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5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然而,他们在面对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时,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多边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对圆的性质及其与其他图形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问题中难以运用;
1.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导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和圆形物体,如篮球、饼干、拼图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美感。
2.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如“这些物体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多边形和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多边形和圆形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几何图形的魅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设计实践性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多边形和圆形物体,并描述其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应用意识;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多边形与圆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2.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多边形模型、圆规、直尺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多边形和圆的性质;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并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多边形的性质,并初步认识圆这一特殊封闭图形。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优秀教案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分析本章研究基本平面图形,共6个课时,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为第五课时,前面几课时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角的比较。
本节课主要学习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包括的基本内容有多边形和圆的概念;多边形的构成元素;多边形的边数与顶点数,内角数,之间的数量关系;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以及正多边形特殊性的探究;圆的学习。
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
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讨论,小组合作,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
多边形的学习不仅是建立在小学对多边形感官上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同时与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第4节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九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图形的相似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圆的学习不但建立在小学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而且还为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节课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
数学思维也是从感官认识到简单的逻辑推理的一个过程,所以本节课先是从感官上去抽象出平面图形后,再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
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所以本节课各个环节都为学生设置了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问题,引起他们的思考。
同时我们要做到:一,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由浅入深,自然过渡,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和理解;二,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七年级学生好动。
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设置了部分环节的小组合作交流,有目的的让学生在学习中释放他们好动,好奇的天性。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及备课)
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课标解读: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让学生能够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节内容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多边形和圆密切相关的现实背景来理解有关概念。
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多观察,多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有关特征。
并且引导学生在观察等活动中,探索图形的某些性状,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重点应是让学生体验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过程。
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及判别,会求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等,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直观,考试中多以选择填空题目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因此,在教学中在教学中,应借助计算机提供大量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内容的学习,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已经基本适应,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设置适当有梯度的问题,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高。
加上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我决定充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对现实图形的探索活动中去。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充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对现实图形的探索活动中去。
本课设计力图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时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①多边形边数越多,分割成的三角形越多;②多边形边数多一条,分割成的三角形就多一个;③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多边形边数-2. 使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了数学知识。
4.5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第四章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W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弧、圆心角等概念。
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能从图形的变化中找出不变的规律。
3、在丰S的活动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用美丽的图形装扮世界,提奇审美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多边形以及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5、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巫点:理解并掌握多边形与圆的相关概念。
难点:掌握多边形与圆的相关概念,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X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观察下列图片,你能找到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梯形、圆师:今天我们给这些图形(圆除外)取了一个统一的名字一一多边形,那么什么是多边形呢?如何定义多边形呢? 二.探索新知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三角形?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生: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中相邻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为角。
> PPT 展示在平面内,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 叫做多边形.组成多边形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 形的顶点;多边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为角.各边相等, 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师:我们了解了多边形及相关的概念后,你能说出生活中你所见到的多边形 吗?生:黑板、教科书、六角螺母 师^下面我们小试牛刀一下2、将一个正方形桌面砍去一个角之后,得到的 桌面是()>小试牛刀h 下列图形是多边形的有:>合作探究:G G(CA. 五边形B. 四边形C. 三边形D. 以上都有可能师:经历了上面的练习,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的图表,再探索规律。
学生讨论结果:知道了多边形的边数,就知道了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以及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
4.5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四章第五节:“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通过直观展示,使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等常见多边形的性质。
