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成语释义及出处故事
老马识途成语释义及出处故事导读:【成语】:老马识途【拼音】:[lǎomǎshítú]【解释】:途:路,道路。
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
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举例造句】: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成语典故】: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会这一套。
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
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
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
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
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北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
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加战斗。
山戎的首领叫密卢儿,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
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
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
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
”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
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
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领密庐投奔孤竹。
孤竹国君答里呵听从宰相兀律的建议,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
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挑选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带路,走出沙漠,乘机攻占孤竹,杀死答里呵。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典故】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韩非子·说林上》
【释义】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近义词】识途老马、轻车熟路、轻车熟路
【相反词】不知所以、乳臭未干
【押韵词】如手如足、视有如无、应付自如、熔于一炉、乌合之卒、捶胸跌足、支支梧梧、矫世变俗、天赐之福、依样画葫芦、......
【成语示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
【成语例句】
◎老马识途的成语,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
◎其实这个"日本名"不过是"老马识途"成语的另一种用法,其实不是我们要他改的那种。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附赏析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附赏析老马识途,途:路,道路。
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作品名称老马识途外文名称 The old horse knows the way back 创作年代春秋作品出处韩非子·说林上文学体裁文言文作者韩非子拼音lǎo mǎ shí tú 进义词识途老马、轻车熟路、驾轻就熟基本信息释义:途:路,道路。
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反义词: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语法结构:主谓式感情色彩:褒义词灯谜:老马识途(打一行政法名词)谜底:记过引申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
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
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例举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清·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1]相关词语【老马识途】毛滂《寄曹使君》诗:“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知道】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马老知道】钱谦益《费县道中三首》之三:“枥中马老空知道,爨(cuàn)下车劳枉作薪。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huán)公远征孤竹国。
春天出发,直到冬天才回来,当他们走进一个山谷里的时候,很不幸,他们迷失了方向。
正在左右为难,相国管仲牵来一匹马,说老马能认路。
于是他们解开马的缰(jiānɡ)绳,然后由老马自己随意走。
老马在前面走,众人跟在后面,转来转去,曲曲弯弯,终于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去的路。
老马识途——识:辨认。
比喻对情况熟悉,经验丰富,往往能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韩非子·说林上》)
想一想
“老马识途”的“识”与“慧眼识金”的“识”,意思一样吗?。
老马识途的典故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的典故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拼音】lǎomǎhítú【释义】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近义词】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相反词】不知所以、乳臭未干【押韵词】如手如足、视有如无、应付自如、熔于一炉、乌合之卒、捶胸跌足、支支梧梧、矫世变俗、天赐之福、依样画葫芦、。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韩非子·说林上》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领密庐投奔孤竹。
孤竹国君答里呵听从宰相兀律的建议,杀掉密庐假降齐军,并把齐军引向旱海沙漠。
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挑选几匹漠北的老马给齐军带路,走出沙漠,乘机攻占孤竹,杀死答里呵。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
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工作中老马识途之人的指导必不可少。
2、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祕的最佳指引。
3、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4、原盼他老马识途,没想到竟然和我们一样初游此地,这下可要冒险了。
5、团中就你老马识途,这次旅游理当由你作导游。
老马识途历史典故
老马识途历史典故
“老马识途”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有经验的人能够识别道路和方向。
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管仲。
有一次,管仲率领军队攻打孤竹国,途中迷失了方向。
这时,管仲看到一匹老马,就让士兵们跟着这匹老马走。
老马在前面带路,最终带领齐国军队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成功攻下了孤竹国。
这个故事体现了有经验的人或者事物的重要性,也展示了老马的智慧和能力。
后来,“老马识途”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
它强调了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智慧和经验的尊重和赞赏。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解析老马识途,途:路,道路。
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作品名称老马识途外文名称The old horse knows the way back 创作年代春秋作品出处韩非子·说林上文学体裁文言文作者韩非子拼音lǎo mǎ shí tú 进义词识途老马、轻车熟路、驾轻就熟基本信息词条:老马识途老马识途老马识途释义:途:路,道路。
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反义词: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语法结构:主谓式感情色彩:褒义词灯谜:老马识途(打一行政法名词)谜底:记过引申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
