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零件工作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e03873b6960590c69ec37624.png)
(二)形状特征原则
形状特征原则就是将最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的方向作为主视 图的投影方向,以满足表达零件清晰的要求。
二、其它视图选择的原则
1.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及内外结构形状,全面的考虑还 应需要的其它视图,使每个视图都有一个表达重点. 2. 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当有内部结构时应尽量在基本 视图上作剖视,对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和倾斜部分, 可增加必要的局部(剖)视图图或斜(剖)视图和局部放 大图. 3.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视图的数量 越少越好,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4.方案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B
B
B-B
支架
第四步 方案比较
A BB
A
B
B
A-A
B-B
方案二 方案一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选第二方案较好。
四、 箱体类零件
1.用途:多用于支持或包容其他零件。有阀体、泵体、减
速器等。
2.结构特点:内、外结构都比较复杂。毛坯多为铸件。 3.加工方法:此类零件加工方法也很多(车、铣、刨、钻、
镗、磨等),难区分主、次工序。
轴结水平放置。用左视图来表示孔、槽、轮辐及外形结构。
5.选择表达方案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组成,其厚度 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第二步:确定主视图表达方案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状态,轴线水平放置
投影方向:如图所示。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第三步: 选择其它视图
4.表达方法:主视图主要根据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原则。
因箱体零件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需要用三 个以上基本视图和一定数量的辅助视图来表示。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6ae2c9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6.png)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机械制图 零件图
![机械制图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33e2795ace2f0066f4332267.png)
模块六 零件图
二、零件图的表达方法
零件图的表达方法是采用一组视图。这一组视图不局限于主视图、 俯视图、左视图三个基本视图,也可以采用各种视图表达方法,在满足 完整、清晰表达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投影视图,使整个图样清晰明了。
模块六 零件图
(一)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图的核心,最能反映零件特征。主视图在这一组视图 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他视图运用产生影响。绘制零件图,首先需要确 定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1)结构形状特征最明显:应该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间的相互 位置和主要结构、形状表达得最清楚。 (2)以零件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通常也可以按照零件在机器或 机构工作位置选取主视图,这样容易理解、想象零件在机器或机构中的 作用。 (3)以零件在机械加工中位置为主视图: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 序中的装夹、加工位置选取主视图。
零件图主要包括:一组视图,完 整尺寸和技术要求。
图6-1 齿轮泵总成
模块六 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设计、制造和检验零件的 主要依据,是零件设计、制造的重要技术 文件,也是技术交流的重要资料。 零件图是指导零件的生产制造,表 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技术 要求等内容的图样,如图6-2、图6-3所 示。
模块六 零件图
(3)机械加工方面要求。 ①倒角和圆角:阶梯轴和孔,为了在轴肩、孔肩处避免应力集中, 常以圆角过渡。轴和孔的端面上加工成45°或其他度数的倒角,其目的是 为了便于安装和操作安全。C 代表45°。如标注C 2(等于2×45°),如 图6-22所示。
图6-22 倒角和圆角
模块六 零件图
模块六 零件图
图6-13 零件基准及标注
模块六 零件图
轴向方向上,端面Ⅰ为主要基准,Ⅱ、Ⅲ为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 辅助基准有尺寸联系,并确定辅助基准位置。如尺寸12、112。轴心线 为径向主要基准,径向尺寸均以轴心线为基准标注。如轴径,分度圆直 径等。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四)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四)](https://img.taocdn.com/s3/m/b16b05d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2.png)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四)编者:机械设计不只是使⽤3D软件画3D图,只有会了这些知识才叫设计刚刚⼊门。
