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指标和参数研究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抗疲劳开裂和沥青层抗变形的要求。
应根据道路等级选择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采用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
2支路可仅采用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3可靠度系数可根据当地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当无资料时可按下表取用可靠度系数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各项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道路表面的设计弯沉值,应满足下式要求:Y als W Id式中:Ya——沥青路面可靠度系数;Is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0.01mm);Id——路表的设计弯沉值(0.01mm);2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拉应变,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t 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沥青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
3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应 满足下式要求:Y a O W O [R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MPa ); O R ]——路面结构层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MPa ) o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求:丫 a T T [R ]式中:T m ——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MPa );[TR ]—— 沥青面层的容许抗剪强度(MPa ) o三、沥青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基准期内累计当量轴次、面层 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算确定:-0.2ld=600 防认 As Ab式中:Ac ——道路等级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1.0,次干路为1.1,支路为1.2;A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合料为1.0,热拌和温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为1.1;Ab ——基层类型系数,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1.0,沥青类基层和粒料基层1.6O[・R _ =0. 15 E m 31 0M Ne 。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抗疲劳开裂和沥青层抗变形的要求。
应根据道路等级选择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采用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
2 支路可仅采用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3 可靠度系数可根据当地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当无资料时可按下表取用可靠度系数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各项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道路表面的设计弯沉值,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l s≤l d式中:γa——沥青路面可靠度系数;l s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0.01mm);l d——路表的设计弯沉值(0.01mm);2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拉应变,应满足下式要求:γaεt≤[εR ]式中:εt——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εR ] ——沥青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
3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σm≤[σR]式中:σm——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MPa);[σR]——路面结构层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MPa)。
4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τm≤[τR]式中:τm——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MPa);[τR]——沥青面层的容许抗剪强度(MPa)。
三、沥青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基准期内累计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算确定:l d=600 N e-0.2A c A s A b式中:A c ——道路等级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1.0,次干路为1.1,支路为1.2;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合料为1.0,热拌和温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为1.1;A b ——基层类型系数,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1.0,沥青类基层和粒料基层1.6。
公路沥青路面 抗滑指标
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指标
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指标是指衡量路面抗滑性能的参数,通常是指路面表面的摩擦系数。
抗滑指标是评价公路路面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关系到路面的防滑性能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抗滑指标主要采用摩擦系数这一参数来评价,其值越大,表明路面的抗滑性能越好。
通常情况下,摩擦系数低于0.3的路面被认为抗滑性能不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抗滑性能。
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在路面结构中加入抗滑材料、对路面进行刻槽或拉毛处理、定期进行磨耗层更新等。
此外,定期对路面进行养护和清洗也是保持路面抗滑性能的重要措施。
总之,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指标是指衡量路面抗滑性能的参数,采用摩擦系数进行评价。
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行人的行走安全,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和提升路面的抗滑性能。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沥青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技术指标对于道路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沥青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程性质等方面,详细介绍沥青的技术指标。
一、物理性质1. 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下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沥青的密度直接影响着道路表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则沥青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就越强。
