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化学_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 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3. 学会药品的取用,对物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学习重点:判断化学变化、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学习难点:科学探究学习学习准备:让学生提前复习相应的知识点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在_________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2、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_________变化,但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_________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名词都与什么有关:温室效应_________ 酸雨_________ 臭氧层空洞_________ 室内装饰污染_________ 白色垃圾_________ 赤潮_________、水华_________5、_________ 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________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6、药品的取用“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_________(2)不能_________(3不要_________7、药品取用的节约原则:液体一般取用_________,固体_________8、剩余药品处理原则: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更不能_________。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1: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目的:认知目的: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情感目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导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构造、用处与制法的根底自然学科。
它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故在学习时,因注意实验的操作及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是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等;变化过程中的现象〔例如发光、发热,火焰的颜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变化后生成的气体的颜色、状态等;P.S.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实验1: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点燃前:红色固体,燃烧时:黄色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为液体,有局部蜡油凝固,有少量黑烟生成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白瓷板上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能被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迅速参加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火焰后:产生白烟实验2: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橡皮塞蹦出实验解释:经酒精灯加热后温度升高,使火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的`气体压强急速增大,将塞子弹出实验3: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实验实验现象:有特殊气味,葡萄糖、砂糖灼烧后变黄,变黑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化学变化:通常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如蜡烛燃烧等;〔2〕化学变化的特征,或者说,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就是有新物质产生举例:石墨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俗称钻石〕,该过程是化学变化石墨、金刚石经点燃,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化学反响的现象:一般会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特别注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1)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1)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 (4)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7)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7)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1)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3)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13)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 (16)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联系及运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神奇的“化学”【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化学”,晾干;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化学”,学生很惊讶。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物质的变化。
合作探究探究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及装置变化前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液态水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2)胆矾研碎块状的胆矾蓝色块状固体被研碎成粉末粉末状的胆矾无(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立即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颗粒状石灰石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课堂讨论归纳总结知识拓展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能够识别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研究物质的变化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让学生掌握物质性质的分类,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够举例说明。
同时,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辨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物质性质的分类及常见物质性质的表现,尤其是化学性质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3.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实验中准确观察、记录和分析变化现象,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
4.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重点培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单元测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
4.教学难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破:
-对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难点,通过对比实验和图示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框架。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本学期,我作为九年级化学的授课教师,教授了第一单元的课程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
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我在不断尝试和总结中有了一些收获和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基础概念时,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不深。
例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照搬定义的层次上,而缺少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一些策略。
首先,我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像和动画的展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
其次,我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我经常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合作,从中得到多种多样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其次,在学习化学反应时,我发现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模仿记忆层次上,而缺少对反应过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验证,从而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反应过程。
其次,我通过提出一些具体例子和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生活中,从而培养他们的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虽然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种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化学课程缺乏兴趣,表现出比较低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往往对于课堂内容不能集中注意力,缺乏主动参与。
针对这些学生,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我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了解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困惑,并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
