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提纲
如何编写“导学提纲”
如何编写“导学提纲”什么是“导学提纲”“导学提纲”又称为“引导学习提纲”,是指为学生提供的一份学习指导和整体概览。
它是一份跨学科的文本,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一门学科的核心概念、焦点问题、重要理论和实践技能,并提示教学者如何有效的组织授课、布置作业、以及评估学生学习进度。
为什么需要“导学提纲”通过“导学提纲”,教育者能够清晰的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概念形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导学提纲”可以帮助教育者把握课程重点和难点,正确组织教学,同时也有助于能力不同的学生查缺补漏,方便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导学提纲”是一份必要的教学工具,对于教学和学习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如何编写“导学提纲”编写一份成功的“导学提纲”,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分析教材和期望目标在编写“导学提纲”之前,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
教育者需要了解课程安排、教材内容、重点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考虑如何组织知识和概念,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这门学科。
第二步:确立重要概念和知识点了解课程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概念对于编写“导学提纲”非常重要。
这可以帮助教育者选择正确的方法,并为学生传达必要的信息。
应该首先确立基本概念,确保学生理解概念所在的背景和相关内容。
然后,应该明确学习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这些知识点应该在“导学提纲”中得到特别强调。
第三步:建立学科框架和结构基于创建一系列的概念和知识点,教育者可以从中抽象出学科框架。
学科框架应该简明扼要,反映出学科的主要结构、细节和相关内容。
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学科的总体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
第四步:为每个标准编写重要内容一旦学科框架建立起来,教育者应该为每个标准编写重要内容。
这些内容应该包含重要概念的定义、例子和创意活动。
也可以在此加入补充材料,让学生扩大对于相关问题的了解。
第五步:确定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导学提纲”不仅仅是一份详细的学科内容清单,更应该提供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提纲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1、什么是责任?2、责任的来源3、尽责的意义☆4、角色与责任的关系:二、谁在对我负责1、自己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①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什么意义?②对自己不负责有什么后果?2、自己怎样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有哪些表现?)3、列举他人对你承担的责任。
☆4、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1、责任= 回报+ 代价,承担责任有哪些回报与代价?回报:代价:2、承担责任对于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3、怎样正确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二、我承担我无悔1、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怎样承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2、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3、为什么要提倡树立社会责任感?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我是集体的一员1、个体与集体有什么关系?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什么关系?二、关爱集体人人有责☆1、为什么要关爱集体?如何关爱集体?2、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公民为什么要承担对国家的责任?2、公民怎样承担对国家的责任?☆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1、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2、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本框总结:为什么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怎样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信守承诺勇担过错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有什么意义?2、你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为什么这样对待?二、自觉承担责任1、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是什么2、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3、如何自觉承担责任?☆本框总结: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2、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哪些差距?(面对的挑战)3、当今国际形势有什么变化?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为什么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始时间?2、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背影》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细节描写的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体悟父母真挚的爱。
【学习重难点】1、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领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2、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差()使簌簌()蹒跚()suǒ()屑书jí()参差()不齐擦拭()tuí()唐fù()闲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蹒跚:触目伤怀:不能自已:惨淡:情郁于中:大去:祸不单行:3、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他是当代著名的家、、学者,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名篇《》,他的作品收在《》里,他清贫而有气节,例如的故事广为流传。
4、快速阅读课文,文中写了父亲几次背影,在文中做一标记。
5、细读父亲给“我”买橘子的场景2—3遍,找出描写父亲的动词,并用四个字短语为它命个小标题。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下来,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有一首歌谣这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的确,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母爱,是我们生命里最和煦的春风。
其实,陪伴我们一生、如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的爱,不仅仅来自母亲,也来自我们的父亲。
父亲,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沉厚重的爱,一种不易察觉的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颂父爱的著名篇章——《背影》,它的作者是著名爱国学者朱自清先生。
二、自主合作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A、通过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B、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C、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细节描写的方法。
D、体会如山父爱的伟大。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然后自主完成。
(1)课文开篇点背影,在写作中叫开门见山,在本文中它有什么作用?(2)写父亲为什么先写家中的变故?(3)本文父亲的“背影”在作者脑海中形成了定格,就是课文中第段中描写的;作者对父亲通过各种细节描写来描写,综合运用了、、等描写手法。
导 学 提 纲
导学提纲一. 什么是导学提纲⏹“导学提纲”是学案也是教案。
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点、例题详解(示范题分析、教师导学活动设计、供学生参考的学习方法、规范的解题过程)和供学生使用的思考题。
思考题要有可探究性和拓展性。
思考题分两部分提供:一是基础知识部分;一是供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的拓展题。
拓展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要求学生选择完成。
⏹一. 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 教师不写教案,而改使用现成的《素质教育新教案》。
⏹三. 通过集体备课,各学科教师以轮流主备的方式编写导学提纲。
⏹四. 学生作业取消了传统的作业本(个别学科保留,如语文学科作文、英语学科的单词书写等)。
