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

合集下载

作文儒道法墨四家你最喜欢哪个作文800字

作文儒道法墨四家你最喜欢哪个作文800字

儒道法墨四家你最喜欢哪个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各有千秋。

在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儒家无疑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

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在创立之初,儒家与其它诸子百家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从个人角度说,我还是比较喜欢以墨子代表的墨家。

首先从当初的影响上面看,墨家不输儒家。

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

先秦时期,儒、墨两家也曾是分庭抗礼的。

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

只到西汉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出现,墨家和其他学派不断遭到打压,才逐渐失去了其存身的现实基础。

墨家思想在中国西汉时期逐渐消失,但谁也不能否认墨家在历史上曾经辉煌果过。

其次,从墨家的思想主张看,在现代的二十一世纪一点也不过时。

墨家当时所处的时代是以强欺弱的乱世,人民过着“饥者不得食”的痛苦生活,他们认为原因是“天下之人不相爱”,应该代之以一个“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们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利的“兼相爱、交相利”,反对战争,希望建立一个强不欺弱,富不欺贫的理想社会。

虽然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墨家的“兼爱”主张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么的吻合,爱党爱国爱人民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因为有大爱,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在致富的道路上,我们没有也不会落下一人;因为有大爱,在2020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才会有一批批的物资运往荆楚大地,才会有一群群人却迎难而上,奋战一线,也才会有后来我们的医护人员带着物资奔向世界需要帮助的国家。

墨家还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等。

是的,如果不节约,我们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没有对前人的继承哪来今世的发展,只有掌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才能协调发展。

墨家的这些思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行。

试述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试述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试述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试述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1)主张:儒:“仁政”。

以德治民,“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墨: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清静无为、无为而治。

法: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胜于古代;实行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

(4分)
(2)原因:①代表阶级利益不同:儒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赞成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反对社会变革,对社会变革无能为力;墨家: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反对掠夺战争,反对奴隶主贵族的掠夺战争,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奢侈与残暴行为,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友爱。

(4分)②对人民的态度不同:儒家;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主张体恤民力.实行仁政;法家:无视民力,主张用严刑酷法镇压人民;墨家:同情人民,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友爱。

(4分)
(3)产生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仁政”成为汉、唐初期统治者施政的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为秦始皇采用,成为建立封建主专制的理论依据。

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主张.为汉、唐统治者所采用,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墨家的思想和主张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酷爱和平、热爱科学、礼让谦恭的传统美德。

(4分)。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这四家影响力最大,这四家思想不仅影响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政治统治,也影响我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并且他们所展现出的救世情怀和独断性,深刻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的深层次心理。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以周王室为代表的旧王权社会等级秩序正逐渐瓦解,各种社会力量粉墨登场,在进行着一场恃强凌弱的丛林法则,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先秦诸子百家经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如何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创造了主张各异,极富个性的学说,这些思想流派在学术态度上都有哪些特点呢?儒墨道法家,学术态度儒家学术态度,孔子排他性,孟子独断性在学术态度上,儒家思想表现出来强烈的排他性和非批判性,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说就是真理,无论在哪个时代,自己的学说都是可行的、有效的。

孔子思想中有许多关于“礼”的内容,他认为夏商周之礼的核心内涵是稳定的,不变的,只不过随着朝代的变化稍微调整而已,孔子对礼的永恒性的坚信,显示出对自身学说真理性的强烈自信。

当别人质疑自己的学说时,孔子并没有理性地反思自己,他有时会转移问题,或掩盖问题,甚至上升到认识上的分歧,甚至对对方人格攻击,这就是孔子思想的非批判性的表现。

孔子的学术态度还体现在排他性上,当面对异己思想时,孔子不是积极地融合它们,而是主张用政治力量消灭它们。

孟子在学术态度上,也表现出了鲜明的独断性,孟子一方面认为自己学说即真理,另一方面完全否定其他诸子百家学说的合理性,并且对其他学说进行非理性的批判。

孟子宣称“浩然之气”,强调“仁义思想”,仁义是与浩然之气是相一致的,这是他自身学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在。

