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铺设标准
电缆敷设规范(最全-绝对标准!)
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铺设标准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铺设标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行业管理要求,以及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及检查评级标准,制定本矿主要运输线路轨道铺设标准。
1.轨道中心线符合要求,偏差不得大于±50mm;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轨枕间距偏差不大于±50mm。
2.轨距标准为600mm,上偏差不得大于+5mm,下偏差不得大于-2mm,弯道要求平滑无硬弯。
铺设窄轨曲线需将轨距加宽、外轨抬高。
加宽量10mm,递减率1%,外轨抬高20mm,顺轨率1%。
3.扣件必须统一、齐全、紧固有效且与轨型相符。
接头平整,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夹板不得反装,螺栓一正一反交互安装。
4.道钉数量齐全,钉顶锤痕呈豆形,无浮、离、扭、弯、仰、俯、磨八害现象。
5.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
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
6.直线段两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不得大于5mm。
7.尖轨根部轨缝不得大于8mm,其余轨缝不得大于5mm,左右、高低偏差不得大于2mm;尖轨尖端同基本轨间隙不大于2mm,在尖轨顶面宽20mm 处同基本轨到底差不的大于2mm;尖轨尖端开程80~110mm。
8.扳道器位置及方向安装正确,动作部分灵活可靠;各连接部位销子、平垫、开口销等齐全稳固;扳道器轨枕与扳道器中心线、基本轨垂直。
9.滑床板不得反装,同轨底面间隙不得大于2mm。
10.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同一线路无杂拌道。
11.路基无严重蹋坡、底鼓、沉降现象。
12.道床整洁、道渣不埋轨枕面,应无积水、无淤泥、无浮煤。
13.轨道线路、轨面直线目视平顺。
14.轨枕规格要求长×宽×高1200 ×160×140mm;15.轨枕间距:中间段为700mm;过渡段为570mm,悬接段为230mm误差±50mm。
轨枕下需垫实。
轨枕腐朽,损坏,断裂至不起作用必须更换。
16.行人车轨道道木要外露三分之一。
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电力线路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规划和设计方
案编制,包括线路走向、功率需求、设备选型等内容。
同时需要确定
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二、施工现场管理
1.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配备完善
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工具。
2.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边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
3. 进度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确保施工进度不延误。
三、线路安装及调试
1. 架设线杆:线杆应符合国家标准,安装牢固,保证线路安全可靠。
2. 安装导线:导线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线,接头应牢固可靠,防
止导线断裂。
3. 设备调试:完成线路安装后,需进行设备调试,确保各项功能正
常运行。
四、验收标准
1. 线路外观:线路应铺设整齐,无明显损坏或松动现象。
2. 设备运行状态:设备应正常运行,无异常声音或温度过高现象。
3. 安全保护装置:线路应配置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4. 资料齐全:验收时需提供完整的施工记录和相关证明文件。
总结:
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合理的施工规划和管理对于保障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各相关单位在电力线路施工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气线路布线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
电气线路布线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1. 引言该文档旨在规范电气线路布线的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和质量合格性。
本文档适用于各类电气线路布线工程的施工和验收。
2. 施工工艺2.1 线路布线方案设计在开始施工前,必须进行线路布线方案设计,包括线路走向、节点位置和电缆规格等。
设计应遵循相关国家和地方的电气安全规范,确保电气线路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2.2 材料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购买和准备所需的电缆、连接器、绝缘材料和保护设备等。
所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2.3 线路管道铺设根据线路布线方案,进行线管或电缆槽的铺设。
铺设应保证线管或电缆槽的稳固性和可靠性,避免损坏和绝缘问题。
2.4 线缆敷设在线路管道就位后,进行电缆的敷设。
敷设应遵循正确的弯曲半径和安装规范,避免过度张力和电缆损坏。
2.5 连接和接地完成线缆敷设后,进行连接和接地。
连接应使用正确的连接器和绝缘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接地操作,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性和防雷性能。
2.6 防护设施安装在线缆连接和接地之后,需要安装必要的防护设施,如保护管、绝缘套管和防雷装置等。
这些设施对于保护电气线路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3. 验收标准3.1 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包括线路布线方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是否符合标准、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要求等。
只有通过验收并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使用和投入运行。
3.2 安全检查在验收后,进行电气线路的安全检查,确保线路的绝缘性能和接地效果良好,没有安全隐患和漏电等问题。
3.3 防雷性能测试进行防雷性能测试,确保线路的防雷装置有效并能承受雷击。
3.4 运行试验进行运行试验,测试电气线路的稳定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5 完工验收最后,对整个电气线路布线工程进行完工验收,确认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并移交至相应部门或用户使用。
结论本文档对电气线路布线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规范和说明。
在进行电气线路布线施工时,请严格按照该文档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和施工质量。
线路铺设标准
线路敷设标准一、电气线路敷设A.一般规定1、电缆(线)敷设前,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小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或屏蔽措施。
4、当线路周围温度超过65℃时,采取隔热措施;位处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加防火措施。
