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知识点湘教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XXX《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的基本国情。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
3.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
4.运用资料,联系现状,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1.基本国情2.区域特色3.中国与世界4.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方案①:图片导入:展示几幅美丽的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要想永远拥有这样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了解她,合理开发她,建设生态文明。
方案②:讲述导入:我们花了一个学年初步了解了我国的地理特征。
了解我国的国情、区域特色、我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为了以后更加合理地建设我们美丽的中国。
方案③:歌曲导入:播放歌颂中国的歌曲。
引导:歌曲唱出了我们的爱国之情和自豪之感。
我们应该投入到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基本国情】讲授进程课堂活动:浏览教材,分小组讨论。
归纳:“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想一想,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你知道我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吗?”教师鼓励学生归纳出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国情。
【区域特色】讲授进程讲述:因天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差别,我国能够按照多种指标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均有各自的特色。
我们以内地地区、沿边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为案例,了解一下各自的区域特色。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9—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和14个内地开放城市,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2)想一想,我国内地地区发展经济具有哪些突出优势?(3)说一说,我国内地地区的经济地位。
归纳:我国沿海地区海岸线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
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环境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系统,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学会分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2.讲授新课:分别介绍我国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3.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湘教版地理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科目地理年级八年级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节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了解中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特色。
过程与方法:1、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及与世界的密切联系。
2、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与世界的密切联系,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学情分析重点:1、能够说出中国的基本国情。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沿海地区、沿边地带、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区域特色。
难点:能够说出中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新课导入:展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举办奥运会的有关图片,用事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今天我们学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板书)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新课学习:(板书)一、基本国情(课件展示)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中国几种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排名表。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表资料回顾、讨论、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人口:数量世界第一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经济:成就巨大,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图表资料回顾、讨论、分析中国的基本国情(板书)二、区域特色(课件展示)大屏幕显示“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分布”图及沿海各省区的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特别是珠三角与长三角的经济增长数据、“中国政区”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图片。
(活动)结合你所学过的内容,对比中国沿海地区、沿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和经济发展特征。
(教师总结)地区差异显著,区域特色鲜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农业和工业基础好,有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城市密集,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经济的外向型特征显著。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八下课件:9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27
作为中学生的你,怎样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8
一、基本国情:
二、区域特色: 沿海—— 沿边—— 沿河——
三、中国与世界:
四、走
道路:
29
P.109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居世界第1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着显
著差距。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21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目前,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 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 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6
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 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 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活动2:议一议,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应该继续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
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积
极发展科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
31
沿长江干流分 布,水陆交通 便利,水资源 丰富,基础设 施较好等。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
9.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 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供电,世
博会将原江南造船厂旧址改造为中国船舶馆,世园会把废弃的
高压铁塔基座改造为魔石乐园。这些做法体现了( C )
①在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
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没有差距
【能力提升】
11.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要不顾一切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 长
B.对于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重新评价,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可以暂缓执行了
6.21 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 )
A
B
C
D
7.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D )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8.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边发展边治理 C.先发展后治理 D.经济的发展有时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名师点拨】 如何分析我国的区域差异?
我们可以阅读“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图,搜集整理我国 沿海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数据,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区 域的经济增长数据,观察“中国政区图”、“黄河流域”、“长 江流域”等图,对比、分析沿海区域和沿边区域、长江流域和黄 河流域,在地理环境江区域特色:以 上海 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 武汉 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 重庆 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
湘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1)
劳动供给出现减少
• 中国劳动力人口总量世界最多,但是目前中国劳 动力人口正呈现出缩减趋势,15—59岁人口从 2011年至2012年缩水了66万,降至9.45亿人,而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到2014年已从2011年顶点下 降了560万。 • 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工资平均每年增长 11.4%。本世纪初,中国工人的工资只有墨西哥 工人的30.2%,而2013年,中国工人的月工资已 经比墨西哥工人高出50.5%,比越南工人高出 168%。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东 南亚的原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中国沿海地区特色 中国沿海地区海岸线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对外联系方便, 有利于对外开放。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京津冀、长江三 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内地产生 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二、中国沿边地区特色 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 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沿边地区应积极利用边境口 岸,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重庆
兰州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1)找出重庆、宜昌、 岳阳、武汉、黄石、九江、 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 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 共同点是什么?并具备哪 些发展优势?
