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
第一章导论1.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学科,包括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
2.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及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1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2森林的特征: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3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4森林分布的地段性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植被分布的三相地带性。
5热带雨林的特征:热带雨林种类成分丰富、层次结构复杂。
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发达。
乔木具板状根,林木常有老茎生花现象。
一年四季都有树木开花结果,季相不明显。
6温室效应:把气体的浓度在大气层中的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的年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概述1 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增长②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③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④外来种引入⑤环境污染⑥自然灾害2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对策?①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②提高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④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⑤用森林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导人类的行动3白花泡桐:埋条繁殖,根蘖繁殖第四章森林的功能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①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各种灾害发生频繁;②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明显;③荒漠化范围不断扩大;④森林资源量少质低;⑤生物多样性保护遭到严峻挑战;⑥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⑦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2009年)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2009年)本次林学概论考试时间3小时,题型有名词解释(8题,16分)、填空题(10题,10分)、单项选择(10题,10分)、简答题(6题,36分)和论述题(3题,28分),共100分。
应对照教学大纲,进行全面、认真地复习,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如下内容:一、林木良种生产1.母树林、种子园、良种采穗圃的概念?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2.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3.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4.良种采穗圃的建立?二、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采集1.种子成熟、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的概念及特点?2.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3.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4.种子贮藏有哪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类型的种子?三、苗木培育1.生物肥料、休眠、强迫休眠、生理休眠、嫁接法和组织培养法的概念?2.苗圃常用肥料的种类及其特点?苗圃常用施肥方法?3.插穗生根的类型?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因素?4.苗木质量的评定和表示方法5.高床育苗和低床育苗的特点?6.灌溉方法及特点?7.容器育苗的意义和技术?8.苗木出圃有哪几个环节?四、森林营造1.适地适树、立地条件、树种组成、混交林、种植点配置、分殖造林和幼林抚育的概念?2.造林地立地条件分析,人工林的种类?3.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和技术?4.适地适树的途径?5.混交林的特点?6.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7.造林整地有哪些方法?其作用是什么?8.幼林的检查验收和补植?9.用材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五、防护林1.农田防护林带有哪些结构类型,防风特点是什么,各适用在什么场合?2.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树种选择?3.水土保持林的作用及树种选择?4.防风固沙林的作用及树种选择?六、森林经营1.抚育采伐、主伐、皆伐、渐伐、择伐、次生林和林木分级的概念?2.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3.皆伐的种类、特点及伐后保证天然更新的技术措施?4.渐伐的步骤?5.择伐有哪些优缺点?6.森林主伐有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7.如何对低价值林分进行改造?封山育林?七、城市园林绿化1.孤植、丛植、盛花花坛、模纹花坛和缀花草坪的概念?2.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3.园林树木的种植形式?4.园林草坪和地被有那些类型?八、森林保护1.林木病害、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传染性病原和非传染性病原的概念?2.林木病害的症状和病害类型?3.昆虫的生物学特性?4.林木病害的防治方法?5.林木害虫的防治方法?。
林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考点大全
林业:林业是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它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等多种效益的社会生产部门。
林学:林学是研究与林业生产有关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管理森林、保护森林和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
林分:林分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地段。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植物的双命名法:目前统一采用的林奈倡用的国际通用的双命名法:属名+种加词(种名或种区别词)+定名人(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种全为小写)桃树Prunus persica Batsch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
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指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是两年生植物和一年生冬性植物成花的常见生理现象。
种群: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的总和。
群落: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也称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功能单位称为生态系统,简称生态系。
五大成土因素:气候-climate、母质-parent material、生物-biology、地形-topography、时间-time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
土壤剖面是土壤发育的结果。
土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淋溶和淀积作用形成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发生层次,其特定的性质和组成反映在土壤剖面上。
引种:把树种从原有分布区扩展栽植到分布区外,或栽植外来树种。
乡土树种:当某一树种在该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
种源:即种子的产地,指某一树种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采集地区。
母树林:又叫种子林,是在现有优良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比较好的林分,经过采用恰当的经营管理措施,以专门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的林分。
《林学概论》复习重点
《林学概论》复习重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者应初步掌握⼤纲中确定的林学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环节。
从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森林资源为基本内容,学习了解森林概念、森林植物、森林⽣态、森林与环境作⽤、森林计测与效益评价的基本知识;熟悉和掌握林⽊遗传改良、良种⽣产与经营、苗⽊培育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熟悉和掌握⼈⼯林栽培农林复合经营、封⼭育林与低效林改造、城市森林营造的理论与技术;了解和熟悉森林抚育与主伐更新、森林健康经营与保护的基本⽅法;了解和熟悉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综合利⽤的基本知识。
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学会运⽤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林业⽣产中,尤其是森林培育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法。