当孟子的学说被质疑时,他展示出雄辩性,他的回答有些让人信服,有些却表现出非理性的态度;孟子认为异己思想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强烈希望统一社会思想,消灭异己理论。

荀子认为,自身学说是绝对正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荀子认为“礼”的核心思想是至高无上的,礼是万物有序运转的根本保障,天下万事万物不合于礼就会消亡,合于礼就能生存发展,礼就是衡量万事万物是否正确的唯一尺度。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前言在此学期学习了中外管理思想史这一门课程,对于古人的管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管理学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有诸多借鉴之处。

积极向历史学习,向前人学习,从古人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上吸取智慧,丰富我们对现代管理实践的理解。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不断的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的同时,来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学习古人思想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希望在此期间了解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优秀不足之处,以促进自身对管理思想的理解。

(二)儒、法、道、墨四家之管理思想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中,儒、法、道、墨四家的思想毫无疑问的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影响上还是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历史上无不是主要围绕着这四大家管理思想来进行的,可以说,我国的历史也是这四家思想相互竞争和应用的过程。

一:儒家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它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它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

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为官者要清廉爱民。

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

老吾老,及人之老。

儒道法墨四家的思想总结

儒道法墨四家的思想总结

儒道法墨四家的思想总结儒道法墨四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性流派,他们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下面是对儒道法墨四家思想的总结,共1000字。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仁义为中心,追求和谐、守礼、修道和治理社会。

儒家强调人的教化和修身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他们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修身养性可以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思想对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强调家族和社会的重要性,提倡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思想中的另一重要流派,强调追求自然、返璞归真、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遵循道的法则,顺应自然,寻找自我与宇宙的和谐。

道家重视个人修行与功力的培养,强调心性的安宁与修养。

道家注重个人的自由与自主,提倡减少欲望,追求内在的自由与达到心灵的平静。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与秩序的重要性,主张以法治国和以刑罚为要领。

法家认为权力应集中在一人或少数几人手中,法律应该作为威慑力量和制度化的规范,来限制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法家思想注重实用主义,认为政治和社会问题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推崇权谋和实际手段。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墨家思想是儒家、道家和法家之外的第四个主要思想流派。

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和公平的原则,强调道德、和平以及社会公正。

墨家思想反对重视家族血缘关系和个人私利,主张人人平等与物质平均分配。

墨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与公正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儒道法墨四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他们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注重教化和修身养性,强调仁义和社会秩序;道家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主张无为而治;法家重视法律与权力的制约与控制;墨家倡导兼爱与公平,并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观点:儒、墨、道、法治国观点各有特色
易中天认为,儒、墨、道、法四家的治国观点各有特色,都有值得汲取的长处。

例如儒家的治国观点是礼治,即用伦理来管理国家,其原则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但道德是软控制,只能律己,不能律人,否则就成为杀人的工具。

墨家人治,主张贤人治国,选最圣明的人做天子,次圣明的人做诸侯,以此类推到大夫等。

这是一种精英统治模式,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当时为世袭制度,不能保证最圣明的人的子孙仍然圣明。

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救、不治。

法家观点两面三刀,既赞成无为而治,又主张人不治法来治。

这里的法是王法,与今天的法有本质不同,法家治国方法可以表述为“两面三刀”。

两面就是赏和罚,三刀就是权势、手段和法。

易中天表示,“儒家思想好比一剂良药,它对预防道德沦丧、不讲信用等问题的发生确实有帮助。


先秦诸子的思想,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有什么借鉴作用?易中天认为,真正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要靠科学、民主、法治。

现代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环境污染等现象,儒家方案起不了作用,相反,道家方案不失为一剂发展良方。

儒家、道家、墨家思想比较(转)

儒家、道家、墨家思想比较(转)

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异同(1)孔老比较。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

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

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老子说:“上善苦水”(八章),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

