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3导学案-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必修3导学案 第1课时 程序框图、顺序结构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必修3导学案   第1课时 程序框图、顺序结构

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第1课时程序框图、顺序结构周;使用时间17 年月日;使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熟悉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2.能够读懂简单的程序框图;3.能用程序框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重点:能够读懂简单的程序框图难点:能用程序框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检查预习】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准备上课回答.【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程序框图思考许多办事机构都有工作流程图,你觉得要向来办事的人员解释工作流程,是用自然语言好,还是用流程图好?程序框图的概念:(1)程序框图又称,是一种用、及来表示算法的图形.(2)常见的程序框、流程线及各自表示的功能图形符号名称功能终端框(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执行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流程线○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一个或几个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知识点二顺序结构(1)顺序结构的定义由若干个组成,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2)结构形式【合作探究】类型一 把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翻译成程序框图例1 已知一个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计算y =2x +3.第三步,计算d =x 2+y 2.第四步,输出d .把上述算法用程序框图表示.跟踪训练1 算法如下,画出程序框图.第一步,输入a ,b ,c 的值-1,-2,3.第二步,计算max =4ac -b 24a. 第三步,输出max .类型二 顺序结构例2 一个笼子里装有鸡和兔共m 只,且鸡和兔共n 只脚,设计一个计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跟踪训练2 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令p =a +b +c 2,则三角形的面积S =p (p -a )(p -b )(p -c ),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类型三 读懂程序框图例3 一个算法如图,它的功能是什么?跟踪训练3写出下列算法的功能:(1)图①中算法的功能是(a>0,b>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②中算法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学生展示】探究点一、二【教师点评】探究点三及【学生展示】出现的问题【当堂检测】1.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至少包含()A.终端框和输入、输出框B.终端框和处理框C.终端框和判断框D.终端框、处理框和输入、输出框2.下列图形符号属于判断框的是()3.任何一种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为()A.逻辑结构B.条件结构C.循环结构D.顺序结构4.程序框图符号“”可用于()A.输出a=10B.赋值a=10C.判断a=10D.输入a=15.下面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A.6B.9C.6 6D.9 6【小结作业】小结:作业:对应限时练。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三册全册WORD讲义《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三册全册WORD讲义《导学案》

8.1.1向量数量积的概念(教师独具内容)课程标准:1.通过物理中功等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计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通过几何直观,了解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3.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教学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几何意义.教学难点:向量的投影及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知识点一两个向量的夹角(1)定义:给定两个01非零向量a,b(如图所示),在平面内任选一点O,作OA→=a,OB→=b,则称02[0,π]内的∠AOB为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记作03〈a,b〉.(2)根据向量夹角的定义可知,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是唯一确定的,而且040≤〈a,b〉≤π,〈a,b〉=05〈b,a〉.时,称向量a与向量b垂直,记作07a⊥b.在(3)垂直:当〈a,b〉=06π2讨论垂直问题时,规定08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垂直.知识点二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一般地,当a与b都是非零向量时,称01|a||b|cos〈a,b〉为向量a与b的数量积(也称为内积),记作a·b,即a·b=02|a||b|cos〈a,b〉.由定义可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知识点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1)当e是单位向量时,因为|e|=1,所以a·e=01|a|·cos〈a,e〉.