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可分为哪几大类

合集下载

泵与风机学科总结

泵与风机学科总结

泵与风机学科总结1. 引言泵与风机是热力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两种流体传动机械,它们在许多工业和生活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泵和风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对泵与风机学科进行总结,重点介绍其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2. 泵的基本原理2.1 泵的定义泵是一种用来输送或增加流体压力的机械设备,它通过能量转换,将机械能转化为流体能,并将流体推动到高处。

2.2 泵的分类泵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容积泵和离心泵;•按照用途分为水泵、油泵、真空泵等;•按照工作方式分为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

2.3 泵的工作原理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泵的叶轮旋转时,流体会被叶片推动,形成流场。

根据连续性方程,流入泵的流体质量流率等于流出泵的流体质量流率。

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泵的功率可以表示为流体流量、扬程和效率的函数。

2.4 泵的应用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水务、农业、工业和建筑等。

常见的应用场景有:•水泵用于给水系统、给排水系统和火灾水泵等;•石油泵用于石油开采和油气输送;•渣浆泵用于矿山和冶金等领域。

3. 风机的基本原理3.1 风机的定义风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气流动能的机械设备,它将空气或其他气体吸入并通过叶轮旋转产生气流。

3.2 风机的分类风机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按照工作原理分为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按照风机用途分为通风风机、工业风机和航空风机等;•按照驱动方式分为电机驱动风机、汽车内燃机驱动风机等。

3.3 风机的工作原理风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动量守恒和连续性方程。

当风机旋转时,叶轮会将空气吸入并通过加速使其产生动能。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风机吸入的空气质量流率等于排出的空气质量流率。

通过连续性方程,可以确定风机的吸气压力和出口压力的关系。

3.4 风机的应用风机在通风、制冷、暖气和空气污染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泵与风机的分类

泵与风机的分类

泵与风机是利用外加能旦输送流体的流体机械。

它们大量地应用于燃气及供热与通风专业。

根据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通常可以将它们分类如下:
(一)容积式
容积式泵与风机在运转时,机械内部的工作容积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吸入或排出流体。

按其结构
不同,又可再分为;
1.往复式
这种机械借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作用使缸内容积反复变化,以吸入和排出流体,如活塞泵(piston pu
mp)等;
2.回转式
机壳内的转子或转动部件旋转时,转子与机壳之间的工作容积发生变化,借以吸入和排出流体,如齿轮泵(gear pump)、螺杆泵(screw pump)等。

(二)叶片式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主要结构是可旋转的、带叶片的叶轮和固定的机壳。

通过叶轮的旋转对流体作功,
从而使流体获得能量。

根据流体的流动情况,可将它们再分为下列数种:
1.离心式泵与风机;
2.轴流式泵与风机;
3.混流式泵与风机,这种风机是前两种的混合体。

4.贯流式风机。

(三)其它类型的泵与风机
如喷射泵(jet pump)、旋涡泵(scroll pump)、真空泵(vacuum pump)等。

型号。

泵与风机课后思考题答案

泵与风机课后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绪论思考题1.在火力发电厂中有那些主要的泵与风机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给水泵:向锅炉连续供给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给水。

循环水泵:从冷却水源取水后向汽轮机凝汽器、冷油器、发电机的空气冷却器供给冷却水。

凝结水泵:抽出汽轮机凝汽器中的凝结水,经低压加热器将水送往除氧器。

疏水泵:排送热力系统中各处疏水。

补给水泵:补充管路系统的汽水损失。

灰渣泵:将锅炉燃烧后排出的灰渣与水的混合物输送到贮灰场。

送风机:向锅炉炉膛输送燃料燃烧所必需的空气量。

引风机:把燃料燃烧后所生成的烟气从锅炉中抽出,并排入大气。

2.泵与风机可分为哪几大类发电厂主要采用哪种型式的泵与风机为什么答:泵按产生压力的大小分: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风机按产生全压得大小分:通风机、鼓风机、压气机泵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泵、轴流泵、斜流泵、旋涡泵容积式:往复泵、回转泵其他类型:真空泵、喷射泵、水锤泵风机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容积式:往复式风机、回转式风机发电厂主要采用叶片式泵与风机。

其中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范围广、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与高速原动机直联,所以应用最广泛。

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其流量大、压力小。

故一般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

目前,大容量机组多作为循环水泵及引送风机。

3.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参数铭牌上标出的是指哪个工况下的参数答: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全压)、功率、转速、效率和汽蚀余量。

在铭牌上标出的是:额定工况下的各参数4.水泵的扬程和风机的全压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扬程;单位体积的气体通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全压联系:二者都反映了能量的增加值。

区别:扬程是针对液体而言,以液柱高度表示能量,单位是m。

全压是针对气体而言,以压力的形式表示能量,单位是Pa。

5.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离心泵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泵与风机分类与工作原理

泵与风机分类与工作原理
1.叶轮 2.导叶
2.容积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1)往复式
移动产生 容积变化
压出
容容积积变变大小,, 压压力力变变小大
吸入
3.其他类型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课堂体验
生活中常见的泵与风机
老式风箱
实 验





