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五(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

合集下载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四(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及考研经验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四(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及考研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四(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及考研经验政治学原理讲义王惠岩考研第三章社会主义国家一、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是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及社会产品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是致命的矛盾。

这一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是无法自行解决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国内的各种矛盾更进一步深化和加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第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之间的矛盾。

这三大矛盾集中表明,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力量的加强,会进一步加速垄断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

二、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途径和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政权,它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以暴力的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来的。

社会主义国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乃至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的彻底否定,是阶级社会到无产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国家政权,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由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国家政权。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暴力的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直接否定。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不是在旧社会孕育而成的,而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权的力量假案里和巩固的。

最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地位还取决于组成这个政权的社会阶级结构。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剥削阶级统治的终结,人民当家作主时代的到来。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笔记摘抄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笔记摘抄

行政管理理论基础笔记摘抄一、行政管理理论的概念行政管理理论是指研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和原则的理论体系,是行政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管理理论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在公共领域中通过行政机关实施公共政策的一系列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组织和协调公共行政行为的过程。

在行政管理理论中,行政管理被视为国家管理和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重要手段。

2.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行政管理的组织形式、运行规律、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等一系列问题,涉及公共组织的运作及其内部运行和外部与环境的关系。

3.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的功能、目标、原则、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行政管理的功能包括规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评估等;行政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的提高、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公共服务的满足等;行政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效率性、公平性和透明度等;行政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制度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4.行政管理理论的定位和作用:行政管理理论的定位是在政治学、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之间,主要是研究政府机构和官员如何有效地处理公共事务的理论体系。

行政管理理论的作用主要是为政府机构和官员提供行政决策和管理实践的理论参考和指导。

二、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是指行政管理理论在历史和社会环境变化中的发展和变革过程。

行政管理理论的演变主要经历了行政管理学派、行政学派、公共管理学派和新公共管理学派等几个阶段。

1.行政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以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

行政管理学派主要强调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科学管理、行政机构论和管理原则等一系列管理理论和方法。

2.行政学派:行政学派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种以行政组织和行政决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三(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三(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三(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行政管理学笔记(夏书章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三章行政监督一、名词1、行政监督: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检察和督导活动。

2、行政权力:是行政管理主体管理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约束力,它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目的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维持、调整与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3、分权制衡理论:也称权力制约论,它是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和均衡的理论。

4、人民主权理论: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提出的民主理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认为人民拥有主权,国家的权力源于人民权力的让渡,因此,人民对国家有天然监督权。

5、行政监督体系:指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多元监督主体在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时的任务和权限划分体系。

6、自由裁量权: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依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相应决定的权力。

7、行政管理内部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对一半行政管理机关以及行政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它是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建立的检查、监督等自我约束、制衡等自体监督体系。

8、一般监督:指基于组织层级和隶属关系,上下级行政管理机关间、同级行政管理机关间以及行政管理机关对其自身或公务员进行的监督活动。

9、专门监督:指在行政管理主体内部设专门监督机关,即专门监察机关实行的监察活动。

10、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11、特种监督:指行政管理主体内部依法实行的针对某种专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的专业性监督。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四(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四(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四(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行政管理学笔记(夏书章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行政组织一、名词1、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

就动态讲,行政组织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就静态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

狭义行政组织,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间组织:是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等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地人际关系。

4、行政组织机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派和和排列组合方式。

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

5、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

6、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即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的行政组织职能制,亦可同级机关和每级机关内部各部门间的组合方式。

7、管理层次:是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工作量来决定。

8、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数量。

9、编制:狭义的编制是指法定社会组织内人员的数额及职位的配置;广义的编制是指法定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及职位的配置。

10、编制管理:就是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管理。

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个方面。

二、问答1、行政组织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1)含义: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

就动态讲,行政组织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行政管理学》整理笔记(精华)

《行政管理学》整理笔记(精华)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①与立法、司法对应的“行政”近代英国洛克所著《政府论》,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