5、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6、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7、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逢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8、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
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
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9、敷设路时,不宜在混凝土土梁、柱上凿安装孔。
10、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编号,并按第一条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11、测量线路绝缘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一、线槽敷设注意事项1、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 2.2M。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2、水平布线时,布放在线槽内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拐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要求: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间距1-1.5米;离开线槽两端0.5m处;拐弯转角处。
3、塑料线槽槽底固定间距一般为0.8-1m。
4.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园林电线施工标准
园林电线施工标准园林电线施工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线敷设:低压电线的敷设高度,以两电杆之间电线下垂的最低点距绿化地面5m为准,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可为4m,电线底部距其下的树木至少1m远;电线两侧与树木、建筑等的水平净距,至少也要有1m。
电杆的间距可取30—50m。
2. 杆塔设立:高压输电线路的敷设,则视输送电压高低而设立高度不同的杆塔。
35KV和110KV的高压线,杆塔标准高度为15.4m;220KV的高压线,用铁塔敷设,铁塔标准高23m。
3. 水平距离:高压线与两旁建筑、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35KV 电线是6.5m,110KV电线是8.5m,220KV电线则是11.2m。
4. 杆塔间距:高压线杆塔的间距:35KV的为150m,110KV的为200—300m。
5. 导线颜色:当配线采用多相导成时,其相线颜色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内导线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蓝色绝缘导线。
6. 照明灯具安装:采用管径大于 10mm、管壁厚度超过 1.5mm 的钢管制作灯具的吊杆,灯线与灯链编叉在一起,同时保证同一室内的灯具中心线偏差小于 5mm,灯线不受拉力。
最后用固件固定灯具。
7. 插座接线: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孔与相线相接,左孔与零线相接;单相三孔插座的接地线应接在上孔;暗装的插座采用专用盒,盖板应端正,并紧贴墙面。
8. 电缆桥架及电缆敷设:安装电缆桥架首先根据现场走向配备弯头及配件,现场接线量好尺寸再下料安装。
敷设完毕后挂上线路编号标志牌。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1.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2.安装照明灯具时,应保证同一室内的灯具中心线偏差小于 5mm,灯线不受拉力。
最后用固件固定灯具。
3.电缆桥架及电缆敷设时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现场走向配备弯头及配件、量好尺寸再下料安装、敷设完毕后挂上线路编号标志牌等。
线路铺设标准
线路敷设标准一、电气线路敷设A.一般规定1、电缆(线)敷设前,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小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或屏蔽措施。
4、当线路周围温度超过65℃时,采取隔热措施;位处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加防火措施。
5、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6、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7、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逢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8、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
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
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9、敷设路时,不宜在混凝土土梁、柱上凿安装孔。
10、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编号,并按第一条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11、测量线路绝缘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一、线槽敷设注意事项1、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 2.2M。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2、水平布线时,布放在线槽内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拐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要求: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间距1-1.5米;离开线槽两端0.5m处;拐弯转角处。
3、塑料线槽槽底固定间距一般为0.8-1m。
4.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缆敷设规范
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电力线路施工标准
电力线路施工标准电力线路是供给人们用电的关键设施之一,线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制定合理的电力线路施工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施工质量、安全措施、材料选择和工艺流程等方面阐述电力线路施工标准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首先,施工质量是电力线路施工标准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线路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例如,线路杆塔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承重要求,杆塔的基础应采用适当的混凝土强度和工艺,确保杆塔的稳定性。
此外,电缆的敷设应平整牢固,连接头应正确引导电流,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违规行为。
其次,安全措施是电力线路施工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力线路施工涉及高压电流,存在很高的危险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指示非施工人员远离危险区域。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安全帽和安全鞋等。
此外,施工设备应具备安全性能,如防止电弧爆炸的装置和断电自动保护装置等。
只有充分重视安全措施,才能确保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可靠。