彩虹门上池用塘的边风的机离心水泵
压水机
生产中常见的泵与风机 化学车间的加药泵
城城建建热热电电厂厂汽电动动给给水水泵泵

3.
工 作
(2)容积式泵与风机 往复式、回转式


(3)其他类型叶片式泵与风机
作业
空调室外
1.什么是泵与机风风扇机?
打 气

2.常见的泵与风机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如何 分类?
3.根据本节课桶的内容,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泵与 风机?以下图装中的是泵、风机吗?是按何种工 作原理工作的水?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研究一种 新形式的泵与用风机!
城建热电厂检修中的引风机
小结
1.泵与风机的定义 流体
机械能
泵 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
2. (1)按产生全压分


风机 通风机、鼓风机、压气机




机 的 分

(2)按工作原理分(详见第3部分)




类 (3)电厂中的任务分 给水泵、凝结水泵、送风机等



(1)叶片式泵与风机 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



计算机主板风扇
谢谢大家!
(1)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你帮父母洗过衣服吗?
你 真

泵与风机课后思考题答案

泵与风机课后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绪论思考题1.在火力发电厂中有那些主要的泵与风机?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给水泵:向锅炉连续供给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给水。

循环水泵:从冷却水源取水后向汽轮机凝汽器、冷油器、发电机的空气冷却器供给冷却水。

凝结水泵:抽出汽轮机凝汽器中的凝结水,经低压加热器将水送往除氧器。

疏水泵:排送热力系统中各处疏水。

补给水泵:补充管路系统的汽水损失。

灰渣泵:将锅炉燃烧后排出的灰渣与水的混合物输送到贮灰场。

送风机:向锅炉炉膛输送燃料燃烧所必需的空气量。

引风机:把燃料燃烧后所生成的烟气从锅炉中抽出,并排入大气。

2.泵与风机可分为哪几大类?发电厂主要采用哪种型式的泵与风机?为什么?答:泵按产生压力的大小分: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风机按产生全压得大小分:通风机、鼓风机、压气机泵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泵、轴流泵、斜流泵、旋涡泵容积式:往复泵、回转泵其他类型:真空泵、喷射泵、水锤泵风机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容积式:往复式风机、回转式风机发电厂主要采用叶片式泵与风机。

其中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范围广、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与高速原动机直联,所以应用最广泛。

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其流量大、压力小。

故一般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

目前,大容量机组多作为循环水泵及引送风机。

3.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参数?铭牌上标出的是指哪个工况下的参数?答: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全压)、功率、转速、效率和汽蚀余量。

在铭牌上标出的是:额定工况下的各参数4.水泵的扬程和风机的全压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扬程;单位体积的气体通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全压联系:二者都反映了能量的增加值。

区别:扬程是针对液体而言,以液柱高度表示能量,单位是m。

全压是针对气体而言,以压力的形式表示能量,单位是Pa。

5.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离心泵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泵与风机_》思考题

《泵与风机_》思考题

《泵与风机_》思考题1.泵与风机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发电厂主要采用哪种类型的泵与风机?为什么?答:a、按压力等级分类(1)泵:①高压泵: ≥6MPa;②中压泵: 2~6MPa;③低压泵:≤2MPa(2)风机:①空压机:≥340kPa;②鼓风机:15~340kPa;③通风机:≤15kPab、按工作原理分类(1)水泵:① 叶片式: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旋涡式② 容积式:往复式(活塞式、柱塞式等),回转式(滑片式、螺杆式等)③ 其他类型:真空泵、射流泵等(2)风机:① 叶片式: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② 容积式:往复式(活塞压气机),回转式(罗茨式、螺杆式等)发电厂中主要采用轴流十风机作为锅炉送,引风机,用轴流式水泵作为循环水泵。

与离心式泵与风机相比轴流式泵与风机除了具有流量大,扬程(风压)低的特点外,在结构上还具有一下特点:1结构简单,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

2动叶可调轴流式泵与风机,由于动叶安装角可随外界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变工况时调节性能好,可保持较宽的高效工作区3动叶可调轴流式泵与风机因轮毂中装有叶片调节机构,转子结构较复杂,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4噪声较大。

2.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参数?铭牌上标出的是指哪个工况下的参数?答:1.流量:泵与风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流体的体积或质量2.扬程:单位质量液体流过水泵叶轮所增加的能量压力:单位质量气体流过风机叶轮所增加的能量3.转速:旋转机械在单位时间内的转动次数4.汽蚀余量:水泵叶轮进口处单位质量液体所必需具有的超过其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5.功率:设备或装置系统的单位时间能耗值6.损失和效率:设备或装置系统内存在各种损失,其输出功率与消耗功率值不相等,两者之比称为效率铭牌上标出的都是指额定工况下的参数3.水泵的扬程和风机的全压两者有何区别及联系?答:扬程:单位质量液体流过水泵叶轮所增加的能量压力:单位质量气体流过风机叶轮所增加的能量4.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1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2吸入室: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液体平稳地进入叶轮,并使叶轮进口处的液体流速分布均匀。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泵和风机是工业和生活中常见的设备,它们都是将流体或气体运动的机械。

本文将详细介绍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并对常见的泵和风机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泵是一种将液体或气体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机械。

