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因素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而 ,利率 对储 蓄行 为的影 响并不 止如此 。如果 只是从 单
济发展 提供 了有 力 的资金 支持 ,为我 国金融 环境 的稳 健运 行提供 了保 障 。但是 ,高储 蓄行 为 的弊端也 随之 凸显 。 近 些年来 ,我 国居 民不 断下 降 的平 均消 费倾 向伴 随着高储 蓄 的发生 而 长期存 在 。在 我 国这种 经济增 长需 要 消费需求 来 拉动 的情况 下 ,储蓄 高增长 现象 实非 政策 当局所 乐见 。 由 于高储 蓄 的存在 ,使 得 投资 需 求 和净 出 口拉 动 经 济 增 长 , 进而形 成 了经济 运行 的 内在 不稳 定性 。此外 ,由于居 民 的 高储 蓄增加 了商 业银行 的风 险 ,这是 因为在 中国居 民储 蓄 存 款 主要形 式是 银行存 款 。风险 向银行 的集 中阻 碍 了整 个 金融 系统 和 国民经济 的快速 发展 。另外 ,由于高储 蓄 的存 在 ,居 民用 于消 费 的资 金有 限 ,影 响 了整 体 的消 费水 平 , 使 得居 民的福利 水平受 到 限制 。
纪艳香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因素分析
市场 调 研
影 响 我 国居 民储 蓄 行 为 因素 分 析
纪 艳 香
( 云 南财 经 大 学 财 政 与经 济 学 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2 2 1 )
[ 摘 要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经 济快速 发展 ,居 民储 蓄呈现 出很 明显 变动 。本 文 分析 了影 响居 民储 蓄 变动 的主要
2 我 国储蓄 现状
2 . 1 中国居 民储 蓄额 的变 化 中国居 民收入分 配格 局 自经济 体制 改革 以来发 生 了巨 大变 化 。其 中变 化 之 一是 其 在 国 民 收入 所 占比 重 明 显 提 高 。所 以 ,居 民的 消费和储 蓄 等经济 活动 对经 济发 展的 意

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原因致使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数量存在变动问题。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常常被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之一。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因素进行分析与阐述,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逐渐增加。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数额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改变等原因致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发生变化。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常常被作为评价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指标,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因素(一)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主要是指居民将可支配收入中除用于消费以外用来存入银行或者用于购买各种证券的一部分剩余收入,由此可见,居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组成部分。

居民的储蓄存款数额会随着居民的收入而发生变化,居民的个人收入越多,相应的储蓄存款数额就会越大。

有数据显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其储蓄利率相对较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居民的收入水平制约了人们储蓄能力的提升。

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的国家,尤其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储蓄利率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而有所提高,可见居民个人的可收入支配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有着很大影响。

(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经济市场存在通货膨胀问题,相应的人民币价值就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引发物价上涨问题的发生。

通货膨胀率是反映物价上涨水平的具体指标,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又会导致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数量。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影响因素分析储蓄存款对于城乡居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手段,能够提供收入保值和财富增值的功能。

然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大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影响。

一、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是直接影响其储蓄存款余额的关键因素。

较高的收入水平意味着城乡居民有更多的剩余资金用于储蓄,因此他们的储蓄存款余额更高。

相反,收入水平较低的城乡居民可能更难有资金进行储蓄,导致储蓄存款余额较低。

二、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会对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地区的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那么城乡居民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收入,从而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储蓄。

相反,就业机会有限、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可能相对较低。

三、金融体系发展水平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也会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造成影响。

一个完善、高效的金融体系能够提供便捷的储蓄渠道和高收益的储蓄产品,激励城乡居民增加储蓄存款余额。

而金融体系不完善、渠道有限的地区,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可能较低。

四、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较高的利率意味着更高的收益,因此可以激励城乡居民增加储蓄存款。

相反,如果利率较低,城乡居民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投资方式,而非储蓄存款,从而导致储蓄存款余额较低。

五、消费习惯和意识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意识也会影响其储蓄存款余额。

如果城乡居民有稳定的消费习惯、理性的消费观念,他们更倾向于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

相反,如果消费习惯较为浪费、消费观念较为冲动,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可能较低。

结论: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收入水平、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利率水平以及消费习惯和意识都对储蓄存款余额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创造有利的利率环境,并加强公众教育,鼓励城乡居民增加储蓄存款,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居民储蓄存款之因素分析

