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道岔结构检查作业标准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1.1、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1.2、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2.1、工具准备: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
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2.2、人员安排: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2.3、进入工作门: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2.4、检查内容: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检查人:⑷转辙器检查:⑸可动心辙叉检查:2.5检查记录: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2.6、出工作门: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
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3.1、单开道岔检查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
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
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道岔是铁路交通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列车的转向和分支的功能。
由于其重要性,道岔检查一直是铁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就道岔检查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要求1、准确性道岔检查必须精准、准确。
检查员必须熟悉列车线路和道岔的结构,了解其特性、工作原理和使用环境等,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2、及时性道岔检查应在列车运行前、期间和之后,分别进行一次,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
在重要时刻,每次列车经过道岔前都要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全面性道岔检查的内容应包括:道岔轨距、岔尖的距离和高度等轨面检查;轨道钢材、道床的变形、裂纹等底面检查;岔尖间可移性等机械部件、位移限制装置、闭塞机构等设备的检查;连接撑、连接螺栓等紧固件的检查;线路内部的检查。
全面地检查道岔,可以有效地保证铁路交通的安全。
二、标准道岔检查应按国家和铁路部门的标准进行,在检查中不得偏离或改变标准、规程和流程。
各种标准和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1、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道岔外观和轨面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机械部件和设备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道岔检查是保障铁路交通安全和顺畅运行的必要措施。
检查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标准,精确、及时、全面地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铁路交通的安全。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高铁道岔作业验收标准
高铁道岔作业验收标准
一、道岔安装
1. 道岔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位置正确,无严重下沉、变形及破损现象。
2. 岔枕铺设应平直,无严重扭曲、倾斜等现象,与道岔配套使用的钢轨型号、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道岔前后应各预留至少一节钢轨,不得用夹板或短轨连接。
二、电气特性
1. 道岔的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电气连接应良好,接触电阻小,运行稳定,无异常声响和发热现象。
三、机械性能
1. 道岔各部件应完好无损,润滑良好,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2. 道岔的开口、心轨和护轨的磨损程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限。
3. 道岔的密贴调整应适当,确保道岔在动态和静态时都能保持良好状态。
四、安全性
1. 道岔转换设备应设置安全装置,如限位装置、锁闭装置等,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
2. 道岔转换时应保证无障碍物侵入限界,防止列车或机械撞击。
五、稳定性
1. 道岔在受压或受扭时不得产生过大的变形或位移。
2. 道岔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受外界因素如风、雨、雪等影响。
六、与轨道的平顺性
1. 道岔与轨道连接处应保持平顺,不得有明显的台阶或跳坡现象。
2. 道岔的固定应与轨道方向一致,不得有明显的偏斜或扭曲现象。
