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贸易行为和相关规则。

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贸易的原因、影响和规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动因和影响,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补性生产的产品交换。

比较优势是指在相对成本方面的优势,即某一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经济发展。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主张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补性生产的产品交换。

绝对优势是指在绝对成本方面的优势,即某一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经济发展。

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提出的,主张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补性生产的产品交换。

比较成本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所需放弃的其他产品数量的较低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资源的机会成本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经济发展。

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国际企业理论、产品寡头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理论。

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更多关于国际贸易的动因和影响,强调了技术水平、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国际企业竞争等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新贸易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转移,提高产品差异化和创新能力,推动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论国际贸易成本的文献综述(精简版)

论国际贸易成本的文献综述(精简版)

论国际贸易成本的文献综述论国际贸易成本的文献综述国际贸易成本是国际贸易的传统难题,其概念和性质一直众说纷纭。

国际贸易成本不包括生产商品耗费的生产成本,它是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之外进出口商品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所发生的交易、管理、纳税、运送、分配等各项费用支出。

近来安德森和冯文克普系统地研究了国际贸易成本,扩展了国际贸易成本概念,他们把国际贸易成本定义为除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之外一切将商品送达最终用户发生的成本,包括运费及时间在内的运输成本、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政策障碍、信息成本、合同实施成本、使用不同货币有关的成本、法律法规成本、分销成本等。

他们的国际贸易成本界定的积极意义在于把贸易成本从生产成本中区分出来。

贸易成本概念早已经不是新概念了,虽然当时不叫贸易成本。

在马克思《资本论》中贸易成本以流通费用的形式出现。

或许在马克思之前就有了流通费用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商品发生所有权的交换成本仅是贸易成本中纯粹流通费用那部分的开支。

每个贸易发生的成本可能所包含的费用成分各不相同,但必定会包含纯粹流通费用。

交换概念类似于交易概念。

制度经济学中产权交易成本主要指与契约有关的成本、制度成本和信息成本等。

国际贸易成本可划分为出口贸易成本与进口贸易成本;宏观贸易成本、中观贸易成本和微观贸易成本;纯粹贸易成本和非纯粹贸易成本;地理因素贸易成本、历史因素贸易成本和制度因素贸易成本。

一、国际贸易成本与国际价值量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经济下不存在贸易,也不存在贸易成本。

自然经济下的贸易成本近乎为零。

在市场经济下国际贸易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贸易成本不可能为零。

计划经济下取消市场,代之以计划分配,以分配成本代替贸易成本,否定了贸易成本的客观存在性,分配成本比市场经济下大幅度增加。

假如计划经济下产业分工充分细化,甚至达到客制化程度,达到产品都是有效的,价值等于价格,那么此时贸易成本为零,生产成本决定各自分工生产商品的价值。

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共同构成商品整体成本,但其中只有生产性成本是决定分工生产商品价值的因素。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总结范本2024年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一年,各国间的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在这一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贸易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对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自由贸易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2024年也不例外。

自由贸易主张的开放市场、自由竞争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自由贸易理论也逐渐向数字贸易领域延伸,例如跨境电商、数字货币支付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的更加畅通,自由贸易理论将更加注重数字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求变虽然自由贸易理论在2024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在增加。

在一些国家发起的贸易战和经济封锁行动中,贸易保护主义被当作实现国内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然而,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引发贸易壁垒、失业、经济衰退等问题。

因此,在2024年,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也面临着许多批评和挑战。

未来,希望能够出现更多既能保护本国经济又有利于全球经济合作的贸易保护主义模式。

三、新兴贸易理论的涌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格局的变化,一些新兴的贸易理论也开始涌现出来。

例如,人文贸易理论强调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环保贸易理论注重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贸易方式;社会贸易理论关注贸易对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的影响等等。

这些新兴贸易理论通过多元化的角度,拓宽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领域,并且为未来构建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提供了思路。

四、区域贸易协定与全球贸易秩序在2024年,区域贸易协定依然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重要的区域贸易协定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全球和谐统一协定》(RCEP)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落实。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过程。

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际合作和提高全球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涉及了许多概念和原则,旨在解释国际贸易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于18世纪提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些商品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例如,一国可能在生产棉花方面拥有更好的技术和资源,而另一国则在生产机械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各国可以互相受益,因为他们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那些自己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商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选择。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它主要强调的是相对优势。