法国孟德斯鸠进一步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的思想。

②与政治对应的“行政”从严格意义上说,真正的行政学首先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如:威尔逊、古德诺等人提出。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③与管理对应的“行政”美国学者古立克认为,行政是有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和预算(budgeting)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

一种观点: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都可以成为行政活动。

另一种观点: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即有关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个英语单词一半被译为公共行政。

在80年代,这门学科的名词由公共行政学改为行政管理学。

(曾50年代中断,80年代恢复)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行政管理特点:①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②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③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1、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2、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以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科。

3、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因此,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二,是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六(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六(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六(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行政管理学笔记(夏书章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七章行政改革与发展一、名词1、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

二、问答1、行政改革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方式。

(1)基本类型:①调试型改革:指发达国家在原有的政治、经济框架范围内的适应性改革。

②转轨型改革: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行政变革。

③发展型改革:指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改革。

(2)基本方式:①突变式改革:指在较短期内,对行政体制进行大幅度调整和变革,能迅速改革、改变旧体制,但阻力和风险较大。

②渐进式改革:指用较长时间对行行政体制各方面进行逐步阶段性的调整和变革,较为稳妥,进程性对缓慢。

2、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1)行政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2)行政改革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3)行政改革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3、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1)优化政府职能①国有企业私营化,将部分国有企业或资产卖给私人经营。

②公共服务市场化,具体途径有:合同出租、以私补公、授权社区。

③政府业务合同化,各国政府普遍重视计划手段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综合利用。

(2)重组政府机构(3)改革公务员制度①精简人员,加强公务员定员管理②放松规制,实行柔性化管理(4)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社会政策(5)促进第三部门发展,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6)重视公共危机管理,建立有预见性的政府①构建首长责任制的应急中枢指挥系统②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及计划安排③重视新闻媒体的积极介入④开展公共危机教育,培育有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7)精简程序,改进管理方式(8)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4、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

(1)坚持有计划、渐进式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改革稳步发展(2)坚持依法改革,重视配套立法(3)注重政府管理内涵的改革,追求政府管理的效益(4)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工作班子,重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5)强化监督,形成立体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九(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九(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九(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行政管理学笔记(夏书章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九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一、名词1、公众议程:公众关心和讨论的各种问题叫公共议程。

2、制度议程/政府议程:进入决策程序并被正式提出来讨论的各种问题叫制度议程或政府议程。

3、理性主义模型:即通过量化的利益计算来择优。

4、渐进主义模型:更多的考虑实际条件的约束,谨慎地试探和寻找相对稳妥的途径,并允许各种试错的空间。

5、政策决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由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并昭示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

6、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是指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7、政策执行环境: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外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和。

8、正式评估:是指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来获取关于政策运行结果方面可靠而有效地信息的一种评估方式。

其主要形式包括总体评估和形成评估两种。

9、非正式评估: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内容不做严格规定,对评估的结论也没有必须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根据本身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对政策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

10、内部评估:主要指政府内部行政机构的评估者对公共政策进行的评估。

11、外部评估:主要是针对非政府部门,特别指政府部门以外的诸如专业的学术机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咨询机构、专家学者等对公共政策所进行的评估。

12、事前评估:又名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可预测的评估。

13、事后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完后,针对政策施行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对政策进行评估。

14、过程方法:是最常见的分析方法,是把公共政策的形成、决策及实施各阶段看作循环过程,它们时间密切联系。

15、实体方法:实体研究方法与抽象的政策研究相对应,都是针对某一特定政策领域进行研究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非常具体和客观,比较容易仔细地把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因为它可以针对政策研究中的某个或某些实体展开研究,对象非常明确,所以被称为实体研究方法。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一、考试科目:二、考研参考书1.《政治学原理》(第二版)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西方经济学》许纯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3.《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研解析》李国正,团结出版社(推荐)4.《西方行政学说史》(修订版)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三、考研复试线2015年五阶段考研复习规划把考研作为一种娱乐,而不是被娱乐。

过程完美了,一切水到渠成,结果自然不错。

---------- 育明教育寄语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预热原因:育明教育老师认为考研复习比较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

如果复习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后劲不足。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这是无数学子的血泪教训。

