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教案
比与比例教案5篇
比与比例教案5篇比与比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熟悉比例,知道比例的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和把握比例的根本性质,会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观看、比拟,培育学生分析、比拟、抽象和概括的力量,经受熟悉比例和比例的根本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学问,培育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和应用意义,会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同学们,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每当周一升国旗时,我们心中布满了对祖国的喜爱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喜爱国旗就是喜爱祖国,国旗对我们这么重要,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一些国旗的学问呢?你对国旗的大小有哪些了解?学生思索答复(挖掘学生生活阅历)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明同学们平常仔细观看,是个有心人。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活动一:探究比例的意义1.你了解到哪些关于国旗大小的学问?学生沟通,给学生充分的沟通时机。
2.你们认真观看,结合我们上节课学的比的相关学问,估量一下每种规格国旗长和宽或者宽和长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规律?(1)猜想预设:生1、长和宽的比值相等;生2、宽和长的比值相等,(2)小组验证每个小组任选两种规格国旗,验证一下每种国旗长和宽之间存在的规律。
(3)展现沟通小组验证结果,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得出结论。
预设:每种国旗的长和宽的比都是3:2,他们的比值相等。
每种国旗的宽和长的比是2:3,他们的比值相等。
教师小结:240:160与144:96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式子写成 240:160=144:96 或 240/160=144/96我们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括号中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你能说出一个比例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比例的?怎么推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试一试,推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和比例 -人教版 (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比和比例 -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3. 比例尺的应用4. 比例分配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概念,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和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通过实例讲解比的概念,强调比的两个数是相关联的,比值是两个数的比。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反比例、比的倒数等。
3. 讲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通过实例讲解比例的概念,强调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组成的等式。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比例的乘法等。
4. 讲解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强调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讲解比例尺的应用,如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
5. 讲解比例分配问题通过实例讲解比例分配问题的概念,强调比例分配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讲解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按比例分配、按比例求部分等。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比和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8. 总结和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比和比例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和比例《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和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根据比例分配物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缩小或放大的图形,以演示比例的基本原理。
5.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使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能力,增强比和比例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2.提高学生运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问题解决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运用比例进行分析和推理。
4.激发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形成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的意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比的概念及其表达: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表达方式,如a:b或a/b,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写比。
-比例的概念及其应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学会构建比例关系,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和比例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具体的应用和性质掌握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比和比例的概念,学生们显得很感兴趣,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听得比较认真,但当我进行案例分析时,有些学生开始表现出迷茫。我意识到,单纯的理论讲解可能还不够,需要结合更多的实际例子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性质。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形来解释,但感觉还需要在下次课中再次强调,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性质,能正确写出两个量的比。
2.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解简单的比例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的意义、比的性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难点:比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具:PPT、图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比的意义和性质(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地方用到比?谁能举个例子?(二)探究比的意义1.出示图片:一个苹果和两个橙子,提问: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两个量的关系?2.学生回答:一个苹果的重量是两个橙子重量的1/2。
3.引导: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这个关系,写作1:2。
4.出示更多实例,让学生感受比的意义。
(三)探究比的性质1.出示题目:已知a:b=2:3,求a和b的值。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比的性质告诉我们,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比值不变。
3.学生得出结论:a=2x,b=3x,其中x为任意数。
(四)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
第二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复习导入1.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
2.提问:比和比例有什么关系?(二)探究比例的意义1.出示实例: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面积为8平方单位,求长和宽的值。
2.学生回答:设长为2x,宽为x,则2xx=8,解得x=2,长为4,宽为2。
3.引导:这里我们用到了比例,比例就是两个比相等的关系。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出示题目:已知a:b=c:d,求a、b、c、d之间的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比例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两个比的内项乘积等于外项乘积。
3.学生得出结论:ad=bc。
(四)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
比和比例备课教案季
比和比例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
2.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和求比的方法。
2. 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求比的方法,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和比例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粉笔。
2. 教学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3. 练习题。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情境,引入比和比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概念,举例说明求比的方法。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比的练习题。
4. 知识拓展:讲解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比例的练习题。
6. 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8.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比和比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比和比例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品打折,引入比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概念,举例说明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比例的练习题。
4. 知识拓展:讲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七、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分享成果: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比和比例教案5篇
