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实验报告 吸收实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料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熟悉吸收塔的操作; 1.2 观察填料塔的液泛现象,测定泛点空气塔气速; 1.3 测定填料层压降∆p与空塔气速 u 的关系曲线; 1.4 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的体积吸收系数K y a。 2 实验装置: 2.1 本实验的装置流程图如图 1:
(ii)若通入吸收瓶中的尾气已过量(瓶中溶液颜色呈蓝色) ,可用同样标准硫酸溶液滴定至终点(瓶中溶液 ′ 呈黄绿色) 。若耗去酸量为Va ml,则 ′ nNH 3 = 2(Va + Va ) ·Ma × 10-3 mol (11) 尾气样品中空气摩尔数nair 的求取 尾气样品中的空气量由湿式流量计读取,并测定温度 nair = P0 V0 /RT0 mol (12) 式中:P0 —尾气通过湿式流量计时的压力(由室内大气压代替) ,Pa; V0 —通过湿式流量计的空气量,l; T0 —通过湿式流量计的空气温度, K; R—气体常数,R=8314N·m/(mol·K)。 由式(10) (11)可求得nNH 3 和nair ,代人(9)即可得到Y2 ,根据得到的Y1 和Y2 ,由(7)即可得到GA 。 3.2.4 对数平均浓度差 ∆Ym ∆Ym = (∆Y1 − ∆Y2 )/ln (∆Y1 /∆Y2 ) (13) 其中:∆Y1 = = Y1 − mX1 ; ∆Y2 = Y2 X1 —出塔液相的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 出塔液相浓度X1 可取塔底液相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得到, 也可用物料衡算式 ( 7) 得到。 求得GA 、 ∆Ym , 即可由式(6)得到K Y a。
PV 体 RT 273.15+22.5
=(1.6*1.15+101.3)*0.3912/8.314/(273.15+22.5)=0.01641 kmol/h;
nair=RT =101.3*1.26/8.314/(273.15+23)=0.05184mol;
Y1=
V 氨气 G
PV
=0.01641/0.3316=0.04950; =0.025*0.01*2/0.05184=0.00965;
Y2=
n 氨气 n
X1=L (Y1-Y2)=0.3316*(0.04950-0.00965)/1.664=0.00794; E=1011.468-1992/()273.15+25.8=63779; P=(2*1.22+0.20)/2+101.3=102.6kPa,P 为塔内平均压力; m=E/P=63779/102.6/1000=0.6315; ∆Ym = (∆Y1 − ∆Y2 )/ln (∆Y1 /∆Y2 )=
∗ Y1 − Y1
4 实验步骤: 4.1 先开启吸收剂(水)调节阀,当填料充分润湿后,调节阀门使水流量控制在适当的数值,维持恒定; 4.2 启动风机,调节风量由小到大,观察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状况,并测取数据,根据液泛时空气转子流
3 吸收实验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吴钰龙
3071102691
量计的读数,来选择合适的空气流量,本实验要求在两至三个不同气体流量下测定K Y a; 4.3 为使进塔气相浓度Y1 约为 5%, 须根据空气的流量来估算氨气的流量, 然后打开氨气钢瓶, 调节阀门, 使氨气流量满足要求; 4.4 水吸收氨,在很短时间内操作过程便达到稳定,故应在通氨气之前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在操作稳定 之后,开启三通阀,使尾气通入吸收瓶进行尾气组成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尤其是测量时,要确保空气、 氨气和水流量的稳定; 4.5 改变气体流量或吸收剂(水)流量重复实验:本次实验,控制空气流量分别为 8-8-9.6 m3/h,水流量 则相对应为 30-36-30 l/h; 4.6 实验完毕,关闭氨气钢瓶阀门、水调节阀,切断风机电源,洗净分析仪器等。 5 实验数据处理: 5.1 大气压:776.30mmHg;填料层高度:41cm;填料塔内径:70mm;标准酸浓度:0.025M 5.2 原始数据记录: 项目 次序 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m3/h) 空气温度(℃) 空气压力(1.6kPa) 氨气转子流量计读数(L/h) 氨气温度(℃) 氨气压力(1.6kPa) 水转子流量计读数(l/h) 塔顶底压差(kPa) 塔顶表压(kPa) 塔底液体温度(℃) 吸收瓶加酸量(ml) 脱氨后空气量(l) 脱氨后空气温度(℃) 5.3 数据处理: 塔截面积Ω = D2 =0.00385m2 P=P0+P 表
A KY a = Ω · h· Δ Ym
G
(6)
式中:K Y a—气相体积吸收系数,kmol/m3·h; a—单位体积填料层所提供的有效接触面积,m2/m3; GA —单位时间内氨气的吸收量,kmol/h; Ω —塔截面积,m2; h—填料层高度,m; ∆Ym —吸收推动力,气相对数平均浓度差。 为求得K Y a ,需求取GA 及ΔYm。 3.2.3 被吸收的氨气量GA ,可由物料衡算 GA = V Y1 − Y2 = L(X1-X2) 式中:V—惰性气体空气的流量,kmol/h;
4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吴钰龙
3071102691
G=
PV 体 RT
=(1.6*0.90+101.3)*8.0267/8.314/(273.15+26.0)=0.3316 kmol/h;
L=ρ L0/M=998.2*30/18/1000=1.664 kmol/h; V 体·氨气=VN ρ0 P0 T/ρPT0 =300*0.001* 1.205 ∗ 101.3 ∗ 293.15∗0.702 ∗ (101.3 + 1.6 ∗ 1.15)=0.3912 m3/h; V 氨气=
V 体/ (m3/h) 8.0267 8.0254 9.6060 X1 0.00794 0.00659 0.00823
G/ (kmol/h) 0.3316 0.3316 0.3990 X2 0 0 0
L/ (kmol/h) 1.664 1.996 1.664 E 63779 64437 64437
V 体·氨气/ (m3/h) 0.3912 0.3915 0.4683 P/KPa 102.6 102.6 103.1
2 吸收实验
(7)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吴钰龙ຫໍສະໝຸດ Baidu