(2)a⊥b⇔02a·b=0.(3)a·a=03|a|2,即04|a|=a·a.(4)cos〈a,b〉=05a·b(|a||b|≠0).|a||b|(5)|a·b|06≤|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知识点四向量的投影如图1,设非零向量AB→=a,过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称向量为向量a在直线l上的01投影向量或投影.类似地,给定平面上的一个非零向量b,设b所在的直线为l,则a在直线l 上的投影称为a在向量b上的02投影.如图2中,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为03.可以看出,一个向量在一个非零向量上的投影,一定与这个非零向量04共线,但它们的方向既有可能05相同,也有可能06相反.知识点五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如图(1)(2)(3)所示.当〈a ,b 〉<π2时,A ′B ′→的方向与b 的方向01相同,而且||=02|a |cos〈a ,b 〉;当〈a ,b 〉=π2时,为零向量,即||=030;当〈a ,b 〉>π2时,的方向与b 的方向04相反,而且||=05-|a |cos 〈a ,b 〉.一般地,如果a ,b 都是非零向量,则称06|a |cos 〈a ,b 〉为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的数量.投影的数量与投影的长度有关,但是投影的数量既可能是07非负数,也可能是08负数.两个非零向量a ,b 的数量积a ·b ,等于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的数量与b 的模的乘积.这就是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1.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也可以写成a ·b|b |,它的符号取决于角θ的余弦值.2.在运用数量积公式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两向量夹角的范围是0°≤θ≤180°.3.a ·b 的符号与a 与b 的夹角θ的关系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则(1)若a·b>0⇔θ为锐角或零角.当θ=0°时,a与b共线同向,a·b>0.或a与b中至少有一个为0.(2)a·b=0⇔θ=π2(3)a·b<0⇔θ为钝角或平角,当θ=180°时,a与b共线反向,a·b<0.特别注意a,b共线同向与共线反向的特殊情况,即a·b>0(<0),向量夹角不一定为锐角(钝角).4.向量的数量积a·b=|a||b|cosθ的主要应用(1)利用公式求数量积,应先求向量的模,正确求出向量的夹角(向量的夹角由向量的方向确定).求夹角,应正确求出两个整体:数量积a·b与模(2)利用公式变式cosθ=a·b|a||b|积|a||b|,同时注意θ∈[0,π].(3)利用a·b=0证明垂直问题.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a·b=0,则a⊥b.()(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向量.()(3)当a∥b时,|a·b|=|a||b|.()答案(1)√(2)×(3)√2.做一做(1)已知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30°且|a|=3,则a在b上的投影的数量为____.(2)已知|a|=4,|b|=22,且a与b的夹角为135°,则a·b=____.(3)在直角坐标系xOy内,已知向量AB→与x轴和y轴正向的夹角分别为120°和30°,则BA→在x轴、y轴上的投影的数量分别为____和____.答案(1)32(2)-8(3)12|AB→|-32|AB→|题型一两个向量夹角的定义例1已知向量a,b的夹角为60°,试求下列向量的夹角:(1)-a,b;(2)2a,23b.[解]如图,由向量夹角的定义可知:(1)向量-a,b的夹角为120°.(2)向量2a,23b的夹角为60°.(1)向量的夹角是针对非零向量定义的.(2)注意向量的夹角是[0°,180°].(3)按照向量夹角的定义,只有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时所对应的角才是两向量的夹角,如图所示,∠BAC不是向量CA→与AB→的夹角,作AD→=CA→,则∠BAD才是向量CA→与AB→的夹角.|a|,求a-b与a的夹角.[跟踪训练1]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且|b|=12解如图,作OA→=a,OB→=b,则∠BOA=60°,连接BA,则BA→=a-b.取OA的中点D,连接BD,∵|b|=1|a|,∴OD=OB=BD=DA,2∴∠BDO=60°=2∠BAO,∴∠BAO=30°.∴a-b与a的夹角为30°.题型二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例2(1)已知|a|=5,|b|=2,若①a∥b;②a⊥b;③a与b的夹角为30°,分别求a·b.(2)已知|a|=4,|b|=2,b2-a2=3a·b,求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解](1)①当a∥b时,若a与b同向,则它们的夹角为0°,∴a·b=|a||b|cos0°=5×2×1=10;若a与b反向,则它们的夹角为180°,∴a·b=|a||b|cos180°=5×2×(-1)=-10.②当a⊥b时,则它们的夹角为90°,∴a ·b =|a ||b |cos90°=5×2×0=0.③当a 与b 的夹角为30°时,a ·b =|a ||b |cos30°=5×2×32=53.(2)由题意,得4-16=3a ·b ,∴a ·b =-4,∴cos 〈a ,b 〉=a ·b |a ||b |=-12,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为120°.1.求向量数量积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1)确定向量的模和夹角,根据定义求出数量积.(2)a 与b 垂直当且仅当a ·b =0.(3)非零向量a 与b 共线当且仅当a ·b =±|a ||b |.2.求向量夹角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1)确定向量的模和数量积,根据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2)注意向量夹角的范围为[0,π],从而确定夹角的大小.[跟踪训练2](1)已知|a |=4,|b |=5,向量a 与b 的夹角θ=π3,求a ·b .(2)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4,且a ·b =2,求a 与b 的夹角.解(1)a ·b =|a ||b |cos θ=4×5×12=10.