2. 黏度:沥青的黏度是指其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层间剪切应力与变形速率的比值来表示。
黏度越高,沥青的裂缝和变形能力越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道路表层的抗水性能。
3. 软化点:沥青的软化点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软化变形的温度。
软化点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软化点越高,则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形性能越好。
二、化学性质1. Pen值:Pen值是沥青常用的物理指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g试样被50g标准滑块质量作用于试样25°C的温度下,标准滑块向下试样滑动5mm的时间,以0.1s为单位的数值。
Pen值越高表明沥青的渗透性越好,对于路面的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 DSR参数:DSR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是常用的沥青动态剪切试验设备,可以通过测试沥青的复杂剪切模式来获得其动态剪切性能参数,如复位模量、相位角等。
DSR参数可以反映沥青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是评价沥青耐久性和耐高温性能的关键指标。
三、工程性质1. 粘附力:粘附力是指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结合力,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抗水性能和抗反射裂缝性能。
适当的粘附力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抗老化性能: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是指其在长期受到紫外线、氧化、水分等因素侵蚀后的性能表现。
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3.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包括耐高温龟裂、抗变形等指标。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指标及检测要点分析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质量指标及检测要点分析摘要:针对影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平整度、压实度、抗滑性能等主要指标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要点,并分析了检测过程的影响因素,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检测要点,抗滑性能1 平整度1.1 检测原理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平整度能直接反映城市道路的整体效果,是体现路面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质量指标。
因此,各施工、监理单位,包括工程指挥部均很重视此指标。
现在省内普遍采用西安公路研究所生产的连续式平整度仪进行平整度指标检测,其检测原理如下:前、后两轴轴距为3 m,每隔10 cm侧轮上的位移感应器便测量出前、后两轴所形成的3 m长直尺平面与路面的间隙量,或称为路面凹凸偏差位移值,在一定长段落(根据交通部规范一般取100 m)内对所测间隙量进行统计,计算其标准偏差,即是路面的平整度。
简而言之,连续式平整度仪就相当于一动态的3 m直尺,但其与3 m直尺有一最大的区别:3 m直尺测量的是最大间隙,能反映出很小范围内路面平整度情况,而连续式平整度仪反映的是整个沥青路面的均匀情况。
1.2检测要点在实际检测平整度时,应注意以下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1)牵引速度。
小测轮自重较小,如速度过快,测轮因颠簸而产生跳跃现象,所采集的位移量便失真,造成所测平整度指标偏大。
根据我市几条新建道路的路面平整度检测的经验,牵引速度宜取5 km/h左右,另外牵引车辆速度要均匀,如速度不均匀亦会造成小测轮产牛颠簸现象。
2)牵引架的连接。
牵引架与汽车的连接处应采用柔性连接,可采用尼龙绳绑扎,应使牵引架与汽车间有缓冲距离,避免因汽车速度的微小变化对牵引架产生冲击,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3)对所测路面的处理。
因平整度指标在沥青路面质量中所占分量较重,一半在检测前和检测时,施工单位会对路面做一些处理.比如在检测车前用压路机再压一遍等。
由于连续式平整度仪测鼍的是间隙量(位移量),压路机会将一些微凸出路面的小石子暂时压入路面中,其对SMA路面的检测影响尤为明显,但是这样似乎对反映沥青路面的真实情况有一定影响。
路面指标参数
丰忠路沥青路面指标参数
1、路面结构形式:4 cm +6 cm +8 cm (AC-13C*AC-20C*AC-25C),AC-13C为SBS改
性沥青混凝土。
2、沥青原材参数:70A级道路石油沥青
三大指标:针入度,60-80;软化点:≥47;延度(15°C)≥100。
3、混合料主要参数:
空隙率:3-5%
矿料间隙率:≥12%
沥青饱和度:65-75
稳定度:≥8
流值:20-40
动稳定度:≥1000
渗水系数:中下面层≤120,上面层≤80。
路面现场空隙率:≤7%。
4、集料主要参数:
压碎值:≤26%
磨耗值:≤28%
针片状≤12%
粘附性:≥5级
5、温度控制:普通矿料温度170-190℃
沥青温度:150-160℃
混合料出厂温度:150-165℃,初压温度:≥140℃,碾压终了温度≥80℃改性矿料温度:180-200℃
SBS改性沥青温度:165-175℃
混合料出厂温度:175-185℃,初压温度:≥160℃,碾压终了温度≥70℃隧道温拌改性矿料温度:135-145℃.SBS改性沥青温度:165-170℃,混合料出厂温度:120-140℃,初压温度:≥110℃,碾压终了温度≥70℃
开放交通温度:≤50℃
6、稀浆封层:慢裂型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厚度:0.8cm。
7、桥梁防水材料:二阶反应型树脂
8、弯沉值:
主线:≤21.0,匝道:≤23.3
基层:主线≤25.1,匝道:≤28.3
底基层:主线≤45.8,匝道:≤52.5
垫层:主线≤115.4,匝道:≤137.3
路床:主线≤210,匝道:≤260。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结构及参数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结构及参数1.砼层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由数层构成,最下方为基层,上面依次为下基层、中基层、面层。
基层通常由砾石或碎石料构成,用于承受来自上方荷载的压力,增加整个路面的稳定性。
下基层和中基层由不同级别的砾石或碎石料以及水泥等填充材料构成,主要起到支撑和补强的作用。
面层则是由沥青混凝土构成,用于承受交通荷载并提供舒适顺畅的行车表面。
2.石料参数:石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参数直接决定了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常见的石料参数包括砾石或碎石料的颗粒分布、强度指标(如抗压强度、抗冻强度等)、含水率等。
合适的石料参数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沥青胶结剂参数: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胶结剂,它的参数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沥青胶结剂的参数包括粘度、软化点、渗透性、抗老化性能等。
适当的沥青胶结剂参数能够确保沥青混凝土的黏结性和柔韧性,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能力。
4.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由不同成分的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常见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包括砂石料与沥青的比例、水泥与水的比例、混凝土的密实程度等。
5.其他参数:除了上述几个关键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参数也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路面的厚度、路面的坡度、路面的横纹和纵纹等,都会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排水性能、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具体结构和参数包括砼层结构、石料参数、沥青胶结剂参数、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其他参数。
