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4篇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优化服务,提高出口退(免)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已按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出口企业)。
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本地区出口企业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所辖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工作。
第四条国税机关应遵循客观公正、标准统一、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地对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第二章管理类别及标准第五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六条上一年度内,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可评定为一类:(一)年末净资产大于当年已办理的出口退(免)税总额。
(二)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
(三)能主动配合国税机关实施出口退(免)税管理,能按规定收集、装订、存放出口退税凭证及备案单证。
(四)出口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五)未发生过违反出口退(免)税相关规定的情形。
(六)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风险可控的条件。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应评定为三类:(一)自首笔申报出口退(免)税之月起至评定当日未满12个月,或尚未申报过出口退(免)税。
(二)上一年度内,累计6个月以上未申报出口退(免)税。
(三)上一年度内,纳税信用等级为C级。
(四)上一年度内,发生过违反出口退(免)税有关规定的情形,但尚未达到税务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标准的。
(五)存在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失信情形。
第八条上一年度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应评定为四类:(一)纳税信用等级为D级。
(二)发生过拒绝提供有关出口退(免)税账簿、凭证、资料等情形。
(三)因违反出口退(免)税有关规定,被税务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过的。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1999.01.07•【文号】国税发[1999]6号•【施行日期】199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税收征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已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发布日期:2006年4月30日实施日期:2006年4月30日)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年1月7日国税发〔199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为了正确贯彻国家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031号)的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
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031号)的有关规定,特对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规定如下:一、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是指一个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下同)终了后三个月内,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以下简称退税机关)按照出口退(免)税政策和出口退(免)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出口企业在上一年度出口货物退(免)税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重新审核、计算、清理和检查。
二、清算范围包括出口企业在上一个年度内当年出口货物的退(免)税款,以及以前年度应退未退结转上年办理的退(免)税款。
出口企业是指外贸(工贸)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或“先征后退”办法)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包括1994年1月1日后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有出口卷烟经营权的烟草进出口公司和卷烟生产企业、国家税务总局〔1994〕031号等文件规定特准退(免)税的企业等。
分类管理总局征求意见

出口货物退(免)税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管理,优化出口货物退(免)税流程,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试行办法》及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按照出口退(免)税有关规定办理了出口退(免)税认定且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出口企业。
第三条税务机关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出口企业的出口退(免)税实施分类管理。
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被评定为不同管理类别的出口企业,制定并运用相应的差别出口退(免)税管理措施。
地市以上(含地市)国家税务局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负责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工作。
第二章分类管理等级评定标准第四条出口货物退(免)税分类管理等级设置A、B、C、D四级。
第五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出口企业,其出口退税分类管理等级可以定为A级:(一)评定前两年内未发现有《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外贸出口经营秩序切实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6〕24号)第二条所列的违反外贸经营秩序的经营行为。
(二)有专职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的人员,出口退(免)税核算准确。
企业档案管理健全,能按税务机关要求保管出口退(免)税档案资料。
(三)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资产,如发生骗税案件或错退税款问题,可抵押所退(免)税款。
(四)评定前两年内未发生过逃避追缴税款、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问题;(五)未被列入出口退税审核关注企业(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出口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被评为A级,未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出口企业符合纳税信用等级A级评定条件,且年出口额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0%;2. 经省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出口的生产企业,生产产品被评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的出口企业,生产产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出口企业,且年出口额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0%的。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2号公告

谢谢
二、分类管理总措施
一类:在出口退(免)税申报相关电子信息齐全 并经预审通过后,即可进行正式申报,申报时不 需要提供原始凭证,对应的原始凭证按规定留存 企业备查; 二类、三类: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应按规 定提供原始凭证、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 四类: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除提供上述原 始凭证、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外,还须同时 按规定报送收汇凭证。
五、动态管理原则
