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材料分析
考点07: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07 材料的提炼、概括与探究例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某中学开展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形成了非常突出的特质,家风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对于人格的养成,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优良的家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涉及方方面面,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崇仁尚义、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重礼谦逊,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等等。
《诚子书》中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关,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1.请从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说你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时的具体做法。
3.在活动中,小明认为传承家风只要管好自己的“家事”就行了,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答案】1.示例: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族)代代传承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体现着-家庭的精神信仰、道德风貌、整体气质。
材料二:崇德向善是家风内容的价值取向。
材料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应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
2.示例一:孝顺父母。
与父母意见不同时,不与父母顶嘴。
示例二:注重礼节。
吃饭时,爷爷奶奶不动筷,我也不动筷。
3.示例:小明,你好。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应当遵循家国一体的宗旨,“家事”“国事”“天下事”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家事,更要始终牢记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考语文材料分析
1.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不变更原意;人物、人称表达准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2】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能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小王说:“姗娜,小李说他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你妈妈行不行。
”(2)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说:“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他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2. 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
【2】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1)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2)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
(3)书是你最好的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3. 仔细揣摩甲句的特点,找出规律后,在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组成与甲句对应的句子,填在乙句的横线上。
【2】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兰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4. 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003年重庆中考试题)【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百名诗人“诵”别古城门“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
”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三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
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创作出了3000多首诗歌。
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
他说,千百年来,依斗门跟瞿塘峡、白帝城一样,是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
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表材料类、文字材料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表材料类、文字材料类答题技巧
图表材料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从图表的数据中筛选信息,分析数据趋势,综合结论,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或对数据的变化写出结论和评价意见。
解答图表材料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审标题,细看表头。
审清标题,明确答题方向。
表头是制作统计表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统计的标准和依据,也是分析表格的切入点之一。
(2)观察图表,对比分析。
表格关注项目名称及数据变化,柱状图关注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饼状图关注各部分所占比例,坐标图关注曲线变化趋势。
通过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异同,来把握其趋势或揭示其问题。
(3)归类别,作概括。
在图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数值上的综合统计工作,快速总结出某种规律,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客观表述,要注意恰当的说明顺序,并注意表程度、范围的数字。
答题常用词语:
(1)表程度范围:一小部分、一部分、近一半、大部分、绝大部分;
(2)表增长趋势:增加了、增长到、增长了XX倍;
(3)表下降趋势:减少了、减少到(“减少”后不能用倍数)
中考例题如下:
1.(2019山东德州)概括图中主要信息。
(50字以内)(4分)
答案:中国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2018年较前两年有大幅提升,2019年观影人次稍有减少,而票房略有增加。
(4分)
2.(2019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
4月26日,麦肯锡发布了基于银联交易数据做参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以下是其中的两张图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真题巩固: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助力城市建设】近日,日照市印发《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 向社会公开征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图标,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11. 下面是两件入围作品,请任选其中一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加以说 明,不超过80字。
图标一
图片类
真题再现(2022·广东广州·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 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 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二:
请描述材料二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材
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即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田 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 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 滋润茁壮成长。
(2)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 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 术操作;④家长层面: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 教学的重要性。(答对三点即可)
《基础》P132第3题(1)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二、真题巩固 1.(2021·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 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 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 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 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 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 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最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考点6.分析探究(含材料分析)
教材设问学考点
目
录
考点针对训练
六、分析探究(含材料分析)
返回目录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统编八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积累拓展”)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 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 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 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
六、分析探究(含材料分析)
返回目录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中考常见设问 1. (2018河北14题)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历代学者的考证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结合选文分析探究出科学精神:探索;求真;严谨) 2. (2017河北14题)“苹果与梨嫁接长出的苹果梨”是变基因水果还是转基因水果? 请根据选文说明理由。(转基因水果,基因组合) 3. (2013河北18题)依照下面示例,从“尘、吠、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 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结合文章相关知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 领会”。
六、分析探究(含材料分析)
返回目录
【方法总结】分析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 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的能力层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注意:此类题一般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让考生运用文本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六、分析探究(含材料分析)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材料是在说明海沟形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板块构造活动的 杰作。所以这个现象与文中的“板块构造”理论相契合。可以作为证据说明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4说明文阅读考点4分析说明方法揣摩说明作用原卷版
说明文阅读过关测试考点4:分析说明方法,揣摩说明作用题型一: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一、(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工厂石东乔冯锋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的枯竭,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传统农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
②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把农业向上延伸。
这源于植物生长的原理——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样就可以长高、长大,直到开花结果。