这些参数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考虑,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和舒适性。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研究的开题报告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沥青路面是道路交通运输领域中常见的路面,其优良的耐久性、弹性和防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高速公路及其它道路的建设和维护。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经常遭受车辆重载、恶劣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表面出现龟裂、变形、损坏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指标建设路面,以减少路面的维护成本,缩短路面改建的周期,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行效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相关因素,以实现沥青路面设计的最佳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探究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等因素对路面性能的影响;2. 研究不同设计指标对路面耐久性、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3. 基于实测数据和模拟分析方法,构建沥青路面的性能预测模型,为后续路面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文献综述对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梳理和分析。
2. 实验研究选取不同结构形式、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的沥青路面进行构建和实施,通过现场实测和室内模拟方法获取路面的各项性能参数。
3. 数据处理和建模通过对实测数据和模拟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建立沥青路面的性能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验证和精度分析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精度。
四、预期成果1.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相关因素分析;2. 沥青路面的性能预测模型构建;3.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推荐方案;五、研究难点1.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结构形式、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的沥青路面,进行实施和实测,有较大的工作难度和技术难题;2. 在数据处理和建模阶段,需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建模技术,能够准确地反映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以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
六、进度安排1. 第一年: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案设计;2. 第二年: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建模;3. 第三年:模型优化和方案推荐。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抗疲劳开裂和沥青层抗变形的要求。
应根据道路等级选择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采用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
2 支路可仅采用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3 可靠度系数可根据当地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当无资料时可按下表取用可靠度系数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各项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道路表面的设计弯沉值,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l s≤l d式中:γa——沥青路面可靠度系数;l s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0.01mm);l d——路表的设计弯沉值(0.01mm);2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拉应变,应满足下式要求:γaεt≤[εR ]式中:εt——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εR ] ——沥青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
3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σm ≤[σR ]式中: σm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MPa );[σR ]——路面结构层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MPa )。
4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τm ≤[τR ]式中: τm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MPa );[τR ]——沥青面层的容许抗剪强度(MPa )。
三、 沥青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基准期内累计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算确定:l d =600 N e -0.2A c A s A b式中 : A c ——道路等级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1.0,次干路为1.1,支路为1.2;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合料为1.0,热拌和温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为1.1;A b ——基层类型系数,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1.0,沥青类基层和粒料基层1.6。
沥青路面设计参数探讨
11 车辆种 类 .
压也增大。交通部公路科研所《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 轴载换算研究 总报告》 明, 表 根据实际接地 面积计
算 出来 的轮胎接地 压力 与轮 胎 内压 并不相 等 。 当轮
胎 内压较低时, 接地压力 比轮胎 内压高 ; 当轮胎内压 较 高时 , 接地压 力 低 于 轮胎 内压 。随 着 轮胎 荷 载 的
关键词 : 轴载 ; 抗压回弹模量 ; 劈裂强度
中图分类号 :4 6 0 U 1.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3— 02 2 1 )4— 07—0 17 6 5 (0 0 0 0 0 3
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同时必须确定路面结构 的材料参数 , 路面结构 的材料参数主要包括路面结 构层 的几何参数 、 力学参数 , 如泊松 比、 模量等。由 于路 面结构层 的力 学 参数 与材 料及 测定 方 法有 关 , 因此, 必须根据路 面实际的受力来确定合理的路 面 结构力学参数 , 以确保路面结构设计合理 , 施工及质 量 管理有 的放矢 。
度影响较大。计算表明, 若车辆总质量不变 , 主轮轴 为单轮时的路面厚度为 10 则 主轮轴 为双 轮时 0 %,
路面 厚度为 8 % , 轮轴为 双 轴 双轮 时 路 面厚 度 为 0 主
6 0%
・
8・
北 方 交 通
2 1 00
两轮中心距为 15 , .d 是经统计分析得出的。
13 车道 系数 .