2.圆的定义及性质: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如半径、直径、周长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多边形的性质和圆的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和圆的面积公式,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多边形或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绳子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其半径。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多边形与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几何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多边形与圆的概念和性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较快地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点。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以及圆的面积公式有些困惑。在讲解这些难点时,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希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看到了这些几何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认同感。
多边形和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
多边形和圆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准确地用相关术语描述它们。
2.学生能够区分多边形和圆,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多边形还是圆。
3.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多边形和圆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这些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学重点:1.多边形和圆的定义和特点。
2.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1.多边形和圆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的掌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边形和圆的示意图。
2.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0分钟)1.老师出示多边形和圆的示意图,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多边形和圆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回答后,老师给出正确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多边形和圆的概念。
Step 2 多边形和圆的区分(15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多边形还是圆。
2.学生根据多边形和圆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图形的性质,并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Step 3 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2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正多边形的特点,并提醒学生正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
2.学生根据正多边形的特点,观察和比较其他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总结出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
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不同边数的多边形,并测量和计算它们的边长和角度,验证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
Step 4 综合应用(20分钟)1.老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多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练习,然后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Step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强调多边形和圆的重要性,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老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关于多边形和圆的性质和特点。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多边形和圆的相关题目,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最新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
最新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最新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内容,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
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加之本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学习,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圆等知识也起着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根据上述教材结构及内容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和扇形。
2、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三、重难点确立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和扇形。
教学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为了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同时配合使用画图、观察、归纳、猜想、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通过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和实际画圆的过程突出重点,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四、学生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和圆,了解与多边形和圆有关的概念.2.会计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在丰富的活动中训练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情感态度】结合本课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正多边形的边、角特点和扇形圆心角的求法.【教学难点】多边形对角线条数计算公式的推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教材第122页最上方的彩图及相关问题.【教学说明】学生很容易从生活中的例子找到多边形和圆,使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材第122页彩图下方的内容.问题1 〔1〕n边形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多少个内角?〔2〕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几条对角线?【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与同伴进行交流,找出一般规律.【归纳结论】32n n()条对角线.问题2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度量,验证自己的猜测.【归纳结论】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问题3 教材第123页下方的“做一做〞.【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再通过画图,初步认识圆和扇形.【归纳结论】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称为半径.圆上任意两点A,B间的局部叫做圆弧,简称弧.记作AB,读作“圆弧AB〞或“弧AB〞;由一条弧AB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OA,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3.求扇形的圆心角和扇形面积问题4 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2∶3,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计算,掌握扇形圆心角的求法.【归纳结论】把一个圆分成假设干个扇形,这些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问题5〔1〕将一个圆分成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你能算出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每个扇形的面积和整个圆的面积的关系吗?与同伴进行交流.〔2〕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在其中画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进一步掌握扇形圆心角和扇形面积的求法.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这个六边形分割成______条对角线.2.教材第124页下方的“随堂练习〞第1题.3.教材第124页下方的“随堂练习〞第2题.【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检测对多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及时指导.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堂作业局部.【答案】1.3,4,92.如地板砖是正方形,蜂巢是正六边形.3.∠AOB=72°,∠AOC=108°,∠BOC=180°.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忆多边形和圆及有关概念.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知识点,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1.布置作业:从教材“〞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相应作业.