(2)设a 与b 的夹角为θ,cos θ=a ·b |a ||b |=21×4=12,又因为θ∈[0,π],所以θ=π3.题型三向量的投影例3已知直线l ,(1)|OA →|=4,〈OA→,l 〉=60°,求OA →在l 上的投影的数量OA 1;(2)|OB →|=4,〈OB →,l 〉=90°,求OB →在l 上的投影的数量OB 1;(3)|OC→|=4,〈OC→,l〉=120°,求OC→在l上的投影的数量OC1.=2.[解](1)OA1=4cos60°=4×12(2)OB1=4cos90°=4×0=0.(3)OC1=4cos120°=4 2.对向量投影的理解从定义上看,向量b在直线(或非零向量)上的投影是一个向量,投影的数量可正、可负、可为零.(1)当θ(2)当θ(3)当θ=0时,该数量为|b|.(4)当θ=π时,该数量为-|b|.注意:此处b为非零向量.时,该数量为0.(5)当θ=π2时,a在e方向[跟踪训练3]已知|a|=8,e为单位向量,当它们的夹角为π3上的投影的数量为()A.43B.4C.42D.8+32答案B解析因为a在e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a|cosπ=4,故选B.3题型四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及应用例4(1)已知|b |=3,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是32,则a ·b 为()A .3 B.92C .2D.12(2)如图,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AB ⊥AD ,且AB =2DC =4.E 为腰BC 上的动点.求AE→·AB →的取值范围.[解析](1)设a 与b 的夹角为θ,a ·b =|a ||b |cos θ=|b ||a |cos θ=3×32=92.(2)如图,过E 作EE ′⊥AB ,垂足为E ′,过C 作CC ′⊥AB ,垂足为C ′.则AE →在AB →上的投影为AE ′→,∴AE →在AB →上的投影的数量为|AE ′→|,由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知AE →·AB →=|AE ′→||AB →|=4|AE ′→|.∵E 在腰BC 上运动,∴点E ′在线段C ′B 上运动,∴|AC ′→|≤|AE ′→|≤|AB→|,∴2≤|AE ′→|≤4,∴8≤4|AE ′→|≤16,∴AE→·AB→的取值范围是[8,16].[答案](1)B(2)见解析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求两向量的数量积需明确两个关键点:相关向量的模和一个向量在另一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代入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即可.利用向量数量积判断几何图形形状或解决最值范围问题时,常结合图形直观分析得到结果.[跟踪训练4](1)若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所在边的中点,且(AB→+BC→)·(BC→+CD→)=0,则四边形EFGH是()A.梯形B.菱形C.矩形D.正方形(2)已知a·b=16,若a在b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4,则|b|=____.答案(1)C(2)4解析(1)因为(AB→+BC→)·(BC→+CD→)=0,所以AC→·BD→=0,所以AC→⊥BD→.又因为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所在边的中点,所以四边形EFGH的两组对边分别与AC,BD平行,且EF⊥EH,所以四边形EFGH为矩形.(2)设a与b的夹角为θ,因为a·b=16,所以|a||b|cosθ=16.又a在b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4,所以|a|cosθ=4,所以|b|=4.1.已知|a|=3,|b|=5,且a·b=12,则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的数量为()A.125B.3C.4D.5答案A解析设a与b的夹角为θ,则向量a在b上的投影的数量为|a|cosθ=a·b|b|=12 5.2.已知|a|=4,|b|=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π3时,a·b=() A.43B.4C.83D.8答案B解析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得a·b=|a||b|cos〈a,b〉=4×2×cosπ3=4.3.已知|a|=2|b|≠0,且关于x的方程x2+|a|x+a·b=0有实根,则a与b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A.0,π6 B.π3,πC.π3,2π3 D.π6,π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Δ=|a|2-4a·b≥0,∵|a|=2|b|,∴cosθ≤12θ∈π3,π.故选B.4.(多选)已知两个单位向量e1,e2的夹角为θ,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e1在e2上的投影的数量为sinθB.e21=e22C.任给θ∈[0,π],(e1+e2)⊥(e1-e2)D.不存在θ,使e1·e2=2答案BCD解析对于A,因为e1,e2为单位向量,所以e1在e2上的投影的数量为|e1|cosθ=cosθ,A错误;对于B,e21=e22=1,B正确;对于C,如图,设AB→=e1,AD→=e2,则易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即(e1+e2)⊥(e1-e2),C正确;对于D,e1·e2=1×1×cosθ=cosθ≤1,所以D正确.5.在△ABC中,已知|AB→|=|AC→|=6,且AB→·AC→=18,则△ABC的形状是____.答案等边三角形解析∵AB→·AC→=|AB→||AC→|cos∠BAC,∴cos∠BAC=12,∴∠BAC=60°.又|AB→|=|AC→|,∴△ABC为等边三角形.一、选择题1.若|a|=2,|b|=12,〈a,b〉=60°,则a·b等于()A.1 2B.1 4C.1D.2答案A解析a·b=|a||b|cos〈a,b〉=2×12×12=12.2.在Rt△ABC中,角C=90°,AC=4,则AB→·AC→等于()A.-16B.-8C.8D.16答案D解析解法一:∵AB→·AC→=|AB→||AC→|cos A,△ACB为直角三角形,∴AB→·AC→=|AB→|·|AC→|·|AC→||AB→|=|AC→|2=16.故选D.解法二:∵△ACB为直角三角形,∴AB→在AC→上的投影为AC→,∴AB→·AC→=AC→2=16.故选D.3.向量a的模为10,它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150°,则它在x轴正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A.