根据这个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门生产那些它在相对效率方面具有优势的商品来增加交易和改善国内经济状况。

比较优势理论鼓励国际贸易的开展,因为不同国家在生产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竞争力。

3.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霍斯特·维特谢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它认为,国际贸易取决于不同国家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差异。

例如,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则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根据这个理论,国家应该根据其资源禀赋来选择生产和贸易的方向,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4.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保罗·克鲁格曼和约翰·范南诺提出的。

它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和拓展,主要关注企业间的竞争和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认为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竞争优势,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和贸易的重要性,要素禀赋理论强调了资源禀赋的影响,而新贸易理论则关注了企业的竞争和创新。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实务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实务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实务概述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经济活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以及实务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的基础,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素比较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其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以实现贸易的互利。

绝对优势理论则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主张国家应专门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要素比较理论则是由其他经济学家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指出贸易会根据要素的禀赋程度进行分工。

新贸易理论则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延伸,强调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经济政策。

主要有自由贸易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和关税政策等。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取消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保护主义政策则是强调保护本国产业,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和补贴措施。

关税政策是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

实务是指实际的国际贸易运作过程。

包括贸易谈判、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等。

贸易谈判是各国之间就贸易事务进行协商和谈判,以达成共识和协议。

国际贸易规则则是为了维护贸易秩序而制定的准则和规章,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

贸易争端解决涉及各国之间因贸易事务而产生的争端解决机制。

2000字对于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务来说,篇幅是有限的。

但总的来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研究的基础,通过比较优势、绝对优势、要素比较和新贸易等理论解释了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国际贸易政策则是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措施,涉及自由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等政策。

而国际贸易实务则是实际贸易活动的过程,包括贸易谈判、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等。

总之,国际贸易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实务是研究国际贸易的关键要素。

05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

05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

05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贸易理论综述国际贸易是在⼀定的历史条件下产⽣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社会⽣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

国际贸易可以按商品移动的⽅向分为进⼝贸易、出⼝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和⽆形贸易,也可以按⽣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与转⼝贸易。

16-17世纪盛⾏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励出⼝,同时限制进⼝。

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第⼀次解释了为什么不受限制的⾃由贸易对⼀个国家是有利的,Smith认为应当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不是政府决策来决定⼀国进⼝什么商品和出⼝什么商品。

他的论点还表明对贸易采取的这种⾃由放任的态度符合⼀国的最⼤利益。

在Smith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提出相对优势理论,是现代不受限制的⾃由贸易论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两位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和Bertil Ohlin改进了Ricardo的理论,创⽴了著名的Heckscher-Ohlin理论。

1. 贸易利益①国际贸易为各国的企业家打开了机遇之门,同时也为各国消费者提供了更为⼴阔的选择空间;②国际贸易能有效利⽤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地丰富和⽅便了⼈们的⽇常⽣活;③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国际贸易使每个民族和国家都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份机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都在⽇益增长,⼀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④国际贸易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国间的协调与合作,使⼀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和创造⼒,从⽽富裕起来。

Smith,Ricardo和Heckscher-Ohlin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

⼀国⽣产不了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绝⼤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

另外,他们的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可以⽣产的产品仍能获得利益。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一系列理论来解释贸易的原因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国际贸易理论,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向导国家选择产业和产品的理论。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末提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所在的产品,而依赖其他国家进口其相对劣势的产品。

这样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各国资源的特点,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例如,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因此在制造业方面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中国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扩大制造业的出口,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收入。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在所有产品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从其他国家进口其无法进行有效生产的产品。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合理分工,国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例如,中东地区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可以通过出口石油来获取大量外汇收入。

这样的专业化生产可以使这些国家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三、相对成本理论相对成本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相对成本理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生产某种商品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的机会成本来选择专业化方向,以此来实现贸易的最大效益。

例如,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生产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但是国家A的机会成本更低。

根据相对成本理论,国家A应该专业化生产农产品,国家B则应该专业化生产工业产品,两国通过贸易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理论。

该理论提出,在全球贸易中,各国之间存在着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效应,因此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不仅仅由比较优势所决定。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引言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范畴,着重探讨全球贸易的运作机制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新贸易理论三个方面介绍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国家在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从而可以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相对较低成本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贸易可以增加各国的经济福利。

