆栽、土壤分析仪器、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土壤准备:将污染土壤过筛,去除石块等杂物,然后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作为实验组;2. 植物种植:将紫花苜蓿种子播种于两组土壤中,确保两组土壤的播种量、种植密度、水分管理等条件一致;3.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前期、中期和后期;a. 前期:在播种后30天内,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b. 中期:在播种后30~60天内,每10天测定一次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情况;c. 后期:在播种后60天后,测定植物生物量、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植物修复效果;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植物生长、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情况:实验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植物的叶片颜色更绿,生长速度更快;2. 土壤重金属含量:实验组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好的吸收和降解作用;3. 植物修复效果:实验组植物生物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表明植物修复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
六、实验结论1.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 紫花苜蓿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可作为植物修复技术的候选植物;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土壤污染程度、植物种类、种植密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修复方案。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生态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植物的观察和比较,掌握植物在生态系
统中的作用和适应性。
实验材料:五株不同种类的植物,土壤,水
实验步骤:
1. 准备五个相同大小的花盆,分别装上土壤。
2. 将五株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别种在花盆里。
3. 每天给每株植物适量的水,控制花盆内的湿度。
4. 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的颜色、数量和大小。
5. 在实验结束时,比较五株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其中的差异。
实验结果:五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各有不同,其中有些植物的叶片颜色十分鲜艳,生长也较快,有些植物的叶片颜色暗淡,生长缓慢。
在细致的观察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三个现象:
1. 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适应的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几株叶片颜色鲜艳的植物在日光充足、土壤湿润的条件下生长得较为茂盛,而另外几株叶片暗淡的植物却在光线不充足、土壤缺乏养分的情况下生长稳健,说明它们已经适应了环境的不同变化。
2. 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水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但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实验中,我们控制了每株植物得到的水量,发现一些植物的叶片变黄、枯萎,说明缺少水分,一些植物的生长较快,说明有充足的水分,这再次证明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3. 植物的相互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些植物在与其他植物共生的情况下生长得更为茁壮,而有些植物却相反,说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它们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次植物生态实验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和生长方式,对于我们今后研究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帮助。
生态学综合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生态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野外调查、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
3. 通过综合实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实验内容本次综合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生态系统类型识别与描述2. 生态因子调查与测定3. 生态群落结构分析4. 生态平衡与稳定性研究5. 生态修复与保护实践三、实验方法1. 生态系统类型识别与描述- 通过野外考察,识别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 对所选生态系统进行描述,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组成等。
2. 生态因子调查与测定- 调查和测定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态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
- 采用仪器设备(如温度计、湿度计、照度计等)进行测量。
3. 生态群落结构分析- 对生态群落进行调查,记录物种组成、生物量、密度等指标。
- 分析群落结构特征,如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群落演替等。
4. 生态平衡与稳定性研究- 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5. 生态修复与保护实践- 选择典型受损生态系统,如退化草地、水土流失区等。
- 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 评估生态修复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态系统类型识别与描述通过野外考察,我们识别出以下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以乔木为主要植被类型,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草原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要植被类型,具有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湿地生态系统:以水生植物为主要植被类型,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功能。
2. 生态因子调查与测定我们对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调查和测定,结果如下:- 光照:森林生态系统光照强度较低,草原生态系统光照强度较高,湿地生态系统光照强度适中。
- 温度:森林生态系统温度适中,草原生态系统温度较高,湿地生态系统温度较低。
生态学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生态学实训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生态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生态现象的能力;3. 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4. 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生态系统调查2.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3.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度计算4.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四、实验方法1. 生态系统调查:采用样方法,随机选取一定面积的样地,调查样地内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特征。