材料选择也是电力线路施工的重要环节。
合理选择材料有助于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例如,施工中所使用的导线应根据线路的功率和长度选择适当的导线截面积,以减少电阻损耗。
此外,绝缘子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耐候性,以保证线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对于金具和连接器等配件,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以确保线路连接的可靠性。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可以提升线路的性能指标,降低维护成本。
最后,工艺流程也是电力线路施工标准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例如,在杆塔安装过程中,按照先进、科学的工艺流程,可以减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此外,电缆的预制和敷设过程应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敷设的电缆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
管线敷设规范
管线敷设规范篇一:工程管线敷设标准工程技术部分工程管线敷设标准在专业音响灯光工程中同,必须涉及到各种管路和线路的铺设,这类工程施工都有一定的技术标准现分类摘录如下:一、室内布线:一般规定:1、布线及敷设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及环境特征等因素确定。
应避免因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对布线系统带来的影响。
并应防止在敷设和使用工程中因受冲击、振动和建筑物的伸缩、沉降等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
2、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
暗敷-----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中敷线等。
3、金属管、塑料管及金属线槽、塑料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或电缆。
在同一根管或线槽内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准电压回路相同的绝缘等级。
4、布线用塑料等(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应采用氧指数为27以上的难燃型制品。
金属管布线1、金属管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对金属管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使用。
建筑物顶棚内,宜采用金属管布线。
2、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应该采用水、煤气钢管。
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可以采用电线管。
3、三根及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两根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
4、穿金属管的交流电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穿于同一根管中。
5、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内,但下列情况可以除外:(1)电压在50V及以下的回路:(2)同一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3)同一照明花灯的几个回路:(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线的根数不应多于8根。
电缆敷设规范(最全,绝对标准!)
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电缆敷设规范(最全,绝对标准!)
层。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
3城镇电缆直埋敷设时,宜在保护板上层铺设醒目标志带。
4位于城郊或空旷地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5当采用电缆穿波纹管敷设于壕沟时, 应沿波纹管顶全长浇注厚度不小于100mm的素混凝土,宽度不应小于管外侧50mm,电缆可不含铠装。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
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
5.1.17电缆的计算长度,应包括实际路径长度与附加长度。附加长度,宜计入下列因素:
1电缆敷设路径地形等高差变化、伸缩节或迂回备用裕量。
235kV及以上电缆蛇形敷设时的弯曲状影响增加量。
3终端或接头制作所需剥截电缆的预留段、电缆引至设备或装置所需的长度。
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
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
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
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
3水下敷设电缆的每盘长度, 不宜小于水下段的敷设长度。 有困难时, 可含有工厂制的软接头。
单轨吊梁及地轨线路铺设、检查标准
单轨吊梁及地轨线路铺设、检查标准为使矿井轨道运输技术装备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和使用正常化,确保矿井轨道提升运输安全,针对四季度达标中提出的关于矿井轨道质量的问题,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轨道线路铺设标准一、管理范围1、综合工区负责负责所辖范围及其它单位委托轨道线路的铺设维修。
2、采掘工区负责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轨道线路管理,铺设、维修和轨道的回收工作。
3、综合工区新铺设的轨道,在铺设前必须提出设计,经机电运营部审核,分管副领导批准后,方可按设计进行施工。
二、新铺设标准轨道质量要求1、钢轨:轨型符合要求,轨型统一、磨损相当(磨损不得超限),无杂拌道2、轨距:符合设计,允许偏差+5,-2mm3、水平:符合设计,误差不大于5mm4、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硬弯5、直线段:直线目视直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6、曲线段:曲线目视直顺,曲线半径误差不大于10%7、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倾斜巷道的绞车道不超过15mm8、轨缝:不大于5mm,无镶牙接头,焊缝无裂纹9、轨枕:规格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无失效10、接头方式: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11、扣件: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12、道钉:数量齐全,无“八害道钉”13、轨枕间距:轨枕间距符合设计(不大于900mm),误差±50mm14、捣固:道渣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间隙不大于2mm15、路基:无严重塌坡、地鼓、沉降现象16、道床:道床整洁道渣不埋没轨枕面,使用插爪式人车的斜井轨道木必须露出三分之一,无积水、淤泥,地面无杂草17、水沟:排水畅通,水面应低于路基,井底车场及行人巷道水沟盖板应齐全牢固18、托绳轮:数量齐全,固定可靠,转动灵活,钢丝绳不磨轨枕及扣件19、资料制度:有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检查维修记录三、采区轨道质量标准1、轨道必须按巷道中腰线铺设,坡度按规程要求施工。
铁路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铁路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铁路线路施工及验收是铁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铁路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标准要求以及验收流程,旨在确保铁路线路的质量和安全。