影响居民储蓄存款之因素分析
实 现 了经 济 软 着 陆 。 后 , 达 到新 的经 济 此 为 来 , 民投 资 渠 道 增 加 较 多 , 速 了对 居 民 居 加 消 费 增加 、 本 市 场 繁 荣 有所 减 小 , 是 国 资 但
增 长 目标 , 中央 银 行 于 1 9 年 5 第一 次 下 储 蓄 存 款 的分 流 。 96 月 调 利 率 。 是 , 9 年 爆 发 了 亚 洲 金 融 危 可 1 7 9 ( ) 券 市 场 的 资 金分 流 。 1证 机 , 机 波 及到 全 球 、 对 我 国 经济 产 生 了 危 并 2 0 年 l 月2 日 , 0 6 2 0 央行 发 布 了2 0 年第 06 较 大 的 影 响 。 得 我 国 出 现 ; 济 增 长 缓 四 季 度 全 国城 镇 储 户 问卷 调 查 , 果 显 示 , 使 经 结 慢 ; 效 需求 明显 不 足 ; 品过 剩 等 严 重 问 选 择 储 蓄 存款 为 最 主 要 金 融 资 产 的居 民人 有 产
存 款 利 率 对 居 民储 蓄 有 两种 效 应 , 即 收 入 效 应 和 替 代 效 应 , 相 对 强 弱 决 定 储 其 蓄和 利 率 的 相关 关 系 。 典 学派 认 为 , 古 存在 通货 膨 胀 的 条件 下 , 果信 息是 完 全 的 , 如 且 人们 对 通 货 膨 胀 可 以 形 成 准 确 预 测 , 公 则 众 根 据 实 际利 率 进 行 储 蓄 决策 , 率 上 升 , 利 储 蓄 增 加 ; 率 下 降 , 蓄 减 少 。 实 际 上 利 储 但 经济 信 息是 不 可 能 完 全 的 , 没 有 对 通 货 在 膨 胀 形 成 正 确 预 期 的情 况 下 , 们 将 产 生 人 “ 币幻 觉 ” 应 , 名 义 利 率 的 高 低 对 储 货 效 即 蓄 产 生 实 际 的 影 响 , 样 利 率 对 储 蓄 的 两 这

《居民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2000字

《居民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2000字

居民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1.房产交易额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处于较大水平,并且高昂的房价也已经影响到民生问题,关于两者的研究也颇为成熟。

王文君(2019)认为,房价的上涨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并相互推动彼此上升。

在彼此不断相互促进的上升过程中,拉大了我国分配差距,同时这样的分配差距会进一步刺激房价上升。

这样的“恶性循环”会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让低收入者感到社会的不公平,进而造成社会不稳定[1]。

安艳庆(201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房价的提高会进一步拉到城乡收入差距,具体的内在机制在于其打破了城乡收入上升速度的平衡,其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与政府调控,则会削弱房价的整体提升[2]。

杨璐嘉(2019)认为,房价上涨主要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有所影响,要低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人口老龄化与房价上涨的交互影响可以改善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会降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减缓房价的上涨,从而改善了我国居民人均收入[3]。

但部分学者认为,房地产价格上升对促进经济增长,释放经济活力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并有利于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进一步缩小。

袁雯娟(2019)利用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动态变化,其中的房价更是会加大贫富差距,而贫富差距的出现,又会反过来抑制房价的上升。

究其原因,是在于当我国贫富差距增大时,政府会通过相关政策限制通过不动产效应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导致房子的预期下降,影响房地产需求价格[4]。

刘超(2021)经调查发现,部分居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从而会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而随着外地市民的进入,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就形成新的需求者,从而促进了房价的上涨[5]。

2.国民生产总值大量研究证明,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存在一定的联系。

张庆(2019)认为,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是一个能够引起共鸣的一个话题,根据之前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它的制度,但是若要制度能够顺利执行,那么就一定离不开社会的公平,但是就算是在当今这个高速发达的世界,各国还是有不公平的事件发生,比如男女平等,受教育权,抚养权等[6]。

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论文

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论文

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储蓄率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高低会对经济增长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

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当前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途径,并让我们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文以1979-2002年的城镇居民的数据为样本,引入居民收入,一年期储蓄利率,通货膨胀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等4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各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储蓄;回归;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一﹑问题提出背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也为我国从容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保障。

然而高储蓄率也抑制了我国消费,导致内需不足,从而进一步抑制了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当前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途径,并让我们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数据及模型建立本文选取了1979-2002年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 0+ 1x1+ 2x2+ 3x3+ 4x4+u三﹑模型数据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y=-0.3265+0.2527x1+0.0320x2+0.4719x3+1.3292x4+ur2=0.902429,修正 r2=0.881888,拟合优度较好,系数的符号也基本上符合经济意义。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中x1的p值=0.1309>0.05,x3的p值=0.0612>0.05都通不过t检验,在拟合优度较高情况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来源:《时代金融》2021年第13期摘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步骤如下:引入四个主要因素,建立储蓄函数,利用所选取的各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最后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检验得出结论: GDP年度增长率和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对居民存款储蓄率影响较小,而储蓄利率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较大。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储蓄函数回归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