然后根据试验确定 的 F WD测定 的回弹模量与承载 板测定的回弹量回归公式换算 ;
轮迹横 向分布系数应用到路面设计 中以前 , 还
应分析一下荷载作用下 , 轮迹以外一定范 围内的路 面结构中所引起 的不 同程度 的疲劳损坏。计算表 明, 对于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结构 , 在轮迹外 5 c 0m间 隔内, 该荷载 产生 的破 坏作 用 , 大相 当于增 加 最 1%作用次数的影响, 0 更远距离处则可以不计 ; 对于 刚性路面板 , 相邻条带上的荷载要为该条带计算值 最大增 加 6 的影 响。可见 轮 迹范 围外 虽 有影 响但 %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抗疲劳开裂和沥青层抗变形的要求。
应根据道路等级选择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采用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
2 支路可仅采用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3 可靠度系数可根据当地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当无资料时可按下表取用可靠度系数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各项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道路表面的设计弯沉值,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l s≤l d式中:γa——沥青路面可靠度系数;l s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0.01mm);l d——路表的设计弯沉值(0.01mm);2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拉应变,应满足下式要求:γaεt≤[εR ]式中:εt——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εR ] ——沥青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
3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σm ≤[σR ]式中: σm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MPa );[σR ]——路面结构层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MPa )。
4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τm ≤[τR ]式中: τm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MPa );[τR ]——沥青面层的容许抗剪强度(MPa )。
三、 沥青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基准期内累计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算确定:l d =600 N e -0.2A c A s A b式中 : A c ——道路等级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1.0,次干路为1.1,支路为1.2;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合料为1.0,热拌和温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为1.1;A b ——基层类型系数,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1.0,沥青类基层和粒料基层1.6。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及施工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及施工技术研究一、引言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而沥青路面作为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关键部分,其设计指标及施工技术对于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稳定及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指标研究1. 路面承载能力:沥青路面设计中,承载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采用适当的沥青配方、正确的压实控制和合理的结构厚度等手段,能够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平整度:高速公路上的沥青路面必须具备较好的平整度,以提供良好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通过采用适当的工法、材料和机械设备等手段,能够保证路面平整度的优化。
3. 防水防腐:沥青路面的设计中,防水防腐是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保护路面免受雨水渗透、化学腐蚀等因素的影响,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4. 高温稳定性:在高温季节,沥青路面容易软化和变形,影响行车安全。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高温下的稳定性,通过调整材料配方和厚度等措施,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
5. 低温抗裂性:在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容易发生开裂现象,影响使用寿命。
通过控制材料配方、施工工艺和路面温度等,能够提高低温抗裂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6. 延性和弹性模量:沥青路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延性和弹性模量,以适应路面变形和荷载作用。
通过合理控制沥青配方和施工工艺,能够提高路面的延性和弹性模量。
三、施工技术研究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路面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通过合理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路面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2. 施工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适当的工艺控制,包括预处理基层、沥青混凝土铺设和压实等环节,确保施工质量和路面的平整度。
3. 路面温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热搅拌沥青混凝土的温度,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路面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4. 密实度控制:沥青路面的压实是保证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控制施工设备的参数、施工工艺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保证路面的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引言沥青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铺设、屋顶防水等领域。
