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漆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油漆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油漆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油漆的基本特性、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对油漆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油漆的种类及性能(1)实验目的:了解油漆的种类及性能,为后续实验操作提供依据。

(2)实验内容:观察油漆样品,了解其外观、气味、粘度等基本特性。

(3)实验步骤:①观察油漆样品的外观,记录颜色、光泽等特征;②闻油漆样品的气味,记录是否有刺激性气味;③使用粘度计测量油漆的粘度,记录数据。

2. 油漆施工工艺(1)实验目的:掌握油漆施工的基本工艺,提高施工质量。

(2)实验内容:进行实际操作,了解油漆施工的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

(3)实验步骤:①准备工作:准备施工工具、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②基层处理:对施工面进行打磨、清洁等处理;③刷涂施工: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刷涂,注意涂层的均匀性;④干燥与固化:观察涂层干燥、固化情况,确保施工质量。

3. 油漆施工注意事项(1)实验目的:了解油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高施工安全及质量。

(2)实验内容:分析油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实验步骤:①了解油漆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涂层脱落、起泡、开裂等;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③总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通风、防火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油漆种类及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油漆具有不同的外观、气味、粘度等特性。

例如,硝基漆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室内外装饰;而醇酸漆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附着力,适用于室外建筑。

2. 油漆施工工艺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施工,成功完成油漆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以下技巧:(1)基层处理要彻底,确保施工面平整、干净;(2)刷涂施工时,要均匀涂抹,避免涂层过厚或过薄;(3)注意涂层干燥、固化时间,确保施工质量。

3. 油漆施工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以下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环境,确保通风良好;(2)施工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3)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防止污染。

绝缘漆气味测试方法

绝缘漆气味测试方法

绝缘漆气味测试方法
绝缘漆气味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具和材料:需要准备测试用的绝缘漆、气味检测仪、测试容器和搅拌棒等。

2. 样品制备:按照测试要求,将绝缘漆倒入测试容器中,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 气味检测:将气味检测仪放置在测试容器旁边,打开仪器并将传感器探头对准测试容器口,等待仪器稳定后记录数据。

4. 结果分析:根据气味检测仪显示的数据,分析绝缘漆的气味等级或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绝缘漆气味测试时,要确保测试环境符合标准要求,例如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同时,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该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使用经过校准和认证的仪器设备。