3071102691
Y1 —进塔气相的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 Y2 —出塔气相(尾气)的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 X1—出塔液相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 X2=0; L—吸收剂水的流量,kmol/h。 3.2.3.1 进塔气相浓度Y1 的确定 Y1 =
V 氨气/ (kmol/h) 0.01641 0.01640 0.01975 m 0.6215 0.6279 0.6248
nair/ mol 0.05184 0.05102 0.03291 Δ Ym 0.02282 0.02320 0.02722
Y1
Y2
0.04950 0.04945 0.04949
E P
(2)
(3)
(4)
式中:E—亨利系数,Pa P—系统总压(实验中取塔内平均压力) ,Pa 亨利系数 E 与温度 T 的关系为: lg E= 11.468-1922 / T (5) 式中:T—液相温度(实验中取塔底液相温度) ,K。 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顶表压及塔顶塔底压差△p,即可求得塔内平均压力 P。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底 液相温度 T,利用式(4) 、 (5)便可求得相平衡常数 m。 3.2.2 体积吸收常数K Y a 体积吸收常数K Y a是反映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值也是设计填料塔的重要依据。本实验属于 低浓气体吸收,近似取 Y≈y、X≈x。 吸收速率方程为: GA = K Y a ·Ω ·h · ∆Ym 则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吴钰龙
3071102691
专业:高分子
实验报告
姓名:_吴钰龙 学号:3071102691 日期:2009.10.23 地点:教十 2210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吸收实验 实验类型:工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_张子宽、王浩、张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图 1.装置图
1 吸收实验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吴钰龙
3071102691
2.2 物系:水—空气—氨气。惰性气体由漩涡气泵提供,氨气由液氮钢瓶提供,吸收剂水采用自来水,他们 的流量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水从塔顶喷淋至调料层与自下而上的含氮空气进行吸收过程,溶液由塔底经 过液封管流出塔外,塔底有液相取样口,经吸收后的尾气由塔顶排至室外,自塔顶引出适量尾气,用化学 分析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 3 基本原理: 3.1 实验中气体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测量。 但由于实验测量条件与转子流量计标定条件不一定相同, 故转子 流量计的读数值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如下: Q=Q N ρ0 P0 T/ρPT0 式中:ρ0 —标定状况下空气的密度,1.205kg/m3; ρ —被测气体在标定状况下下的密度,kg/m3; P0 、T0 —标定的空气状况,P0 = 1.013 × 105Pa,T0 =293K; P、T—实际测量时候被测气体的绝对压强、绝对温度,Pa,K。 3.2 体积吸收系数K Y a的测定 3.2.1 相平衡常数 m 对相平衡关系遵循亨利定律的物系(一般指低浓度气体) ,气液平衡关系为: ∗ y = mx 相平衡常数 m 与系统总压 P 和亨利系数 E 的关系如下: m=
4 π
1 8 26.0 0.90 300 22.5 1.15 30 0.20 1.22 25.8 10 1.26 23.0
2 8 26.0 0.92 300 23.0 1.15 36 0.21 1.21 26.0 10 1.24 23.0
3 9.6 26.1 1.27 360 23.0 1.58 30 0.27 1.70 26.0 10 0.80 23.0
0.04950 −0.6315 ∗0.00794 −0.00965 ln 0.04950 −0.9315 ∗0.00794 /0.00965
G
=0.02282;
η =1-Y2/Y1=1-0.00965/0.04950=0.8052; KY a =
GA Ω· h· Δ Ym
=
0.3316 ∗(0.04950 −0.00965 ) 0.0385 ∗0.41 ∗0.02282
VA V
(8)
式中:VA —氨气的流量,kmol/h。 根据转子流量计测取得空气和氨气的体积流量和实际测量状态(压力、温度) 。应对其刻度流量进行 校正而得到实际体积流量,再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空气和氨气的摩尔流量,并由式(8)即可求取进塔气 相浓度Y1 。 3.2.3.2 出塔气相(尾气)的组成Y2 的确定 用移液管移取体积为 Va ml、浓度为 Ma mol/l 的标准硫酸溶液置于吸收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及 2-3 滴 百里酚兰(指示剂) ,将吸收瓶连接在抽样尾气管线上(如装置图) 。当吸收塔操作稳定时,尾气通过吸收 瓶后尾气中的氨气被硫酸吸收,其余空气通过湿式流量计计量。为使所取尾气能反映塔内实际情况,在取 样分析前应使取样管尾气保持畅通,然后改变三通旋塞流动方向,使尾气通过吸收瓶。 Y2 = nNH 3 /nair (9) 式中:nNH 3 —氨气的摩尔数,mol; nair —空气的摩尔数,mol。 尾气样品中氨的摩尔数nNH 3 可用下列方式之一测得: (i)若尾气通入吸收瓶吸收至终点(瓶内溶液颜色由黄棕色变至黄绿色) ,则 -3 nNH 3 = 2Va ·Ma × 10 mol (10)
η 0.8052 0.8018 0.6931
0.00965 0.00980 0.01519
KYa 366.9 359.2 318.5
计算示例(以第一组为例) : V 体=VN ρ0 P0 T/ρPT0 =8* 101.3 ∗
吸收实验
273.15+26 293.15
∗ (101.3 + 1.6 ∗ 0.90)=8.0267 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