小学比和比例教案5篇教案内容详实,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要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小学比和比例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比和比例教案篇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什么是比?一辆汽车4小时行160千米,说出路程和时间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12:16: 4.5:2.7 10:6二、新授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过去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一个的知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例的意义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
列表如下:时间(时)25路程(千米)80200从上不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1)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结果后,师指出: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将两个比连起来写成下面的等式。
板书:80:2=200:5 或=师: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比例。
(2)口答A、把复习第2题中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起来。
B、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什么?C、根据刚才的回答,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3)小结。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这两个比相等。
B、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
(4)练习,课本第10页做一做。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例题:80:2=200:5并自学课本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前项?什么叫后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这四项分别在等号的什么位置?(2)说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6:10=9:15 8:3=3.2:1.2 1/3:1/6=16:8(3)计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项积与内项积。
《比和比例》教案
《比和比例》教案《比和比例》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和比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和比例》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叫比?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小黑板)12:16 1/4:1/3 和9:12 4.5:2.7 10:6二、教学新课1、教学比例的意义(1)出示例1:同学们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观察这些比,哪此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这些式子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2)归纳比例的意义(3)2:5和80:200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4)完成第45页“做一做”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2)请同们分别找出80:2=200:5和2分之80=5分之200的内项和外项。
(3)你们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双可以发现什么?(4)指导学生归纳后,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5)指导学生完成第一46页“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创意作业:有一房间,窗子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门的长和宽分别是21分米和14分米,你能用已知的四个数组成多少个比例?比一比哪个同学组成的多。
《比和比例》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教师提问复习.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4.5∶2.7 10∶6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三)教师小结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4.5∶2.7=10∶6二、新授教学.(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时间(时)25路程(千米)802001.教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80∶2=200∶5或.3.揭示意义:像4.5∶2.7=10∶6、80∶2=200∶5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关键:两个比相等4.练习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和9∶15 (2)20∶5和1∶4(3)和(4)0.6∶0.2和5.填空(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比例.(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的.(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1.教师以80∶2=200∶5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4.5∶2.7=10∶6 6∶10=9∶15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外项积是:80×5=400内项积是:2×200=40080×5=2×200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教师板书:7.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 0.2∶2.5和4∶50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四、巩固练习.(一)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二)填空.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三)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1.6∶9和9∶12 2.1.4∶2和7∶103.0.5∶0.2和 4.和7.5∶1(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3、4和6五、课后作业.根据3×4=2×6写出比例.六、板书设计.省略《比和比例》教案3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比和比例教案
比和比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2.掌握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比和比例的概念;2.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应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通常用冒号“:”表示。
例如,苹果和梨的比为3:2,表示苹果的数量是梨的数量的3倍。
2. 比的计算方法比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比的化简将比中的两个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得比的两个数之间的比值不变。
例如,将6:9化简为2:3,将20:30化简为2:3。
(2)比的扩大将比中的两个数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得比的两个数之间的比值不变。
例如,将2:3扩大为6:9,将2:3扩大为20:30。
3.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比之间的关系。
例如,苹果和梨的比为3:2,梨和桃子的比为4:3,则苹果、梨、桃子的比例为3:2:3/2。
4. 比例的计算方法比例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比例的化简将比例中的每个比都化简为最简比,然后将化简后的比写成比例。
例如,将3:2和4:3化简为6:4和8:6,然后将6:4和8:6写成比例为3:2和4:3。
(2)比例的扩大将比例中的每个比都扩大为相同的比,然后将扩大后的比写成比例。
例如,将3:2扩大为6:4,将4:3扩大为8:6,然后将6:4和8:6写成比例为3:2和4:3。
5. 应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商业、工程、金融等领域。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应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例:某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3:5,男生有24人,问女生有多少人?解:根据题意可得男生和女生的比为3:5,男生有24人,因此女生的人数可以用比例的计算方法来求解。
首先将男生的人数扩大为15个单位,即3:5扩大为9:15,然后将男生的人数24分配到9和15这两个单位上,得到男生的人数为9个单位,女生的人数为15个单位,即9:15。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设计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学会求比例的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比的概念和求比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比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
2. 讲解比的概念,讲解求比的方法。
3. 练习求比,巩固知识。
第二课时:比例的概念和求比例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概念,学会求比例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比例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
2. 讲解比例的概念,讲解求比例的方法。
3. 练习求比例,巩固知识。
第三课时: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实际问题。
2. 讲解如何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
第四课时:比和比例的拓展与应用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拓展与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比和比例的拓展与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和比例的拓展与应用。
2. 讲解比和比例的拓展与应用。
3. 练习比和比例的拓展与应用,巩固知识。
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教学重点:总结比和比例的知识点。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总结与评价。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总结比和比例的知识点。
2. 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点评。
3. 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教学重点:评估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和比例-人教版 (9)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和比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对比和比例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
3. 比的化简: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比。
4. 比例的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6. 比例的化简:将比例的四个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比例。
7.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8. 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的方法。
