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培训部分(PPT 72张)
合集下载
内审员培训PPT课件

4.1条款将a)条和涉及外包过程要求的 “对外包过程的控制”中的“识别”改 为“确定”和“规定”,颇有意味。因 “识别”的解释是“表明某事物是什 么”,有一种认识和认同现状的意味。 在过去的认证活动中,常对受审核组织 有一种说法,即“说你做的,做你说 的”。若当初“做”就有问题,“说” 自然将问题固化下来,继续“做”下去。 2008版标准采用“组织应确定”和“应 规定”的陈述,至少隐含了合理策划的
ISO9001-2008的动态
8.2.2条款增加了“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的 要求。现行标准本条款涉及记录的要求是“保持记 录……的职责和要求应在文件化程序中予以规定”, 并没有明确审核记录保持范围。一个组织若在其书面 程序中规定只保留不符合项报告,对照标准要求很难 说有什么问题。但内部审核在ISO 9004:2009标准草 案中被奉为组织最重要的测量活动,管理体系审核也 要求审核员在对收集到的信息样本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作出评价结论,因此没有审核过程和结果的记录难以 保证审核质量,也使外界(认证机构、顾客)及管理层 对这一保证组织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手段应用的 完整性失去建立信心的依托。因此,草案增加该要求。
(自2007年6月第32届SC2会议后,新版 ISO 9004标准将进入CD2阶段。2007年 12月进入CD3 阶段,2008年5月进入DIS 阶段,2009年2月进入FDIS阶段) 2005年已经发布ISO9000:2005
ISO9001-2008的动态
9001与9004的关系 9001和9004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主导的两类
或“规定”,是否要求形成文件? 答:否。“程序”的定义及其注1支持这个答
案。 问:7.4.3条款是否要求“采购产品的验证”
的纪录? 答:否
ISO9001-2008的动态
8.2.2条款增加了“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的 要求。现行标准本条款涉及记录的要求是“保持记 录……的职责和要求应在文件化程序中予以规定”, 并没有明确审核记录保持范围。一个组织若在其书面 程序中规定只保留不符合项报告,对照标准要求很难 说有什么问题。但内部审核在ISO 9004:2009标准草 案中被奉为组织最重要的测量活动,管理体系审核也 要求审核员在对收集到的信息样本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作出评价结论,因此没有审核过程和结果的记录难以 保证审核质量,也使外界(认证机构、顾客)及管理层 对这一保证组织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手段应用的 完整性失去建立信心的依托。因此,草案增加该要求。
(自2007年6月第32届SC2会议后,新版 ISO 9004标准将进入CD2阶段。2007年 12月进入CD3 阶段,2008年5月进入DIS 阶段,2009年2月进入FDIS阶段) 2005年已经发布ISO9000:2005
ISO9001-2008的动态
9001与9004的关系 9001和9004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主导的两类
或“规定”,是否要求形成文件? 答:否。“程序”的定义及其注1支持这个答
案。 问:7.4.3条款是否要求“采购产品的验证”
的纪录? 答:否
内审员培训部分(PPT 72页)

8. 审核前的沟通 (1)提前通知受审核部门 (2)审核组内部会议 (3)准备工作
5-38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 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分组 ※ 详细的审核日程安排及审核分组情况 ※ 审核计划的编制人和批准人 ——集中式审核计划例: AAA有限公司2008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实施计划.doc
5-39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6. 检查表: (1)检查表的作用
—— 明确受审核部门所需审核的主要 要素及要求
—— 使审核程序规范化、系统化 —— 明确审核目标,确定审核样本 —— 作为重要的审核记录存档
5-40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检查的内容(按部门或按要素)
查什么(检查要点) 如何检查(验证方法)
——去哪里(地点)(按要素审核时) ——找谁(审核对象) ——查找什么证据(记录、文件、活动、
审核记录
5-43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检查表案例1 检查表案例2
5-44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7. 准备审核工作文件 审核组应在审核实施前准备好全部的 工作文件及空白审核记录,包括:审核计 划、首末次会议签到簿。现场审核检查表、 空白不符合报告、纠正及验证措施报告、 空白内审报告。
5-45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正式提交审核报告
5-25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QMS审核流程之
纠正措施与跟踪验证
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
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确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情 况
跟踪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
5-26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第三节 内审的实施
一、内审的准备 1. 年度审核方案的确定
5-38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 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分组 ※ 详细的审核日程安排及审核分组情况 ※ 审核计划的编制人和批准人 ——集中式审核计划例: AAA有限公司2008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实施计划.doc
5-39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6. 检查表: (1)检查表的作用
—— 明确受审核部门所需审核的主要 要素及要求
—— 使审核程序规范化、系统化 —— 明确审核目标,确定审核样本 —— 作为重要的审核记录存档
5-40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检查的内容(按部门或按要素)
查什么(检查要点) 如何检查(验证方法)
——去哪里(地点)(按要素审核时) ——找谁(审核对象) ——查找什么证据(记录、文件、活动、
审核记录
5-43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检查表案例1 检查表案例2
5-44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7. 准备审核工作文件 审核组应在审核实施前准备好全部的 工作文件及空白审核记录,包括:审核计 划、首末次会议签到簿。现场审核检查表、 空白不符合报告、纠正及验证措施报告、 空白内审报告。
5-45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正式提交审核报告
5-25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QMS审核流程之
纠正措施与跟踪验证
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
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确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情 况
跟踪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
5-26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第三节 内审的实施
一、内审的准备 1. 年度审核方案的确定
内审员培训ppt课件

.