重点任务: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

毕竟考研所需关注的点无非就两个:一是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对于这一点,育明教育团队认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案有两个:一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中传、北影、中央财经、南开、复旦,专业可以稍微差一点;二是,选择尽可能好的专业,如金融、经济、电影、新闻、法学、计算机、自动化等,学校可以差一点。

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方便就业,具体的原因分析请关注之后的相关文章。

3.购买参考书,慢慢熟悉所考专业。

这个时候学校课程还比较多,且处于学期末,考试又比较多,学校事情繁杂,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以“预热”为主。

不易过快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

4.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复习的重点,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多考研学生最后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更不是付出不够,而是方法不得当,重点没把握好。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指导参考书目真题报录比分数线复试线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指导参考书目真题报录比分数线复试线

重点任务:
1.考研复试,往往以时政为核心,来灵活的考察知识点的应用。因此,这个阶段应该多多收集一些时政热
点,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2.寻找复习的资料。包括老师们最近的讲话、论文等等。
3.准备听力和口语。很多学校,例如北大、人大等复试时考察口语和听力的。
以上“五阶段复习法”,步步为营,按部就班,依次行事,一切尽在掌握中,则考研无忧矣。
以政治热点、英语作文、数学真题、专业课真题为主。这是个“模拟练习的阶段”。
第五阶段:调整(初试至复试)
调整原因:
11
11 / 83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广州分校:020-29122496
育明教育广州分校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财智大厦 1401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经历几乎被耗尽,需要通过这一段时间加以调整。但是,由于现在考研复试的比 重越来越大,平均达到 25%以上。因此,这个阶段还是不能够太过于放松。很多人没有把握住这个阶段, 结果大意失荆州。万望诸君注意。
育明独家英语名师:刘启升 教授
育明独家政治名师:庄绪磊 教授
2.拥有自己的自习室、教室、宿舍、食堂 咨询部
集训营 1 班政治基础班现场(7 月份)
两人间,位于自习室楼下
大学宿舍,安全可靠
集训营食堂,干净卫生
6
6 / 83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广州分校:020-29122496
二,不要太关注别人,关注自己的方法和进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记住:没有付出即没有收获,你花了多少时间,你就将收获多少。
四,除了睡觉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外,尽量少地浪费时间在参加别人的宣讲会上;
五,尽量多地利用各方资源,知道地越多,你会看地越清楚;

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十(公共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考试科目、考研复试线、考研经验

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十(公共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考试科目、考研复试线、考研经验
项目 城市数目 项目 城市数目 项目 城市数目
垃圾收集 街道照明 电力 工程服务 法律服务 救护车 垃圾处理 水电帐单收付 家务控制 规划 自来水供应 水处理
339 309 258 253 187 169 143 104 99 92 84 67
道路维护 医院 运输 公墓 桥梁维护 征税 下水道处理 图书馆 防火 蚊虫控制 博物馆 犯罪化验
X Xi
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 他个人消费所支配的公共物品数量 ( X i ) 实际上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 (X) , 这也就是说公共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 (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Non-divisibility),是指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 费的特点。 (二)消费的非竞争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 商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三)受益的非排他性。 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 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三、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Ob h=1 B A B
a 1 * 2 四、混合物品 (一)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分类 从考察混合物品的性质出发,可以将混合物品分为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和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两类。 1、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拥挤性的公共物品(congestible public goods)是混合物品的一种。所谓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 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种 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行政管理考研北理行管夏书章《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

行政管理考研北理行管夏书章《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1、行政管理: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二、问答1、社会主义条件下,行政管理不上轨道和管理不善,必将产生的两种严重不良影响: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誉和形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大大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始终体现民主法治的原则精神。

2、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最先创立于美国的原因。

(1)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立国较晚,历史还不太长,因而较少受旧传统的约束和影响,不那么保守,容易发挥在发展资本主义条件下优越于封建社会的创新、进取精神;(2)科学技术和工商业都很发达;(3)美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但在实际运作中,强总统制较为突出,行政权力和行政作用不可低估,人们通常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于行政方面,并在行政方面多下功夫,包括对行政管理改革的研究;(4)美国政治学和法学领域,有一批重量级学者,在酝酿和创立行政管理学的早期,起了决定性的积极作用。

