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学情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中的学情研究

摘要: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情;课堂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的所有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可见,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学情研究

学情研究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学生原有的基础、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等。研究学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从单纯地研究成绩,转向对学情的综合研究。

研究学情是为了改善学情。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学生就应该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洞悉学生学习本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各种策略,为教学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学情研究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研究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

特点后,才能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而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学目标。

学情研究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研究的内容分析,往往是无的放矢的分析,毫无意义可言,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研究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研究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失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难以落实。

二、研究学情的方法

备课时,我们经常强调要研究教材、研究学情,以前称之为“吃透两头“。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提法和做法仍然必要。课堂主要由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构成,在这三个元素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认真备好课,而备好课的前提就是认真研究教材,熟悉教材编写意图,同时,还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研究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把知识准确地教给学生,并给学生做出最佳学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教师不是教给学生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这一点是整个教学的关键。要想做好这一点,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个教学过程也必须围绕学生实际来开展。否则,课上得再完美,再没有缺憾,那也是作秀,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节课没有心灵的碰撞,更没有智慧的生成。

建构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过程是知识不断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认真研究学情,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有的放矢。学情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以便确定新课起点,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工作。

2.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也各不相同。

3.洞悉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情状。教师只有对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情状有透彻的了解和预见,课堂教学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功效。

4.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事先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洞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具体分析这些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原因,深入思考解决这些困难和障碍的策略。

三、研究学情的实施

参加工作21年来,在教学设计上,笔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梳理一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摸清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有什么要求,预习时有什么困难;

2.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神色变化及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逻辑漏洞,判断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洞察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情况;

3.根据学生在课后作业、练习、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搞清学生在方法与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有记录,有备考,从而保证在下一节课或后续复习中帮助学生解疑释难;

4.经常与课代表进行交流,多问问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学得怎样、有什么要求,以便获得最为真实的学情信息,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5.大型考试后要求学生撰写反思文章,及时从中捕捉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看法、意见或不满意点,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

6.经常与学生坦诚深入地谈心交流,打消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教师的恐惧感与陌生感。

总之,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必须做好学情研究,既要分析学生的整体特点,更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具体分析,细致入微,避免空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设计时关注了学生,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进一步提高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