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物品,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此外,比较优势理论还强调国际贸易的互补性,通过贸易,各国可以相互补充彼此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理论假设贸易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忽略了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情况。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某些国家在相对劣势产业上取得竞争优势的现象。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国际贸易现象,学者们逐渐提出了新的理论。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和扩展,由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和艾琳·克罗斯提出。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垄断力量有关。

根据新贸易理论,国家之间的贸易不仅仅是基于资源配置差异,而是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的优势。

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可能存在差异,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也不同。

通过贸易,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生产者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成本。

新贸易理论还强调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垄断力量对贸易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通过垄断市场实现更高的利润,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此外,新贸易理论还提出了进口代理商、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集群等新的概念,为国际贸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新贸易理论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新贸易理论逐渐兴起。

国际贸易形势分析——2023年贸易统计综述

国际贸易形势分析——2023年贸易统计综述

国际贸易形势分析——2023年贸易统计综述国际贸易形势分析——2023年贸易统计综述2023年,全球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挑战。

本文旨在从全球范围内综述2023年的贸易统计情况,剖析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2023年的贸易总体情况2023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贸易总量有所增加。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达到了约25万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约5%。

然而,尽管贸易总量在扩大,但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2023年,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进一步增强。

多个国家纷纷采取贸易壁垒措施,例如提高关税、采取非关税壁垒等,意图保护本国产业并限制外国商品进入。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可能会导致世界贸易体系进一步紧张,给全球贸易带来不确定性。

三、区域贸易协定的推动与贸易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继续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与实施。

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于2023年正式生效,将促进参与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此外,欧盟与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家也加强了贸易合作,推动双方的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四、数字贸易的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兴领域。

2023年,数字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以及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与服务,推动了全球数字贸易的繁荣。

然而,数字贸易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023年,随着数字贸易规模的扩大,相关国际贸易规则与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与统一。

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也需得到更好的保护,以确保数字贸易的顺利进行。

五、贸易失衡与发展不平衡问题全球贸易中出现的贸易失衡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问题比较突出,这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在2023年,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加强多边贸易体系,通过谈判与对话解决贸易争端,推动世界贸易的均衡化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商业研究 Busi n ess study国际贸易理论综述陈小红 李明阳(聊城大学商学院 252059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610064)国际贸易理论走过一段漫长的历程,经过了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的三个阶段。

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

其中,绝对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标志,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

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

亚当 斯密以地域分工理论作为其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在 国富论 中提出绝对利益论即绝对称本论。

认为一国应当进口别国生产成本比本国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而出口本国比别国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以促进分工,促进交换,获得更多的利益。

绝对成本理论用以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果,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为各国扩大对外开放、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由于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中假定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这样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因此,这一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D.李嘉图则在绝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发展了相对成本说。

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的。

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若两国生产力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且同样能使贸易双方获利。

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各国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差异,从而扩宽了国际贸易的范围,为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论证。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知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国家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的规律性和原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当代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理查德·李嘉图于19世纪初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本,应当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贸易。

比如,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成本较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通过贸易获得更高的利益。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于18世纪提出的,它与比较优势理论有所不同。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如果它的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具有绝对优势,应当专注于生产该商品并通过贸易赢得更多的利润。

三、新兴贸易理论除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外,近年来涌现出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它们更加细致和复杂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现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兴贸易理论中的“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新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产业内部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它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产品差异、技术差异和规模差异都会影响贸易的方式和效果。

因此,国家应当根据自身的产业结构和特点选择适合的贸易策略。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强调地理位置和空间布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它认为地理位置和区域特色会影响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方式和效果,因此国家应当通过合理的区位选择来提高贸易效益。

四、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两种不同的政策取向。

自由贸易主张取消贸易壁垒和限制,鼓励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开放性,以提高贸易效率和经济增长。

保护主义则主张限制国际贸易,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以防止外国产品的竞争。

在当代,国家之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贸易形势,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辩论依然存在。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共5篇)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共5篇)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共5篇)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1.需求相异理论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这就是需求的相异性。

2.需求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各国有自己的需求结构,需求的基本决定因素的人均收入水平。

3.绝对优势理论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商品。

4.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

5.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理论)一个国家应当出口那些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改过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第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理论6-13属于当代国际分工理论)6.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要素禀赋理论预测相悖7.劳动熟练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一种解释)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劳动技能说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8.人力资本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二种解释)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育和培训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可以称为人才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就自然破解。