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高储蓄率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抑制了我国消费,导致内需不足,从而使得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步伐减缓[1]。

为了能够更好地深入了解各种因素对于城镇居民储蓄率的直接影响,本文将以2002—2016年城镇居民数据为样本,引入了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和GDP 年度增长率四个变量,并综合运用 EViews10 软件对被解释的变量城镇居民存款率进行回归分析。

二、文献综述曹志强、崔文俊认为,我国居民储蓄率不断升高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所决定的,同时房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居民储蓄率的节节攀升[2]。

袁霓对居民储蓄的研究表明,老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存款率具有正向影响,对农村居民存款率的影响却是负向的[3]。

丁莹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会降低居民储蓄率,但影响不明显[4]。

许傲对影响居民存款率的研究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存款所占的比重就会越高,即收入对存款的影响是正向的。

并且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率越高,人们的消费意愿以及消费能力就会下降,相对存款的部分就会降低[5]。

三、变量选择许多因素都能影响居民储蓄率。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人们的储蓄水平主要受到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引言储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居民储蓄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对于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居民储蓄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相关因素。

一、收入水平和储蓄率的关系收入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在储蓄方面可能会更加充裕,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率越高的概率就会越大。

在实际情况中,并非所有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都能够保持高的储蓄率。

在我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储蓄率的提高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有些家庭收入水平较高,但是储蓄率并不高,这可能和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观念有关。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以便更好地探讨收入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

家庭结构对储蓄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家庭结构多样化,不同的家庭结构可能会对储蓄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家庭结构越稳定,储蓄率越高的概率也会越大。

有稳定工作的夫妻双方,他们的储蓄率可能会相对较高;而单身人士或者离异家庭的储蓄率可能会相对较低。

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探讨家庭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

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一般来说,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能力更强,对于储蓄也更加重视。

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他们的储蓄率可能会更加高。

而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他们的储蓄率可能会相对较低。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储蓄率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探讨教育水平对储蓄率的影响。

四、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和储蓄率的关系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也是影响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也不同,这可能会对储蓄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史冬梅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12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

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三个因素——居民收入、通货膨胀率与利率。

通过图表及协整检验,验证三因素的影响及其强度,进而提出了几点建议:维持城乡居民收入适度增长;保持适度通货膨胀水平;加深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配套体系建设。

关键词:居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利率居民储蓄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43-03一、引言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居民储蓄也因此而不断增长。

截至2009年末,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6万亿元(如图1)。

对于巨额储蓄的存在,各方观点不一。

积极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方面支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者,可以支持我国反腐败的进程,因为有关学者认为贪污腐败的款项是储蓄的来源之一(张力生,罗永进,2005)。

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巨额储蓄的存在也给我国各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储蓄的增加使得居民消费需求下降,迫使政府财政赤字、国家债务连年增加,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伸缩自如,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被削弱,仅能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发挥效力,而根据罗伯特·蒙代尔的政策指派理论,这又使得我国对内的经济调控功能被削弱;另一方面,储蓄的迅速攀升使得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状况又连年处于亏损状态,不能靠自身结余来补充资本金,而通过发行债券、央行贷款,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不但会造成银行债务的不断积累,而且会造成社会通胀压力。