2.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记录样地内植物种类、高度、冠幅、叶面积等特征,分析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3.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根据植物种类、高度、冠幅、叶面积等特征,计算不同植物种类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度。
4.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分析样地内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标,评估生态系统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态系统调查本次实验共调查了10个样地,样地面积为100m²。
调查结果显示,样地内共有20种植物,其中乔木6种,灌木8种,草本6种。
植物种类丰富,分布较为均匀。
2.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通过对样地内植物种类、高度、冠幅、叶面积等特征的分析,发现植物群落结构较为复杂。
乔木层以杨树、柳树为主,灌木层以荆条、胡枝子为主,草本层以狗尾草、蒲公英为主。
植物群落层次分明,结构稳定。
3.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根据植物种类、高度、冠幅、叶面积等特征,计算得出各植物种类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度。
结果显示,不同植物种类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且生态位重叠度较低,表明植物群落内物种间竞争较弱。
4.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样地内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标的分析,评估得出该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实验选取了校园内的一片草地作为研究区域,同时准备了测量工具如尺子、温度计、湿度计等,以及记录工具如笔记本和笔。
(二)实验方法1、物种调查采用样方法对草地中的植物物种进行调查。
在选定的区域内设置多个样方,记录每个样方内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环境因子测量在实验区域内不同地点测量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并记录测量时间和地点。
3、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并探讨环境因子与物种分布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一)物种调查结果经过样方调查,共记录到X种植物,其中优势物种为具体植物名称。
不同样方内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
(二)环境因子测量结果实验区域内的温度在具体温度范围之间变化,湿度在具体湿度范围之间波动,光照强度在具体光照强度范围之间。
(三)数据分析结果通过计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发现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为具体数值,多样性指数为具体数值。
进一步分析发现,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有显著影响。
例如,在温度较高、湿度适中、光照充足的区域,某些喜阳植物的分布较为密集。
四、实验讨论(一)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物种多样性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植物在草地中的分布不均匀。
此外,土壤质地、养分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也可能对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通常意味着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因为丰富的物种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抵御外界干扰和病虫害的侵袭。
(三)人类活动的影响校园内的草地受到人类活动的一定干扰,如踩踏、修剪等。
这些活动可能会改变草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生态学实验报告植物生长发育有效积温的测定
生态学实验报告植物生长发育有效积温的测定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确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效积温。
实验原理:植物生长发育的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总的生长发育时间取决于植物积累的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内的积温。
本实验中使用的积温公式为:有效积温(℃)=(温度1+温度2+…+温度n)/n实验步骤:1.准备20个相同种类的植物苗,并确保它们的尺寸、年龄和健康状况一致。
2.将这20个植物苗分成4组,每组5个苗。
3.在第一组中,将植物放置在25℃的恒温器中,并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4.在第二组中,将植物放置在20℃的恒温器中,并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5.在第三组中,将植物放置在15℃的恒温器中,并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6.在第四组中,将植物放置在10℃的恒温器中,并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7.每天记录每组植物苗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
8.在每个组中,将植物生长至少一个月,然后停止对植物的管理。
9.收集每组植物苗的生物量(根、茎、叶)。
10.计算每组植物的有效积温,并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根据观察,植物在25℃的组中生长最好,植物的高度最高,叶片数量最多,叶片颜色最翠绿。
在20℃组中,植物的生长较好,但要略逊于25℃组。
在15℃组和10℃组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了较大限制,高度较小,叶片数量较少,叶片颜色较黄。
在采集生物量时,25℃组的植物生物量最大,15℃组的植物生物量最小。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25℃组的有效积温最高,10℃组的有效积温最低。
实验分析: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助于加速植物的生长发育,而温度的降低则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植物能够充分利用温度来加速生长,而超出该温度范围,则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温度的影响,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加速植物的生长发育,而较低的温度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限制。
生态种间关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种间关联是生态学中研究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方面,了解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和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特定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间的种间关联性,为该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地点实验地点位于我国某自然保护区,该地区具有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复杂。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保护区内的植物、动物等生物物种,以及相关环境因子(如土壤、水分、光照等)。
3. 实验方法(1)野外调查:采用样方法,在每个样地内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记录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数量、盖度等特征,并测量环境因子。