-53B.5C.-5D.53答案A解析a在x轴正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a|cos150°=-53.4.已知向量a,b满足|a|=4,|a·b|≥10,则|a-2b|的最小值是()A.1B.2C.3D.4答案A解析设a,b的夹角为θ,因为|a·b|=4|b||cosθ|≥10,所以|b|≥104|cosθ|≥52,由向量形式的三角不等式得,|a-2b|≥||a|-|2b||=|2|b|-4|≥|2×52-4|=1.5.(多选)关于菱形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CD→B.(AB→+BC→)⊥(BC→+CD→)C.(AB→-AD→)·(BA→-BC→)=0D.AB→·AD→=BC→·CD→答案ABC解析∵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AB→∥CD→,A正确;∵对角线AC 与BD互相垂直,且AB→+BC→=AC→,BC→+CD→=BD→,∴AC→⊥BD→,即(AB→+BC→)⊥(BC→+CD→),B正确;∵AB→-AD→=DB→,BA→-BC→=CA→,∵DB→⊥CA→,即DB→·CA→=0,∴(AB→-AD→)·(BA→-BC→)=0,C正确;易知〈AB→,AD→〉=180°-〈BC→,CD→〉,且|AB→|=|AD→|=|BC→|=|CD→|,∴AB→·AD→=-BC→·CD→,D错误.故选ABC.二、填空题6.△ABC中,∠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a=3,b=1,∠C=30°,则BC→·CA→等于____.答案-332解析BC→·CA→=|BC→||CA→|cos(180°-30°)=ab cos150°=-332.7.若|a|=2,b=-2a,则a·b=____.答案-8解析|b|=2|a|=4,且b与a反向,∴〈a,b〉=180°.∴a·b=|a||b|cos180°=2×4×(-1)=-8.8.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0,则对任一向量b,有a·b=0;②若a≠0,则对任意一个非零向量b,有a·b≠0;③若a≠0,a·b=0,则b=0;④若a·b=0,则a,b至少有一个为0;⑤若a≠0,a·b=a·c,则b=c;⑥若a·b=a·c,且b≠c,当且仅当a=0时成立.其中真命题为____.答案①解析由数量积的定义逐一判断可知,只有①正确.三、解答题9.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分别求:(1)AB→·CD→;(2)AB→·AD→;(3)AC→·DA→.解如图,(1)〈AB→,CD→〉=π,∴AB→·CD→=-1.(2)〈AB →,AD→〉=π2,∴AB →·AD →=0.(3)〈AC →,DA →〉=3π4,∴AC →·DA →=2×1×cos 3π4=-1.10.已知△ABC 的面积S 满足3≤S ≤3,且AB →·BC →=6,AB →与BC →的夹角为θ.求θ的取值范围.解∵AB→·BC →=|AB →||BC →|cos θ=6>0,∴cos θ>0,∴θ为锐角,如图,过C 作CD ⊥AB ,垂足为D ,则|CD |=|BC |sin θ.由题意,知AB→·BC →=|AB →||BC →|cos θ=6,①S =12|AB ||CD |=12|AB →||BC →|sin θ.②由②÷①得S 6=12tan θ,即3tan θ=S .∵3≤S ≤3,∴3≤3tan θ≤3,即33≤tan θ≤1.又θ为AB →与BC →的夹角,θ∈[0,π],∴θ∈π6,π4.1.(多选)已知△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H 为BC 边上的高,给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AH→·(AC→-AB→)=0B.AB→·BC→<0⇒△ABC为钝角三角形C.AC→·AH→|AH→|=c sin BD.BC→·(AC→-AB→)=a2答案ACD解析因为AC→-AB→=BC→,且AH⊥BC,所以AH→·(AC→-AB→)=0,故A正确;在△ABC中,由AB→·BC→<0,只能得出角B为锐角,不能判断出△ABC的形状,故B不正确;AH→|AH→|是AH→的单位向量,依据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知AC→·AH→|AH→|为AC→在AH→方向上的投影,为b sin C=c sin B,故C正确;因为AC→-AB→=BC→,所以BC→·(AC→-AB→)=|BC→|2=a2,故D正确.2.已知a,b是两个非零向量.(1)若|a|=3,|b|=4,|a·b|=6,求a与b的夹角;(2)若|a|=|b|=|a-b|,求a与a+b的夹角.解(1)∵a·b=|a||b|cos〈a,b〉,∴|a·b|=||a||b|cos〈a,b〉|=|a||b||cos〈a,b〉|=6.又|a|=3,|b|=4,∴|cos〈a,b〉|=6|a||b|=63×4=12,∴cos〈a,b〉=±12.∵〈a ,b 〉∈[0,π],∴a 与b 的夹角为π3或2π3.(2)如图所示,在平面内取一点O ,作OA→=a ,OB →=b ,以OA →,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 ,使|OA →|=|OB →|,所以四边形OACB 为菱形,OC 平分∠AOB ,这时OC→=a +b ,BA →=a -b .由于|a |=|b |=|a -b |,即|OA→|=|OB →|=|AB →|,所以∠AOC =π6,即a 与a +b 的夹角为π6.8.1.2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教师独具内容)课程标准:理解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教学重点:向量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的证明.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已知向量a ,b ,c 与实数λ,则交换律a ·b =01b ·a结合律(λa)·b=02λ(a·b)=03a·(λb)分配律(a+b)·c=04a·c+b·c对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的几点说明(1)向量数量积不满足消去律:设a,b,c均为非零向量且a·c=b·c,不能得到a=b.事实上,如右图所示,OA→=a,OB→=b,OC→=c,AB⊥OC于D,可以看出,a,b在向量c上的投影分别为|a|cos∠AOD,|b|cos∠BOD,此时|b|cos∠BOD=|a|cos∠AOD=OD.即a·c=b·c.但很显然b≠a.(2)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乘法结合律:一般地,向量的数量积(a·b)c≠a(b·c),这是由于a·b,b·c都是实数,(a·b)c表示与c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a(b·c)表示与a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而a与c不一定共线.