这一系列原因又增大了国有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经营风险。

已有的储蓄理论将储蓄的变动归因于以下因素:利率效应,如Balassa(1992),Gvlfason(1993),Ogaki,Ostry和Reinhart(1995)等等;经济效应,如Carroll和Weil(1994),King和Levine(1994),Blomstrom,Lipsey和Zejan(1996),Paxson(1996),In和Doucouliagos(1997),Deaton(1997), Vanhoudt(1998)等等;收入效应,如Modigliani(1966),Gupta(1987),Rossi(1988),Edwands(1995),Schmidt-Hebbel和Serven(2000)等等;人口年龄结构效应,如Bosworth,Burtless和Sabellhaus(1991),Deaton&Paxson(1994),Chmidt-Hebbel和Serven(2000)等等,另外还有通货膨胀效应、财富效应和国外储蓄效应等。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F i n a n c i a L Vi e w I金融视线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
基于扩展 的柯布一 道格拉斯模 型
6 1 0 1 1 0
陈姝 静
四 川 师范 大 学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四 川成 都
摘要 : 居 民储蓄存款 余额 关乎 着 国民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 经济的稳 定 , 对经 济增 长、投 资以及居 民的生活等方 面都 有 着不 同程度 的影 响。 鉴于 已有研 究成果和 中国经 济现状 , 以居 民收入水平 、存 款利率 、通货 膨胀率和 基尼 系数 四 方 面作 为影 响居 民储 蓄 存 款 余 额 的主 要 因 素 , 基 于 柯 布 一道 格 拉 斯 函 数 和 弹性 理 论 , 利 用近期2 0 0 2 _ 一 2 0 1 1 年 数据 , 分 析 这些 因素对居 民储蓄存款 余额的具体影响程度 。 关键 词 : 居 民存 款 储 蓄 余 额 ; 柯 布 一道格 拉 斯 函数 ; 计量 分 析 居 民储蓄存款余额 : 指某一时点城乡居 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 扩展 的柯布一 道格拉斯模型 : 用社的储蓄金额 , 包括城镇居 民储蓄存款和农 民个人储蓄存款, 不 I nY=8 L I n x l +p 2 I n x 1 +p I nx 3 +p 4 I n x 4 . 包括居 民的手存现 金和工矿企业 、部 队、机关 、团体等 单位存 p 1 是储蓄存款余额的收入弹性 ; p 2 是储蓄存款余额的利率 款; 具体指居 民在 某一时点上在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本 、外币 弹性 ; D 3 是储蓄存款余额 的通货膨胀率弹性 ; p 4 是储蓄存款余额 储蓄存款总额 , 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的基 尼系 数 弹性 。 改革 开放 3 0 多 年 以来 , 我 国 国 民经济持 续快 速 发展 , 居 民 通过E v i e ws 6 . O 软件 , 可求得具体参数。 的收 入 水 平有 了 较大 的提 高 , 储 蓄 存款 余额 不 断增 加 。城 乡 I nY=1 1 2 2I n l 一0 3 3 2I n 2 +O . 0 0 6I n 3 +O 3 4 5 1 n 4 居 民储 蓄 存款 总 额 由 1 9 7 8 年底 2 l 0. 6 0 "  ̄ L元增 加 到 2 0 1 1 年 底 ( t = 4 1 . 4 2 ) ( t 一6 . 0 1 ) ( t = 0 . 0 3 ) ( t = 1 . 1 1 )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01-22T02:16:23.93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期作者:侯萌[导读]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影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量的因素,将其作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居民储蓄存款则作为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

构建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确定能够显著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从而使政府能够制定相应的能够降低居民储蓄率和调整居民消费的政策。

侯萌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影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量的因素,将其作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居民储蓄存款则作为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

构建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确定能够显著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从而使政府能够制定相应的能够降低居民储蓄率和调整居民消费的政策。

关键词:储蓄存款;多元回归;计量经济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民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居民手里面的钱也越来越多,所以居民储蓄率也随之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城乡居民选择储蓄主要是为应对医疗、教育、购房以及养老这四大难题。

首先,我国养老制度虽然随着国家的发展逐渐完善,但制度仍然不够健全。

其次,我国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存的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使城乡居民的利益完全受到保障,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长缓慢。

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加重了城乡居民的负担并且加剧贫富差距。

最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恪守着勤俭节约这一教诲,不论怎样都会根据自己偏好的比例,在取得的收入中抽取部分进行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一)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以及考虑我国的宏观环境实际情况,可以得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和虚拟变量社会保障制度等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因素。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e =

其中 ,D 为居民储蓄余额 , S Y 为恒 久收入 。 为储蓄 存款利率 ., r 为股票价格变动率 , P 为物价水平 ,t u 为随机变量。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于 19 9 9年 3月发布《 于开展个人 消费信贷 的 关 指导意 见》 以及 国家统计局从 2 0 0 0年 4月起开 始发布主要经 济指标的 月报 , 本文将样本区问确定 为 19 9 9年第 一 季度 至 2 0 0 5年第 三季度 , 样 本数据共 2 7个 所采用季度数据均来源 于国家统 计局《 中国经济景气 月报》 各期.选用居民储蓄季度余 额作为 S ,选用实 际 GIP 作 为 Y ; . D; ) r 采用一年期储蓄存款平均利率表示 , 。 若某 季度先后实行 多个利率 , 则 按时间长短加权平均 ; . 上证 综合指数 季度收盘指数环 比表示 ; r采用 2 P 采用以 19 9 8年为基期(9 8年 =10 19 0 )的季度消费物价指数 C PI表示 。 此外 ,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 , 本文使 用 E i 5 0软件 用 x l v ws . e 1方法对 Y I C I进 行 了季 节 调 整 。 r及 P。 2 协 整 分析 . ( ) 位 根 检 验 为 考察 所采 用 的各 时 间序 列 的 平 稳 性 , 进 一步 1单 并 得 出各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 本文运用 E i  ̄. 软件分别 对各变量的 vw 0 e 水平值和一阶差分进行 A DF单位根检验 , 中检验过程 中滞后 阶数 的 其 确定采用 AI C准则结 合 1W=2原则, ) 检验结果见表 1 。
有一定的投 资功 能; 实物资产对居 民储蓄 的替代 性明显增 强; 股票市场 对 居 民储 蓄 的 问接 拉 动 作 用较 强 , 而股 票 的 资 产 替 代 性 较 弱 。短 期 内 , 我 国居 民储 蓄 不 受储 蓄 存 款利 率和 消 费物 价指 数 的影 响 。