学习者要在全⾯把握⼤纲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如下⽅⾯的内容:有关课程中出现的各种概念;森林的作⽤和资源分布;森林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森林种群、群落和⽣态系统、⽣态;森林与⼟壤、森林与环境作⽤的形式和规律;森林计测基本知识;林⽊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建设、林⽊种⼦⽣产与经营;苗圃常规育苗⽅法、苗圃设施育苗技术;⼈⼯造林树种选择原则、⼈⼯林结构设计、造林施⼯技术、封⼭育林与低效林改造技术;森林抚育采伐、健康森林概念、森林有害⽣物及⽕灾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绪论:⼀、林学的概念及内涵1、什么是林业?林业是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以取得⽊材和其它林产品、利⽤林⽊的⾃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等多种效益的社会⽣产部门。
林业⽣产的对象: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等林业的任务:现代林业发展,就是要求和谐地利⽤森林资源,不损害环境,⼗分重视森林的⽣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标综合经营森林、⾼效深度利⽤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不再只是⼀个经济部门,⽽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
2、什么是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和保护利⽤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有关林业⽣产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的系统集合。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林学概论是林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介绍了林业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是林学专业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课程。
根据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林学概论考试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林业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包括林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发展历程等内容。
需要了解林业学科的发展历程,掌握林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2. 森林资源的分类和特征:包括森林类型、分布、结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了解各种森林类型的特征、分布情况、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掌握森林资源的特点与环境关系。
3. 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生态学原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和稳定性原理。
4. 林业主要经营类型和管理原则:包括造林、抚育、保护、经营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了解林业的主要经营类型和管理原则,掌握林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理解可持续林业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5. 林业产业链和社会经济效益:包括木材、非木材林产品、生态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了解林业产业链的组成和特征,掌握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森林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以上是林学概论考试的主要考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可以顺利通过林学概论的考试。
林学概论知识考点
名词解释:1、生理休眠2、种子园3、压条法4、埋条法5、适地适树6、通风结构林带7、次生林8、园林9、树木病害10、生物肥料11、封山育林12、树种组成林木分化13、森林14、种子成熟(生理成熟、形态成熟)15、种植点配置16、紧密林带结构17、抚育间伐18、森林主伐19、分植造林20、5大林种:(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等5大林种)21、用材林、经济林分别得树种选择和考量方法,集中在哪些方面?22、苗圃育苗方式有哪些?23、森林主伐更新包括24、三种林带结构?通风(透风)林带结构、疏透(稀疏)林带结构、紧密林带结构?25、防风特点试用场合?26、种子成熟(生理、形态)27、分植造林(插条造林、扦干造林、分根造林法、地下茎造林)28、典型的渐伐可以分为4个步骤(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后伐)29、主伐种类(皆伐、渐伐、择伐)30、森林更新方式有几种?31、昆虫足32、控制森林火灾措施几种?33、适地适树方式?二、简答题1、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内因、外因)?2、良种种苗的条件(因素)?优良种苗的特征?3、扦插繁殖影响存活因素(机理)?4、苗圃地耕作有什么作用?整地意义?5、确定造林密度的因素?(原则???)6、农田防护林如何选择树种,特点是什么?7、城市园林绿化的原则?/p-1772299604.html答:生态原则。
要以生态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注重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气候、卫生环境、蓄水防洪、城市节能等方面功能的发挥,把园林绿化生态功能作为审查评定的依据。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迫切要求通过园林绿化建设,创造城市的第二自然,促进城市的新陈代谢,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应加强园林绿地网络连接、城郊融合发展,形成多维空间的生态网络系统。
同时,应加强城市控制区域中水源保护区、城市组团分隔带、基础设施绿化防护区、自然保护区、河流、山丘、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或进行定向生态保育。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导论:1、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
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科学。
研究对象:森林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因子、森林生态群落。
2、林业:指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的损耗与破坏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酸雨蔓延⑤森林锐减⑥土地荒漠化⑦大气污染⑧水污染⑨海洋污染⑩危险性废弃物越境转移4、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等。
5、我国林业的现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为18.2%,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2005年公布〕。
二、森林及其分布: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的木本植物群落,同是也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同是又影响或改造环境形成的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2、森林的特征:①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②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③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④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⑤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3、林分的概念: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单纯林多半是在生境较差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混交林通常是在生境较好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4、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气候、土壤等因素是导致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多样化的主要因子〕。
(1)水平地带性:①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条件在纬度上有规律的变化,森林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有规律分布,主要由纬度的热量差异所致。
②经度地带性:在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一般逐渐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
第一章导论1. 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学科,包括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
2. 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及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1 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2 森林的特征: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3 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4 森林分布的地段性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植被分布的三相地带性。
5 热带雨林的特征:热带雨林种类成分丰富、层次结构复杂。
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发达。
乔木具板状根,林木常有老茎生花现象。
一年四季都有树木开花结果,季相不明显。