泵的分类主要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分为以下几种:1.位移泵位移泵是一种常见的泵,它主要由一个活塞或转子和固定壳体组成。

当活塞或转子运动时,泵室里的体积发生改变,从而使液体或气体被吸入或排出。

常见的位移泵有柱塞泵、齿轮泵和螺杆泵等。

2.离心泵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或气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一种泵。

它主要由旋转轴和离心叶片组成,当旋转轴转动时,离心力使液体或气体被向外挤压,从而达到输送目的。

离心泵适用于输送许多种液体,如水、油、气和各种化工介质。

3.轴流泵轴流泵是利用轴向力将液体或气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一种泵。

它主要由叶轮和固定外壳组成,当旋转叶轮时,液体或气体在叶轮的冲击作用下被向前推动,从而达到输送目的。

轴流泵适用于输送大量液体或气体,如排水、灌溉、空调和通风等。

二、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风机是一种将气体运动的机械,主要被用于通风、换气和风力发电等领域。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风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轴流风机轴流风机是一种将气体沿轴向运动的风机,主要由叶轮和外壳组成,在旋转时,叶轮的冲击作用使得气体被沿轴向推进,从而产生风流。

轴流风机适用于需要大量气体流动的环境,如矿山、隧道和建筑通风等。

2.离心风机离心风机是一种将气体沿射流方向运动的风机,主要由叶轮、进出口和外壳组成,当叶轮旋转时,气体被向外挤压,产生射流效应,从而产生风流。

离心风机适用于需要中等或较高压力的环境,如工厂、检测实验室和船舶空调等。

3.混流风机混流风机是一种将气体沿射流和轴向运动的风机,它是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的结合,主要由叶轮和外壳组成。

混流风机在性能上介于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适用于对风量和风压要求都比较高的环境,如烘干、冷凝和饲料加工等。

风机与泵

风机与泵

泵与风机泵与风机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流体能量的机械。

当流体是液体时称为泵,是气体时称为风机。

在热力发电厂中,泵与风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它负担着连续地输送流体介质的任务,如锅炉的给水,供给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排出燃烧后的烟气,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所需的冷却水的输送及凝结水的排出,各种强制循环的油系统中润滑油的流动等,无不与泵与风机的工作有关。

泵与风机,就其作用原理而言,可分为三大类:1、叶片式叶片式泵与风机是靠装在主轴上的叶轮的旋转,由叶片对流体做功来提高其能量的。

按其作用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离心式、轴流式及混流式三种型式。

2、容积式它是利用工作室容积周期性的变化来输送流体的。

如往复式及回转式的泵与风机。

3、其它型式多是利用能量较高的流体来输送能量较低的流体。

如喷射泵、水抽式或气抽式的抽气器、水锤泵等。

第一节离心式泵与风机一、叶片式泵的分类各种类型的泵中,以叶片式泵应用最为广泛。

而叶片式泵又可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即轴流式、混流式与离心式。

轴流式泵简称轴流泵,液体在这种泵内是沿轴向流动的,故以轴流泵命名。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是靠升力对流体做功而提高流体能量的。

离心式泵简称离心泵,它主要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液体提高能量。

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方向是垂直于轴向流出的,即径向流动的。

介于轴流式于离心式之间的一种叶片泵,叶轮中的液体从轴向引入向圆锥面方向流出,即是说液体在介于轴向与径向之间的方向上流出叶轮,故这种泵称为混流式泵,简称混流泵。

这种泵就其工作原理而言,部分利用了叶型的升力,部分利用了惯性离心力,是介于轴流式与离心式之间的一种类型的泵。

二、离心泵的分类叶片泵中应用最广的是离心泵,它的种类繁多,但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一)、按叶轮级数分1、单级泵。

这种泵只有一个叶轮。

2、多级泵。

这种离心泵在同一轴上装有两个以上的叶轮。

液体顺序地经过一系列叶轮,每流经一个叶轮(或称为一级)提高一次能量。

泵与风机课后思考题答案之欧阳历创编

泵与风机课后思考题答案之欧阳历创编

思考题答案绪论思考题1.在火力发电厂中有那些主要的泵与风机?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给水泵:向锅炉连续供给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给水。

循环水泵:从冷却水源取水后向汽轮机凝汽器、冷油器、发电机的空气冷却器供给冷却水。

凝结水泵:抽出汽轮机凝汽器中的凝结水,经低压加热器将水送往除氧器。

疏水泵:排送热力系统中各处疏水。

补给水泵:补充管路系统的汽水损失。

灰渣泵:将锅炉燃烧后排出的灰渣与水的混合物输送到贮灰场。

送风机:向锅炉炉膛输送燃料燃烧所必需的空气量。

引风机:把燃料燃烧后所生成的烟气从锅炉中抽出,并排入大气。

2.泵与风机可分为哪几大类?发电厂主要采用哪种型式的泵与风机?为什么?答:泵按产生压力的大小分: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风机按产生全压得大小分:通风机、鼓风机、压气机泵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泵、轴流泵、斜流泵、旋涡泵容积式:往复泵、回转泵其他类型:真空泵、喷射泵、水锤泵风机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容积式:往复式风机、回转式风机发电厂主要采用叶片式泵与风机。