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报告: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一、调整利率对居民储蓄存款影响的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调整银行利率已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表面上看,提高居民储蓄利率似乎能够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但是,实际上调整银行利率并不能确定储蓄存款的增长或减少。

由于利率的调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通货膨胀、就业市场、市场竞争、企业和政府借贷需求变化等,因此,通过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利率调整对储蓄存款的影响,以及居民储蓄行为背后的原因。

二、经济收入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收入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会变得更加富有和经济稳定,因此,他们会更愿意进行储蓄存款。

然而,由于某些因素,收入可能不足以激励居民储蓄行为的增加。

例如,家庭开支的增加、房价上涨、就业不稳定等可能导致居民储蓄意愿的下降。

因此,了解经济收入对于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影响方式和原因,对于制定适当的政策来促进增加储蓄存款非常重要。

三、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人口结构也是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的年龄增长,老年人为了在退休后有足够的财富来维持生活,而进行了更多的储蓄存款。

然而,随着年轻人口增加,他们通常需要贷款或消费,以资助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储蓄存款可能会减少。

此外,教育水平也是储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愿意进行储蓄行为,而低教育水平的人则更愿意进行消费行为。

因此,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居民储蓄行为也可能会有所变化。

四、金融创新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

稳定发展的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是繁荣经济的关键。

然而,各种金融创新可能会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和投资方式的改变。

例如,货币市场中可负担的利率和投资收益的提高可能会加速居民储蓄,并减少储蓄金额。

因此,对于检测金融创新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是我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必要一步。

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进回归
方程时 ,会 引起复共线 性;最后 ,居民消 费支 出还受到 通货膨 胀及其 预期 的影响 。
居变 存 长 的 款 情 民 增况 化 储 蓄
2 0 年第 3 04 季度 末 , 国居民储蓄存 我
款余额 为 1 5 5 亿元 ,增加额从 2 0 4 87 1 03
储蓄存款增加额 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 ) ,当 收入不变时 , 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 化而 变化 , 即两者 同步变化 并表现出一致 的
走势;但实际情况是 , 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
率 变化的影响。居 民消费 支出。居民消费 支出对储蓄存款 的影 响比较微妙 :当居 民 的收入不变时 ,消费 支出增加 了 ,可以用
但是 ,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2 0 04
年将是维 系了近 1 年高速 增长 的居 民储蓄 0
的拐点。 本文利用 了1 9 年 1 99 季度至 2 0 04 年第4 季度的季度数据 , 对我 国居民储蓄存 款 的变化趋 势和 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 ,并
提 出相关建议。
储 蓄 存 款 增 长 变 化 的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资渠道及收益 。一方面 ,我国居 民的金融
率上调 的弹性大, 即我 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
强烈。 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 国居 民储蓄
存款 的重要因素 , 除此之外 , 受到其他因 还
素的影响。
然 居 民储 蓄存 款 增加 额 和 同 比增 长率 在
20 0 4年第 4 度出现了一定程度 的上升 ; 季
相反 , 04 1 月上调利率 时, 20 年 0 两个指标
均大幅度上涨。 这一反差说 明我 国居 民存款 对名义利率下调 的利率弹,4 , l  ̄而对名义利  ̄ ' - -

计量经济学-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南京审计学院2021 级金融院题目: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学生姓名__学号专业班级___ _ __2021年12 月12 日摘要: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高储蓄率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虽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并非储蓄率越高越好,必然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

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开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根底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关键字:居民储蓄CPI GDP 存款利率股票市值物价指数一,文献综述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开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缺乏。

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左右,而资本的净边际产量即MPK-δ,约为0.9%。

我国的资本收益MPK-δ=每年0.9%,大大低于经济的平均增长率〔n+g=9%〕。

可见,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那么偏低。

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到达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