6 温室效应:把气体的浓度在大气层中的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的年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概述1 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增长③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⑤环境污染2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对策?①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⑤用森林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导人类的行动3 白花泡桐:埋条繁殖,根蘖繁殖②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④外来种引入⑥自然灾害②提高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④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第四章 森林的功能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①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各种灾害发生频繁;② 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明显 ;③ 荒漠化范围不断扩大;④ 森林资源量少质低;⑤ 生物多样性保护遭到严峻挑战;⑥ 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⑦ 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林学概论是林学的入门课程,对于林学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林学概论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1.林业发展历程:包括林业发展的起源、演变和发展阶段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时期的林业发展背景、相关政策以及对林业的影响。
2.林业资源:学习林业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分布规律。
重点了解天然林、人工林、特种林等不同类型的林业资源,包括其生长规律、分布区域、功能和利用方式等。
3.林业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林木生长规律和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如林分、群落、生态位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林相、林下植被和土壤等与林木生长相关的知识。
4.林业经济学:重点学习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林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林业投资和经营管理等相关内容。
5.林业政策与法规:学习林业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对林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
还应了解保护森林资源、防治森林病虫害、推进森林工程建设等相关法规和规范。
6.保护林业:重点学习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策略和措施,以及典型的森林保护案例和成功经验。
7.林业社会问题:重点学习农村林业、林业社会经济问题和林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林业与农民收入、城乡发展、生态移民等社会问题的关联和影响。
8.林学科研方法:学生需要了解林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科研论文撰写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种林学实验设备和软件的使用。
总之,林学概论旨在使学生对林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期末考试的重点是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林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掌握林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能够分析和解决林业相关的问题。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00分)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马履一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1988)的《林学概论》编制而成。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林木良种生产1母树林的疏伐改建技术母树林的概念。
1.1母树林的林分选择1.2选留母树与疏伐改建技术2林木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种子园的概念。
2.1种子园及其主要类别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的概念。
2.2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2.3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种子园的营建、栽植密度的确定、无性系间的配置、苗木准备、整地与定植。
2.4种子园管理3良种采穗圃采穗圃、良种采穗圃的概念。
3.1良种采穗圃的建立3.2良种采穗圃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1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基础1.1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丰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
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措施。
1.2种子成熟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种子成熟的概念。
1.2.1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
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2形态成熟形态成熟的概念和特点。
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3种子成熟的外部特征1.3林木种实类型与种实调制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1.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1.4.1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树种特性与寿命(种皮结构、种子内含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
1.4.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环境因素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
2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技术2.1种子采集技术2.1.1制定采种期的原则2.1.2采种方法树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体内容。
2.1.3种子登记2.2林木种实调制技术林木种实调制的概念。
2.2.1球果的脱粒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加热干燥法的具体内容。
2.2.2干果类的调制2.2.3肉质果类的调制2.2.4净种及种粒分级2.3种子贮藏技术2.3.1干藏法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法和密封干藏法。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
林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林学概论:是对林学学科这个广阔知识领域的概括论述..通只论述狭义林学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及基础学科..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我国最新定义:森林:面积大于或等于0.667公顷的土地、高度可以达到2米或2米以上、郁闭度等于或大于0.2;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达到以上标准的竹林、天然林或人工幼林未成林幼林;两行以上;行距小于或等于4米或树冠幅度等于或大于10米的林带以及特定的灌木林..主要相关学科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物之间及其与森林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学科..研究内容:森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因子、森林生物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目的:阐明森林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为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其生物产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和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树种特性、种群消长、种间关系、系统结构、物能流动、信息传递等运动规律..林业气象学是研究林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的学科..其任务是为发展林业生产、改造自然、实现大地园林化服务..主要内容是:①研究各地区的气象条件与各种树木的生态关系;为提出合理的造林计划;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实现林木速生丰产提供依据;②研究不同树木受害的气象指标;作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防各种自然灾害;③研究森林的气象效应;揭示森林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的一门学科..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建立植物进化系统和鉴别植物的科学最基本..造林学:是研究森林营造和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科学;包括森林造林和森林抚育学及森林主伐更新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即森林经营管理 ;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心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对森林资源进行的区划、调查、编制计划、森林的经营决策和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测树学:测树学是以林木、林分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土壤学: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第二章世界林业概况及发展趋势2 1.1 世界森林分布①寒带针叶林;又称“泰加林”..