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_明阳集团总工程师贺小兵: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超低风速风电场解决方案
乔黎明:风电“钱途”今犹在
![乔黎明:风电“钱途”今犹在](https://img.taocdn.com/s3/m/c8e7261ba2161479171128e7.png)
在 过 去 的 两 年 . c M 电项 目在 c M 行 委 浞会 注 册 爱 阻 , 尽管 问题 得 到 局 部 解 决 , 部 D风 f执 ) 分 项 目可 以 继犊 谀 注 _ 但 是依 然 鸯 锒 多分项 目图 无法 亢 戍 注 避 而 不能 得 到碳 融 资 乏持 嗡 { j } } 时 , 由 于京 都议 定 书的 前 途 不明 朗 C M 产 | 的 战排 量 的销 路 也 酋次 出现 7 问题 D所
状 , 黎 明还是 抱有很 大 希望 。 乔
可 否 认 的 是 在 可 再 生 能 源 产 业 启 动 初 期 , 候 变 气
化 是 另 一 个 不 容 小 觑 的 重 要 驱 动 力 量 。解 决 气 候
变 化 问 题 的 过 程 中 催 生 的 碳 市 场 更 成 为 促 进 可 再
2 0 年加 入 全球 风 能理 事 会 , 08 从 事 政 策 主任 一职 。 任 全 球风 能 现
2 1 年 所 产 生 减 排 指 标 总 量 为 3 3 4 k ERs 占 全 球 所 有 CDM 项 目减 排 量 总 数 02 3 11 C , 的 1 %; 电项 目的 总 体 装 机 容 量 达 到 8 8 6 w , 全 球 所 有 发 电 类 CDM 项 目项 2 风 33M 占 目总 装 机 容 量 的 4 %; 中 已 注 册 项 目和 已 经 产 生 减 排 量 项 目所 产 生 的 CE 5 其 R收 益 达 6 亿 美 元 , 那 些 尚 在 项 目管 道 尾 端 还 未 完 成 注 册 项 目可 能 产 生 的 CER收 益 有 望 0 而
生 能 源 发 展 的 另 一 个 推动 力 量 。 ”乔 黎 明 如 此 评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62b1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c.png)
《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风电功率预测作为风电并网和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风电的利用率、减少弃风现象、优化电网调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技术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基础。
通过对风电场的历史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进行采集和预处理,提取出对风电功率预测有用的信息。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校正,以消除异常数据和噪声干扰。
2. 预测模型构建技术预测模型是风电功率预测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预测模型包括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
物理模型基于气象学原理和风电场特性进行预测,统计模型则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找出风电功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而机器学习模型则通过学习大量数据找出风电功率的规律和趋势。
3. 预测算法优化技术针对不同的预测模型,需要采用相应的优化算法来提高预测精度。
常见的优化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集成学习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找出风电功率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三、风电功率预测的应用现状1. 风电并网与调度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准确掌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电功率变化情况,从而合理安排电网调度,提高风电的利用率和电网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预测结果对风电场进行调度优化,减少弃风现象。
2.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可以为风电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风电场的最优布局和风电机组的配置方案,从而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3. 电力市场交易在电力市场交易中,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生产商和电力交易商准确掌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供需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电力交易策略,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益。
2025年风电行业年度计划
![2025年风电行业年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495eb9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7.png)
(1)加大风电技术研发投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
(2)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创新的快速转化。
(3)培育风电技术创新人才,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3.3 市场拓展
(1)加强国内外市场推广,提高风电产品市场份额。
(2)拓展风电应用领域,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风电多元化发展。
(3)参与国际风电标准制定,提升我国风电产业国际竞争力。
3.4 产业链完善
(1)提高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2)加强风电零部件供应体系,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风电产业人才培养,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四、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4.1 技术风险
(1)建立风电技术研发平台,加大技术攻关力度。
(2)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4.2 市场风险
2.2 新增风电发电量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2.3 风电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达到10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2.4 风电消纳能力提升20%,弃风率降至5%以下。
三、重点措施与策略
3.1 政策支持
(1)出台风电产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补贴等。
(2)完善风电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制定风电发展规划,优化风电项目布局。