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
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例举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清·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1]相关词语【老马识途】毛滂《寄曹使君》诗:“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知道】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马老知道】钱谦益《费县道中三首》之三:“枥中马老空知道,爨(cuàn)下车劳枉作薪。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出处《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途”路。
老马重新认识道路。
比喻存有经验的人熟识情况,能够在某个方面起至提示的促进作用。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存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够找寻回家回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就是老马,也可以存有重新认识路途的本领。
于是他对齐桓公说道:“大王,我指出老马存有向导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萨兰勒班县大军出来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一试。
管仲立即挑选出几匹老马,找出缰绳,使它们在大军的最为前面民主自由奔跑。
也真怪异,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前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跑、最后终于踏进山谷,找出了回齐国的大路。
发音lǎomǎshítú释义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原文《韩非子·说道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抵,蒙蔽诛之。
管仲曰:‘老马之智需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成仙。
”老马识途的故事示例近义词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反义词不知所以。
【语文知识点】老马识途的故事和道理
【语文知识点】老马识途的故事和道理老马识途,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接下来分享老马识途的故事和道理。
公元前663年,燕国受到敌国的侵略,齐桓公应燕国的请求,出兵远征侵略燕国的那个国家。
那个国家路途遥远,大概位于现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齐国军队出发时还是初春季节,而凯旋时已是深冬了。
齐军来时的路已经被冰雪覆盖,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不熟悉地形的齐军很快便在一个山谷里迷路了。
齐桓公没有办法,只得命令军队暂时在山谷里驻扎下来,同时不断地派出侦察兵探路,可是依然没有找到来时的路。
这可怎么办啊?周围荒无人烟,离春天又还有那么长的时间,齐军的粮草根本支撑不到那个时候,到时齐军人马全都会被饿死或冻死。
齐桓公十分着急,一筹莫展。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情况越来越危急。
上卿(相当于后来的氶相,是那个时候齐国最大的官)管仲也非常着急,他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想法:既然狗离家很远都能找到主人家,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说不定也有认路的本领。
于是,他向齐桓公提议:“听说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在这紧要关头,不妨让军中的老马试一试,看看它们能不能把我们带出这个山谷。
”齐桓公便命人挑选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部队前自由地行走。
结果这几匹老马都不约而同地朝一个方向跑去,齐桓公率领部队紧跟在后,终于走出了山谷,回到了齐国。
老马喻指那些经验丰富的人,他们能看清方向,为新人指引前进的方向。
小朋友们应该多听家长和老师这些“老马”的指导。
1.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2.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3.“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
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遥、再崎岖,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老马识途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老马识途老马识途,是中国的一个著名的成语。
成语故事中的老马,是指经验丰富的老马。
老马经过多年的磨练,已经对周围的环境足够熟悉,知道如何避开危险,如何抵达目的地。
这个成语告诫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当学习老马的谨慎和从容,才可能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朝的著名将领陈霸先(Chén Bà Xiān)与北魏军队交战的事件。
据传,陈霸先将领导的部队在和北魏军队作战时,疏于侦查和谋划,军队被北魏军队打散。
此时,周围寸草不生、险阻重重的山路上只剩下陈霸先、他的一匹老马和几名手下。
陈霸先迷失在山中,挣扎着想寻找一条通往安全之地的道路,但却迷失在森林、悬崖和曲折的山道中。
然而,陈霸先的老马所经过的地方,无论是没膝的泥泞,还是崎岖的峭壁,有时是枯草堆砌,有时是灌木丛生,老马都轻松自如、一路稳健地前行。
陈霸先敏锐地发现,老马一马当先,散发着沉着、自信和果断的气质,证明它深知如何应对任何环境和困难。
最终,老马带着陈霸先和他的同伴安全离开山中,并根据老马的经验,找到了回去的路。
陈霸先很感动,赞叹老马真是杀了他一匹宝贵的战马,但救了他的生命和事业。
故事中的老马,不仅是一匹作战、冲锋陷阵的战马,更是一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老人。
老马被描绘为知道如何走出危险和困境的动物。
明确竖立“老马”这一形象,以譬喻世事难周,需要有经验和智慧,才能避险进益。
陈霸先回到部队后,借助老马的经验,制定了更明智、更有效的战略,并最终挫败了北魏的军队,缔造了辉煌的战绩,为南朝梁朝立下了赫赫的功劳。
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可以看出,老马不仅代表一种个体动物,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重视老人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尤其是学习老一辈人的经验和智慧,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水平。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向老马一样,经历岁月的洗礼,在生活和事业中不断汲取经验、吸取智慧,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老马识途 - 幼儿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 - 幼儿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
出处《韩非子。
说林上》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途”路。
老马认识道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
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范文一老马识途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意思是形容有经验的人对某件事情非常熟悉,可以熟练地掌握和处理。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老马识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做阿明的小男孩,他很喜欢骑自行车到城外去玩。
在一次远足时,他骑着自行车打算沿着河边的小路走,没想到在半路上迷了路,怎么都找不到回去的路。
这时,他看到了一匹老马,赶紧跑上前去问路。
老马听完他的问题,立刻转过头来,朝着某个方向行去,阿明紧随其后,不一会儿就走回了村子。
这时,阿明想起了老马识途这个成语,他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决定要多看看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马虽然是动物,但由于其长时间的生活经验,他能够正确地判断方向,指引前行。