本节课从学生了解多边形和圆的相关概念,到计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数指数幂教学目标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n a -=n a 1〔a≠0,n 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难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复习已学过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a a +=⋅(m ,n 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mn n m aa =)((m ,n 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n n nb a ab =)((n 是正整数);〔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0,m ,n 是正整数,m >n);〔5〕商的乘方:n nn ba b a =)((n 是正整数); 0指数幂,即当a≠0时,10=a . 在学习有理数时,曾经介绍过1纳米=10-9米,即1纳米=9101米.此处出现了负指数幂,也出现了它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正指数的倒数形式,但是这只是一种简单的介绍知识,而没有讲负指数幂的运算法那么.学生在已经回忆起以上知识的根底上,一方面由分式的除法约分可知,当a≠0时,53a a ÷=53a a =233a a a ⋅=21a;另一方面,假设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n m n m a a a -=÷(a≠0,m ,n 是正整数,m >n)中的m >n 这个条件去掉,那么53a a ÷=53-a =2-a .于是得到2-a =21a〔a≠0〕,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n 是正整数时,n a -=n a 1〔a≠0〕,也就是把n m n m a a a -=÷的适用范围扩大了,这个运算性质适用于m 、n 可以是全体整数.教学过程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思考]是为了引出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a a +=⋅,这条性质适用于m ,n 是任意整数的结论,说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具有延续性.其它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整数范围里也都适用.3.教科书例9计算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不要因为这局部知识已经讲过,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要注意学生计算时的问题,及时矫正,以到达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的教学目的.4.教科书中间一段是介绍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运用了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用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5.[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负整数指数幂来表示小于1的数,从而归纳出: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6.教科书例10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二、课堂引入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a a +=⋅(m ,n 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mn n m aa =)((m ,n 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n n nb a ab =)((n 是正整数);〔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0,m ,n 是正整数,m >n);〔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n 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10=a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9101米吗? 4.计算当a≠0时,53a a ÷=53a a =233a a a ⋅=21a,再假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n m n m a a a -=÷(a≠0,m ,n 是正整数,m >n)中的m >n 这个条件去掉,那么53a a ÷=53-a =2-a .于是得到2-a =21a 〔a≠0〕,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n 是正整数时,n a -=na 1〔a≠0〕. 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9 计算[分析] 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与用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一样,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要写成分式形式.〔教科书〕例10[分析] 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四、随堂练习1. 填空〔1〕-22= 〔2〕(-2)2= 〔3〕(-2) 0=〔4〕20= ( 5〕2 -3= ( 6〕(-2) -3=2. 计算:(1)(x 3y -2)2 〔2〕x 2y -2 ·(x -2y)3 (3)(3x 2y -2) 2 ÷(x -2y)3 五、课后练习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以下各数:0.000 04, -0.034, 0.000 000 45, 0.003 0092. 计算:(1)(3×10-8)×(4×103) (2) (2×10-3)2÷(10-3)3六、答案:四、1.〔1〕-4 〔2〕4 〔3〕1 〔4〕1〔5〕 81 〔6〕81 2.〔1〕46y x 〔2〕4x y 〔3〕7109yx 五、1. 〔1〕4×10-5 〔2〕3.4×10-2 〔3〕4.5×10-7 〔4〕3.009×10-3 ×10-5 〔2〕4×10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4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内容。
包括了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所以本节课难度不大。
多边形部分实际上是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下,圆的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以后学习圆的一个铺垫。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圆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其含义及相关的性质。
本节涉及的概念相对较多,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多边形及其相关概念,另一部分是圆和扇形及其相关概念。
每一部分的设计都是从实际背景出发,进行数学思考,然后从数学角度分析对象,获得概念,最后利用概念和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之中,概念的抽象能力较差。
正是如此,知识的获得过程要依赖于感性经验。
这就要求设计教学环节时,应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把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的感性经验上。
小学中对圆,多边形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学起来困难不是很大,对几个定义学生第一次听说,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结合具体图形实际物体学生理解起来会变得很容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
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数学思考:经历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3、问题解决: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进而表达能力。
4情感态度: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的意。
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t课件,电子白板,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是由“情境引入篇—新知探究篇—巩固篇—提高篇—收获篇”组成的。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简单的平面图形---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为以后深化多边形和圆的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多边形和圆的性质、扇形统计图奠定基础,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学生对多边形和圆已有一定得感性认识,本节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
(2)会计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能够探索与多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的问题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对角线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 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探究等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多边形和圆的相关概念。
(2)会计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教学难点:多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的问题的解决二、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合作式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学情及学法分析: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对于本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中能比较顺利的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通过《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从实物图到平面图的抽象能力,由于初一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学习中也能比较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掌握多边形和圆的有关知识。