七、符合设计规范
1. 道岔及其相关配套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规范。
2. 道岔的验收应遵循相关验收规范,确保质量合格。
铁路道岔检查与养护—道岔养护标准
道岔检查标准及要求
三、检查要求
3
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
Hale Waihona Puke 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
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
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道岔检查标准及要求
三、检查要求
7
限位器作用状况
8
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道岔检查标准及要求
三、检查要求
检查注意事项
校正道尺 1
4 轨距、水平和支距记差数
确定基本股 2
5 计算轮缘槽宽度
量取尖轨部分时, 要抱起道尺记录
3
6 检查方向、高低时弦绳长度的确定。
轨距、水平、支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超限用“○”圈划。 方向、高低和其他检查项目病害用“﹋﹋”圈划。
+2 +4 -2 -2
35
+5 +3 +4 +6 +3 +5 +6 -2 -2 -2 -2 -2 -3 -3
7 45 8 46 9
+3 +5 +6 -2 -3 -3
6 8 10
35 34 23 34
7 45 8 46 9 6 45 8 46 9 4 23 4 23 4 6 46 8 46 9
6 8 10 6 8 10 234 5 8 10
道岔检查标准及要求
三、检查要求
检查工具
笔、记录本
检查锤
万能道尺
塞尺
板尺
弦绳
支距尺
道岔检查标准及要求
三、检查要求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道岔是铁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不同的铁路线路,使列车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行驶。
因此,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对道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
一、道岔检查的要求1. 定期检查:道岔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检查的频率应根据道岔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为每年一次。
2. 检查内容:道岔的检查内容应包括道岔的轨道、道岔机构、道岔控制系统等方面。
具体包括道岔的轨距、轨面高度、轨道弯曲度、道岔机构的连接、固定和润滑情况,道岔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信号灯和信号机的工作情况等。
3. 检查记录:对于每次道岔检查,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信息。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阅。
二、道岔检查的标准1. 轨距:道岔的轨距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435mm。
如果轨距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2. 轨面高度:道岔的轨面高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36mm。
如果轨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3. 轨道弯曲度:道岔的轨道弯曲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000m。
如果轨道弯曲度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4. 道岔机构:道岔机构的连接、固定和润滑情况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GB/T 1236-2014。
如果道岔机构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道岔控制系统:道岔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信号灯和信号机的工作情况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GB/T 1237-2014。
如果道岔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道岔检查是铁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查和维护,才能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铁路道岔作业标准