• (一)一类、二类、三类的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发生变化 的,应及时组织评定并相应调整管理类别。 • (二)一类、二类、三类的企业发生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情 形之一的(即第四类认定的标准),管理类别直接调整为 四类。 • (三)一类的出口企业未按规定将原始凭证留存企业备查 的,管理类别直接调整为二类。 • (四)一类、二类的企业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被立案查处 尚未结案的,暂按三类的管理,待案件查结后,依据查处 情况调整管理类别; • 三类、四类的企业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被立案查处尚未结 案的,暂按原类别管理,待案件查结后,依据查处情况调 整管理类别。 • 应自发现之日起的20个工作日内进行动态管理
出口退(免)税企 业分类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2号公告
一、管理类别及标准
• 原有管理类别为B、C类
• 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 类。
宁波市国税局对一类企业认定的补 充规定
• 上一年度内,出口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 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 局公告2015年第2号,以下简称“《分类管理办法》”)第 六条规定,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管理类别可评定为一 类: • (一)出口企业年末实收资本500万元(含)以上; • (二)有自有的生产经营场所; • (三)有固定的办理出口退(免)税的财务人员; • (四)未发生欠税且已结清以前年度的欠税; • (五)一年内因税收违法、违规行为被国税机关行政 处罚罚款累计1万元(含)以下的;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制定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下面是办法的详细内容。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出口税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税机关应按照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的原则,对出口退(免)税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评定所辖出口企业的管理类别。
第二章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标准第五条一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
(一)生产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上一年度申报出口退(免)税规模相匹配。
2.近3年(含评定当年,下同)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3.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的出口退税额(不含免抵税额)。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二)外贸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2.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出口退税额的60%。
3.持续经营5年以上(因合并、分立、改制重组等原因新设立企业的情况除外)。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评定时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类别为高级认证企业或一般认证企业。
6.评定时外汇管理的分类管理等级为A级。
7.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制定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下面是办法的详细内容。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相关出口税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税机关应按照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的原则,对出口退(免)税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评定所辖出口企业的管理类别。
第二章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标准第五条一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
(一)生产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上一年度申报出口退(免)税规模相匹配。
2.近3年(含评定当年,下同)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3.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的出口退税额(不含免抵税额)。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二)外贸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2.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出口退税额的60%。
3.持续经营5年以上(因合并、分立、改制重组等原因新设立企业的情况除外)。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评定时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类别为高级认证企业或一般认证企业。
6.评定时外汇管理的分类管理等级为A级。
7.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6号)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出口税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税务机关应按照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的原则,对出口退(免)税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以下简称省税务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税务局负责评定所辖出口企业的管理类别。
第二章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标准第五条一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
(一)生产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上一年度申报出口退(免)税规模相匹配。
2.近3年(含评定当年,下同)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3.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的出口退税额(不含免抵税额)。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二)外贸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2.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出口退税额的60%。
3.持续经营5年以上(因合并、分立、改制重组等原因新设立企业的情况除外)。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评定时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类别为高级认证企业或一般认证企业。
6.评定时外汇管理的分类管理等级为A级。
7.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2.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出口退税额的30%。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

财政部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 03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特对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退还或免征规定如下:一、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二、下列企业的货物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一)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二)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三)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四)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国际招标方式由国内企业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建筑材料;(五)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
三、下列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一)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二)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三)卷烟;(四)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办理退税。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的免(退)税规定另行下达。