利用这个原理,在适宜条件下,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就可以把庄稼“种”到空中去,把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农场,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
③这种植物工厂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被看成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
研究发现,只要对生长环境进行调控,通过改变光照、调整“光配方”、改善营养液成分等,就可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调控。
比如,生菜在农田里栽培需要30~40天才能收获,但是在植物工厂仅需20天左右。
在植物工厂里,只要有足够的光照和营养,水果、蔬菜乃至粮食就可以“长了一茬又一茬”,几乎不受外界的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④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如对环境进行精确控制、反馈的计算机和传感器等。
然后,根据不同的植物来设置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
研究发现,光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光信号调节,在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好性。
比如,优化红光或远红光的比例,可以提高三色堇的开花数量和质量;而要想长出肥厚的绿色生菜,就需要多用蓝光和红光。
⑤没有土壤,植物“吃”什么?和田野生产不同,植物工厂要求洁净的栽培空间,甚至需要无菌培养室。
在这种条件下,就要用营养液来“饲喂”植物。
植物工厂采用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口味”和“取食偏好”。
2023年中考语文写作专题分析:航天精神专题
2023中考语文作文写作航天精神专题:(解读+习题+素材+时评)一、中国航天精神内涵1.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航天人热爱祖国体现在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
以国为重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航天人报效祖国的生动体现。
60多年前,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其中许多专家成为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
2.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事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唯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在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
这“十六字方针”始终影响着中国航天人。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不但是航天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航天科技工作者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4.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
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密切配合,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5.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不计得失,不求名利,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
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二、中国航天几大精神1.航天传统精神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材料探究题型--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语言综合运用——材料探究技法点拨材料信息的概括与探究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 CBD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 CBD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
【材料一】 2020 年5月2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据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月初至3月上旬,短短两个月时间,有五种共享单车品牌登陆省会市场,形成黄、蓝、绿、红等多种颜色共享单车遍地开花的局面。
近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骑共享单车的市民。
人们不用再忍受停车难、坐车难的痛苦,共享单车仿佛一股清流,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
【材料二】 因为共享单车没有明确的存放地址,一些人便随意停放,违规占据公共交通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还有一些人将共享单车变成了自己的“独享车”,加锁、捆绑、破坏……让别人无法使用。
更有不法分子更换和套取二维码信息,给一些市民造成经济损失。
(1)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0 个 7.76 万公顷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6 个 42.11 万公顷 亚洲象:从150头增长到300头左右。
滇金丝猴种群:从2000年的13群1400~17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黑颈鹤:从1996年的约16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2019 年统计数据)(2)针对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请你为共享单车的文明使用写一句宣传语。
示意图郑兴中学已组织同学们参观过商都陶瓷博物馆,当时刘明同学因病请假,错过了参观。
初中语文材料题答题分析方法技巧
初中语文材料题答题分析方法技巧考点检索:1.分析所提供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2.提取主要信息(包括主要内容,拟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等)。
3.写出分析、探究后得出的结论。
4.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根据材料给事物下定义。
5.针对材料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方法点拨:一、材料的分析与探究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准确捕捉材料主要信息。
2.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
3.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从而得出结论。
4.如果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关系,探究时可从因果关系等角度入手。
即如果材料是揭示结果的,就应找到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
5.规范表达出探究结果。
二、信息的提取与概括(一)记叙性语段的信息提取记叙性语段:被陈述对象+陈述事实(记人记事类,具体就是:人物+事件)。
(1)拟写标题:消息的标题要求高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消息的内容。
一般消息的标题为:人物+事件(记叙的两个要素)。
(2)拟写导语(一句话新闻)。
形式上:一句话新闻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
内容上:严格而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
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⑥方法(措施,手段,途径)。
一般要求交代清楚"四个W--who,when,where,what"。
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
消息一般把重要的信息放开头部分来说,所以我们主要从语段开头部分了解所发生的事件。
(二)说明性语段的信息提取首先要明确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其次再看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然后,用下定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一般形式是:"××是××"或者"××叫做××"的形式,具体就是:被定义的事物"是"+所具有的特点+"的"所从属的类别。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说明文阅读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解析版
专题14 中考复习之说明文阅读(过关测试)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一、(2021年·海南·三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蓝色能源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
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
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点。
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
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
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
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
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
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
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
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
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
“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
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突破练 专题五 第二节 材料分析与信息提取
第二节材料分析与信息提取1.(2016,重庆A卷)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导学号:49192073)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专家和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2016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
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2.(2016,泰安)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不超过20字)概括第一段。
(导学号:49192074)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
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
”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作文要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3.(2016,宁夏)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
(导学号:49192075)据新华社专电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
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之-----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11河南中考]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①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 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②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 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③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 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 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 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 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 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 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忙时节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 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分)