1. 底碎铺设 ............................................. - 1 -1.1 作业条件.................................................................................... - 1 -1. 2 作业标准................................................................................. - 1 -1.3 安全控制要点 ........................................................................... -2 -2. 岔枕摆放.......................................................................................... - 2 -2. 1 作业条件.................................................................................. -2 -2. 2 作业标准.................................................................................. -2 -2. 3 安全控制要点......................................................................... -4 -3. 道岔铺设 ............................................. -4 -3. 1 作业条件......................................... -4 -3. 2 作业标准......................................... -4 -3. 3 安全控制要点..................................... -6 -4. 工电联调 ............................................. -7 -4. 1 作业条件 ................................................................................. -7 -4. 2 作业标准.................................................................................. -7 -4. 3 安全控制要点......................................................................... -8 -5. 道岔焊接 ......................................................................................... -8 -5. 1 作业条件 ................................................................................. -8 -5. 2 作业标准 ................................................................................. -8 -3 安全控制要点 ................................................................................... - 11-道岔施工作业标准1) 铺碎前,路基沉降评估及CPIII 控制点测设合格。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 、250(不含)~350km/h 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 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 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 ,经常保养为2 mm ,临时补修为3 mm ;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 ,经常保养为3 mm ,临时补修为5 mm 。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 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 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 ,但在延长18 m 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
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ZYJ7道岔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
ZYJ7道岔标准化作业程序1.班前会1.1.工长(作业负责人)布置任务:安排作业人员分工及作业地点、登记内容、卡控措施及安全预想。
1.2.驻站联络员:“作业内容已登记,计划XX时XX分给点。
”1.3.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
(工具:联络工具、手摇把、专用钥匙、手锤、试验锤、克丝钳、尖嘴钳、鹰嘴钳、扁口钳、梅花扳手、300mm扳手、250mm扳手、4mm套筒、5mm套筒、6mm套筒、150mm螺丝刀、300mm螺丝刀、腻刀、钢丝刷、毛刷、油壶、钢卷尺。
仪表:万用表、油压表。
材料:棉纱、YH-10液压油、小铁线、开口销、密贴调整片、各种常用螺丝、螺帽)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后向工长(作业负责人)报告:“工具、材料、仪表齐全。
”防护员:“防护用品齐全。
”[防护服、防护证卡、口笛(哨子)、对讲机]1.4.工长(作业负责人):“各作业组按分工开始工作。
”1.5.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通讯试验。
”驻站联络员:“通讯试验良好。
”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X人,XXX防护,准备进入站内。
”驻站联络员:“允许作业组进入站内,注意安全。
”(作业组开始赶赴现场,列队行进,防护员排第一,其他人员随后,穿越线路时先联系后通过)。