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50°~70°;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②温带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在北纬40°~60°的欧洲西缘、北美洲东缘和亚洲东缘③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所以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分布在北半球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温暖地区..·落叶阔叶林是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也是华北暖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我国的落叶阔叶林类型很多: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和河岸落叶阔叶林..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区;通常两层乔木;林下有灌木和草本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不多;但蕨类植物丰富;没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的植物..动物资源丰富..⑤热带雨林:在赤道南北纬5°—10°;亚马孙流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热带雨林区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热带亚洲、热带非洲刚果盆地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1.3 世界林业生产的特点:·⑴人工林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工业用材的主要来源..·⑵世界林产品生产及消费快速增长·⑶世界木材加工产品出口占总量的比重有所增加..1.4 林业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⑴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是世界各国林业经营的共同指导原则;⑵森林培育学将有较快的发展;⑶林业生物工程将取得重大突破;⑷森林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全球的重要课题;·⑸森林生态与环境的研究将是最热门课题;⑹城市森林研究方兴未艾;⑺防治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第四章森林的结构特征与生态功能⑴构成森林的植物成分·枯立木:林木中常常由于自然枯死或感染病虫害而枯死的林木称为枯立木..·森林是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一立木层:是所有乔木树种的总称..每一株树木称为立木或林木....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它是群落中数量最多的树种;它决定着群落特点;支配环境..·主要树种:又称目的树种..是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般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主要树种同时又是优势树种;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有些天然林中;主要树种不一定数量最多;次生林中;往往缺少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即辅佐树种..它是陪伴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伴生树种的作用是促使主要树种干材通直;抑制其萌条和侧枝发育..在防风为主的防守林带中;伴生树种可增加树冠层的厚度和紧密度;提高防护效益..·次要树种:又称非目的树种..它是群落中不符合经营目的要求的树种;经济价值低..木材松软的软杂木多属次要树种..次生林大多由次要树种组成..先锋树种:不怕日灼霜害;不畏杂草的喜光树种;依靠结实和传播的能力;适者生存抢先占据地盘的树种..二下木层·下木即林内的灌木;但其高度一般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一半;种类和多少因地区和建群种而异;阳性树种为优势树种的林下一般下木数量多..·森林形成后;原有的灌木种类减少或消失;森林采伐后;原林下的下木种类又会减少或消失..下木对防护、更新有重要影响;也具有经营上的意义..三地被物层·死地被物层:指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层..它是林地腐殖质和肥力的来源;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活地被物层:是林内的草本植物和半灌木、小灌木、苔藓、地衣、真菌组成的植物层次;居林内最下层;分为草本层和苔藓层..有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如人参、天麻、三七、何首乌、半夏、党参四层外植物;又称层间植物..是林内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真菌、藻类等..层外植物往往是湿热气候的标志;层外植物利害具有双重性:有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的缠绕在树干上可使林木致死;被称为“绞杀植物”..·林分的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所占的比例;以十分法表示;称为组成式..计算各树种的比例一般按其株数、蓄积或胸高断面积;在幼龄林中多用株数比例..树种数量上不及2%;应在组成式后加注“-”;若数量占林分总蓄积量的2-5%;应在组成式后加注“+”;各种树种前的数字称为组成系数..·林分由一个树种组成者;称为纯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组成者;称为混交林..·树种组成;是决定林分价值的重要标志..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多混交林;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树种组成简单;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多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西南高山林区多云杉纯林、冷杉纯林..2林相林层:乔木林冠的层次状况 ..林冠集中在一个层次;称为单层林;林冠分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称为复层林;林冠层次不清;上下连接构成垂直郁闭者;称为连层林..标准:一般层间高差要大于20%;每层林木要有一定的数量·疏密度:主林层不小于0.3;次林层不小于0.2;次林层平均直径在8cm以上 ..3林龄:林分的年龄;它是按龄级划分的..龄级是按树种的生长速度和寿命确定的·绝对同龄林:所有树木年龄完全相同;如人工落叶松;不超过一个龄级的为相对同龄林;相差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异龄林..·龄级:林木在一定年龄范围内5、10、15年;这个年龄范围称为龄级用ⅠⅡⅢ……表示..·20年:适用于生长慢、寿命长的树种;如云杉、冷衫、红松、樟、栎等;10年:适用于生长和寿命中庸的树种;如桦木、槭树、油松、马尾松和落叶松等;5年一个龄级:适用于速生树种和无性更新的软阔叶树种;如杨、柳、杉木、桉树等;竹子一般1年或2年一个龄级;因为它生长迅速;龄级期长了就反应不出它的变化;对指导生产不利..4疏密度用每公顷蓄积与相同条件下“标准林分”的蓄积量或断面积之比来表示..·郁闭度:即林冠相互衔接的程度..以林冠在林地投影所占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的十分法表示..1.0最高郁闭;0.1-0.2郁闭度为疏林地;密度: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株数..直接影响未来森林的形成速度和质量..5林型是对林分的分类..它是根据一系列的综合特征确定的..如;白桦落叶松林、河岸落叶松林、高山偃松林、杜鹃白桦林等..6森林起源即森林的形成方式;一般指林分的繁殖方式..实生林:由种子发芽成长形成林分;主干通直;生长高大;根系良好;寿命较高;不易感染病虫害..无性繁殖林:由插条;伐根萌芽、根蘖方式形成的森林..发生快、衰老早、易感病虫害;不宜培育大径材..次生林中;实生林为乔林;萌生林为矮林;上层实生;下层为萌芽;林业上称为中林..三、森林的分布规律㈠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⑴世界:北半球自北到南:寒带苔原→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欧亚大陆中部和北美中部;自北向南:苔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⑵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部内陆;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隆起: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2.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⑴世界:北美的中部;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但被经向的落基山脉所阻隔;植被从东向西依次更替为:东森林地带→草原地带→半荒漠地带→荒漠地带→森林地带西落基山脉..㈡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山体的植被垂直带;是反映山体所处的一定纬度和一定经度的水平地带性的特征;植被垂直地带性是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中;水平地带性是基础;它决定着山地垂直地带的系统..·1.某一山体植被垂直带分布;与山体所处的纬度开始到极地为止的水平植被带分布顺序相对应..·2.体现经度地带性的山体垂直带的组成情况;还与该经度地带所处的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高山是处于热带的荒漠地区;则山麓平地的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为干荒漠;随着山地的上升;依次的理想分布为干草原或稀树草原→疏林灌丛→常绿阔叶林→夏绿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地→高山冻原→冰雪带..四、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㈠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能提供大量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能生产果品、药材、皮毛、松香、橡胶等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产品..