3
方法及课时
• 方法:研讨式,以讲为主,穿插讨论、课
堂练习等
• 课时:
.
4
审核相关的基本慨念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
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进程所进行的系统的、 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
5
审核相关的基本慨念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要求可由不同相关方提出,并可包括 三个方面:
.
17
提高内审效果的途径
—重在提高对内审目的认识 —重在把握审核实现,创造性地去实践 —重在区别,发挥内审独特作用 —重在推动组织内部改进 —重在抓住内审核心问题
.
18
(五)内部审核的策划
• 制定审核计划 • 建立审核小组 • 编制检查表
.
19
编制检查表
• 检查表:是审核前需准备的一个重要工作文件;
观察;(观察) 4.对实际活动及结果的验证;(验证) 5.数据的汇总、分析、图表和业绩指标; 6.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如顾客反馈、外部报告和
——以部门审核为主时,检查表应列出该部门的 主要过程和活动的审核内容和审核方法;
——对产品实现过程的审核最好按过程或活动的 顺序进行;
.
24
—在对过程进行审核时,应对每一过程提出 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①过程是否予以识别和适当表述? ②职责是否予以分配? ③程序是否被实施和保持? ④在提供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
1
课程介绍
目的:
• 掌握内部质量审核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按照ISO9000:2000标准有效地开展内
部 质量审核工作。
.
2
内审员培训课程(PPT 72页)

50
4. 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注意事项 * 审核组坚持原来的审核结果 * 同一性质的偶然的一般不合格可合并 * 轻微的尚未构成不合格的可写成观察项 * 一般不合格已整改,仍应开不合格报告
51
----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 从发现的不合格项来汇总分析 * 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汇总分析 * 从这两次内审之间该部门对最终产品质量的 影响来分析 * 总结部门质量工作上的优点
43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如: 合同条款、有关法律和法规 质量标准(产品、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不合格项是指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出现的不 合格,可分为: *体系性不合格 *实施性不合格 *效果性不合格
44
----不合格项性质的判定 * 严重不合格项 。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
。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 。影响产品或体系运行的后果、严重的不合格现象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顺向追踪和逆向追溯的方法 。按过程审核和按部门审核的方法
*审核的基本方法:抽样调查 ----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 陈述或其他信息
41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个过程提出 如下四个方面问题: 1、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确定相互关系? 2、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4、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 效?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和特殊过程未识别或控制不 力
。现场管理混乱,缺少必要的监控管理 。文件或不能按文件实施,使信息沟通一致性差
47
* 一般不合格项
。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不合格项 。对整个系统或区域有效性影响轻微的不合格项
*一般不合格表现
。标准的、法规的、体系文件的、产品技术标准的等局部 的不符合要求。
4. 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注意事项 * 审核组坚持原来的审核结果 * 同一性质的偶然的一般不合格可合并 * 轻微的尚未构成不合格的可写成观察项 * 一般不合格已整改,仍应开不合格报告
51
----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 从发现的不合格项来汇总分析 * 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汇总分析 * 从这两次内审之间该部门对最终产品质量的 影响来分析 * 总结部门质量工作上的优点
43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如: 合同条款、有关法律和法规 质量标准(产品、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不合格项是指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出现的不 合格,可分为: *体系性不合格 *实施性不合格 *效果性不合格
44
----不合格项性质的判定 * 严重不合格项 。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
。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 。影响产品或体系运行的后果、严重的不合格现象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顺向追踪和逆向追溯的方法 。按过程审核和按部门审核的方法
*审核的基本方法:抽样调查 ----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 陈述或其他信息