⏹五. 制定《利民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利民二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利民二中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检查汇总表》《利民二中“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提纲》《利民二中教学跟踪辅导学生记录》《利民二中教学考测记录册》《错典题记录》。
⏹教师1:导学编写取得的经验:(1)通过导学提纲的使用,提高了所有教师对教材的重视和研究意识。
(2)提高了所有教师研究所教学生的研究力度。
(3)突出导学提纲的功能目标,突出所学内容的知识脉络,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环节编写比较完整,重问题意识,重学法指导,重分层训练,重规范指导,重形成性检测。
(1)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贯穿了问题意识(2)抓大放小,突出主干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教学环节,分节处理,层层铺垫(4)重视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对教材重要部分细读导学提纲编写与使用中的不足:(1)编写中有些环节还需进一步完善,形成性检测题针对性有待提高(2)学生的自学效果不太理想,与编写把握有一定关系(3)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不够协调,需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结合点(4)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很充分(5)疑难、易错、易混和共性问题针对性不强“导学提纲法”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是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自学”为目标,提倡“以问导学,以学代讲,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导学提纲(1).ppt
7.什么叫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 现实的货币还是观念上的货币?
8.什么叫流通手段?什么是商品流通?其公式是 怎样的?
9.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还 是观念上的货币?
10.什么叫纸币?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什么职 能?
11.纸币发行量以什么为限度?如果发行量过多 或过少分别带来什么后果?
12.同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有哪些优点?
第二节 2.什么是信用卡?信用卡具有哪些职能?实用 信用卡有什么优点? 3.什么是支票?在我国支票分为哪两种? 4.什么是外汇?什么叫汇率? 5.何谓外币汇率升高?何谓外汇汇率跌落? 6.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什么意义?
8.我国为什么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应该怎样坚 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
第一节
1.什么是企业?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怎样 的?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什么?
3.什么是公司?怎样成立公司?公司股东有哪些权 益?对公司经营活动有什么要求?
4.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哪些?
6.目前在我国主要有哪些债券?各自的特点是什 么?
7.什么是保险?我国现阶段主要有哪些保险险种?
8.什么是商业保险?什么是人身保险?什么是财 产保险?
第七课
第一节
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 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 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分数的基本性质 导学提纲
【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编写人】:杨本福【自学内容】教科书P75——76例1、例2的内容。
【导学提纲】1.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
2.动手操作:取三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按P75例1的要求平分并涂色,再用分数表示出来。
3、比较三张纸上涂色部分的面积大小,我发现了()。
4.观察三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我发现()5、我还能举出以下例子:()()()6.通过上面例子我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7、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8、把P76的例2填完整,说说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根据是什么?9.尝试完成P76的做一做。
【课题】最大公因数【编写人】:杨本福【自学内容】教科书P79——80例1的内容。
【导学提纲】1.分别写出16和12的因数,16和12的共有的因数有:(),最大的是()。
2、阅读例1,明确铺地的要求。
并试着说说你的选择,边长可以是:()()(),边长最大可以是()分米,我是这样理解的()。
3.观察P80的内容,16和12的共有的因数是这样表达的()。
4.我还能举出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例子()、()。
5,通过上面的例子我的结论是:()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6.尝试完成P80的做一做。
【课题】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编写人】:杨本福【自学内容】教科书P81例2的内容。
【导学提纲】1.写出18和27的因数,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我还能用其它办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方法是()。
3.通过观察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我发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关系。
4.观察P81“你知道吗”,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5、完成P81的做一做。
观察发现每组数的特点是()、(),得出求类似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方法是()。
6、通过上面的学习,得出求最大公因数方法有以下方法:()()、()(),我最喜欢的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导学提纲
以下是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导学提纲:
一、背景介绍
1.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和背景,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早期教育。
2.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家危机和民族矛盾,以及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
二、文本解读
1.阅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分析周恩来读书的动机和目的,以及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艰辛。
3.探讨周恩来对中华崛起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他为此所做出的贡献。
三、拓展思考
1.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个人对国家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2.探讨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3.分析周恩来的思想和精神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四、作业与反思
1.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总结自己从课文中获得的启示和收获。
2.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读书。
哲学生活第二课导学提纲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及其形态的对比区分;(3)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形态的对比区分。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构建体系——知识拓展——问题探究——巩固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用唯物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重点难点】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 百舸争流的思想(阅读课本10—15页,在课本上勾画知识点,把问题简单标记在课本相对应位置。
记忆基本概念和观点,掌握本课重点知识,理解本课难点知识。
)(一)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1)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为什么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有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