·森林中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仅热带雨林中的物种就占地球上全部物种的50%..·现代的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生产者..由于森林的面积大;同化层厚;多年生;所固定的日光能量大..·森林在史前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实质上我们现在所用的煤和石油等能源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森林所固定积聚的日光能..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森林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茂密的枝叶能够截留降雨;减弱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层;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庞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对土壤有很强的粘附作用..另外;森林还能抵御风暴对土壤的侵蚀..·森林是巨型蓄水库..降雨落到树下的枯枝落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会被蓄积起来;就像水库蓄水一样..森林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在水分循环中起到了“绿色天然水库”的作用..㈢防风固沙;护田保土·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不仅能够降低风速;还能增加和保持田间湿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许多地区的实践证明;在结构合理的防护林带背风面的15—20倍林带高度的范围内;森林的这种防护作用是明显的..如果将林带联成体网;并与衬宅植树、成片造林结合起来;形成防护林体系;则其效果将更为显着..防护林带的设计重要的是;森林确实能改善邻近地段的小气候;如减少温差;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减少平流寒害;干热风危害及地表风蚀的危害..㈣降低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大气成分平衡的主要调节者..㈤森林是良好的吸尘器·携带各种粉尘的气流遇到森林;风速就会降低;一部分尘粒降落地面;另一部分就被树叶上的绒毛、粘液和油脂等粘住.. 树木茂密的枝叶能够降低风速;而且叶表面不平;多绒毛;能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而使大粒灰尘沉降;吸附大量飘尘..㈥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释放出负氧离子;保健作用强大;森林浴―森林吸氧.. ·吸毒杀菌..㈦森林是绿色的隔音墙:林木有减轻噪音的作用;一般4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音10~15分贝..㈧对环境变化的监测指示作用·酸性土指示植物:茶、杜鹃、芒萁·钙质土指示植物:南天竹、碎米蕨、铁线蕨、肾·盐碱土指示植物:多种碱蓬、海蓬子·石灰性土壤指示植物:柏木·富氮土壤指示植物:葎草粘重土壤指示植物:杜草·SO2指示植物:一年生早熟禾、芥菜、堇菜、菠菜、莴苣、萝卜、胡萝卜、百日草、欧洲蕨、苹果树、颤杨、美国白蜡树、欧洲白桦、紫花苜蓿、牵牛花、万寿菊、秋海棠、大麦、荞麦、南瓜、杉树、油松、红松、杨树、桉树、美洲五针松、加拿大短叶松、挪威云杉;以及苔藓和地衣等..·HF指示植物:对HF特别敏感的植物是唐菖蒲;因此常用它作生物监测器..此外;金荞麦、葡萄、玉米、郁金香、桃、杏、落叶杜鹃、北美黄杉、美国黄松、小苍兰等..·O3指示植物:美国白蜡、菜豆、黄瓜、葡萄、牵牛花、洋葱、松树、马铃薯、菠菜、烟草、西瓜 ..·C2H4 乙烯指示植物:洋玉兰最为有名..其他有麝香、石竹、蕃茄、玫瑰、香豌豆、黄瓜、万寿菊、皂荚树、香石竹等..·监测NH3的指示植物:向日葵、悬铃木、枫杨、女贞等.. ·监测C12的指示植物:荞麦、向日葵、萝卜、曼陀罗、百日草、蔷薇、郁金香、海棠、落叶松、火炬松、油松、枫杨等..·PAN过氧乙酰硝酸:牵牛花、瑞士、甜菜、菜豆、蕃茄、长叶莴苣、芹菜、大丽花以及一年生早熟禾等..·气候指示植物:如椰子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标志;生长桫椤、莲座蕨的地区表明为热带或亚热带潮湿气候带..·矿物指示植物:如问荆、云杉可用以指示金矿;海州香薷可指示铜矿;喇叭茶可指示铀矿..·潜水指示植物:可指示潜水埋藏的深度、水质及矿化度;如柳属是淡潜水的指示植物;骆驼刺为微咸潜水土壤的指示植物..第五章森林与环境森林forest是指一个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它生物;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显着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复合体..环境是指生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及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森林环境指森林生活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地下空间和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对森林有影响的种种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按环境的主体分类:人类环境、生物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分类: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境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光的变化规律:由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地形特点等的不同;以及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使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也随之变化 ..1光照强度有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坡向;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2光谱成分:由于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辐射强度减弱;光谱成分光质也发生变化..太阳高度升高;紫外线和可见光所占比例增大;反之;变小;长波光比例增加..在空间变化上;低纬度处短波光多;高纬度长光波多;同时;随海拔升高短光波随之增多..在时间变化上;夏季短光波多;冬季长光波多;中午短光波多;早晚长光波多..3光照长度:日照长度随纬度变化而进行不同的周期性变化..随着纬度的增加;最长日和最短日的差距越来越大;即纬度越高日照长短的变化越明显..2.温度的变化规律: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土温的变化.. 1空间变化纬向变化:纬度决定一个地区太阳入射高度的大小及昼夜长短;因此也就决定了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也大;昼夜长短差异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在北半球随着纬度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纬度每增加1度;年均温度大约降低0.5℃..海拔变化: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水蒸气和CO2含量低;地面的辐射散热量大;所以尽管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还是较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 m;平均温度降低0.5-0.6℃;相当于纬度北移1度..2时间变化分为季节变化公转和昼夜变化自转;平均温度10-22℃..3土温变化:白天土壤表面受热后;热量从表土向深层输送;夜间土表冷却后;热量从深层向表层流动..土壤温度的变化比大气要缓慢且稳定;所以冬暖夏凉..水体温度变化:光线穿过水体时;辐射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对数值下降;因此太阳辐射增温仅限于水体最上层..夜晚;特别在寒冷季节;水面温度下降;表层水密度增加而下沉;深层温暖的水上升;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交换充分混合..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是由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的交接空间构成的..最显着的特点是有大量的生物存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气候因子也称地理因子;包括光光强、光质和光周期、温度平均温度、积温、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水分、空气等..土壤是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包括土壤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等..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间接地影响植物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一、光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二、1.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中性植物和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2.光质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适应: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利用可见光区400-760nm;这部分辐射通常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约占总辐射的40-50%..可见光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成分;其次是蓝、紫光;绿光生理无效光此外;长波光红光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短波光蓝紫光、紫外线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并抑制茎的伸长..3.光照长度与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带来了地球上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长期生活在这种昼夜变化环境中的动植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的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是指在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数值1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和甜菜等..