山的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云雨风雷以之出,仁慈而伟大。

水的形象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考莫之能胜,谦虚而深沉。

山岭育养生物,静中有动,水势任其自流.动中有静。

孔子乐山.老子乐水,孔子好静(化人以德不以力),老于好动(因势利导不阏滞),不亦宜乎。

(2)人性论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苟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说,杨雄性善恶混说,程宋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说,陆王良知良能说等,其共同点是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如苟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苟于·性恶》),而正治的标准在于合乎宗法伦理。

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描康人性清高自适论,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论,《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如《庄子》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骈拇》)。

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人生论比较。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儒墨法道四家教育思想的比较

儒墨法道四家教育思想的比较

标题:儒墨道法四家教育思想的争鸣比较者:曲铁华(一)关于教育思想之争鸣儒墨道法各有其社会理想,孔、孟、荀追求伦理社会,墨子倾心于大同社会,老子向往自然是社会,韩非则竭力维护君权至上的集权社会。

为实现理想社会各学派又有其心目中理想化的教育。

一、儒家从天人一体到天人相分的本位论思想的演变,蕴育了儒家内部由理想主义教育观向现实主义教育观的演化。

1.孔子:承认天命与强调教育2.思孟学派:通过教育追求天人合一3.荀子:作为国家治理手段的教育二、墨家墨家教育的理想在于实现表达天志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

三、道家自然主义的“道”与“自然主义”的“教”四、法家普遍的绝对的“道”与为集权主义服务的“教”(二)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观的不同态度一、儒家:从性相近、性善到性恶,不同的人性论决定了不同的教育作用观。

1.孔子:不确定的人性论及确定的教育观2.孟子:性善论与扩充良知的教育作用观3.荀子:性恶论与“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观二、墨家不确定的人性论与确定的教育作用观三:道家:自然人性复归离不开自然的教育四:法家:教育作用的发挥在于对人性的利用与改造(三)关于认识论及学习过程的不同观点一、儒家:从先验到经验:儒学内部不同的认识论催生出不同的学习观1.孔子:“生知”与“学知”的矛盾及对学习的强调2.孟子:先验的道德良知说及“内发”的学习论3.荀子:经验的认识论及“外烁”的学习观二、墨家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经验主义的学习观三、道家:超验的“道”与神秘主义的学习观四:法家: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实用主义认识论与追求实用的学习观(四)关于人才思想之争鸣一、儒墨道法各学派在人才观上也存在分歧与争鸣儒家主张培养君子与圣贤,他们是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之人墨家倡导造就“兼士”,他们是博爱、尚同之人。

1.儒家:对个体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要求2.墨家:对服务于“大同社会”的兼士的道德要求3.道家:对自然之人谦退无为的道德要求4.法家:对国家公民基于“公私之分”的道德要求。

浅谈儒法道墨教育思想的异同

浅谈儒法道墨教育思想的异同

浅谈儒法道墨教育思想的异同第一篇:浅谈儒法道墨教育思想的异同浅谈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异同摘要:儒、墨、道、法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适应当时社会的思想,分别由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创立并得到发展。

一定的社会孕育一定的思想,且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必然的不同点。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法,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来阐述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儒、法、墨、道的教育思想;比较异同一、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相同点(一)从产生背景来看,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会动荡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产生的;(二)从内容来看,这些思想无疑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庄子,和韩非子的对治理国家的各自的态度;(三)从产生的作用来看,都是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儒、法、墨、道四家教育思想的不同点(一)关于教育目的:1、儒家: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主张培养“君子”“圣人”“贤人”或“君子儒”“大丈夫”“大儒”等,着力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能为实现德治、仁政、礼治的理想而奋斗的人才。

2、墨家: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主张培养“兼士”“义侠”等,认为要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只有培养能“以兼易别”的“兼士”,才能建立一个“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公平合理”社会。

3、道家:主张培养“上士”“隐君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即回到自然中去,过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能体悟自然之道。

4、法家:主张培养“耕战之士”或“智世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和墨家的“兼爱”等说教,也反对道家的“恍惚之言、恬淡之谈”。

