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是由元人周德清根据当时各名家(关、郑、马、白)的戏曲用韵编纂而成。此书分十九韵部,二十五声母。韵部特点为:第一,只有阴声韵部,没有入声韵部;第二,是新产生出支思和车遮两个新的韵部;第三,桓欢部和寒山部分立;第四,阳声韵仍然是[--m][--n][-- ? ]三类韵尾分立。声母系统的最大的特点是全浊声母已经清化了。总体看来,《中原音韵》音系已经很接近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了。
同源词:同源词,本是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若干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词。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如"背"和"负"。确定同源词,有三个必要的条件:一、这些词的读音必须是相通的。所谓相通,是指在韵母方面,或是叠韵(属于同一韵部),或是对转(即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韵尾有对应关系)。在声母方面,或是双声(声母相通,如柔软。)或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二、这些词的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即有一定的关联)。三、有古代语言资料、训诂资料或字形为证,证明他们出自同一语源。尖音:最早出自清代《圆音正考》的序言。《圆音正考》成书于1743年,即乾隆八年,是专为纠正尖音舌面化(尖团合流)的语病,分辨尖团音而写的。其序言说:“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判若泾渭,与开口、闭口、轻唇、重唇之分,有厘然其不容紊者,援辑斯篇,凡四十八音,为字一千六百有奇。每音各标国书(满文、满族称满文为国书)一字于首,团音在前,尖音居后”。从这段序言可以知道,所谓尖音,就是精系字齐撮呼的读音,其声母近似现代舌尖音zcs(精系舌尖音的发音是舌尖抵下齿背),如积zi七ci西si。
破读:凡用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的,叫破读。所谓破读,就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用王引之的话来说,就是“破其假借字而读以本字。经传中声同声近的字往往假借,这给读古书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指出假借字的本字,成了古注解词的内容之一。古注破读,常用语为“读如”、“读为”、“读
曰”,有时也用“读若”。
超层次复合词:大都通过用典而形成两个词素意义上并无联系,也不在同一语法层次.它们在上古某一重要典籍中出现,为大家所熟悉,逐渐连用而成为复合词,显示了古典名着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如:"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本为连词,中古以后与"立"连用为"而立"作为3O 岁的代称,"景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与"仰"本不相关,中古组成复合词,表示"仰慕"之意.
论述汉语语法发展史: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古后期,东汉
是过渡期。首先,词类还没有相互区别开来的语法标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性。在
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其次,语气词在上古前期比较少见,西周后才逐渐出
现,甚至有一句中连用两三个语气词的现象。如《诗经.北门》:“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另外,
句子的主动与被动,最初基本没有区别。
中古:自两晋到十六国时代。在这期间,汉语的语法构造比上古有了较大的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部
分已具有自己的语法特征。名词在过去没什么标志,从东汉起,开始出现作为人名和亲属名词的词头“阿”
和“老”。由实词虚化为名词词尾的“子”、“头”“儿”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动词在先秦也没有语法特
征,但到了魏晋南北朝,开始有了动词词尾“着”“了”的出现。此外,以声调来区别词性,也是中古时期
词类分化的又一标志。
近代:“自隋唐五代至鸦片战争,是汉语史的近代时期。在这期间,动词词尾“着”“了”,形容词词尾“的”、
副词词尾“地”都已经普遍使用,日趋规范统一,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句末语气词“么”“呀”,在近代
汉语书面语中已经广泛出现。
论述中古汉语入声在上古、近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上古入声:上古入声有两个声调,一长一
短。入声的长调到后代成为去声。(由于元音较长,韵尾与塞音逐渐失落),短调到后代仍为入声。
近代入声:十四世纪,入声已经消失,古入声都归入阳平、上声和去声、原来入声韵配鼻音收尾的韵,《中
原音韵》改为配元音收尾的韵了。现代普通话里,古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古入声消失。但入声还保有
在现代许多方言里。例如吴语、闽方言、粤方言等。
什么是“四等”“四呼”?二者有什么关系?
“等“是中古等韵学的核心术语,所谓”四等“是由元音的发音部位决定的,一般说来,从一等到四等,
元音的发音部分逐渐向前移。”呼“也是中古产生的概念,中古韵图作者将韵分为“开口呼”和“合口呼”,所谓“开口呼”是指不圆唇的的韵母,所谓“合口呼”是指圆唇的韵母,即韵头带U或W或主要元音是U 的。开、合两呼发展到明末清初演变为“四呼”,“四呼”具体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乎。照传统的说法,开口一二等仍为开口呼,开口三四等变为齐齿呼,合口一二等仍为合口呼,合口三四等变为撮口呼。
近代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近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第一,随着白话文学的发展,大量口语和方言词汇进入文学语言,从而得到广泛的传播。第二,外族的统治,反映在词汇上就是蒙语和满语里吸收了大量汉语借词,汉语也曾有一度吸收了某些蒙、满语词汇,有的一直保留至今。第三,随着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汉语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借词,产生了大量新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借词,产生了大量新词,大批的词增加使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