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国防建设(doc 1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国防建设(doc 11页)
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国防建设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从2003年到今年前8个月,中国经济以平均9?5%速度高速增长,比“十五”前两年和“九五”时期明显加速。近三年不仅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增长的结构特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就是出现了重工业的高速增长,2004年与1995年比较,工业产值中的重工业比重已经从56%上升到67%,同期重工业的年均增长率在16~20%之间,大约比轻工业高出5个百分点。
在重工业高速增长的同时,重工业中重点产品的增长速度更快。2004年与2000年相比,煤炭产量增长了10亿吨,发电量从1?35亿度增长到2?19亿度,钢产量从1?3亿吨增长到2?7亿吨,水泥产量从6亿吨增长到9?7亿吨,汽车产量从207万台增长到507万台,等等,其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同期工业增长率。
重工业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投资的巨大推动。“十五”前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积已超过20万亿人民币,超过了“七五”、“八五”和“九五”这三个五年计划的投资额,而投资项目的主体就是集中到重工业。从目前的投资项进展目情况看,在“十一五”规划期内,我国的钢铁生产能力还将再增加1?5亿吨,到2010年总产能将突破5亿吨,大约是目前全球钢铁产能的一半;发电机组装机将达到9?4万亿千瓦,5年增加5万亿千
二、中国工业化的新阶段给国防发展提供了新基础,也提出了新要求
重工业阶段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提升期。重工业的特点是产业的中间部门急剧扩充,因此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汽车等大型耐用品的生产需要比较复杂的产业体系才能支撑。家用电器如电冰箱、洗衣机等,大约只有200多个零配件,只需要几十公斤金属材料,而一台轿车有上万个零件,需要一吨钢材,一百多公斤塑料,汽车要行走,还需要燃油、道路等外部条件,这就需要上百个产业部门的配合才能向居民提供,所以居民消费进入到汽车阶段,就会拉动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石化和道路等上百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等重工业部门,都不是向居民直接提供消费品的部门,而是为提供汽车这类大型耐用品所必不可少的基础部门,所以被称为是“中间部门。据世界银行统计,从总产出结构看,一个国家在人均GDP500美元以下的时候,生产农、矿产品的初级部门比重一般在50%左右,生产最终消费的部门比重在30左右,而提供生产资料的中间部门比重在20%以下,而在人均GDP3000美元的国家,初级部门比重下降到10~15%,最终消费品部门在35%,中间部门则会上升到超过50%。
重工业是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重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产业链条的延长,对产品的加工深度以及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也大大增加,所以日本人把日本60~70年代进入重工业化的时代,也称为是“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的时代。
从国家实力形态看,重工业是一个国家的“骨骼”和“肌肉”,所以重工业高速推进
的时期,实际上也是一个国家长骨骼和肌肉的时期。工业是国防的基础,飞机、坦克、导弹和军舰都是只能由重工业部门来提供的产品,所以任何国家强大的国防,都必须建立在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之上,反过来说,没有强大的重工业,就没有强大的国防。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中国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也进行了长期的重工业建设,但那时是建立在长期牺牲全体国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是“只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发展道路,因此是难以持久的。今天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则是建立在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可以长期、持久地发展,直到走向全面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而有了强大的重工业基础,发展国防也就有了可靠保障,在这方面,美国是个很好的例子。美国在1892年工业规模超过了当时世界第一大国英国,但直到二战前,美国的坦克数量只有几百台,军用飞机只有一千多架,但是在二战中,美国把国内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迅速转变成战争能力,军用飞机的数量超过7万架,坦克数量则远超德、日,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另一方面,国防军工也是拉动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前30年的例子不用讲,就是在最近的重工业化浪潮中,国防军工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能低估。例如据有关报道,近5年来中国机床数控化率的提高速度正在明显加快,其中有接近一半的比重是被国防工业拉动的。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重工业化阶段,也给中国的国防提出了新要求。轻工业主要是解决吃与穿的问题,因此主要依赖地表以上的农业资源为原料,而重工业主要是解决住和行的问题,依靠的能源与矿产资源,所以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时代,工业发展的资源需求指向,就从地表以上转移到地表以下。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但是地表以下的能源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并不丰富,再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条件就更不乐
观。例如,我国人口为世界第一,国土面积为世界第三,但是主要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的世界排名都在80位以后,这样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就使得中国对进口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1992年中国已经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4年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5亿吨,石油进口依赖率已经超过40%。1994年中国又从初级产品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当年初级产品的贸易逆差为39亿美元,而2004年已上升到767?5亿美元,十年增长了19倍,也比同期贸易增长率高出4倍。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都在3、4万美元,这不只是一个价值指标,后面是社会财富的累积。例如,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时期,人均拥有的钢产量都在700公斤到1吨,人均石油消费量都在1~2吨,而中国目前的人均钢产量和石油消费量都只有200公斤左右。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到达增长高峰,为15亿左右,如果人均钢产量为500公斤,就是7?5亿吨,人均石油消费量为1吨就是15亿吨,但是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未来的铁矿石产量最高只有4亿吨,只能满足所需要量的30%,原油产量最高只有2亿吨,只能满足所需要量的13%,因此进口依赖率会大大提高。其他如粮食、棉花和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品也存在同样趋势。
中国为从国际市场获得这些资源类产品,就必须大力发展出口。去年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根据有关国际机构预测,到2010年中国还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由于自身的资源特点,决定了必须走深深融入世界市场的道路,90年代初,中国的贸易依赖率还只有33%,但是到2004年已经急剧上升到69?8%,2005年上半年又进一步上升到80%。所以,保证中国的海外利益,已经越来越成为保证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