测试标准-绝缘漆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

测试标准-绝缘漆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

標題:絕緣漆測試標準1.測試項目:1.1粘結力試驗;1.2挂漆量試驗;1.3溶質含量試驗.2.測試方法:2.1粘結力試驗;2.1.1試驗儀器及精度:2.1.1.1壓力計, 精度0.1KG;2.1.1.2恒溫箱: 精度±2℃;2.1.2測試方法:2.1.2.1將Φ0.8mm的漆包線用車床繞在Φ6.35的芯軸上, 線圈緊密無隙長度75mm, 兩端做成環狀(見圖);2.1.2.2將線圈垂直, 勻速浸入漆(按供應商資料配好稀釋劑或固化劑)中, 3分鐘后勻速取出垂直懸挂10分鐘, 然后將試樣倒轉180°重復浸漆, 方法同前, 取出后自然風干30分鐘再按絕緣漆的烘干溫度和時間進行干燥;2.1.2.3將干燥好的試樣冷卻30分鐘后, 放在支架上, 支點間距離為50mm, 壓力計頭對準試樣中心部位, 施加壓力, 以試樣開裂時的力作為漆的粘結力;2.1.2.42.22.2.1試驗儀器及精度:2.2.1.1電子稱, 精度0.001克;2.2.1.2恒溫箱, 精度±2℃;2.2.2測試方法:2.2.2.1將Φ0.8mm的漆包線用車床繞在Φ6.35mm的芯軸上, 線圈緊密無隙, 長度75mm, 兩端做成環狀, 然后稱重G1, 精確至0.001g;2.2.2.2將線圈垂直勻速浸入所試漆(按供應商資料配好稀釋劑或固化劑)中, 3分鐘后勻速取出,垂直懸挂10分鐘, 然后將試樣倒轉180°重復浸漆, 方法同前, 取出后自然風干30分鐘, 按絕緣漆的烘干溫度和時間進行干燥;2.2.2.3 將干燥好的試樣取出冷卻后稱重G2, 精確至0.001g; 2.2.2.4 挂漆量= G2-G1G1––––浸漆前的重量(克)2.3 2.3.1 2.3.1.1 電子稱: 300±0.001g; 2.3.1.2 恒溫箱: 300±1℃; 2.3.2 測試方法:2.3.2.1用0.2mm 厚的光滑銅片做成直徑40mm 深5mm 的盆狀容器, 將容器內氧化物及污物去除並用清水冲洗干凈, 置於120℃恒溫箱中干燥10分鐘, 取出冷卻至室溫;2.3.2.2 將容器放在電子秤上稱重(W), 然后取出1g 所試漆樣置於容器中(不需配稀釋劑或固化劑)記錄重量W1, 精確到0.001g;2.3.2.3 將試樣漆置於恒溫箱中, 按該漆的干燥溫度及干燥時間進行干燥; 2.3.2.4 干燥后的試樣在室溫下自然冷卻至室溫, 然后稱其重量W2;2.3.2.5 溶質含量%10012X WW WW --=W ––––容器重量W1––––沒有烘干的漆和容器重量 W2––––烘干后漆和容器重量 2.3.2.6 取3~5個試樣的平均值作為該漆的容質含量.。

低温绝缘漆理化试验作业指导书

低温绝缘漆理化试验作业指导书
GB1981.2-2009
用铝箔称取约20g样品,放在105℃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观察
5
酸值
≤20mgKOH/g(漆)
GB1981.2-2009
称取1g左右漆,用甲苯酒精溶剂
(1:1)稀释,然后用已知浓度的KOH溶液滴定至中点,算出KOHmg/g漆
GB1981.2-2009
用铝箔称取约1g样品,放在110℃烘箱中烘4小时,称量;记录烘前烘后质量,求得固体含量
3
表面干燥时间
1h/(105±2℃)不粘
GB1981.2-2009
用铝箔称取约1g样品,放在105℃烘箱中1小时,取出观察表面
4
厚层固化能力
(105±2℃,6h)
不低于S1, U1,Ⅰ4.2均匀
低温绝缘漆理化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订
日期
修订
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次
修订
审核
批准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4A源自0///批准:
审核:
编制:
低温绝缘漆理化试验作业指导书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1
粘度
12±1S
GB1981.2-2009
在23±2℃温度下,用4#杯粘度计测试
2
固体含量
(30±2)%

绝缘漆检测

绝缘漆检测

绝缘漆则是漆类中的一种特种漆。

绝缘漆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础,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固化成绝缘膜或绝缘整体的重要绝缘材料。

通过UL、RoSH认证环保认证。

10电绝缘漆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其基本特征是以感应而不是以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电的作用和影响,把电介质定义为可极化的物质,把电绝缘材料定义为电导率很小的用于隔离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的材料,它包括绝缘漆、浸渍纤维、层压板、云母制品和压塑料等五大类。