同样,人也是一样,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写作重点:该文以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老马识途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成语的含义,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同时,通过描述小男孩的反思和决心,引出了关于学习的意义,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可读性。
用词分析:该文用语简洁明了,避免繁琐的描写,突出了重点,较容易被读者接受。
同时,使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等,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例如“老马听完他的问题,立刻转过头来”,“他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范文二老马识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成语,意思是说熟练的人对某件事情非常熟悉,除此之外,心中也颇有主见。
这里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老马识途的故事。
从前,有一名少年军官被指派去打击一个藏在山区的歹徒。
他充满自信地拿着地图和指南针,出发了。
可没想到,途中他迷失了方向,完全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才是正确的。
此时,他遇到了一位老牛仔,请求他帮忙寻找方向。
老牛仔仔细观察了一下,然后把指南针和地图拿走,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罗盘,说道:“不用看地图了,方向是这个方向”。
少年军官把老牛仔领着往前走,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目标。
成功归来后,少年军官回想起来,才发现自己的判断力和方向感真是太差了,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只有老牛仔才是真正的老马识途。
成语老马识途的主人公
成语老马识途的主人公
途:道路。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
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管仲。
这个词可以用来赞誉经验丰富的老人。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老马识途”即由此演变来。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接受燕国的请求,由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行,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
当齐军赶到燕国时,山戎的军队已经掠走财物,逃到孤竹国去了。
管仲建议跟踪追击,一举歼灭孤竹国,以求得北方的安全。
齐桓公同意,率军紧追。
不料追过去却发现,山戎和孤竹国的国王都吓得逃跑了。
齐国大军继续追击,最后终于取得胜利。
齐军是在春天出征的,凯旋而归时已经到了冬天。
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山谷里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着出去的路。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军队有限的给养在逐渐地减少,长此下去,大军就会困死在山中。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老马识途的主人公管仲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军队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许会有像狗一样认识路途的本领。
征得齐桓公的同意后,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结果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同一个方向前进,大军就这样跟着它们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也有人说曹操曾经使用过这个办法,这种说法有待考证。
关于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关于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是指老马能够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能够起到引导作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老马识途这个成语的由来吧!老马识途成语故事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会这一套。
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
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
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
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
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北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
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加战斗。
山戎的首领叫密卢儿,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
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
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
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
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
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
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
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
我看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
另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旱海,又称迷谷,那里茫茫沙漠无边,路途难辨。
如果能把齐军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齐侯人马全军覆没。
黄花听到这里动了心眼。
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
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
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途”路。
老马认识道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
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导读:【成语】:老马识途【拼音】:[lǎomǎshítú]【解释】:途:路,道路。
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举例造句】: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成语典故】: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会这一套。
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
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
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
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
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北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
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加战斗。
山戎的首领叫密卢儿,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
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
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
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
”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
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
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