短日照植物则是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14小时以上的黑暗才能开花的植物;如水稻、棉花、大豆和烟草等..日中照植物的开花要求昼夜长短比例接近相等;如甘蔗等..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是中间型植物;如番茄、黄瓜和辣椒等..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间短的热带、亚热带;长日照植物在温带和寒带;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夏季..二、温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在零下几度到50℃左右之间..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2.温度对生物发育的影响即有效积温法则: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N·T-T031低温对生物的影响温度低于一定数值;生物便会受害;这个数值为临界温度..寒害是指温度在0℃以上对喜温生物造成的伤害;主要原因有蛋白质合成受阻、碳水化合物减少和代谢紊乱等..冻害是指0℃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植物在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会在细胞间隙形成冰晶;原生质。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1)
母树林是以大量生产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
种子园是由优树的无性系或家系组建的,以大量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
良种采穗圃是为优良无性系造林提供插条和种根的采穗圃。
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去劣疏伐。
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⑴年积温较高、有适度的降水、避免灾害性气候频发地区;⑵地形要平缓、开阔、向阳、面积较大;⑶土壤要土层厚、肥力中等、透气排水好、酸碱性适宜该树种、有灌溉条件等;⑷园址周围应该与同种其他林分有一定的花粉隔离距离;⑸交通方便,有充足的季节性劳力来源。
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整地、确定栽植密度、合理配置无性系、繁殖材料准备(嫁接)和定植等。
良种采穗圃的建立?一个良种采穗圃通常为特定的林业生产单位(林场或苗圃)服务,面积大小要适当,一般为育苗面积的1/10左右。
建圃用地条件一般与育苗地相同,要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劳力充足,通常建在苗圃附近以方便繁殖材料供应。
为便于管理和枝、根采集,圃地按品种或无性系分区,同一品种或无性系的植株集中种植在一小区内。
采条母树的株行距以利于种条生产和管理为准,树种间有所不同,一般在1 m×1 m内。
采条母树的繁殖方式以埋根、扦插为主。
为利于种条的大量生产,采条母树多培养成丛枝式树型,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培养的树型也可以有所不同。
种子成熟:当种胚成长发育成有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等部分,具有发芽能力时。
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
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变得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降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状态时。
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是树木的营养状况。
树木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形成花。
一旦林木结实形成大年,将消耗掉大量所积累的营养物质,因此,树体在短期内很难积累为下次结实所需要的足够营养物质。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第一篇:林学概论-考试资料基础知识题1.森林--是以乔木为主,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2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3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4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5植物分类的方法?一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中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标准,依据最能反映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中的主要形状进行分类。
6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学上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
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同种植物占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具有相同的遗传形状,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后代;与边缘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是指在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植物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的差异。
变种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产生可稳定遗传的形态差异。
变型是指具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但分布没有规律的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
7植物检索表的种类?平行检索表、定距(等距)检索表 8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根据植物体形态构造表现的原始与进化、生殖过程中受精卵是否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把植物界划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群,或化分为无胚植物和有胚植物两大类群。
9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构成的一个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林学概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林学概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林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B. 木材加工技术C. 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森林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水源涵养B. 净化空气C. 碳汇作用D. 无线电信号传输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A. 木材生产B. 野生动植物保护C. 土壤侵蚀控制D. 休闲娱乐答案:B二、填空题4. 林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5.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生态、经济、社会三、判断题6.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必然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改善。
(对/错)答案:错7. 林产品的多样化利用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8. 简述林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林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林学通过科学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其次,林学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再次,林学还涉及到城市绿化、风景园林设计等领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后,林学还关注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9. 描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原则。
答案: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原则包括:(1) 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2) 维持森林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3) 实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可持续生产;(4) 保护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休闲娱乐机会;(5) 确保森林资源的利用符合当地社区的利益和需求;(6)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五、论述题10. 论述森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答案:森林在水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森林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有助于形成降水。
《林学概论复习题》word版
