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中医药作为中华医药文化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保健和治疗需求,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本实施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确保中医药服务对人民群众的贡献和作用。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1.增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a.加强中医药专业教育,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

b.建立中医药人才培训体系,培养和选拔中医药人才。

c.鼓励中医药人才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中医药学科水平。

2.提升中医药诊疗技能和服务质量a.加强中医药临床技术培训,提高中医药医师诊疗水平。

b.推广中医药临床指南和规范,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行为。

c.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医药诊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组织中医药科研和创新a.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和团队建设,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

b.鼓励中医药科研和创新项目,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c.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医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4.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宣传a.组织中医药文化活动和展览,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

b.加强中医药传统经典研究和出版,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c.制定中医药知识普及计划,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

5.加强中医药管理和监督a.健全中医药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医药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

b.加强中医药服务质量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

c.加强中医药安全监管,加强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制剂的质量监控。

三、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1.第一年:启动实施,成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并完成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增强的相关工作。

2.第二年:加强中医药诊疗技能和服务质量的培训和推广,组织中医药科研和创新项目,并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宣传工作。

3.第三年:加强中医药管理和监督工作,完善中医药安全监管措施,并进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总结和评估。

四、预期效果和影响1.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局、卫生部、人社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总后卫生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号)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根据省中医药局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广东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粤中医〔2013〕5号)和**市卫生局等四部门《转发省中医药局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广东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力争到2015年底,在全县建立以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县中医院为龙头和支撑,其他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通过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二)年度目标1.2013年底,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村卫生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2.2014年底,10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村卫生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3.2015年底,10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的乡镇卫生院、85%以上的村卫生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100%的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提供中医药服务,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二、主要任务(一)认真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1.落实全民医保中的中医药优惠政策。

新农合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符合规定的中成药、中药饮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全省调剂使用的中药院内制剂诊疗疾病产生的费用,予以全额报销;医疗保险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规定项目的中医药服务方法和手段为城乡居民诊治疾病所产生的费用,按规定比例予以报销。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目的与意义 (2)1.2 方案背景 (3)二、现状分析 (4)2.1 基层中医药服务现状 (5)2.2 存在问题 (6)三、总体要求 (7)3.1 指导思想 (7)3.2 工作目标 (9)四、重点任务 (10)4.1 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1)4.2 中医药人才培养 (12)4.3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13)4.4 服务模式创新 (15)五、保障措施 (16)5.1 组织领导 (17)5.2 政策支持 (18)5.3 资金投入 (19)5.4 宣传推广 (21)六、实施步骤 (21)6.1 制定计划 (22)6.2 分步实施 (24)6.3 监督评估 (25)七、总结与展望 (26)7.1 实施成效 (27)7.2 后续工作 (28)一、前言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机制,以期通过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既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基层中医药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全面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1.1 目的与意义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服务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基层的普及、应用与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满意度,对于促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卫生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卫生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卫生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篇一:xx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xx乡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xx县〔20XX〕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XX年,以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中医院为龙头,县综合医院为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本镇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全镇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20XX年度工作内容:1.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表及签定目标承诺书。

2.定期开展提升工程服务实施情况督导。

3.设立中医科,提供中医药服务。

4.配备中饮片250种以上,中成药60种以上。

5.设立中医科及中医药综合服务室,村卫生室配备针炙、火罐、刮痧、艾炙。

卫生院还要配置牵引床,电针仪等中医诊疗设备。

6.20%以上的村卫生室中药饮片大于100种以上。

40%以上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大于50种以上。

7.对辖区内80%村卫生室开展中医业务指导,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8.中医医师占总医师比例20%以上。

9.65%以上的行政村卫生室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会中西结合的医生。

10.开展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培训率达到90%以上。

11.卫生院能够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如针炙、火罐、刮痧、艾炙、推拿、按摩、捏脊等。

12.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占处方数不低于5%,中医非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不低5%。