四、除经国家批准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外,下列出口货物不予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一)原油;(二)援外出口货物;(三)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包括天然牛黄、席香、铜及铜基合金、白金等;(四)糖。
五、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后,不论是内销或出口均不得做扣除或退税。
但对下列出口货物考虑其占出口比重较大及其生产、采购的特殊因素,特准予以扣除或退税。
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鱼网鱼具、松香。
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
六、对出口原高税率货物的贵重货物,仍按《国家税务局、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明确部分出口企业出口高税率产品和贵重产品准予退税的通知》(国税发{l992} 079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非指定企业出口原高税率货物和贵重货物不得办理退税。
最新《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版)

最新《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版)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46号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国发〔2016〕27号),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管理,更好地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号发布)进行了修订,现予重新发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号)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7月13日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相关出口税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税机关应按照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的原则,对出口退(免)税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评定所辖出口企业的管理类别。
第二章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标准第五条一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
(一)生产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上一年度申报出口退(免)税规模相匹配。
2.近3年(含评定当年,下同)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3.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的出口退税额(不含免抵税额)。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5.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二)外贸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出口货物退 免 税管理办法

财政部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 03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特对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退还或免征规定如下:一、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二、下列企业的货物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一)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二)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三)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货物;(四)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国际招标方式由国内企业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建筑材料;(五)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
三、下列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一)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二)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三)卷烟;(四)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办理退税。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的免(退)税规定另行下达。
四、除经国家批准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外,下列出口货物不予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一)原油;(二)援外出口货物;(三)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包括天然牛黄、席香、铜及铜基合金、白金等;(四)糖。
五、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后,不论是内销或出口均不得做扣除或退税。
但对下列出口货物考虑其占出口比重较大及其生产、采购的特殊因素,特准予以扣除或退税。
抽纱、工艺品、香料油、山货、草柳竹藤制品、鱼网鱼具、松香。
五倍子、生漆、鬃尾、山羊板皮、纸制品。
六、对出口原高税率货物的贵重货物,仍按《国家税务局、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明确部分出口企业出口高税率产品和贵重产品准予退税的通知》(国税发{l992} 079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非指定企业出口原高税率货物和贵重货物不得办理退税。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及国家其他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出口商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核算后,凭有关凭证报送所在地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消费税。
本办法所述出口商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者、没有出口经营资格委托出口的生产企业、特定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
上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经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赋予出口经营资格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其中,个人(包括外国人)是指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上述特定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申请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
第三条出口货物的退(免)税范围、退税率和退(免)税方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程序,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管理、申报受理、初审、复审、调查、审批、退库和调库等相应工作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
因人员少需要一人多岗的,人员设置必须遵循岗位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章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管理第五条对外贸易经营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没有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自产货物(含视同自产产品,下同),应分别在备案登记、代理出口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资料,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特定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六条已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的出口商,其认定内容发生变化的,须自有关管理机关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变更手续。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管理办法