为了保证沥青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指标测试。
本文将介绍沥青技术指标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常见指标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技术指标的分类沥青技术指标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工程指标三个方面。
1.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是对沥青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指标。
常见的物理指标包括:•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沥青的质量。
该指标可以通过测量沥青的质量和体积来获得。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沥青的坚固程度和耐久性。
•黏度:沥青的黏度是指沥青流动的阻力。
黏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黏度计进行测试。
黏度的大小与沥青的温度密切相关,通常以温度为参数来描述沥青的黏度。
•软化点:沥青的软化点是指沥青在受热时开始软化变形的温度。
软化点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软化点仪进行测试。
软化点的大小与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有关。
2.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是对沥青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指标。
常见的化学指标包括:•含沥青量:含沥青量是指沥青在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中的质量占比。
含沥青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飞灰含量:飞灰是指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
沥青中的飞灰含量是指沥青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占比。
飞灰含量的大小与沥青的纯净度和燃烧性能有关。
•溶解度:沥青的溶解度是指沥青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
溶解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溶解度试验进行测试。
溶解度的大小与沥青的分散性和可溶性有关。
3. 工程指标工程指标是对沥青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指标。
常见的工程指标包括:•抗剪强度:沥青的抗剪强度是指沥青在受剪载荷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剪切试验进行测试。
抗剪强度的大小与沥青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关。
•疲劳性能:沥青的疲劳性能是指沥青在交通荷载下的耐久性能。
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疲劳试验进行测试。
沥青路面抗压强度指标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沥青路面抗压强度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抗压强度是保证道路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道路工程实践中,准确评估沥青路面的抗压强度,对于路面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维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道路骨架材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作为常用的骨架材料之一,沥青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基层和面层的施工中。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车辆荷载和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会逐渐失去原有的抗压强度。
因此,准确评估和监测沥青路面的抗压强度变化,可以为及时采取维修措施提供依据。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沥青路面抗压强度指标进行概述说明,并解释其重要性。
针对相关问题,本文将探讨抗压强度的概念,分析影响抗压强度的因素,以及抗压强度与路面耐久性之间的关系。
同时,本文还将介绍常见的沥青路面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并详细解释检测过程和数据分析。
最后,本文将对现行沥青路面抗压强度标准与规范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对工程实践的影响与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旨在为道路工程领域提供有关沥青路面抗压强度相关指标的全面理解和应用参考。
这将有助于提升道路建设质量和保障道路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沥青路面抗压强度指标的重要性2.1 抗压强度概念解释沥青路面抗压强度是指路面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它是评估路面结构材料和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影响抗压强度的因素沥青路面抗压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材料特性:沥青混合料中不同材料的质量和配比会直接影响其抗压强度。
例如,合理选择粘结剂、石料骨料以及填充料的种类和比例可以提高抗压能力。
2.2.2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密实性、层间粘结等因素也会对沥青路面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
良好的施工工艺能够提高材料结构的致密性,并保证各层之间紧密连接,从而增加整体抗压能力。
排水性沥青路面功能的评价指标及研究
0 61
排 水性沥青路 面的功能性寿命
删 涮疑 F n t n l 辑 u ci a o 咤 r I  ̄ r  ̄ te u
表1
Cmt o nO,
e 群 - ¥瞧 醇
n 期够娜
善 o6 t
 ̄
a
l L a谴 fd 童Ⅺ 灯 W_ e s 4 l
■ 。
排水性 沥青路面功能的评价指标及研究
王 红 玉
( 上海浦东发展集 团有 限公 司 上海
摘
202 ) 0 17
要 : 作 为一种 以大孔隙 为突 出结构特点 的沥青混合料路 面,排水性 沥青路 面 日益成 为国内道路铺 装领域
的 热 点 。 国 内对 排 水 性 沥 青路 面功 能 的评 价 指 标 的 了解 、认 识 和 研 究 不 清 晰 或 无 系统 性 。 因此 ,在