2.作业人员到达现场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到达XX号道岔。
”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扳动确认道岔位置。
”(扳动一个来回)驻站联络员:“XX#道岔扳动,注意安全。
”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确认正确,开始作业。
”3.道岔外部动态检修3.1.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设备名称及定位标志清晰正确。
3.2.硬面整洁无杂物;箱盒无破损,蛇管、加锁装置良好。
3.3.基础倾斜度不超过10mm,箱盒底距地面不少于150mm,排水良好。
3.4.槽钢内无杂物;各部螺栓紧固、满帽,防松装置、开口销齐全;附有绝缘的杆件绝缘完整作用良好。
3.5.定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肥边,滑床板油润无污无吊板限位铁与钢轨间隙为1-3mm符合标准;反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肥边,滑床板油润无污无吊板;限位铁与钢轨间隙为1-3mm符合标准;尖轨、心轨爬行不超过20mm。
铁路工务专业-单开道岔检查作业标准
单开道岔检查作业一、安全注意事项(一)检查转辙部位时,要防止尖轨突然扳动、挤伤手脚和道尺。
(二)有来车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下道避车。
邻线有来车时应停止工作,加强瞭望。
二、作业(操作)方法、步骤(一)准备作业检查和校正道尺。
检查道尺检验卡是否有效,使轨距、水平检测误差不大于±1mm。
(二)基本作业1、确定道岔直、曲标准股。
在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左侧为标准股,导曲线以外股为标准股。
标准股较高时记为“+”号,反之为“-”号。
2、目视道岔方向和高低。
站在道岔外越50m左右处,面向道岔,先看道岔方向,后看道岔前后高低,必要时可用弦线测量。
如有超限或其他危及行车安全处所,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唯一2表)。
3、按表1所列的位置、顺序检查道岔的轨距、水平。
用道尺在规定的部位逐处检查,先检查轨距,后检查水平。
将各部位几何尺寸误差值记录在检查记录薄轨距、水平栏内。
在道岔检查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其他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以及钢轨、尖轨、辙叉、夹板伤损情况。
如有超限或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一2表)。
表2 单开道岔检查顺序4、检查支距。
应由两人协作配合。
在规定的支距检查点上,用支距尺检查支距值,填写在检查记录薄导曲线支距栏中。
如有超限,还应该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2表)。
5、检查道岔爬行。
用方尺在尖轨尖端或尖轨跟端检查尖轨的直角相错量,并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记事栏内。
如有超限,还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2表)。
6、检查连接曲线正矢。
用10m弦线(另安排两人拉弦线)和折尺,在外股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连接曲线正矢。
如有超限,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2表)。
7、用折尺检查道岔各主要部位的有关尺寸,包括尖轨的动程和开程、尖轨跟端间隔铁尺寸、辙叉前后开口尺寸等,并由此分析轨距、方向等超限原因。
道岔集中检修标准化
道岔集中检修标准化
道岔集中检修标准化包括以下步骤:
1. 一看:
道岔一致性确认:核对道岔号码,与计划作业道岔的一致性进行确认。
硬面化、基础、电缆、蛇管检查:电缆箱盒无裂纹,油饰加锁均良好,蛇管完好不脱落;箱盒基础无影响强度的裂纹,不倾斜;信号电缆不外露;设备周围的硬面化清洁、无杂草。
防尘(防水)装置、标识、机壳外观检查。
各部螺栓紧固及外部影响检查:并帽、开口销、防松扎线、弹垫齐全,作用良好;外部是否有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杂物(如石渣、顶铁是否脱落、废弃物等)检查。
2. 二检:
转辙机内部检修:开盖,锁具开合、密封状态检查;转辙机锁具开合灵活,机内密封良好;机内总体外观检查,螺丝紧固检查。
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部分是否清洁无油污,调整弹簧各圈间隙不少于。
挡栓不旷动,移位器顶杆与触头间隙为。
遮断器通断灵活,打入深度适当,接触良好。
动作杆在圆孔套的旷量不大于1mm。
结合部状态检查:密贴检查、肥边检查;用塞尺自尖轨尖端顺滑至后部刨切点,检查密贴状态良好;尖轨、基本轨无明显影响密贴的肥边。
尖轨吊空、滑床板等状态检查:滑床板作用良好、不松脱,滑床板空吊连续不超过三块,无脱焊、断裂、塌陷、凹槽、侧斜,尖轨无严重翘头、外翻。
尖轨爬行观测:观测工务框架方正,尖轨、基本轨爬行量不超过20mm。
顶铁、间隔铁观测:顶铁、间隔铁、轨撑、轨距块作用良好,间隔铁螺丝松紧适宜,结合部无“三道缝”等工务不良情况,顶铁与轨腰的间隙不应大于且间隙均匀。
通过以上步骤的标准化操作,可以有效提高道岔检修的效率和安全性,确保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
ZD6道岔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