按用途分类:漆包线绝缘漆、浸渍绝缘漆、覆盖绝缘漆、硅钢片绝缘漆、粘合绝缘漆、电子元件绝缘漆。

图层固化机理:自干型绝缘漆、烘干型绝缘漆、紫外线固化绝缘漆。

耐热等级分类:Y级、A级、E级、B级、F级、H级、C级七类。

1、绝缘性能优良。

2、附着力好,机械强度低。

3、收缩应力小。

4、耐热性可以满足变压器的不同要求。

5、对户外或特殊环境可以满足其特殊要求,防辐射,防腐蚀,防紫外线等;6、工艺性良好,操作性好,无毒或低毒,干燥时间短等。

检测标准如下:GB/T27749-2011绝缘漆耐热性试验规程电气强度法HG/T3330-1980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HG/T3330-2012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HG/T3331-2012绝缘漆漆膜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法HG3332-1978绝缘漆耐电弧性测定法HG/T3371-2012氨基烘干绝缘漆HG/T3372-2012醇酸烘干绝缘漆HG/T3375-2003有机硅烘干绝缘漆HG/T3855-2006绝缘漆漆膜制备法HG/T3856-2006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HG/T3857-2006绝缘漆漆膜耐油性测定法JB/T7599.1-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1部分一般规定JB/T7599.2-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2部分120级缩醛漆包线漆JB/T7599.3-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3部分130级聚酯漆包线漆JB/T7599.4-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4部分130级聚氨酯漆包线漆JB/T7599.5-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5部分155级改性聚酯漆包线漆JB/T7599.6-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6部分180级聚酯亚胺漆包线漆JB/T7599.7-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7部分200级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JB/T7599.8-1994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8部分220级聚酰亚胺漆包线漆科标化工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聚酰胺酰亚胺实验报告.

聚酰胺酰亚胺实验报告.

天恒达中试试验室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年4月27 日交报告日期:2014年4月29日参与人员:高继仕、宋孝飞、王小青、李忠良实验名称: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 根据聚酰胺酰亚胺工艺配方合成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

2. 以偏苯三酸酐(TMA)和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N一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二甲苯为溶剂,控制反应温度、时间,适时添加苯甲酸、苯甲醇等助剂控制反应进程、聚合度等,制备性能优良的耐高温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

二、反应机理以偏苯三酸酐(TMA)和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在N一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二甲苯混合液中进行缩合反应,适时添加苯甲酸、苯甲醇等助剂,生成聚酰胺酰亚胺。

反应机理如下: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2. 试剂四、实验装置图及步骤1、向反应釜中加入NMP(80%左右),预留部分NMP(20%左右)洗泵,取样测含水率(含水率≦1%),含水率合格后加入TMA,升至70-75℃。

2、取样检查TMA是否溶解,一旦TMA完全溶解,降温。

3、当温度降至60℃时,加苯甲酸,继续降温。

4、5分钟后,加MDI,加完后用预留的NMP洗泵,继续降温。

5、当温度降至40℃时降低搅拌速度(转数10-15rpm左右)。

6、自加MDI始计时,降温维持16小时。

7、16小时后,加快搅拌速度,一小时内升温至85℃(25-30 rpm左右)。

8、85℃维持3小时。

注意观察釜中反应情况,必要时在维持结束后取样测粘度。

9、升温至120℃。

加快搅拌速度(40-45 rpm左右),当温度至120℃时,取样测粘度。

粘度合格值为85-90S(20-25℃,4号杯)。

【DDJ-79测粘度合格标准700cp-1100cp】10、若粘度不合格,则根据测得的粘度值来确定在120℃下应维持多长时间然后再测,120℃维持的总时间为3小时。

若粘度仍不合格,则升温至135℃,加快搅拌速度(40-45 rpm左右),取样测粘度,若不合格,维持一段时间再测,直至粘度合格为止。

油漆实验总结报告

油漆实验总结报告

油漆实验总结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对油漆实验的总结报告。

通过该实验,我们的目标是研究不同油漆对各种材料表面的附着力和耐久性的影响。

我们使用了不同品牌和配方的油漆对几种常见材料进行涂装,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以评估油漆的性能和品质。

2. 实验设计2.1 材料选择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四种常见材料进行涂装测试:钢、木材、塑料和玻璃。

我们选择这些材料是因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用途广泛,并且对油漆附着力和耐久性的要求各不相同。

2.2 油漆选择我们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油漆进行测试:品牌A的高光油漆、品牌B的半光油漆和品牌C的哑光油漆。

