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昆虫分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尾虫
缨尾目
通称衣鱼和石蛃。体较狭长,10一20mm,末端尖 细,密被鳞片,呈银灰、白、黑褐等色。口器咀 嚼式,外露,触角丝状,细长多节,复眼和单眼 发达或缺如。胸足发达,跗节3~4节,具爪2~3 个。腹11l节,各节腹板上生有l对刺突,多数还生 有l一2对泡囊。腹部末节背板延长成中尾丝,其 两侧生有l对分节的尾须。 表变态,多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石下或倒木树 皮下、青苔间,主要取食腐植质、菌类、地衣和 苔药,室内种类取食谷物、淀粉、浆糊、书籍及 丝织品等,有些是仓储害虫。该目全世界已知500 多种,我国已记载有20多种。
形数 七
成节 、
一渐 球
蝶 类 触 角
很 长 的 细 杆
膨 大 , 下 部
杆 状 鞭 节
。若 的
观干 端
察节 部
状但 八 。端 、 观部 锤 察数 状 郭节 公突 类 虫然 似 的膨 球 触大 杆 角成 状 。锤 ,
愈有 九
长一 、
, 观
圈 细
环 毛
角察毛 状
。雄 ,
性 蚊
愈 近
鞭 节
类基 各
蜉蝣目
蜉蝣目(Ephemerida)小型至中型昆虫,体 软弱;触角短形,刚毛状,不甚明显。翅 半透明,前翅发达,后翅甚小;腹部末端 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不完全 变态。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 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常在 日落后大群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 集成厚层,如果在公路上则会引起交通事 故。若虫水栖,需一到三年或五到六年以 上始能成熟;可为淡水鱼的饵料。
Biblioteka Baidu
膜 质 ,
的 翅 。
多 长
狭 而
棒 状 , 如 家
八 、 平 衡 棒
蝇 的 后 翅 。
翅 特 化 成 棍
昆虫的变态
不完全变态 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又可细分 为如下六种类型:
增节变态 原尾目昆虫
表变态
见缨尾目、双尾目、弹尾三目
渐变态
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等
半变态
晴蜓目、襀翅目
原变态
上 有 针 状 的 触 角 芒 。
二 节 短 小 , 第 三 节 粗
短 , 一 般 仅 三 节 , 第
十 二 、 具 芒 状 触
观 察
而 长
一 、
角 粗
,
(三)足
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 节组成。
观 察
和 跗
1 、
步节 步
行 虫
均 细
行 足
或长
蝽 象 的
, 适 于
腿 节 、
足 。
步 行 。
相如 一
似丝 、
。, 丝
观鞭 状
触 角
察 蝗 虫
节 各 节
整 个
或粗 触
蟋细 角
蟀大 细
的致 长
观 察 蜻 蜒 式 蝉 的 触 角 。
细 , 整 个 触 角 似 刚 毛 状 。
部 1 - 2 节 较 粗 , 鞭 节 纤
二 、 刚 毛 状 触 角 短 , 基
串圆 三
念而 、
珠大 念
。 观
小 相
的 前 足 。
握 雌 虫 。 观