3、我们把研究行政管理学的视野放宽一些,需注意的是:(1)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吸收临近、边缘、相关、交叉、渗透学科的知识,这是学科发展的需要;(2)在同类即管理类学科中,尤其是管理科学和企业管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颇有可以相通之处,应对他们的发展动态密切留意,从而受到启发;(3)学科的国际化使我们眼界大开,看到各国学者的意见和经验,大可参考借鉴;(4)学科的应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弄清国情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这门学科。

4、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对象:我们要研究的是行政组织的构成、运作、执行过程和效果,以及内部管理等的规律。

行政管理学笔记(整理)

行政管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行政管理学一、概念行政管理是国家产生以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管理活动,是各级国家行政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而对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自身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一)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1、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建立使行政的主体——政府独立出来2、职业官僚、职业公务员的出现使公共行政走向现代3、大工业革命的大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条件(二)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及主要流派1、科学管理时期古典学派、程序学派、制度学派20世纪初至30年代为鼎盛时期,70年代复兴特点:研究出发点和目标是效率与经济,重视对组织结构、组织程序原理的研究法约尔(1841-1925)程序学派创始人,1916年发表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首先提出了管理是企业的职能之一(2)提出著名的管理14项原则:分工、权力、责任、纪律、命令统一、指挥统一、公利先于私利、相应的报酬、集权、等级制、秩序、公正、主动精神、集体精神(3)提出了著名的“法约尔跳板”原理:即执行等级路线与保持行动迅速相结合的方法。

这一原理旨在保持命令统一的情况下,迅速而及时地解决一般事务,从而使组织最上层得以专注于一些重大问题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美发明家、工程师、科学管理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1)作为科学管理的创始人,其管理思想及管理主义产生的影响首屈一指。

泰罗通过研究时间和动作以获得人与机器的最高效能,开创了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也开创了现代管理的新时代(2)“例外”原理:即高级管理者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交给下级管理者去做,自己只保留对政策制定、任免等例外事项(或重要事项)的决定权与监督权(3)效率与行政效率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社会学之父”。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行政管理专业综合考试题目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行政管理专业综合考试题目
——摘自2003年9月22日《南方都市报》
问题:
1、请从科学决策和政治参加的角度对这一事件举行扼要的评述;
2、请结合这一事件,扼要地谈谈你对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看法。
备注:综合考试满分为150分。
为了获得支持,2003年4月28日,都江堰管理局组织四川省有关部门的专家到都江堰举行实地考察和论证,希翼新选坝址能够获得支持。但是会上反驳呼声强烈。反驳意见认为,杨柳湖大坝不能建,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大坝会对世界遗产造成消失性的破坏。一旦大坝建成后,都江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基础“天人合一”亲天然方式、“无坝引水”将被彻底破坏;第二,大坝的建设违抗了风景名胜保护条例,对世界文化遗产造成了视觉污染。第三,大坝会直接造成都江堰千年文物的破坏。
都江堰管理局并未放弃努力。6月5日,该局又另外组织了10位四川省的考古专家举行论证,持反驳意见的专家被排除在外。
都江堰市世界遗产办公室负责人邓崇祝写报告将情况上报四川省世界遗产办和省文物局。文物局明确反驳工程上马。
都江堰市委常委会听了邓崇祝的汇报后,表示坚定反驳杨柳湖水库上马。该市人大、政府、政协分离向上级组织反映,建设、文物、林业部门也纷纷“上书”,希翼阻止杨柳湖工程的盲目上马。7月7日,都江堰市人大紧张上书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呼吁省人大担心此事,四川省人大很快作出回应,对杨柳湖水库建设问题举行调查。
2001年3月,距鱼嘴6公里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上马兴建,这是西部大开辟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因为紫坪铺建设工程的需要,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拟在距离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分水堤1300余米处修建杨柳湖水库大坝。该水库距离世界遗产核心区350米。
都管局建坝的理由有三:一是为了解决年调节与日调节矛盾,倘若不上马,都江堰现有的水调配功能得不到充足发挥,灌区将会浮上严重缺水;二是为了保护都江堰。紫坪铺电站的调峰运行会导致岷江来水大起大落,直接冲刷鱼嘴,造成对鱼嘴等工程的破坏;三是倘若不尽快建设杨柳湖水库,投资78亿元的紫坪铺工程的综合效益无法有效发挥。据测算,倘若紫坪铺工程没有杨柳湖水库的反调节,每年将亏损近5000万元人民币。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六(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六(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六(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经验政治学原理讲义王惠岩考研第五章国家统治形式一、国家统治形式的概念国家统治形式就是国家的政体,此外,也有称作国家治理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或国家政府体制等。