这些油漆都是市场上常见的产品,具有不同的配方和性能。

2.3 实验步骤以下是我们进行油漆实验的步骤:1.准备材料:清洁和准备待涂装的材料表面。

2.油漆涂装:使用相同的涂装工艺和设备,在每种材料上涂装相应的油漆。

3.干燥和固化:按照油漆厂家的建议时间,让油漆在室温下干燥和固化。

4.评估附着力: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评估油漆对各种材料表面的附着力。

5.评估耐久性: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评估油漆在不同材料上的耐久性。

3. 结果与分析3.1 附着力测试结果我们使用了拉伸测试和横切刀测试来评估油漆对材料表面的附着力。

通过观察拉伸和横切表面的断裂形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钢表面:所有三种油漆在钢表面都有很好的附着力,没有出现明显的剥离现象。

•木材表面:品牌A的高光油漆在木材表面的附着力最好,品牌C的哑光油漆则有轻微的剥离现象。

•塑料表面:品牌A和品牌B的油漆在塑料表面的附着力相对较好,品牌C的哑光油漆则有剥离现象。

•玻璃表面:所有三种油漆在玻璃表面的附着力都较差,容易剥落。

3.2 耐久性测试结果我们使用了耐候性测试和化学品耐受性测试来评估油漆的耐久性。

通过观察油漆表面的变化,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品牌A的高光油漆在阳光暴晒和化学品接触下都有很好的耐久性。

•品牌B的半光油漆在阳光暴晒下稍微变色,但对化学品较为耐受。

电气试验分析报告(绝缘油)标准样本

电气试验分析报告(绝缘油)标准样本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试验
设备
仪器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型号
HB9601-3
编号
备注
试验单位:辽河富腾热电有限公司
1.绝缘油试验
一、油杯编号:02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检查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三、耐压试验
击穿电压(kV)
次数
试验结果
次数
试验结果
17.7
1
13.2
4
17.7
2
20.7
5
21.1
3
09.2
6
24.3
此次结论
不合格
试验
标准
■运行前15kV以下≥30
□运行中15kV以下≥25
2.绝缘油试验
一、油杯编号:03
二、外观检查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三、耐压试验
击穿电压(kV)
次数
试验结果
次数
试验结果
35.1
1
31.3
4
36.0
2
35.7
5
36.4
3
35.7
6
35.6
此次结论
合格
试验
标准
■运行前15kV以下≥30
□运行中15kV以下≥25
3.依据及设备
试验
依据
□DL/T596-2005《电气设备预防试验规程》
电气设备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20171204
试验性质:预防性试验
试验环境:温度22℃湿度65%
设备名称:变压器绝缘油
运行编号:无
试验地点:高压试验室
试验日期:2017年12月29日

固体绝缘击穿实验报告

固体绝缘击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击穿特性。

2. 掌握固体绝缘材料击穿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分析不同条件下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特性。

二、实验原理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场强度超过其击穿强度,会发生电击穿现象。

实验中,通过改变施加电压的频率、极性和电压等级,观察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现象,分析其击穿特性。

三、实验器材1. 固体绝缘材料:绝缘漆、树脂和胶、浸渍纤维制品、云母及其制品、塑料、薄膜复合制品、陶瓷和玻璃等。

2. 固体绝缘材料交直流电压击穿试验仪:HCDJC100KV。

3. 计时器、电压表、电流表、电极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固体绝缘材料样品固定在试验仪的电极上。

2. 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如电压等级、频率、极性等。

3. 开启试验仪,逐渐增加电压,观察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现象。

4. 记录击穿电压、击穿时间等数据。

5. 重复实验,分析不同条件下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电压与施加电压等级、频率、极性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加,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电压逐渐降低;随着频率的增加,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电压降低;极性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较小。

2. 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时间与施加电压等级、频率、极性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加,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时间逐渐缩短;随着频率的增加,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时间缩短;极性对击穿时间的影响较小。