“回归基本⾯”,⽆论你作了三年五年或⼗年,确信这些知识你已经掌握了,融会贯通了,学以致⽤了吗?零件图表达了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和技术要求。
零件图是⽤来指导制造、⽣产加⼯和零件检验的图样。
在⽣产过程中,要根据零件图注明的材料和数量进⾏备料;根据图⽰的形状、尺⼨和技术要求来加⼯制造;最后还要根据图纸进⾏检验。
6 零件结构的⼯艺性机器上绝⼤多数零件,都是通过铸造和机械加⼯来形成,因此,在画零件图时,应该使零件的结构既能满⾜使⽤上的要求,⼜要⽅便制造。
6.1 铸造零件的⼯艺结构⼀、拔模斜度⽤铸造的⽅法制造零件⽑坯时,为了便于在砂型中取出模样,⼀般沿模样拔模⽅向作成约1:20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
因此在铸件上也有相应的拔模斜度,如下图a所⽰。
这种斜度在图上可以不予标注,也不⼀定画出,如下图b所⽰;必要时,可以在技术要求中⽤⽂字说明。
⼆、铸造圆⾓在铸件⽑坯各表⾯的相交处,都有铸造圆⾓(下图),这样既能⽅便起模,⼜能防⽌浇铸铁⽔时将砂型转⾓处冲坏,还可以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裂缝或缩孔。
铸造圆⾓在图上⼀般不予标注,常常集中注写在技术要求中。
下图所⽰的铸件⽑坯的底⾯(作为安装底⾯),需要经过切削加⼯。
这时,铸造圆⾓被削平。
三、铸件壁厚在浇铸零件时,为了避免各部分冷却速度的不同⽽产⽣缩孔或裂缝,铸件壁厚应保持⼤致⽤等或逐渐变化,如下图所⽰。
6.2 零件加⼯⾯的⼯艺结构6.2.1 倒⾓和倒圆如下图所⽰,为了去除零件的⽑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或孔的端部,⼀般都加⼯成倒⾓;为了避免因应⼒集中⽽产⽣裂纹,在轴肩处往往加⼯成圆⾓的过渡形式,称为倒圆。
6.2.2 螺纹退⼑槽和砂轮越程槽在切削加⼯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具或使砂轮可以稍稍越过加⼯⾯,常常在零件的待加⼯⾯的未端,先车出螺纹退⼑槽或砂轮越程槽,如下图所⽰。
机械制图:零件工作图
![机械制图:零件工作图](https://img.taocdn.com/s3/m/75b7c62f14791711cc7917db.png)
2.工艺基准——是在加工或测量 时确定零件位置的一些面、线或点。
因为基准是每个方向尺寸的起点, 所以,在三个方向(长、宽、高)都应有 基准。这 基准一般称为主要基准。除 主要基准外的基准都称为辅助基准。主 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应有尺寸联系。
形位公差名称及符号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倾斜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对称度位置度面轮廓度圆跳动全跳动圆柱任一素线的直线度误差不大于002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不大于004d圆度误差不大于003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圆柱度误差不大于0005顶面对与底面a的不平行度误差不大于005圆柱轴线对于底面a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的轴线对于d的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1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15该滚轮零件所需的工艺要求有
C
13
0.125
40
0 -0.6
D
10:1
+0.16
14 -0.21
其余 6.3
4
+0.03 0
3 +0.03 0
B
3 +0.03 0
沉孔 5.5X60°
技术要求 热处理以及时效后HRC62~65
R0.2
制图 王光明 84.10.1 校核 向 中 84.10.4 (校名、 班号)
柱塞套 (图 号)
2:1 15Cr
当然,在标注尺寸时,最好是把设计基准和工 艺基准统一起来。这样,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 满足工艺要求。如两者不能统一时,应以保证设计 要求为主。
二、标注尺寸的形式 根据尺寸在图上的布置特点,标
注尺寸的形式有下列三种。 (一)链状法 (二)坐标法 (三)综合法
(一)链状法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全解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5f5bd56294dd88d0d26bce.png)
公差恒 为正
45
3)公差带图:
上极限偏差 公差带
+ 0-
+0.008 -0.008
下极限偏差
+0.024
+0.008 -0.006
0
-0.022
50 公称尺寸
例: 50±0.008
50
+0.024 +0.008
50
-0.006 -0.022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 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
布情况。
A
23
A
24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2. 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 ⒊ 零件的几何公差。
有关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达到的 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要求等, 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上方的空白处。
c) 综合式
尺寸标注的三种形式
28
三、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
和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长度、 外轮廓尺寸等。
c b
cd
正确!