盘 状 的 构 造 ,
跗 节 特 别 膨
7、携粉足
胫节宽扁,两边有长毛相对环抱,形成 花粉篮,第一跗节膨大,内侧具有数排横 列的硬毛,用以刷刮附着在体上的花粉, 故称花粉刷。观察蜜蜂(工蜂)的后足。
曲指 8
发的状 、
。 观
爪 相
突 起
攀 缘
察对与 足
虱, 跗
类 的
1、咀嚼式口器 观察蝗虫口器
1)上唇 一个。位于唇基之下的片状结构,内壁柔软具毛和味觉器 2)上颚(大颚) 一对。位于上唇的下面,棕褐色,上颚特别发达
且坚硬,分为下部的切齿部和上部的臼齿部。 3)下颚(小颚) 一对。位于上颚的下面,基部分为两节,即轴节
和茎节。茎节的内前侧有两片颚叶,即外颚叶与内颚叶。茎节的外侧 有下颚须,下颚须细长,分为五节(内、外颚叶和下颚须各有何功 能)。 4)下唇 一对,位于下颚的下方,成长时合并为一,形成口器的下 复盖,在其基部为一弯月形的后颏,后颏又分为与头部相连的亚颏和 其前方的颏,颏前端接能活动的前颏。前颏端部有一对较大的侧唇舌, 中间有一对较小的中唇舌,两侧有一对细长、分为五节的下唇触须。 5)舌 一个,为狭长的囊状。位于口器的中央,用来帮助吞咽食物。
齿4
,、
适开
的 前 足 。
于 掘 土 。 观
掘 足 胫 节
察宽
蝼扁
蛄有
虱 等 水 生 昆 虫 的 后 足 。
于 游 泳 。 观 察 松 藻 虫 或 龙
均 扁 平 , 边 缘 具 长 毛 , 适
5 、 游 泳 足 胫 节 和 跗 节
交大 6
察配, 、
雄时其 抱
性 龙
用 以
上 有
握 足
虱抱 吸
通称为原尾虫或蚖。体尖细,淡黄透明或乳白色。 体长在2mm以下。头部前方锥形,无触角、复眼 和单眼,但在头部背面两侧有l对假眼器。胸部分 节明显,但前胸小,前足特别长,生有特殊的感 觉器,可代替触角的功能。腹部12节,第1~3节 上各生有1对退化的腹器,无尾须。 增节变态,第1龄幼虫腹部仅9节,至成虫期随 着几次脱皮,增加至12节。多生活于山林环境中, 如石下、枯枝落叶间或湿润土壤中,与人类无直 接经济关系,但在昆虫进化理论研究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该目全世界已知540多种,我国自l956 年由杨集昆教授在陕西华山第1次采集到后,目前 已发现140余种
双尾目
通称双尾虫、蛱尾虫。体细长,柔软,体长约5~ 10mm,最大者可达50mm多。头部无复眼和单眼, 触角细长多节呈丝状或念珠状。前胸小,中、后 胸较大而相似,跗节1节,有爪2~3个。腹部ll节, 多数腹节腹面生有成对的针突和泡囊,腹末具尾 须1对,细长多节或短粗蛱形。 表变态,多生活于土壤中或潮湿的石下、倒木、 枯枝落叶中,一般仅取食腐植质、菌类等,与人 类无直接经济关系。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600多 种,中国已记载有20余种。
(2) (3) 下颚:两个外颚叶极度延长,其内壁各有
一条纵沟,两外叶有沟的一面相互嵌合成细长的 吸管,液体食物由吸管中吸入口中,不用时即卷 于头下方。用时可伸长深入花中,吸取蜜汁或水
(4) 下唇:仅剩下一对下唇须,位于下唇的两
虹吸器式口
4、舐吸式口器 观察家蝇的口器。
除上唇、下颚须、舌及下唇外,其余上颚、下颚 及下唇须等均退化,下唇特别发达,末端特化成
(1) 上唇:为一长三角形,内壁凹陷与舌包成
(2) (3) (4) (5) 下唇:发达。其末端特化为一对唇瓣,上
有很多环沟称为假气管。
舔吸式口器
5、嚼吸式口器 观察蜜蜂中之工蜂 口器。
上颚发达,用以咀嚼食物,下颚和下唇延长成为吮吸的机 构,适于吸取花蜜或其它液体食物。
(1) (2) 上颚:位于头的两侧,呈匙状,内侧生有锯齿,