3. 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机理主要分为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

实验结果表明,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主要发生在电击穿阶段,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的影响较小。

4. 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特性与其内部结构、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结构的固体绝缘材料具有不同的击穿特性。

六、实验结论1. 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特性与其施加电压等级、频率、极性等因素有关。

2. 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机理主要分为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其中电击穿为主要击穿机理。

绝缘测试报告

绝缘测试报告

绝缘测试报告
报告人:XXX公司的XXX工程师
测试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测试对象:某电子设备
测试操作步骤:
1. 首先将设备插上电源,待设备开机后进入待机状态
2. 在设备上进行绝缘测试前,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正确的接线,测试设备选择为万用表,其黑色表笔连接地线,红色表笔连接测
试对象设备上的绝缘材料,确保测试设备的安全使用。

3. 现在开始对设备进行绝缘测试,按下万用表上的测试按键进
行测试,测试时需要注意要对设备进行适当的带电测试,确保测
试数据的准确性。

测试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该电子设备的测试值在正常范围内,绝缘电阻
大于可接受的最小标准值,并且不存在跳闸、脉冲、干扰等现象。

因此,该电子设备满足了绝缘测试的相关要求。

结论:
据此,XXX公司的XXX工程师认为,该电子设备达到了绝缘
测试的要求,可以考虑投入正常使用。

但是,为了保障设备的安
全使用,建议在以后的使用中定期对设备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
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附注:在测试过程中,被测试设备请勿拔出电源,以免发生电击、火灾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测试时请注意观察测试设备是否正常,如发现故障据此及时停止测试并进行维修。

在测试完成后,
应动态记录测试报告并归档,以便于日后的查阅。

油漆绝缘性能测试报告

油漆绝缘性能测试报告

油漆绝缘性能测试报告测试目的:评估所使用的油漆材料的绝缘性能,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要求。

测试方法:1. 准备测试样品:从所使用的油漆桶中取出一定量的油漆,涂抹在绝缘性能测试仪上。

测试样品的尺寸应符合测试仪器的要求。

2. 使用绝缘性能测试仪:将测试样品放置在绝缘性能测试仪上,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上的指示,设置测试参数并启动测试仪。

3. 开始测试:根据测试仪器的要求,进行电气绝缘测试,测试时间一般为一定的时间段。

4. 结果记录与分析:测试仪器自动记录并显示测试结果,包括绝缘电阻值、电流值等。

记录所有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

测试内容:1. 绝缘电阻测试:测试样品在规定测试时间内的绝缘电阻值。

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油漆材料的绝缘性能。

2. 电气强度测试:在测试样品的上方施加特定电压,通过测试结果来评估油漆材料的电气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 包线性能测试:测试样品的表面绝缘性能,通过测试结果来评估油漆材料是否能有效包覆物体,以保证绝缘效果。

4. 渗漏电流测试:测试样品在规定电压下的渗漏电流值,以评估油漆材料的绝缘效果。

测试结果与结论:1. 根据绝缘电阻测试结果,油漆材料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绝缘电阻值稳定且在规定范围内。

2. 电气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油漆材料能够承受规定的电压,电气强度符合要求。

3. 包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油漆材料能够有效包覆物体,具备良好的绝缘效果。

4. 渗漏电流测试结果显示,油漆材料的绝缘效果良好,渗漏电流值在规定范围内。

综上所述,经测试发现所使用的油漆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并能有效包覆物体,具备较高的电气强度。

电机定转子绝缘浸渍漆实验分析

电机定转子绝缘浸渍漆实验分析

电机定转子绝缘浸渍漆实验分析报告在电机结构中绕组是最为脆弱的部分,为提升绕组的耐潮耐腐蚀、绝缘强度,并提高机械强度、导热性和散热性与延缓老化,因此,对绕组采取浸漆处理时必不可少的。