(2)室内分析:a. 数据整理:将野外调查数据整理成Excel表格,进行初步分析。
b. 种间关联性分析:- 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和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植物种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采用Simpson指数(Simpson Index)和Pielou均匀度指数(Pielou's Evenness Index)分析植物群落结构。
- 采用Jaccard相似性指数(Jaccard Similarity Index)和Sørensen相似性指数(Sørensen Similarity Index)分析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种间关联性。
- 采用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和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分析植物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种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1)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水分与植物种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水分是影响植物种类分布的重要因素。
生态学实习报告7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7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1:(1)巩固和加强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林学、森保、环境、生物学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生态学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方法;(3)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生态学调查一些常用的工具;(4)熟悉和掌握野外工作的一些安全操作常识,增强实习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目的2: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三.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四.实习内容以及体会:我们于20__年6月16日开始了生态学综合实习。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在实习实习期间我感触很多,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野外实习是个很好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此次实习实习的第一个项目是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景区进行的,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认识崂山地区的植物,并了解其经济药用价值;对崂山地区的植被进行调查。
虽然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领略北九水的美丽风光,但是由于我以前去过北九水,所以这次实习也就没太注意已经看过的美丽风景。
一天的时间,我们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北九水,亲身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更加的激发了我对生态学学习热情。
爬山总是很累的,但是如果是集体爬山就会变得很有意思。
生态学实验报告总结(九篇)
生态学实验报告总结(九篇)生态学实验报告总结篇一20xx年5月22日青岛小珠山通过这次小珠山的实习,观察北方落叶阔叶林,进而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互相作用规律,考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青岛以小珠山为依托打造生态城市的相关问题。
我们于5月22日上午8点从学校出发驱车前往小珠山开展为期一天的实习。
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属崂山山系,整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3公里,宽约8公里,总面积约为104平方公里,境内有名称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余座,主峰大顶海拔724.90米。
小珠山草木葱郁,树木品种繁多,稀有树种随处可见,白云寺遗址内的皂角树为明代所植,属北方罕见的树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1、小珠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小珠山多生长温带阔叶落叶林,大部分为飞机播种造林而形成,属次生林。
树木茂密,山地覆盖率可达70%。
境内分布有樱桃树、撒刺槐、黑松等落叶乔木树种,形成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ecosystem〕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植物群落多为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潮湿性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1]。
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summer green forest〕。
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一年四季清楚,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8~14℃,1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7月平均温度24~28℃,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mm[2]。
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
芽有包得很紧的鳞片,树干和枝丫也有很厚的树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寒冷环境的构造。
落叶阔叶林的构造简单,可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乔木层主要由栎属、水青冈属、桦木属、鹅耳枥属、桤木属、杨属等种类组成。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验报告生态学实习报告实习一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调查一、实验目的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各统计指标的含义二、工具备品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方格纸、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全面踏查和样方法相结合。
其基本步骤是:全面踏查:对所要进行调查的植物被地全面踏查一遍,选定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固定或)临时样地。
样地调查:(1)样地面积:森林:20*20平方米,其中:灌木样方五个,2*2平方米,草本样方五个,1*1平方米(2)每木调查:具体按测树学方法进行。
平均胸径大于8厘米者,2厘米一个径阶;小于8厘米者,1厘米一个径阶。
(3)植被及灌木调查:植被调查在1*1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下木调查在2*2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乔木调查在实习中绘制树冠投影图。
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
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
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时填入**科或**属的一种。
如苔草属的一种。
层次:可根据植物高度划分为几个层次。
若一种植物分布在几个层次中,按其分布情况记入分布最多的层次中层次盖度:即该层次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方面积的百分比。