其中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范围广、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与高速原动机直联,所以应用最广泛。

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其流量大、压力小。

故一般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

目前,大容量机组多作为循环水泵及引送风机。

3.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参数?铭牌上标出的是指哪个工况下的参数?答: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全压)、功率、转速、效率和汽蚀余量。

在铭牌上标出的是:额定工况下的各参数4.水泵的扬程和风机的全压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扬程;单位体积的气体通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全压联系:二者都反映了能量的增加值。

区别:扬程是针对液体而言,以液柱高度表示能量,单位是m。

全压是针对气体而言,以压力的形式表示能量,单位是Pa。

5.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离心泵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泵与风机标准小抄

泵与风机标准小抄

1.离心泵叶轮根据叶片出口相对流动角β2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不同形式,当β2<90º时为前弯叶片叶轮,β2=90 º时为径向叶片叶轮,β2>90º时为后弯叶片;对应于三种叶轮效率为低高中。

2前向式叶轮的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同。

3.叶轮是离心泵的能量转换元件,它的结构形式有开式闭式半开半闭式三种。

4. 泵与风机中能量转换时的损失可分为机械损失,水力损失,容积损失5.要保证泵不发生汽蚀,首先要正确地确定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6.泵串联运行时,所输送的流量均相等,而串联后的总场程为串联各泵所产生的扬程之和。

5.泵或风机的工作点是管网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

6.当使用比例定律进行流体机械的变转速调节时,其流量和转速的一次方成正比,压力和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和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

7.泵与风机的无因次特性曲线是以.流量系数为横坐标压力系数为纵坐标绘制的。

1.泵与风机是指以流体为工作介质与能量载体的机械设备。

2.叶片式流体机械中,介质作用于叶片的力是惯性力。

3.从理论上来讲,泵与风机的设计工况与最高效率点工况是一致的。

4.叶片式流体机械冲角的存在破坏了无冲击进口条件,大流量工况为负冲角,小流量工况为正冲角。

6.反作用度的意义是静压与全压的比值,其表达式是θ=p st/p t。

8.我国水泵行业习惯使用的比转速表达式为n s=3.65q1/2/h3/4。

9.离心式流体机械无穷叶片数时,理论扬程随流量的变化规律与β2有关,当β2>90о时,扬程升高β2=90о不变;β2<90º降低。

3.装置有效汽蚀余量越大,机械低压侧液体具有的能量超过液体汽化压力的余量越多,越不容易发生汽蚀。

5.反作用度表示静压能在总能量头中的比重。

7.泵与风机调节工况的方法有节流调节,导叶调节,动叶调节,气蚀调节,变速调节,改变台数调节1.通风机的静压是指全压与动压之差。

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绪论1、泵与风机定义: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成流体的势能和动能的一种流体机械。

2、分类:叶片泵: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旋涡泵。

容积泵: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真空泵。

叶片式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

容积式风机:往复风机,叶氏风机,回转风机。

3、低压泵(2Mpa以下)中压泵(2~6Mpa)高压泵(6Mpa以上)。

通风机(风压15Kpa以下)鼓风机(15~350Kpa)压缩机(350Kpa以上)。

低压通风机(1Kpa以下)中压通风机(1~3Kpa)高压通风机(3~15Kpa)。

4、泵与风机发展趋势:大容量,高转速,高效率,低噪音,自动化。

第一章5、离心泵分类:单级单吸,单级双吸,分段式多级离心泵。

6、单级双吸离心泵:半螺旋吸入室,水平中开式结构。

7、分段式多级离心泵:适用高差较大,输送距离较远。

8、Y型离心油泵分为:油泵(输送200度以下),热油泵(输送400度以下)。

9、油泵分类:单级单吸,单级双吸,双级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和管道泵。

10、离心式风机:用于洞库储油区或洞内作业区的强制通风,降低油蒸汽浓度或洞内空气湿度,保证安全。

11、离心泵主要零部件:叶轮,泵轴,吸入室,压出室,泵体,密封装置,轴向力平衡装置件等。

12、离心式风机主要部件:集流器,叶轮,机壳,进气箱。

13、离心泵过流部件:吸入室,叶轮,压出室。

14、吸入室:泵吸入口到叶轮进口前的一段流道。

作用:液流分布均匀,速度方向符合要求,减小水力损失。

分类:锥形,环形,半螺旋形,弯管形吸入室。

15、锥形吸入室:用于单级悬臂式离心泵。

环形吸入室:存在冲击和旋涡,流速分布不均,用于分段式多级泵。

半螺旋形:流速分布均匀,扬程略有降低,用于单级双吸式水泵,水平中开式多级泵,大型分段式多级泵,某些单级悬臂泵。

弯管形:用于大型离心泵,大型轴流泵,优点与锥形一致。

16、叶轮:传递能量的主要部件,过流部件的核心。

分类:闭式,开式,半开式叶轮。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1.泵与风机可分为哪几大类发电厂主要采用哪种型式的泵与风机为什么答:泵按产生压力的大小分: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风机按产生全压得大小分:通风机、鼓风机、压气机泵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泵、轴流泵、斜流泵、旋涡泵容积式:往复泵、回转泵其他类型:真空泵、喷射泵、水锤泵风机按工作原理分:叶片式: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容积式:往复式风机、回转式风机发电厂主要采用叶片式泵与风机。

