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谈会计基础教学改革方法

谈会计基础教学改革方法
会计基础教学是财经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财务思
维和会计专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方式存在一
些局限性,如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
为了改进会计基础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其次,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通常以讲授为主,学生
主要是被动听讲。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厌烦感,降低学习效果。
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实践教学的重视。
会计基础教学是财会类专业的入门课程,理
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实际操作能力同样不可忽视。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践操作课程、模拟实习等,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
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反馈机制的建立。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反馈是学生学习成效
提高的关键。
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可以设立小测验和作业等形式的评估,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同时,可以通过
学生评价教学的方式,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
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改变的
过程。
通过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的重视和反馈机制的
建立,可以提高会计基础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会计实践的要求。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中职会计专业是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渠道,其教学改革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浅谈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目前,许多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会计知识体系上,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需要将现代化、国际化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引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会计思维和能力。
可以增加对金融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等领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不同会计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该增加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实际的会计工作和模拟企业运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支持。
教学资源的优化和丰富对于教学改革具有关键作用。
应该加大对教学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起与企业和职业机构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渠道,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教学技术,开设在线课程和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以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加强为核心。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引入现代化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便捷的学习资源,可以提高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专业之一,培养有实际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职业会计服务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计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教学改革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如何促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创新,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注重学科深度和质量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科深度和质量,使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呈现更多的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和所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针对会计专业,中职教育应该注重核算技能的培养,应用财务工具的使用,以及财务软件等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
二、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应用于实际工作和实际场景中的,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理解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和培养职业意识的必要性。
三、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现今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已经改变。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专业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通过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而且可以充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教师是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职业技能的发展。
因此,教师们应该注重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不断跟进会计专业的进展和新领域的发展,以及努力不断优化学生培养方案,促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
五、加强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加强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是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沟通和合作,可以让教师更全面了解会计行业的需求,并根据时代和行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适应和满足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
同时,相关企业也可以为教学提供实习岗位和职业介绍,帮助学生更好的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思考

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
传统的会计类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
急需对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本文从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多元化、实践教学加强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一、课程内容更新传统的会计类课程内容主要以会计基础知识为主,缺乏对最新会计理论和法规的深入研究,不能满足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引入最新的会计理论和法规知识。
可以增加国际会计准则IPSAS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还可以增加现代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传统的会计类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拓展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实践教学加强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会计类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教学,学生往往对实际操作流程不了解。
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开设实习课程,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实习,了解实际会计工作流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会计类比赛、实践项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支持。
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可以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最新会计理论和法规知识的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还可以引进高水平的会计专业教师,拓展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职会计专业作为培养实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将就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浅谈,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一、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1. 学科设置落后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科设置相对较为落后,更多的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后续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 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会计人才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培养不足,学生缺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经验。
3. 教学手段陈旧现有的教学手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和书本知识传递上,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手段。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中职会计专业需要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对学科设置进行更新,增加现代会计技术、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新领域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实践操作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实验、实验室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1. 与企业合作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操作。
2. 更新教材结合最新的会计政策和实际工作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3. 培训教师队伍针对现状,学校需要对会计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1.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市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职业教育专业。
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性较大,需要对中职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主要目标是能够熟练掌握会计从业技能,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因此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厘清教学目标开始。
应该结合职业市场需求,强调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现实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学生更喜欢实践操作,教师应该注重实证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处理。
二、多元化课程设置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定制的课程不足,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改革应该根据学生自身职业兴趣特长定制不同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模块,开设新特色课程,以满足学生更广泛的需求。
例如,增加商务英语、企业文化、创新创业等选修课程,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学生成为创业者奠定基础。
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职业经验。