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对于向量a,b,c等式(a·b)·c=a·(b·c)恒成立.()(2)若a·b=a·c(a≠0),则b=c.()(3)(a+b)·(a-b)=a2-b2.()答案(1)×(2)×(3)√2.做一做(1)已知|a|=2,b在a上的投影的数量为-2,则a·(a-b)=____.(2)已知|a|=3,|b|=4,则(a+b)·(a-b)=____.(3)已知|a|=6,|b|=8,〈a,b〉=120°,则|a2-b2|=____,|a-b|=____,|a2+b2|=____.答案(1)8(2)-7(3)28237100题型一求向量的数量积例1已知|a|=2,|b|=3,a与b的夹角为120°,求:(1)a·b;(2)a2-b2;(3)(2a-b)·(a+3b).[解](1)a·b=|a||b|cos120°=2×3 3.(2)a2-b2=|a|2-|b|2=4-9=-5.(3)(2a-b)·(a+3b)=2a2+5a·b-3b2=2|a|2+5|a||b|cos120°-3|b|2=8-15-27=-34.求向量的数量积的两个关键点求向量的数量积时,需明确两个关键点:相关向量的模和夹角.若相关向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向量的线性运算,则需先利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多项式乘法的相关公式进行化简.[跟踪训练1]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中,设BC→=2BD→,CA→=3CE→,则AD→·BE→=____.答案-14解析由已知得AD→=12(AB→+AC→),AE→=23AC→,BE→=BA→+AE→=23AC→-AB→,所以AD→·BE→=12(AB→+AC→)·-=12×→|2-|AB→|2-13AB→·=1 2×1-13cos60°=-14.题型二求向量的夹角例2已知单位向量e1,e2的夹角为60°,求向量a=e1+e2,b=e2-2e1的夹角.[解]设a,b的夹角为θ,∵单位向量e1,e2的夹角为60°,∴e1·e2=|e1||e2|cos60°=12.∴a·b=(e1+e2)·(e2-2e1)=e1·e2+e22-2e21-2e1·e2=e22-2e21-e1·e2=1-2-12=-32,|a|=a2=(e1+e2)2=|e1|2+|e2|2+2e1·e2=1+1+1=3.|b|=b2=(e2-2e1)2=|e2|2-4e1·e2+4|e1|2=1+4-4×12=3.∴cosθ=a·b|a||b|=-323×3=-12.∵θ∈[0,π],∴θ=120°.求向量a,b夹角θ的思路(1)解题流程求|a|,|b|→计算a·b→计算cosθ=a·b|a||b|→结合θ∈[0,π],求出θ(2)解题思想:由于|a|,|b|及a·b都是实数,因此在涉及有关|a|,|b|及a·b的相应等式中,可用方程的思想求解(或表示)未知量.[跟踪训练2]已知|a|=3,|b|=5,|a+b|=7,求a·b及a与b的夹角.解∵|a+b|=7,∴(a+b)2=a2+2a·b+b2=|a|2+2a·b+|b|2=34+2a·b=49,∴a·b=152.设a与b的夹角为θ,则cosθ=a·b|a||b|=1523×5=12又θ∈[0,π],故a与b的夹角θ=60°.题型三求向量的模例3已知x=1是方程x2+|a|x+a·b=0的根,且a2=4,〈a,b〉=120°.求:(1)向量b的模;(2)向量2b+a的模.[解](1)∵a2=4,∴|a|2=4,即|a|=2.把x=1代入方程x2+|a|x+a·b=0,得1+|a|+a·b=0,∴a·b=-3,则a·b=|a||b|cos〈a,b〉=2|b|cos120°=-3,∴|b|=3.(2)(2b+a)2=4b2+a2+4a·b=4×9+4+4×(-3)=28,∴|2b+a|=27.极化恒等式求模长(1)两个结论①(a+b)2=a2+2a·b+b2;②(a+b)·(a-b)=a2-b2.证明:①(a+b)2=(a+b)·(a+b)=a·a+a·b+b·a+b·b=a2+2a·b+b2.②(a+b)·(a-b)=a·a-a·b+b·a-b·b=a2-b2.说明:下列结论也是成立的:(a-b)2=a2-2a·b+b2,(a+b)·(c+d)=a·c+a·d+b·c+b·d.(2)由上述结论,我们不难得到4a·b=(a+b)2-(a-b)2,即a·b=1[(a+b)2-(a-b)2].4我们把该恒等式称为“极化恒等式”.(3)应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求向量的模的方法①求模问题一般转化为求模平方,与向量数量积联系,并灵活应用a2=|a|2,勿忘记开方.②一些常见的等式应熟记,如(a±b)2=a2±2a·b+b2,(a+b)(a-b)=a2-b2等.提醒:向量的模是非负实数;一个向量与自身的数量积等于它的模的平方.,求|a-b|,|a+b|.[跟踪训练3]已知|a|=|b|=5,向量a与b的夹角为π3解解法一:|a+b|=(a+b)2=a2+b2+2a·b=|a|2+|b|2+2|a||b|cos〈a,b〉=53.=52+52+2×5×5×cosπ3|a-b|=(a-b)2=a2+b2-2a·b=|a|2+|b|2-2|a||b|cos〈a,b〉=5.=52+52-2×5×5×cosπ3解法二:以a,b为邻边作▱ABCD,设AC,BD相交于点E,如图所示.∵|a|=|b|且∠DAB=π3,∴△ABD为正三角形,∴|a-b|=|DB→|=5,|a+b|=|AC→|=2|AE→|=2|AB→|2-|BE→|2=252-5 2253.题型四用向量数量积解决垂直问题例4已知平面上三个向量a,b,c的模均为1,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求证:(a-b)⊥c.[证明]证法一:∵|a|=|b|=|c|=1,且a,b,c之间的夹角均为120°,∴(a-b)·c=a·c-b·c=|a||c|·cos120°-|b||c|cos120°=0.∴(a-b)⊥c.证法二:如图,设OA→=a,OB→=b,OC→=c,连接AB,AC,BC,三条线段围成正三角形ABC,O为△ABC的中心,∴OC ⊥AB.又BA→=a-b,∴(a-b)⊥c.要解决的问题是用向量表示,它往往对应一个几何图形;如果是几何的形式表示,它往往对应一个向量关系式.要善于发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用哪种形式解决问题方便就选用哪种形式.[跟踪训练4]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求证:AF ⊥DE .证明设AD→=a ,AB →=b ,则|a |=|b |,a ·b =0,又DE→=DA →+AE →=-a +b 2,AF →=AB →+BF →=b +a 2,所以AF →·DE →a 12a 2-34a ·b +b 22=-12|a |2+12|b |2=0.故AF →⊥DE→,即AF ⊥DE .1.