13.村卫生室中的处方占总处方比不低于30%。

14.卫生院至少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至少开展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XX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XX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XX乡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XX县〔2013〕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15年,以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中医院为龙头,县综合医院为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本镇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全镇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2014年度工作内容:1.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表及签定目标承诺书。

2.定期开展提升工程服务实施情况督导。

3.设立中医科,提供中医药服务。

4.配备中饮片250种以上,中成药60种以上。

5.设立中医科及中医药综合服务室,村卫生室配备针炙、火罐、刮痧、艾炙。

卫生院还要配置牵引床,电针仪等中医诊疗设备。

6.20%以上的村卫生室中药饮片大于100种以上。

40%以上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大于50种以上。

7.对辖区内80%村卫生室开展中医业务指导,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8.中医医师占总医师比例20%以上。

9.65%以上的行政村卫生室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会中西结合的医生。

10.开展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培训率达到90%以上。

11.卫生院能够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如针炙、火罐、刮痧、艾炙、推拿、按摩、捏脊等。

12.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占处方数不低于5%,中医非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不低5%。

13.村卫生室中的处方占总处方比不低于30%。

14.卫生院至少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至少开展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15.对30%以上的老年人、儿童等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医药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随着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然而,由于一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衡和中医药人才培养不足等原因,导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够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施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a.加大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中医药专业教育的质量。

b.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专业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

c.定期组织中医药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中医药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

2.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管理制度a.建立中医药服务评估机制,定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进行评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b.建立健全中医药病案管理制度,完善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中医药病案质量和管理水平。

3.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a.建立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将中医药疗法融入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中西医联合诊疗的效果。

b.推广中医药健康知识,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理解。

c.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活动,加强中医药疗效评价和临床研究,提高中医药服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b.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中医药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中药研发和生产,提供优质的中药制剂。

5.加强中医药服务的宣传和推广a.制作中医药宣传材料,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中医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b.加强中医药服务的口碑宣传,组织中医药服务满意度调查,宣传中医药治愈患者的成功案例。

四、预期效果实施XX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预期将取得以下效果:1.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修改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修改版]

第一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 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5 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下同)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1.到2013 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到2014 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2.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到2015 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4.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每年有所增加,并在“十二五”期间有明显上升。

(三)地方目标1.各省(区、市)要围绕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进一步细化和实化本地工作目标,拟定实施方案,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商定后实施。

2.各市(地)分年度目标由各省(区、市)与各市(地)共同商定。

3.各县(市、区)分年度目标由各市(地)与各县(市、区)共同商定。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东安县中医院关于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安排,为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优势,满足基层百姓“简、便、廉、验”的就医需求,我院从二0一四年设立“基层指导科”,开展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业务指导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和特色,“围绕一条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

“一条主线”就是以推广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为主线;“两个重点”一是人才培养,二是区域推广;“一个目标”就是实现社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全覆盖。

二、基层指导科领导小组:组长:俞龙副组长:申安华成员:杨剑平刘志林贺新良杨小平蒋上春陈满晖文利平胡芳基层指导科挂靠院医务科并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俞龙业务院长兼任。

三、指导科职责:1、规范单病种诊疗,促进标准化建设,扩大治未病及优势病种服务范围;2、创新加强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开展系统化、多样化的诊疗服务;3、推广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强化特色护理在中医药服务环节的优势;4、拓宽更新中药学服务理念,突显中药学服务在整个中医药服务中的作用;5、以科研教育和理论创新为医疗服务依托,将中医特色、流派传承与人才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6、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将中医文化内涵融入整个诊疗服务过程。

以上六大方面主要内容,分为创新类、提高类、推广类三大类。

7、安排专人负责开展对乡村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

8、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中医诊疗技术和中药方剂等知识。

9、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为特殊人群、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

10、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服务。

11、开展治未病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卫生室中医预防保健康复工作进行指导。

四、工作安排:1、高度重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工作,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上海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一)

上海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一)