41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个过程提出 如下四个方面问题: 1、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确定相互关系? 2、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4、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 效?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和特殊过程未识别或控制不 力
。现场管理混乱,缺少必要的监控管理 。文件或不能按文件实施,使信息沟通一致性差
47
* 一般不合格项
。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不合格项 。对整个系统或区域有效性影响轻微的不合格项
*一般不合格表现
。标准的、法规的、体系文件的、产品技术标准的等局部 的不符合要求。
内审员培训课件PPT(共 60张)

5、内审员的作用: a、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 b、对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参谋作用。 c、在管理方面是沟通领导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和纽带。 d、在第二、三方审核中起内外接口的作用。 e、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
三、审核要求
6、审核员应具备素质与能力: • 审核员资格
确定管理体系 运行和改进的 需要
管理体系文件
确定是否为合 格供方
合同要求
确定是否可以 认证注册
体系文件,标 准,法律法规
实施者不同
组织内部人员 或聘请外部机 构
顾客
认证机构派出 的审核组
多体系(结合)审核和联合审核
多体系(结合)审核和联合审核: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
时称为“多体系(结合)审核”,当两个或两 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 方时,称为“联合审核”。
定义: 由公正的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的组织进行的审核。 审核目的:
1、认证注册; 2、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3、减少重复审核、节省开支; 4、查证是否满足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的要求。 审核准则: 1、管理体系标准 例如:ISO 9001; 2、管理体系文件; 3、相关的的法律、法规、合同。
第一、二、三方审核的相同 点
内审员培训
目录
一、审核类型 二、审核概述 三、审核要求 四、审核原则 五、审核过程
审核类型
内部审核:
第一方审核
外部审核:
第二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
多体系(结合)审核和联合审核
体系审核分类
认证机构
顾客
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组织
第二方审核
供应商
第一方审核
三、审核要求
6、审核员应具备素质与能力: • 审核员资格
确定管理体系 运行和改进的 需要
管理体系文件
确定是否为合 格供方
合同要求
确定是否可以 认证注册
体系文件,标 准,法律法规
实施者不同
组织内部人员 或聘请外部机 构
顾客
认证机构派出 的审核组
多体系(结合)审核和联合审核
多体系(结合)审核和联合审核: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
时称为“多体系(结合)审核”,当两个或两 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 方时,称为“联合审核”。
定义: 由公正的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的组织进行的审核。 审核目的:
1、认证注册; 2、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3、减少重复审核、节省开支; 4、查证是否满足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的要求。 审核准则: 1、管理体系标准 例如:ISO 9001; 2、管理体系文件; 3、相关的的法律、法规、合同。
第一、二、三方审核的相同 点
内审员培训
目录
一、审核类型 二、审核概述 三、审核要求 四、审核原则 五、审核过程
审核类型
内部审核:
第一方审核
外部审核:
第二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
多体系(结合)审核和联合审核
体系审核分类
认证机构
顾客
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组织
第二方审核
供应商
第一方审核
内审员培训资料PPT课件

1.作业指导文件的分类: --- 管理细则; ---产品标准; ---工艺规范; ---操作规程; ---检验规范; ---指令性文件; ---图示、图纸等。
上述这些类别的文件通常泛指为作业指导文件。
-
26
2.作业指导文件的编写与审核方法 --- 确定数量;
--- 清原有文件;
--- 列目录;
--- 制定编写计划;
1.确认过程、接口是否确定并形成文件;
2.审查是否满足选定的标准要求;
3.审查是否符合组织的实际并能有效运 作。
-
13
(五)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流程
1.任命编写小组组长和组员;
2.对文件编写人员进行培训;
3.制定编写计划、规范格式,分工编写;
4.各个文件的审核与修改。
-
14
5.整套文件的审核与修改;
可在质量手册中采取引用其他条款中 的活动的方式加以阐述。
-
47
5.3 质量方针 文件方法
质量方针可形成<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标文件>,也可以在<质量手册>中表述,但 应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在质量手册中应予以阐述对质量方针 的原则要求,并说明质量方针以何种文件方 式给出。
-
48
5.5.1 职责和权限 文件方法
体要求。
-
34
1.2 应用 文件化体系的考虑
1.在质量手册或其他任何公开性文件中对
本组织使用标准的情况加以说明.
