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第4课《外国诗两首》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题目:请结合《外国诗两首》的内容,分析两首诗中的情感表达。
解答:通过分析两首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外国诗两首》中的两首诗都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例如,《夜莺》中,诗人通过描绘夜莺的歌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而《秋日》则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两首诗都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三、课堂讲解(15分钟)
1. 对比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2. 解读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品味诗歌美感。
3. 结合课本注释,深入剖析诗歌的语言魅力。
四、互动讨论(5分钟)
1.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两首诗的某一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首诗的主要特点。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外国诗与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可能在理解外国诗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方面遇到困难。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难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有待提高。在课堂讨论中,也可能存在部分学生表达不自信、沟通能力较弱等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在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互动讨论中,培养了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增强了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
- 在诗歌朗诵和赏析活动中,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例题5:
题目:请分析《外国诗两首》中的诗歌语言。
解答:《外国诗两首》中的诗歌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例如,《夜莺》中的语言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而《秋日》则运用了自由诗的语言,诗行长短不一,语言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两首诗的语言都与其主题和情感相契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外国诗两首》,包括《飞鸟集》和《夜莺》。

详细内容包括对两首诗的背景、作者简介、诗句解析、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两首外国诗的基本信息,如作者、背景、写作手法等。

2. 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会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美。

3.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两首诗的深入理解,把握其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诗句的解析,诗歌鉴赏方法的传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首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两首诗的作者、背景,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

3.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两首诗,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4.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诗句解析和诗歌鉴赏的实践操作。

6.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炼出主题思想,进行讨论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外国诗两首》2. 内容:a. 《飞鸟集》作者:泰戈尔背景: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句解析:逐句解析主题思想:人生哲理b. 《夜莺》作者:济慈背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句解析:逐句解析主题思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分析《飞鸟集》中的修辞手法。

b. 请从《夜莺》中选取一句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 答案:a. 示例:《飞鸟集》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

b. 示例:例如“夜莺,不是凡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外国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本教案主要围绕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两首》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外国文学,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本节课的具体教案安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诗两首》的作者及背景;2. 理解《外国诗两首》的主题与意境;3. 掌握《外国诗两首》的基本语言特点与修辞手法;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2. 难点: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外国诗两首》的背景及作者,引发学生对这两首诗歌的兴趣;2. 学习《外国诗两首》第一首诗,呈现诗歌全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找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第一首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 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拨和总结,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5. 学习《外国诗两首》第二首诗,同样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找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6. 分组讨论:再次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二首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7. 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8. 总结与展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教材《外国诗两首》、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资料等;2.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将对《外国诗两首》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堂课中收获知识,感受文学之美。

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一、教学假想意象是诗歌表达主旨和感情的重要载体,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是读懂诗歌一个最重要的步骤。

这两首诗都形象生动,有吸引力。

在教学时,要以朗读指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局部到整体地理解诗歌内容,注意想像,反复揣摩诗歌意象,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意象,并迁移训练。

二、学习目标一、有情感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二、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领会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用意,明白得诗人什么缘故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可不能死亡”的感叹。

3、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写景诗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写景诗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导语:漫步在诗苑中,那丰硕多彩的情感、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咱们。

每一首诗,确实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确实是一支美好悦耳的歌,确实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确实是奔涌的热血,确实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

今天,咱们将欣赏两首外国诗歌。

二、检查预习1.依照所查资料介绍两位诗人。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出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的闻名诗篇有《夜莺颂》、《秋颂》等。

他的诗想象丰硕,绚丽多彩,对世人具有极大的阻碍。

他的诗对后世的阻碍专门大。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刻画大自然景色。

他的抒情诗情感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刻画农村大自然景色三、组织学生朗诵诗歌1.听朗读带。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这两首诗,齐读、自由朗诵3.讨论:这两首诗中所包括的思想情感别离是什么?4.组织学生朗读这两首诗。

指导时,可以多放放朗读带,让学生多模仿,多体会,掌握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然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并将自己的朗读与朗读带中的朗读进行比较,找出优点与不足。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

4 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感知诗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体会《夜》最后一节的作用。

3.揣摩语句,赏析诗歌,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揣摩语句,赏析诗歌,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分钟)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天上平凡的星星、地上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

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今天,让我们步入式的殿堂,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钟)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感知诗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体会《夜》最后一节的作用。

3.揣摩语句,赏析诗歌,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完成自学任务。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有感情的自主朗读诗歌2遍,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二)根据要求完成自学检测,相信我能行!要求:1.自主完成自学检测题。