思考:在现实活动中,思维与存有的关系,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两大阵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及基本形态(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是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3、唯心主义及基本形态(1)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三)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及其关系1、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导学提纲及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
导学提纲(预习提纲)的编写及设计要求提纲一般包括三项内容: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达标测试题(1)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①数量以3个为宜,不能太多。
②内容一般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维度。
③目标应明确、具体、易操作。
关键是行为动词的使用,例如:记住……,说出……应用……等。
④可以在目标后加备注,将学生自学中重点、难点及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⑤指导学生认定目标。
自学前,应首先引导学生认读目标,从整体上感知本课学习任务,自学后再回扣目标,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2)导学提纲的具体要求:一般包括: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学科方法指导(怎么干)、时间限定(何时完成)、自学完成情况(收获和存在的问题)等四方面的内容。
①问题:将重点、难点、问题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几个较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能太碎;要有思维价值;关键是不能以“题”代“问题”。
同时,一定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切不可将学习内容孤立呈现。
②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做标记、做批注)等。
③时间:对学习过程可作比较具体的时间限定,具体时间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自学的进度适当调整。
④自学完成情况:在自学提纲最后设置“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栏目(方框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将自学中的难点、疑点放在其中,学会反思性学习,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打好基础。
(3)达标测试题的具体要求:①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10分钟左右题量为宜。
②直击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③以“题”代“知识”。
就是教材知识习题化。
④一些零散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在此出现。
⑤题型要多样。
⑥可以随堂练或测试纸为主。
导学案的编写及设计要求导学案也就是“课堂学案”主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及活动。
导学案不等于导学提纲(预习提纲),但是可以包括预习提纲。
导学案不要求全部在课前完成,预习提纲是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的方案。
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导学提纲
(1)香港和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们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及不同时期强占的地方?
(2)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3)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谁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孟庄一中导学提纲
课题
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时间
2009.10.13
姓名
主备人
刘喜敏
审核人
课型
新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一国两制”的内容。掌握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2、思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设计发散感态度价值观:
1、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二、学习重点
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有关内容。
三、学习难点
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伟大意义有何伟大意义?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导学提纲:当代教育新理念导言:1.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2.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在不断变革。
3.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出现对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个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2.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3.综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案例:新加坡教育模式、芬兰的学校教育。
二、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2.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
3.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案例:美国的个性化学习项目、中国的“三个一”教学模式。
三、技术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技术培养脱离实际应用,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2.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技术教育的实践案例: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国的工科教育。
四、全人教育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片面追求学术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培养。
2.全人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
3.全人教育的实践案例:西方的人文教育、中国的德育。
五、多元评价的理念变革1.传统教育的问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多元评价的重要性: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3.多元评价的实践案例:芬兰的没有考试的学校、中国的素质评价试点。
结语:1.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推进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实践是教育的方向。
《散步》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1巩固有关记叙要素的知识,锻炼在文中把握要素的能力,从而培养叙事能力。
2体味文中洋溢的浓浓亲情,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想知道文中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先解决这些拦路虎吧。
读准下列加点字字音拆()散嫩()芽分歧()霎()时熬()过水波粼()粼()2解释词语委屈:粼粼:3赶快走进课文去欣赏这篇优美的小短文吧,别忘了圈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及给文章标记段落序号和做批注哦!4预习课文,自主思考:(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故事情节。
5你阅读时还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一、课前五分钟:交流上节课的说话作业二、情境导入三、自主合作学习(一)出示学习目标(二)整体感知课文,交流预习情况。
(三)自主解决1第一自然段中包含的记叙要素2第二自然段体现了母子二人怎样的情态?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看着这些景象,作者为什么就想到生命?这一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四、合作探究:质疑、讨论、答疑1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出现了什么分歧?分歧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是什么?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义是什么?有怎样的作用?五、拓展提高:《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
整个行文,无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
有的句子读来情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有的句子含义丰富,有多层意蕴;有的句子意在言外。