其中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范围广、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与高速原动机直联,所以应用最广泛。

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其流量大、压力小。

故一般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

目前,大容量机组多作为循环水泵及引送风机。

2.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参数铭牌上标出的是指哪个工况下的参数答: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全压)、功率、转速、效率和汽蚀余量。

在铭牌上标出的是:额定工况下的各参数3.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离心泵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吸入室: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液体平稳的进入叶轮,并使叶轮进口处的液体流速分布均匀。

压出室:收集从叶轮流出的高速流体,然后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入压水管或次级叶轮进口,同时还将液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导叶:汇集前一级叶轮流出的液体,并在损失最小的条件下引入次级叶轮的进口或压出室,同时在导叶内把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密封装置:密封环:防止高压流体通过叶轮进口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泄露至吸入口。

轴端密封:防止高压流体从泵内通过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隙泄漏到泵外。

离心风机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蜗壳:汇集从叶轮流出的气体并引向风机的出口,同时将气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集流器: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气流均匀的充满叶轮入口。

进气箱:改善气流的进气条件,减少气流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阻力损失。

4.轴流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叶轮: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流体的压力能和动能的主要部件。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导言:泵和风机作为流体传动设备,在许多工业和民用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泵与风机的分类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设备。

一、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泵是一种将液体或气体从低压区域转移到高压区域的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用途,泵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1. 位移泵位移泵通过改变容积来将液体或气体传送到高压区域。

常见的位移泵包括柱塞泵、活塞泵、齿轮泵等。

这些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泵腔的容积变化,将液体或气体吸入并排出。

2. 风动泵风动泵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动力来实现液体的输送。

当压缩空气通过泵的空气马达时,驱动液体的进出。

风动泵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石油和制药等行业。

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泵,通过旋转叶轮来提高流体的压力。

当液体进入泵体后,旋转叶轮会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快速推向出口。

离心泵适用于输送液体,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4. 污水泵污水泵用于输送浑浊的、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

这些固体颗粒的直径通常比较大,不适合通过其他类型的泵来处理。

污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大功率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将污水从低处抽取到高处。

二、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风机是一种将气体从低压区域运送到高压区域的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用途,风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离心风机离心风机是最常见的一种风机,通过旋转叶轮来增加气体的压力。

当气体进入风机后,旋转叶轮会产生离心力,推动气体快速流向出口。

离心风机适用于通风、空调、烟气排放等领域。

轴流风机又称为推进风机,采用叶轮绕轴线旋转的方式来增加气体的压力。

轴流风机适用于需要大量气体流动的场合,如船舶、消防等领域。

3. 混流风机混流风机是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结合,同时兼具两者的特点。

混流风机在压力和流量之间取得了平衡,适用于对气体流量和压力都有要求的场合。

4. 射流风机射流风机是一种通过高速射流来产生负压的风机。

射流风机适用于排除局部污染和减少气体浓度的场合,如化工、实验室等领域。

泵与风机复习 答案

泵与风机复习 答案

泵与风机复习填空1、1工程大气压等于101.3千帕,等于 水柱高,等于760毫米汞柱高。

2、根据流体的流动情况,可将泵和风机分为以下三种类别:离心式;轴流式;斜流式。

3、风机的压头(全压)p 是指单位体积的气体流经风机是所获得的总机械能,静压是指全压与风机出口单位体积的气体的动压之差, 动压是指 风机出口单位体积的气体具有的压力。

4、单位时间内泵或风机所输送的流体量称为流量。

5、泵或风机的工作点是泵的特性曲线与排水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6、泵的扬程H 的定义是:单位重量的液体流经泵时所获得的总机械能。

7、安装角是指叶片进出口处的切线方向与圆周速度反方向之间的交角。

8、泵和风机的全效率等于流动效率,容积效率及机械效率的乘积。

9、当泵的扬程一定时,增加叶轮转速可以相应的 轮径。

10、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流体离开叶轮时是沿 流出。

11、轴流式泵与风机的流体沿 方向流出叶轮。

12、叶片式泵与风机按叶轮数目可以分为单级和多级泵与风机。

13、叶片式泵与风机按转轴安装位置可以分为卧式与立式两种。

14、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包括:流量、扬程与压力、功率、转速、效率等。

15、泵与风机的效率等于轴功率P 与有效功率Pe 之比。

16、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叶轮按叶片出口安装角的不同,叶轮可分为前弯、径向、后弯叶片式三种叶轮。

17、影响泵与风机效率的损失有:流动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伤。

18、泵与风机串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流体的扬程,输送流体。

19、节流调节是通过改变阀门或档板的开度使管道特性曲线发生变化,改变泵与风机的工作点实现调节。

20、节流调节调节方便,但存在节流损失,经济性差。

21、离心泵启动前的充水目的是 ,泵运行后在吸入口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真空度。

22、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吸入室、压出室、导叶、密封装置。

23、叶片出口安装角β2确定了叶片的型式,有以下三种:当β2a<90°,这种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称为后弯叶片。