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组织了学生参观实际应用化学知识的场所,如化工厂、实验室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和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能够正确使用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实验操作手册;4. 发展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2. 物质的性质;3. 化学实验操作。
教学步骤:第一课:化学的基本概念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化学的认知,引导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物。
2. 讲解:简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定义、元素、化合物等。
3.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实例。
第二课:物质的性质1. 导入: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2. 实验:设计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固态、液态、气态等。
3. 分析: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物质性质的原因,并总结归纳出物质性质与其组成、结构有关。
第三课:化学实验操作1. 导入:简要介绍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实验操作手册。
2. 演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化学实验仪器,并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自行操作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提醒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4. 分享:学生分享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化学实验的乐趣。
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展示给全班同学。
2. 邀请有关专家或科学家到班级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和讲解。
3. 布置小组项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报告。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实验操作等方面。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项目作业:评估学生在小组项目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报告的质量。
教学反思:在本单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化学实验室的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认识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布局:准备进行展示的实验区域,包括常见药品、常见仪器、实验操作等。
2. 实验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基础且安全的实验,如溶液配制、物质加热等。
3. 实验器械: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天对等常用化学实验器械。
4. 规则提示:制定实验室应用规则,并在课前分发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和恪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课题1和课题2所学知识,强调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做哪些实验?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二)实验室规则讲解1. 讲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禁止吸烟、禁止食物进入实验室等。
2. 强调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行为规范,如正确应用实验器械、恪守实验步骤等。
3. 介绍实验室中的常见标识,如紧急出口、危险品存放处等。
(三)实验内容介绍1. 根据教学目标,介绍本节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项目和目标。
2.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要点,如正确应用化学药品、避免接触皮肤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学生分组实验1. 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的学生。
2.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操作。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评估: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评估,指出成功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学生改进和提高。
化学第一单元初中教案全套
化学第一单元初中教案全套
主题:化学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化学以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如物质、元素、化合物等。
3. 能够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并且能够举例说明。
4. 能够使用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的组成。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物质的分类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化学式和化合物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并且解
释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内容(30分钟)
(1)物质的分类
讲解物质的分类包括化学元素和化学化合物。
让学生了解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介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区分物质是一种固有的特征还是发生变化的特征,并且通过实验举例说明。
(3)化学式和化合物
教授化学式的概念和组成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表示化合物的组成。
3. 综合练习(15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4.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估
1. 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通过练习题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来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初中人教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初中人教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4.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展示(15分钟)
1. 介绍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讲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安排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化学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探究(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化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五、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更多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等。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如试管、滴管、量筒、药品柜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安全手册等辅助教学资料,以及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环境。
此外,还需强调学生着装要求,确保其在进行实验时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
通过这种着装规定的实行,有助于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在实验室中,学生必须穿着实验服,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到衣物上,同时也能保护学生免受热、冷、电等危险因素的伤害。
实验服应具有抗腐蚀性,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酸碱实验等时遭受到腐蚀。
同时,佩戴适当的鞋子也十分关键,通常要求鞋头能够封闭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这能保护学生的脚部不受到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也能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此外,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应保持清洁,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污染源影响实验结果。
在每次实验后,学生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台面、清理用过的器材等。
只有当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学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实验效果的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着装要求和实验室环境的整洁有序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以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实验演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或实验将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安全措施以及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5篇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初三化学课本单元教案【三篇】
【导语】本篇⽂章是由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课本单元教案【三篇】,仅供⼤家学习参考。
第⼀单元⾛进化学世界 ⼀、内容与分析 (⼀)内容: 药品的取⽤;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的识别、药品取⽤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法。