请分别找出这样的句子,并朗读,体会它们的美。
(一)情趣盎然:(二)含义丰富:(三)意在言外:六、课堂练习:1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蕴含浓浓亲情的语句,加以体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一、简要提示长期的“左”倾错误和十年浩劫,已使全国经济陷于严重困境,必须尽快改变;“文革”虽已结束,但“左”的错误政策仍在继续推行,“两个凡是”方针禁锢着人们思想,必须拨乱反正……中共中央及时地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思想、政治及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并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
把中国带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二、认知与探究1.知识性问题:⑴真理标准大讨论:背景、时间、“两个凡是”的实质、结果、意义。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⑶民主法制建设:平反昭雪、成就、意义。
⑷改革开放:①对内改革:Ⅰ.农村改革:政治制度、试点、作用。
Ⅱ.城市改革:⑴国有企业改革⑵大中型企业改革⑶小型企业改革分别采用什么制度?②对外开放:顺序及代表,特征。
2.探究性问题:⑴.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了哪三次巨变?出现了哪三个伟人?⑵.列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⑶.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业政策的几次调整?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认识?⑷.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特区与清末的开放通商口岸有什么不同?⑸.看到了深圳和上海两个城市改革前后的变化后,你是如何评价改革开放的?三、梳理与反馈1.知识梳理:⑴根据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系统归纳⑵教师总结补充2.反馈训练: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内外政策上最鲜明的特点是()A、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坚持改革开放C、经济体制改革D、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最明显的不同点是()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确定了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D、继续发扬党的民主,加强党的建设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A、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B、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D、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⑷、下列哪一项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业的重要成果?()A、宝山钢铁公司B、大亚湾核电站C、第二汽车制造厂D、安太堡露天煤矿⑸.看到了深圳和上海两个城市改革前后的变化后,你是如何评价改革开放的?。
愚公移山——导学提纲
自主合作学习提纲:《愚公移山》【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学习导入】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一)疏通文意,掌握词句。
1、正音释义太行()仞()冀()惩.山北之塞.()()汝()豫()诸()遂()荷()孀()齔()叟()叩.石垦.壤()()匮()厝()朔()亡.以应.()()雍()陇()簊畚()2、朗读课文,用“/”划出句子停顿。
①惩山北之塞。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⑤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4、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5、辨析下列多义词。
方:方七百里()今齐地方千里()方其远出海门()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其:其如土石何()惧其不已也()帝感其诚()其妻献疑()焉: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之:甚矣,汝之不惠()告之于帝()易:寒暑易节()易安陵()天下事有难易乎()许:杂然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时人莫之许也()已:惧其不已()然胡不已乎()6、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
汝之不惠!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③投渚渤海之尾。
导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1、会写14 个生字,会认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表达顺序。
3、品读晏子的语言,感受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二、知识链接: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
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群雄纷争的春秋时期,他曾做过齐国的宰相,他有个特点――身材矮小(据古书记载,此人身高五尺,相当于一米四左右。
但是他有一大特点,非常聪明,能言善辩,口才极好,经常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
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
)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
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其智慧可见一斑。
本书讲述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表现出晏子身上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三、学习过程:(一)、★放声读课文三遍★我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侮辱撒谎敝国规矩囚犯大臣柑橘苦枳盗贼淮南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1、我发现易读错的生字:___2、我发现易写错的生字:__ ____________ ____★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造句等方法都可以敝国、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二)、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按__事情发展__ 顺序来写。
1、2 自然段写事情的___起因_____:第3、4、5 自然段写事情的_____经过_____ :第6 自然段写事情的___结果__课文写了哪三件事________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宴__。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进行了巧妙回击。
画出晏子说的话,反复读一读,想一想他的话妙在哪里?在课文中做批注。
提示一:晏子的话妙在: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____狗国__ ___ ,那他就钻__狗洞_,楚王要是说自己的国家不是,那就应该___打开城门迎接晏子__。
提示二:晏子的话很好的使用了一个逻辑推理: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访问的是_楚__ 国,不是______狗______ 国,楚王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国家是__狗__国,所以他一定会__打开城门迎接晏子__。
语文导学提纲模板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措施
单元教学
课时分配
第课时(教师导学题纲)
课题
授课类型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
班级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教法与
学法
教学准备
(教具与学具)
学 习 过 程
二备批注
(集体备)
三备批注
由小组长主持,分配展示和交流任务,每个问题展示后,要向其他学生质疑,其他学生提问后,进行答辩,展示的小组成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其他学生解决。小组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质疑、解惑。
五、学以致用,当堂检测
围绕学习内容设计当堂检测题
六、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可以是情境引入、也可以是复习引入
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1、自学前,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完成学案,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
三、师友对学,合作交流
1、对学前,课件出示“对学要求”
2、先对子互相交流,一人交流,另一个人要认真倾听;对子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师友指导和讲解;师友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级展示时,交流解决。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提纲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提纲【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系统回顾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2.反复研讨,明确中心及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