泵与风机的分类

泵与风机的分类

LITLE THE HERE
风机的分类和构造
主轴:是驱动叶轮旋转的关键部件,通常由电动机 或发动机驱动 滚动轴承:用于支承主轴的旋转,减少摩擦和磨损
密封环:用于防止气体从叶轮周围泄漏,保证风机 的效率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
20XX
感谢您的聆听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Stage 2 轴承:用于支承 轴的旋转,减少 摩擦和磨损
LITLE THE HERE
Stage 4
填料函:用于防 止空气进入泵内, 保证泵的正常运 行
LITLE THE HERE
PART 1
风机的分类和构造
风机的分类和构造
分类
风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离心式风机:利用离心力将气体从一个 方向引导到另一个方向。其特点是压力 高、流量大,适用于工业通风、空调等 领域
轴:是驱动叶轮旋转的关键部件,通常由电动机或发动机驱动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泵与风机的分类
Stage 1 密封环:用于防 止液体从叶轮周 围泄漏,保证泵 的效率
Stage 3
泵轴的驱动端: 通常与电动机或 发动机相连,用 于驱动泵轴旋转
Stage 5
支架和底座:用 于支撑和固定泵 体和相关部件
轴流式风机:利用旋转的轴产生气流动 力,使气体从一个方向引导到另一个方 向。其特点是压力低、流量大,适用于 大型工业炉、烘干设备等领域

泵与风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泵与风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泵与风机》复习题一、填空题1 泵与风机在能量转换分析中,轴功率P sh,有效功率P e,内功率P i和原动机功率P g的大小关系为:P g>P sh>P i>P e。

2 风机按照所产生的全压高低可分为通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三类。

3 叶片式泵与风机按照叶片对流体做功的原理不同,可以分为离心式、轴流式和混流式三种。

4 对于单级单吸离心式叶轮,进口圆周速度u1和出口圆周速度u2的大小关系为:u2>u1。

5 有限多叶片数时的理论能头H T与无限多叶片数时的理论能头的大小关系为:H T>H T∞。

6 叶片式泵中应用最广的是离心泵,通常按照以下三种结构特点分类,按照工作叶轮的数量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照叶轮吸进液体的方式分为单吸泵和多吸泵;按照泵轴的布置方向分为卧式泵和立式泵。

7 离心通风机的叶片一般有6~64个,叶片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平板型、圆弧型和机翼型三种。

8 离心式通风机叶轮前盘的型式主要有直前盘、锥形前盘和弧形前盘三种。

9 离心式通风机的叶轮按叶片出口角可分为:前向式叶轮、径向式叶轮和后向式叶轮三种。

10 同一台泵或风机在相同的工况下,其全压效率和全压内效率的大小关系为:全压内效率>全压效率11 泵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其作用是把液体按一定要求引入叶轮,吸水室主要类型有圆锥管吸入室、圆环形吸入室和半螺旋形吸入室三种。

12 叶轮是离心式通风机的心脏部分,它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对通风机的特性有着重大影响。

通常分为封闭式和开式两种,封闭式叶轮一般由前盘、后盘(中盘)、叶片和轮毂等组成。

13 单位重量液体从泵进口截面到泵出口截面所获得的机械能称为扬程(能头)。

14 离心式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是吸入式、叶轮和压出室。

15风机的全压减去风机出口截面处的动压是风机的静压。

二、问答题(包括简答题)1 画图说明泵扬程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各字母表示的意义。

2 简述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3 简述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4 简述混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图为300MW机组 配用的 源江48P-35ǁA型 循环水泵。 是立式单级单吸 混流泵。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图为600MW机组配套的可抽 芯的SEZ立式混流泵。是国内 制造的最大口径(2200MM) 的电厂循环泵。流量可达 64800M3/H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2、LDTN型凝结水泵
在300MW及600MW机组使用,由沈阳水泵 上生产,图为9LDTN-2C型。
两级单吸叶轮,首级入口较大且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 轮,以提高抗汽蚀性能。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图为大容量机组选用的 NLT型凝结水泵。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DG型前置泵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YNKN型前置泵
二、凝结水泵 作用是:将汽轮机中排出的乏气在凝汽器中凝结的水 抽出,送往除氧器。
凝结水泵的吸入侧为高度真空状态,在运行中易产生 汽蚀和漏入空气。因此要求凝结水泵抗汽蚀性能和密封 性能要好。
根据液体中颗粒的大小,泵内应有足够宽的流道,动静间隙足够 大。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火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
六、送风机 作用是输送新鲜的空气供给锅炉燃料所使用。 输送空气的温度是环境温度且不含飞灰。 火电厂常采用4-13.2(73)型离心风机,为后弯机翼 型斜切叶片,效率高、比转数大,噪音低,强度高等 优点。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大容量锅炉送、引风机多采用 轴流式风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泵与风机可分为哪几大类?发电厂主要采用哪种型式的泵与风机?为什么?答:泵按产生压力的大小分: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风机按产生全压得大小分:通风机、鼓风机、压气机发电厂主要采用叶片式泵与风机。

其中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范围广、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与高速原动机直联,所以应用最广泛。

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其流量大、压力小。

故一般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

目前,大容量机组多作为循环水泵及引送风机。

2. 水泵的扬程和风机的全压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扬程;单位体积的气体通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全压联系:二者都反映了能量的增加值。