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法,其核⼼是药品的取⽤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和了解药品取⽤规则。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标及分析 (⼀)⽬标: 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 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科学探究的重要⼿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学会药品的取⽤、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分析: 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途及使⽤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科学探究的重要⼿段。
3、“学会药品的取⽤、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操作能⼒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进⾏物质的取⽤、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所谓——动⼿做,不如⽤脑记;⼆是有恐惧⼼理——不敢动⼿,怕危险。
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持条件分析 在讲到药品的取⽤时,为了给学⽣做好⽰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块状固体取⽤”和“液体取⽤”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 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规则→托盘天平的使⽤→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液体药品取⽤→酒精灯的使⽤⽅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日常化学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具有了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技能。但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欲望不高,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因此,在课堂设计上,我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采用的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
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科目:化学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指的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其核心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认识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在不停地运动(即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千奇百态,但归结到底不外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是多样的,但表现的形式不外是是否需通过化学反应才表现出来,物质通过化学反应才表现来的性质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不需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比如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节课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物质的性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基础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最基础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识别,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表现形式。
初中化学一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一单元教案主题:物质的分类与性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性质;2. 掌握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3. 能够描述物质的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鉴别。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类方法;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及区别;3. 物质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2. 能够描述物质的性质,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鉴别。
四、教学难点:1. 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2. 物质的性质的理解和辨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物质,引出物质的分类方法和重要性。
2. 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介绍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并尝试分类和鉴别。
4.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过程。
六、教学反馈:1.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答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对于物质分类和性质的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加深对于物质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参与情况;2. 通过实验结果和作业答题,检查学生对于物质分类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优化教学计划和内容。
九、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加深对于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和讨论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兴趣。
十、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复习物质分类和性质的知识;2.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物质的知识和应用。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8.教师布置任务:实验1和4观看手操作,都要认真观察并记录你所看到的现象。
4.【问题情境2】你能将你列出的现象进行正确的分类吗?确的分类吗?讲述】要想正确分类确分类,
5.【讲述】要想正确分类,必须明确分类的标即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准,即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将是我们本节课探究的主要任务。我们本节课探究的主要任务。
6.【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4个典型实验来发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发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即课本个实验,为了了解实验过程,第6页所列4个实验,为了了解实验过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有关4个实验的相关文字介绍。
学生独立思考,禁止讨论,半分钟后随机叫2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结果,不说原因,不说原因,其他学生不予评论,教师不予评论。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有以前几个环节的讨论做基础,学生应能正确填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内记录的身边的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内记录的身边的变的身边化现象进行分类,可讨论,然后由教师选择化现象进行分类,可讨论,然后由教师选择组进行展示。2-3组进行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再分别举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各两个,并描述每个变化伴随的现象。学生会发现物理变化也可能伴随一些上述现象,从而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现象,从而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男生动手能力强于女生
2、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docx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f i果题円祈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響谯际長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自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通过资料搜集、展示交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2•初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璃棒、滴管、白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駄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也是你们走进神奇化学世界的引路人,为了祝贺我们在座的同学顺利地由初二荣升初三,我想为大家献上一杯红酒表示我的祝贺。
(演示:清水变红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
3.能运用所学生化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
4.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及书写规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规律。
(四)反思与评价
1.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与不足。如:“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如:“你觉得你的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如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如:“你在本次实验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下次我们可以尝试更有挑战性的实验。”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物质变化的类型。
2.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3.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理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性质与变化。例如:“为什么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物质的变化有哪些类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疑问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如:“这个实验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化学第一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