要求教育也“服之以法”,以培养“法术之士”为教育目的。

(二)关于教育内容1、孔子重视道德教育,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以“六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的主张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的主张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的主张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

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

儒道墨法四家思想总结怎么写

儒道墨法四家思想总结怎么写

儒道墨法四家思想总结怎么写儒道墨法四家思想总结儒、道、墨、法是中国古代四大哲学流派,分别代表了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体系。

这四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的政治、道德、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这四家思想的简要总结。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追求社会和谐。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人之为人的最高品质。

儒家主张培养君子,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取向。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思想对教育有着深刻影响,强调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的修炼和自然的追求。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即符合自然规律的道路。

道家强调放弃欲望,追求无为而治,通过亲近自然和内省修炼,实现身心的自由和平衡。

道家思想对艺术、哲学和宗教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强调审美和心灵上的追求。

墨家思想关注社会公正与利益最大化。

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即广泛关怀众人,并追求社会和个人的最大利益。

墨家强调公平正义,反对战争和优势阶层的剥削。

墨家思想对实用主义和管理学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强调效益和利益的平衡。

法家思想注重权威与法律的实施。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法治,即以法律为准则,依靠权力和制度来治理社会。

法家强调利益最大化和政治实用性,主张集权和严格法纪。

法家思想对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有深远影响,强调规范和纪律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儒、道、墨、法四家思想分别强调了人际关系、个体修炼、社会公正和权威法律的重要性。

这四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发展中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思想依然在今日对于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和治理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

浅析儒墨道法四家法律思想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00级2班易柏一大家都知道,自西周中后期起,以周天子为代表的各级宗主贵族的世袭统治出现全面危机,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古代宗族国家逐步走向瓦解。

春秋战国是一个剧烈动荡与重大变革的社会时代,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一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也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

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各方纷纷形成自己的学说与学派,即我们熟知的“诸子百家”,而“诸子百家”中比较突出的是儒、墨、道、法四大家,这四大家都有各自的法律思想。

但是,为什么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惟有法家的思想倍受推崇,而其他学派的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呢?这正是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儒家有哪些重要的法律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年,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极端鄙视社会变革,极力推崇“礼治”、“德治”,其法律思想和政治思想一样,基本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和“明德慎罚”思想,他一心想恢复西周的宗法等级秩序和传统礼乐制度。

这种思想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这一时期各诸侯王都很少去朝拜周天子,王室的衰微,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导致“大国争霸”局面的形成。

所谓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出现更是体现了传统制度的“礼崩乐坏”,标志着夏、商、周确定的宗法等级制度彻底崩溃。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维护“礼治”。

(一)、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名分,维护贵族的利益。

(二)、坚持“亲亲为大”、“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反对在犯罪问题上父子互相告发。

二、提倡“德治”,主张“仁政”。

(一)、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反对滥用死刑和族刑,一人犯罪不应该灭其九族。

(二)、重教化,反对不教而杀。

儒家认为统治者统治人民不能主要靠刑罚,而应靠教化。

(三)、重视民众。

儒家的民本思想,尤其是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主张对君主专制统治是一种挑战。

先秦儒道墨法四家的学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先秦儒道墨法四家的学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先秦儒道墨法四家的学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儒、道、墨、法四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四个思想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么这四个学派的学说分别有什么特点和异同呢?居士我慢慢为你分析。

我们可以依据他们在政治思想上的不同,将这四个学派大致分为两类,儒、道、法三家都提倡“无为”,可以算作一类,而墨家提倡有为,单独算作一类。

是的,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儒家和法家也都是提倡无为的。

首先我们来看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虽然现在我们提起道家就说“老庄”,但是老子和庄子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直到魏晋时期人们才将老子和庄子放在一块儿说,在此之前人们说的是“黄老道家”。

老子的身份是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加上国家档案馆馆长。

因此他能看到历朝历代的文件、史书、档案等等,自然在总结历朝盛衰兴亡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的身份背景决定了这本书注定是一本写给君主看的政治书籍。