若向量a 的方向是正北方向,向量b 的方向是西偏南30°方向,且|a |=|b |=1,则(-3a )·(a +b )等于()A.32B .-32C.23D .-23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a 与b 的夹角为120°,∴a ·b =-12.∴(-3a )·(a +b )=-3a 2-3a ·b =-32.2.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 -b |等于()A.1 B.2C.3D.2答案A解析|a-b|=(a-b)2=a2+b2-2a·b=12+12-2·1·cos〈a,b〉=2-2cos60°=1.3.若O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OB→-OC→)·(OB→+OC→-2OA→)=0,则△ABC的形状为()A.正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C解析由(OB→-OC→)·(OB→+OC→-2OA→)=0,得CB→·(AB→+AC→)=0,又CB→=AB→-AC→,∴(AB→-AC→)·(AB→+AC→)=0,即|AB→|2-|AC→|2=0.∴|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则4.已知a,b,c为单位向量,且满足3a+λb+7c=0,a与b的夹角为π3实数λ=____.答案-8或5解析由3a+λb+7c=0,可得7c=-(3a+λb),则49c2=9a2+λ2b2+6λa·b.,即λ2+3λ-40由a,b,c为单位向量,得a2=b2=c2=1,则49=9+λ2+6λcosπ3=0,解得λ=-8或λ=5.5.已知|a|=4,|b|=3,(2a-3b)·(2a+b)=61,(1)求a与b的夹角θ;(2)求|a+b|和|a-b|.解(1)因为(2a-3b)·(2a+b)=61,所以4a2-4a·b-3b2=61,,所以4×42-4×4×3cosθ-3×32=61,cosθ=-12又因为θ∈[0,π],所以θ=120°.(2)因为|a+b|2=a2+2a·b+b2=16+2×4×3cos120°+9=13,所以|a+b|=13,同理可求得|a-b|=37.一、选择题1.已知向量a,b满足|a|=2,|b|=1,(a-b)·b=0,那么向量a与b的夹角为()A.30°B.45°C.60°D.90°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a·b-b2=0,设a与b的夹角为θ,则2cosθ=1,cosθ=12又θ∈[0,π],∴θ为60°.2.已知平面向量a,b满足|a|=3,|b|=2,a·b=-3,则|a+2b|=()A.1 B.7C.4+3D.27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得|a+2b|=a2+4a·b+4b2=7.3.若AB →·BC →+AB →2=0,则△ABC 为()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0=AB→·BC →+AB →2=AB →·(BC →+AB →)=AB →·AC →,∴AB →⊥AC →,∴∠BAC =90°.故选A.4.如图,O ,A ,B 是平面上的三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向量OA→=a ,OB →=b ,设P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向量OP →=p .若|a |=4,|b |=2,则p ·(a -b )=()A .1B .3C .5D .6答案D解析由题图知CP →⊥BA →,则CP →·BA →=0,p =OP→=OC →+CP →=12(OA →+OB →)+CP →,则p ·(a -b )=12(a +b )+CP →·(a -b )=12(a +b )·(a -b )+CP→·(a -b )=12(a 2-b 2)+CP →·BA →=12(|a |2-|b |2)+0=12×(42-22)=6.5.(多选)设a ,b ,c 是任意的非零向量,且它们相互不共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c -b ·c =(a -b )·cB .(b ·c )·a -(c ·a )·b 不与c 垂直C .|a |-|b |<|a -b |D .(3a +2b )·(3a -2b )=9|a |2-4|b |2答案ACD解析因为a ,b ,c 是任意的非零向量,且它们相互不共线,则由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知A ,D 正确;由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知C 正确;因为[(b ·c )·a -(c ·a )·b ]·c =(b ·c )·(a ·c )-(c ·a )·(b ·c )=0.所以(b ·c )·a -(c ·a )·b 与c 垂直,B 错误.故选ACD.二、填空题6.若a ⊥b ,c 与a 及与b 的夹角均为60°,|a |=1,|b |=2,|c |=3,则(a +2b -c )2=____.答案11解析原式展开,得|a |2+4|b |2+|c |2+4|a ||b |cos90°-2|a ||c |cos60°-4|b ||c |cos60°=11.7.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3|b |=|a +2b |,则a 与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答案-13解析由|a |=3|b |,得|b ||a |=13.由|a |=|a +2b |,两边平方得|a |2=|a +2b |2=|a |2+4|b |2+4a ·b ,整理得a ·b =-|b |2.设a ,b 的夹角为θ,则cos θ=a ·b |a ||b |=-|b |2|a ||b |=-|b ||a |=-13.8.已知向量AB→与AC →的夹角为120°,且|AB →|=3,|AC →|=2.若AP →=λAB →+AC →,且AP→⊥BC →,则实数λ的值为____.答案712解析因为向量AB→与AC→的夹角为120°,且|AB→|=3,|AC→|=2,所以AB→·AC→=|AB→||AC→|cos120°=3×2 3.由AP→⊥BC→,得AP→·BC→=0,即AP→·BC→=(λAB→+AC→)·(AC→-AB→)=0,所以AC→2-λAB→2+(λ-1)AB→·AC→=0,即4-9λ-3(λ-1)=0,解得λ=7.12三、解答题9.已知|a|=4,|b|=8,a与b的夹角是120°.(1)计算|4a-2b|;(2)当k为何值时,(a+2b)⊥(k a-b).解由已知,得a·b=4×816.(1)∵(4a-2b)2=16a2-16a·b+4b2=16×16-16×(-16)+4×64=3×162,∴|4a-2b|=16 3.(2)若(a+2b)⊥(k a-b),则(a+2b)·(k a-b)=0.∴k a2+(2k-1)a·b-2b2=0,即16k-16(2k-1)-2×64=0,∴k=-7.10.如图,在△OAB中,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不包含端点),且满足AP→=λPB→.