3.风电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推动风电设备制造水平迈向国际一流。
4.风电消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弃风率降至5%以下,确保风电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规划与措施
3.1 政策支持
(1)制定有利于风电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降低企业负担。
(2)优化风电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出台风电发展规划,明确风电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1)加强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风电装备载荷仿真系统简介
![风电装备载荷仿真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07812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a.png)
风电装备载荷仿真及系统简介风电装备载荷仿真系统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复杂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运动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及DSP技术等。
在风电装备载荷仿真方面,主要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风能转换过程中各种载荷的仿真分析。
通过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模型,结合风场的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可以预测和模拟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载荷情况。
这种仿真技术有助于优化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维护和检修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系统控制技术方面,风电装备的控制系统是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
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载荷情况,通过调节叶片角度、发电机转速等方式,对机组进行精确的控制。
此外,风电装备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故障诊断和保护功能,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风电装备载荷仿真及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风电装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风电装备载荷仿真系统主要由载荷仿真及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一、载荷仿真的主要功能1、建立风力发电机组模型: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叶片、塔筒、发电机等关键部件。
2、气象数据输入:收集风场的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条件。
3、载荷计算:根据风速、风向和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计算出风力发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载荷情况。
4、仿真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安全性,优化机组的设计和配置。
二、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1、控制系统硬件配置:选用可靠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搭建起风电装备的控制系统。
低风速环境下风力发电叶片的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
![低风速环境下风力发电叶片的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b5cd1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5.png)
低风速环境下风力发电叶片的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逐渐成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叶片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然而,低风速环境下风力发电叶片的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低风速环境下,风力发电叶片的运行状态与常规高风速环境下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低风速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需要经过更长时间才能达到额定功率输出,这意味着叶片会长时间处于部分负载或低负载运行状态。
这种运行状态对叶片材料的疲劳寿命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叶片的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是通过定量分析叶片在长期低负荷工作条件下的疲劳损伤程度,从而确定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评估和预测叶片疲劳寿命的主要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
有限元分析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叶片的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进而预测叶片的疲劳寿命。
该方法能够较为精细地描述叶片的力学特性,对于叶片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有限元分析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专业知识,对于叶片结构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的处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试验研究是评估叶片疲劳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搭建试验台架和风洞实验,可以模拟低风速环境下叶片的工作状态,测量和记录叶片的应力和位移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结合材料疲劳性能指标,可以定量评估叶片在低风速工况下的疲劳寿命。
试验研究不仅可以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获取更直接、真实的疲劳性能数据。
然而,试验研究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并且可能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覆盖所有低风速工况下的情况。