、 。
税 率货物和 贵重 货 物 不 得 办 理 退 税
、 ,
。
七 出 口 货物 应 退 增值 税 税 额 依进 项 税 额计算
。
具体计算方法 为
,
:
二 下 列 企 业 的货物特 准 退 还 或 免 征 增 值 税 和 消 费税
:
( 一 ) 出 口 企业将 出 口
( 五 ) 企 业 在 国 内采 购 并 运 往境外作为在 国 外投
、
;
的应 退 税额
1
.
:
资
销项金 额 X 税率 ) 未抵 扣 完的进 项 税 额 销项 金 额 x 税率 < 未抵 扣 完 的进 项 税 额
x
的货 物
。
应 退 税款 ~ 未抵扣 完的进 项 税 领
口
三 下列出
、
货物免征 增 值 税 消费税 的货 物 ;
出口
货物
轮 远 洋 国 轮而 收 取 外 汇 的 货物
,
不 能 单 独 设 帐 核算 的 应 先 对 内销货 物 计算 销 项 税 额 并 扣 除 当 期进 项 税 额后 再依 下 列 公 式计算 出 口 货物
,
( 四 ) 利 用 国 际金 融 组 织或外 国 政府贷款采取 国 际
招标方 式 由国 内企 业 中标销售的机 电 产 品 建筑材料
包 括天然牛黄 秦香
、 、
( 三 ) 国 家禁止 出 口
的 增 值税税 额计算确 定
、 ,
。
铜 及 铜 基 合金 白金等
( 四 )糖
、
。
、
;
八 外贸 企 业 出 口 和 代理出 口 货物的 应 退 消 费 税 税 款 凡 属 从 价定 率计 征 消 费 税 的货物应依外贸 企 业 从工 厂 购 进货物时 征 收 消 费税 的价格计算
税务总局修订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税务总局修订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深化改革精准分类促进外贸再出实招——税务总局修订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管理,更好地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修订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对出口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并自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部分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负责人认为,新办法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以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为原则,对出口企业进行差异化管理,将大大提升出口退税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级分类用硬杠杠新办法对出口企业的分类认定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通过纳税信用级别、税收遵从、净资产等一条条“硬杠杠”,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为四类,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管理和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加快退税进度,发挥出口退税对外贸的促进作用。
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认为,新办法根据不同外贸业态,区分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分别设定一类企业的评定标准,提高了分类标准的针对性。
出口企业评定为一类企业均要求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近3年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等。
针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轻资产的特点,净资产比例要求由原来的大于100%降低至大于30%以上,同时要求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类别为高级认证企业或一般认证企业、外汇管理的分类管理等级为A级。
特别是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认定标准,充分体现了国家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的要求。
据税务总局货物劳务税司负责人介绍,新办法还明确,将纳税信用为C级或尚未评定纳税信用级别等五种类型的企业评定为三类;将纳税信用级别为D级、列入国家联合惩戒的失信企业、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类别认定为失信企业等九种类型的企业评定为四类,发挥分类管理督促先进、鞭挞后进的作用。
《出口退 免 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新旧对照

修订前修订后《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变化解读第一章 总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优化服务,提高出口退(免)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免)税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出口退税支持外贸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出口税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按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出口企业)。
第二条 国税机关应按照风险可控、放管服结合、利于遵从、便于办税的原则,对出口退(免)税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旧版的第二条与新版的第二十三条相对应第五条 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三条 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本地区出口企业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所辖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工作。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
具体的评定工作由具有审批权限的国税机关负责,但地(市)负责评定的仍然是由县(市)级初评,报地(市)级审定。
(第十一条)第四条 国税机关应遵循客观公正、标准统一、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地对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第二章 管理类别及标准第二章 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标准第六条 上一年度内,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可评定为一类:第五条 一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
(一)年末净资产大于当年已办理的出口退(免)税总额。
(一) 生产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二)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
1. 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上一年度申报出口退(免)税规模相匹配。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出口商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核算后,凭有关凭证报送所在地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或消费税。
本办法所称出口商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者、没有出口经营资格委托出口的生产企业、特定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
上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经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赋予出口经营资格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其中,个人(包括外国人)是指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上述特定退免税企业和人员是指按规定可申请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
第三条出口货物的退免税范围、退税率和退免税方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税务机应当按照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程序,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管理、申报受理、初审、复审、调查、审批、退库和调库等相应工作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