1. 施工标准要求在铁路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具体施工标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土建工程: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桥梁隧道等部分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结构稳固、耐久性强。
1.2 铺轨工程:铺设轨道必须保证轨道平直、水平、无缝隙,并符合列车运行的要求,确保行车安全。
1.3 电气工程: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电气安全标准,确保信号设备、电力设备正常运行,保障线路正常通信。
1.4 通信工程:通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必须符合通信标准要求,确保通信线路畅通无阻,保障列车运行的信息沟通。
以上仅为施工标准要求的部分内容,实际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均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2. 验收流程铁路线路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验收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验收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施工单位自检: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后,应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如有问题需及时整改。
2.2 竣工验收:铁路建设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必要时可以对施工单位进行抽样检测。
2.3 系统联调:完成竣工验收后,进行线路电气设备的系统联调工作,保障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正常运行。
2.4 功能验收:铁路线路工程全部完工后,进行全线通车的功能验收,测试轨道、信号、通信等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保安全、稳定。
2.5 竣工报告:验收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提交竣工报告,将验收结果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并保留相关验收记录。
铁路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的执行对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施工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工作,确保铁路线路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电气线路敷设标准
电气线路敷设标准电气线路的敷设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敷设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电气线路敷设标准进行详细论述。
1. 敷设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气线路敷设之前,首先需要充分进行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计方案针对不同的电气线路项目,必须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明确线路的走向、敷设方式、截面尺寸等技术要求。
设计方案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材料准备敷设电气线路所需的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检验合格。
在材料准备过程中,要对每一批次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
1.3 环境条件评估在进行电气线路敷设之前,需要进行环境条件评估,包括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腐蚀性等因素的影响。
评估结果会对线路敷设过程中的施工方式和材料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2. 敷设工艺标准电气线路敷设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来进行,确保线路的质量。
下面是电气线路敷设的基本工艺标准。
2.1 线缆敷设线缆敷设需采用适当的敷设方式,具体应参照相关标准规范。
在敷设过程中,要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弯折次数等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在敷设过程中要注意避开与其他设备或管道的冲突。
2.2 管道布置电气线路敷设时,需要将线缆置放于合适的管道内。
管道选材要符合相关标准,其内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要求。
对于有害气体、腐蚀性液体等特殊环境,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2.3 连接和接地连接和接地是电气线路敷设中的重要环节。
连接点的焊接、螺栓紧固等工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经过质量检验。
接地装置的设计和敷设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3. 敷设质量检测为了确保电气线路敷设的质量,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
下面是敷设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
3.1 电缆外观检查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时要注意线缆绝缘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划伤;同时检查线缆表面是否有油污等污染物。
轨道运输线路铺设使用标准
轨道运输线路铺设使用标准为加强井下运输轨道的设计、安装、使用管理,运输事故发生,提高轨道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轨道运输线路安装使用标准。
一、总则(一)井下辅设轨道及道岔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
(二)井下辅设轨道必须经相关科室批准后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私自进行铺设或更换。
(三)已铺设好的轨道及道岔必须派专人定期进行维护,保证轨道及道岔正常使用。
二、轨道及道岔安装使用标准(一)轨道的辅设标准1.井下运输大巷和主要斜巷辅设轨道必须使用轨型为22kg/m的轨道。
斜巷及采区等区域辅设轨道可根据设计选择轨型,但不得小于18kg/m,并按主运输大巷标准铺设。
2.轨道扣件必须齐全、密贴、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格的道夹板或鱼尾板,并用4条螺栓固定,井下辅设轨道如需改变轨道型号,不同型号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适的异形道夹板。
道夹板不得有断裂或少眼等现象;3.轨道接头间距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4.轨道方向应符合标准,目视直顺,不得有硬弯。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应目视直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曲线段,目视圆顺,用2m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m以下不超过3mm;5.轨道轨面前后高低应目视平顺,明显变坡点处不得有接头,应根据巷道变坡处的弯曲半径,采用圆弧过渡。