统计分析是预测叶片疲劳寿命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大量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建立叶片的剩余寿命模型,预测叶片在低风速环境下的疲劳寿命。
统计方法可以考虑诸多因素,如叶片材料、结构设计、风速变化等,全面评估叶片的寿命状态。
然而,统计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受到数据质量和样本数量的限制,并且需要不断修正和验证模型以提高预测准确度。
Advancements in AI for Wind Energy Optimization
![Advancements in AI for Wind Energy Optimization](https://img.taocdn.com/s3/m/4579ea8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7.png)
Advancements in AI for Wind EnergyOptimization人工智能在风能优化中的进展在当今社会,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议题,可再生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风能作为一种无限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
为了更好地利用风能资源,提高风能发电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在风能优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在风能优化方面的进展。
一、风能资源评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风场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潜在利用率以及最佳风力发电场地选址。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提高风场测风塔数据的处理精度和速度,实现对风力资源进行快速评估。
二、风力涡度建模:风场中的涡度是影响风力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风力涡度进行建模,可以更好地理解涡度对风机叶片性能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叶片设计和风机运行控制策略的制定。
三、风机故障预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风机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风机故障的早期预测和及时维护。
通过监测风机振动、温度、电流等参数,结合历史数据和异常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风机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四、风力预测和功率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在风力预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以通过对气象数据、风场拓扑结构、风机性能进行综合建模,实现对未来风能输出的准确预测。
同时,结合强化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风机叶片、变桨机构的实时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风机的发电效率。
五、智能电网调度和能源存储:风能发电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挑战。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风电场的实时监测和调度,优化风电输出与电网负荷之间的匹配。
此外,结合能源存储技术,可以实现对风能的储备和平滑输出,提高风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人工智能与风能智能化:人工智能与风能的结合,使得风能系统逐渐实现智能化。
明阳3.0MW-SSB变桨培训
![明阳3.0MW-SSB变桨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3cce6e9b0717fd5360cdc7e.png)
当发电机输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以后,调节系统根 据输出功率的变化调整桨距角的大小,改变气流对叶 片的攻角,从而改变风力发电机组获得的空气动力转 矩,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功率。
3
顺桨停机保护
变桨系统不仅实现风机启动和运行时的桨距调节, 还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刹车系统。
明阳3.0MW风电机组 变桨系统(SSB)
高嵛山风电场
1
主要内容
一、变桨系统基本原理介绍 二、变桨系统整体结构组成 三、电气原理讲解
2
一、变桨系统基本原理介绍
变桨系统桨距的调节方法为: 当风电机组达到运行条件时,控制系统命令调节桨
距角调到50°,当叶轮转速达到1.5rpm时,维持45S ,再调节到0°,使叶轮具有最大的起动力矩,直到风 力机组达到切入转速并网发电;
R13快速
8.安全链触发
可触发安全链: 电网相位错误
紧急顺桨 EFC控制
39k2、39k1 均由MPC判断后给出 信号来触发安全链
38K4 正常情况是得电的, 由采集板(16A1) 提供24V电压
16
MPC
17
230V 避 雷模块
插座、照明回路
电网接触器继电器27k1、 预充电旁路电阻继电器27k2供电回路、 24电源供电
温度单 元模块 供电
10
3.温度控制单元29A1
电 池 柜 风 扇
轴电 柜容 风柜 扇加
热
当轴箱温度低于10℃时控制单元 输出,使29k2继电器线圈得电吸 合,加热器工作;当轴箱温度高 于15℃时,控制单元停止输出, 加热器停止工作
与另两个轴箱的RS485 通讯串联后→CANBAS(20A1)→MPC(15 A1)
高效低风速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工程应用
![高效低风速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工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d1f34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0.png)
高效低风速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工程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备受关注。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7e0c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1.png)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传统的高风速风力发电机只能在高风速环境下运行,对于低风速地区并不适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出现,具有在低风速环境下高效产电的特点。
本文将分析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首先,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具有以下优势。