区别:扬程是针对液体而言,以液柱高度表示能量,单位是m 。

全压是针对气体而言,以压力的形式表示能量,单位是Pa 。

3. 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离心泵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吸入室: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液体平稳的进入叶轮,并使叶轮进口处的液体流速分布均匀。

压出室:收集从叶轮流出的高速流体,然后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入压水管或次级叶轮进口,同时还将液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导叶:汇集前一级叶轮流出的液体,并在损失最小的条件下引入次级叶轮的进口或压出室,同时在导叶内把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密封装置:密封环:防止高压流体通过叶轮进口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泄露至吸入口。

轴端密封:防止高压流体从泵内通过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隙泄漏到泵外。

离心风机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蜗壳:汇集从叶轮流出的气体并引向风机的出口,同时将气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集流器: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气流均匀的充满叶轮入口。

进气箱:改善气流的进气条件,减少气流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阻力损失。

4. 目前火力发电厂对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引、送风机一般都采用轴流式风机,循环水泵也越来越多采用斜流式(混流式)泵,为什么?答: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其流量大、压力小。

故一般用于大容量低扬程的场合。

因此,目前大容量机组的引、送风机一般都采用轴流式风机。

斜流式又称混流式,是介于轴流式和离心式之间的一种叶片泵,斜流泵部分利用了离心力,部分利用了升力,在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输送流体,并提高其压力,流体轴向进入叶轮后,沿圆锥面方向流出。

可作为大容量机组的循环水泵。

1. 试简述离心式与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答:离心式: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即流体通过叶轮后,压能和动能都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被输送到高处或远处。

流体沿轴向流入叶轮并沿径向流出。

轴流式:利用旋转叶轮、叶片对流体作用的升力来输送流体,并提高其压力。

流体沿轴向流入叶轮并沿轴向流出。

2. 离心式泵与风机当实际流量在有限叶片叶轮中流动时,对扬程(全压)有何影响?如何修正?答:在有限叶片叶轮流道中,由于流体惯性出现了轴向涡流,使叶轮出口处流体的相对速度产生滑移,导致扬程(全压)下降。

一般采用环流系数k 或滑移系数σ来修正。

3. 为了提高流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一般有哪几种方法?最常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答:1)径向进入,即901=α;2)提高转速n ;3)加大叶轮外径2D ;4)增大叶片出口安装角a 2β。

提高转速最有利,因为加大叶轮外径将使损失增加,降低泵的效率;提高转速则受汽蚀的限制,对风机则受噪声的限制。

增大叶片出口安装角a 2β将使动能头显著增加,降低泵与风机的效率。

比较之下,用提高转速n 来提高理论能头,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

4. 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几种叶片形式?各对性能有何影响?为什么离心泵均采用后弯式叶片?答:后弯式、径向式、前弯式后弯式:2a β<90°时,随2a β不断减小,∞T H 不断下降。

当a 2β减小到等于最小角m in ,2a β时,0=∞T H 。

径向式:2a β=90°时,2u v ∞=2u 。

g u H T 22=∞。

前弯式:2a β>90°时,2a β越大,T H ∞则越大,即随2a β不断增大,T H ∞亦不断增大。

当a 2β增加到等于最大角max ,2a β时,g u H T 222=∞。

以上分析表明,随叶片出口安装角a 2β的增加,流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越大。

因此,前弯式叶片所产生的扬程最大,径向式叶片次之,后弯式叶片最小。

当三种不同的叶片在进、出口流道面积相等,叶片进口几何角相等时,后弯式叶片流道较长,弯曲度较小,且流体在叶轮出口绝对速度小。

因此,当流体流经叶轮及转能装置(导叶或蜗壳)时,能量损失小,效率高,噪声低。

但后弯式叶片产生的总扬程较低,所以在产生相同的扬程(风压)时,需要较大的叶轮外径或较高的转速。

为了高效率的要求,离心泵均采用后弯式叶片,通常a 2β为20°~30°。

5. 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较,有何性能特点?使用于何种场合?答:轴流式泵与风机的性能特点是流量大,扬程低,比转数大,流体沿轴向流入、流出叶轮。

目前国内外大型电站普遍采用轴流式风机作为锅炉的送引风机、轴流式水泵作为循环水泵。

6. 为什么前弯式叶片的风机容易超载?在对前弯式叶片风机选择原动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前弯式叶轮随流量的增加,功率急剧上升,原动机容易超载。

所以,对前弯式叶轮的风机在选择原动机时,容量富裕系数K 值应取得大些。

(后弯式叶轮随流量的增加,功率增加缓慢。

)7. 离心式和轴流式泵与风机在启动方式上有何不同?答:离心式泵与风机,在空载时,所需轴功率(空载功率)最小,一般为设计轴功率的30%左右。

在这种状态下启动,可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原动机过载。

所以离心式泵与风机要在阀门全关的状态下启动。

轴流式泵与风机,功率P 在空转状态(V q =0)时最大,随流量增加而减小,为避免原动机过载,对轴流式泵与风机要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