上海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一)上海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为了提高上海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上海市制定并实施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实施目标通过实施方案,达到以下目标:1.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中医药诊疗规范化程度提高,服务内容扩展。

3.基层医疗机构中中医药工作团队建设更加完善,技术、知识和诊断能力更强。

4.基层医疗机构中,中医药服务与西医药服务协同发展,互补优势,共同服务人民群众。

二、方案概述基于上述目标,上海市在实施方案时,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提升中医药核心竞争力——为基层中医药机构提供标准化培训,培养医务人员中医药技术和知识。

2.促进中医药服务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

3.加强中医药机构建设——完善中医药机构服务设施,提升诊疗能力和质量。

4.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中医药服务的效率,缩短就诊时间和等待时间。

三、方案具体内容1.医学人才培养方面:a.加强中医药诊疗技术培训将加强正规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中医药技能和知识,学习中医药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

同时,推广临床疗效评估、诊疗规范、病案管理等制度,规范中医药诊疗行为。

b.建设中医药师资培育中心建设中医药师资培育中心,为医务人员提供进修或深造的机会,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

2.中西医结合技术研究方面:a.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创新加大力度培养中药材种植、采购、加工和药品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推进中医药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

b.支持中西医结合创新应用将中医药学科与现代医学学科相融合,探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合作模式,做好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研究、推广与实施。

3.中医药机构建设方面:a.加强中医药医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医药机构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其服务品质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总结“十三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着力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持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公平性,为健康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医药医疗、人才和科研高地,中医药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力争进入全国前列,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基本实现建设中医药强省市的目标。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一批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和优势专科群,争创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人才队伍更加壮大,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队伍数量居全国前列,骨干人才达千人以上;科技实力明显提升,形成产学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三产协同发展,规模更加壮大,贡献度显著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监督体系等更加健全。

二、重点任务(一)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1、打造中医医疗高地。

加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

依托中医药医院建设国内领先的中医康复中心。

支持高水平医院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10个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2、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县级以上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设置中医医院。

到2023年,每市建成1所公立中医医院,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实施方案(一)

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实施方案(一)

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实施方案(一)湖南省是我国中医药发源地之一,中医药在湖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湖南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行动实施方案。

一、工程背景和目标1. 工程背景湖南省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数量较多,但中医药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湖南省政府决定开展“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

2. 工程目标通过此次行动,旨在提高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包括中医药临床规范能力、药物使用合理性、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方面,让广大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提高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水平。

二、行动实施方案1. 增加基层中医药人才数量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将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重点鼓励内地大中专院校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并招募优秀毕业生成为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的后备力量。

2. 优化中医药服务机构设施条件湖南省卫生健康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改造、扩建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提高机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3. 优化中医药服务规范湖南省将通过对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监管,促进中医药服务规范化工作,推进一系列中医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同时,整合现有资源,撰写中医药服务规范手册,为广大医疗机构提供科学严谨的服务流程。

4. 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湖南省将举办一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推广优秀中医药文化知识,加深人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整体水平。

5. 组建中医药联合诊疗小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与中医药服务机构的联合诊疗小组将在全省范围内组建。

该小组将开展相关联合研究,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三、行动效果行动的实施将促进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为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施】绵阳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实施】绵阳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关键字】实施绵阳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2〕25号)、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绵委发〔2011〕6号)和《绵阳市“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绵府办发〔2012〕17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和“服务更可及、能力有提高、群众得实惠”的工作宗旨,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工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发展均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健全一大体系。

形成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城乡中医药三级服务体系;——打造一支队伍。

建设一支特色鲜明能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的人才队伍;——建好一个龙头。

把绵阳市中医院建成川西北中医药医、教、研、产、文化中心;——发展一大产业。

将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中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一批成果。

力争2013年把绵阳市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把我市建成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大改善,产业优势突出的中医药强市,中医药发展整体水平走在中西部二级城市前列。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背景: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近年来医疗体系的发展,中医药在基层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需制定并实施一系列行动。