浙江居民保险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城乡比较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浙江居民保险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城乡比较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乡保 险消费市场 ,有着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与理论
研 究 价值 。 目前 国 内有 关 保 险消 费 行 为 影 响 因素 的研 究 已 在 不 同层 面 上 取 得 了成 就 。例 如 ,在 理 论 层面 上 ,
浙 江 经 济 健 康 稳 定 增 长 ,较 好 的起 到 了经 济 助 推 器
人 民 多样 化 的保 险保 障 需 求 ,提 供 人 民安 定 生 活 保 障 ,分 担 社 会 风 险 管 理 ,缓 解 社 会 保 障 负 担 和 维 持
度 、保 险 消 费 习惯 、 保 险 消 费结 构 、保 险消 费 能 力 等 方 面 的 差异 或 特 征 ,对 于 探 讨 当前 形 势 下 浙 江 城 乡 居 民保 险 消 费特 征 ,提 供 优 质 保 险服 务 ,扩 大 城
究均 有 涉 及 ,其 中大 量 的研 究 结论 是 基 于 各 类 宏观
经 济 数据 ,如卓 志 等 人 的研 究 ,也有 不 少 则基于 一 调 查实 证数据 ,如孙健 等人 的研 究 。
本 文 以实 证 研 究 的 形 式 , 采 用 问卷 调 查 的 方 式 , 以浙 江 省 城 乡 地 区 一 手样 本数 据 为 研 究 支撑 , 分 析 浙 江 省 城 乡 居 民保 险 消 费 行 为 的 潜 在 影 响 因
建议 。
关键词:城 乡比较
保险消费 影响因素
Lg i回归 o i tc S
中图分 类号 :F 4 . 82 7

、Hale Waihona Puke 引言 与文献综述 浙 江 保 险 业 的工 作 主 题 定 为 “ 切 为 了消 费者 ” , 一
在 “ 一 五 ” 期 问 ,浙 江 保 险 业 发 展 取 得 了 十 巨大 成 就 。据 《 国保 险年 鉴 》提 供 的统 计 数 据 显 中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br 17 、9 5 ̄ 莫 迪 利 亚 尼 ( r c Moiln )19 ) 研 究 中 , We e) 9 0 17 )' ( 1 1 Fa o n dgi i(9 0的 a
发现 利率对储 蓄的影 响是负相关 的或者是含混不清的。 我 国经济学界有相 当一部分观点认为利率对居民储 蓄影 响很大 , 而 且是正的影响。如谢平(9 3, 19 )徐燕(9 2。在徐 燕的实证研究 中, 19 ) 发现 17 — 9 7年居民储 蓄对实际利率变动敏感 , 98 18 实际利率 变化会导 致储蓄
《 经济师)00 21 年第 1 期 2
● 经 济 观 察
我 国居 民储 蓄增 长的影响 因素分析
以来 , 国居 民 储 蓄 一 直 处 于 不 断 攀 升 的 态势 。 我
二 、 论 分 析 理
文章 分 析 了影 响 我 国居 民 储 蓄 的 三 个 因素— — 居 民 收 入 、 货 膨 胀 率 与 通 利率 。 过 图表 及 协 整 检 验 , 证 三 因素 的影 响 及 其 强 度 , 而提 出 了几 通 验 进


引 言
近几十年来 , 国经 济总体 上保持 了持续 、 我 稳定 、 康的发展态势 , 健 居民储 蓄也 因此而不断增 长。 截至 2 0 0 9年末 ,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 破2 6万亿元 ( 图 1 。对 于巨额储 蓄的存在 , 方观点不一 。积极 的观 如 ) 各 点可以总结 为 : 一方面支持 了我 国改革开放 以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 建设 投资的需要 , 另一方面也说 明我 国居 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 ; 再者 , 可以 支持 我国反腐 败的进 程 , 因为有关学者认为贪污腐败 的款项是储 蓄的来 源之一 ( 张力生, 罗永进 ,0 5 。持批评态度 的人认 为 : 20 ) 巨额储蓄 的存 在 【给我国各方而带来 |一些 负面效应 , l 土 7 例如 : 储蓄 的增 加使 得居 民消费 需求下 降, 迫使政 府财政赤字 、 国家债务连年增加 。 使得政府 的宏观调控 不能伸缩 自如 , 妣政政策 的 自动稳定器功能 被削弱 , 能通 过中央银 行 仅 的货 币政策发挥效力 , 而根据罗伯特 ・ 蒙代尔的政策指派理论 . 这又使得 我国对内的经济调控功能被 削弱 ; 另一方面 , 蓄的迅 速攀 升使得我 国 储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000字》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000字》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为现代消费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也是短期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假说,他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认为随着消费者的自身当期收入的提高,他的消费支出也会随之提高,不过收入的增幅会高于消费的增幅;杜森贝利(1949)在凯恩斯的假说上推陈出新,将消费与心理因素挂钩,指出消费习惯、周围环境、当期收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由于许多消费行为无法用上述假设解释,学者们又将时间因素考虑在内,给予长期问题更多的关注。