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
范围指最低高度到最高高度。
如果植物最低为0.3米,最高为1.5米,则记为0.3-1.5米。
多度: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用德鲁提的多度等级进行分级。
分布:指丛生、片状、稀疏、单株等。
(4)统计及报告:按测树学统计林木组成和平均胸径。
植被统计频度和多度。
描述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
四、实验数据表1森林群落类型调查表一、样地基本概况标准地面积:20*20 平方米地点名:调查日期:2015.05.26 海拔:150米经纬度:坡位:半山腰坡度:15.2°森林类型:天然林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林分郁闭度:80%二、地质、土壤调查土壤类型:壤土母岩类型:砂岩、砾岩、岩石风化残积土壤厚度:一米以上岩石露头:10%土壤A层厚度:棕色枯落物厚度:1.5cm土壤颜色:棕色土壤质地:黄棕壤土壤侵蚀状况:很少排水状况:良好三、经营历史与人为活动状况:表2样地每木调查表序号树种名称胸径cm 树高m 冠幅m*m1 α33.52 20.6 8.7*5.12 麻栎21.82 17.15 4.5*4.43 麻栎28.45 26.5 8.3*7.54 麻栎28.60 24.0 6.1*5.45 麻栎37.38 22.4 9.2*8.36 麻栎32.95 25.3 6.6*6.37 麻栎22.12 18.0 5.4*4.68 麻栎28.96 21.9 6.3*5.49 麻栎20.57 15.4 4.6*3.710 麻栎25.82 18.4 5.3*4.111 麻栎30.21 21.0 7.4*5.812 麻栎22.28 17.4 5.2*4.713 麻栎32.70 17.9 6.5*6.214 麻栎37.72 22.0 9.1*8.015 麻栎22.00 15.9 5.6*5.316 麻栎29.30 14.4 6.5*5.6表2数据分析整理如下:径阶平均直径各株树木直径(cm)/(m)树高实测值株数(株)平均树高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20.5722.0625.8228.6729.7632.7033.5237.5520.57/15.421.82/17.15 22.00/15.9 22.12/18 22.28/17.4 25.82/18.428.45/26.5 28.60/24.0 28.96/21.929.30/14.4 30.21/21.032.70/17.933.52/20.637.38/22.4 37.72/22.01413211215.417.1118.424.117.717.2020.622.2由标准地每木检尺实验数据计算得直径算术平均值: 28.40cm 径阶株数分布图1234520222426283032343638径阶/cm株数/株各径阶平均树高胸径散点图y = -0.0136x 2+ 1.0774x - 0.2804R 2= 0.36780510152025300510152025303540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胸径树高散点图y = -0.0313x 2 + 2.1668x - 15.481 R 2 = 0.37940510152025300510152025303540胸径/cm树高/m表3灌木/下木小样方调查表样方面积:2*2平米总盖度:样方物种名称盖度(%)平均高m 多度(株)1a 28 1.54 12 b 26 1.5 1c 18 1.15 1d 15 1.1 23 eb 20 1.45 14 f 25 1.5 1g 80 1.6 35 e 40 1.7 1c 20 1.3 1表4草本小样方调查表样方物种名称盖度(%)平均高m 分布状况1 A 30 0.08 稀疏B 60 0.80 片状C 50 0.10 稀疏2 络石60 0.07 丛生A 20 0.12 稀疏D 10 0.06 单株3 E 20 0.06 片状麦冬40 0.10 丛生F 10 0.08 稀疏B 10 0.12 单株4 络石40 0.07 稀疏G 50 0.04 丛生麦冬10 0.11 丛生5 络石30 0.07 单株C 10 0.10 稀疏D 10 0.06 单株表5植物频度和多度统计表植物名称小样方号(株)频度(%)平均多度1 2 3 4 5α0 0 0 1 25 0.25 麻栎 6 3 3 3 100 3.75a 1 0 0 0 0 20 0.2b 0 1 1 0 0 40 0.4c 0 1 0 0 1 40 0.4d 0 1 0 0 0 20 0.2e 0 0 1 0 1 40 0.4f 0 0 0 1 0 20 0.2g 0 0 0 3 0 20 0.6A 3 4 0 0 0 40 1.4B 0 2 0 0 1 40 0.6C 0 3 0 0 1 40 0.8D 0 2 0 0 2 40 0.8E 0 0 4 0 0 20 0.8F 0 0 3 0 0 20 0.6G 0 0 3 0 0 20 0.6络石0 3 0 2 2 60 1.4 麦冬0 0 5 3 0 40 1.6由以上数据可知,该样地内群落组成较为丰富,乔灌草均有分布。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验报告生态学实验报告引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了一个小型封闭生态系统,包括水域、陆地和空气三个部分。
在水域中放置了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陆地上放置了一些植物和昆虫,空气中则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通过调整这些环境因素的数量和比例,观察生态系统的变化。
实验过程1. 水域环境变化实验:将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增加一倍,观察浮游生物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浮游生物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但当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时,生态系统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浮游生物数量急剧下降。
另外,将水域中的底栖生物数量减少一半,观察底栖生物的生存状况。
结果显示,底栖生物数量逐渐减少,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崩溃。
这表明底栖生物对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2. 陆地环境变化实验:在陆地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导致植物受到伤害。
另外,在陆地上增加昆虫数量,观察植物的受损情况。
结果显示,昆虫的增加导致植物受到破坏,甚至有些植物无法生存。
这说明昆虫对植物的掠食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空气环境变化实验:在空气中增加氧气浓度,观察生物的呼吸情况。
结果显示,氧气浓度的增加促进了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其更加活跃。
另外,在空气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观察生物的生存状况。
结果显示,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对生物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其生存能力下降。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2. 生物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适应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3.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由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的,一旦某个组成部分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生态学实习报告六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六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二、实习地点:_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__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__x旅游区大门区——__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__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__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__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20__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__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