9.技术差距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三种解释)(波斯纳提出,格鲁伯和弗农等人进一步论证)指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

论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

论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引言国际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关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等经典概念,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新的贸易理论逐渐兴起。

本文将概述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贡献。

1. 新贸易理论1.1 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新贸易理论把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的效应纳入贸易模型,认为这些因素可以解释贸易模式中的特殊化现象。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成本下降效应。

而产业集聚则是指相关产业在某一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些因素使得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特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导致贸易的发生。

1.2 增长型贸易模型传统的贸易理论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即只关注资源配置和贸易模式的变化,而忽略了经济增长的因素。

而增长型贸易模型则将经济增长与贸易模式相结合,认为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模型强调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且说明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1.3 产品差异化和国际竞争新贸易理论注意到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之间的差异。

传统理论通常认为产品同质化是充分竞争市场的结果,但事实上,许多产品存在差异化特征。

新贸易理论指出,产品差异化与创新和品牌效应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标准的制定来实现市场垄断,从而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2. 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对国际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2.1 贸易政策的优化基于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国际贸易政策可以更加精确地制定。

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依赖于比较优势理论,而新贸易理论的存在使得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贸易模式和贸易效应。

因此,贸易政策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新贸易理论关注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的效应,这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

经济学发展史之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综述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一国生产出现剩余产品的时候,国际贸易便诞生了。

不同的时期,不同地理论指导和解释着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和一些贸易现象。

本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时期15世纪到17世纪期间,以威廉•斯坦福(W·Stafford 1554—1612年)的“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和托马斯·孟(Thomas·Mun 1571—1641)的“贸易差额论(又称重工主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第一次对国际贸易做出了理论解释。

“货币差额论”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

“贸易差额论”观点认为,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每年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增加货币流入量。

两种观点都认为: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使国家富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唯一标志就是该国金银等贵金属的拥有量;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贸易的顺差,为此目的所需采取的手段就是保护国内工业的管制贸易,阻止金银外流。

重商主义还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

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并且在那一时期为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2 古典贸易理论时期2.1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

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交易活动。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合作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些基本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解释贸易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成本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其自身的相对优势领域的商品和服务。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各国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互利共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某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上拥有绝对优势,即在该领域比其他国家更具竞争力,那么该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

通过绝对优势理论,各国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三、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1815年提出的。

该理论将贸易的决定因素从生产成本转变为相对成本差异。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各国之间的相对成本差异是进行贸易的基础。

通过比较成本理论,各国能够根据相对成本的差异来确定贸易的方向和规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贸易的互利共赢。

四、收益递减理论收益递减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5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产出的增长率会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当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时,所得到的增量将会越来越小。

通过收益递减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产出量会有差异,并帮助决策者优化资源配置。

五、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相比传统的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更加注重企业间的竞争和产品差异化。

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资源禀赋和生产成本,还包括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新贸易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会选择进口中间产品或零部件,并且预测和分析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未来趋势。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

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

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

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

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

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

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

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

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

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

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

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

在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发表至今的200余年间,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这四种理论在当时都能解释这样和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这四种理论产生的条件、背景、结论以及局限性,着重分析了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在人类历史上了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这种剩余产品跨国界交换时就已经产生。

15世纪到17世纪流行的重商主义理论是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解释,其代表人物斯塔福提出的“货币差额论”和托马斯·孟提出的“贸易差额论”。

他们认为,唯有金银才是财富,唯有对外贸易才能给国家带来财富;国际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

但是第一次系统提出国际贸易理论却是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本文对这四个阶段的研究观点予以综述如下。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社会财富应以商品劳务的生产来实现的,劳动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最重要原因,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他反对国家对贸易进行干预,创立了放任自流的经济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

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含三个观点:1.1.1国际贸易取决于国际分工和一个国家的优势斯密从抽象的人类本性出发论证社会分工,在他看来,个人之间的贸易只是个人剩余产品的交换,地区之间的贸易只是地区剩余产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只是各国剩余产品的交换。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一、贸易理论综述●1. 贸易理论的发展●(1)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2)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2. 贸易利益●(1)贸易利益的确认●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一国不能生产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因此绝大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2)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允许一国在制造业中实行专业化,专门出口该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而进口别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3)限制进口的影响●限制进口通常对国内生产者有利,而对国外消费者不利●3. 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4. 贸易理论与政府政策●虽然所有的贸易理论都赞成国际贸易对一国有利,但在政策取向方面却存在意见分歧●二、重商主义●1、主要观点●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2、主要原则●一国应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最大利益即通过出口大于进口来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利●3、政策主张●重商主义主张政府采取干预手段以便达到并保持对外贸易顺差。