(1)若λ=12,用向量OA →,OB →表示OP →;(2)若|OA→|=4,|OB →|=3,且∠AOB =60°,求OP →·AB →的取值范围.解(1)∵AP →=12PB →,∴OP →-OA →=12(OB →-OP →).∴32OP →=OA →+12OB →,即OP →=23OA →+13OB →.(2)OA→·OB →=|OA →||OB →|cos60°=6.∵AP→=λPB →,∴OP→-OA →=λ(OB →-OP →),(1+λ)OP →=OA →+λOB →,∴OP →=11+λOA →+λ1+λOB →.∵AB→=OB →-OA →,∴OP →·AB →+λ1+λOB OB →-OA →)=-11+λOA →2+λ1+λOB →2·OB →=-16+9λ+6-6λ1+λ=3λ-101+λ=3-131+λ.∵λ>0,∴3-131+λ∈(-10,3).∴OP→·AB →的取值范围是(-10,3).1.已知向量OA→与OB→的夹角为θ,|OA→|=2,|OB→|=1,OP→=tOA→,OQ→=(1-t)OB→,t∈R,|PQ→|在t=t0时取得最小值,当0<t0<15时,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A.0,π3π3,π2C.π2,2π30,2π3答案C解析因为向量OA→与OB→的夹角为θ,|OA→|=2,|OB→|=1,所以OA→·OB→=2cosθ,由PQ→=OQ→-OP→=(1-t)OB→-tOA→,得|PQ→|2=PQ→2=(1-t)2OB→2-2t(1-t)·OA→·OB→+t2OA→2=(5+4cosθ)t2-(2+4cosθ)t+1,所以t0=1+2cosθ5+4cosθ,由0<1+2cosθ5+4cosθ<15,解得-1 2<cosθ<0,因为0≤θ≤π,所以π2<θ<2π3.故选C.2.平面四边形ABCD中,AB→=a,BC→=b,CD→=c,DA→=d,且a·b=b·c=c·d=d·a,试问四边形ABCD的形状.解∵AB→+BC→+CD→+DA→=0,即a+b+c+d=0,∴a+b=-(c+d),由上式可得(a+b)2=(c+d)2,即a2+2a·b+b2=c2+2c·d+d2.又a·b=c·d,故a2+b2=c2+d2.①同理可得a2+d2=b2+c2②由①②,得a2=c2,且b2=d2,即|a|=|c|,且|b|=|d|,也即AB=CD,且BC=DA.∴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AB→=-CD→,即a=-c,∴a·b=b·c=-a·b,即a·b=0,∴a⊥b,即AB→⊥BC→.综上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8.1.3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教师独具内容)课程标准:1.能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会表示两个平面向量的夹角.2.能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教学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以及模、角度、垂直关系的坐标表示.教学难点:用坐标法处理模、角度、垂直问题.知识点一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已知a=(x1,y1),b=(x2,y2),则a·b=01x1x2+y1y2,即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02它们对应坐标乘积的和.知识点二向量的长度已知a=(x1,y1),则|a|=01x21+y21,即向量的长度等于02它的坐标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知识点三两向量夹角的余弦设a=(x1,y1),b=(x2,y2),则cos〈a,b〉=01x1x2+y1y2x21+y21x22+y22.知识点四两点间的距离如果A(x1,y1),B(x2,y2),则|AB→|=01(x2-x1)2+(y2-y1)2.知识点五用坐标表示两向量垂直设a=(x1,y1),b=(x2,y2),则a⊥b⇔01x1x2+y1y2=0.1.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已知a=(x1,y1),b=(x2,y2),如果a⊥b,则x1x2+y1y2=0;反之,如果x1x2+y1y2=0,则a⊥b.运用向量垂直的条件,既可以判定两向量是否垂直,又可以由垂直关系去求参数.如果a⊥b,则向量(x1,y1)与(-y2,x2)平行.这是因为a⊥b,有x1x2+y1y2=0(*),当x2y2≠0时,(*)式可以表示为x1-y2=y1x2,即向量(x1,y1)与向量(-y2,x2)平行.对任意的实数k,向量k(-y2,x2)与向量(x2,y2)垂直.2.不等式|a·b|≤|a||b|的代数形式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a |=x 21+y 21,|b |=x 22+y 22.由|a·b |≤|a ||b |得|x 1x 2+y 1y 2|≤x 21+y 21·x 22+y 22,当且仅当a ∥b ,即x 1y 2-x 2y 1=0时取等号,即不等式(x 1x 2+y 1y 2)2≤(x 21+y 21)(x 22+y 22)成立.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a =(1,1),b =(-2,2),则a·b =0.()(2)若a =(4,2),b =(6,m )且a ⊥b ,则m =-12.()(3)若a·b >0(a ,b 均为非零向量),则〈a ,b 〉为锐角.()答案(1)√(2)√(3)×2.做一做(1)已知向量a =(1,3),b =(3,1),则a 与b 夹角的大小为____.(2)已知a =(1,3),b =(-2,0),则|a +b |=____.(3)设a =(2,0),|b |=1,〈a ,b 〉=60°,则a·b =____.(4)已知a =(3,4),则与a 垂直的单位向量有________,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有________.答案(1)π6(2)2(3)1-45,-35,-题型一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例1已知向量a 与b 同向,b =(1,2),a ·b =10,求:(1)向量a 的坐标;(2)若c=(2,-1),求(a·c)b.[解](1)∵a与b同向,且b=(1,2),∴a=λb=(λ,2λ)(λ>0).又a·b=10,∴λ+4λ=10,∴λ=2,∴a=(2,4).(2)∵a·c=2×2+(-1)×4=0,∴(a·c)b=0.(1)通过向量的坐标表示实现向量问题代数化,应注意与方程、函数等知识的联系.(2)向量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纯向量式,另一种是坐标式,两者互相补充.[跟踪训练1]已知a=(2,-1),b=(3,-2),求(3a-b)·(a-2b).