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并且主要指用什么形式组成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个概念包括下述几方面内容:(1)统治形式是指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主要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2)最高统治权是一个人行使还是集体化的国家机关行使;(3)行使最高统治权是集中在一个机关,还是由几个机关分工行使;(4)国家统治形式旨在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问题,协调和团结本阶级的力量以利于统治;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解决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问题,即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更有效的统治。

从政权组织的原则来表述,政体也可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民主集中制。

二、国体和政体国体和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学家往往分不清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不仅在概念上对国体和政体加以明确的区分,而且准确地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指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

简言之,国体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所谓政体,是指统治阶级以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统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统一的。

任何一种国体都要采用一定的政体才能实现起统治阶级的任务。

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适应国体,表现国体,为国体服务,并对国体起巩固作用。

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国体与政体二者相比,国体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对国体决定政体,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

同一类型的国体,由于受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特三、划分国家统治形式的标准西方最早对政体加以分类的是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而对后世的西方学者影响比较大的分类方法则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斯多德。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五(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五(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五(政治学原理讲义)、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政治学原理讲义王惠岩考研一、民族、民族问题及其根源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问题指的是民族关系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其范围很广,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民族之间的矛盾可表现为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械斗、民族文化、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民族斗争和民族团结问题。

民族问题既包括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也包括国际或世界范围的民族问题。

2、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1)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2)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是剥削制度;(3)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民族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

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又不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在含义、范围、斗争形式及消亡过程等方面有重要区别。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的区别说明,产生民族问题的一个根源是阶级剥削,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问题都是剥削三、民族自决权与国家结构民族问题反映在国家制度上就表现为民族自决权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国家结构问题。

民族自决权是指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

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平等的联合。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局部之间、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如何组成。

它反映了单一民族的国家和多民族的国家如何组织自己的国家的问题。

各民族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完全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但马克思主义原则上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单一制,在某种条件下也不排斥实行联邦制,而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则由联邦制过渡到单一制。

1、民族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是在资产阶级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割据和封建制度进行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

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行政0803班第二章行政环境一、名词解释1.行政环境指政府管理的环境,即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2.自然环境指在行政系统外、未经人工制作存在的事物。

它包括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两方面。

3.社会环境指在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活动并决定其兴衰存亡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

4.经济环境指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次环境,它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经济要素的总和。

二、问答题1.简述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外部环境创造了行政系统,而行政系统反过来又改变了外部环境。

行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外部环境的需要制约着行政系统及其价值观、目标、规模、结构与行为方式;行政系统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都要从外部环境输入。

行政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必然要从外部环境中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投入。

行政系统不仅选择外部环境,更要设法改善、控制外部环境。

2.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经济环境中的各经济要素可概括为生产力(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与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两方面。

生产力发展状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另外,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

3.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①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②政体决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③政党体制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④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⑤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⑥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⑦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补:广义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政党、法律、选举和官吏制度等;国家制度包括政体、国体(基本政治制度)4.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系统的民族环境是由民族的人口与分布、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与传统、民族的矛盾与斗争等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笔记十五(行政管理学)、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行政管理学笔记(夏书章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十五章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一、名词1、办公室管理:是行政流程的综合性管理,有较强的协调性、中枢性和业务性。

