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与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四)(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1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
(2分)
答案:
12、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2分)。
《次北固山下》语文阅读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语文阅读及答案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阅,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裂缝。
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下列句中加粗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B.或以钱币乞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上诗文都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人下面横线上。
(1)《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2)《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3)《观第五泄记》:____________5.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诗文语句表达的感情《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1)《小石潭记》心乐之心情快乐《观第五泄记》(2)依依不舍参考答案:答案1.D2.B3.(1)潭巾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是XXX的一首诗,描绘了江南美景和游子思乡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一、理解性默写:1、句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
2、诗句: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新水调清歌传,芳林玉立春风早。
3、诗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赏析选择题:1、不正确的理解:B。
颔联并未描绘洪水浩瀚,而是描写了潮水平静的景象。
2、不正确的理解:A。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在夜幕未褪之际,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3、不正确的理解:B。
颈联中的“青山”指的是次北固山,而不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4、不恰当的赏析:XXX并未描写平野开阔和波平浪静,而是描写了风助帆船前行的情景。
A、“平”和“阔”在三、四两句中并不是描述江水的状态,而是形容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
B、五、六两句中的“海上红日”和“江边春意”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景观的美妙画面。
C、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D、诗中的“归雁洛阳边”是诗人想要XXX捎信给家人的表达方式之一。
解析】A“平”和“阔”形容的是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而不是江水本身的状态。
这联表现了时序的交替,海上的红日冲破残夜,江边的春意赶走旧年的寒冬。
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不息、时间的流转以及生命与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这种表现方式,既有具体的生活情境,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诗歌的高度艺术表现。
当夜幕未散,太阳已从海面升起;当新年未过,江上已传来春天的消息。
这篇文章描绘了逼真的景象,蕴含了新生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的生活哲理,突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带来了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是一幅美妙的画面,想象一下,你身处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感受到潮水平静,两岸宽阔,微风拂面,帆船高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你展现它的美丽和宁静。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答案:
8.C
出处2020年新疆中考题资料
1 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基础知识与运用(2020年新疆中考题)3
《昆虫记》《西游记》名著阅读(2020年新疆中考题)4
古诗文名句默写(2020年新疆中考题)5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6
《醉翁亭记》《工之侨献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7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8 王伟锋《擦星星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9
张云广《骆驼的抗沙标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10 2020年新疆中考作文题目。
9《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与答案
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
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4.“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5.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4分)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
《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答: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
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5、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答:“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7、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为什么: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或“以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9、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答: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初中诗歌阅读】《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中诗歌阅读】《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及答案《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王湾,是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一、用常识填空1从诗歌体裁来看,《山脚下的慈悲谷》是一首诗五言律诗,就表达而言,是一首诗抒情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湾对唐现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栈路/在青山外划船/在绿水之前。
潮滩双方/风大/一帆/悬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诗11.《磁北固山下》的对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大海日夜生长,泉水流进古老的河流。
四、探究提高一、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早春。
青山绿水平潮正风江春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哪两首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觉想念你的家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四、““海与日夜同长,江泉入古”的对联一直受到赞誉。
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这表明时间匆匆忙忙,光阴似箭。
12.(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和感情?(2分)(2)请描述“海在日夜中生长,江泉入古”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3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应答网络排序12.⑴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分)(2)残夜结束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古老的日子还没有结束,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河边。
这两首诗揭示了新旧交替(或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的自然规律。
(3(分钟)26.“这条古老的河流在春天诞生,大海在夜晚破浪”第一副对联一直很流行,“活着的”和“进来”它用得很好。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答案以下是给你推荐的次北固山下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次北固山下》阅读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目1、默写① ______,风正一帆悬。
② ______,江春入旧年。
③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美景的诗句。
)④诗中流露出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⑤在写景叙事中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精灵.妈妈网问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
或借时序的交替,让诗人顿生思乡之情的诗句。
)⑥借“雁足传书的故事来寄托乡思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⑦你学过的古诗中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一致的诗句有______,______。
2、理解:①“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非常形象地写出了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个字)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本诗的特色,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⑤诗中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它表达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1、①潮平两岸阔②海日生残夜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⑤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①两岸间②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怀,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③内容方面,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或:情感方面,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或词语运用方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或修辞运用方面,“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的副本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面诗句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最接近的一项是()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2.“归雁洛阳边”与“衡阳雁去无留意”都写到了“雁”,二者写“雁”的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归雁洛阳边”中的“雁”是诗人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诗人通过写希望大雁传递家书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衡阳雁去无留意”则通过“雁”的“无留意”表现了边塞秋天的寒冷与荒凉,同时也反衬将士们因战功未建而有家不能归的悲伤心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描绘了太阳从残夜中升起,春天的气息在旧年未尽之时便已经到来的景象,寓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即新旧更替、时光流转的自然规律。
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两句诗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看时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主要表达的是观察事物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看待的哲理,与题目要求的新旧更替的哲理不符;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比喻旧事物,以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比喻新事物,表达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与题目要求的新旧更替的哲理相符;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与题目要求的新旧更替的哲理不符;D.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题】
7.(2分)某同窗在默写“海日生残夜”时,将“生”字误写为“升”,请你帮他分析为何不能这样写,以加深他的印象。
8.(2分)人们时常援用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形容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期。
请你谈谈这样形容的理由。
【参考答案】
7.(2分)“生”字表现出红日恍如从残夜中自然生成而来,更能表现出日夜轮回、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而“升”字仅仅是“升起”,表现不出诗歌的悠远意境和深入哲理。
8.(2分)这句诗意境恢弘阔大:春潮将江面变得陡然宽阔,视线极其开阔;波平浪静,风顺船正,一帆高悬。