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能够采用真实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使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认知价值。
同时,教师也应具备业务素质,熟悉优秀的商业管理理念,理解企业的管理、运作、服务机制等,更好地进行教学指导。
四、强化企业实践教学根据职业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特点,教学改革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实训、实习和就业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场景,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发展。
企业实战教学与课堂理论相结合,实现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具备深刻的行业理解和职场感悟,进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需求。
总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结合市场需求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会计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的会计服务和管理支持。
浅谈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

浅谈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一)会计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如今,高校会计教学课堂上和其他专业的学习一样,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是主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的地位也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没有对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行考虑。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对知识进行接收的现状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单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实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没有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也没有结合实践展开教学,压抑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地消失,学习的自信也渐渐地降低。
(二)单一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会计专业是一个传统的老专业,但这不是说会计教学的工具就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黑板、粉笔和教师填鸭式的讲授。
多数职业院校对会计教学的新教学设备投入不足,比如,电子黑板,投影设备,云课堂,平板,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实务场所等。
单一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以及无一例外的课室内满堂灌,导致会计专业的课程枯燥,并且学生很难真正掌握会计知识技能。
(三)会计课程教学的内容比较陈旧对学生进行定性的知识传授是当前国内高校在会计知识学习上的主要方式,教学的过程中辅以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给学生灌输的知识都是条条框框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综合性的讲解,无法深入地挖掘和会计有关的问题,如不能深入挖掘和会计相关的经济学的知识,致使教学过程比较浅显,缺乏深度。
二、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途径(一)构建创新型会计教学模式第一,学习目标要进行合理的制定,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被激发,让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目标以及要达到学习目标所必须使用的学习方法,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进一步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二,问题意识是目前会计专业学生所缺乏的,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意识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训练也极度缺乏。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职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而会计专业作为中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进行浅谈。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会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要求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需要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现状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基础会计知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展开。
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
三、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1.教学内容的更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可以增加企业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新兴的会计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的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创新,注重实践性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
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应该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提高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理论知识 与会计实务( 实践 ) 能够有机结合。会计专业教师教
育 教 学 能 力提 高 途 径 主要 有 : 行 教育 学 、 理学 和教 学 技 能 进 心
业学生的 自学能力提出了要求 ,对会计专业传统的教 学模式
提 出 了挑 战 。
等方面的培训 ; 到著名高校进修学习 ; 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或
高校会计专业教 学模 式改革探讨
邵春梅
问题 的提 出
一
、
1 . 会计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 教师是 “ 参与型” 教学模式 中的另一个主体 , 教师在教学 过程 中需 要
20 年财政部根据《 06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会计 法》 《 、企业会计
准则》 等有关法律法规 , 制定发布 了《 企业会计准则第 l 号——
计学基础》 课程教学中应用 “ 参与型 ” 教学模式 , 对具体会计工
作进行情境设 计 , 通过仿真模拟 , 既提高 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 , 又提高 了学生 的主动认知的能力 ,使学生明确了会计 工作 的 对象 、 具体 的工作过程 、 如何 根据企业既定的会计 核算 程序进 行会计业务处理 、 理论与实务 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何等 , 使理论 与实践有机结合 , 促进学生就业实现无磨合期。
会计师事务所挂 职锻炼。 2 . 会计专业教学大纲与“ 参与型” 教学模式存在一定 的矛 盾 。现行的会计专业教学大纲的教学 内容是 以学科本位和知 识本位为基础 的, 针对教师和教学内容制定 , 参与型” 而“ 教学
“ 与型” 参 教学模式有别 于传 统的教学模式 , 以学 习小 它 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 动来促 进学 习 ,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 共同达成教学 目标 的活动 。 是以短时、 高效 、 低耗 、 愉快为基本 品质 的一 系列教学活动 的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专业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浅谈,以期为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
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借助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开展在线学习和交流。
还可以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型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环节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实际的财务实务操作,实践环节的设置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深入企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
中职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引入外部专家进行学术指导和课程设计,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还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不断开拓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中职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对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力度,为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思考

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创新思考,探索新的改革模式,以提高会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调整课程设置,将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需求。
会计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会计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要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和问题解答,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如会计软件的操作、报表的编制等。
可以在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如实践课程、实习实训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互动等方式来学习会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要加强学生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会计类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引入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进行创新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调整课程设置,提倡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生培养等都是有效的创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浅谈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应用极其广泛,在较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会计学科至关重要。
社会对会计学科的要求也较多,需要会计专业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知识面较广,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型人才。
标签: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前言目前会计专业教学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与教学模式有关,教学方法滞后,教学观念存在错误等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学效果,因此实施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着手,针对存在教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达到提高会计教学效果的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以便推进改革的有效实施。
一、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计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由此可知,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开展实践教学,实施技能实训,组织实习演练,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是目前会计教学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造成教学效果较差,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等问题,教师以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下面总结出会计教学存在的三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观念落后是阻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虽然当前教育改革盛行,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部分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还是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不停地讲授知识,学生机械的记录抄写,并未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学习兴趣较低。