ZD6道岔检修标准化作业程序1.班前会1.1.工长(作业负责人)布置任务:安排作业人员分工及作业地点、登记内容、卡控措施及安全预想。
1.2.驻站联络员:“作业内容已登记,计划XX时XX分给点。
”1.3.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
(工具:联络工具、专用钥匙、手摇把、手锤、试验锤、克丝钳、尖嘴钳、鹰嘴钳、扁口钳、梅花扳手、300mm扳手、250mm扳手、4mm套筒、5mm套筒、6mm套筒、150mm螺丝刀、300mm螺丝刀、腻刀、钢丝刷、毛刷、油壶、钢卷尺。
仪表:万用表、电流表。
材料:棉纱、白市布、小铁线、开口销、各种常用螺丝、螺帽)作业人员清点工具、材料后向工长(作业负责人)报告:“工具、材料、仪表齐全。
”防护员:“防护用品齐全。
”[防护服、防护证卡、口笛(哨子)、对讲机] 1.4.工长(作业负责人):“各作业组按分工开始工作。
”1.5.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通讯试验。
”驻站联络员:“通讯试验良好。
”“天窗时间XX时XX分至XX时XX分。
”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X人,XXX防护,准备进入站内。
”驻站联络员:“允许作业组进入站内,注意安全。
”(作业组开始赶赴现场,列队行进,防护员排第一,其他人员随后,穿越线路时先联系后通过)。
2.作业人员到达现场防护员:“XX信号楼,XX作业组到达XX号道岔。
”(向室内汇报作业位置)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扳动确认道岔位置。
”(扳动一个来回)驻站联络员:“XX#道岔扳动,注意安全。
”作业人员:“XX信号楼,XX#道岔确认正确,开始作业。
”3.道岔外部检查3.1.设备无外界干扰和异状,设备名称及定位标志清晰正确。
3.2.硬面整洁无杂物;箱盒油饰良好、无破损,蛇管、加锁装置良好。
3.3.箱盒基础无裂纹、倾斜度不超过10mm,箱盒底距地面不少于150mm,排水良好,信号电缆无外漏。
3.4.三杆不碰枕木,三杆下无异物。
3.5.定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垒边无吊板无翘头;反位密贴良好尖轨基本轨间无异物,无垒边无吊板无翘头;尖轨、心轨爬行不超过20mm。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道岔标准化作业标准
道岔标准化作业程序一。
登记要点:a.申请手摇把。
(场景:车站运转室。
人物:信号工甲,车站值班员丙。
内容:登记申请手摇一把)信号工甲:请把手摇把登记本拿出来。
车站值班员丙:好的。
(车站值班员丙拿出手摇把登记本交给甲,甲开始登记。
)登记格式如下:*月*日**信号工区检修**站2#道岔需手摇把一把,手摇把编号:001使用人:乙,使用时间:*时*分--- *时*分。
** 信号工区:甲车站值班员:丙(丙签认后,甲丙个自拿出手摇把箱钥匙,共同打开手摇把箱,丙拿出编为:001的手摇把交给甲)b。
申请天窗检修道岔。
(场景:车站运转室。
人物:信号工甲,车站值班员丙。
内容:登记综合天窗)信号工甲:请把运统-17拟搞本拿出来。
车站值班员丙:好的,(甲在拟稿本登记。
登记格式如下:*时*分**信号工区利用综合天窗对**站2#道岔进行检修作业,停止上述设备的正常使用,影响经由上述设备的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点毕恢复该设备的正常使用。
**信号工区:甲车站值班员:丙甲将拟稿本交给丙,丙确认无误后,将运统—17正式本交给甲,甲把拟稿本的内容抄在正式本上,双方签认。
天窗开始后方可作业。
此处插入登记格式。
二。
道岔作业前准备:a。
安全措施准备:(场景:信号工区值班室。
人物:信号工乙。
内容:道岔作业前准备。
)乙穿好防护服,绝缘鞋,戴上劳保用品,手套,口罩,并带上上岗证,劳动检查表。
牢记一遍人身安全十二条和七禁止内容。
(此处可插入字幕,安全十二条和七禁止内容)b。
工具准备:乙打开工具柜准备,所带工具有:登记申请的手摇把,携带电话,转辙机钥匙,手锤,试验锤,活口扳手,长把钳子,套筒,呆扳手,螺丝刀,去挤切销工具,扁铲,冲子,万用表,油壶。
c。
材料准备:乙打开材料库准备,所带材料有:棉纱,白布,1.6mm小铁线,机油,各种开口销,挤切销,动静接点。
三。
道岔检修作业:(场景:室外,2#道岔.,室内,车站运转室。
人物:信号工甲,乙。
内容:检修2#道岔.) 乙到达2#道岔后,用携带电话与室内联系:乙:信号楼甲:信号楼乙:乙在2#道岔作业,请将2#道岔扳动确认.(甲在办理了登记手续后,与车站联系,车站签认给点后,扳动2#道岔)(乙确认2#道岔扳动正确,准备打盖)乙:2#道岔扳动正确,2#道岔请求打盖甲:2#道岔同意打盖(乙将2#道岔机盖打开)甲:乙天窗点已开始到*时*分结束,你现在可以开始作业乙:天窗点到*时*分结束,我现在开始作业(乙开始对2#道岔进行检修作业)检修内容:(1)外部检查:道岔密贴情况,有无飞边,尖轨有无爬行,(爬行不超过20mm)(2)检查各部分螺丝紧固:检查外部螺丝紧固的方法是用手锤敲,听到的螺丝声音发脆,是“当当”声,说明螺丝很紧。
道岔维修工作及验收标准
道岔维修工作及验收标准一、道岔维修内容(1)涂油改正各支距点,查照间隔、轨距、护轨、轮缘槽尺寸至标准要求。
(2) 统扒通捣做好水平,导曲线不许有反超高。
(3)拉正钢轨,岔尾接头相错量不超过20mm 。
(4)更换补充修理联接零件。
(5)拨正道岔和前后25米线路以及附带曲线方向。
(6)铲除道岔范围内的杂草,整理道床。
(7)刷新各种标志、轨号、支距、轨距点标记。
(8)整平路肩及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9)各小站及中心站不使用道岔尖轨要增加卡头,打道钉、转辙器穿销上锁。
二、道岔维修质量验收标准验收每组道岔满分100分,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以下为合格道岔,60分以下为失格道岔。
(1)轨距+4—+6mm、-3mm一处扣4分,超过+6mm、-3mm 扣41分。