长江经济带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长江经济带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 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 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 依托黄金水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 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谋划中国经济新棋 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 策。
中国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指 标 1978
2018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知识点 (新版)湘教版
第八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一.基本国情1.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人口: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经济:成就巨大,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区域特色1.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1)有利条件:中国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和星罗棋布的岛屿,这为中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2)开发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区,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2.沿边对外贸易潜力巨大(1)有利条件: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2)开发措施:在沿边地区,国家相继开放了一系列边境口岸,与邻国开展广泛的边境贸易。
(3)发展成就: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云南的旅游业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3.长江、黄河流域横贯东、中、西(1)黄河流域: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
(2)长江流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三.中国与世界1.发展变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3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2位。
(2)20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现状,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的影响,掌握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以及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等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逐步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环保问题产生兴趣,愿意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现状,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的影响;掌握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为构建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现状,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和解决方法。
4.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一册课件: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PPT
)
解析: 2010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 仅次于美国, 经济总量升至 世界第 2 位。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7
7.不同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风土人情各有特点, 如果把中国每个省级 行政区域单位都用拟人化的漫画代替, 那将是非常有趣的, 2013 年 1 月 18 日, 台湾一学生所创作的大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拟人画在网上 得到一致好评。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漫画分别表示的是( A )
互动课堂理解
【例 2】 各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 的, 下列工程最能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长江中下游防护林 D. “ 三北”防护林 解析: 西气东输是个双赢工程。对西部地区来说, 可以把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东部来说, 能缓解东 部能源紧张的状况, 并能调整东部的能源消费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改 善大气质量。 西气东输工程利用西部的能源优势, 来弥补东部能源的 缺乏, 以获得“双赢”,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答案: A )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7
2.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典 型的( D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D.季风气候
解析: 中国所在大陆——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东临世界上最 大的大洋——太平洋, 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季风气候最典型。
A.甲地雪山连绵 C.丙地较为干旱
B.乙地有“ 地上河”现象 D.丁地是小麦主要种植区
解析: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此线以北是我国 的北方地区, 是我国小麦、 温带水果等的主要种植区, 也是我国水土流失 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携带了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 使下游成为“ 地上河” 。 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 气候湿热, 是我国水 稻、油菜、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综合复习
自然条件_复__杂__多__样__,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_人__均__占__有__量__比__较__少__ 世界上_最__大__的_发__展__中__国__家_____
沿海地区 京__津__冀__、_长__江__三__角__洲__、珠__江__三__角__洲___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
中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图
中国地形分布图
(3)图中⑤地生态安全工程位于我国四大 ① 地理区域中的_青__藏__地__区___,该地区主要的土
地利用类型是_草__地___。
(4)据图说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两大
高原名称,简述其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原因 中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图
【解析】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人口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不足, 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不 足,无法完全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还需从海外进口自然资源;我国国 土辽阔、物产丰富,但区域之间的差异也特别大;我国地大物博,人口 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因此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区域差 异显著
经济
成就巨大,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例1 ( 辽宁本溪中考)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B.我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C.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区域之间的差异也特别大
D.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已经很小,所以应该以节约为主
高山高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黄河 长江
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制造业基地
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 巨龙
例2 (辽宁铁岭中考)为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中国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指 标 1978
国土 面积 3 1/3 1990
矿产 资源 3 3/5 2000
耕地 面积 4 1/3 20 6 1/5 2011
GDP居世界位次 人均国民总收入居 世界位次 参与排序的国家数
10
175
11
178
6
141
5
128
2
121
2
114
188
200
207
208
215
213
自然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 量位居世界前列。 人文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和人均经济量较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钢 1
煤 1
原油
发电 水泥 化肥 量
4 1 1 1 油菜 指标 棉布 谷物 肉类 籽棉 大豆 花生 甘蔗 茶叶 水果 籽 排名 1 1 1 1 4 1 1 3 1 1
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UN)、 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自由 贸易区、国际能源组织 、国际科学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 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 界卫生组织(WHO)、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议会论坛 、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国 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9.1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3)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材分析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的基本国情;2.了解部分地区的区域特色;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习重点1.知道中国的基本国情;学习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学过程学法指导: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课前导学:1.中国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较。
2.、、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3.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的旅游业成为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4以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5.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组织。
2008年,中国在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0年,中国在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6.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着力推进发展、发展和发展.互动探究讨论: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出三点即可。
课堂训练1.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C.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个性空间D.地区发展差异不明显2.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A.俄罗斯B.巴西C.中国 D.印度3.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在哪一年?()A.1999年B.2000年C.2001年 D.2002年4.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B.流行病的防治C.资源的短缺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5.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D.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6.在某地一条街的牌匾和玻璃窗上,来自湖南的贝贝看到“鲁菜”“川菜”“粤菜”“湘菜”如果他们想吃家乡菜,应该进挂哪种招牌的店()A.人鲁菜B.湘菜C.粤菜D.川菜我的收获。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的基本国情。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
3.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
4.运用资料,联系现状,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学习任务一:基本国情【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6页,归纳我国在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1)自然方面:中国自然条件_________,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2)人文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_____。
(3)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国家,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习任务二:区域特色【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6-107页,结合图9-2,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
(1)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长江三角洲和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2)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边界贸易发展迅速,旅游业成为省的经济支柱。
(3)黄河流域: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
长江流域:以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使长江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学习任务三:中国与世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8-109页,总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也需要。
学习任务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合作探究】1.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环境问题?2.针对以上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呢?【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B.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C.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D.各类自然资源,分布均匀2.从经济发展程度看,目前我国属于()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中等发达国家D.超级大国3.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是()A.UNB.OPECC.WHOD.WTO4.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经济走向全球化B.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不再紧密C.国与国之间竞争减少D.和平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5. 我国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已经解决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C.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D.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发展的正确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基本国情
1.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人口: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经济:成就巨大,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区域特色
1.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1)有利条件:中国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和星罗棋布的岛屿,这为中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2)开发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区,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2.沿边对外贸易潜力巨大
(1)有利条件: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2)开发措施:在沿边地区,国家相继开放了一系列边境口岸,与邻国开展广泛的边境贸易。
(3)发展成就: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云南的旅游业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3.长江、黄河流域横贯东、中、西
(1)黄河流域: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
(2)长江流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三.中国与世界
1.发展变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3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2位。
(2)20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
(3)2010年,中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其中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 位,制造业总产值居世界第2位。
(4)20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1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2位。
(5)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0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
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等。
2.采取的措施: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