抛开《道德经》中形而上学的内容,可以将其精髓总结为四个字:无为而治。

《道德经》中经常提到“无为”,如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

老子说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不要妄为,不要肆意扩张自己的欲望,要顺应自然规律,辅助百姓自我发展而不加制约。

这样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也就不会混乱了。

老子的“无为而治”与西方十八世纪流行的一句口号暗合:“最懒惰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而老子早于西方一两千年就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真的是十分伟大。

不过老子并没有具体地说到底怎样才能“无为而治”,一切全靠人自己去体悟,因此就给儒家与法家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庄子是一位看管漆园的小吏,所以古书上说到漆园吏便是指庄子,也有种说法认为漆园是个地名。

但是不管怎么说,庄子都是个小吏,没有显赫的身份,不像老子那样在中央任职。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前言在此学期学习了中外管理思想史这一门课程,对于古人的管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管理学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有诸多借鉴之处。

积极向历史学习,向前人学习,从古人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上吸取智慧,丰富我们对现代管理实践的理解。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不断的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的同时,来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学习古人思想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希望在此期间了解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优秀不足之处,以促进自身对管理思想的理解。

(二)儒、法、道、墨四家之管理思想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中,儒、法、道、墨四家的思想毫无疑问的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影响上还是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历史上无不是主要围绕着这四大家管理思想来进行的,可以说,我国的历史也是这四家思想相互竞争和应用的过程。

一:儒家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它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它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

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为官者要清廉爱民。

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

老吾老,及人之老。

儒道墨四家思想总结

儒道墨四家思想总结

儒道墨四家思想总结儒、道、墨、四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四个主要哲学流派,分别代表了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理论。

虽然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立的特色和发展方向,但它们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这四个思想流派的简要总结,了解其思想特点和贡献。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秩序的建立。

儒家强调仁爱和和谐,提倡“仁者爱人”,主张君主应以仁政来治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孔子提出“五常”(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

道家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追求,主张个体应按照自然的方式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强制性的规范和制度,追求“道”,即无所求、无所欲的境界。

道家思想对于个体的修身养性和追求自由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墨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以墨子为代表。

墨家思想主张爱与公平,反对战争和暴力,倡导兼爱和共荣。

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和武器的运用,主张建立一个和平、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秩序。

墨家的兼爱主义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家的反战思想也对于和平的追求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法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以韩非子为代表。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主张以法治国,以严密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管理社会。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严厉性和奖罚分明的原则,认为法律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和管理国家。

法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法制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综上所述,儒、道、墨、四家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不同的哲学流派,它们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都有各自的特色和贡献。

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道家注重个体自由和追求心灵自由,墨家主张爱与公平,反对战争,法家主张以法律和制度来管理社会。

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

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

写作主题《我的职业准备——大学生活最后冲刺》写作要求:1.学生使用学院统一答题册工整手写,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2、评分标准(1)目标设定(10分)。

学生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考研、考公务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办事人员、入伍参军及自主就业等方面选择一到两个方向作为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业的目标(自主就业必须明确职业岗位)。

(2)目标分析(30分)。

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分析透彻,就业目标的分析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现实环境。

(3)行动方案(50分)。

实现目标的措施方案详细完整可行,执行时间安排合理,规划内容周密全面,阶段性目标清晰明确,行动方案操作性强。

(4).总体印象(10分)。

卷面整洁,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赏析《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史记·论六家之要旨》对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细细品读四篇古文,增长了自己对儒墨道法四家学说新的认识,而我认为其中《荀子·非十二子》、《史记·论六家之要旨》两篇对儒墨道法的优劣评述写得相当透彻。

其中《荀子·非十二子》依据“礼”的标准,对这几家思想都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否定,而独独推尊以礼义为宗旨的仲尼、子弓的学说,认为这是“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的最高法则。

后者则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对儒、墨、名、法、道四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最为透彻。