错误!
29
四、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ce d b
错误!
c
d
b
正确!
长度方向的尺寸 b、c、 e 、d 首尾相 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C向局部视图表 达上面凸台的形状。
A D
D
B-B C
视图方案一
18
机械制图_零件图
![机械制图_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a9b27ece0975f46527d3e14c.png)
1.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1)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 回转体,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 此,常带有键槽、轴肩、螺纹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 构。如图
(2)主视图选择: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 轴套类零件主视图应按加工位置原则选择,即应将轴线水 平放置画图。 (3)其他视图选择: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 注,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节结构, 通常采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2.起模斜度
制造铸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型砂中取出模型,一般沿起 模方向的内外壁上应有适当斜度,称为起模斜度,一般为 3°~5°30′。通常在图样上不画出,也不标注,可在技 术要求或其他技术文件中统一。 3.过渡线
由于铸造圆角的的影响,铸件表面的截交线、相贯线变得 不明显,为了便于看图时明确相邻两形体的分界面,画零 件图时,仍按理论相交的部位画出其截交线和相贯线,但 在交线两端或一端留出空白,此时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称过 渡线。 如图所示。
(1)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要能将组成零件的各形体间 的相互位置和主要形体的形状、结构表达得最清楚。
(2)加工位置原则 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装夹 位置选取主视图,以便于制造者看图加工 。 (3)工作位置原则 按工作位置选取主视图,容易想像 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以便于对照装配图进行作业。
选择主视图时,上述三个原则并不是总能同时满足,还需 要根据零件的类型等情况来确定按哪个原则选择主视图。
(1)结构特点:盘盖类零件的主体结构是同轴线的回转 体,常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结构。 盘类零件一般是用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如齿轮、带轮等; 盖类零件一般用来作为轴承孔等的端盖。如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和装配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和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ccac8d3b0508763230121214.png)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最小过盈是零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下
③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过渡配合示意图
孔的公差带 与轴的公差 带相互交叠
⑶ 配合制 ① 基孔制配合
30
30
)
)
-0.020 -0.041
+0.033 0
⑶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公差带代号及上、下 偏差值,偏差值要加上括号。
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适用 于生产规模不确定的情况。
30f7(
30H8(
§7-4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 的各种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铸造圆角
例如:
12
F8 h7
12
F8 h7
基轴制间隙配合 销轴
12
J8 h7
滑轮
12
J8 h7
开口销 底座
基轴制过渡配合
二、极限与配合在图上的标注
⒈ 在装配图中配合的标注
标注形式为:
基本尺寸
孔的公差带代号 轴的公差带代号
采用基孔制配合时, 分子为基准孔的公差带 代号。
H7 n6
30
40
例如:
30 H8 基孔制间隙配合
A~H 形成间隙配合
基轴制: J~N 形成过渡配合
EF F FG
P~ZC 形成过盈配合
孔
G
H
JS J
K
基准轴公差带
M
N
P
R
S
U T
机械制图PPT(第十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PPT(第十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9c8f3e20192e45361066f5ae.png)
C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⒉ 轴类零件
分析形体、 1)分析形体、结构 2)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 安放位置: 加工位置,水平放置。 加工位置,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3)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阀杆的方头端。 用断面图表达阀杆的方头端。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选择表达主体结构的其他 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 添加辅助视图 车刀移动
加工轴
车床
检查、比较、调整、 ⒋ 检查、比较、调整、修改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箱体、 ⒈ 箱体、叉架类零件
装油杯孔 螺钉孔 轴承孔 肋 板 轴 承 座 轴 承 座 端盖 轴承 齿轮 轴
b× α × b
α
倒角宽度b按轴( 倒角宽度b按轴(孔)径查标准确定。 径查标准确定。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⒉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在加工面的台肩处,常常预先加工出沟槽, 在加工面的台肩处,常常预先加工出沟槽,这种 结构称为退刀槽和越程槽。 作用: 使刀具或砂轮能够加工至终点。 作用:1. 使刀具或砂轮能够加工至终点。 便于安全退出刀具。 2. 便于安全退出刀具。 装配时可保证与相邻零件靠紧。 3. 装配时可保证与相邻零件靠紧。
过渡线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2) 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铸造圆角
切点附近断开
平面与平面、 3)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A
过渡圆弧与A 过渡圆弧与A处 圆角弯向一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4)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从这点开始有曲线
相交
相切
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机械制图-轴类零件图
![机械制图-轴类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73271c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e.png)
.