一方面,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能够在低风速环境下高效产电,提高了电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比于传统的高风速风力发电机,低风速风力发电机不需要依赖强风,能够在微风和轻风的情况下运行,提供一定的电力输出,满足当地电力需求。
这减少了对传统电力的需求,降低了能源供应风险,同时也减少了电力价格的波动。
另一方面,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回收期。
传统的高风速风力发电机在建设和运维方面成本较高,需要在高风速地区进行布设。
而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由于在低风速地区可以进行布设,降低了输电线路的损耗,减少了建设成本。
同时,由于其发电效率高,电力输出稳定,能够快速回收投资。
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低风速风力发电机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低风速风力发电机以风能为动力,几乎没有排放物的产生,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健康。
其次,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低风速地区通常是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地方,缺乏传统产业的支撑。
而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建设和运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外,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还能够促进能源结构的多样化,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过度依赖传统能源会导致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和能源安全问题。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推广应用能够使能源结构更加多元化,弥补传统能源的不足,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市场前景与产业化分析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市场前景与产业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709a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7.png)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市场前景与产业化分析近年来,低风速风力发电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与传统的高风速风力发电相比,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具有更广阔的适用性和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在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首先,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有限,风速相对较低。
传统的高风速风力发电机在这些地区效率不高,而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则能更好地利用低风速风能资源,提高风能利用率。
尤其是在城市和近海地区,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可以更好地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其次,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低风速风力发电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低风速风力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同时,风力发电产业链的完善和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也为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预计未来几年,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市场规模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更加适应低风速环境,能够在低风速条件下产生较高的发电效率。
同时,低风速风力发电机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在风力波动和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发电输出。
这使得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气候环境,提高风能利用率。
其次,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由于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能够产生更高的发电效率,其单位发电成本相对较低。
这使得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在成本效益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此外,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可以更好地与传统电网和微电网相结合,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可持续供电,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低风速风力发电机具有更高的环境友好性。
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低风速风力发电机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日程概览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日程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1c499d6b19e8b8f67d1cb94a.png)
13:30 - 15:00 海上风电开发论坛 (W201) 主持人:高虎,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 讨论嘉宾: 1. 章建忠,中广核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 赵翔飞,大唐新能源华东公司,书记 3. 赵生校,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新能源工程设计院 副院长 4. 王徽华,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5. Mike Hay,英国贸易投资总署,海上风电专家 6. Søren Juel Petersen,丹麦 Rambøll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发展总监 7. Teun Verschoor,,荷兰 IHC IQIP 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海上基础施工专家 8. 詹亮,振华普丰(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海上风电专业保险产品首发式。