主要运输线路轨面前后高低允许偏差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6.22kg/m型号轨道轨枕距接头距离为220mm,偏差不超过30mm,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
7.主要运输线路轨道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为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mm;8.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为±50mm;坡度50m内,高差不超过50mm;误差不超过1/10009.井下轨道轨距为600mm,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允许偏差+5mm、-2mm;曲线段加宽后允许偏差+5mm、-2mm,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线路铺设标准
线路铺设标准线路敷设标准一、电气线路敷设A.一般规定1、电缆(线)敷设前,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小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或屏蔽措施。
4、当线路周围温度超过65℃时,采取隔热措施;位处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加防火措施。
5、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6、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7、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逢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8、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
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
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9、敷设路时,不宜在混凝土土梁、柱上凿安装孔。
10、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编号,并按第一条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11、测量线路绝缘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一、线槽敷设注意事项1、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2.2M。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2、水平布线时,布放在线槽内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拐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要求: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间距1-1.5米;离开线槽两端0.5m处;拐弯转角处。
3、塑料线槽槽底固定间距一般为0.8-1m。
4.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380电缆铺设标准
380电缆铺设标准电缆铺设是指在建筑物内、地下、管道、桥架等场所,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电缆的敷设和安装。
380电缆铺设标准是指在380V电压等级下,对电缆铺设过程中的要求和规范进行统一规定,以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380电缆铺设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1. 确定电缆敷设的线路和位置,绘制详细的敷设图纸。
2. 对敷设线路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下管线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3. 对敷设线路进行测量,确定敷设长度和数量,准备好所需的电缆、附件和工具。
二、电缆的选择。
1. 根据敷设环境和电气负荷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电缆型号和规格。
2. 电缆的绝缘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耐热、耐磨、耐压性能。
3. 电缆的截面积应根据负荷大小和线路长度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电流的安全传输。
三、敷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在敷设电缆前,应对铺设管道或线槽进行清理,确保通畅无阻。
2. 敷设电缆时,应保持电缆的外皮完好,避免损坏绝缘层。
3.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因弯曲过小导致电缆损坏。
4. 在多根电缆敷设时,应保持电缆之间的间距,避免相互干扰和损坏。
四、电缆的固定和保护。
1. 电缆的固定应采用专用的电缆固定夹,固定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在电缆穿越墙壁、地面等场所时,应设置防护套管或护套,以保护电缆不受外部损伤。
3. 对于埋地敷设的电缆,应设置警示标识,以免被挖损。
五、敷设结束后的验收。
1. 敷设结束后,应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电缆完好无损。
2. 对电缆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以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
3. 对敷设线路进行通电试运行,检查电缆的运行情况和是否存在故障。
综上所述,380电缆铺设标准是确保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的电缆敷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从业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确保电缆的安全敷设和可靠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铺设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线路敷设标准一、电气线路敷设
A.一般规定
1、电缆(线)敷设前,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小于5MΩ;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2、线路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必要时采取相应保护或屏蔽措施。
4、当线路周围温度超过65℃时,采取隔热措施;位处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加防火措施。
5、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6、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7、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逢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8、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
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
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9、敷设路时,不宜在混凝土土梁、柱上凿安装孔。
10、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编号,并按第一条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11、测量线路绝缘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设备及元件断开。