(2)查照间隔:729—731mm(或726—728mm)一处扣4分,小于728mm(或725mm)一处扣41分。
护背距离691mm—692mm一处扣4分,大于693mm (或688mm)一处扣41分。
(3)水平:6—8mm一处扣4分;超过8mm及导曲线反超高一处扣41分。
(4)高低:10米弦,7—8mm一处扣4分,超过8mm 一处扣41分。
(5)方向:误差6—8mm一处扣4分,超过8mm 一处扣41分。
(6) 支距:误差3—4mm一处扣4分,超过4mm 一处扣41分。
相邻支距点误差超过4mm一处扣10分。
(7)钢轨: 接头轨面或侧错牙大于2mm,一处扣4分,大于3 mm扣41分;接头轨缝超过10 mm,每处扣4分。
(8)岔枕:钢轨接头岔枕失效,其它处连续3根以上失效,一处扣6分。
(9)联接零件: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密贴,一处扣41分;尖轨与滑床板间隙大于2mm的超过2块,一块扣2分;连杆、拉杆及螺栓缺少一处扣41分;普通螺栓缺少一个扣2分,松动一个扣1分;缺胶垫、道钉、胶垫扣件缺少一个扣2分。
道钉浮离或扣件歪斜不密贴,一个扣1分。
(10)轨道加强设备:轨撑离缝大于2mm者,一块扣1分。
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道岔)
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道岔)第一篇: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道岔)标准化检修作业程序(道岔)一、检修前准备:1、人员准备:检修前确认防护人员及检修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室内防护人员:(1)责任心强、口齿伶俐、咬字吐字清晰。
有一定的故障处理能力。
(2)熟悉室内外设备的分布状况,室内各类保险的容量。
(3)明白当日检修及配合内容、影响范围。
(4)登、消记程序内容按照电务段要求严格执行。
工作中严格执行联系登记要点制度,坚持复诵制度,联系用语简明规范,不讲与工作无关的话。
做好排路、接近、邻线来车“三预告”。
联系登记:(1)、室内电务检修人员于天窗点前30分钟到车站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办理登记要点手续。
天窗集中修联系登记模式:X月X日X时X分:根据施工计划,X月X日X时X分至X时X 分,检修(下)上行XX设备(道岔、轨道、信号机),影响上(下)行线设备使用,停止上(下)行线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
实际给点时间X时X分至X时X分调度命令号XX号电务:XX 车站:XX 消记模式:X月X日X时X分:上(下)行线XX设备检修完毕,试验良好,交付使用。
调度命令号XX号电务:XX 车站:XX2、室外作业人员:(1)检修人员应实行双人双岗作业并指定现场防护员,严禁单人上道作业。
(2)检修人员上道作业前应再次确认检修内容、影响范围并相互检查各类防护用品穿戴是否整齐、规范。
(3)检查通信工具是否良好、并与室内防护人员、其他小组相互呼叫保证室内外检修人员呼叫畅通。
(4)严把安全关,检修者应清楚有关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和检修设备的关键及作业程序。
二、工器具材料准备: 1.工器具准备:笔、笔记本、对讲机、万用表、手摇把、250#、300#、450#扳手、30/32#(27/30)梅花扳手、复式交分道岔专用扳手、2把毛刷(一把涂油另一把卫生清扫并做好绝缘防护)、手锤、钢丝刷、大钳子、大尖嘴钳子、150#、300#改锥(--、+)、2/4MM板、5米盒尺、道岔钥匙、五角钥匙、转辙机专用工具、4#、6#、8#管拧子、2.材料准备:测试记录卡、五角锁头、棉纱、破布、机油、1.0铁丝、3T、5T、9T挤切削、各类开口销、螺母、垫片、环形绝缘、筒型绝缘、绝缘垫、绝缘板要求:(1)工具与材料分开管理(使用俩个工具包)(2)将工具包与材料包统一放置到电缆盒基础处三、检修程序及内容1、登记室内防护人员按规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薄》内登记,所检修设备的名称、要点时间、影响范围要登记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铁维修段
① 钢轨状态 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 护轮轨等有无伤损,钢轨顶面 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 异常。
上海高铁维修段
道岔翼轨轨面小坑
上海高铁维修段
钢轨擦伤
② 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 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 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 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 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 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 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备注:站线道岔结构检查带相应道岔型号的弹条、扣件。
备注:以上是道岔结构检查主要材料,其他需要携带工具根据情况携带。
上海高铁维修段
四.作业流程及标准
1. 检修方法:目视、敲击、测量 ① 道岔部件外观质量等——目视、观察 ② 扣件及辊轮系统零部件、横向联结防松装置等——检查锤检查 ③ 扣件及横向联接螺栓扭矩——扭矩扳手 ④ 转辙辙叉部件间密贴检查等——塞尺、刚直尺
标准化道岔结构 检查作业标准
上海高铁维修段
一.作业项目