一、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林学、林业、森林的定义?林学的研究对象?森林资源的主体?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影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世界森林资源的类型?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温室效应?联合国减排二氧化碳的举措?碳源?碳汇?碳汇交易?植物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法?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植物检索表的种类?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总初级生产量?生物量?食物链及其类型?物质循环的类型?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良种?苗圃的类型?种子消毒常用试剂?种子催芽的概念?催芽的方法?苗床育苗方式?播前土壤处理方法?播种方法?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阶段)?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苗木防寒措施?扦插生根的机理?扦插成活的关键?插穗生根的类型?嫁接方法?影响移植苗成活的关键因子?苗木假植的作用?种子品质包括?种批概念?净度?发芽率?种子休眠的类型?种子休眠的原因(课件)?种子贮藏方法及其条件?种子的成熟过程包括?生理成熟概念?采种方法?种子调制的概念?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种子干燥方法?自然干燥方法包括?林木群体生长发育阶段?森林生产力概念?立地条件、立地质量?基准年龄?立地类型?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立地分类?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林种?森林按功能分几类?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适地适树的概念?林分结构概念?林分结构包括?林分密度?造林密度作用规律?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种植点配置方式?树种组成概念?混交林?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分?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有哪些?混交比例?造林整地方式?造林方法包括?影响苗木栽植成活的关键因子是?播种方法?分殖造林?分殖造林包括?林地抚育?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森林虫害的类型?森林虫害的防治措施?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二、简述题1.简述层积催芽的作用?2.简述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外界因素?内部因素?3.简述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4.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5.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6.混交林的特点?7.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8.育苗整地的作用?9.营养繁殖法的特点?10.苗木猝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11.为什么说林业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12.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课本P122)三、论述题1.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概论考点(1)
绪论:1.林学的概念:a. 林学是一门营造、抚育森林,对不断增长的木材进行管理的科学。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71)b. 林学是对森林的防护、经营及利用的科学。
(Wagrun, 1986)c. 林学是种植和抚育森林的科学。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1988)d. 林学是对森林的利用和抚育。
(Petit Larouse, 1980)e. 林学是人类管理森林的技术体系。
(卢天良吉,1979)1、什么是林学?林学是研究与林业生产有关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管理森林、保护森林和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
2.林业的概念:林业的定义林业是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它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等多种效益的社会生产部门。
第一章:1.概念:森林林分森林资源(1)森林定义森林是指一定面积的地理空间中,以树木为主体,有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生存,与气候、土壤等外界环境相互影响的生物地理群落。
(2)林分的定义林分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地段。
(3)森林资源概念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其中: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2.描述森林特征的指标及含义(森林分布及优势种)①林分起源:指森林发生形成的原因。
一般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②林龄:指林分的年龄。
通常以林木的平均年龄表示。
林分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龄按龄级统计。
龄级根据树种的生长速度和寿命确定。
龄级由幼林起,用Ⅰ、Ⅱ、Ⅲ…表示。
③林分平均高条件平均高:在树高随胸径变化的树高--胸径曲线上,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对应的树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论:1、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
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科学。
研究对象:森林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因子、森林生态群落。
2、林业:指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的损耗与破坏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酸雨蔓延⑤森林锐减⑥土地荒漠化⑦大气污染⑧水污染⑨海洋污染⑩危险性废弃物越境转移4、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等。
5、我国林业的现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为18.2%,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2005年公布)。
二、森林及其分布: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的木本植物群落,同是也包括其他生物在受环境的制约同是又影响或改造环境形成的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2、森林的特征:①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②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③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④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⑤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3、林分的概念:林分指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单纯林多半是在生境较差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混交林通常是在生境较好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4、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气候、土壤等因素是导致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多样化的主要因子)。
(1)水平地带性:①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条件在纬度上有规律的变化,森林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有规律分布,主要由纬度的热量差异所致。
②经度地带性:在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由沿海到陆降水量一般逐渐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2)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大山体的森林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在一定围,降水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风速增大、太阳辐射增强。
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变化的结果就形成了山地森林的垂直变化,即森林的垂直地带性。
森林的垂直带谱以山地垂直地带性最为完整。
5、世界主要森林类型以及地理分布:(1)针叶林:指北方针叶林,也叫泰加林,包括欧洲寒温带针叶林、东亚寒温带针叶林和北美寒带针叶林、中纬和低纬高山地带也有分布。
(2)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暖温带地区湿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典型的地带性森林群落类型。
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和新西兰也有分布。
我国主要有东北南部、华北地区。
(3)硬叶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多雨的亚热带。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又称常绿阔叶林或樟叶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40°之间的亚热带地区,在欧亚大陆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流域、朝鲜和日本的南部,在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和南美的智力、阿根廷、巴西和玻利维亚,非洲的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岸。
(5)季雨林:分布东南亚地区及南美和非洲。
(6)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以的热带。