2.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根据答案互相批阅。

3.用红笔改错,不明白的求助于小组其他成员。

自学检测题:1.给下列的字注音凝望颤动闪闪烁烁寂寞覆盖僵硬疲倦静谧萤火虫朦胧昏晕树篱消逝栖息喧响欢嚷草茸茸浸水2.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点拨: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3.《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蝈蝈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点拨: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

诗人把蝈蝈与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 4 课《外国诗两首》教课方案内容预览:《外国诗两首》教课方案课文剖析:《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

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色。

《蝈蝈与蚰蚰》一诗只是勾画了夏、冬两幅小景;只是描绘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

但它所揭露的倒是大自然一年四时“歌声”不断的规律,颂扬了大自然循环往复、生命不息的永久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素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夜》如同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漂亮的夜景中,包含着诗人的感情,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闲、安静的心境。

教课目的: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色2、写景诗的特色3、剖析写景诗的境界4、赏识和热爱大自然,培育生活的情味教课假想1.两课时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能够从田园诗的角度,对照阅读两首诗,培育学生的感悟能力。

第1页/共9页3.教读课文,重在指引学生推测语句,感觉形象,经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境界。

教师只须作适合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足的体悟思虑的空间,培育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课方法1.朗读法指引学生感悟诗歌,掌握诗歌要旨及诗人的感情意蕴。

2.感悟法指引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详细内容、语言特色等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育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课要点:能说出诗人选用代表I 生季节和选用小生命(蝈蝈、蛐蛐 ) 进行创作的企图,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季的蛐蛐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何发出“大地的诗歌素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教课难点: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1.第一课时前,能够有感情的朗诵本诗,能够读准字音、停留。

或许准备好教材配套朗诵带,有条件的还能够准备多种背景音乐。

依据学生状况,部署相应的预习作业。

2.第二课时前,查找英文原版诗歌及郭沫若的《静夜》。

学生准备1.第一前,分工找、的料,找人、作的料,找背景音。

行朗,理清作中的字,通全,能做到准字音和停。

在朗程中不理解的地方用笔示出来。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精品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精品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外国诗两首》,分别是雪莱《西风颂》和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你》。

这两首诗分别选自教材第四章《诗歌》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领会两首诗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掌握诗歌表现手法,品味诗歌语言美。

3.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中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教学重点:分析两首诗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西风和生活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西风和生活给我们启示。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两首诗,初步感受诗歌韵律和节奏。

3. 例题讲解对比分析两首诗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讲解诗歌中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4. 课文分析(1)雪莱《西风颂》:西风象征意义、诗歌意境和哲理。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你》:生活隐喻、诗人人生观。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分析方法,对两首诗进行鉴赏。

6.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首诗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雪莱《西风颂》:西风象征意义诗歌意境和哲理2.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你》:生活隐喻诗人人生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两首诗中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谈谈你对两首诗情感表达理解。

2. 答案:(1)象征意义:西风代表革命力量,生活代表人生道路。

隐喻手法:通过西风和生活象征,表达诗人思想和情感。

(2)答案开放,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两首诗情感理解和艺术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对诗歌象征意义把握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查找更多关于雪莱和普希金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2)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或生活为主题诗歌,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风颂》和《假如生活欺骗你》,我设计一个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外国诗两首》教案 (新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外国诗两首》教案 (新版)

4 *外国诗两首【知识目标】朗读诗歌,理解内容,把握构思艺术。

(重点)【能力目标】感悟诗歌,感受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难点)【情感目标】学会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导入一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共同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导入二同学们,英国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叫济慈,他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经典的话本身就是一句诗,它也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诗,人的一生也是诗。

如果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时时有诗情,人生处处有诗意。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品味大自然的诗意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作者简介:《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济慈,英国(国别)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2.字词积累:(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蝈.蝈(ɡuō)蛐.蛐(qū)昏晕.(yūn)树篱.(lí)消逝.(shì) 栖.息(qī) 凝.成(nínɡ) 草茸茸.(rónɡ)3.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蝈蝈与蛐蛐》,说说两层景、物有何不同。

景:盛夏(生机)——严冬(冷寂、温馨)物:蝈蝈(喜悦)——蛐蛐(悦耳)(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象征着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3)从这首优美的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词句,用散文的笔法描述出来。

提示:“盛夏的豪华”让我仿佛看到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的枝叶,撒在林间草地上的点点碎碎的笑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教案一、教材背景《外国诗两首》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之一,选自美国文学家爱默生的诗歌。