二)、学法指导组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数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一)【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基础知识精讲】1.多边形的定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都是多边形,它们都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边长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2.多边形的分割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 ,从这个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得到(n-3)条线段,这些线段又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n边形线段数0 1 2 …(n-3)三角形个数 1 2 3 …(n-2) 3.扇形与弧的定义及区别(1)弧:圆上两点之间部分叫弧.(2)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图1—42(3)扇形与弧的区别弧是一段曲线,而扇形是一个面.4.欧拉公式若有正多面体,f表示它的面数,v表示顶点数,e表示棱数,则有f+v-e=2注意:正多面体只有5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学习方法指导】[例1]从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出发,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的顶点,得到分割成的十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边形.点拨:任何一个n(n≥3)边形,按这种方式分割,都会得到(n-2)个三角形.而现在有十个三角形.所以n-2=10,解出n即可.解答:十二[例2]如图,你能数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梯形?这幅图看起来像什么?图1—43点拨:数三角形或梯形的时候,从上至下一层层地数,不要遗漏.解:三角形有45个,梯形有10个,这幅图象是电线支架.【拓展训练】1.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二十面体都是由正三角形围成,正六面体是由正方形围成的,正二十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围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如图1—44所示:图1—44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二)。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多边形和圆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对于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如“四边形”、“圆心”等概念尚不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难点:多边形和圆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2.运用实例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和圆的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多边形和圆的图片、实例等。
2.准备纸质的多边形和圆的图形,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和圆的实例,如足球、自行车轮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有什么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概念,如四边形、圆心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多边形和圆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点。
同时,给出多边形和圆的性质,如多边形对角线的性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背景1.1 教材信息•教材名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生年级:七年级1.2 教学目标1.认识和区分多边形和圆形;2.了解多边形的命名和性质;3.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2.1 多边形的认识教学要点:了解多边形的概念,学会命名多边形,并了解多边形的性质。
教学步骤:1.引入多边形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点,让学生描述多边形的形状和边界特征。
2.定义多边形:向学生介绍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是由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其中线段的端点相邻且不重合。
3.命名多边形:教给学生如何准确地命名多边形。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根据多边形的边数给出准确的名称。
4.讨论多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性质,例如边数与角数的关系、对角线的数量等。
通过问题和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多边形的性质。
2.2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要点:了解圆的概念,认识圆的基本要素和性质。
教学步骤:1.引入圆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描述圆的边界特征。
2.定义圆:向学生介绍圆的概念,圆是由一段距离为常数的点组成的封闭图形。
3.认识圆的基本要素: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认识并学会用正确的术语来描述圆的要素,包括圆心、半径和直径。
4.探索圆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圆的性质,例如圆心角、弧长和扇形面积等。
通过问题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1.辅助观察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观察并描述多边形和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思维导图法: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多边形和圆的性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3.问题导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多边形和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多边形和圆的图片,向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点。
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多边形和圆的概念和特征。
2.能够辨认多边形和圆的形状。
3.能够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与面积。
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多边形和圆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多边形和圆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们注意周围环境中的多边形和圆形物体,并找出其中一些例子进行简要描述。
2.让学生们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引导他们进入“多边形”和“圆”的概念认识。
第二步:认识多边形1.让学生们观察和思考一个正方形、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的特征,并由此引导他们认识“多边形”的含义和性质。
2.使用白板或幻灯片对不同形状的多边形进行展示,并介绍多边形的一些基本概念。
3.让学生们自己画出一些多边形的图形,并通过自查检查自己对多边形的认识情况。
第三步:计算多边形的周长1.让学生们了解周长的含义,并使用密封线围起来分别算出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大家讨论和总结出计算多边形周长的常用方法,例如:对于n边形,周长=边长之和。
3.大量举例给学生们实践。
第四步:认识圆1.以实物或图像为例介绍圆这种特殊的“多边形”,让学生们看到圆的形态、性质以及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
2.对圆的面积、周长进行概念讲解和示范。
3.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圆形的图形,并计算出其面积和周长。
第五步:实际应用1.让学生们通过实际问题,如一个田径场的周长、某个水池的面积等,来进行多边形和圆的计算。
2.引导学生们思考在生活中应用多边形和圆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知识。
2.讲述式教学法:对多边形和圆的概念提供一定的教学示范和指导。
3.合作式教学法:鼓励同学们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五、板书设计•多边形:定义、性质•圆:定义、性质•周长:定义、计算公式•面积:定义、计算公式六、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检测其对多边形和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了解多边形、圆、扇形的相关概念,并能够利用其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多边形、圆、扇形的相关概念及相关性质学习难点:对n边形相关特征的探讨。
【学习过程】一、概念学习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他们都是由组成的。
在右图中,多边形ABCDE的顶点是;多边形的边是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有;AC、AD都是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像这样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概念辨析:下面四个图形中,是多边形的是()A B C D 探究一:观察右边四边形ABCD 和五边形ABCDE(1)四边形ABCD有个顶点条边个内角过四边形ABCD的每个顶点有条对角线四边形ABCD总共有对角线。
(2) 五边形ABCDE有顶点条边内角过五边形ABCDE的每个顶点有条对角线五边形ABCDE总共有对角线。
数一数:下图中的多边形,它们分别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内角,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多边形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顶点数边数内角数思考:若一个多边形有12个内角,则这个多边形为()边形,若一个多边形有20个顶点,则这个多边形为()边形.思考:n边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多少个内角?过n边形的每个顶点有几条对角线?n边形一共有多少条对角线?各边相等、各角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图中的正多边形分别叫、、、、。
探究二:你能用一根细绳和一只笔画出一个圆吗?试一试吧!总结:在平面内,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
固定的端点O称为,线段OA称为。
圆上任意两点A、B间的部分叫做,简称为,记作,读作;由一条弧AB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OA、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