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进口最小化,而并非简单地增大贸易量。

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4、政策效果●(1)一国贸易顺差,金银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引发通货膨胀,购买力上升;●(2)另一国产生相反效果,货币供给下降,购买力下降;●(3)贸易顺差国贸易收支恶化,逆差国贸易收支改善,最终前者的贸易顺差消失。

●从长远看,没有哪一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并积累金银。

●5、缺陷●(1)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指一个国家获利导致另一个国家受损)显然是错误的;●(2)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3)新重商主义错误地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贸易顺差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并且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

●三、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概述●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之前的重商主义学派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创立。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地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地托马斯·孟(Thomas Mun).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地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地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地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地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二)重农学派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地思想,形成了重农学派,其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 Quesnay).重农学派地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他们认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贸易)是保证市场均衡和物价稳定地重要机制.(三)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末,重商主义地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地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地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地绝对优势理论.在《国民财富地性质及原因地研究》中,他指出国际贸易地基础,在于各国商品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地绝对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后天地生产条件.他认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地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地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地资源得到最有效率地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四)比较优势理论鉴于绝对优势理论地局限性,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地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分工地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地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地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地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地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地原则,认为国家间技术水平地相对差异产生了比较成本地差异,构成国际贸易地原因,并决定着国际贸易地模式.(五)保护贸易理论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经济学地国民体系》中提出基于国家主义地贸易保护政策理论,指出保护制度要与国家工业地发展程度相适应,又称幼稚产业保护论.与重商主义不同地是,他从保护生产力地高度把贸易和国家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国家主义为基调地贸易保护理论,在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方面也更加客观实际.(六)相互需求理论李嘉图地比较优势理论只论证了建立在各国专业化生产前提下地互利贸易基础和利益所在,没有说明总地贸易利益如何在贸易双方进行分配.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相互需求角度出发,确定了国际间商品交换地价格问题,以解释两国间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地.相互需求理论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地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地完善和补充.该理论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地上下限解释双方获利地范围;用贸易条件说明在利益地分配中双方各占地比例;用相互需求强度来解释贸易条件地变动.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要素禀赋理论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地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地两个条件.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地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与古典贸易模型地单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较优势为贸易基础并有所发展,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框架下分析产品地生产成本,用总体均衡地方法探讨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地相互影响.其核心内容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地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地差异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地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产地要素密集度不同.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地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地产品.这样地贸易模式使参与国地福利都得到改善.20世纪4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数学方式演绎了H-O模型,指出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地影响,将必然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也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这一定理潜在地认为,在没有要素跨国流动地条件下,仅通过商品地自由贸易也能实现世界范围内生产和资源地有效配置.和这一理论相关地还有另外两个基本定理.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地长期影响,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归纳为: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地要素(本国充裕要素)地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地要素(本国稀缺要素)地报酬降低;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罗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两种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对价格固定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长会减少另一种商品产量.表明要素禀赋地变化决定着资源配置地变化.这些定理均对H-O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二)里昂惕夫悖论按照H-O理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地国家,其对外贸易结构应该是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据H-O理论,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地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地结论,这一难题称为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悖论虽没有形成系统地理论观点,但它对原有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地挑战,引发了对国际贸易主流思想地反思,推动了二战后新地国际贸易理论地诞生.三、国际贸易地当代理论——新贸易理论二战后,国际贸易地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地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地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地国家间地经典理论是相悖地.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地,这与当代国际贸易地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地国际环境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一)新生产要素理论该理论赋予了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和资本以外更丰富地内涵,认为它还包括自然资源、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从新要素地角度说明国际贸易地基础和贸易格局地变化. 1.自然资源理论1959年,美国学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资源地稀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地观点,认为美国进口自然资源地开发或提炼是耗费大量资本地,会使进口替代产品中地资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资源地影响,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地进口就会小于其出口.2.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以基辛(D. B. Keesing)、凯南(P. B. Kenen)、舒尔茨(T. W. Schultz)为代表,对H-O理论作了进一步扩展,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地生产要素引入.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提高其素质和技能,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充裕地国家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往往趋于出口人力资本或人力技能要素密集地产品.3.研究与开发学说格鲁伯(W. Gruber)、维农(R. Vernon)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出口产品地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中地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地正相关关系.各国研究与开发能力地大小,可以改变它在国际分工中地比较优势,进而改变国际贸易格局.4.信息要素信息虽然是一种无形资源,但它能够创造价值.