用这句诗形容目前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期十分切合: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发展迅猛。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题精选15篇(附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题精选(附答案)《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乡愁(或思乡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二)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首联两句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写舟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的好,写出了春潮涌涨,风也由厉转和的景象,为下联描写作铺垫。
C.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蕴含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感受。
D.尾联写人向客路,雁向家乡,触景生情,用典自然,春夏之交,泊舟山下,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QQ、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解析】B.“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表述有误,尾联写离家已久的诗人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1.五言律抒情诗,表达方式为描写自然景色。
2.作者为唐代诗人XXX。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5.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6.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的景色,从描写的青山、绿水、潮平和风正、XXX等方面可以看出。
7.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两句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8.“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描述了一幅江船行驶在宽阔的江面上,风帆直挂高悬的画面。
如果身临其境,会感受到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壮美景象。
9.这联诗蕴含着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同时,将“日”和“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表现出生命的美好与脆弱,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10.(1)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XXX生残夜,XXX入旧年”描绘了新生事物的美好,同时也表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5.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4.“阔”是“宽广”的意思。
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
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5.作者由江上观日出起兴,引发出无限感慨。
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使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
表达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解析】【4题详解】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
解答时,先明确“阔”字的本义是“宽广”,然后分析颔联的意思: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船帆高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可见“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恢弘阔大的感觉。
【5题详解】考查诗句的赏析。
可从意象、炼字、修辞、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
“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次北固山下》带答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1、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第三联中生和入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或波平浪静的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3、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4、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由于涨潮,两岸之间的水面比平时更显宽阔;因为风正,船帆便端端直直地悬挂于桅杆上。
5、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脍炙人口,试作赏析。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②从练字的角度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的妙处。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6、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稍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愁。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8、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演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中国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9、《次北固山下》中通过对偶的修辞来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次北固山下》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表现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练习与答案
次北固山下一、解题及体裁《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次:停宿,标题:停宿在北固山下。
这是一首格律诗。
内容上属于思乡之作。
二、作者、朝代及诗风王湾,是唐代诗人。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诗风不详。
三、课下注释检测1.次:停宿。
2.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3.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4.风正:风顺而和5.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6.残夜:指夜将近未尽之时7.归雁:北归的大雁 8.书:家书、书信。
四、主题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六、练习1.说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并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理解。
内容:给家里写的书信怎样才能送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情感:诗人想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到洛阳,表达思乡之情2.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示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使用对偶句,“阔”,是“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表明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生”“入”用拟人的手法,将“日”“春”拟人化,使它们有了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旧年未过,新春已来的变化,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透露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4.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3、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阅读11、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诗,内容上属于之作。
2、解择加点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次:②客路青出下客路:③乡书何处达乡书:1、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9.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10.“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11.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13.本文主旨:阅读28、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9、“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2分)(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次北固山下》语文阅读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语文阅读及答案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阅,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裂缝。
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下列句中加粗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B.或以钱币乞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上诗文都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人下面横线上。
(1)《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2)《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3)《观第五泄记》:____________5.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诗文语句表达的感情《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1)《小石潭记》心乐之心情快乐《观第五泄记》(2)依依不舍参考答案:答案1.D2.B3.(1)潭巾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次北固山下诗词阅读试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诗词阅读试题及答案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妙在何处。
4.颔联写船上所见风光,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5.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2分)
1.略。
评分:共2分。
开放性,描绘应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风光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例如: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而开阔。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思念故土
3.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季节中蕴含哲理(1分)。
4.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每空1分,共2分)
5.例如一: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
例如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1分),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1分)。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A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
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C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
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
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
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
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
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4.“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
5.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4分)
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
④“生”、“人”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答任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7.下面是对《次北固山下》(王湾)一诗的赏析,请选出不正确
...的一项是(D )(3分)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三、四两句中的“平”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梦归故乡。
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
8.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思念故乡)
9.诗中的“海日”和“江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还赋予了某种哲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新意思。
(2分)
答:宣告春天的来临,或新旧更替,此消彼长。
10.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1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