2、后勤管理:是行政组织的物质性资源供给与配置管理,有较强的保证性、服务性和社会性。

3、办公自动化: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

二、问答1、办公室工作的性质。

服务性、辅助性、执行性、管理性、政策性和协调性。

2、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务。

(1)日常性工作:公文处理、会议工作、信息处理、机关事务管理、印章管理、文书档案工作、信访工作、机要保密工作、公关工作;(2)综合协调工作:工作任务的协调、管理事务的协调、领导关系的协调(3)辅助决策工作:信息准备、提供方案、承担决策事务、协助实施和检查。

3、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

(1)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主要包括办公室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办公室管理的规范化:公文撰写规范化、公文处理规范化、会议安排规范化、接待工作规范化、办事程序规范化。

(3)办公室管理的制度化,办公室工作的主要规章制度有:岗位责任制、公文处理办法、会议制度、接待制度。

4、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事务型OA系统、信息管理型OA系统、决策支持型OA系统。

5、办公自动化对办公室管理的要求:人员素质、管理手段、管理媒体。

6、后勤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1)意义:①后勤工作是其他部门工作的基本条件②后勤管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条件③后勤管理是维护职工利益的需要④后勤管理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主要内容:①物资管理:日常管理、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检查与检修管理、物资设备的改造与更新②财务管理③生活后勤管理:房产管理、食堂管理、环境管理④服务后勤管理:车辆管理、水电管理、医疗卫生管理⑤接待工作管理。

7、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①后勤资源配置市场化②经济利益市场化③管理方式市场化(2)符合行政体制的发展①精简机构②职能转变③高效行政(3)满足后勤发展的需要。

8、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规范后勤行政管理职能(2)进一步明确机关服务中心的性质和任务(3)建立和完善结算制度(4)加强机关服务中心的资产与财务管理(5)转换机关服务中心管理机制(6)打破界限、推动联合。

9、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

(1)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后勤服务经营单位的企业化、经营内容的商品化、经营管理的行业化。

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标志:①市场交换方式取代供给制模式②资产所有多元化③经营方式多样化④职工收入分配市场化。

(2)实现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分离。

意义:①有利于行政机构改革②有利于后勤服务单位提高活力③有利于对后勤服务实行行业性规范管理。

要求:①理顺关系②循序渐进③宗旨不变④合理分流。

(3)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

作用:①是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条件②是后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③是后勤劳动市场化的有效保障。

要求:①按客观规律办事②总结与借鉴③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素质。

第十六章政府绩效管理一、名词1、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

2、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取得的成绩和效益。

政府部门的绩效概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公共行政的成本、公共行政的产出与效益、公共行政成本与效益的比较。

3、公共行政成本:指的是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

公共行政成本包括两方面:有效成本和无效成本。

4、公共行政的产出与效益:产出指公共行政活动所形成的结果,它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这是行政绩效难以精确测量的重要原因;效益是指政府部门的产出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5、绩效计划:是将个人目标、部门或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目标确定过程,是绩效管理的起点。

6、绩效沟通:是一个管理者与员工双方追踪进展情况、找到影响绩效障碍以及得到使双方成功所需要信息的过程。

这些信息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可能的解决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

绩效沟通的方式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

7、绩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指系统收集有关员工、工作活动和组织等方面的绩效信息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

8、SMART原则:这一原则在英美等政府绩效管理相当成熟的国家被普遍使用。

S-specific要求绩效指标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切中目标的;M-measurable 要求绩效指标最终是可衡量的、可评价的,能够形成数量指标或行为强度指标,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achievable要求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是能够实现的,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realistic要求绩效指标是现实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time bound要求绩效指标具有时效性,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9、关键绩效指标KPI:是用于考核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可量化的标准体系。

10、平衡计分法(BSC):是由哈佛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创立,它有绩效考核功能的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在实现内部过程和外部产出间的反馈循环,使组织发展战略落实为行为,从而能持续改善战略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11、绩效合约:是一种正式的书面约定,它将管理者和员工双方讨论的结果列为具体的条目记录下来,既有助于员工清楚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又有助于管理者在绩效周期结束时来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