XX产品特别要求增加浸漆次数。

浸渍漆(分有溶剂漆和无溶剂漆)作用便是填充其间隙和微孔,且固化后能在被浸渍物的表面形成连续平整的漆膜,并使之粘结成一个坚硬的整体。

一、资料查找与分析1、浸漆种类1、外观:透明均匀液体,无机械杂质,漆膜平整光亮。

2、粘度:必须调配至适宜的粘度,以保证线圈浸渍时达到最佳渗透性和挂漆量,具体可根据线圈大小,线圈绕组间隙来确定稀释剂的份量。

3、干燥时间:为了节约能源,提高功效,要大力推广使用干燥速度快,固化温度低的绝缘油漆。

4、固体含量:固体含量只是对有溶剂漆而言。

现在国际上推荐的是高固体量低粘度的漆。

固体量含量一般都不低于45%。

对无溶剂浸渍漆而言,一般以固化发挥份表示,通用型的无溶剂漆,固化挥发份不得超过15%。

5、厚层固化能力:厚层干燥要固化均匀,无气泡,不开裂,软如橡胶。

6、弹性:绝缘油漆必须具备很好的柔韧性(即弹性)以及良好的附着力,不能太脆,更不能酥。

一般来说,漆膜通过3MM芯轴弯曲180°,漆膜不应一裂,更不能起层脱落。

7、介电性能:绝缘油漆必须具备有高的击穿强度和体积电阻率。

8、漆对漆包线的作用:凡是线圈绕组都要用漆包线,所以绝缘浸渍漆必须和漆包线相容,不能腐蚀漆包线表面绝缘层。

漆对漆包线的作用一般用铅笔硬度表示,行业标准规定:漆对漆包线的作用铅笔硬度不软于1H。

9、抗腐蚀性:绝缘浸渍漆必须具备有良好的耐溶剂蒸汽性和防潮性,防盐雾性以及耐冷热冲击性。

4、资料总结根据厂内生产实际,胶样及转子可参考标准为以下七项:1、厚层固化能力:不次于平滑\不粘\软如橡胶,内部气泡少于5个2、漆对漆包线作用:铅笔硬度≥H3、弹性:漆膜通过3MM芯轴弯曲180°,漆膜不应一裂,更不能起层脱落。

环氧煤沥青涂料性能试验报告

环氧煤沥青涂料性能试验报告

环氧煤沥青涂料性能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1.评估环氧煤沥青涂料的粘度和流变特性。

2.测试涂料的干燥时间和硬化性能。

3.评估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

4.判断涂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性能。

二、实验方法1.粘度测试:采用旋转粘度计,在规定温度下测量涂料的粘度,并绘制流变曲线。

2.干燥时间测试:在常温干燥条件下,测量涂料的干燥时间。

3.腐蚀测试:采用电化学方法,测量涂料涂层在盐雾湿热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4.机械性能测试: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和弯曲测试,测试涂料涂层的机械性能。

5.黏附性测试:采用刮格法测量涂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性能。

三、实验结果1.粘度和流变特性:环氧煤沥青涂料的粘度在25°C下为3000mPa·s,流变曲线呈现剪切稀释的趋势。

2.干燥时间和硬化性能:涂料在常温下的干燥时间约为24小时,完全硬化需要48小时。

3.耐腐蚀性能:经过2000小时的盐雾湿热试验,涂料涂层未发现明显的腐蚀和剥落现象。

4.机械性能:涂料涂层的拉伸强度为30MPa,弯曲强度为40MPa。

5.黏附性能:涂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性能达到最高等级,刮格法无明显剥离。

四、讨论与分析1.环氧煤沥青涂料的粘度适中,易于施工操作。

2.干燥时间较长,需要考虑施工环境和时间。

3.耐腐蚀性能良好,能有效提供金属表面的防腐蚀保护。

4.机械性能较高,具有一定的耐磨损和抗冲击性能。

5.黏附性能优秀,可以保证涂层的长期附着力。

五、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评估了环氧煤沥青涂料的性能特点。

该涂料具有适中的粘度、良好的干燥时间和硬化性能、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黏附性能达到最高等级。