目标:1.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增加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和信任度。

3.组织推动基层医生的中医药技能培训和学习。

实施步骤:第一步:调查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基层中医药服务现状和问题,需要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了解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质量、覆盖面和不足之处。

这样可以为制定后续行动提供基础和依据。

第二步:制定培训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基层医生中医药技能培训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中医药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巧和中医药与西医药结合的科学应用等方面。

同时,还要结合不同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第三步:实施培训计划通过组织培训班、课题研究和实践演练等形式,实施培训计划。

培训班可以由专家学者组成,通过讲座和讨论的方式,向基层医生传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

课题研究和实践演练则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进行,培养基层医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实践能力。

第四步:建立评估体系为了评估中医药基层服务的提升效果,需要建立评估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对基层医生培训效果的评估、中医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等方面。

通过定期的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保证行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步: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和推广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提升行动。

这包括编写宣传资料、举办宣传活动和倡导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理解和支持等方面。

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通过实施上述行动方案,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加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和信任度,推动基层医生的中医药技能培训和学习,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和需求不断增加,基层中医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应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目标:通过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其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措施和步骤1.培训和培养中医药人才为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训和培养。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中医药专业教育,建立健全中医药专业课程、实习和培训等体系。

(2)组织中医药专业人士到基层一线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3)鼓励中医药专业人士参与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2.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支持为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1)加大对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的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和物资支持。

(2)加强对中医药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和工具。

(3)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医生进行信息查询和病例分析。

3.加强中医药知识传播和宣传教育为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宣传教育。

具体措施包括:(1)组织中医药专家和学者开展健康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了解。

(2)加强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推广中医药健康知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和现代应用。

(3)加强中医药知识普及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提高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效果。

4.加强中医药服务管理和质量控制为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加强中医药服务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相关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制度。

(2)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定和执行中医药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指标,开展定期的评估和监测。

(3)加强对中医药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学科,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传统基础。

为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二、项目目标1.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增加中医药服务的人力资源;3.建设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4.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项目内容1.建立中医药服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中医药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同时,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以激励和保障中医药人才的发展。

2.建设中医药服务机构通过设立中医医院和中医诊所等中医药服务机构,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同时,加大对中医药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其发展壮大。

3.推动中医药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规范中医药服务的操作流程,确保中医药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4.加大中医药科研力度增加对中医药科研的投入,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提升中医药服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优秀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中医药服务项目。

5.加强中医药服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中医药服务理念和技术,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积极推广中国的中医药服务经验和技术,促进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

四、项目实施计划1.第一阶段(1年):建立中医药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和中医药服务机构;2.第二阶段(2年):完善中医药服务的规范和标准;3.第三阶段(3年):加强中医药科研力度,推动中医药服务的科学化;4.第四阶段(2年):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项目效益评估1.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健康需求;2.增加中医药服务的人力资源,促进就业;3.建设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中医药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4.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制定一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药服务水平,满足人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项目内容和具体措施1.开展中医药知识培训:组织中医药专家、教授赴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培训,传授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专业素养。

2.建立中医药病历数据库: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中医药病历数据库,收集患者的中医诊断、治疗方案和疗效等信息,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临床决策水平。

3.推动中西医结合: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提供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促进中西医药的互相补充和提高疗效。

4.增加中药资源和供应: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种植中药材,并加强中药材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监管,确保中药品质量和安全。

5.支持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增加中医药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培养和引进中医药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水平。

6.加强中医药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先进的中医药设备和技术支持,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技术水平。

7.引进优质中药制品和药剂:鼓励优质中药制剂企业进驻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中药产品,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

8.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讲座、举办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同度和信任度,推广中医药服务。

三、实施计划和资源投入1.实施计划:该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分为前期准备、实施和后期评估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组织专家进行需求调研、制定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资金。