1. 我国低风速区模拟和分布特点,周荣卫,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 2. 低风速区域风电开发技术,郭辰,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副经理 3. 风电场复杂地形微观选址技术,胡立伟,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新能源院院长 4. 维斯塔斯低风速地区开发技术,商友强,维斯塔斯亚太中国区,风资源工程师 5. 低风速复杂地形风电开发的思考,彭明,广东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专责 6. 低风速风电场的选型及定制化设计,贺小兵,明阳风电,总工程朱明,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Patrick Haverman,UNDP 驻华代表处国别副主任 Anders Carsten Damsgaard,丹麦驻华大使 石定寰,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欢迎致辞:Kluas Rave,全球风能理事会,理事长 朱俊生,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讨论嘉宾: 1. 曹志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执行副总裁 2. 温建仁,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3. 张 雷,远景能源,董事长 4. 陈 军,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5. 杨震宇,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6. 李 枫,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部 总裁 7. Alvaro Bilbao Moran,歌美飒风电,CEO 8. 陈 淳,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9. Alfredo Parres,ABB集团高级副总裁,ABB全球风电行业负责人
低风速市场出现GW1152000
![低风速市场出现GW1152000](https://img.taocdn.com/s3/m/93b74abad1f34693daef3e6f.png)
低风速市场出现GW115/2000作者:苏晓薛辰张玥来源:《风能》2014年第09期受访嘉宾:吴凯,2008年9月加入金风科技,先后任金风科技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总经理、研发中心总经理,2011年1月起至今任金风科技集团执行副总裁。
也许,你已经知道了,金风的GW115/2000样机已在张北并网发电,与投放市场相关的测试也已完成。
在金风科技执行副总裁吴凯看来,与其说GW115/2000是金风科技低风速产品组合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不如说其是对客户需求深入挖掘的又一个认知成果,使低风速风电开发下探到5.2米/秒。
《风能》:金风科技已经有1.5MW、2.5MW的低风速机型,目前又推出GW115/2000超低风速机型,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吴凯:我们回顾一下金风风电机组产品推出的历程,可以看出在不同型号、容量、叶轮直径和塔筒高度的产品开发上都有着非常清晰的历史脉络。
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这些产品都是金风认同整个市场形势、把握风能资源多样性与客户需求多样性的综合考量。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市场、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对风能资源的认知不断加深,风能资源开发的区域有了更多的拓展,对低风速机组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金风在低风速机型领域也一直走在国内外前沿:在GW115/2000之前,已经推出了针对低风速风区的多款机型,如GW87/1500、GW93/1500、GW121/2500等。
GW93/1500机型使年平均风速在5.5米/秒的风电场具备开发价值,GW121/2500机型使年平均风速6米/秒以上的风电场可以获得较好收益,尤其是一些风速较好、机位点相对较少的风电场。
而这次推出的GW115/2000机型,则再一次将风能资源的捕捉区域下探到了风速5.2米/秒的范围,这样可以让南方市场增加几千万千瓦的可开发容量,提升国内南方地区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同时,GW115/2000这款机型适用于6.5米/秒以下风区,与金风原有的GW93/1500、GW121/2500机型形成了针对低风速区的产品系列,丰富了国内客户在低风速区的产品选择,可以根据风能资源区域特点以及投资收益的要求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了可开发的经济性保障。
明阳智能贺小兵:基于平价上网的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明阳智能贺小兵:基于平价上网的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fdc79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f.png)
明阳智能贺小兵:基于平价上网的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研究•2019年12月6日-8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主办的“2019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500位国内外海上风电专家学者相约首都,发表主题报告及专题研讨,并同期举办“2019年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奖颁奖典礼”,表彰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的优秀单位、个人,揭晓并颁发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开发、设计、施工、运维、监理等工程技术奖项。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贺小兵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基于平价上网的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贺小兵:海上平价的目标值是多少?我设定的目标是煤电的标杆电价,不管能不能做得成,像翟总说的,我们先设定目标,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基于这个讲一下我们的发展趋势。
目前陆上风电装机已经2亿千瓦,发电量占的比例大概只有5%左右,海上风电我们增加的装机量现在不及陆上,发电量的小时数按照今后平价的时代走或者风机技术进步走,它应该是会超3000小时,像福建海峡这一块都达到4000小时以上,发电量的指标应该比目前我们现在的5%这个比例还会做得更高。
沿海几个重要省份的用电量以及对外输送过来的电量需求可以看到都很高,尤其在广东省,用电量、售电量都排在前面,几个发达省份对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需求都很高,今天上午广东院做了广东省远期规划2030大概是6000万,如果按照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技术和需求来看,这个力度可能还会更加增加。