因此,环氧煤沥青涂料是一种优秀的防腐蚀涂料,适用于金属和混凝土表面的防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涂料类型和厚度,以达到最佳的防腐蚀效果。

化学实验知识:绝缘漆的制备与性能表征实验研究

化学实验知识:绝缘漆的制备与性能表征实验研究

化学实验知识:“绝缘漆的制备与性能表征实验研究”绝缘漆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力设备等领域的一种重要材料。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等进行绝缘保护,防止电器漏电、短路等问题的发生。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漆料的稳定性、流动性、硬度、密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以“绝缘漆的制备与性能表征实验研究”为题,对绝缘漆的制备过程和性能进行了探究。

一、实验原理1.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绝缘漆的合成方法和性能测量技术,了解不同成分对绝缘漆性能的影响,探究绝缘漆的优化配方。

1.2实验步骤绝缘漆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树脂、松节油、煤油、硬脂酸、氧化锌、钛白粉等,制备过程需要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松节油、煤油、硬脂酸等放入反应釜中,熔融均匀;2.合成:将聚氨酯树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3.增稠:加入适量氧化锌和钛白粉,增稠绝缘漆的黏度;4.调节:根据实验需要还可以加入其他物质,如醇类、酯类等,以调节绝缘漆性能参数;5.放置:将制备好的绝缘漆置于室温下静置,以去除气泡等杂质,保证其质量。

1.3实验仪器主要实验仪器包括反应釜、电子天平、旋转蒸发器、热水浴等。

二、实验过程2.1样品制备我们选取聚氨酯树脂、煤油、氧化锌、钛白粉、硬脂酸等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制备出了绝缘漆样品。

在制备的过程中,我们按照不同的比例添加了聚醚多元醇、异丙醇等物质,用以调节绝缘漆的性能参数。

2.2性能测试在制备好绝缘漆之后,我们进行了下列性能测试:2.2.1电绝缘强度测试将绝缘漆涂抹在铝板上,使用电绝缘强度测试仪,在试样中加入高压电压,测试其断电击穿电压值。

2.2.2硬度测试使用硬度测试仪,测试绝缘漆的硬度。

2.2.3流动性测试将绝缘漆涂在玻璃板上,测试其流动性能。

2.2.4密度测定使用电子天平,测定绝缘漆的密度。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3.1绝缘漆样品实验室制备成功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多种组成不同的绝缘漆样品,其中包括添加不同材料比例的样品、添加醇类、酯类等其他物质所得的样品。

1032浸渍绝缘漆检验标准

1032浸渍绝缘漆检验标准

1032浸渍绝缘漆检验标准
一.检验项目
外观,性能,安全指标
二.抽样方法
按每大桶抽样一小杯测试
三.使用仪器,器材
烘箱,闪络击穿试验仪
四.判据
1.外观棕色透明液体。

2.粘度在30±1℃条件下滴定时间>40S
3.经70KV/mm耐压试验后无击穿闪络现象。

五.检验方法
1.用眼睛检查外观。

2.用滴定杯检查绝缘漆粘度:在30±1℃条件下滴定时间>40S。

3.将试验仪的两高压测试块上下夹住1mm厚度绝缘漆膜,通过70KV/mm的高压,看有无击穿现象。

缺陷分类
注:抽样按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Ⅰ进行抽检,致命缺陷为
AQL=0.01;A类缺严重缺陷,AQL=0.1;B类缺陷属一般缺陷,AQL=6.5;C类缺陷属轻微缺陷,AQL=15;“0”表示属于该类缺陷,“—”表示不属于该类缺陷。

(本标准与绝缘漆标准一并使用)。

绝缘试验报告

绝缘试验报告

绝缘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_________
试验单位:_________
试验时间:_________
试验地点:_________
试验对象:_________
试验方法:_________
试验结果:
经过绝缘试验,试验对象的绝缘状态良好。