由此可见,教学观念的落后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降低了会计教学效果。
2.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是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推行了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如激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都被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1]。
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无法灵活运用创新型教学法,只能使用传统教学法开展教学,依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很少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会计专业涉及到计算问题,并不是依靠机械记忆就能够产生较好学习效果的科目。
浅析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浅析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会计学是一门技术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
会计专业作为一种传统的专业,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凸显滞后。
为此,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成为深化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核心要求就是能力。
大多数任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岗位能力的培养和个性潜能的开发。
可见,改革目前的教学方法已是迫在眉睫。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技能训练,广泛开展会计案例教学,把学生从理论教学中巧妙地带入特定的事件环境中,并将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工作中来,如教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讨论和分析问题。
例如,在讲述会计的《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部分时,就可以结合“会计诚信”这一话题,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如美国的“安然事件”、中国的“银广厦”事件等,将这些案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将班上的学生进行自愿组队,先由每一小团队对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判断,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和增强学习的信心。
2.探究式教学法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
”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结果的传授,忽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其自主探究能力无法形成。
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基础会计》中学到会计凭证一节时,可以讲述以下案例并进行启发式提问,日本在申办1998年长野冬奥会过程中凭证被全部被烧毁;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之前的财务资料丢失;安然公司(ENRON)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为其进行审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其假账丑闻被曝光之后传出了暗中销毁凭证的内幕。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专业,目前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就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浅谈。
中职会计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主,忽略了实际应用的训练。
而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要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实际操作能力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实务技能。
中职会计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而现实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项目实训、开展讨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应注重实际案例的教学。
会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会计的重要原则。
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只讲解概念和原理,忽视了实际案例的引入。
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财务报表、解析实际的会计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中职会计专业应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传统的教学往往缺乏与企业的联系,忽视了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而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要从事会计工作,与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应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其需求,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会计人才。
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提高培养效果。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注重实际案例的教学,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是一门重要的职业教育专业,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财务会计核算和分析的能力,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市场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要。
因此,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智能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中职会计专业开始采用网络课程和视频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便利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和课程改革会计教材和课程的更新和修改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
实行课程工业化,精简和压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增加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教育。
针对毕业生职业需要,课程设置需要更加注重实用性,更贴近企业现实。
三、教育教学的改革中职教育要强调干部职工队伍的建设和新生力量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主要包括“五位一体”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教学,发挥教育和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开展实践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甚至决定了营销人才的职业发展。
需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实践性活动,了解市场需求,掌握职业技能。
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当前会计课程需要迎接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技术的进步。
这就需要中职会计专业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利用各种在线平台上的课程,开展网络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用能力。
总之,中职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是目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职会计专业需要以更为优质的教育教学为基础,以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用能力,为满足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中职会计专业是一门以培养具备基本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职业的日益需求,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
将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对策。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职业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
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不仅培养不出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才,而且无法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
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全面发展
的人才。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
会计问题,并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为了实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可以采取以
下几项对策。
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
可以将传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增加实际操作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改革评价体系,
注重能力培养。
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能力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注重互动教学。
可以采用讨论、
案例分析等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指针对中职会计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职会计专业是针对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性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会计职业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需求。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注重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际操作的培养。
而实践教学是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注重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各个行业,会计行业也不例外。
信息化教学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该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注重实习实训。
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要从事实际的会计工作,因此实习实训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和掌握。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加强实习实训的内容和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注重教育与就业的结合。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因此教育与就业要相互结合。
教育要服务于就业,就业也要促进教育的改革。
通过教育与就业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当前中职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注重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实习实训和教育与就业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会计专业作为经济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承担着财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等重要职责。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变得尤为迫切。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围绕会计理论和基本技能展开,而缺乏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手段陈旧,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学生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难以与实际工作需求对接。