本单元主要以阅读理解和写作为主线,通过学习两首外国诗歌,引导学生体味文学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外国诗两首》的基本意思和主旨;2.熟悉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技巧;3.了解并理解爱默生的文学思想。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美的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2.培养学生对中外名家文学的欣赏和感悟,提高学生对文学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1.听一段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

2. 阅读诗歌1.教师分别讲解两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教师引导学生破诗歌的结构和意义,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3.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默读,理解诗歌的含义。

3. 文学鉴赏1.学生进行诗歌的分析和鉴赏,通过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2.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维度进行鉴赏和解读诗歌。

4. 诗歌创作1.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2.学生自由创作一篇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3.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写的小诗进行修改和润色,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课堂的收获和感受;2.教师向学生反馈,肯定学生的发言和表现;3.教师布置课后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外国诗两首》的意义和主旨;2.熟悉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2. 教学难点1.学生深入理解爱默生的文学思想;2.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外国诗。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三、诗意研讨1、分析诗歌内容,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明确: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

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2、学生品读诗歌: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

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分析: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

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四、作业布置研讨与练习二。

〖板书设计〗夜叶赛宁河水松林夜莺秧鸡(反复吟咏)溪水月色大河小溪青草静谧、美丽(安适、宁静的心境)教后反思:《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全诗虽是纯然写景,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时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出了丰富的生命底蕴。

学习结束后,我听了学生的反馈。

在方法上我采用的朗读法学生们很喜欢,这两首诗语言都比较直接,学生们在读过之后一般都能说出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情感。

调动了孩子们朗读的兴趣,特别是小组竞赛,更是让他们把朗读当作了表演一样,表情、语调、感情,都激发了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yǔwén)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课文题目:《外国诗两首》课堂(kètáng)类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1.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2.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积累∙欣赏《小池》南宋·杨万里·七绝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翻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教师学生批注栏:1、题目解读: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学习路径】☆☆导入课文:盛夏寒冬,时光演变;烈日冷雪,景物变幻,天地有歌,自然如诗,浅吟低唱,慢慢品味。

▲▲▲基础练习:1、济慈,英(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诗歌》。

叶赛宁,俄罗斯(国别)诗人,他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擅长描绘农/乡村大自然的景色。

九年级语文教案第四课、外国诗两首

九年级语文教案第四课、外国诗两首

第四课、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

2.合作研讨法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

《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

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

2.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研读《祖国》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4课《外国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4课《外国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4课《外国诗两首》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两首》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赏析两首外国诗歌。

第一首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以抒情的笔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二首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你不能不为春天唱首歌》,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他们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但同时,这首诗歌的语言和背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普希金和泰戈尔两位诗人的生平背景,掌握两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所传达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歌的语言特色和情感内涵。

2.原因:诗歌的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感悟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讨法和情感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诵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氛围。

2.诗歌赏析:分别对两首诗歌进行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分享自己的感悟。

4.诗歌朗诵: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主,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外国诗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潜力目标: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潜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资料的潜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

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用心性。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六、课时安排1课时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别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不同的特点.
2. 了解写景诗的特点.
3.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 引导学生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的构思.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 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探究新知:第一首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2.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在想象中入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 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特点.第二首赏析.
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
节:
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 写溪水的歌唱 以动写静 ”十 第三
节:
U 口、【/十丄宀3弘士一 冃静谧.美
丽 第四节:
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第一首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 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2. 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
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影响人们的思想 .蝈蝈和蛐 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 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3.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思考盛夏的 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第二首
1.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效果检测:
课堂小结: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它诗歌不同,是来自
国外的诗歌.这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 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 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 .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 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大地的诗歌 盛夏 严冬 蝈蝈的乐音 蛐蛐的歌儿 充满生机
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 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布置作业: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叶赛宁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以动写静 第三节:
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教学后记: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意外地发现:学生头脑里有教师所 意想不到的潜能和想法,有时他们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 效果.因为
第一节课在四班各课的程序一堂课下来,课堂非常沉闷, 为了实现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贯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是我课后 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于是我改变当初的教学设计.新的思路通过学 生反复诵读围绕教师设计的“我感受到――” “我发现了一一”我不 理解一一” “我欣赏一一”等几个环节,很好地,掌握理论落第一首 的学习要点,教师及做了一番学法总结后,学生自学第二首诗时得心 应手,完成效果相当不错,但是,如何在教师“退居二线后”,仍能 在有限的时间内不留痕迹引导学生将课文所有知识很好地落实,
是一 个难题,也是我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 板书设计: 大地的诗歌
盛夏一一 严冬 ---- 蝈蝈的乐音 蛐蛐的歌儿 充满生机
静谧.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