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地影响越来越强,对信息地利用状况会影响一个国家地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一国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地位.(二)偏好相似理论1961年林德(S. B. 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地原因.他认为,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工业品双向贸易地发生是由相互重叠地需求决定地.该理论地基本观点有:产品出口地可能性决定于它地国内需求;两国地贸易流向、流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地程度,需求结构越相似则贸易量越大;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地最主要因素.(三)动态贸易理论动态贸易理论主要从动态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地原因.1.技术差距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波斯纳(M. U. Posner)和胡弗鲍尔(G. G. Hufbauer)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地生产要素,侧重从技术进步、创新、传播地角度分析国际分工地基础,扩展了资源禀赋论中要素地范围.技术差距指一国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形成地一种动态贸易格局,会对各国要素禀赋地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地变动.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将市场营销学中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地形成和发展.这一产品生产地国家转移理论,假设国家间信息传递受到一定地限制、生产函数可变以及各国地消费结构不同,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地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地需要是不同地,而不同国家具有地生产要素富饶程度决定了该国地产品生产阶段和出口状况.该理论将比较优势论与资源禀赋论动态化,很好地解释了战后一些国家从某些产品地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地现象.3.“技术外溢”与“干中学”学说这种观点将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罗默提出地“干中学”式地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地,即从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入了技术.经克鲁格曼(Krugman)论证,若引进国将外溢国地技术用于比较优势产业,则对两国均有利;反之对两国均不利.假设国内技术外溢地速度高于国际技术外溢,国家原先地领先产业有加速发展地可能,原有地比较优势会增强.技术地传播使各国地差异不断扩大,强调了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地动态影响.4.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林毅夫等提出,一个国家地产业和技术结构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要素禀赋,其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地基础.资本存量地变化对一国要素禀赋地影响最大.资本存量地增加来自于积累,积累取决于储蓄倾向和经济剩余地规模.制度性决定地储蓄倾向是固定地,因而影响资本存量地关键是经济剩余地规模.如果一国地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地优势,则其生产成本就较低,竞争能力就较强,进而创造更多地经济剩余,积累量也就越大.因此,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能够较快地实现资源结构地升级,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四)产业内贸易理论该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前提,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需求情况,更符合实际.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地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1.新张伯伦模型在产业内贸易理论地发展过程中,克鲁格曼(Krugman)地模型具有开创性作用,他将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地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地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模型证明了当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地时候,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产品水平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也可推动国际贸易,增加两国地福利.2.兰卡斯特模型这一基于简单地水平差异产品地产业内贸易模型,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地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兰卡斯特(Lancaster)认为,在具有相同特点地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地影响下,两个经济体间仍能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3.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此模型基于垂直产品差异,弗尔维(Falvey)等人通过对H-O模型假设前提地调整,将产品差异与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地不同组合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但仍用要素禀赋来预测贸易,因而又称为“新要素比例学说”.这一理论认为,资本相对充裕地国家出口同种产品中资本密集地高质量品种,劳动力相对充裕地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地低质量品种,由此形成地产业内贸易实质上还是垂直分工地结果,在对传统贸易理论地最小偏离下,同时解释了产业间和产业内地贸易模式.4.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为解释标准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现象,布兰德(Brander)和克鲁格曼构造了一个“相互倾销模型”.指出各国开展贸易地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地市场销售战略,国际贸易地结构既不受要素禀赋、产品成本差别地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地限制.此模型表明,贸易是扩大竞争地一种方式,不完全竞争地企业可以通过贸易向别国地国内市场倾销以扩大销售,即使存在运输成本,也会存在双向贸易,并由两国间需求弹性地预期差异决定贸易量.这就为两国相互倾销地行为提供了解释途径.5.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与新H-O模型所不同地是,该模型以寡头垄断市场假定为前提.弗尔维研究认为,一个产业包括依质量高低排列地一个“产品链”,即垂直差异性产品.弗尔维和凯克斯基(H. Kierzkowski)建立地F-K模型表明,在完全地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类贸易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地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不同国家地相对影响.费莱姆(Flamand)和赫尔普曼(Helpman)建立地费—赫模型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假设有两国均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效率不同,劳动是唯一地生产要素.国际分工以产品差异性地形式体现,一国生产高质量地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另一国相反,决定产品质量地是劳动投入,这里指“人力资本”.如果两国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吻合,就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地这一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有关问题论述中地不足.波特认为,一国地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与行业地竞争优势,一国兴衰地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地形成有赖于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源泉就是国家是否具有适宜地创新机制和充分地创新能力.波特提出地“国家竞争优势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中,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都是国家竞争优势地决定因素.波特根据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钻石模型,说明了各个因素间如何相互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地形成.从发展阶段来看,一个国家优势产业地发展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即生产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财富推动阶段.该理论对当今世界地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地归纳总结.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地一批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地经济思想形式化,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使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地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地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力图将外生地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地新兴古典经济学地贸易理论模型中,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之内.此理论地内生分工和专业化新兴古典贸易模型(Sachs, Yang and Zhang,1999)表明,随着交易效率从一个很低地水平增加到一个很高地水平,均衡地国际和国内分工水平从两国都完全自给自足增加到两国均完全分工,在转型阶段,两种类型地二元结构可能出现.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等现象都是劳动分工演进过程地不同侧面,贸易在交易效率地改进过程中产生并从国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两者之间有一个内在一致地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理论前沿概述及研究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球性的开放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显著特征,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流派的国际金融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作为大学生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理论/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国际化根据国际金融第二版教材总结,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前沿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构制度和货币危机理论。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开放以及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加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国际金融问题另外,随着将信息经济学引入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出现了一些新发展,以下将对重要几部分进行概要地介绍和评述。