实施阶段主要包括组织培训、建立病历数据库、推动中西医结合等具体措施的落地实施。

后期评估阶段将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形成提升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2.资源投入:该项目将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资金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自筹资金,估计投入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xxxx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xxxx年我县100%的乡镇医院建成标准化中医馆(中医综合服务区),通过省级验收,能够稳定提供6类15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

95%的村卫生室具备持续、稳定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能够提供4类5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中医医疗技术目录详见附件1),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达30%以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力争达到30%。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乡镇医院中医馆标准化建设乡镇医院是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枢纽,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环节。

各乡镇医院要严格对照《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标准与评价细则(xx17版)》要求,积极开展中医馆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优势自主建设,合理设置中医药科室和中药房,科学规划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使用面积,规范开展中药药事服务,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中医药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拓展包括治未病、康复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各乡镇医院要结合本院发展实际,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多种措施,加快中医馆标准化建设进程。

将中医馆建设与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对口支援等工作相结合,将中医馆条件改善与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创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等项目有机结合,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切实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推进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村卫生室是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网底,是实现基本中医药服务可及性的“最后一公里”。

各乡镇要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中医药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

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指南》要求,积极在村卫生室开展中医阁建设,悬挂木质“中医阁”字样的牌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31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为龙头和支撑、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下同)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1.到2013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到2014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到2015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4.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每年有所增加,并在“十二五”期间有明显上升。

(三)地方目标1.各省(区、市)要围绕总体目标和分年度目标进一步细化和实化本地工作目标,拟定实施方案,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商定后实施。

2.各市(地)分年度目标由各省(区、市)与各市(地)共同商定。

3.各县(市、区)分年度目标由各市(地)与各县(市、区)共同商定。

二、主要任务(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所有参合县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2)所有参合县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引导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3)各省(区、市)在制定省级新农合报销目录时,均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目录;(4)各省(区、市)均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5)各省(区、市)和统筹地区要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

2.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体现中医药特点。

(1)所有县(市、区)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为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2)所有县(市、区)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3)鼓励以省为单位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

3.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评审中将中医药内容作为重要内容。

(1)所有县(市、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0%;(2)所有县(市、区)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门诊占总门诊人次比例”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在乡镇卫生院评审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和中医药服务提供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应占一定比例。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1.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2.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按照卫生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3.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4.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

(1)各省(区、市)均开展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条件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7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有4个省级(含省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2)各省(区、市)均加强尚未设置中医医院的县(市、区)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并全部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1.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

3.65%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4.各省(区、市)至少有1个以上市(地)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意见》有关要求开展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

5.各省(区、市)均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

6.各省(区、市)均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7.各省(区、市)均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1.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所有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2.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和城市大中型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

3.各省(区、市)均开展中医药人员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探索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扶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科的机制。

(五)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1.所有县(市、区)建有1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2.所有县(市、区)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1.各省(区、市)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

2.各省(区、市)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各省(区、市)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1.各省(区、市)均制定并实施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的政策措施。

2.各省(区、市)均制定并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基层药品连锁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的政策措施。

3.各省(区、市)均进一步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八)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1.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2.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各省(区、市)均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均制定并实施允许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民间习用中草药的政策措施。

3.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各省(区、市)均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应当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九)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各省(区、市)均全面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全国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

三、重点项目(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

2.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3.依托现有中医药资源,各省(区、市)建好至少1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各县(市、区)建好1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4.制定中医一般医疗和预防保健适宜技术目录、基层适宜配备的中药饮片目录和经过临床验证、疗效可靠的中医单方、验方,供各地推广选用。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在国家和地方共同实施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中,强化中医药功能建设,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条件。

在项目绩效考核时,将中医药科室达标情况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达标的关键性指标之一。

(三)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万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含500名民族医人员),对5万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专业大专学历教育,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含基层民族医药人员),为城乡基层培养3万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遴选8000名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为县、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人才。

(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依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对全国未达标的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基本医疗设备,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力争在“十二五”期末使大多数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五)农村医疗机构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力争为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培育和建设1个以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