.
程
• 计划 • 绘制视图
• 标注尺寸及尺寸公差;
• 标注表面粗糙度;
• 标注形位公差;
• 标注其他技术要求。
3 检查---学生互相。
4 评价---师生共同。
.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会合理制定轴类零件图的表达方案;
典
型
理解轴类零件工艺结构的特点;
任
掌握轴类零件长度尺寸的标注方法;
务
培养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审美观。
.
一、 轴类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案
? 如何选择主视图方向
.
视图表达方案
.
2.视图类型和剖切方法
.
一、轴类零件图表达方案特点
总结:
1、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水平放置 键槽一般在前
2、视图类型和剖切方法:
一般只画一个基本视图, 对轴上的槽和孔,采用断 面图、放大视图等; 局部结构采用局部剖。
.
二、 轴类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
工艺结构: 轴上有倒角、退刀槽或圆角。
.
.
倒角作用:利于装配;不碰伤手。
.
圆角作用:增加强度。
.
.
退刀槽作用:零件定位可靠。
.
.
二、轴类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
注意事项: 1、退刀槽尺寸尽可能相 同; 2、若有多个键槽,键槽应分 布在一条直线上。
.
.
三、 零
三、轴类零件图尺寸标注
件
基本原则:
图 的
1.正确;
尺
2.完整;
寸
3.合理;设计和工艺要求
标
4.清晰。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8cedbe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7.png)
02
零件图绘制基本原则与方法
视图选择原则及实例分析
01
02
03
主视图选择
应最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特 征。
其他视图选择
配合主视图,完整表达零 件的结构。
实例分析
如轴类零件,主视图通常 选择轴线水平放置的视图 ;盘类零件,主视图常选 择过轴线的全剖视图。
尺寸标注方法及注意事项
标注方法
应完整、清晰、合理,符合国家标准。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图将越来越数字化和智能 化,如CAD/CAM/CAE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制图的 效率和准确性。
三维建模与仿真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形状,同 时可以进行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等,为设计提供更加全 面的信息。
标准化与模块化
主要结构为叉形或架形,常有工 作部分、连接部分和支撑部分等 。
零件图尺寸和技术要求解读
尺寸标注
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需注意尺寸基准的选择和标 注的合理性。
技术要求
包括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热处理等要求,需根据 零件的功能和加工工艺进行合理选择。
解读方法
先了解总体尺寸和形状,再分析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大小关系,最后 阅读技术要求并理解其对零件加工和装配的影响。
零件图作用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单一零件的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及检验,零件图是指导零件生产的重要技术 文件。
零件图在机械设计中的地位
机械设计基础
零件图是进行机械设计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零件图的相关知识, 才能进一步进行装配图和部件图 的设计。
机械设计核心
零件图作为机械设计中的核心部 分,其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 到整个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机械制图第7章 零件图
![机械制图第7章 零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73b5dd74028915f804dc212.png)
零件图
形状特征原则
选取能将零 件各组成部分的 结构形状以及相 对应的位置反映 得最充分的方向 作为主视图投射 方向
零件图
该方向投影 最能显示零件的 形状特征,故作 为主视图投射方 向。
零件图
加工位置原则
按照零件在主要加工工序中的装夹位置 选取主视图,使主视图尽量与加工位置一 致,以便制造者看图。
零件图
二、典型结构的尺寸标注
锪平面
锥形沉孔
零件图
二、典型结构的尺寸标注
柱形沉孔
倒角
零件图
§7-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及标注方法 二、极限、公差、偏差 三、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四、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零件图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表面结构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陷、 表面纹理和表面几何形状的总称,本节主要介绍常用 的表面粗糙度表示法。
Z
表面轮廓
Ra
X O 取样长度L
基准线
零件图 2.表面结构要求符号
2H
画法比例 H=3.5mm 线宽 0.35mm
H
60°
60°
零件图