莫迪利亚尼(1954)指出人会以他的当期收入和一生收入为依据来选择是否进行当期消费,这就是他著名的生命周期假说。

弗里德曼(1957)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者的长期可预期收入对他的长期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的“滞涨”局面,为了解决这些经济问题,消费理论将消费者的理性预期考虑到自己的理论假设中,使消费理论又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发展。

霍尔(1978)的随机游走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支出与收入等因素无关,是随机游走的,由于他的假设太过严格苛刻,并不能做广泛运用,但他的一些思想仍有借鉴和研究意义。

利兰徳(1968)修正并创新了霍尔的理论模型,提出了预防性储蓄假说,他认为厌恶风险的谨慎消费者为了有能力对抗未来不确定的收入,会在当期减少消费行为,转而进行储蓄。

后来的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消费并不如霍尔所说的那样是个随机游走的过程,它不仅受到未来可预期收入的影响,而且不可预期收入对其也有影响作用,通过一系列的修正与分析,预防性储蓄假说等一系列消费理论随之诞生。

随着这些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这些消费理论的解释力也愈来愈强。

2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对消费领域的系统研究相较于西方起步比较晚,一开始是采取引用西方丰富的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方法来解释国内的许多消费现象,提出政策措施,解决现实问题。

到了21世纪初国内的学者开始对国外模型进行修正和发展,以期更切合中国实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统计学浙江省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前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居民储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幅明显加快。

在影响居民存款变化的因素中,我们剔除文化背景、人文环境、政治和经济制度、消费和储蓄习惯、对今后收入和支出变化的判断等不易量化的影响因素后,就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利率、除储蓄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房地产等因素,对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和分析方法,运用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回归分析和判断,并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我省实际的居民储蓄存款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以便了解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情况和把握浙江省居民储蓄未来的走势。

二、主体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居民储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决定因素不仅有客观的经济变量,而且也有居民的心理行为;不仅有内生性的经济变量,而且有外生性的制度和结构因素。

在我国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的20实际90年代中后期,居民储蓄不仅决定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1],而且还决定于收入预期、利率、通货膨胀等因素,而外生的制度和结构性等因素的作用减少甚至已经消失。

通过对回归模型的分析,可使我们比较逻辑和量化地分析居民储蓄,揭示影响居民储蓄的变量及权重,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居民[2]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居民存款仍多以预防动机为主.但是,随着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收入增速的减缓和实际利率为负,房地产投资旺盛,使得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呈现下降趋势。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年均增长速度接近20%,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居民储蓄额的高低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投资以及居民的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居民储蓄是其中数额最大、来源最稳定的一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系统中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3]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效果不太明显。

物价水平日益增长了,居民储蓄的意向就更加增强了。

在我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储蓄也随之增加。

居民的储蓄增长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标志,也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动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金融部门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用效益不高,消化不良,以及居民投资渠道不多,投资效益不稳,偏高的居民储蓄存款将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储蓄存款过剩、消费不足和资本形成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

因此,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以便寻求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储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4]收人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其中,它表现为各种(实物的和金融的)资产的持有。

中国居民的储蓄形式主要是银行储蓄存款。

可支配收入包括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其他收入和转移收入四个部分。

关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直接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数量,在消费支出不变且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收入增加,储蓄也就增加,反之则减少。

关于个人投资,人们通常在未来的预期收益超过目前和未来的预期的成本时才进行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储蓄也是一种投资。

存款利率越高,人们未来所获得的利息越多,储蓄存款亦会增加[5]。

关于利率,利率(Interest Rates),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凯恩斯则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货币的代价”,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货币、利息与就业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一)国内研究综述1.储蓄理论中影响因素的观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1999)利用1978到1997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居民银行储蓄率主要受居民收入水平、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和名义利率对居民银行储蓄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通货膨胀率对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的影响。

厉以宁[6]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很多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储蓄和投资。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个人储蓄行为方面的差异性之一表现于:物价上涨时,城镇居民主要在持现金和储蓄存款之间进行选择,倾向于持有较大比重的现金,而农村居民则在持现金和实物储蓄之间进行选择,保持个人储蓄存款的相对稳定。

李焰[7]对中国居民储蓄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曾有专著《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着重从我国居民储蓄和利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通过1978—1998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居民储蓄率影响最大的是收入的增长率,其次是收入水平,实际利率有微弱的正效应,名义利率的影响不确定。

杨思群在其所著的资本积累与资本形成:《储蓄投资经济分析》一书中指出,1978年———1996年中国居民的储蓄符合生命周期假说。

2.储蓄存款模型方法研究观点我国学者建立了众多的居民储蓄存款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

这些模型大多数能反映实际的情况,有效地研究储蓄问题。

但是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也许永远建立不了绝对正确的、与现实没有一点偏差的模型,只能寄希望于找到一个相对精确反映现实的模型,然后对其反映的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或者来验证某种经济学的理论。