主要有:印度马来雨林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些岛屿,往北到达我国西双版纳和岛;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于刚果盆地;美洲雨林群系,南美洲亚马逊和两侧盆地。
(7)红树林:红树林、西方红树林,终年常绿现象。
(8)热带旱原林:小而多刺的植物。
6、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的影响:(1)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①目前把大气成分中水汽、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以及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新的大气成分,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氢代氯氟烃类化合物、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一系列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的这些大气成分流称温室气体。
②温室效应:把由温室气体的浓度在大气层中的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的年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主要温室气体的源和汇:①水汽:水汽是大气中含量最高、温室效应最强的气体。
②二氧化碳:生物体呼吸、燃烧及其死后分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及其水泥生产过程中都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这些过程构成了大气总二氧化碳的源,一般情况下海洋也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汇。
③甲烷:每个甲烷分子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是二氧化碳的10倍多。
④氧化亚氯:氧化亚氯在平流层被光解是氧化亚氯在大气中唯一的汇。
(3)碳循环:地球上的碳库主要有4种,即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系统和岩石圈碳库。
三、主要森林树种概述:1、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空间围多种多样的有机体和生境的丰富性和变异性。
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其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保证;物种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则是改良生物品质的源泉。
2、(1)森林多样性的特点:①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遗传基因的多样性③物种的多样性④生态环境的多样性(2)意义:①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经营的源泉②生物多样性是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标志③生物多样性是持续林业发展的保证,生物多样性是林业发展的需要3、森林生物的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破坏和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②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人类对森林的滥砍乱伐、毁林开荒、乱占林地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巨大变化使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生存的生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
③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
④环境污染。
⑤外来种引入,法制不健全。
⑥自然灾害。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①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②提高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④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资金投入;⑤用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原理指导人类的行动。
5、重要的森林树种:①马尾松(松科、松属):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富含松脂;②火炬松(松科、松属):立木富含松脂,可采割加工成松香,质量较高;③杉木(杉科、杉木属):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之一;④白树:常用的繁殖方法:埋条、扦插,分布较广;⑤白花泡桐(玄参科、泡桐属):常用的繁殖方法:埋条、根蘖;⑥毛竹(禾本科、刚竹属):、、、等地区是毛竹分布的中心,约占全国毛竹总面积的3/5,是我国毛竹生产的主要基地。
四、森林的功能:1、我国的生态环境:①各种灾害频繁发生;②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明显;③荒漠化围不断扩大;④森林资源量少质低;⑤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严峻挑战;⑥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⑦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
2、森林的效益:(1)涵:森林功能中种种使用价值的体现构成了森林的多种效用,在森林效用中,对人类社会有用的森林效益称为森林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2)森林的直接效益:①木材:我国木材生产分布不均,重要的木材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北的、、、以及东部地区的、和等地。
②其他林副产品:我国的油茶的中心产区主要是、、等省份;我国松树种类繁多,其中可以食用的主要有红松、华山松、白皮松的种子等;我国的樟油、樟脑产量占全世界总量大额90%,居世界首位。
我国桐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0%左右。
马尾松、松、华山松、红松以及火炬松都是生产松脂的树种。
其中马尾松是我国主要的产脂树种,树脂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90%。
(3)森林的间接效益;①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A、林冠截流,指降水过程中有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滞留的现象,减轻雨水对土壤的侵蚀;B、林地死地被物层的作用:森林死地被物层通常是覆盖在林地表面的枯枝落叶、落花落果以及其他动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重要来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林地土壤的水文效应:森林土壤孔隙特别是非毛管孔隙度大,为林地水分渗透、蓄积降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调节温度和影响降水:A、对气温的影响:降低林地及周边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缩小年温差和日温差,使其温度的变化幅度降低;B、对降水等的影响:森林能够增加水平降水。
③防风固沙的作用:A、林地降低风速的作用;B、林地防风减灾的作用;C、林地的增产作用;④净化空气、改善环境:A、吸碳放氧的作用;B、吸尘的作用;C、吸收有毒气体的作用:大叶黄、山茶、夹竹桃、广玉兰、泡桐、罗汉松、喜树等则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抗性;丁香、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夹竹桃等对氟化物具有较强的抗性;地衣、苜蓿、荞麦、湿地松等对氟化物非常敏感;就树有毒气的抗性而言,一般情况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⑤森林的杀菌作用:在城市绿化树种中,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的树种有圆柏、柏木、白皮松、雪松、柳松、橙、柠檬、茉莉、复叶槭、稠、黑胡桃、柠檬桉、悬铃木、紫薇等。
⑥降低噪音的功能。
⑦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目前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五大问题。
A、森林生态系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基质保证;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种类为形形色色的遗传基因提供了载体。
3、森林功能和效益设计量和评价指标的容:①生态效益指标: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防风固沙、改善大气质量、维护土地生产力;②社会效益指标:社会进步系数、区域就业人数的增加、健康水平的提高、精神满足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结构的状况、犯罪率的减少等。
五、林木良种生产与壮苗培育:1、林木遗传控制:(1)良种选育是应用遗传学原理选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材料的林木遗传改良工作,其容包括林木遗传理论、林木育种和良种繁育三方面。
(2)选择是林木改良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方法。
(3)林木引种: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进来树种称为引种。
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①现实生态条件:温度、降水和湿度、光照、土壤、风等;②历史生态条件:生态历史愈复杂,其引种栽培的适应性就愈广泛;③不同生态型:生态型一般可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和共栖生态型。
(4)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对遗传基础不同的树种,或同一树种的不同类型或不同个体之间进行的人工交配。
①杂交育种的制定目标:A、改善品质;B、增强抗性。
②杂交亲本的选择:A、考虑育种的主要目的:若育种的主要目的是速生丰产,就必须选择速生的亲本材料;若是抗病、抗旱,则应选择抗病、抗旱的树种作为亲本。
B、亲本双方优缺点能互补,双亲具有育种的目标所要求的性状:选优点多缺点少的,亲本双方优缺点能互补,绝不可有共同的缺点。
C、选择亲本考虑生态适应性:亲本的生态型不同,非加性效应越大,后代的适应性较广,容易从后代中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良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