----- 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产品、区域;
----- 不管有无删减,都应加以说明;
----- 当有删减时,应指明删减的部分,以及说明删
减的合理性。
-
35
2.当组织对其实现过程负全部责任时,
内审员培训讲义PPT

跳转到第一页
5
第六节 审核的时机和频次
内审
第一次审核:体系建立之时 常规:按预先编制的年计划进行,滚动式,集中式 特殊情况:
严重安全健康/环境/质量问题、相关方投诉, 内部环境变化 第二,三方审核之前 证书到期前
跳转到第一页
6
审核的时机和频次
第二方审核:
在编制合格供方或承包方名录之前 签定合同后视供方安全/环境状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总分 管 计 品 营 研 装 设 工 自技生 采分仓 销 客 分 人
经 理
管
领 导
理 者 代
划 行 政
质 管 理
销 部
究 所
备 部
计 部
程 部
控 部
术 部
产 管 理
购 部
析 中
贮
中 心
售 部
户 服 务
厂
车 间
力 资 源
表科科
部
心
部
部
★★★○○○○○○○○○○○○○○○○○
跳转到第一页
0
日期 时间
审核日程安排
部门
审核组 环境/职业安全健康要素
2月 23日
0830-0900 首次会议
公司领导
0900-1200
A
人资处、同仁代表 B
公务处
C
IE部
D
12001330
13301700
设备保守部
E
午餐、休息
产品规划部
A
继续上午审核的内容 B
4.1;4.2;4.3.3;4.4.1;4.4.4;4.5.4;4.6 4.3.1;4.3.3;4.3.4;4.4.2;4.4.3;4.4.5;4.4.6 ;4.4.7;4.5.1;4.5.2;4.5.3;4.5.4 4.3.1;4.3.3;4.3.4;4.4.3;4.4.6;4.4.7;4.5.1 ;4.5.2; 4.3.1;4.3.2;4.3.3;4.3.4;4.4.3;4.4.6;4.4.7 ;4.5.1
《内审员培训》课件

3
后期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内,通过后续跟踪调查和业绩评估等方式,评估培训的长期效 果。
内审员培训的案例分析
传统课堂培训
在线培训学习
通过面对面的培训授课和讨论, 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审 技能。
利用在线平台和学习资源,学 员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和进度自 主学习内审知识。
实践研讨工作坊
通过实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 动,让学员在实践中提升内审 能力。
《内审员培训》PPT课件
内审员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审员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有效地执行内 部审核工作,确保来自织的运营和管理符合规定的标准。
内审员的角色和职责
1 角色明晰
了解内部审核的角色定 位和责任,确保内审员 的职责清晰明确。
2 信息收集
负责了解组织的政策、 流程和相关文件,收集 必要的信息以支持内部 审核。
持续改进与创新
内审员培训促进持续改进的文化和意识,并 激发组织创新的能力和活力。
业务成本与效率
通过内审员培训,组织能够识别和改进内部 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内审员培训的效果评估
1
前期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学员反馈等方式,评估培训前的需求和预期效果。
2
培训过程评估
监督培训进度和质量,通过学员互动和讨论等方式,评估培训的实施效果。
3 审核执行
按照内审计划和标准, 对组织的运营和管理进 行审核,发现问题并提 出改进建议。
4 报告撰写
5 持续改进
撰写内审报告,总结审核发现和改进意见, 向管理层汇报内审结果。
积极参与和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活动,提 高运营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内审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培训内容
• 内审原理和方法 • 内审标准和要求 • 内审报告撰写 • 问题解决与改进 • 案例分析和实践
内审员审核知识培训讲义PPT课件

内审员审核知识培训
06.10.2020
*
1
目录
第一章 QMS审核概论 第二章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第三章 实施审核 第四章 纠正措施的跟踪
06.10.2020
*
2
第一章 QMS审核概论
06.10.2020
*
3
第一节 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1.1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 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06.10.2020
*
17
2.1.2 对审核组的要求: ◆ 审核组组成由审核组长和组员组成。 ◆ 审核组长一般由管理者代表任命。 ◆ 其他成员由审核组长协助管代确定。 ◆ 审核组成员专业能力要满足审核要求。
06.10.2020
*
18
2.1.3 对审核员的要求
◆ 首先经培训合格,具备资格,并经管理者 授权。
---对每一个过程提出四个基本问题: ◆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06.10.2020
*
7
第二节 QMS审核的类型
1.2.1 QMS审核类型
◆ 第一方审核即内部QMS审核,是一个组 织自己或其他人员以组织的名义,对本组织 的QMS所进行的审核。
实现审核目的途径:收集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 则,进行评价,确定满足准则的程度。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
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GB/T 19000-
2000 3.9.4)
06.10.2020
*
5
审核对象:管理体系可以是QMS ,Ems
06.10.2020
*
1
目录
第一章 QMS审核概论 第二章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第三章 实施审核 第四章 纠正措施的跟踪
06.10.2020
*
2
第一章 QMS审核概论
06.10.2020
*
3
第一节 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1.1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 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06.10.2020
*
17
2.1.2 对审核组的要求: ◆ 审核组组成由审核组长和组员组成。 ◆ 审核组长一般由管理者代表任命。 ◆ 其他成员由审核组长协助管代确定。 ◆ 审核组成员专业能力要满足审核要求。
06.10.2020
*
18
2.1.3 对审核员的要求
◆ 首先经培训合格,具备资格,并经管理者 授权。
---对每一个过程提出四个基本问题: ◆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06.10.2020
*
7
第二节 QMS审核的类型
1.2.1 QMS审核类型
◆ 第一方审核即内部QMS审核,是一个组 织自己或其他人员以组织的名义,对本组织 的QMS所进行的审核。
实现审核目的途径:收集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 则,进行评价,确定满足准则的程度。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