蜚蠊目
包括蟑螂、地鳖等。小至大型,体扁平,椭圆形,黄褐色 或黑色。头小,隐藏在前胸背板下方,复眼发达,肾形, 单眼1对。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前胸背板发达,常为梯 形或椭圆形。前翅革质,后翅膜质,有的雄虫翅发达,雌 虫翅退化。足长而多刺,基节宽大,胫节细长,善于疾速 行走。腹部宽扁,l0节,有分节的短小尾须1对。 渐变态。卵生或卵胎生,卵常包藏在卵鞘内。排列成行。 多数种类性喜黑暗,多生活于砖石下,岩缝、树洞中或枯 枝落叶、垃圾、杂草堆中,主要取食各种腐烂的动植物, 一些生活于室内的种类,则以各种食品、杂物以及粪便为 食。不少种类在农业、仓储和医学、卫生防疫上有重要意 义。该目全世界已知5000余种,我国记载有250余种。主 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如美洲大蠊、中华真 地鳖等。
咀嚼式口器
2、刺吸式口器 观察雌库蚊的口 器
上下颚变成针状,隐藏在由下唇延长的喙内,吸血或吸取植物 液汁。将玻片标本,先在低倍镜下找出上唇和下唇,然后不断转动细 调节器,在口针的末端,根据形态特点,仔细找出口器的其它部分。
(1) 上唇 是口针中最粗的一根,为一条细长的剑状物,内壁凹 陷与舌包成食物道。
珠 状
察似
白 蚁 的
, 相 连
鞭 节 各
触 角 。
象 一
节 形
观一 四 察侧 、 叩突 锯 头出 齿 虫, 状 或略 芫成 鞭 菁三 节 的角 各 触形 节 角。 向
似一 五
梳侧 、
齿突 栉
。出 齿
角 。
观 察 雌
, 呈 细
状 鞭
性枝 节
蛾状 各
类, 节
触形 向
察两 六 一侧 、 些突 羽 蛾出 毛 类, 状 雄形 虫似 鞭 的鸟 节 触羽 各 角。 节 。观 向
经过卵、活泼幼体、不活泼幼体(拟蛹 而非真蛹,有翅芽)成虫。 介壳虫、缨 翅目
标准完全变态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各 阶段形态完全不同。* 鳞翅目、双翅目等
复变态
同上,但在幼虫时有两种形态:孵化后 为活泼的双尾有爪形;蜕皮后为不活泼的 蠕虫形。 芫青
蛹
被蛹
围蛹
离蛹
分类
原尾目
角四
质、
蝽 象 的 前 翅 。
, 端 部 则 为 膜 质
半 鞘 翅 翅 的 基
,部
如为
上五
有、
许鳞
的 前 后 翅
多 鳞 片 , 如
翅 翅 膜 质
蝶,
、但
蛾翅
上六
被、
覆毛
前 后 翅 。
许 多 毛 , 如
翅 翅 膜 质
石,
蛾单
的翅
的长 七
缨, 、
状翅 缨
毛 ,
的 周
翅
如缘 翅
蓟 马 类
着 生 许
的 触
部 的
节 生
似节 十
鱼呈 、
虫 触 角 。
鳃 。 观 察 金 龟
片 状 , 迭 合 在
鳃 片 状 鞭 节
子一 端
或 瓢
起 形
部 数
察 蜜 蜂 或 胡 蜂 的 触 角 。
折 成 一 角 度 , 状 似 膝 。 观
节 特 别 长 , 与 其 余 部 分 间
十 一 、 膝 状
触 角 第 一
蝇 类 的 触 角 。
蜉蝣目
过渐变态 介壳虫、缨翅目
完全变态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各阶段形 态完全不同。又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标准完全变态 鳞翅目、双翅目等
复变态
芫青
增节变态
一种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幼虫体节较成虫 少,每龄逐渐增加一节,最后变成成虫。 原尾目昆虫
表变态