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__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__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__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
__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生态学实验报告——环境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基础生态学实验环境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姓名学号系别班级实验日期同组姓名一、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以及蟾蜍对不同环境温度下体温变化的测量,研究恒温动物以及变温动物对于环境温度变化时体温的调节。
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温动物的体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保持恒定。
环境温度对动物体温的影响与动物种类、个体年龄及性别、个体差异、体表被盖物的性质和干湿度等因素有关。
二、实验过程1、取六个笼子,分别编号。
2、在室温下,从小白鼠笼中随机取出雌雄各三只,辨别性别。
3、用温度计从肛门分别测出各自体温,记录。
4、将小白鼠连同鼠笼一起测重,记录。
5、随机将小白鼠分成1、2、3三组,每组雌雄鼠各一只。
从这三组小白鼠中随机取出两组分别置于10℃和35℃的恒温箱内各30min,剩下一组置于室温中观察。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小白鼠的活动状况。
6、30min后将鼠笼取出,分别测出各自的体温,记录。
7、再分别将小白鼠连同鼠笼一起测重,记录。
8、同理将蟾蜍也一样这样处理并记录。
三、实验结果表一:小白鼠实验数据记录表二表三:蟾蜍实验数据记录表四实验结论:由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小白鼠处于35℃高温和10℃低温环境时,体温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蟾蜍处于35℃高温和10℃低温环境时,体温的变化幅度比较大。
同时由表二和表四,可以看出,小白鼠和蟾蜍,在经历10℃、22℃和35℃的环境后,经过30min后,体重都减轻了,说明其体内物质消耗或者排泄出了体外。
小白鼠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它在不同外界温度的条件下的体温变化不大,是通过它体内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完成对外界变温的适应的;蟾蜍是两栖类属于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由于有机体要保持活动的状态,还是会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是变化的范围会比恒温动物大很多。
四、实验讨论通过实验验证了恒温动物(小白鼠)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时候的体温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的范围会明显小于变温动物(蟾蜍)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范围。
生态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测定及其比较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校园内不同生态系统区域实验目的:1. 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2. 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3. 比较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异同及其原因。
实验原理:生态因子是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光、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因子则涉及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分析其时空变化特点,从而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1. 仪器设备:温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环刀、铝盒、土壤钻、小铲、烘箱、50ml小烧杯、玻璃棒、土壤筛(孔径1mm)、分析天平、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等;2. 实验区域:校园内不同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地、水体等。
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区域,将实验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2. 在每个小区内,分别测定以下生态因子:(1)光照强度:使用照度计测定;(2)气温:使用温度计测定;(3)土壤温度:使用土壤温度计测定;(4)土壤容重:使用环刀和铝盒测定;(5)土壤含水量:使用土壤钻、小铲和烘干法测定;(6)土壤pH:使用pH计测定;3. 对测定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照强度:森林生态系统光照强度最低,草地和水体次之;2. 气温:森林生态系统气温相对稳定,草地和气温变化较大;3. 土壤温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温度最高,草地和土壤温度较低;4. 土壤容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容重较大,草地和土壤容重较小;5. 土壤含水量:水体生态系统土壤含水量最高,森林和草地土壤含水量较低;6. 土壤pH:森林生态系统土壤pH值偏酸性,草地和土壤pH值偏中性。
结论:1. 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受生态系统类型和地理位置的影响;2.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调节能力,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因子;3. 草地和水体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生态因子变化较大。
生态学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实验日期:2022年10月18日实验成绩:实验名称:生物气候图的绘制(2)以两条均分为12段(代表12个月)的平行直线作为横坐标,并从左至右依次标出1月、2月、3 月、…、12月。
3、生物气候图的绘制:根据上述确定的坐标体系以及计算出来的逐月年平均降水量和逐月年平均温度,在坐标纸上绘制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并标定图示(1)将降水曲线与温度曲线相交的区域填充不同的标志符。
如果温度曲线在上,降水曲线在下,两者间的区域表示干旱期,将此区域用小黑点填充;如果温度曲线在下,降水曲线在上,两者间的区域表示湿润期,将此区域用细黑竖线填充。
(2)月平均降水量超过100mm的区域用黑色填充。
(3)在降水轴的上方,标明该站点的年均温度和总降水量。
(4)在温度轴的上方标明该站点的海拔高度和经纬度,并在温度轴上方的外侧,标出绝对最高温度。
(5)在双线横轴上将月平均温度低于0℃的月份用黑色填充;将极端最低温度低于0℃的月份用斜线条填充。
(6)在气候图解的左上方注明站点的名称。
各地气候的气候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根据实验内容部分所提供的四张各个地区的气象数据,制作出四张气候图解,其分别是位于新疆的三个城市乌鲁木齐,和田,阿勒泰和位于海洋边的城市新加坡1、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温差大。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最热的时候是7、9月份。
最寒冷的时候是12、1月份。
最热的时候的平均气温为23.7℃,最冷的时候的平均温度是-7.6℃。
降雨量并不丰富,气候干燥。
根据其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降雨量及年的每月平均温度来看,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地性类型多为荒漠、林地、草原等2、和田: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干旱,属于干旱荒漠型的气候。
春季升温快而第二次实验实验日期:2022年10月25日实验成绩:实验名称:种群内分布型的测定和生命表的编制至出现均匀分布;如果资源呈斑块分布,就可能导致动物种群集群分布。