补充:圆的面积公式;圆的周长公式:练习: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2:3,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变式:将一个圆分成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那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若这个圆的半径是2,则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是。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此外,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探究和合作来学习新知识。
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尚需引导,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自觉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多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等前置知识。但在学习正多边形和圆时,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正多边形和圆的性质理解不深入,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巩固练习
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
1.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正多边形和圆的性质际问题,如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面积等。
3.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正多边形和圆的模型,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不足,难以理解正多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
3.计算能力不足,导致在解决周长、面积等问题时出现错误。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打算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正多边形和圆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疑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正多边形和圆的性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正多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如内角、外角、对角线的特点等;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弧、扇形等有关概念.2.了解多边形的对角线,会利用对角线分割多边形.3.了解圆心角的概念,会借助圆心角求扇形的面积.【学习重点】掌握正多边形的边、角的特点和扇形圆心角的求法.【学习难点】多边形对角线条数计算公式的推导.行为提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度量,验证自己的猜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观察并阅读教材第122页最上方的彩图及相关内容.【说明】学生很容易从生活中的例子找到多边形和圆,使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错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2页彩图下方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下面问题1的学习与探究.问题11n边形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多少个内角?2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几条对角线?【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与同伴进行交流,找出一般规律.【归纳结论】n边形有n个顶点,n条边,n个内角.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n边形一共有错误!条对角线.阅读教材第123页“议一议”的内容,先独立探究书中的问题,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归纳结论】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错误!阅读教材第123页“做一做”的内容,认真理解圆的定义以及与圆有关的概念的定义.【说明】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再通过画图,初步认识圆和扇形.【归纳结论】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称为半径.圆上任意两点A、B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记作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的圆,并在其中画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与同伴进行交流.【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进一步掌握扇形圆心角和扇形面积的求法.变例:我们在小学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结合多边形的对角线的知识,试探究:1过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将其分割成2个三角形,从而得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3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解:2540°;3n-2·180°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知识模块一多边形及有关概念知识模块二圆的定义及与圆有关的概念知识模块三求扇形的圆心角和扇形的面积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一: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即墨市华山中学万健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的一节内容。
这是新教材改版之后出现的一节内容,包括了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所以本节课难度不大。
多边形部分主要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归纳总结,而圆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为九年级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为了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同时配合使用自学、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方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学探究的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然后再通过自学检查的过程对自己的自学情况进行评定,达到迅速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这时再进行加强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
这时再通过合作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最后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学过程由于本节课分为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所以本节课也要经历两次知识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
为此,确立如下教学过程:多边形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
学生的答案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教师对答案稍作点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图片开头,马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也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说课稿docx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正多边形和圆的性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说课稿docx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主要讲述了正多边形的定义、性质以及与圆的关系。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平面几何部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知识点有:正多边形的定义、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圆的定义等。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线段、角度等。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但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可能较为陌生。此外,学生可能对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感到困惑,难以理解。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多边形和圆的特点,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正多边形和圆的图片,如足球、车轮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猜测正多边形和圆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自主发现正多边形和圆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一: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即墨市华山中学万健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的一节内容。
这是新教材改版之后出现的一节内容,包括了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所以本节课难度不大。
多边形部分主要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归纳总结,而圆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为九年级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并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为了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同时配合使用自学、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方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学探究的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然后再通过自学检查的过程对自己的自学情况进行评定,达到迅速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这时再进行加强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