此外,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化学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
他们对化学实验有很高的兴趣,但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2)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等;(3)学会使用化学符号,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4)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摩尔计算等;(5)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3)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科学精神;(4)强调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5)教育学生遵循化学实验安全规范,树立安全意识,关爱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问题情境1】教师再出示5-6张体现各种1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体会自然界的变化之美,意识学生认真观看,体会自然界的变化之美,到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到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随教师的引导将思维调整到本节主题。随教师的引导将思维调整到本节主题。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人一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4人一组,选出一名边渡口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变化的图片,以激活学生思维,然后布置一个变化的图片,以激活学生思维,思考任务:思考任务:将你熟知的或感兴趣的变化说出来。
13.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翻出先前的记录有自己写的身边的变化现象的记录纸,有自己写的身边的变化现象的记录纸,按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对你列出的变化现象进行分类。分类。
14.【讲述】教师结合插图说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伴随着其他一些现象:颜色改变、程中也伴随着其他一些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以及能量变化:吸热、放热、气体、生成沉淀、以及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发光等。
2.理科成绩较差。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易错。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新物质的确定。
4.【问题情境2】你能将你列出的现象进行正确的分类吗?确的分类吗?讲述】要想正确分类确分类,
5.【讲述】要想正确分类,必须明确分类的标即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准,即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将是我们本节课探究的主要任务。我们本节课探究的主要任务。
6.【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4个典型实验来发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发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即课本个实验,为了了解实验过程,第6页所列4个实验,为了了解实验过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有关4个实验的相关文字介绍。
9.教师布置任务: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对4个实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结果。
10.教师布置任务:完成课本第7页表格的填写讨论做基础,学生应能正确填出。
11.【教师引导】同学们是否发现了正确区分物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请举手回答。
12.教师及时归纳总结: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教师及时归纳总结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并各举实例加以说明。说明。
15.随着涉及现象的增多,学生开始对某些现象究竟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好判断。象究竟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好判断。这是本节的难点,但是本节不能解决,教师可告知学生:的难点,但是本节不能解决,教师可告知学生:可留待以后学习或可通过网络学习,可留待以后学习或可通过网络学习,为后续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学热情。16.【当堂巩固练习】师生互动方式完成课后第二题:下列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第二题:下列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禁止讨论,半分钟后随机叫2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结果,不说原因,不说原因,其他学生不予评论,教师不予评论。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有以前几个环节的讨论做基础,学生应能正确填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内记录的身边的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内记录的身边的变的身边化现象进行分类,可讨论,然后由教师选择化现象进行分类,可讨论,然后由教师选择组进行展示。2-3组进行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再分别举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各两个,并描述每个变化伴随的现象。学生会发现物理变化也可能伴随一些上述现象,从而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现象,从而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3.教师随机选择2-3组的讨论结果通过多媒体展台进行全班公示,对具体内容不作评论,体展台进行全班公示,对具体内容不作评论,只是引导同学们思考:只是引导同学们思考:这么多纷繁复杂的变化,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将之进行分类整才能发现隐藏在表象背后的规律,理,才能发现隐藏在表象背后的规律,这些现象虽多,象虽多,但都可以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类型中的一种。两种类型中的一种。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男生动手能力强于女生
2、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
3、有学生不听指挥
教学反思
1、总的来说,教学环节衔接紧密,重难点突出。
2、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能保证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3、练习做得不够好,会混淆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和变化后新物质的产生。
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作者及工作单位
汪树芬东江初中
教材分析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学情分析
1.初学化学,好奇。
教学过程
见以下详细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视频导入
二、新授
教师展示一段视频,【视频导入】教师展示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自然界各种纷繁复杂的变化,要求信息量大,自然界各种纷繁复杂的变化,要求信息量大,变化种类繁多,场景切换快速流畅,变化种类繁多,场景切换快速流畅,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因。然后举手回答。
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
脑风暴
培养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巩固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二)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17.【知识深化】师生互动方式完成课后第三题: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教师辅之以演示实验)学变化?(教师辅之以演示实验)
18.【知识升华】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19.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本节课并由教师最后做示范性总结。
学生认真观看,体会自然界的变化之美,意识到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随教师的引导讲思维调整到本节主题。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4人一组,选出一名记录员,讲本组成员的发言整理记录在一张纸上。
学生可能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学生阅读课本,时间4分钟。
1.学生分组实验学生
2.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每做完一个实验,学生将所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写在笔记本上,出来,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同组之间互相交流完善,以达到客观,真实,全面的描述,完善,以达到客观,真实,全面的描述,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每一个实验做完之后,教师要留出一定的交流时间供学生、完之后,教师要留出一定的交流时间供学生、师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可能不够全只注重观察到的某一方面现象,面,只注重观察到的某一方面现象,或是现象与操作分不清作分不清,与操作分不清,把部分实验操作也描述成现象,或是在描述中加入自己对现象成因的分这些都不符合现象描述的三原则,析,这些都不符合现象描述的三原则,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补充、学生互评、通过引导、学生补充、学生互评、简单讨论等方式进行及时纠正。
7.教师幻灯片出示个实验标题:实验1、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实验2、胆矾的研碎(展示厨房中磨碎物质的器具)器具)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8.教师布置任务:实验1和4观看实验录像,由学生分组完成。实验2和3由学生分组完成。无论是观看还是动手操作,动手操作,都要认真观察并记录你所看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