符号名称 基本图形符号 符号 含义 未指定工艺方法的表面, 当通过一个注释解释时可 单独使用。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面,仅当其含义是“被加 工表面“时可单独使用 不去除材料的表面,也可 用于表示保持上道工序形 成的表面,不管这种状况 是通过去除或不去除材料 形成的 在以上各种符号的长边上 加一横线,以便注写对表 面结构的各种要求
该零件主要加工工序为车削,取轴线水平放置, 并取剖视表达内部结构。为表达端面、孔、筋等的分 布,配置左视图。配置辅助视图表达局部结构。
零件图
中职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劳社版统编教材课件)
![中职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劳社版统编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1c7c77b84ae45c3b358c21.png)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三、几何公差(形、位公差) 4.几何公差标注示例
§8-6 读零件图
球阀轴测装配图
§8-6 读零件图
图8-54 阀杆
§8-6 读零件图
图8-55 阀盖
§8-6 读零件图
图8-57 阀体
§8-6 读零件图
综合实例--支架零件图(补画A-A剖视图)
§8-6 读零件图
基轴制配合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二、极限与配合
4.配合制 基孔制配合
基孔制配合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二、极限与配合
4.配合制 基轴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二、极限与配合
4.配合制 基本偏差系列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二、极限与配合 5.优先、常用配合 GB/T 1801—2009对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作了进一步的限 制,规定了基本尺寸至3 150 mm的孔、轴公差带,分为优先、
公差带的三种标注法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二、极限与配合 6.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
(3)极限偏差值的查表方法示例
φ18H8/f7
φ14N7/h6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三、几何公差(形、位公差)
1.基本概念 为保证加工零件的装配和使用要求,在图纸上除给出尺寸 公差、表面结构要求外,还有必要给出几何公差要求。
§8-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三、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图8-25 标注零件尺寸示例(二)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二、极限与配合
三、几何公差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8
( a) 压 盖
( ) 三 通
h
19
(三)三个视图 图示出的弯板、支架,需要三个视图。
h
20
应该指出:上述的一个视图、两 个视图和三个视图都是有方向性的, 方向不同就不能表达清楚,视图数 量就不够了。
通过上述归纳可以看出,对一个 不太复杂的零件,一般用一个视图、 两个视图,最多用三个视图总可以 表达清楚。
h
22
四、选择表达方案的方法步骤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选择表达 方案的方法步骤如下。
(一)对零件进行分析
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结构分析(包括 零件的装配位置及功用)和工艺分析(零件 的制造加工方法)。
h
23
(二)选择主视图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定主视图。选 择时,在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后,根据零 件的特点,应尽量符合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
(二)零件主视图的位置 零件在主视图上所表现的位置,一般
有两种:
1.零件的工作位置(或自然位置) 2.零件的加工位置
h
15
二、视图数量的选择
在主视图选定后,还需进一步选择视图
的数量。当然,在实际选择时,往往是和 表达方法的选择同时考虑。为了便于说明 问题,举几个实例供分析时参考。
(一)一个视图
图示出的顶尖、手把、套和曲柄,它们
•(3)技术要求 说明零件制造、检验和装配的技术要 求,包括行为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等。
•(4)标题栏 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 单位重量以及设计、制图、审核、签字等。
h
3
? 18 0.125
2 0.8
D
6
0.5X45°
0.8
+0.03 DD
0.025
A
0.2X45°
65+0.03
2.5+0.34
h
21
三、表达方法的选择
一个零件,一般有外部结构形状,也 可能有内部结构形状;各结构间的组合 位置不同;有的层次少,有的层次较多。 在层次较多的地方,有的部分可能被其 他部分挡住;有的结构较大,有的结构 较小。在结构较小的地方可能表达不太 清楚,尺寸标注不太明显,……在选择 和确定视图时,都要认真考虑。
3. 孔 不正确
(a)不正确
B
正确
不正确 h
正确
10
(b) 正确
4. 沉孔和凸台
h
11
5. 滚花 6. 螺纹
7. 键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12