亦称无变态。成虫无翅,除体积外,幼虫 与成虫各方面均无大的区别。但成虫期还 须继续脱皮 见缨、双、弹尾三目
胫 节
观 察
大 ,
2 、
蝗胫 跳
虫 或
节 细
跃 足
蟋长
蟀 的 后
, 适 于
腿 节 特
足 。
跳 跃 。
别 膨
折折腿 3
观 察 螳 螂 的 前 足 。
刀 , 适 于 捕 食 其 它 昆 虫 。
嵌 在 腿 节 的 槽 内 , 形 似
节 的 腹 面 有 槽 。 胫 节 可
、 捕 捉 足 基 节 延 长 ,
(2) 上颚 一对。是口针中最细的两根,其末端稍膨大呈刀状。
(3) 下颚 一对。其末端尖锐具细齿,下颚基部有较短的下颚须。
(4) 下唇 一个。较粗大,呈喙状,中央有纵沟槽,平时口器的
(5) 舌 一个。为细长扁平的针状。
刺吸式口器
3 、虹吸式口器 观察粉蝶的口器。
(1) 上唇:呈一块短阔状的小片,位于唇基前
原尾虫
弹尾目
通称为跳虫。体小形,体长0.2~10mm。无复眼, 但有的在头部两侧有8个以下小眼组成的小眼群。 触角一般4或6节,头部在触角后方生有特殊的角 后感觉器。胸部3节一般相似,但有的前胸常很退 化,足胫节和跗节常愈合成胫跗节。腹部一般不 超过6节,第l、3、4节腹面生有特化的附肢,分别 称为腹管(或粘管)、握弹器和弹器,共同组成跳器。 表变态,多生活于潮湿处和落叶下、石下、青 苔间或积水面上,取食腐植质、菌类和地衣等, 有些种类取食花粉、植物种子、根茎、嫩叶等, 造成一定程度的为害。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 2000多种,我国已知90余种。
昆虫分类
分类依据
了解昆虫的口器、触角、足、翅、变态以及蛹的
三、材料 实验材料: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触角、翅及足
的实物和玻片标本。 示范材料:步行虫、蝗虫、蝼蛄、螳螂、家蝇、
蜻蜓、蝽象、凤蝶、虱
昆虫的口器
由五部分组成、依次为上唇、上颚、下颚 下唇及舌。
1、咀嚼式口器 2、刺吸式口器 3 、虹吸式口器 4、舐吸式口器 5、嚼吸式口器 6、锉吸式口器 7、刮舐式口器
渐变态
成幼虫在形态、习性上均相似,幼体称 若虫,随虫龄增长特征逐步完备。 直翅、 半翅、同翅等
半变态
成虫陆栖,幼虫(若虫或稚虫)水栖且 有临时性器官,两者习性和形态构造完全 不同。 晴蜓目、襀翅目
原变态
与半变态同,但在化为成虫后须再蜕皮 一次,这种蜕皮前形态称亚成虫。 蜉蝣 目
过渐变态
适 于
节 和
胫 节
足握末 后
。
持 毛
端 弯
端 有
(四)翅
无翅 原尾目、缨尾目、双尾目、弹尾四目 有翅 其它各目
透一
明、
蜂, 膜
类 的
翅 脉
翅
前明 翅
后 翅 。
显 , 如 蜻 蜓 、
膜 质 , 薄 而
半二 透、 明覆 ,翅 如 蝗翅 虫质 的地 前如 翅皮 。革
,
角三 质、 化鞘 虫, 翅 的如 前金 翅 翅龟 质 。子 地 或坚 步硬 行,
(3) 下颚:位于下唇的两侧,有发达的下颚外叶及退
(4) 下唇:位于下颚的中央,是口器中最特化的部分, 有一对下唇须和两侧唇舌及一中唇舌,中唇舌和下唇须延 长,中唇舌的腹面凹陷成一纵槽、末端膨大成匙形的中唇 瓣。
嚼吸式口器
(二)触角
由三节组成,依次为柄节、梗节及鞭节组 成。鞭节又分许多亚节,在各类型触角中 鞭节变化最大,触角可为下列几种类型。 (1)丝状 (2)刚毛状 (3)念珠状 (4)锯齿状 (5)栉齿状 (6)羽毛状 (7)球杆状 (8)锤状 (9)环毛状 (10)鳃片状 (11)膝状 (12)芒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