在试验电压下,试验对象的绝缘电阻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任何异常。

结论:
试验对象经过绝缘试验合格,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

附件:
1. 试验对象的技术参数及试验标准
2. 绝缘试验过程中所记录的数据
3. 试验设备的校准证书
4. 参与试验的人员名单及执业证书
5. 其他相关资料
备注:
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以及试验结果的客观性都有关
键性的影响,应当在报告中详细记录,并在结论中给出合理解释。

同时,试验报告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相关部门。

电气绝缘工具试验报告

电气绝缘工具试验报告
结论:
试验人员:李淑云、毕胜华整理:毕胜华审核:填表日期:2020.07.08
电气绝缘工具试验报告
设备位置:济南中联实业有限公司试验性质:定检试验日期:2020.07.08
天气:晴环境温度:28℃
1、辅助绝缘工具试验:下次试验不迟于:2021.01.07
项目
名称
工具编号
试验电压
(kV)
时间
(分钟)
泄漏电流
(mA)
数量
备注
绝缘手套
#1、#2、#3、#4、
#5、#6
8
1
<6.2
6付
绝缘靴
#1、#2、#3、#4、
#5、#6
15
1
<5.5
6双
2、绝缘杆试验:下次试验不迟于:2021.01.07
项目
名称
工具编号
试验电压
(kV)
时间
(分钟)
数量
备注
绝缘杆
#1、#2、#3、#4、
#5、#6
45
1
6
3、验电器试验:下次试验不迟于:2021.01.07
项目
名称
工具编号
试验电压
(kV)
时间
(分钟)
数量
发光电压
(kV)
备注
10kV验电器
#1、#2、#Βιβλιοθήκη 、#4、#5451
5
均在2-2.8内
4、10kV接地线试验:下次试验不迟于:2021.01.07
项目
名称
工具编号
试验电压
(kV)
时间
(分钟)
数量
发光电压
(kV)
备注
10kV接地线
#1、#2、#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缘漆试验报告
公司名称:京瓷化学(无锡)有限公司
绝缘漆型号:无溶剂性绝缘漆TVB2191K
固化剂型号:TEC9637W
漆试验样品:绝缘漆1Kg ,固化剂 10g ;比例100:1
试验零件:60-01330半成品定子1个, 60-01330线经:0.55 ;圈数 65圈80-02430半成品定子 1个, 80-02430 线经:0.8 ;圈数65 圈 130-06025单片定子 1个, 130-06025 线经:0.71;圈数 180圈试验1
06025单片定子试验
抽真空:0.08MP
浸漆时间:30min
烘漆条件及时间:试验温度120℃、固化时间2h。

试验结果:线圈表层绝缘漆固化
线圈中层绝缘漆固化
线圈底层绝缘漆固化
试验结论:使用此产品在烘漆温度为120℃时,06025定子在2小时后内部绝缘漆能完全固化,并且完全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可靠的绝缘层。

与之前使用的绝缘漆在烘漆时间上可节约2.5小时。

可提高一倍生产效率。

试验2
60-01330定子及 80-02430定子
抽真空:0.08MP
浸漆时间:30min
烘漆条件及时间:试验温度120℃、固化时间2h。

试验结果:线圈中层绝缘漆固化
线圈底层绝缘漆固化
电机空载温升测试
要求:时间4.5小时
80-02430空载时温升:65℃ -- 70℃
80-02430改绝缘漆后空载时温升: 67℃、63℃
电机耐压测试
要求:测试电压不小于1200V,测试定时不小于5s;漏电流不大于5mA
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试验结论:
使用此产品在烘漆温度为120℃时,60-01330定子及80-02430定子在2小时后内部绝缘漆能完全固化,并且完全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可靠的绝缘层。

与之前使用的绝缘漆在烘漆时间上可节约2.5小时。

可提高一倍生产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