12、绩效导入:就是进行绩效培训,为能保证绩效的持续改进,必须通过培训使管理者和员工具备相应的能力。

13、绩效实施:制定绩效计划后,员工就开始按计划工作,即绩效实施。

14、绩效考核:是根据事先确定的绩效指标,对政府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

它包括组织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二、问答1、政府绩效包含内容。

(1)公共行政的成本(有效成本、无效成本)(2)公共行政的产出与效益(3)公共行政成本与收益比较。

2、公共行政的效益类型。

①根据时间跨度,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益;②根据内容和范围可分为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③根据效益的方向可分为正面和负面效益;④根据人们的认知程度可分为显性和隐形效益。

3、政府绩效管理的功能: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

4、组织绩效管理的意义。

(1)绩效管理为公共管理新模式提供了支撑;(2)绩效管理有利于政府部门形成竞争机制;(3)绩效管理为公共行政提供了一种管理工具。

5、政府绩效管理的特征。

(1)政府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奖惩机制强调政府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促进政府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在经济、效率、效果和公平方面的绩效,以塑造服务民众、使民众满意的高效政府。

(2)政府绩效管理强调外部评价,对公民负责,这是由于其目标的公共性决定的。

只有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意时,政府管理才产生真正的绩效。

公众对政府部门的满意程度,是衡量政府绩效的终极标准。

(3)政府绩效管理具有合理、精细的指标设计,能较好的满足不同民众的多方面要求。

要塑造一个现代的顾客导向型的政府,必须综合各方面的要求设计一套符合大多数公民根本利益的考核体指标,有效地促进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

(4)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要吸引广泛的公民参与。

发达公家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既表现在“顾客“导向的绩效指标设计和多样化的公民满意度调查,又表现为民间组织对政府部门绩效的独立评价和审视。

(5)企业绩效评估的一般原则是“目标导向”、“结果为本”,但是由于政府管理活动往往是涉及全局性、宏观性的领域,如果过分关注结果而放松对过程的监控,可能出现严重的结果,因此,政府绩效管理必须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注重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6)政府绩效管理要兼顾组织和跟人绩效的双重要求。

6、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标准。

(1)经济经济指标一般指组织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量。

经济指标关心的是投入,以及如何使投入以最经济的途径使用。

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2)效率效率可简单的理解为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效率关心的是手段问题,而这种手段经常以货币方式体现。

可分为两种类型,生产效率:指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配置效率: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满足不同偏好。

(3)效能效能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

可分为两种类型:社会效能: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制定的目标和采用的手段是否体现国家意志,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二是政府部门实现目标的能力,即目标完成的程度和速度;群体效能,着眼于集体功能的发挥是否符合组织的目的,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是否合理。

(4)公平公平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都享受到了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更多的社会照顾”。

但公平的价值标准在市场机制中难以界定,在现实中也较难测量。

(5)民主政府绩效管理要考虑民众对政府的效率是否满意考察政府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需要,民主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公民参与的程度有多高,政府是否接受了民众的监督,使公民意志和利益能够及时体现在行政过程中”。

公民参与以为着公民可以以社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的角色对政府绩效提出要求,协助和监督政府部门对其开支、行动和承诺负责,帮助政府机构界定重要问题议程,提出解决方案,判断目标是否达成。

7、政府部门绩效计划主要围绕哪些方面进行?①确定政府部门的战略目标②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或目标,落实到各个岗位上③绩效计划中的沟通和参与。

8、绩效实施与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持续的绩效沟通;二是对员工数据、资料等绩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9、与绩效有关的信息主要包括:①目标和标准达到或未达到的情况;②员工因工作或其他行为受表扬或批评的情况;③证明工作绩效突出或低下所需要的具体依据;④对管理者或员工找出问题有帮助的数据;⑤管理者同员工就绩效问题进行谈话的记录等。

10、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业绩指标,主要包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公共管理目标实现的情况;政策制定水平与实施效果;公共管理的效益;公民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