1. 当一台泵的转速发生改变时,其扬程、流量、功率将如何变化?答:根据比例定律可知:流量Vp q =Vm q p m n n 扬程p H =m H 2()p m n n 功率p P =m P 3()p m n n2. 当某台风机所输送空气的温度变化时其全压、流量、功率将如何变化?答:温度变化导致密度变化,流量与密度无关,因而流量不变。

全压 m P m pp p ρρ= 功率 m P m p P P ρρ=3. 为什么可以用比转数对泵与风机进行分类?答:比转数反映了泵与风机性能上及结构上的特点。

如当转数不变,对于扬程(全压)高、流量小的泵与风机,其比转数小。

反之,在流量增加,扬程(全压)减小时,比转数随之增加,此时,叶轮的外缘直径2D 及叶轮进出口直径的比值02D D 随之减小,而叶轮出口宽度2b 则随之增加。

当叶轮外径2D 和02D D 减小到某一数值时,为了避免引起二次回流,致使能量损失增加,为此,叶轮出口边需作成倾斜的。

此时,流动形态从离心式过渡到混流式。

当2D 减小到极限02D D =1时,则从混流式过渡到轴流式。

由此可见,叶轮形式引起性能参数改变,从而导致比转数的改变。

所以,可用比转数对泵与风机进行分类。

4. 随比转数增加,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变化规律怎样?答:在低比转数时,扬程随流量的增加,下降较为缓和。

当比转数增大时,扬程曲线逐渐变陡,因此轴流泵的扬程随流量减小而变得最陡。

在低比转数时(s n <200),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功率曲线呈上升状。

但随比转数的增加(s n =400),曲线就变得比较平坦。

当比转数再增加(s n =700),则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功率曲线呈下降状。

所以,离心式泵的功率是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轴流式泵的功率却是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少。

比转数低时,效率曲线平坦,高效率区域较宽,比转数越大,效率曲线越陡,高效率区域变得越窄,这就是轴流式泵和风机的主要缺点。

为了克服功率变化急剧和高效率区窄的缺点,轴流式泵和风机应采用可调叶片,使其在工况改变时,仍保持较高的效率。

1. 何谓汽蚀现象?它对泵的工作有何危害?答:汽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

危害:(1)材料破坏 (2)噪声和振动(3)性能下降2. 为什么泵要求有一定的几何安装高度?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倒灌高度?答:提高吸水性能,使泵在设计工况下工作时不发生汽蚀。

当吸水池液面压力等于该温度下液体所对应的饱和压力Pv 时,出现倒灌高度。

3. 为什么目前多采用汽蚀余量来表示泵的汽蚀性能,而较少用吸上真空高度来表示?答:因为使用汽蚀余量时不需要进行换算,特别对电厂的锅炉给水泵和凝结水泵,吸入液面都不是大气压力的情况下,尤为方便。

同时汽蚀余量更能说明汽蚀的物理概念,因此,目前已较多使用汽蚀余量。

4. 提高转速后,对泵的汽蚀性能有何影响?答:对同一台泵来说,当转速变化时,汽蚀余量随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变化,即当泵的转速提高后,必需汽蚀余量成平方增加,泵的抗汽蚀性能大为恶化。

5. 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可采用那些措施?基于什么原理?答:一、提高泵本身的抗汽蚀性能(1)降低叶轮入口部分流速。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①适当增大叶轮入口直径0D ;②增大叶片入口边宽度1b 。

也有同时采用既增大0D 又增大1b 的方法。

这些结构参数的改变,均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将影响泵效率。

(2)采用双吸式叶轮。

双吸式叶轮的必需汽蚀余量是单吸式叶轮的63%,因而提高了泵的抗汽蚀性能。

(3)增加叶轮前盖板转弯处的曲率半径。

这样可以减小局部阻力损失。

(4)叶片进口边适当加长。

即向吸人方向延伸,并作成扭曲形。

(5)首级叶轮采用抗汽蚀性能好的材料。

如采用含镍铬的不锈钢、铝青铜、磷青铜等。

二、提高吸入系统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a h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减小吸入管路的流动损失。

即可适当加大吸入管直径,尽量减少管路附件,如弯头、阀门等,并使吸人管长最短。

(2)合理确定两个高度。

即几何安装高度及倒灌高度。

(3)采用诱导轮。

主叶轮前装诱导轮,使液体通过诱导轮升压后流入主叶轮(多级泵为首级叶轮),因而提高了主叶轮的有效汽蚀余量,改善了泵的汽蚀性能。

(4)采用双重翼叶轮。

双重翼叶轮由前置叶轮和后置离心叶轮组成,与诱导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轴向尺寸小,结构简单,且不存在诱导轮与主叶轮配合不好,而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

所以,双重翼离心泵不会降低泵的性能,却使泵的抗汽蚀性能大为改善。

(5)采用超汽蚀泵。

在主叶轮之前装一个类似轴流式的超汽蚀叶轮,其叶片采用了薄而尖的超汽蚀翼型,使其诱发一种固定型的汽泡,覆盖整个翼型叶片背面,并扩展到后部,与原来叶片的翼型和空穴组成了新的翼型。

其优点是汽泡保护了叶片,避免汽蚀并在叶片后部溃灭,因而不损坏叶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