刚才说2020我们可能设定的目标是917万,我估计按照目前还有上海电气、明阳、金风几个主力厂家的供货量来看我认为会突破1000万,从目前抢装的数量来看会突破1000万。
这张图大家用的很多,但是我要跟大家讲,在中国用这张图不能代表我们今后走平价的方向,大容量只是容量大不代表经济性,我们今后选择风机不是一定大就好,而是要选择最好的性价比,就是千瓦小幅面积,有的推出10兆瓦甚至更大的,但是大并不代表经济性,所以平价时代我们追求的是千瓦小幅面积,今后肯定也是这样的。
明阳智能核心竞争力分析及盈利预测(2021年)
![明阳智能核心竞争力分析及盈利预测(2021年)](https://img.taocdn.com/s3/m/10315a2a941ea76e59fa049e.png)
核心竞争优势显著,百尺竿头更向前1 多样化产品布局叠加技术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公司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风资源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在产品端进行多样化、前瞻性布局,研发和设计了适应不同特殊气候条件的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目前是国内风力发电行业产品品类最为齐全,布局最具前瞻性的重要企业之一。
针对华中、华南等中低风速、超低风速地区,公司的超低风速技术使得低风速资源也具备了开发价值;针对东南沿海等台风多发地,公司先进的抗台风技术使得过去难以开发的台风区域风资源变为可开发资源;针对三北、中部等中高风速风区,公司在原有成熟平台基础上优化升级,不断改进机组品质。
41前沿技术储备丰富,加码深海漂浮式风电技术。
漂浮式风电被称为下一代海上风电新技术,当近海资源趋向于饱和,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深水远海化,但面对苛刻的深远海环境条件,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在技术和经济层面面对的挑战急剧增加。
漂浮式海上风机能被安装在固定基础风机无法到达的水域,从而有更大面积的海上风能可被利用。
2020年7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本次定增计划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14亿新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9亿元。
其中,公司对10MW级海上漂浮式风机设计研发项目总投资7.25亿元,拟投入募资资金6.16亿元。
424.2 半直驱技术优势逐渐凸显,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风机技术的迭代发展的内驱力是问题导向的,致力于不断解决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更好的满足业主需求。
早期风机以双馈技术为主,双馈技术的出现使得风机的发电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双馈式风机的齿轮箱结构复杂,故障率高,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直驱风机应运而生。
但直驱式风机的发电机组转速慢,为了增加转速不得不添加很多转子,使得直驱式风机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大幅增加了运输、吊装以及运维成本。
在此基础上,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的半直驱路线开始投入市场运行。
对于1.5MW/2MW的单机容量,双馈与直驱式风机在成本与效率方面势均力敌,但随着大功率机组成为市场的主流机型,更大的载荷对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几经优化和验证的超紧凑半直驱技术路线的优势便得以凸显。
优化风电场风险评估:降低项目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优化风电场风险评估:降低项目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https://img.taocdn.com/s3/m/849d226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4.png)
优化风电场风险评估:降低项目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成为一种受到极大关注的清洁能源之一,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也逐渐成为该领域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其受到风速、气象变化、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风电场面临着较大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优化风电场的风险评估成为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投资回报的关键所在。
为了降低风电场项目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以下是几个可以采取的优化措施:1. 完善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论风电场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主要源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和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论对于准确评估和量化风电场的风险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历史气象数据和风电场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未来运营中的风险情况,同时结合设备故障率等指标,量化风电场的风险水平,并为风电场管理团队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
2. 引入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风电场项目的成功运营离不开一个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需要由专业人士组成,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与项目团队的持续合作,风险管理团队可以及时了解项目运营的情况,及时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降低项目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3. 加强风电设备的维护和监控风电设备的维护和监控对于项目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及时替换老化设备,保证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减少项目的损失。
同时,引入先进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风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电场的运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4. 建立灵活的运营计划和应急预案在风电场运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时常存在。