一、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的简介(一)、货币危机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债务危机出现后,已经发生了十几次货币危机,从那以后货币危机理论成为研究金融问题的焦点之一,按照年代的顺序分类,有三代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和一代雏形的危机模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指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和外债危机四大类。

可见金融危机范围比货币危机广的多,出现货币危机就意味着出现金融危机,出现金融危机不一定出现货币危机。

”(1) 投机性攻击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70年代末,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

克鲁格曼所写的《国际危机模型》一文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货币危机是否爆发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而大量发行纸币,引起资本流出,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无限制地抛出外汇储备,当外汇储备达到临界点时,会引致投机攻击,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就不得不放弃稳定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Robert P.Flood教授和布朗大学的Peter M.Garber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当一国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用来维持内部均衡的政策(主要是当国内出现财政赤字时,在国内过度供给信贷)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从而使固定汇率无法维持。

”此理论合称为克鲁格曼-弗拉德-哥德模型。

总之,第一代危机模型强调经济的基本面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稳定与否。

(2)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加洲大学伯克利大学的Maurice.Obstfeld、哈佛大学的Gerardo.Esquivel和rrain.。

“欧洲经济仍注重经济基本面,但提出一定条件下公众的主观预期能成为主导因素,投机者的行为导致公众信心丧失从而使政府对固定汇率制的保卫失败,危机将提前到来。

”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危机中,很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很好,但也受到了危机冲击,从而产生了第二代危机模型。

“第二代危机模型认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情况下,即使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但在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和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的作用下,仍会出现货币危机。

”(注:孟春景. 关于金融改革的几个问题[J]. 吉林金融研究, 2009, (10))(3) “道德风险”危机模型(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上述两代货币危机模型无法解释1997-1998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

存在两个显著特征“双危机”和“传染性”。

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认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实际贬值或经常帐户的逆差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将引发货币危机。

在分析和推导时,引入了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的概念:“当一国的金融机构可以自由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时,金融机构会容易冒险,将资金投向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引发金融泡沫,加剧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引发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另外,亲缘政治的存在增加了金融过度的程度,主要是在东南业国家,政府对金融企业和大企业提供隐性担保,从而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道德风险。

”(4) 第四代货币危机模型(雏形)21世纪年初,保罗克鲁格曼和哈佛大学的Aghion先后在第三代危机模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认为“如果本国的企业部门外债的水平很高,外币的风险头寸越大,资产负债表效应越大,经济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理论逻辑在于是:“在亚洲国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偏大,银行要求企业提供足额担保才可以发放贷款。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亦称麦克杜加尔(G.D.A.Macdougall)模型。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期利润率存在差异,认为各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充裕国向资本稀缺国流动。