§5-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一、主视图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 画图和看图时一般多从主视图开始。所以, 主视图选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看图和画 图是否方便。选择主视图时,应该考虑下述 两个方面的问题。
由锥、柱、球、环等回转体同轴组合而成,
或轴线同方向但不同轴组合而成,它们的
形体和位置关系简单,注上尺寸,一个视
图就可表达得完整、清晰。
h
16
()
(a)顶尖
()
(b)手把
(c)套
(d)曲柄
h
17
(二)两个视图
图示出的压盖、三通,它们由具有 同方向(或不同方向)但不同轴的几个回 转的基本形体(特别是不完整的)组合而 成,它们的形体虽简单,但位置关系略 复杂,一个视图不能表达完整,所以需 要两个视图。
安装、定位、密封和防松等一项或几项功用,
这是决定零件主要结构h的根据。
5
从工艺要求方面来看,为了使零件的
毛坯制造、加工、测量以及装配和调整工 作能进行;得更顺利、方便,应设计出铸 造圆角、拔模斜度、倒角等结构,这是决 定零件局部结构的根据。
设计一个零件是这样,观察和分析一
个零件也是这样。通过零件的结构分析, 可对零件上的每一结构的功用加深认识, 从而,才能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 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正确、清晰、完整 与合理地标注出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C
13
40
0 -0.6
D
10:1
14
+0.16 -0.21
其余 6.3
4
+0.03 0
3+0.03 0
B
3 +0.03 0
沉孔 5.5X60°
技术要求 热处理以及时效后HRC62~65
R0.2
制图 王光明 84.10.1
校核 向 中 84.10.4
h (校名、 班号)
柱塞套 (图 号)
2:1
15Cr 4
第五章 零件工作图
§5-1 零件图内容 §5-2 零件的结构分析 §5-3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5-4 零件途中尺寸的合理标注 §5-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5-6 零件的测绘 §5-7 看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5-8 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h
1
表达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 件图)。它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重 要技术文件。它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 表达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 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是 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因此,要有一定 的设计和工艺知识,才能学好零件图。本 章主要讨论零件图的内容、零件的结构分 析、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零件图中尺寸 的合理标注、画零件图和看零件图的方法 步骤等。
h
13
(一)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出零件 的形状特征。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是指在 该零件的主视图上能较清楚和较多地表达 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以及各结构形状之 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当然,主视图的投影方向确定后,该视 图应如何放置到图纸上还没有完全肯定, 需要由零件的位置来确定。
h
14
h
2
§5-1 零件图内容
零件图是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图样。 因此,图样中必须包括制造和检验该零件 时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其具体内容如下:
•(1)图形 完整、正确、清晰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包 括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
•(2)尺寸 用一组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地 标注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
h
6
四、常见的零件结构
(一)零件上的铸造结构 1. 铸造圆角 2. 拔模斜度 3. 铸件壁厚要均匀 4. 铸件各部分形状应尽量简化
h
7
(二)零件上的机械加工结构 1. 倒角
45°
45°
(a)铸造圆角经加工变成尖角
(b)倒角
h
8
2. 退刀槽和越程槽
(a)错误
砂轮
砂轮
刀具
(b)h正确
刀具 刀具
b>a/2 9
§5-2 零件的结构分析
一、零件的结构分析方法
零件的结构分析就是从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
出发,对零件的不同结构进行逐一分析,分析 它们的功用。
零件是组成一部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元。 它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是由设计要求 和工艺要求决定的。
从设计要求方面来看,零件在机器(或部件)
中,可以起到支承、容纳、传动、配合、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