生态学实验报告(经典)
实验一.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测定及其比较(一)、实验内容: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水分、容重和pH测定的仪器与使用方法; 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
(二)、目的要求: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悉若干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比较分析以上生态因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异同及其原因。
(三)、主要仪器设备:温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环刀、铝盒、土壤钻、小铲、烘箱、50ml小烧杯、玻璃棒、土壤筛(孔径1mm)、分析天平、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等。
(四)、实验方法及原理:研究生助教介绍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等仪器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后,学生分成8组,在校园中选取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开展光照强度、气温、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pH等的时空测定。
照度计:测定太阳辐射强度(单位为umol m-2 s-1)。
一般采用照度计,它是利用光电原理制成的。
光电池具有一个氧化层,在光的作用下,从那里放出电子,只要用一个低电阻的电流表把金属膜和金属基部相连接,就会发出一个与光强度成正比的电流。
这种电池对300-700nm的光是不是灵敏的,而且具有反应迅速、不需要外接电源等优点。
测定时,在照度计的电池槽内装上电池,把光电头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孔,打开开关及探头盖,照度计的显示屏上显示读数,待数字稳定后,把光敏探头置于欲测光源处,便可读数。
显示屏的读数分4档,每档相差10倍(单位为lx)。
温度计:温度包括气温和土壤温度。
主要介绍土壤温度计。
土壤温度计的原理与构造与一般的水银空气温度计相似,所不同的是土壤温度计一端弯曲,以便读数。
土壤温度计有不同长短的一组温度计组成,以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
测定时,在土壤表面挖不同深度的小坑,把不同深度的温度计埋至不同的深度(注意温度计的底部与地表平行),把土填回,用手压实,一小时后便可读数。
pH计:pH计有多种类型,可根据精度的需要选用不同的pH计。
农业实验生态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态因子的测定方法。
3. 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 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土壤肥力测定目的:了解土壤肥力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掌握土壤肥力测定的基本方法。
方法:(1)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
(2)根据测定结果,评价土壤肥力状况。
结果:通过测定,发现实验土壤pH值为6.5,有机质含量为1.2%,全氮含量为0.12%,速效磷含量为10mg/kg,速效钾含量为100mg/kg。
根据测定结果,该土壤属于中等肥力水平。
2. 实验二:作物需水量测定目的:了解作物需水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掌握作物需水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1)选择典型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在不同生育期进行水分测定。
(2)采用土壤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3)根据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
结果:通过测定,发现小麦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需水量分别为200mm、300mm和200mm。
玉米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需水量分别为150mm、300mm和150mm。
3. 实验三: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目的: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方法:(1)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如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循环。
(2)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如太阳能、化学能等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3)结合农业生态系统实际情况,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存在以下特点:(1)物质循环具有循环性、连续性和地域性。
(2)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性和非循环性。
(3)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包括:合理施肥、科学灌溉、优化作物结构、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等。
三、实验结论1. 土壤肥力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生态学滞尘实验报告
生态学滞尘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态学滞尘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生态学滞尘的效果,研究其对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两个相同规格的植物盆- 放置植物的土壤- 一份实验记录表- 一台空气质量监测仪器2. 实验方法:1) 在两个植物盆内分别种植相同的植物,土壤和环境条件相同。
2) 将一个植物盆放置在室内,作为对照组。
3) 将另一个植物盆放置在室外暴露于灰尘等颗粒物较多的环境中,作为滞尘组。
4) 辅助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记录室内和室外空气中颗粒物浓度。
5) 定期测量滞尘组和对照组植物叶片上的灰尘含量,并记录结果。
6) 持续记录室内和室外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并分析比较滞尘组和对照组的数据。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滞尘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到以下结果:1) 滞尘组的植物叶片上灰尘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2) 滞尘组的植物叶片表面看起来较为脏乱,而对照组的叶片则相对清洁。
3) 室外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室内,而滞尘组的室外颗粒物浓度较对照组更高。
四、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生态学滞尘可以有效吸附和固定环境中的颗粒物,减轻空气污染程度。
2) 植物叶片的滞尘作用,导致叶片表面积灰尘较多。
这些灰尘可能来自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等。
3) 滞尘组的植物叶片上灰尘含量较高,显示了滞尘作用的实际效果。
4) 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滞尘组的室外颗粒物浓度比对照组更高,说明滞尘作用能够吸附更多的颗粒物,净化室外空气。
五、结论生态学滞尘是一种有效的净化方法,能够吸附和固定环境中的颗粒物,从而减轻空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滞尘组的植物叶片上灰尘含量较高,室外颗粒物浓度也较高,验证了生态学滞尘的净化效果。
六、不足与展望本次实验中只使用了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对滞尘效果的细节研究尚不完善。
未来可以进一步考虑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滞尘效果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态学滞尘的效果。