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GB/T 19000-
2000 3.9.4)
06.10.2020
*
5
审核对象:管理体系可以是QMS ,Ems
内部审核员培训PPT课件

2、产生不符合的原因是否找准确? 3、是否针对消除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出纠正措施的计
划?计划是否可行? 4、纠正措施计划是否按规定的时间予以实施? 5、纠正措施实施后,是否进行了自我验证?是否有效?是
是否杜绝了同类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6、纠正措施计划及实施的情况是否有相应的记录? 7、纠正措施引起的文件的更改是否形成文件,是否得到实
2020/3/25
22
3、不符合报告的编写
3.1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
--不符合的事实描述 --判定不符合的理由 --不符合的审核准则及对应条款 --不符合的性质 --审核员与受审核部门代表签字
2020/3/25
23
3.2 编写不符合报告时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准确的描述不符合的事实,包括时间、事件、人物(一般不直 接写人名而职务,工号等)、地点
2020/3/25
30
--注意区分图纸的更改与文件的更改
7.3.7是控制设计开发内容的更改,而4.2.3b是控制一般文件 (除图纸外)的文字内容的更改。
如在车间发现一张图纸有用钢笔更改的内容,询问其相关该文件 更改的审批单时,操作者说作这种更改后,产品性能更好,审批不审 批没关系,这种更改已经导致产品性能的更改,属于设计开发的更改, 应判不符合7.3.7条款。
1、审核检查表的编写
1.1由内审员根据审核组长分配的审核任务,依据审核的准则,进行 策划和编写用于指导自己现场审核活动的检查表。
1.2由审核组长负责对审核员编写的检查表进行统一协调指导,避免 对总体审核内容的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审核某些过程,协调审核活 动的接口。
2020/3/25
15
2、审核检查表的内容 2.1查什么---审核的主题 2.2到哪里查—场所、位置 2.3找谁查—负责人、当事人 2.4怎么查—问、听、观察、查阅、追踪验证,怎么取样、取多少样本
划?计划是否可行? 4、纠正措施计划是否按规定的时间予以实施? 5、纠正措施实施后,是否进行了自我验证?是否有效?是
是否杜绝了同类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6、纠正措施计划及实施的情况是否有相应的记录? 7、纠正措施引起的文件的更改是否形成文件,是否得到实
2020/3/25
22
3、不符合报告的编写
3.1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
--不符合的事实描述 --判定不符合的理由 --不符合的审核准则及对应条款 --不符合的性质 --审核员与受审核部门代表签字
2020/3/25
23
3.2 编写不符合报告时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准确的描述不符合的事实,包括时间、事件、人物(一般不直 接写人名而职务,工号等)、地点
2020/3/25
30
--注意区分图纸的更改与文件的更改
7.3.7是控制设计开发内容的更改,而4.2.3b是控制一般文件 (除图纸外)的文字内容的更改。
如在车间发现一张图纸有用钢笔更改的内容,询问其相关该文件 更改的审批单时,操作者说作这种更改后,产品性能更好,审批不审 批没关系,这种更改已经导致产品性能的更改,属于设计开发的更改, 应判不符合7.3.7条款。
1、审核检查表的编写
1.1由内审员根据审核组长分配的审核任务,依据审核的准则,进行 策划和编写用于指导自己现场审核活动的检查表。
1.2由审核组长负责对审核员编写的检查表进行统一协调指导,避免 对总体审核内容的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审核某些过程,协调审核活 动的接口。
2020/3/25
15
2、审核检查表的内容 2.1查什么---审核的主题 2.2到哪里查—场所、位置 2.3找谁查—负责人、当事人 2.4怎么查—问、听、观察、查阅、追踪验证,怎么取样、取多少样本
内审员审核技巧培训教材ppt课件

8、 一般不合格的判定原则 对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或体系文件的
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 质轻微的问题。
16
第三章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9、 审核经常发现的问题 a) 写一套、做一套,做的与文件所写的不一致; b) 数据/证据不足; c) 追溯性差; d) 标识失效; e) 文件过时; f)文件的接口不一致 。
改进。
25
第四章 内部审核的基本流程
七、末次会议 1、参加人员:(同首次会议) 2、内容: l 宣读审核结论; l 发出不合格报告; l 必要时,提出改进建议。 3、目的:公布审核结果,提出改进项。
26
第四章 内部审核的基本流程
八、审核报告 1、内容要素:审核时间、被审核部门、审核组组成、
审核依据(包括涉及标准的条款)、审核方式、审 核发现及其改进建议、不合格项、审核结论等。 2、要求:客观公正,以所发现的事实为依据,避免主 观臆想、无根据的推断;文字表达,特别是审核结 论应明确,避免含糊其辞。 3、一般由审核组长编写,也可由其委托审核组其他成 员编写。 4、审核报告应发至各被审核部门,并报告管理者代表 和最高管理者。
三、审核组 在选用审核组成员时,在考虑经验专门知
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方之间的可能利害冲突; 2、审核员应客观、公正; 3、审核员具有判断能力。
返回目录
5
第二章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独立性与能力 1、 为了确保审核过程及其发现与结论的客观性,
审核组成员应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他们 在审核全过程中,应当保持客观,不存偏见, 无利害关系。 2、 从组织内部选择的审核组成员不应与受审核 主题事项的直接责任人员有责任关系。 3、 审核组成员应具备从事审核工作所需的知识、 技能与经验。
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 质轻微的问题。
16
第三章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9、 审核经常发现的问题 a) 写一套、做一套,做的与文件所写的不一致; b) 数据/证据不足; c) 追溯性差; d) 标识失效; e) 文件过时; f)文件的接口不一致 。
改进。
25
第四章 内部审核的基本流程
七、末次会议 1、参加人员:(同首次会议) 2、内容: l 宣读审核结论; l 发出不合格报告; l 必要时,提出改进建议。 3、目的:公布审核结果,提出改进项。
26
第四章 内部审核的基本流程
八、审核报告 1、内容要素:审核时间、被审核部门、审核组组成、
审核依据(包括涉及标准的条款)、审核方式、审 核发现及其改进建议、不合格项、审核结论等。 2、要求:客观公正,以所发现的事实为依据,避免主 观臆想、无根据的推断;文字表达,特别是审核结 论应明确,避免含糊其辞。 3、一般由审核组长编写,也可由其委托审核组其他成 员编写。 4、审核报告应发至各被审核部门,并报告管理者代表 和最高管理者。
三、审核组 在选用审核组成员时,在考虑经验专门知
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方之间的可能利害冲突; 2、审核员应客观、公正; 3、审核员具有判断能力。
返回目录
5