3.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1.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的理解。
2.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对称()模式()调查()汲取()渊博()根深蒂固()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创意根深蒂固素材孜孜不倦汲取模式不言而喻持之以恒3.快速阅读课文,反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⑴议论:⑵议论文的三要素:⑶议论文的结构:⑷议论文的语言特点:4.朗读课文2~3遍,了解文章思路,探寻文章中心及中心论点,并试回答下列问题:⑴课文开头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⑶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⑷本文的中心论点是⑸文章主要围绕进行论述的。
⑹你在阅读本文时,都有哪些疑惑或想法,请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你想成为创造性人才吗?你想拥有创造力吗?那么,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关键是什么?想弄明白这些,就让我们走进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吧!二、自主合作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一生展读,全体体味);2.预习成果展示;3.品读课文:(1)在课文中划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的弊端,结合自身的经验,检测自身是否拥有这种思维模式,你怎样看待这种弊病?(2)为什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要素?(4)拥有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吗?三、点拨讲解1.学法指导:运用实例引证,多种论文方法证明论点,讲解道理和实际生活结合以增强说明力。
2.板书设计四、练习测评1、苹果里的星星给你什么启示?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课本P58第一自然段。
⑴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⑵在语段上划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的危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导入新课今日“化”题:氧气都有哪些用途?回顾氧气的应用,明确氧气和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获得氧气的渴望
创设情景展示一瓶氧气,并提出问题:“氧气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获得?”根据学过的知识总结出“分离液态空气”和“电解水”两种方法引导学生选择实验药品
展示药品展示几组药品,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原料必须含有氧元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那些药品可能制取氧气
选择药品通过“资料介绍”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药品,并说出选择的原因根据成本、药品获得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的难易、副产物的危害性,选出过氧化氢溶液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和概括归纳原因的能力
实验探究三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A不加任何物质,B加入二氧化锰,C加入碎瓷片总结实验现象,发现加入二氧化锰能显著加快氧气产生的速率选择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里加入二氧化锰
催化剂给出关于二氧化锰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小资料学生总结出催化剂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氧气和水明确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明确实验的反应原理,为选择实验仪器作准备
发生装置给学生仪器,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连接到一起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仪器让学生初步认识反应物的状态是选择仪器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收集装置介绍向上、向下排空气和排水法两种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收集原理选择收集装置让学生明确收集气体选择装置的方法动手实验老师和学生一起发表各自的观点,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协助,对实验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加以协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敢于动手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验证氧气问题:“怎样验证我们收集的是不是氧气”踊跃回答:“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体验收获胜利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你说我说让学生谈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提高各抒己见,集中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的实现
挑战自我展示习题根据课堂学习自主解决加强课堂反馈,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后作业“伴你学”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师;上课,同学们好!我们班级是一个团结奋进,活泼向上的团体,每个学生自己的独特之处,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希望每位同学把最亮丽的一面展示出来,让我们的合作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师;同学们,当你走在阳光明媚的林荫路上,呼吸一缕缕清新的空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空气中的哪种成分让我们有如此感受。
生:氧气.师:对,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跟世间万物如影相随。
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就连死亡生物体的腐烂也需要氧气。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问:怎样证明某无色气体为氧气?
问;二氧化锰和土豆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总结催化剂的定义
师;(强调催化剂定义中的重点词的含义)
引导学生书写反应原理的化学表达式
师;这就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上面我们知道了制氧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哪么用什么仪器装置来实现这个反应呢?
结合导学提纲3及课本94页组装一套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学生阅读组装仪器并讨论确定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师;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常温分解放出氧气,那么用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呢?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挑选两组实验装置对比,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确定最佳装置,完成实验装置的设计。
师;这样的装置如何检验它的气密性呢?
生:总结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师;有了这样的发生装置,如何收集制取的氧气呢?
首先大家看屏幕,显示出三种收集气体的方法,(介绍氧气的性质)教师介绍使用三种方法的理由,然后让学生选出收集氧气的装置
接下来大家看一段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视频播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全过程)
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步骤,
师;通过视频,我们已经知道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结合导学提纲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你组装好的仪器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
注意小组成员间的合作。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教师总结实验中的错误
师:大部分的实验都成功,看来我们的探究是胜利的,接下来,检验一下,你对这次、探究的印象(出示课堂检测)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们还有哪些疑惑呢?或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你有哪些失败的教训,还是成功的经验说出来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