生态学基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生态学基础实验实验日期: 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生态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2. 学习生态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
3. 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
实验原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分布和繁殖的各种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光、温度、水分、土壤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捕食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探讨生态因子对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仪器:- 生态调查工具:指南针、测量尺、地形图、样方法工具(如五点取样器、样方框等)- 数据记录表格- 电脑及统计软件(如SPSS、Excel等)- 生态因子测量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pH计等)实验方法与步骤:一、生态调查1. 确定调查区域:选择一片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地、湿地等。
2. 确定调查方法:根据调查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样方法、样带法、样方法等。
3. 生态因子测量:使用生态因子测量工具,对调查区域内的光、温度、水分、土壤等生态因子进行测量。
4. 生物种群调查:在调查区域内,采用样方法或样带法,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进行计数和统计。
二、数据记录与分析1. 将调查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表格中。
2. 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计算种群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位宽度等。
3. 分析生态因子对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探讨生态因子与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验结果:一、生态因子测量结果- 光照强度:平均值为1000 umol m-2 s-1- 温度:平均值为25℃- 水分:平均值为60%- 土壤pH:平均值为6.5二、生物种群调查结果- 植物种群密度:平均值为500株/m²- 动物种群密度:平均值为30只/m²- 微生物种群密度:平均值为1×10⁹个/g土壤三、数据分析结果1. 光照强度对植物种群密度有显著影响,光照强度越高,植物种群密度越大。
实验报告生态学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2. 了解若干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3. 比较分析生态因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异同及其原因。
二、实验原理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分布和繁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生态因子可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
非生物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土壤、大气等,生物因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校园内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如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2. 实验仪器:温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环刀、铝盒、土壤钻、小铲、烘箱、50ml小烧杯、玻璃棒、土壤筛(孔径1mm)、分析天平、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的测定:(1)在实验区域内选择3个不同位置,分别测定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2)记录每个位置的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数据。
2. 土壤水分、容重、pH的测定:(1)在每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用环刀取土样,记录土壤深度;(2)将土样放入铝盒中,带回实验室进行水分、容重、pH测定;(3)记录土壤水分、容重、pH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所测得的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容重、pH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比较分析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差异及其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的测定结果:(1)针叶林:气温10-20℃,光照强度1000-1500umol m-2 s-1,土壤温度8-15℃;(2)阔叶林:气温15-25℃,光照强度800-1200umol m-2 s-1,土壤温度10-18℃;(3)混交林:气温18-28℃,光照强度600-1000umol m-2 s-1,土壤温度12-20℃。
2. 土壤水分、容重、pH的测定结果:(1)针叶林:土壤水分12%-15%,容重1.2-1.4g/cm3,pH5.5-6.5;(2)阔叶林:土壤水分15%-18%,容重1.3-1.5g/cm3,pH5.0-6.0;(3)混交林:土壤水分16%-20%,容重1.4-1.6g/cm3,pH4.5-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实习报告实习一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调查一、实验目的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各统计指标的含义二、工具备品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方格纸、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全面踏查和样方法相结合。
其基本步骤是:全面踏查:对所要进行调查的植物被地全面踏查一遍,选定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固定或)临时样地。
样地调查:(1)样地面积:森林:20*20平方米,其中:灌木样方五个,2*2平方米,草本样方五个,1*1平方米(2)每木调查:具体按测树学方法进行。
平均胸径大于8厘米者,2厘米一个径阶;小于8厘米者,1厘米一个径阶。
(3)植被及灌木调查:植被调查在1*1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下木调查在2*2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乔木调查在实习中绘制树冠投影图。
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
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
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时填入**科或**属的一种。
如苔草属的一种。
层次:可根据植物高度划分为几个层次。
若一种植物分布在几个层次中,按其分布情况记入分布最多的层次中层次盖度:即该层次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方面积的百分比。
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
范围指最低高度到最高高度。
如果植物最低为0.3米,最高为1.5米,则记为0.3-1.5米。
多度: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用德鲁提的多度等级进行分级。
分布:指丛生、片状、稀疏、单株等。
(4)统计及报告:按测树学统计林木组成和平均胸径。
植被统计频度和多度。
描述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