这时再通过合作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最后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学过程由于本节课分为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两部分内容,所以本节课也要经历两次知识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
为此,确立如下教学过程:多边形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
学生的答案会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教师对答案稍作点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图片开头,马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也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自学新知课件出示导学提纲(一)自学课本P122,并回答问题。
自学结束后,找同学回答导学提纲的问题,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注意学生的回答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线段和角的表示方式,对出现错误的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既能够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又能够很好的完成知识记忆的目标,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拓展延伸在学生记忆了概念的基础上出示做一做做一做包括两个小题:引导学生从普通的多边形开始思考,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然后通过找规律的方式得出n边形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探讨多边形的各项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获得对多边形的进一步认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
(四)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议一议。
通过合作,小组共同得出答案: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出正多边形的定义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共同得出图4-23中各多边形的名称: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又达到了互帮互助以弱带强的目的,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五)练习巩固这部分准备了三个小题,主要是对多边形部分内容进行巩固。
这三个题目难度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争取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题分成了不同的层次,这样会尽量的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使学习吃力的同学也能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又让优等生在知识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巩固。
圆的初步认识部分(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图片,回顾以前学过的圆和扇形,通过flash动画演示圆的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圆和扇形的特征,再通过动画的形式画出圆,抽象出圆的动态定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自学新知出示导学提纲(二),自读课本123页,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2、找出右图中的半径、圆弧、扇形和圆心角。
3、会读写圆弧。
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圆弧的写法,并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既能够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又能够很好的完成知识记忆的目标,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拓展延伸在学生记忆了概念的基础上出示例1【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加深知识的深度,提高学生能力。
(四)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议一议。
1、如图4-25,将一个圆分成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你能算出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每个扇形的.面积和整个圆的面积的关系吗?与同伴进行交流2、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在其中画一个圆心为60o的扇形,你会计算这个扇形的面积吗?与同伴交流。
教师对答案进行汇总,讲解本题解题思路:1、因为一个圆被分成了大小相同的扇形,所以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相同,又因为圆周角是360o,所以每个扇形的圆心角是360o÷3=120o,每个扇形的面积为整个圆的面积的三分之一。
2、先求出这个圆的面积S=πR2=4π,60÷360=1/6扇形面积=4π×1/6=2π/3【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又达到了互帮互助以弱带强的目的,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五)练习巩固联系巩固设计了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难度适中,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订正答案,注意学生的解题步骤。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题旨在巩固学生圆部分所学知识,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学生所学知识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结:今天这节课什么收获?多边形:①多边形的对角线②过n边形的每个顶点有(n-2)条对角线③正多边形的特点圆的初步认识:①圆弧的读法和写法②扇形和圆心角作业:课本习题4.5知识技能1、数学理解篇二:《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九江市港城学校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解析——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创新拓展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内容,是一节平面图形识别课。
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加之本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学习,这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并且本节课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圆等知识也起着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
3、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及扇形的面积。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和扇形。
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学生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多边形、圆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对多边形、圆的概念缺乏较为系统的、深刻的、抽象化的理解。
而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达思维对象和思维结果的能力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事实上,这些也是我们希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得到发展的方面。
因此我们选择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和小学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而设计的学习活动则指向促进学生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策略分析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诱导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并动手操作,以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归纳、猜想为主,形象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数学又来源于生活,首先以各种实际生活中的精美平面图形为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三角形,长方形这些熟悉的图形,向学生介绍了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
而由多边形可分割为三角形这一内容,了解三角形的特殊地位,为以后的三角形学习埋下伏笔。
通过学生对图形构成的分析,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的一个感性认识过程。
五、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如下设计:①创设情境②动手操作③应用新知④创新拓展⑤回顾思考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一、创设情境师生活动:请学生观看图片(窗格、北京奥运场馆鸟巢、蜂巢、车轮、硬币、光碟、扇子等),思考这些有趣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在学生得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多边形的概念;接着就图中的圆,逐步得出弧、扇形和圆心角的概念。
设计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这也说明数学学习的内容都是现实的、有趣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此外,将“扇形的认识”内容前置,与其它图形的识别合为一体,再进行计数问题的研究,这样层次可能更分明,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
活动预期:在学生说出图中隐含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等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从图片中抽取出这些图形的动画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得出相应图形后,可以提问请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图片中蕴含这些图形,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寻找新的概念的现实背景,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