为应对这些突发状况,需要建立灵活的运营计划和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运营计划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确保风电场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未更大力度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有望迎来转机
![未更大力度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有望迎来转机](https://img.taocdn.com/s3/m/668479c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5.png)
聚焦新能源未更大力度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有望迎来转机10月14H,A股风电板块迎来难得一见的集体上涨,这源自于一份宣言。
在当日举行的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上百家风电企业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
宣言提出,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
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每年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市场信号,所有开发企业、制造企业都会按照这个目标制定其发展、投资规划,还会影响金融机构、股市等。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仅为2574万千瓦。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分别为2.17亿千瓦、2.16亿千瓦,而5年前,这一数据分别是1.29亿千瓦和4318万千瓦。
随着装机增速连年放缓,原本具有先发优势的风电产业正在面临被光伏产业反超的局面。
不过,风电产业的困境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转机。
“风电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力量之一,必将承担更多责任,也必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将大力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更大力度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
任育之表示,将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本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积极推进“三北”地区陆上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外送,加快推动近海规模化发展、深远海示范化发展,大力推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生态友好型分散式风电发展。
事实上,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风电已经具备了更大规模化发展的市场基础。
“从技术角度看,风电效率还可以大幅度提升,成本还可以显著降低。
风电的下半年工作计划
![风电的下半年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e8584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5.png)
随着上半年的工作圆满结束,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现将风电公司下半年工作计划如下:一、总体目标以“创效益、谋发展”为核心,强化项目管理,提升运维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具体工作计划1. 项目推进- (1)继续推进已签约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 (2)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伙伴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新项目立项。
- (3)针对在建项目,开展定期检查,确保项目质量、进度、安全三方面符合要求。
2. 运维管理- (1)优化运维团队结构,提升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 (2)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确保运维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 (3)加大设备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降低设备停机率。
3. 安全生产-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2)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 (3)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生产现场安全稳定。
4. 技术创新- (1)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风电技术进步。
- (2)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 (3)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风电场运行效率。
5. 市场营销- (1)拓展市场渠道,积极争取政府补贴、绿色电力交易等政策支持。
- (2)加强与电力企业的合作,推动风电消纳。
- (3)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6. 人力资源- (1)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 (2)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
- (3)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7. 节能减排- (1)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降低风电场能耗。
- (2)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风电场能源利用效率。
- (3)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
三、保障措施为确保下半年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下半年工作计划的实施和监督。
【风电行业】_明阳集团总工程师贺小兵: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超低风速风电场解决方案
![【风电行业】_明阳集团总工程师贺小兵: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超低风速风电场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8af8a856a561252d36fc7.png)
减少机位点,降低征地成本
低风速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南部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地貌,景区和耕地较多,征地成本高。该区域使用大 容量机组,降低征地难度。