解析方法:
1.反复品读,组合信息。将最基本的“什么时间”“什么 组织或个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件”的信息进 整合。如若给新闻写标题,首先应注意导语部分,它 位于新闻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是新闻的核心内容; 其次要注意主体内容,它是对新闻标题或是对导语的 进一步阐述;最后要注意新闻标题的准确性、鲜明性、 简洁性的特点。 [12河南中考]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徽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5分)[12河南中考]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0日电 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 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 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 本次大赛是以“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上升级成“中华杆辕龙舟大 赛”的。大赛的宗旨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 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 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从今年——农历壬辰 龙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3分)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中考语文专题2理清叙事线索分析线索作用(解析版)
专题02:理清叙事线索,分析线索作用【考情梳理】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它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记叙文线索分类❶以实物为线索。
如:《雨的四季》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为线索。
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❷以人物为线索。
如:《邓稼先》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❸以事件为线索。
如:莫怀戚的《散步》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❹以时间为线索。
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先后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❺以地点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❻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3.如何找文章的线索。
(1)看文题。
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尤其是以人和物为标题的文章。
(2)看反复。
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3)看抒情议论句。
记叙文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注:一篇文章行文的线索不一定只有一个,可以有多个线索,要看哪一个线索是最突出的,一般来说,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一一对应,一明一暗展开叙述。
4.线索作用(1)可以集中表现主题,因为主题是通过材料来体现的,材料又是由线索串联起来的,如果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主题的表现了;(2)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因为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索来串联,如果没有线索将事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画鲜明的;(3)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使文章形成整体。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之链接材料题
记叙文阅读之链接材料题【笔记区】【技巧点拨·题型辨识】1.本质:考查材料与原文之间的关系,按照所给要求进行答题。
2.题型分类:①比较分析型:结合原文和材料所给情境,回答相关知识。
例: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②内容探究型:分析文章内容、主旨,并根据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悟。
例: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
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③词句阐释型:理解文中标题、重点字词、语段的含义,并结合材料中的现象,谈谈对词句的深层看法。
例: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
【技巧点拨·考点分布】1.说明文材料链接题:4分。
材料为限制性情景。
例: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2.记叙文材料链接题:6分。
材料为现象型新闻。
例: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
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技巧点拨·解题思路】1.比较分析型解题思路:①明确问题。
把所给材料中的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概括,并明确问题的关键。
②回归原文。
在知晓问题的基础上,在原文中找到相应段落、语句,进行勾选。
③转化答案。
把问题的指向对应原文话术,进行语句替换后,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
2.内容探究型解题思路:①明确主旨。
概括并总结原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陈述理由。
根据问题,可以摆事实,联系细节内容;也可能需要讲情感。
③联系实际。
根据原文与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或者因果关系,联系现实情况,表明自己的观点。
3.语句阐释型解题思路:①解释词句。
通过记叙文词句含义理解题先阐释原文中的意思。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05 材料探究过关(指导课件)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综合·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题形式
【材料二】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 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 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 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材料三】 今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出新。在纸质书中体验解谜游戏,在数字技术支 持下感受沉浸式阅读,在公共阅读空间邂逅书香……体验、介质、场景等方面 的变化和创新,就是希望阅读能够更便利、更生动,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体验 阅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浸润。 1.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30个字)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答案】示例一:广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示例二:广安市多措施发展旅游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材料一主要交 代了“五一”假期广安游客很多,材料二交代广安12家矿山企业变身为4A级景区 ,材料三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路。三则材料表述的对象 都是广安市,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或是采取多种措施来发展 旅游产业。意思相近即可。
专题5:中考材料探究题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点解读
材料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往往放在“综合性学习”考查这一块,有 的地区在阅读文前考,也有的地区在阅读文后考,分值一般在8-11分。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性学习”,要求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材料探 究题是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一般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 (文字、图片、表格)等,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表达出来, 或是针对材料发表自已的看法。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材料分析完美
【答案】(1)陈玉蓉暴走七个月减肥,捐肝救子。 (2) 示例:①玉蓉妈妈,当你得知儿子的病情时是怎样的心情? ②玉蓉妈妈,在七个多月的艰难减肥过程中,你有没有想过 放弃? (问题合理,语言得体即可) (3)示例:母亲的爱, 是我挑灯夜战后怜惜的眼神。(2 分)
专题材料探究往往以课程整合为基点,强调学科渗透,强调文学、文化素养的积累,强 调生活体验,强调自主表达、创新思维,强调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实践能力。专题材料探究 一般以一个材料或一则新闻事件作为题材,或者提供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专题材料(专题材 料呈现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画、徽标等),通过问题带动研究。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材料 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考查范围 较广,包含信息量大,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人物成长体验、传统文化节日、读书等。
材料分析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1.(2010·常州)依据材料,探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写明理由。(4 分) 材料一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 力有三大特征:一,以道德的名义,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通 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在现实生活中使 当事人遭到伤害和威胁。参与者有发帖者、跟帖者、网络看客三类。 材料二 网络暴力行为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 挥到极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网络流行语:恶搞是智者的游戏。 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坏人的头,献给受害人做祭品。 材料三 网络现状:开放性,匿名性,无组织化,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管理不善。 网络暴力普遍存在,网友对此褒贬不一。争论焦点:是否突破了道德底线,是否伴随侵权行 为,是否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专家和人大代表建议制定相关法规,应对网络暴力, 回应网民的善意。搜狐老总张朝阳说,博客的实名制无法限制网络暴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解析—《陋室铭》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解析—《陋室铭》1.本文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本文是他在被贬为地方官时写的。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最早刻在器物上,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文辞精练,用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与格言相似。
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2.斯是陋室。
斯:这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儒: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案】这(虽)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案】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答案】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一、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二、《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答案】《陋室铭》的主旨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补充:1.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答案】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