2 12 . .渗水 系数 。 目前 ,国内外 已经广泛采用渗水 系数作为排水性沥 青路 面质量控制 和验收的一个 重要指 标 。渗 水系数是指渗水 仪水面从 10 下降  ̄5 0 所需 的时间 ,若渗水时 间过 长 ,也可以采 用3 i通过 的水 0 ml l0 ml J a rn
量计算 。
车辆后 面的喷 雾显现 ,可以发 现新建排 水性沥 青路面喷 雾现象不 到普 通密级 配沥青路面 的5 %,这说明排水性
沥青路面减少9 %的喷雾 ,因此 ,喷雾和飞 溅现 象的减少增加 了排水性沥青路面 雨天的可见度 。 5
据此现象 ,国外 曾单 独采用飞溅或结合其他指标来评价排水性沥 青路面 的功能性 寿命 ,如表 1 所示 。
件下 ,假设 空隙完全堵塞与没有任 何堵 塞这两个极端情 况 ,完全堵塞 ,则严重溅水 ,水无法通过路面渗透 ;无 堵 塞 ,不仅 无溅水 ,水快速渗入路 面 。然而通常排水性 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 间后的雨天情况 下 ,雨水渗入路面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沥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在道路建设和其他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沥青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人们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技术指标控制。
本文将就沥青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内容包括沥青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工程应用要求等方面,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物理性质1.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其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沥青的密度在1.0~1.1g/cm3之间,而不同类别的沥青密度会有所不同。
2.粘度:粘度是衡量沥青流动性能的重要参数,沥青的粘度会受到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采用温度黏度曲线来描述沥青的粘度特性。
3.柔度:沥青的柔度代表了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形性能。
通过动态剪切测试可以得到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柔度值,用于评价其耐久性和适用范围。
二、化学特性1.组成成分:沥青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氮等杂质。
不同来源的原油会导致沥青成分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和控制。
2.老化特性:沥青的老化特性包括氧化稳定性、变性程度等参数,这些特性对沥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价。
三、工程应用要求1.稳定性:沥青在路面铺装中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形或损坏。
2.附着性:沥青与路面基层的附着性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其附着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价。
3.耐久性:沥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包括抗老化能力、耐热性、耐寒性等指标。
以上就是关于沥青技术指标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详细了解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沥青的质量和性能,保障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指标及性能
• 路面养护决策主要依据:
–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路面损坏状况(PCI) 路面行驶质量(RQI) 路面车辙(RDI) 路面抗滑性能(SRI) 路面结构强度(PSSI) 综合评价指标(PQI)
PCI 100 a 0 DR a1
基于本文细 化方法体系 的养护决策 方法
• 基于本文细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养护维修方案
表8 基于2011年检测评定结果和应用细化指标后养护决策方法的路面维修建议
路名 五环路 五环路 六环路 京港澳 京沈 通燕 京新 京藏 京港澳 方向 上行 下行 上行 进京 进京 进京 进京 进京 出京 桩号 全线 全线 K37+000-K64+000 K40+000-K30+000 K0+000-K40+000 调整后的养护维修建议 综合指标为中,破损指数为中,行使质量指数为优, 抗滑能力低,车辙严重,需安排大修养护。 综合指标为中,破损指数为中,行使质量指数为优, 抗滑能力低,车辙严重,需安排大修养护。 综合指标、破损指数为中,抗滑指数为良,行驶质量 指数为优,车辙指数较差,需安排大修或中修养护。 各技术指标优良,日常养护为主。 各技术指标优良,日常养护为主。 综合指标、破损指数为良,行使质量指数为优,车辙 指数为良,抗滑能力较低,采取罩面处理或对局部破 损进行小修。 各技术指标为优良,日常养护为主。 综合指标为中,破损指数为次,行使质量指数为优, 车辙指数为量,抗滑能力低,应采取中修罩面处理。 各技术指标优良,日常养护为主。
表6 指标细化后各分项技术指标权重
适用条件 RQI PCI RDI ≥80 ≥90 <80 <90 ≥80 <90 <80 ≥80 ≥90 <80 ≥90 ≥80 <90 <80 SRI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PCI RQI 计算PQI的权重 RDI SRI 合计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能力:路面设计要考虑到车辆的荷载和交通流量,路面需要能够承受车辆和交通的重量和压力。
2. 平整度:路面设计要求平整度高,避免凹凸不平或者波浪状的路面,以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和行驶舒适度。
3. 抗滑性:沥青路面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以确保车辆在湿滑或积水路面上的行驶安全性。
4. 寿命和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要求耐久性高,能够经受日常交通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5. 排水性能:沥青路面设计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对路面的损害。
6. 环保性:沥青路面设计要符合环保要求,选择环保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 警示功能:路面设计需要具备良好的警示功能,如标线、标牌等,以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规则和道路情况。