第二章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独立性与能力 1、 为了确保审核过程及其发现与结论的客观性,
审核组成员应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他们 在审核全过程中,应当保持客观,不存偏见, 无利害关系。 2、 从组织内部选择的审核组成员不应与受审核 主题事项的直接责任人员有责任关系。 3、 审核组成员应具备从事审核工作所需的知识、 技能与经验。
最新内审员培训讲义(公司内审专用)教学讲义ppt课件

审核小组内部会议
15:40-16:20
末次会议(向公司通报本次审核的不合格项并要求在两个星期内改善完毕;若涉及公司自身不能在两个星期内完成的,可以延迟但需有正当 理由)。
备注:1.要素 4.2.2/4.2.3 在审核到各单位时,一并作以审核,其他单位不单独列出。
2.本次的审核方式是以抽查的方式,有许多作业无法一次查出,故希公 司各部门能够针对本次查出的问题,举一反三作出改善。
工程部 7.3/7.6/4.2.3/4.2.4/7.1
11:45-13:20
午
餐
13:20-14:20 营业部 7.2/7.4/8.2.3/8.2.17.5.4 14:20-15:20 生管部 7.5.1/7.5.5/7.5.3/7.5.2
制造部 7.5.1/7.5.2/7.1/7.5.5
15:20-15:40
3
二 质量体系概述
(二 ) 质量体系审核分类
认证机构
顾客
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组织
第二方审核
供应商
第一方审核
4
二 质量体系审核概述
第一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1)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2)验证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 (3)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
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 不断改进。 (4)在外部审核前做好准备。
目录
一 质量体系审核概述 二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三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 四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2
二 质量体系审核概述 (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
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 有关标准和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 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 的、独立的审查。
内审员培训材料-内审技巧-PPT课件

理解问题?上司的培训方式问题?等) 事:没有控制措施
审核路线
----- 逆向和顺向审核方法:从过程的始端查到终 端 或从过程的终端查到始端(适用第二方审核)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审核方法:(如:文 件控制适用自上而下;检验测量和试验适用自下而 上)
----- 按标准条款审核和按部门审核:一般应采用 按部门审核为宜,比较小公司/部门较少时可采用
或以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
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
相关方的名义进行。是外部审核的一种。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提供符合
要求(如:GB/T19001)的认证或注册。
联合审核: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
一受审核方的情况。
结合审核: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一起审核的情况。
纠正:为已发现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
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
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审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
对策
1 现场审核不能按计划完成,需延 组员应及时报告组长,可由组长派人增援,
迟时间;现场审核发现重要线索 当无人可派时,组长应与受影响的部门
内审技巧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审核、审核证据、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结论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 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 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些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
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
审核路线
----- 逆向和顺向审核方法:从过程的始端查到终 端 或从过程的终端查到始端(适用第二方审核)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审核方法:(如:文 件控制适用自上而下;检验测量和试验适用自下而 上)
----- 按标准条款审核和按部门审核:一般应采用 按部门审核为宜,比较小公司/部门较少时可采用
或以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
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
相关方的名义进行。是外部审核的一种。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提供符合
要求(如:GB/T19001)的认证或注册。
联合审核: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
一受审核方的情况。
结合审核: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一起审核的情况。
纠正:为已发现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
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
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审核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
对策
1 现场审核不能按计划完成,需延 组员应及时报告组长,可由组长派人增援,
迟时间;现场审核发现重要线索 当无人可派时,组长应与受影响的部门
内审技巧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审核、审核证据、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结论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 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 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些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