9. 应用题:利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利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和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比和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比和比例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优秀教案(1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优秀教案(10篇)学校六班级数学《比和比例》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比和比例〔1〕。
【教学目标】1.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经受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育同学归纳整理、敏捷运用学问的力量。
【重点难点】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简比等学问。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学问?同学逐一说出一些学问后,老师揭示课题。
【归纳整理】1.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出示表格,通过提问进行填空。
引导提问: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1〕组织同学议一议,并互相沟通。
〔2〕指名同学汇报,汇报时留意举例说明,并进行集体评议。
〔3〕同学汇报后,老师板书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指名同学回答。
练习:解比例: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复习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提问: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出示表格: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组织同学仔细填写表格,并议一议,互相沟通。
用投影仪汇报同学的完成状况,并进行集体评议。
老师依据同学的沟通板书:老师举例:5∶6==〔〕÷(〕由一名同学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3.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出示习题: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请四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做完后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说一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之处〔1〕组织同学思索,仔细填写表格。
〔2〕同学相互议一议,相互沟通。
〔3〕指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老师板书:4.复习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指名回答后,老师板书:=比例尺(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详细意义。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②比例尺20:1表示③比例尺表示组织同学先想一想,同桌互相沟通。
比和比例备课教案季
比和比例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比;2. 能够求出两数相除的比值,并判断比值相等的两种量;3. 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比和比例现象。
教学重点:1. 比的概念及书写;2. 求比值的方法;3. 判断比值相等的两种量。
教学难点:1. 比的概念的理解;2. 求比值的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发现比和比例的现象;2. 提问:什么是比?比有什么作用?二、讲解比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2. 讲解比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比。
三、求比值(10分钟)1. 讲解求比值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方法求出比值;2.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求出比值。
四、判断比值相等的两种量(10分钟)1. 讲解判断比值相等的两种量的方法;2.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判断比值相等的两种量。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比的概念、求比值的方法及判断比值相等的两种量;2. 强调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比的概念上存在困难,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比的概念的讲解,可以通过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
学生在求比值时,容易忘记将结果化成最简整数比,在教学中应加强求比值的方法的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比和比例有了初步的认识。
比和比例备课教案(六)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比例;2. 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3. 能够判断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否为比例。
教学重点:1. 比例的概念及书写;2. 找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3. 判断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否为比例。
教学难点:1. 比例的概念的理解;2. 判断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否为比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
教学过程:六、讲解比例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比例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2. 讲解比例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比例。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设计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
2.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3. 培养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和求比的方法。
2. 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3. 成比例的判断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的概念,求比的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比例的判断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和比例的概念。
2.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识。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引入比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示范求比的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求几个比的例子。
3. 知识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求比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4. 引入比例的概念,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个判断比例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比和比例的知识。
7.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比和比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选择,评估其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估其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比和比例的概念、实例、练习题和动画演示。
2. 实物教具:如尺子、量杯等,用于直观展示比和比例的概念。
3. 练习册:包含不同难度的比和比例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视频:关于比和比例的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比和比例的教案
比和比例的教案比和比例的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和比例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和比例的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象特征,并能根据图象解决相关简单问题。
2、通过练习,巩固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难点:能根据数量关系式或图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新课讲授教学第46页内容。
教师出示表格(见书),依据表中的数据描点。
(见书)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看图回答问题①如果铅笔的数量是7支,那么铅笔的总价是多少?②总价是4.0的铅笔,数量是多少?③铅笔的数量是3支,那么铅笔的总价是多少?描出这一对应的点,它们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正比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②利用正比例图象不用计算,可以由一个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
二、练习讲授1、基本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第49页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说明为什么成正比例。
a、电是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增加;b、电费与用电量的比值总是相等的。
师生共同订正。
(2)投影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km,2小时行驶180km,3小时行驶270km,4小时行驶360km,5小时行驶450km,6小时行驶540km,7小时行驶630km,8小时行驶720km……①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②填表并思考发现了什么?③教师点拨: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也在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④教师:根据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和比例 -人教版 (2)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比和比例 - 人教版 (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和比例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比和比例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表示。
2. 比例的概念: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第一比例项、第二比例项、第三比例项和第四比例项。
3. 比和比例的计算:根据比和比例的定义,进行相应的计算。
4.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是一个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表示。
5. 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按比例分配、按比例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概念,比和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概念。