”(注:《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回顾:一个文献综述》杜萌著)“例如,在19世纪,英国大量资本输出就是基于这两个原因。

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更具体阐述此观点。

总的来说,是一种用于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及其效果的古典经济学理论。

(1)国际投资直接理论1、垄断优势论此理论由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和海默(S.A.Hymer)等人提出“垄断优势,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包括资本集约程度高、技术先进、高强的开拓新产品的能力、完善的销售系统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注:林孝文《垄断优势、产业控制与跨国公司关系之研究》2001 福建经济研究所)”他们指出“应从产业组织形式上,从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上去寻找一国为什么会对外投资的答案。

”他们指出,一个公司之所以到海外投资就是因为这些公司在技术、专利、资金及管理上有垄断优势,而且这些优势能够通过产业组织转移到国外又不被当地竞争对手所掌握。

2、市场内部化理论巴克利(P.J.Buekley)和卡森(M.C.Casson)的市场内部化理论或市场不完善论。

他们在著作《跨国公司的未来》中指明“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如果将企业拥有的半成品、工艺技术、营销诀窍、管理经验和人员培训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就不能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注:巴克利,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2005)卢科曼(A Rugman)在《跨国公司的内幕》指出“市场内部的挑拨作用起着润滑市场的作用,使它能像外部市场同样有效的发挥作用。

”3、产品周期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的另一个国际投资理论是维农(R.V ernon)的“产品周期论。

维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指出“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需要占领海外市场并到国外投资。

”他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有特点。

在产品创新阶段,创新国占有优势,一般是国内市场需求较大,这时最有利的是安排国内生产,国外的需求通过出口就可以得到满足。

产品进入成熟阶段之后,产品性能稳定,国外市场日益扩大,消费的价格弹性增入。

(三)、汇率制度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国际资本高度流动的条件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转轨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由于墨西哥货币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与巴西的金融危机土耳其金融危机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经济学家对于汇率制度的安排与看法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

1、原罪论(doctrine of the original sin)原罪论是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ichengreen.Barry(1994)和哈佛大学的Ricardo.Hausmann (1999)提出的。

“在国际资本流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 这些国家实行的钉住汇率制度, 肯定有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 国际学术界开始从可持续性和危机预防的角度, 重新研究国际资本高度流动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安排问题, 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制度”。

他们认为“如果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有较大的脆弱性,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该国的货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另一种是在国内,本国的金融部门不愿意放长期贷款,所以企业在融资时存在两难,这就是原罪。

”(注:张志超《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世界经济》2002年第一期13)2、害怕浮动论(fear of floating)害怕浮动论是由马里兰大学的Guillermo A.Calvo教授和Carmen M.Reinhart教授于1999年和2000年提出的。

他们指出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实行弹性汇率制的国家,却将其汇率维持在对某一货币(通常为美元)的一个狭小幅度内,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对大幅度的汇率波动存在一种长期的害怕。

”因为相关的实证研究证明,害怕浮动的现象在全球(包括发达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这一理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害怕浮动的原因主要: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愿意本国货币升值,因为货币升值会直接损害其国际竞争力,会损害这些国家所做出的贸易出口多元化的努力;同时也不愿意本国的货币贬值,因为会伤害进口。

主要政策建议是害怕浮动是合情合理的,是发展中国家本身结构性原因的体现,包括出口结构、产品结构等,最好的办法也就是采取美元化。

(注:《人民币汇率“害怕浮动”问题浅析》《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第07期作者:刘秉文)3、中间制度消失论(The bipolars)中间制度消失论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ichengreen Barry分别于1994和1998提出的,在他认为“唯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或是具有非常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

在这两种制度之间的中间制度都正在消失或者应该消失。

”但有经济学者指出,“政府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三个目标,必须放弃一个。

这一理论对现在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挑战。

“日益增长的资本流动性, 使政府对汇率的承诺变得十分脆弱。

换言之, 由于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软”的钉住汇率制”变得不可行。

(注:张志超《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世界经济》)二、对国际金融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一)对国际金融理论的评价“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在给予一国发展资金的同时,也有可能给一国经济金融带来混乱,从20世纪以来的几次较大的金融危机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和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有关,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轻则影响一国宏观经济”(注:《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回顾:一个文献综述》杜萌; 徐明伟; 方华山金融教育研究)(二)对国际金融理论的几点看法1、国际金融理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