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
我看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
老马识途——名著成语出处及解释
老马识途——名著成语出处及解释
成语解释:
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成语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
成语例句:
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近义词:
识途老马:比喻熟悉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驾轻就熟:做事从轻松的着手,由熟悉的开始。
比喻技艺娴熟,毫不费力。
足下旧地重游,可谓驾轻就熟,一路顺风。
轻车熟路:驾着轻载的车在熟路上行走。
比喻有经验的事情容易办好。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
宋-辛弃疾《贺新郎·逸气轩眉宇》
反义词:
不知所以:不知事情的缘由,感到疑惑。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共10张PPT)
和“ 〞有关的诗句
•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翰?凉州词?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有一年春天,齐桓公和宰相管 仲率领军队,攻打孤竹国。
一直打到了冬天,才迫使孤竹国君放弃了城池,率领部下 躲入深山。
齐桓公下令追赶,可这时,厚厚的积雪已经掩盖了马车道的 痕迹。齐军兵马很快就迷了路,齐桓公为此很着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更熟悉情况,了解事物。 由老马代领着,果然就慢慢回到城里。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更熟悉情况,了解事物。 这时,聪明的大臣管仲,想出了一个方法,他让士兵选出几匹老马,放开缰绳,士兵们只需跟在老马的后面。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牛头马面、走马观花、一马平川、马瘦毛长、万马奔腾、一马领先、汗马功绩、走马上任、天马行空、万马齐喑、铁马金戈 、人仰马翻、兵强马壮、蛛丝马迹、车水马龙、鞍前马后、兵荒马乱、人高马大、青梅竹马、指鹿为马、招兵买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千军万 马、单枪匹马、马马虎虎 一直打到了冬天,才迫使孤竹国君放弃了城池,率领部下躲入深山。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更熟悉情况,了解事物。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更熟悉情况,了解事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更熟悉情况,了解事物。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成语典故:老马识途
成语典故:老马识途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途”路。
老马认识道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
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本文是关于老马识途的意思及成语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
老马识途
【拼音】:
[lǎomǎshítú]
【解释】:
途:路,道路。
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
【举例造句】:
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成语典故】:
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会这一套。
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
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
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
我们不如一追到底,
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
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北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
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加战斗。
山戎的首领叫密卢儿,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
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
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
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
”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
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
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
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
我看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
另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旱海’,又称‘迷谷’,那里茫茫沙漠无边,路途难辨。
如果能把齐军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齐侯人马全军覆没。
”
黄花听到这里动了心眼。
于是去杀了密卢,割下了首级,直到齐侯军中,献上密卢首级,并称答里呵已经率军逃跑,自己愿归顺齐侯,为齐军引路,追击答里呵。
齐侯见黄花献上密卢首级,便信以为真,
率领大队人马跟着黄花向北追击。
黄花在前面带路,齐侯人马随后紧跟。
进了沙漠,才拐了几个弯就找不到路了。
茫茫无垠(yín)的黄沙,好似静静的大海,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
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奸计。
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风一个劲地刮,冻得士兵直发抖。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
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队人马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
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
”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
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
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
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
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
”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遇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知道学习和吸收圣人的智慧,这太过分了。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
燕
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
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
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敌人。
山戎国和孤竹国的军队听说齐国的军队打来了,就吓得躲进了深山荒林中。
齐桓公顺着敌人的踪迹攻进深山。
最后,把敌人的军队打得四散逃奔。
齐桓公取得了胜利,并把敌人掠夺的财物也夺了回来。
当他们要返回齐国时,这时他们却迷了路。
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
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
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
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
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
”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
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