道路参数
A方案(2MW) B方案(3MW)
路基宽度(m)
5.5
5.5
运输车辆轴距(m)
14
16
风电场智能运维
历
故 障 树
史 经 验
库
故 障
知识经验 数据驱动 失效模型
预
发
警
生 前 表
模 型
征
风电场智能运维
健康度管理平台
智能 推送
工单生 成判定
迭代优 化预警 模型的 准确性
智能诊断 & 专家诊断
形成原因 及检修方案
气象预测系统评估
推荐检 修时间
项目现场实施
风电场智能运维
出现亚健康状态
推 送
发电情况 5.2%
度电成本分析
1
2
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
3
超低风速风场开发关键点
风资源获取
区域独立
分散式相对传统风电,区域相对独 立,地理隔离显现明显。
经济性概算 对于规模较小的分散式风电项 目,单独补立测风塔所需的时 间和经济成本较高,内部收益
率需详细测算
机位点 规模较小的分散式风电,相对机 位点数量也不会很多,通过单点 进行计算,对每个点的适应性可
2 基础工程:3.0MW17基 2.0MW25基
3
检修道路:3.0MW20公里 2.0MW25公里
征地面积 -17.5%
4
集电线路:3.0MW15公里 2.0MW20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凝冻、 山地、潮湿
切变大、征地、 村庄密集
丘陵、征地、 环境
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
地域
广东 湖南 广西 山东 福建 河南 冀北 云南 山西 蒙东
IRR≥12%
建设成本(元/kW)
2017脱硫标杆电价 (元/kWh)
6500
7500
8500
度电成本LCOE (元/kWh)
等效小时数(h)
度电成本LCOE (元/kWh)
发电情况 5.2%
度电成本分析
1
2
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
3
超低风速风场开发关键点
风资源获取
区域独立
分散式相对传统风电,区域相对独 立,地理隔离显现明显。
经济性概算 对于规模较小的分散式风电项 目,单独补立测风塔所需的时 间和经济成本较高,内部收益
率需详细测算
机位点 规模较小的分散式风电,相对机 位点数量也不会很多,通过单点 进行计算,对每个点的适应性可
能会有所提高
测风手段
相交于之前的测风手段,目前各种 移动测风的可靠性都有所提高,经 济性也有所好转
智能预测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风的各 种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平台 进行预测,也从侧面保证了 计算数据的可靠性
已有风场
大量的已建风场数据,也是分散式 风电的重要依仗,在分散式风场进 行发电量计算时,提供有力的修正 依据
差价
单位千瓦节省 (元/KW)
143.0 402.4 228.0 136 368.3 1007.1 2884.6
29.8 83.8 47.5 28.3 76.7 209.9 475.4
降低运维成本
定维工时方面,2MW机组单机平均每次定维需要四人六小时,3MW机组需要四人四小时左右。
运维消耗(一年) 数量(台) 润滑脂(元)
≥2785
≤0.2779
≥2982
0.3358
≤0.2546
≥2863
≤0.2525
≥3085
≤0.2508
≥3305
0.332
≤0.2517
≥2896
≤0.2497
≥3120
≤0.248
≥3341
0.3035
≤0.23
≥3170
≤0.2281
≥3415
≤0.2267
≥3655
度电成本分析
1
2
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
差价
-20841 23540 110800 -64588 49150 98061 1961220
主要减少的定维工作量包括: 发电机滑环及碳刷的检查 发电机对中 主轴承润滑脂量检查等
案例分析:克旗红土井子风电场
吊装工期
总投资
1
塔筒:3.0MW17套,220 t/套 2.0MW25套,198t/套
2 基础工程:3.0MW17基 2.0MW25基
3
检修道路:3.0MW20公里 2.0MW25公里
征地面积 -17.5%
4
集电线路:3.0MW15公里 2.0MW20公里
5
3.0MW比2.0MW在基础、检修道 路、集电线路方面减少征地面积。
-9.3%
-8.1%
优势 3.0MW与2.0MW综合指标对比
高风速机组: MySE3.6-135 MySE4.0-145
减少机位点,降低征地成本
低风速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南部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地貌,景区和耕地较多,征地成本高。该区域使用大 容量机组,降低征地难度。
道路参数
A方案(2MW) B方案(3MW)
路基宽度(m)
5.5
5.5
运输车辆轴距(m)
14
16
等效小时数(h)
度电成本LCOE (元/kWh)
等效小时数 (h)
0.453
≤0.3434
≥2123
≤0.3407
≥2286
≤0.3383
≥2450
0.45
≤0.3412
≥2137
≤0.3381
≥2305
≤0.3362
≥2465
0.4207
≤0.3189
≥2286
≤0.3161
≥2465
≤0.314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超低风速风电场解决方案
度电成本分析
1
2
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
3
超低风速风场开发关键点
超低风速风场开发难点
2019年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而低风速 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东南部,目前投资成本高,发电量低,在竞价上网时代如何降低度电成本才是关键。
最小转弯半径(m)
20
24
最大横向坡度(°) 路面承重要求
道路长度(km)
2
2
每轴15t的承载能力的需求,最大承 载率95%
28.3
18.5
某山地风场项目的 2MW和3MW方案机 位布置图
降低建设成本
基于一个4.8万千瓦项目,风电场年平均风速5.0m/s左右,去除风机(机舱和风轮)、升压站、中控室之外,对 2MW与3MW机型有差异项的投资进行对比计算,详细数据见下表。
≥2640
0.3949
≤0.2994
≥2435
≤0.2968
≥2625
≤0.2949
≥2810
0.3932
≤0.2974
≥2451
≤0.2956
≥2635
≤0.2934
≥2825
0.3779
≤0.2866
≥2544
≤0.2843
≥2740
≤0.2823
≥29350.372≤0.282≥2585
≤0.2797
3
超低风速风场开发关键点
半直驱技术
MySE
突破原有产品平台,采用最佳传动技 术路线,最新的技术理念与科技成果,针 对不同环境特征区域定制化设计的大容量、 高效率、高可靠
抗台型机组: MySE3.0-121 MySE3.0-135
低风速机组: MySE2.5-145 MySE3.0-145 MySE3.2-145
叶片运输----分段叶片
以湖北某项目项目为例58.8m叶片的运输费用作为依据,估算叶片采用分段技术之后叶片的运输费用,减去二次 倒运的费用。经过计算一套58.8m叶片采用分段设计后,运输费用会节省5.18万。
机型 对 比项 数量(台) 塔筒(万元) 吊装安装费(万元) 集电线路(万元) 基础造价(万元) 风场征地费(万元) 风场道路建设(万元) 合计(万元)
2MW
24 3182.3 1207.2 1139.7 1368 1841.6 2935.8 11674.4
3MW
16 3039.3 804.8 911.7 1232 1473.3 1928.7 9389.8
齿轮油及液压油(元) 碳刷(元)
滤芯消耗(元) 其它消耗(元)
合计(元)
2MW机组 25
46734 167717 120150 49500 58500 442601
20年全生命周期合计(元 8852020 )
3MW机组 17
67575 144177
9350 114088
9350 344540
68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