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
内审员培训课件(ppt版)

例如: 制造商、批发商、产品的零售商或商贩、效劳或信息的提供 (tígōng)方
注:供方可以是顾客组织内部的或是外部的
15
202222//11//33
1155
第十五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质量(zhìliàng)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zhèxiē)目标的 体系
应按照国际标准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并使 之有效实施、保持(bǎochí)和持续改进,组织应:
• 明确质量体系必需的过程 • 规定过程顺序及相互关系 • 规定过程活动的实际操作和控制的标准 • 和方法 • 确保必要信息有效的控制操作(cāozuò)和过程 • 计量、监测和分析这些过程,实施必要 • 措施使其到达方案结果和持续改进。
件的程序〞
12
202222//11//33
1122
第十二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组织(zǔzhī)/orga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和设 施
例如:
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dānwèi)、研究机构、慈 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局部或组合
13
202222//11//33
3311
第三十一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常见(chánɡ jiàn)的问题
• 记录(jìlù)贮存条件不良
• 记录不清晰、不完整
• 电子媒体或其他媒体记录没有得到符合其技术特点 要求的控制
• 记录不易查阅
• 记录的失效处置不及时,且处理方式与文件化的规
定不符
32
202222//11//33
32
第三十二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 本标准要求的记录
注:供方可以是顾客组织内部的或是外部的
15
202222//11//33
1155
第十五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质量(zhìliàng)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zhèxiē)目标的 体系
应按照国际标准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并使 之有效实施、保持(bǎochí)和持续改进,组织应:
• 明确质量体系必需的过程 • 规定过程顺序及相互关系 • 规定过程活动的实际操作和控制的标准 • 和方法 • 确保必要信息有效的控制操作(cāozuò)和过程 • 计量、监测和分析这些过程,实施必要 • 措施使其到达方案结果和持续改进。
件的程序〞
12
202222//11//33
1122
第十二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组织(zǔzhī)/orga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和设 施
例如:
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dānwèi)、研究机构、慈 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局部或组合
13
202222//11//33
3311
第三十一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常见(chánɡ jiàn)的问题
• 记录(jìlù)贮存条件不良
• 记录不清晰、不完整
• 电子媒体或其他媒体记录没有得到符合其技术特点 要求的控制
• 记录不易查阅
• 记录的失效处置不及时,且处理方式与文件化的规
定不符
32
202222//11//33
32
第三十二页,共二百二十三页。
• 本标准要求的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审报告
审核 关闭
不符合验证
5-3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要点: ☆ 术语与概念
☆ 内部审核的流程
☆ 内部审核的实施
5-4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第一节
一、基本概念
1.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 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 注2:外部审核 注3:结合审核 – 受审核体系的结合 注4:联合审核 – 审核组织的联合
5-19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四、审核频次和时机 1. 常规审核按预先编制的年度计划进行。 在编制年度计划时应合理策划审核时机。
5-20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 特殊情况下,适当追加审核: ——发生了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事故或相关方 有严重投诉; ——领导层、隶属关系或内部机构发生调整; ——质量方针、目标发生较大改变;
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5-14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二、审核的主要特点
1. 符合性
2.适合性 3. 有效性 4. 系统化、文件化 5. 客观性
5-15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三、审核的类型 1. 管理体系审核 第一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 2. 标志审核 3. 质量行为符合性审核 4. 应负责任审核
1. 在实施审核前,应明确界定质量 管理体系的责任方并形成文件。
2. 审核组长认为已具备下述条件后 才能实施内审: (1)组织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料准 备充足; (2)开展内审活动所需的资源充足。
5-18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三、审核准则 1. ISO9001标准
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 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文件审查
修改至完善
准备审核文件(审核计划 审核检查表)
审核准备结束 5-24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QMS审核流程之
审核实施与审核报告
首次会议 现场审查 审核组内部沟通与汇总 与受审核方沟通 起草审核报告及附件 末次会议 正式提交审核报告 5-25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QMS审核流程之
5-7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5. 审核组