因人员少需一人多岗的,人员设置须遵循岗位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章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管理第五条对外贸易经营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没有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自产货物(含视同自产产品,下同),应分别在备案登记、代理出口协议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资料,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
特定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六条已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的出口商,其认定内容发生变化的,须自有关管理机关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变更手续。
出口退税管理办法

出口退税管理办法摘要:出口退税是指针对出口货物或应税服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应纳税额予以退还的一种税收政策。
出口退税是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国制定了《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了出口退税的管理和操作规定。
一、退税范围根据《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享受出口退税的范围主要包括出口具备退税资格的货物和应税服务。
货物退税主要包括自产、加工、再加工的商品及其装备、原材料、配件、包装物等;应税服务退税主要包括技术咨询、工程承包、设计服务等。
对于特定的出口企业或产品,还可以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享受更高的退税率。
二、退税申请和审批企业在办理出口退税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手续。
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企业在出口货物或应税服务之前,需要提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退税申请;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审核通过后,税务机关会发放出口退税证明,并将相关信息上报至海关等有关部门。
企业在申请和审批过程中需要履行相关义务,确保申请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退税率和支付国家对不同类别的出口货物和应税服务制定了不同的退税率。
根据《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税务机关将按照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企业应退还的税款金额。
退税款可以通过企业的银行账户直接支付,也可以通过税务机关代理银行等方式进行支付。
企业需要确保自身账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避免退税款的丢失或错误。
四、监管和追溯为了保障退税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国家对出口退税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追溯。
税务机关会定期对企业进行退税资格的复查和核对,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将依法予以处罚。
企业应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相应的备案和信息报送,确保退税行为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五、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为了进一步促进出口退税政策的落实和发展,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
例如,设立了出口退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的出口退税申请和资金支付;加强了海关、外汇等部门的配合和协同工作,简化了退税手续等。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公告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
办法》的公告
佚名
【期刊名称】《税收征纳》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正>(2015年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号)为进一步规范出口退(免)税管理,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支持我国外贸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优化服务,提高出口退(免)税管理的质量和
【总页数】3页(P4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22
【相关文献】
1.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J],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告[J],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管理办法(暂行)》的公告 [J],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
告 [J], 无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出口退税管理制度范文

出口退税管理制度范文出口退税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护国家利益,确保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出口退税涉及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依法实施退税。
第三条出口退税是指对企业依法缴纳的出口货物应纳税额,在一定比例下予以退还的行为。
第四条出口退税管理应以公平、公正、公开、高效为原则,确保资源合理配置,维护税收安全。
第二章出口退税管理的主体和职责第五条出口退税管理的主体为国家税务局和海关。
第六条国家税务局负责制定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指导、监督和检查出口退税工作的实施。
第七条海关负责出口退税的登记、核销和管理工作,同时与国家税务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第八条出口企业应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出口退税,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和资料,如实申报。
第九条出口企业应保持独立的账务,确保出口货物与退税金额的一致性。
第十条国家税务局和海关应当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整体监管。
第三章出口退税的申请和核销第十一条出口退税申请须在按照规定的期限内,向海关所在地国家税务局提出。
第十二条出口企业应提供以下材料和资料:(一)出口货物的合同、发票、装箱单等相关单据;(二)报关单据和报关材料;(三)企业的纳税申报表和缴税证明材料;(四)其他与退税申请相关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国家税务局在收到申请后,应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给予核准,并发放退税证明。
第十四条出口企业应按照核准金额向国家税务局申领退税款项。
第十五条海关应与国家税务局建立信息对接机制,实现退税申请和核销的信息共享和比对。
第十六条出口退税核销应遵循“先核销后发放”的原则,核销的退税金额应与实际申报的金额一致。
第十七条出口企业应保留相关的核销和退税证明材料,以备税务机关和海关的日后查验。
第四章出口退税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第十八条出口退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偷漏税、虚开退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4篇Measures for classified administration of export tax rebate (Ex emption) enterprises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全文4篇前言: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第一章总则范本2、篇章2:第二章管理类别及(规范版)3、篇章3:第三章分类管理措施文档2021版4、篇章4:第四章评定工作要求文档基础版篇章1:第一章总则范本第一条为优化服务,提高出口退(免)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已按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出口企业)。
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国家税务局)负责本地区出口企业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
具有出口退(免)税审批权限的国家税务局负责所辖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工作。
第四条国税机关应遵循客观公正、标准统一、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地对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篇章2:第二章管理类别及(规范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第五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第六条上一年度内,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可评定为一类:(一)年末净资产大于当年已办理的出口退(免)税总额。