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生就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薄弱。
由于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变化迅速等原因,部分中职学生对就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缺乏认识,导致就业困难的问题逐渐突出。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了就业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人找工作,工作找人”的现象。
为了改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努力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实践性中职会计专业应当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
应当增加财务管理、税务筹划、财务软件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引入“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有一线从业经验的实习教师,又有较强理论基础的理论教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情况,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教学互动更加频繁,使得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强。
2.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互动性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应当创新,增强互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体验知识的乐趣,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会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教学内容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加强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阐述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第一步:调整课程设置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可以增加对新型会计信息系统、税务法规等相关知识的讲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其适应性。
第二步:改进教学方法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式、板书式教学,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互联网教学等。
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学习,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步:推行实习制度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经验,从而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生的实习,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职业体验,为他们创造更多就业及实践的机会。
第四步: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会计专业学生本身就意味着会计人员拥有较强的精神素质和职业道德,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考试作弊、缺课旷课等。
为此,学校需从教育教学、心理健康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学风。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需要课程与教学方法的调整、实习制度的实施以及学风建设的加强等方面的提高,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要解决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对复杂的会计业务和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
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践项目,使学生在课程中能够真正学到实际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分组合作、实训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师主导式,缺乏互动性,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主动思考和应用。
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项目化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我们需要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教师。
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课程设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会计专业是与市场紧密相关的专业,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学校需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和与企业的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会计专业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应用极其广泛,在较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会计学科至关重要。
社会对会计学科的要求也较多,需要会计专业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知识面较广,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型人才。
标签: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前言
目前会计专业教学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与教学模式有关,教学方法滞后,教学观念存在错误等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学效果,因此实施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着手,针对存在教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达到提高会计教学效果的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以便推进改革的有效实施。
一、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由此可知,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开展实践教学,实施技能实训,组织实习演练,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是目前会计教学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造成教学效果较差,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等问题,教师以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下面总结出会计教学存在的三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落后是阻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虽然当前教育改革盛行,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部分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还是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不停地讲授知识,学生机械的记录抄写,并未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学习兴趣较低。
由此可见,教学观念的落后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降低了会计教学效果。
2.教育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推行了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如激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都被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1]。
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无法灵活运用创新型教学法,只能使用传统教学法开展教学,依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学生很少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会计专业涉及到计算问题,并不是依靠机械记忆就能够产生较好学习效果的科目。
因此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改革无法顺利实施。
3.课程设置不恰当
课程设置不恰当表现为高职学科设置与岗位要求不相符,会计的主要工作包括填制记账凭证,进行详细分账,账目汇总等内容,而高校课程设置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的概述,实践技能课时不足,实践操作过于形式化,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无法满足会计的岗位需求,虽然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会计学科的作用意义了解的较透彻,对如何记账、分类、核算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有效进行,易出现错误,因此课程设置不恰当是影响会计学科教学方法的主要问题。
二、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
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偏差,混淆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影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问题。
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十分重要。
其主要方法有两个,一开展相关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促使教师改变教育观念[2]。
二开展大型讲座,为教师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接受新鲜观念。
通过此两种方法能够转变教师观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改革会计教学的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以及激趣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
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在讲授会计核算方法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会计核算账目的案例,通过案例一步一步的分析核算步骤,讲解核算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将知识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还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同一道财产清查题目进行运算,前2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计算财产清查题目,后20分中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演示计算过程,教师对小组的结果进行判定,回答正确的小组获得奖励,回答错误的小组给予鼓励,并且教师需要帮助回答错误的小组找出错误的原因,重新进行计算,此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合作能力,并加深学生的财产清查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3.合理設置课程
合理设置课程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高校设置的课程应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以培养专业型会计人才为目的,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减少理论课程,增加实践科目,会计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对学生的实践要求能力较高,增加实践
科目,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满足岗位需求,二延长实习时间,加大实习期考核力度,增加实习分数,使学生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做到认真、努力,真正有所收获,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
实施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会计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实施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主要有转变教师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设置合理课程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崔佳.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学周刊. 2013(32)
[2]刘利霞.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4)
[3]何伟.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J]. 企业导报.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