一、线槽敷设注意事项
1、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 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2、水平布线时,布放在线槽内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拐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隔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要求: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间距米;离开线槽两端处;拐弯转角处。
3、塑料线槽槽底固定间距一般为。
4.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5.在同一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电源线路和连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线槽垂直分层安装时,电缆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A、仪表信号线路;
B、安全连锁线路;
C、交流和直流供电线路;
三、其他要求
1、电线穿管前应清扫保护管,穿管时不应损伤导线。
2、信号线路、供电线路、连锁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
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3、仪表盘(箱)内端子板两端的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编号。
4、每一个接线端子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5、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余
度。
四、电源设备的安装
A.供电系统的安装
1.弱电工程的供电设备应在安装前检查设备的外观和技术性能并符合下列规定:
2.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应动作灵活,接触紧密、无锈蚀、损坏。
3.紧固件、接线端子应完好无损,且无污物和锈蚀。
4.设备的附件齐全,性能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B.电源设备的安装
1.设备的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端子编号、用途标牌及其他标志,应完整无缺,书写正确清楚。
2.固定设备时,应使设备受力均匀。
3.仪表箱内安装的供电设备其裸露带电体相互间或其他裸露导电体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4mm。
当无法满足时,相互间必须可靠绝缘。
五、弱电系统的接地
A.一般规定
1.弱电系统的接地,按用途分有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分为: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电蚀接地;功能性接地分
为:工作接地、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
不同的接地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设计决定的接地施工。
2.需要接地的弱电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时,除设计明确规定处,管子与管子、管子与金属盒子连接后不必跨接,但应遵守下述规定:
1)管子间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螺纹表面应光滑、无锈蚀、缺损,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全脂或导电性防腐脂。
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2)管子间采用带有紧定螺钉的套管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3)管子与盒子的连接不应采用塑料纳子,应采用导电的金属纳子。
4)弱电管子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和PE线相连。
(2)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设计又规定管子间需要跨接时,应遵守下述规定:
1)明敷配管不应采用熔焊跨接,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用接下来线卡子跨接。
2)埋地或埋设于混凝土中的电管,不应用线卡跨接,可采取熔焊跨接。
3)若管内穿有裸软PE铜线时,电管可不跨接。
此PE线必须与它所经过的每一只接线盒相连。
(3)配管采用黑铁管时,若设计不要求跨接,则不必跨接。
若要求跨接时,黑铁管之间及黑铁管与接线盒之间可采用圆钢跨接,单面焊接,跨接长度不宜小于跨接圆钢直径的6倍;黑铁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
应在黑铁管端部焊一只铜螺栓,用不小于4mm的铜导线与镀锌桥架相连。
(4)当强弱电都采用PVC管时,为避免干扰,弱电配管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配管平行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相隔距离宜大于。
(5)当强弱电用线槽敷设时,强弱电线槽宜分开;当需要敷设在同一线槽时,强弱电之间应用金属隔板隔开。
六、视频线敷设注意事项
1.1、若摄像机到监控机的距离少于200米,可以用RG59视频线,若超
过200米,应该采用SWY-75-5视频线,以保证监控图像的质量。
1.2、如果摄像机安装在室外,线路需要在室外走线或通过架空钢缆走
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安装视频避雷器(因为加装防雷设备会造
成工程造价的增加),即分别在摄像机端和监控主机端各安装一个
视频避雷器,而且每个视频避雷器均要接地(室外摄像机要单独打
地线,监控室的视频避雷器可统一接地)以防止感应雷对设备造成
损坏。
、在模拟监控系统中,若安装配云台变焦镜头的摄像机,并采用云台镜头控制器进行控制,控制线的选择应根据摄像机与云镜控制器的距离确定。
当距离少于100米时,云台控制线可采用RVV6*护套线,当距离大于100米时,云台控制线应采用RVV6*护套线,镜头控制线均采用RVV4*护套线。
如果该模拟监控系统是通过矩阵控制主机对云台和镜头进行控制,一般需要用到解码器,控制线路敷设可参考所用矩阵控制主机的技术要求。
、在数码监控系统中,若安装配云台变焦的摄像机,则需要通过解码器对云台和镜头进行控制。
解码器一般安装在摄像机旁,解码器与数码录像机采用RS485总线进行通信。
布线应采用RVVP2*1屏蔽双绞线从数码录像机先引至距离最近的解码器1,然后由解码器1引至解码器2……现在的16路数码录像机最多可接16台解码器,而RS485通讯线的总长可达1200米。
解码器有AC 220V和AC 24V两种供电类型,若选用AC 24V解码器,则一般由AC 24V变压器统一供电。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有些解码器输出的DC 12V电源有干扰,用于摄像机供电时会对图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统一对摄像机(12V)供电。
1、摄像机电源线敷设注意事项
市面上采用DC 12V供电的普通摄像机工作电流为200-300mA,一体化摄像机为350-400mA。
如果摄像机的数量较少(5台以内)且摄像机与监控主机的距离较近(少于50米),每台摄像机可单独布RVV2*电源线到监控室并用小型变压器供电。
如果摄像机的数量较多,则应采用大功率的12V直流稳压电源集中供电。
在方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所有摄像机的总功率和由传输线路所造成的电压降(俗称线损,规格为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每100米的电阻是欧)。
施工时一般用2条平方毫米的铜芯双塑线作为电源的主干由监
控室引至线井。
对于楼层各摄像机的供电,可由该层线井引至1条RVV2*1或RVV2*电源线给摄像机供电,或用RVV2*护套线-----对应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