但还是应该设法避免一些能够避免的问题,使模型尽量真实地反映所研究的对象。

国外一些储蓄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西方的储蓄理论主要是针对人均收入较高的发达国家,不适用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迸的发展,但是人均收入较低仍然是事实。

另外,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也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居民的心态肯定与发达国家居民的心态不同,而这种不同也会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储蓄行为上。

所以,居民储蓄理论应该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经济状况,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储蓄理论,切忌“拿来就用”。

现有的我国居民储蓄预测模型几乎都是采用一些传统方法,如回归预测法、简单的时间序列预测法以及一些定性预测方法。

如潘雅琼将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最密切的因素GDP引入到回归模型中进行预测;郝梅瑞(1995)则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预测分析;胡学锋[8]运用了B—J法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作出预测,B—J法则特别适合在辨别时间序列资料的典型特征十分困难和复杂情况下的预测,它往往能提供比传统法更多的信息,理论上也比较完善。

但是,由于B—J 法原理难懂计算复杂,在我国经济预测中较难普及。

(二)浙江省居民储蓄的现状分析及动机1.浙江省居民储蓄的现状目前,我省居民储蓄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架构的严重失衡,导致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的,因此不要“逼”老百姓花钱,而要针对不同收入阶层,采取不同对策,引导居民消费;不要“逼”老百姓投资,而要不断增加金融创新,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刺激居民投资。

从而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我国居民储蓄虽然增长势头猛烈,但是由于人口基数也非常大,所以人均储蓄水平还是比较低。

我国居民储蓄有如下分布特点[9]:(1)居民人均储蓄水平并不算高(2)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分布不均(3)城乡之间差别巨大总之,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是储蓄增长的主要因素;金融市场发展的缺陷阻碍了储蓄向投资转化;储蓄的低利率弹性是利率政策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强化了居民储蓄倾向。

2.浙江省居民储蓄的动机居民[10]储蓄除了将收入均等分配整个生命周期以平滑消费外,还有防范不确定事件发生的目的。

居民储蓄动机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为了获取利息、股息和红利等收入,简称利息动机。

第二类是为了购买住宅、家具和其他耐用消费品,以及为婚丧嫁娶等需要大笔开支的未来消费预作准备,统称为特殊消费动机。

第三种是为子女教育,为待业和退休后提供生活保障的动机,一般称之为个人负担动机。

这三种动机有可能同时支配同一个居民的储蓄行为,如利息动机有时也是为了未来消费和作为将来的生活保障。

当然,对于不同的居民和同一个居民在不同时期的储蓄行为,这三种动机的作用强度是有差异的。

居民的上述三种储蓄动机的形成和作用强度与经济体制有关。

利息动机的形成和加强,以包括银行系统和证券市场在内的资金市场和发育和完善为条件。

在不存在资金市场或资金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居民的金融意识必然淡薄,难以形成较强的利息动机。

个人负担动机的作用强度,则取决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状况。

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程度越高,个人负担动机对居民储蓄行为的作用就越弱,反之亦然。

关于特殊消费动机,一般说来,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小,但其中某些项目,特别是住宅购买动机,也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关。

在对城镇住宅实行福利性分配的旧体制下,城镇居民中以购买住房为动机的储蓄行为是很少见的。

而在住宅商品化的条件下,住宅购买动机对居民储蓄行为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我们发现,当失业风险增加时,中国城市居民倾向于持有更多的流动性强的资产,即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城市确实存在。

不过这种预防性动机并不强烈,而过去收入的波动并不能造成居民持有流动性资产的增加。

中国城市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的,他们能够通过自我保护的方式来避免暂时的收入冲击,尤其高收入家庭[11]。

3.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GDP[12]与居民储蓄之问彼此发影响,互相促进。

但是GDP与居民储蓄并不只受彼此的影响。

例如,GDP会受到诸如出口、进口或者旅游业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居民储蓄也会受到利率,收入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我国居民储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更好地认识居民储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带动经济的增长。

由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危机,储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国的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的经济学家托宾分别提出了实物增长理论和货币增长理论,哈罗德认为经济增长率分为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并不相同,要使经济平稳发展,政府必须干预储蓄的供给,使人们愿意进行的储蓄转化为实物资本有保障的增长率,转化为与人口增加、技术进步相一致的自然增长率上来。

托宾认为,储蓄分为现金储蓄与实物储蓄(生息资产和实物资产),真正对经济增长有作用的是实物储蓄。

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实物储蓄的比重,如当由储蓄决定的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时,可以采取通货紧缩的政策,降低实物储蓄的比重,控制经济的过度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