2. 教学难点:比和比例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和比例的表示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比和比例的定义,比和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概念。
3. 演示计算:通过实例演示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比和比例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实际应用: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比和比例》教案
《比和比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
2.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和求比的方法。
2. 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求比的方法,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
2. 采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掌握求比和比例的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比和比例的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比和比例的图片、实例等。
2. 教学道具:卡片、小物品等。
3. 练习题:比和比例的相关题目。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表:章节| 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 --|一、比的概念和求比的方法| 介绍比的概念,讲解求比的方法。
| 直观演示法、实例讲解法| 40分钟二、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介绍比例的概念,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 直观演示法、实例讲解法| 40分钟三、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给出实例,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 实例讲解法、练习法| 40分钟四、课堂练习| 给出比和比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 练习法| 20分钟五、课后作业| 布置比和比例的相关作业。
| 练习法| 无具体时间六、比例的应用(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旅游等场景。
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设置比例尺,解决与比例有关的问题。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设置,解决与比例有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4.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掌握比例尺的设置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和比例教案
比和比例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相应的术语。
2. 学生能够解决与比和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比和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概念理解:- 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或者多个数之间的关系。
比通常由冒号(:)表示,比如4:3。
-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之间的等比关系。
比例通常用等号(=)表示,比如4:3=8:6。
2. 比和比例的运算:- 比的运算:比的运算主要包括比的加、减、乘、除。
- 比例的运算:比例的运算主要包括比例的化简、比例的扩大和比例的缩小。
3. 比和比例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比和比例应用举例,如食谱中的配料比例、地图上的比例尺、商店打折的折扣比例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比和比例的概念:-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应用。
- 示范给出一些常见的比和比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特点。
2. 比的运算:- 分别介绍比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3. 比例的运算:- 讲解比例的化简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找到最简比例的技巧。
- 引导学生进行比例的扩大和缩小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4. 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训练:-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 导引学生讨论如何使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 总结和拓展:- 对比和比例的概念进行总结,并澄清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理解。
- 引导学生思考比和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进行讨论交流。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学习的积极性、理解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比和比例相关的问题,并进行互评和自评。
3. 设计个人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初次接触比和比例时,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困惑。
因此,在引入概念时,我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引导,并提供实际问题的应用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理解和掌握。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比和比例》数学教案(精选10篇)《比和比例》数学教案篇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谈话揭题1.谈话。
师:我们学过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知识网络)预设生1:比的意义。
生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生3:比的基本性质。
生4:求比值和化简比。
生5:比例尺。
生6:按比分配。
2.揭题。
同学们说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比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和比例(一)]⊙回顾与整理1.比的意义。
(1)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规定的?①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②“∶”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和分数、除法有怎样的关系?预设生1: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值相当于商。
生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生3: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1)求比值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化简比的方法。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3)求比值与化简比的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汇报:预设生1:方法不同,求比值是根据比值的意义,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生2: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比。
4.按比分配。
(1)按比分配的意义。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叫做按比分配。
(2)按比分配的方法。
首先求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分别求出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和比例-人教版 (3)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和比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比的两个部分分别称为“前项”和“后项”。
2.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例中的四个数分别称为“第一比例项”、“第二比例项”、“第三比例项”和“第四比例项”。
3. 比和比例的性质:比和比例具有许多性质,如反比、合比、分比等。
4. 比和比例的应用:比和比例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商业计算、科学实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性质,比和比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和比例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入比和比例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比和比例的概念,以及比和比例的性质。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比和比例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 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书面作业,让学生巩固比和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 实践作业: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
2.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和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上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区别有关易混概念,进上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讲述本课复习课题并板书
基本概念的复习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就学生所举的例子再让学生说说比和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说说比的基本性质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各有什么用处?
看教材95页的归纳整理,并把基本性质栏中的空填上,说说根据什么填写的?
完成教材95的“做一做”。
结合第3题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做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示比值和化简比。
独立完成教材96页上的题目。
说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求比值是根据比的意义。
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看书中的表,总结方法。
完成教材96页的“做一做”
比例尺
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尺?说说“图距”、“实距”、“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这比例尺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比例尺除写成数字化形式处,还可怎样表示?
完成教材97页上的“做一做”。
(理解比例尺实质上是一个比,此比的前项与后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
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十九页第1~4题。
全课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