总的来说,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是以安全、平稳、高效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和行驶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研究报告简本现行规范的结构设计方法,以路表回弹弯沉值、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控制路面结构总体刚度(承载能力)以及沥青层和半刚性层疲劳开裂损坏的设计指标。
采用静态测试方法确定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模量值,以劈裂试验方法确定路面材料的强度值,并且未考虑温度和湿度变化对参数值的影响。
这样的设计指标和参数值,不能如实反映路面结构的损坏现象和机理,也不能正确反映土和材料的力学性状。
为了改善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指标和参数,2005年初交通部立项开展研究,计划提出新的设计指标和相应的设计参数。
拟订沥青路面新指标和参数体系时,依据下述原则考虑:(1)仍遵循力学-经验法的基本思路;(2)针对层状复合结构和损坏类型多样化的特点,采用多设计指标体系,各指标分别控制对应的损坏类型;(3)设计基准期内路面的累计损伤仍采用当量损坏法分析;(4)对设计参数的采集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规定不同精细或准确程度的方法;(5)材料性质参数应能反映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对其性状的影响,并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测定;(6)各种损坏模型的建立以室内试验为基础,室外验证和修正以路面加速加载试验(ALF)为主;(7)在现有国内外前沿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设计指标和参数的基本框架体系。
1. 结构层组合方案和损坏类型沥青路面可以按基层材料类型的不同分为三大类结构层组合方案:(1)选用粒料做基层的粒料类基层沥青路面;(2)选用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做基层的沥青类基层沥青路面;(3)选用无机结合料类材料做基层的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
而各大类中,又可以按底基层材料的不同分为粒料类底基层、无机结合料类底基层和沥青结合料类底基层三亚类。
各种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具有不同的结构特性及损坏机理和形态特征。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主要针对以下6类损坏:(1)沥青层的疲劳开裂;(2)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疲劳开裂;(3)沥青面层的永久变形;(4)粒料层和路基的永久变形;(5)沥青面层的低温缩裂;(6)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
各种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在结构设计时所需考虑的损坏类型,汇总于表1。
本项目研究前5项损坏,提出相应的设计指标和相关的设计参数。
2. 沥青层疲劳损坏选用矩形小梁4点弯曲疲劳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室内疲劳性能的研究,并制订了标准试验方法。
采用常应变加载控制模式,在15°C 和10Hz 条件下对各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108次疲劳试验。
在吸纳国外部分疲劳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618有效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常应变控制模式下的室内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通过各4m 长的3个试验段(沥青层厚度为5、10和15cm )的路面加速试验(ALF ),对室内疲劳模型进行修正,引入了模式系数、轮载横向分布系数和轴载载换算系数,并标定了室内模型的系数后,得到经过验证和修正后的沥青层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110314.5720.2579.1973.31790.517VFA E e N MF f ----+⨯=ε (1) 选取了54个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对上述预估模型和美国力学-经验法的预估模型进行了疲劳寿命的对比分析。
除了应变水平小于50με的低应变路面结构外,其他路面的预估寿命基本接近,都在同一个数量级内。
3.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损坏选用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土和水泥-石灰稳定碎石4类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进行了147次三分点加载梁试件弯曲疲劳试验。
按照Weibull 分布回归得到各种混合料的7个疲劳关系式。
其中,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为:r tf f N σ570.12409.12lg -= (2)在试件底面有支承和试件浸水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疲劳试验,与常规疲劳试验结果相比较,受支承时试件的疲劳寿命可以增加,浸水对水泥稳定土的疲劳寿命影响很大,但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影响则很小。
4. 沥青面层低温缩裂损坏影响沥青层低温开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沥青在低温时的蠕变劲度(或稠度)及其感温性。
选用在该地区最低路面温度下不会变脆的沥青结合料是预防沥青面层低温开裂的关键。
对3种基质沥青进行了各种性质指标的测定,将它们与临界开裂温度的关系进行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规范采用的低温延度、低温针入度和当量脆点与临界开裂温度的关联度都很小,因而,这些评价指标无法很好地表征沥青的低温性能。
对吉林和黑龙江省4条公路的12个路段进行了裂缝调查,并对回收沥青进行了BBR试验和DT试验,计算了临界开裂温度。
沥青性质与开裂程度相对应的验证结果表明,蠕变劲度S、劲度曲线斜率m和断裂应变,这3项沥青低温性能指标可以有效地判别沥青层抗低温性能的优劣,其标准值(当地路面最低温度加10°C时,S < 300 MPa、m > 0.30、破坏应变> 1%)与路面的实际开裂程度相吻合。
因而,可以采纳作为评定沥青低温性能的指标和标准。
参照Hass和Hajek建立的模型提出了开裂量预估模型。
对吉林和黑龙江省4条公路的13个路段进行了沥青层开裂状况调查,并对沥青的性质和路面结构进行了测试。
依据所取得的数据,按预估模型计算了各个路段的开裂量。
与实际开裂量的对比表明,各路段的预估值与观测值都比较接近,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因此,预估模型可以暂时用作沥青面层低温抗裂设计的参考。
5. 沥青层永久变形控制沥青层永久变形的主要途径是,按照交通荷载、温度状况和路面结构层组合的要求,正确、合理地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
选用轮辙仪试验和重复加载三轴蠕变试验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它们判别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性能优劣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各方面因素。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标准试验方法。