综合阅读四篇文章,得出它们对儒墨道法四家评述的优劣如下:一、儒家优劣《史记·论六家之要旨》中记录“夫儒者以《六艺》为法。

《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即儒家以《诗》、《书》、《易》、《礼》、《春秋》、《乐》等《六艺》为法式,而《六艺》的本文和释传以千万计,是在说儒家学说xx,是为儒家优点。

而其篇中“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儒墨道法想想的比较

儒墨道法想想的比较

儒墨道法想想的比较儒墨道法四家之比儒家一、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1、“仁”——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是孔子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是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之一。

3、“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民族的精神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政治和伦理范畴。

4、“智”——原指“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亦可理解为认识论的范畴。

5、“信”——儒家“五常”之一,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6、“恕”——宽恕、宽容。

7、“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与人交往忠诚老实。

8、“孝”、“悌”——是“仁”的基础。

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尊重。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教育上体现为“有教无类”,在政治上强调“德治”。

孔子把周的“礼治”衍化为”德治“是对”礼治“的继承和发展。

儒家文化以人为主体,也可以说是”人文化“。

”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就是”爱人“,对封建君主而言则是”爱民“。

儒家文化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唯我独尊之后,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德“的地位越发凸显出来。

”义“、”忠“等诸多方面都被涵括在”德“里,并且可以作为和”仁“并驾的儒家两大核心思想。

二、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三、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以及其他更多经典著作四、发展历程:先秦儒家思想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孔子“仁、礼”都局限于伦理方面;孟子对孔子思想做了发展,提出“仁政”学说,并第一次提出“人性恶”的观点;西汉以经学为主,因为始皇焚书坑儒,经书大都丢失了,后出现了古文经学,注重文字训诂;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此时出现了一批儒生,将儒家神化、宗教化;到了魏晋时期,儒学衰败,玄学兴起,以老庄思想为主的一股哲学思潮;到了北宋,道学宗主周敦颐,创立了太极图说(其实是盗用了道家的养生图),后经张载,二程,直到朱熹,对此说进行发展,建立了儒家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宇宙论,本体论,这就是宋明理学。

400+教育学上岸学姐带你学: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400+教育学上岸学姐带你学: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400+教育学上岸学姐带你学:儒、墨、道、法四家私学儒家被认为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

代表人物: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教育的作用是:“庶富教”的主张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得民心,求放心。

化性起伪。

•教育的目标是:教育的目标是:养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

能处理实际政务。

从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

•教育的内容:六艺、文(《诗》、《书》、《礼》、《乐》)、道德(行、忠、信) 《诗》、《书》、《礼》、《乐》、《春秋》。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深造自得,盈科而进,专心有恒,教亦多术。

“外铄”,侧重于“学”墨家注重生产技术。

创始人墨子,儒家私学抗衡。

墨子死后墨家私学也形成分派。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并称为“显学”。

•教育的作用:“通过“上说下教”,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教育的目标:“贤士”,“兼爱”,“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教育的内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

思维方法,论辩能力。

•教学的方法:主动创造强力而行。

道家:强调脱离世俗,无己无功无名无情,有点反社会和避世倾向。

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

教学活动的规模不如儒墨,有些派别能适应现实政治,表现或儒或法的倾向,教育活动也颇活跃。

•教育的作用:对抗名和知。

•教育的目标:破名利、齐生死。

•教育的内容:。

•教学的方法:致虚,怀疑,观双。

法家:主张愚民政策,不许以知识开发民智,愚民易于统治。

法家代表李悝、吴起是儒家子夏的学生,商鞅是李悝的学生。

战国末法家李斯、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

•教育的作用:使民众的私利朝着公利转化。

•教育的目标:使民众喜战乐耕。

•教育的内容:以法为教,法律法令。

•教学的方法:以吏为师和信赏必罚两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主题《我的职业准备——大学生活最后冲刺》
写作要求:
1.学生使用学院统一答题册工整手写,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2、评分标准
(1)目标设定(10分)。

学生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考研、考公务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办事人员、入伍参军及自主就业等方面选择一到两个方向作为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业的目标(自主就业必须明确职业岗位)。