道岔结构检查(包括道岔前后过渡段线路及结构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二.作业内容、目的
1. 作业内容
检查道岔部件外观质量,横向联接防松装置,扣件、辊轮系统零 部件缺损、松动情况,扣件及横向联接螺栓扭矩,转辙辙叉部件 间密贴情况,其他结构病害。
上海高铁维修段
2. 作业目的 通过检查,发现道岔结构缺陷。
上海高铁维修段
三.作业前准备
1. 人员配备及分工
道岔结构检查小组2人/组,2人同时检查,其中1人兼顾记录。
根据天窗时间,合理安排劳力及工作量。
上海高铁维修段
2. 工机具(含仪器、仪表)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品名 检查锤 活口扳手 梅花扳手 管子钳 双头扁扳手 塞尺 老虎钳 钢直尺 弦绳 防夹木 150mm 36 450mm 36-41 规格(型号) 数量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WJ-8
X2
M30岔枕螺栓 T型螺栓 长短心轨联结螺栓 限位器、转辙器跟端用间隔铁及翼轨间 隔铁联结螺栓 防跳卡铁,顶铁螺栓、护轨螺栓、轨撑 水平螺栓 扣板螺栓、轨撑竖向螺栓
110
300~350 120-150 540~660 900-1100 以弹性垫圈齐平控制,不 易采用过大扭力矩,但不 应小于120~150 300
道岔 10
11
上海高铁维修段
④ 道岔各部位间隙应符合下表容许偏差值:
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
编号 1 2 3 4 5 6 检测点 密贴段尖轨尖端与基本轨轨头的间隙 密贴段尖轨轨头与基本轨轨头的间隙 尖轨轨腰与基本轨顶铁的间隙 尖轨轨底与滑床台板的间隙 密贴段心轨尖端与翼轨轨头的间隙 密贴段心轨轨头与翼轨轨头的间隙 容许误差及要求 ≤0.5mm ≤1 mm ≤1 mm ≤1mm,不得连续出现 ≤0.5mm ≤1 mm
上海高铁维修段
5.验收
由段技术科、车间、工区对照检查标准定期抽查检查人员结构检 查记录簿,并现场复核结构检查作业质量。
上海高铁维修段
6.检查记录台账
上海高铁维修段
上海高铁维修段
上海高铁维修段
③ 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④ 滑床板损坏、变形状况。 ⑤ 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偏心套等损坏 状况。 ⑥ 限位器作用状况。
上海高铁维修段
⑦ 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上海高铁维修段
3. 检修标准 ① 钢轨件外观质量 道岔各部件无变形、钢轨件无肥边、磨耗、微细裂纹、掉块等表 面伤损,轮轨接触光带平顺居中、宽度20-25mm。 钢轨病害整治标准以修规中标准为准。 ② 横向联结螺栓防松装置作用良好,扣件、辊轮零部件齐全,无松 动、歪斜、折断、磨损、严重锈蚀等不良,安装位置符合铺设图 纸。
尖轨与滑床台间隙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心轨咽喉宽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2. 检修流程 ① 检查方向 由岔前向岔后、先转辙部位后岔心部位。 ② 检查顺序 把一组道岔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转辙部位、导曲部位,辙岔部位。 在划小单元的情况下先直股后曲股,先结构(钢轨、扣件)、其 次为密贴离缝、最后为框架尺寸。
备注:以上是道岔结构检查主要工具,其他需要携带工具根据情况携 带。
上海高铁维修段
3. 材料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品名 弹条 盖型螺母 螺母 开口销 铁丝 平垫 M24 规格(型号) Ⅱ型 M24(NS-06) M24-50 单位 套 个 个 个 公斤 个 数量 2-3 2-3 2-3 5 0.5 5 备注 根据需要配
上海高铁维修段
③ 各部位螺栓扭矩符合下表:
无砟线路、客专道岔各种螺栓标称扭矩
序号 1 2 3 4 扣件类型 WJ-7 WJ-7 WJ-7 WJ-8 扣件名称 T型螺栓(W1型) T型螺栓(X1型) 垫板螺栓 W1 扭力矩理论标准(N.M) 120 80 300~350 160 备注
5
6 7 8 9
上海高铁维修段
绝缘轨缝状态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螺栓、防跳装置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螺栓扭力矩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尖基离缝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顶铁离缝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心翼离缝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护轨槽宽度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辊轮与尖轨间隙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尖轨防跳限位装置与斥离尖轨间隙检查
上海高铁维修段
7
8 9 10 11 12
心轨轨腰与翼轨顶铁的间隙
心轨轨底与滑床台板的间隙 叉跟尖轨轨头与心轨的间隙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 咽喉宽 护轨轮缘槽宽
≤1 mm
≤1mm,不得连续出现 ≤1.5 mm ≥65 mm ±2mm ±2mm
上海高铁维修段
4. 记录要求 按照检查流程逐一检查,将结构不良部位、现场状态详细描述记录于道 岔检查表内,发现严重病害应摄影或拍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