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需要时,
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
5-8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6. 审核组长
具备主持与从事质量审核资格的人员。
7. 审核准则 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审核准则是用作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5-9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8. 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 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ISO9001:2008培训教材之 内审员培训部分
5-1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8.2.2 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 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 理体系的要求; b) 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组织应策划审核方案,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 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 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 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审核的策划、实施、形成记录以及报告 结果的职责和要求。 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见4.2.4) 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 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后续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 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 注:作为指南,参见GB/T 19011。
5-16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第二节
一、审核目的
内部审核流程
1. 判断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
性、适合性、有效性和持续适用性。
2.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
发现体系中可供改进的领域,使体系不断完善,
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3. 为外部审核作好准备。
5-17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二、审核条件
5-2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总经理
内审 批准 部核 A 审准 备 核 A 过审 程核
实 施 审 核 总 结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审核 内审计划
管
代
质管部
内审组长
审核组
各部门
本次审核计划通知各部门 确认 本次审核首次会议 核查表
确认 不符合汇总 本次审核末次会议
审核
不符合项
承认
整改
依据 审核上报 发布并保管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是定量的。
5-10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9. 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 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够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 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5-11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0. 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 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5-12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六、内审基本流程 1. 确定任务 2. 审核准备 3. 现场审核 (1)首次会议 (2)现场审核 (3)末次会议 4. 编写审核报告 5. 纠正措施的跟踪 6. 汇总分析(如为滚动审核)
5-23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QMS审核流程之
审核策划与审核准备
管理者授权
任命审核组长成立审核组
5-5
审核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 质量审核 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特 定的质量活动、事件、状况、管则的一
个系统化并形成文件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 一个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5-6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 受审核方
接受审核的组织。
4. 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资格的人员。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1. 审核方案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
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
核的所有必要的所有活动。
12. 审核计划
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5-13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3. 审核范围 审核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
——产品、技术及装备、生产场所发生较大改变。
5-21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五、审核范围
1.审核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
2.在管理上审核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内的 全部部门和职能。 3. 在场所上审核应覆盖到质量管理体系所 辖范围; 4.审核应覆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 活动、产品及服务。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