(2)目标分析(30分)。

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分析透彻,就业目标的分析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现实环境。

(3)行动方案(50分)。

实现目标的措施方案详细完整可行,执行时间安排合理,规划内容周密全面,阶段性目标清晰明确,行动方案操作性强。

(4).总体印象(10分)。

卷面整洁,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赏析《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史记·论六家之要旨》对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
细细品读四篇古文,增长了自己对儒墨道法四家学说新的认识,而我认为其中《荀子·非十二子》、《史记·论六家之要旨》两篇对儒墨道法的优劣评述写得相当透彻。

其中《荀子·非十二子》依据“礼”的标准,对这几家思想都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否定,而独独推尊以礼义为宗旨的仲尼、子弓的学说,认为这是“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的最高法则。

后者则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对儒、墨、名、法、道四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最为透彻。

综合阅读四篇文章,得出它们对儒墨道法四家评述的优劣如下:
一、儒家优劣
《史记·论六家之要旨》中记录“夫儒者以《六艺》为法。

《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即儒家以《诗》、《书》、《易》、《礼》、《春秋》、《乐》等《六艺》为法式,而《六艺》的本文和释传以千万计,是
在说儒家学说广博,是为儒家优点。

而其篇中“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韩非子·显学》“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及《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则是其缺点。

其大致意思为儒家不能弄通其学问,有生之年不能穷究其礼仪,所以“学说广博但殊少抓住要领,花费了力气却很少功效”。

而至于序列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即使百家之说也是不能改变它的。

同时,儒家主张倾家荡产地大办葬礼,守丧需经三年,要悲痛到身体受损伤、扶杖而行的程度,显然是对自己的不爱惜。

另外,儒家学说十分邪僻而没有纲要,隐晦而不成学说,晦涩而不可理解。

以上材料,足以
显现儒家的优劣。

二、墨家优劣
《韩非子·显学》篇、《史记·论六家之要旨》篇分别有言“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显示出墨家的要旨强本节用——人人丰足,家家富裕之道,这是墨子学说的长处。

但是,它也有着自身的缺点。

如《荀子·非十二子》篇有云“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鴹也”,即是说墨家不知道统一天下、建立礼制的重要性,崇尚实用,过分强调节约,而轻视等级秩序,以至于不能区分上下之别、君臣之异,然而却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足以欺骗迷惑愚昧的老百姓,墨翟、宋鴹就是这样的人。

另《庄子·天下》篇亦云“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墨子虽独能任,柰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 意为墨家之道违反了天下人的心愿,天下之人也就不能忍受,它距离天下百姓一心归往的境界也就很远很远了。

三、道家优劣
《史记·论六家之要旨》篇记载“其实易行,”“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是说到家的实际主张容易施行,并且其学说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顺应自然为实用原则。

道家认为事物没有既成不变之势,没有常存不变之形,所以能够探求万物的情理。

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后物情的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

有法而不任法以为法,要顺应时势以成其业;有度而不恃度以为度,要根据万物之形各成其度而与之相合。

是为道家学说之优点。

然而“其辞难知”即其文辞则幽深微妙,难以明白通晓,另《荀子·非十二子》“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则是陈述道家劣势,即道家学说崇尚法制而不以礼法为法,轻视贤能而好自作主张,上面君王听取他,下面社会上的人也顺从他,整日讲述着法律条文,等到循省审查研究,却脱离实际而没有着落,不能够用来治理国家、确定名分;然而却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足以欺骗迷惑愚昧的老百姓。

以上材料,足以显现道家学说的优劣。

四、法家优劣
法家优劣材料均来自《史记·论六家之要旨》篇。

其中“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意为法家不区别亲疏远近,不区分贵贱尊卑,一律依据法令来决断。

是为法家学说的有点。

而“则亲亲尊尊之恩绝
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

”则是说法家学说会使那么亲亲属、尊长上的恩爱关系就此断绝,它可作为一时之计来施行,却不可长用,因为法家“严酷而刻薄寡恩”。

是为法家学说的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