以相对辙深和蠕变率作为应用轮辙仪试验评定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性能的指标。
选用3种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和4种4%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轮压和温度条件下进行轮辙试验。
依据551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建立了相对辙深预估模型。
在各4m长的3个试验段(沥青层厚8 cm)上通过ALF试验仪进行了车辙试验。
利用车辙试验结果,对轮辙仪试验的相对辙深预估模型进行了轮压和作用次数的修正,并分析了车速对辙深的影响。
以此修正后的相对辙深预估模型为基础,按各气候区的代表地区的月平均气温资料、累计标准轴次和沥青层位深度的不同,分别计算累计车辙深度。
取沥青层的容许车辙深度为15mm,据此确定不同条件下轮辙试验的相对辙深容许值,并进而按相对辙深与蠕变率之间的关系转换为蠕变率容许值,如表2所列。
以流动数作为应用重复加载三轴蠕变试验评定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性能的指标。
选用4种普通沥青混合料和1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在3种轴向应力和3种温度条件下进行流动数测定。
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流动数与应力和温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式,以及永久变形与应力和温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式。
利用ALF 试验的3段车辙试验结果和沥青层中部(4cm 处)的竖向应力分析,对上述经验关系式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修正后的车辙预估模型。
6. 路基和粒料层永久变形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系统对3种土和4种碎石粒料在不同含水量、压实度和偏应力级位条件下进行了永久变形试验,并以Tseng 和Lytton 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土和碎石的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应用此模型,按分层应变总和法计算分析了我国典型路面结构的路基和粒料层的永久变形量。
依据安定理论的概念,控制住传到路基顶面的应力水平,使它产生的永久变形累积可以最终达到平衡状态,使上面的路面结构不会产生由于路基的过量永久变形而引起的损坏。
利用处于临界损坏状况的路面结构资料和达到该临界损坏状况时的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即寿命),便可以反算出处于临界损坏状况时的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并建立起路基顶面容许竖向压应变同标准轴载作用次数间的关系式。
利用以往设计规范的容许弯沉公式,为不同标准轴次数反演出符合容许弯沉要求的路面结构,再针对这些路面结构反算出相应的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由此得到容许压应变与标准轴次之间的关系式:2055.02z 1012.1--⨯=e N ε (3)选用了AASHO 试验路的195种路面结构,计算处于临界损坏状况(PSI =2.5)时的路基顶面压应变和标准轴载(100kN )累计作用次数,以此对式(3)进行验证。
二者相比较,共有117种AASHO 路面结构在允许荷载作用次数下达到了临界损坏,采用式(3)进行设计的保证率为60%。
此外,还同Shell 方法的路基顶面容许压应变关系式进行了对比。
式(3)的计算结果介于Shell50%保证率与85%保证率之间,表明所建立的路基顶面容许压应变公式是适用的。
7. 路基和粒料层回弹模量路基土和粒料是非线性弹塑性材料,其回弹模量值具有应力依赖性,并随其湿度和密实度状态变化。
本研究选用由重复加载三轴压缩试验得到的回弹模量表征土和粒料的力学性状。
通过比选和测试评价,制定出了重复加载三轴压缩试验的回弹模量标准试验方法。
选取了12种代表性土和3种碎石粒料进行了重复加载回弹模量试验,考察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回弹模量值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和粒料回弹模量的3参数本构模型,并通过与土和粒料物性参数的关联,建立了土和粒料物性参数与本构模型3 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按弯沉等效原则,通过三维有限元非线性力学分析和弯沉迭代反演,确定不同交通等级的路基和粒料层内的当量回弹模量和当量应力水平。
依据土和粒料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和当量应力水平,提出了不同交通等级的各类路基和粒料层在标准条件下的回弹模量参考值。
8.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弹性模量对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土和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4种混合料进行了静态弯拉回弹模量和压缩回弹模量的测试,并建立了模量转换经验关系式。
应用梁试件的疲劳试验和梁底拉应变的连续测定,对上述4种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动态弯拉模量衰变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反复加载过程中,拉应变增长和动态模量衰变经历了下降较快、降速稳定和急剧下降三个阶段。
各阶段所占疲劳寿命的比例分别为20%、60%和20%(水泥稳定类材料)或15%、75%和10%(二灰稳定类材料)。
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各种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在不同模量衰变阶段的动态弯拉模量值。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或底基层,由于湿度收缩和温度收缩作用,在开放交通之前或之初便会产生内应力,并由此而出现微裂隙。
这些微裂隙的存在,使材料的有效模量值降低。
参照南非的经验,提出了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在收缩开裂后的弹性(回弹)模量参考值。
9.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沥青混合料是弹粘性材料。
沥青的劲度模量值具有温度和加载频率(时间)依赖性。
本研究选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表征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状。
在分析比较国外各标准试验方法的差异性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制定出了适合我国室内试验水平的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标准和数据整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