(二)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
(三)能主动配合国税机关实施出口退(免)税管理,能按规定收集、装订、存放出口退税凭证及备案单证。
(四)出口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五)未发生过违反出口退(免)税相关规定的情形。
(六)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风险可控的条件。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应评定为三类:(一)自首笔申报出口退(免)税之月起至评定当日未满12个月,或尚未申报过出口退(免)税。
(二)上一年度内,累计6个月以上未申报出口退(免)税。
(三)上一年度内,纳税信用等级为C级。
(四)上一年度内,发生过违反出口退(免)税有关规定的情形,但尚未达到税务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标准的。
(五)存在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失信情形。
第八条上一年度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应评定为四类:(一)纳税信用等级为D级。
(二)发生过拒绝提供有关出口退(免)税账簿、凭证、资料等情形。
(三)因违反出口退(免)税有关规定,被税务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过的。
(四)海关信用管理类别认定为失信企业。
(五)外汇管理的分类管理等级为C级。
(六)存在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严重失信情形。
截至评定之日,出口企业因骗取出口退税被停止出口退税权期限届满后未满2年的,管理类别应评定为四类。
第九条被评定为一类、三类、四类以外管理类别的出口企业,其管理类别应评定为二类。
篇章3:第三章分类管理措施文档2021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第十条管理类别为一类的出口企业,在出口退(免)税申报相关电子信息齐全并经预审通过后,即可进行正式申报,申报时不需要提供原始凭证,对应的原始凭证按规定留存企业备查;管理类别为二类、三类的出口企业,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应按规定提供原始凭证、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管理类别为四类的出口企业,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除提供上述原始凭证、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外,还须同时按规定报送收汇凭证。
第十一条管理类别为一类的出口企业的管理措施。
(一)国税机关受理该类企业的出口退(免)税正式申报后,经核对申报信息齐全无误的,即可办理出口退(免)税。
(二)在国家下达的出口退税计划内,可优先安排该类企业办理出口退税。
(三)国税机关可向该类企业提供绿色办税通道(特约服务区),并建立重点联系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联系企业,及时解决其有关出口退(免)税问题。
(四)该类企业属于外贸企业的,国税机关应定期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信息对其申报的出口退税进行复核,对复核有误的,应按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管理类别为二类的出口企业的管理措施。
(一)对该类企业申报的出口退(免)税,国税机关应先审核电子信息,再抽取一定比例的原始凭证进行人工审核。
抽取比例应不低于该类企业每个申报批次所附原始凭证的20%。
(二)该类企业属于外贸企业的,对其申报的出口退税,国税机关应先使用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和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审核办理退税,再定期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信息进行复核,对复核有误的,应按规定处理。
(三)国税机关每年评估该类企业的退(免)税的户数,应不低于所辖有出口退(免)税申报业务的该类企业总户数的3%。
第十三条管理类别为三类的出口企业的管理措施。
(一)对该类企业申报的出口退(免)税,国税机关应先审核电子信息,再抽取一定比例的原始凭证进行人工审核。
抽取比例应不低于该类企业每个申报批次所附原始凭证的60%。
(二)该类企业属于外贸企业的,对其申报的出口退税,国税机关应使用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信息审核办理出口退税。
(三)国税机关每年评估该类企业的退(免)税的户数,应不低于所辖有出口退(免)税申报业务的该类企业总户数的5%。
(四)对该类企业申报的出口退(免)税,每年国税机关应抽查不低于20%的对应备案单证及收汇凭证。
第十四条管理类别为四类的出口企业的管理措施。
(一)对该类企业申报的出口退(免)税,国税机关除审核电子信息外,还应逐笔人工审核对应的原始凭证。
(二)该类企业属于外贸企业的,对其申报的出口退税,国税机关应使用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信息审核办理出口退税。
(三)该类企业属于生产企业的,对其申报出口退(免)税的自产产品,国税机关应对其生产能力、纳税有关情况核实无误后,方可办理退(免)税。
(四)对该类企业申报出口退(免)税的外购出口货物或视同自产产品,国税机关应对每户供货企业的发票,都要抽取一定比例发函调查。
(五)国税机关对所辖该类企业,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出口退(免)税评估。
(六)该类企业自评定之日起,2年内不得评定为其他管理类别。
第十五条国税机关通过预警评估发现管理类别为一类的出口企业已办理的退(免)税存在骗税疑点的,应按规定进行核查,发现问题的应按规定予以处理。
国税机关发现管理类别为二类、三类、四类的出口企业申报的退(免)税存在骗税疑点的,须按规定排除相关疑点后,方可办理退(免)税;已办理的,国税机关可按照所涉及的退税额,暂缓办理该企业其他已审核通过的应退税款,无其他应退税款或应退税款小于所涉及退税额的,可由出口企业提供差额部分的担保。
相应疑点排除后,国税机关方可办理暂缓的退税或解除担保。
篇章4:第四章评定工作要求文档基础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第十六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评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应于每年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公布后1个月内完成。
完成管理类别评定工作的次月起,对出口企业实施对应的分类管理措施。
第十七条由县(区)国家税务局负责评定出口企业管理类别的,应于评定后10个工作日内将评定结果报地(市)国家税务局备案;由地(市)国家税务局负责评定的,县(区)国家税务局须进行初评并填报《出口退(免)税企业管理类别评定表》(见附件),报地(市)国家税务局审定。
第十八条出口企业管理类别评定完成后,国税机关应在评定后的15个工作日内告知出口企业,并主动公开管理类别为一类、四类的出口企业名单。
各省国家税务局可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以及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备忘录、协议等规定,逐步公开管理类别为二类、三类的出口企业名单及相关信息。
第十九条出口企业对管理类别评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评定国税机关申请复评。
评定国税机关应按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进行复核。
第二十条国税机关应提高税源管理部门、纳税服务部门、稽查部门、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相应的信息通报制度,及时传递出口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纳税评估情况、税收稽查立案及处理情况等信息。
第二十一条国税机关发现出口企业存在下列情形的,应自发现之日起的20个工作日内,按以下规定对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实施动态管理:(一)管理类别为一类、二类、三类的出口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发生变化的,应及时组织评定并相应调整管理类别。
(二)管理类别为一类、二类、三类的出口企业发生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管理类别直接调整为四类。
(三)管理类别为一类的出口企业未按规定将原始凭证留存企业备查的,管理类别直接调整为二类。
(四)管理类别为一类、二类的出口企业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被立案查处尚未结案的,暂按管理类别为三类的出口企业管理,待案件查结后,依据查处情况调整管理类别;管理类别为三类、四类的出口企业因涉嫌骗取出口退税被立案查处尚未结案的,暂按原类别管理,待案件查结后,依据查处情况调整管理类别。
出口企业管理类别发生调整的,国税机关应按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均含本数。
第二十三条各省国家税务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和细化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以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时间为准。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