四、实验数据表1森林群落类型调查表一、样地基本概况标准地面积:20*20 平方米地点名:调查日期:2015.05.26 海拔:150米经纬度:坡位:半山腰坡度:15.2°森林类型:天然林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林分郁闭度:80%二、地质、土壤调查土壤类型:壤土母岩类型:砂岩、砾岩、岩石风化残积土壤厚度:一米以上岩石露头:10%土壤A层厚度:棕色枯落物厚度:1.5cm土壤颜色:棕色土壤质地:黄棕壤土壤侵蚀状况:很少排水状况:良好三、经营历史与人为活动状况:表2样地每木调查表序号树种名称胸径cm 树高m 冠幅m*m1 α33.52 20.6 8.7*5.12 麻栎21.82 17.15 4.5*4.43 麻栎28.45 26.5 8.3*7.54 麻栎28.60 24.0 6.1*5.45 麻栎37.38 22.4 9.2*8.36 麻栎32.95 25.3 6.6*6.37 麻栎22.12 18.0 5.4*4.68 麻栎28.96 21.9 6.3*5.49 麻栎20.57 15.4 4.6*3.710 麻栎25.82 18.4 5.3*4.111 麻栎30.21 21.0 7.4*5.812 麻栎22.28 17.4 5.2*4.713 麻栎32.70 17.9 6.5*6.214 麻栎37.72 22.0 9.1*8.015 麻栎22.00 15.9 5.6*5.316 麻栎29.30 14.4 6.5*5.6表2数据分析整理如下:径阶平均直径各株树木直径(cm)/(m)树高实测值株数(株)平均树高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20.5722.0625.8228.6729.7632.7033.5237.5520.57/15.421.82/17.15 22.00/15.9 22.12/18 22.28/17.425.82/18.428.45/26.5 28.60/24.0 28.96/21.929.30/14.4 30.21/21.032.70/17.933.52/20.637.38/22.4 37.72/22.01413211215.417.1118.424.117.717.2020.622.2由标准地每木检尺实验数据计算得直径算术平均值: 28.40cm径阶株数分布图1234520222426283032343638径阶/cm株数/株各径阶平均树高胸径散点图y = -0.0136x 2+ 1.0774x - 0.2804R 2= 0.36780510152025300510152025303540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胸径树高散点图y = -0.0313x 2 + 2.1668x - 15.481R 2 = 0.37940510152025300510152025303540胸径/cm树高/m表3灌木/下木小样方调查表样方面积:2*2平米总盖度:样方物种名称盖度(%)平均高m 多度(株)1a 28 1.54 12 b 26 1.5 1c 18 1.15 1d 15 1.1 23 eb 20 1.45 14 f 25 1.5 1g 80 1.6 35 e 40 1.7 1c 20 1.3 1表4草本小样方调查表样方物种名称盖度(%)平均高m 分布状况1 A 30 0.08 稀疏B 60 0.80 片状C 50 0.10 稀疏2 络石60 0.07 丛生A 20 0.12 稀疏D 10 0.06 单株3 E 20 0.06 片状麦冬40 0.10 丛生F 10 0.08 稀疏B 10 0.12 单株4 络石40 0.07 稀疏G 50 0.04 丛生麦冬10 0.11 丛生5 络石30 0.07 单株C 10 0.10 稀疏D 10 0.06 单株表5植物频度和多度统计表植物名称小样方号(株)频度(%)平均多度1 2 3 4 5α0 0 0 1 25 0.25 麻栎 6 3 3 3 100 3.75a 1 0 0 0 0 20 0.2b 0 1 1 0 0 40 0.4c 0 1 0 0 1 40 0.4d 0 1 0 0 0 20 0.2e 0 0 1 0 1 40 0.4f 0 0 0 1 0 20 0.2g 0 0 0 3 0 20 0.6A 3 4 0 0 0 40 1.4B 0 2 0 0 1 40 0.6C 0 3 0 0 1 40 0.8D 0 2 0 0 2 40 0.8E 0 0 4 0 0 20 0.8F 0 0 3 0 0 20 0.6G 0 0 3 0 0 20 0.6络石0 3 0 2 2 60 1.4 麦冬0 0 5 3 0 40 1.6由以上数据可知,该样地内群落组成较为丰富,乔灌草均有分布。
乔木中只有两个种,比较单一,其中麻栎为优势种,数量多,较为均匀密集的分布于样地内,其胸径集中于22cm至28cm以及5cm以下(因为部分麻栎以及榆科的小乔木未达到起测径阶,所以在表中没有体现);灌木品种稍多一些,每个品种零星分布且没有明显的优势种;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其中以络石及麦冬较为广布。
实习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一、实习目的:1.了解各类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特点、测定方法及生态学意义2.熟悉掌握常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如香农指数(Shannon’index)的计算方法基本原理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种。
其中α多样性指数是反映群落中(群落内部)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在各物种中均匀程度的指标,J3多样性指数是反映随群落内环境异质性变化或随群落间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程度变化的指标,β多样性指数可以用来在更大的生态学尺度上如景观水平上的测量物种多样性变化或差异。
在比较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时,可以按照研究者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指数。
1.α多样性指数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2)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1)物种丰富度指数(species richness index)a.Gleason指数D =S/lnA式中,A为单位面积,S为群落中的物种数目b.Margalef指数D =(S-1)/lnN式中,S为群落中的物种数目,N为观察到的所有个体总数(2)Simpson指数(又称Yule指数)D =1-∑P i2式中,Pi物种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3)中间相遇几率(PIE)指数(又称Gini指数,Simpson相遇指数)D =N(N-1)/∑Ni(Ni-1)式中,Ni为种i的个体数,N为所在群落的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4)Shannon指数(又称Shannon-Wiener指数)H'=-∑(Pi*lnPi)式中,Pi-Ni/N(5)Shannon均匀度(均衡度)指数E=H'/lnS式中,S为群落中的总物种数(6)Pielou均匀度指数H max=lnS式中,H为实际观察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为群落中的总物种数。
此外,还有Berger-Parker指数、Brillouin指数、Brillouin均匀度(均衡度)指数、Fisher α指数、McIntosh均匀度(均衡度)指数、Menhinick指数、Q统计指数、倒数Simpson指数等等。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1)种类数目,即丰富度;(2)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均匀性。
2.β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
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
所以,利用β多样性指数可以对两群落的相似性程度进行估计。
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1)它可以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2)β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3)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1)Whittaker指数(βω)βω=S/ma-1式中,S为所研究群落中记录的物种总数;ma为各样方或样本的平均物种数(2)Cody指数(βc)βC=[g(H)+l(H)]/2式中,g(H)是沿生境梯度H增加的物种数目;l(H)是沿着生境梯度失去的物种数目,即在上一个梯度中存在而在下一个梯度中没有的物种数目。
(3)Wilson Shmida指数(βT)βT=[g(H)+l(H)]/2a该式是将Cody指数与Whittaker指数结合形成的。
式中变量含义与上述两式相同。
(4)Jaccard指数C j=j/(a+b-j)式中,j是两环境共有种数,a是环境A的物种数,b是环境B的物种数。
三、实习器材样地:选取自然生物群落(森林、灌丛、草地、河流、池塘等)进行野外实地调查仪器设备:计算机、计算器、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方格纸、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