解解法一:(3a-b)·(a-2b)=3a2-7a·b+2b2.∵a·b=2×3+(-1)×(-2)=8,a2=22+(-1)2=5,b2=32+(-2)2=13,∴(3a-b)·(a-2b)=3×5-7×8+2×13=-15.解法二:∵a=(2,-1),b=(3,-2),∴3a-b=(6,-3)-(3,-2)=(3,-1),a-2b=(2,-1)-(6,-4)=(-4,3),∴(3a-b)·(a-2b)=3×(-4)+(-1)×3=-15.题型二向量的夹角问题例2已知a+b=(2,-8),a-b=(-8,16),求a与b的数量积及a与b的夹角的余弦值.[解]+b =(2,-8),-b =(-8,16),=(-3,4),=(5,-12).∴a ·b =(-3,4)·(5,-12)=(-3)×5+4×(-12)=-63.cos 〈a ,b 〉=a ·b |a ||b |=-63(-3)2+42×52+(-12)2=-635×13=-6365.∴a 与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6365.利用数量积求两向量夹角的步骤特别提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的坐标,就可以利用该公式求得两个向量的夹角,因为向量的夹角范围为[0,π],故不存在讨论角的终边所在象限的问题.[跟踪训练2]设向量a =(-2sin α,2cos α)(0≤α≤π),b =(-25,0),则a 与b 的夹角为____.答案|π2-α|解析设a 与b 的夹角为θ,则cos θ=x 1x 2+y 1y 2x 21+y 21x 22+y 22=45sin α2×25=sin α,∵α∈[0,π],∴θ=|π2-α|.题型三向量的长度、距离问题例3已知向量a,b满足|a|=|b|=1,且|3a-2b|=3.求|3a+b|的值.[解]设a=(x1,y1),b=(x2,y2).∵|a|=|b|=1,∴x21+y21=1,x22+y22=1,3a-2b=3(x1,y1)-2(x2,y2)=(3x1-2x2,3y1-2y2),∵|3a-2b|=(3x1-2x2)2+(3y1-2y2)2=3,∴9x21-12x1x2+4x22+9y21-12y1y2+4y22=9,∴13-12(x1x2+y1y2)=9.∴x1x2+y1y2=13.∵3a+b=3(x1,y1)+(x2,y2)=(3x1+x2,3y1+y2),∴|3a+b|=(3x1+x2)2+(3y1+y2)2=9x21+6x1x2+x22+9y21+6y1y2+y22=10+6(x1x2+y1y2)=10+6×13=23.(1)在上述解题过程中,根据|a|=|b|=1,可以设a=(cosβ,sinβ),b=(cosα,sinα).(2)利用本题的解法可解决下面的一般性问题:若向量a,b满足|a|=|b|=r1,及|λ1a+μ1b|=r2求|λ2a+μ2b|的值.(3)注意区别m=n与|m|=|n|,其中m=n表示的是向量关系,即(x1,y1)=(x2,y2),而|m|=|n|表示的是数量关系,即x21+y21=x22+y22.[跟踪训练3]若向量OA→=(1,-3),|OA→|=|OB→|,OA→·OB→=0,则|AB→|=____.答案25解析解法一:设OB→=(x,y),由|OA→|=|OB→|,知x2+y2=10.①由题意知OA→·OB→=x-3y=0.②=3,=1=-3,=-1.当x=3,y=1时,AB→=OB→-OA→=(2,4),则|AB→|=25;当x=-3,y=-1时,AB→=(-4,2),则|AB→|=25.故|AB→|=25.解法二:由题意知,|AB→|就是以OA→,OB→对应线段为邻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因为|OA→|=10,所以|AB→|=2×10=25.题型四两向量垂直条件的应用例4如图所示,以原点O和点A(5,2)为两个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OB,使∠B=90°,求点B的坐标.[解]设点B(x,y),则OB→=(x,y),AB→=(x-5,y-2).因为∠B=90°,所以x(x-5)+y(y-2)=0,又|AB→|=|OB→|,所以x2+y2=(x-5)2+(y-2)2,2+y 2-5x -2y =0,x +4y =29,1=72,1=-322=32,2=72.即点B利用向量可以解决与长度、角度、垂直、平行等有关的几何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其他语言转化为向量语言,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常用方法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借助向量的坐标运算再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跟踪训练4]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是直角,AC =BC ,D 是BC 的中点,E 是AB 上一点,且AE =2EB .求证:AD ⊥CE .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CA =CB =2,则A (2,0),B (0,2),C (0,0),设E (x ,y ).∵D 为BC 的中点,∴D (0,1).∵AE =2EB ,∴AE →=23AB →,∴(x -2,y )=23(-2,2),-2=-43,=43,=23,=43,∴∴AD→·CE→=(-=-43+43=0,∴AD→⊥CE→,∴AD⊥CE.题型五向量数量积的综合应用例5若函数f(x)=-2<x<10)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过点A的直线l与函数的图像交于B,C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B→+OC→)·OA→=() A.-32B.-16C.16D.32[解析]令f(x)=0,得π6x+π3kπ,k∈Z,∴x=6k-2,k∈Z.∵-2<x<10,∴x=4,即A(4,0).设B(x1,y1),C(x2,y2),∵过点A的直线l与函数的图像交于B,C两点,∴B,C两点关于点A对称,即x1+x2=8,y1+y2=0.故(OB→+OC→)·OA→=(x1+x2,y1+y2)·(4,0)=4(x1+x2)=32.[答案]D与三角函数相结合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及其应用是高考热点问题.解此类问题,除了要熟练掌握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向量模、夹角的坐标运算公式外,还应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知识.[跟踪训练5]设O(0,0),A(1,0),B(0,1),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AP→=λAB→.若OP→·AB→≥P A→·PB→,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A.12≤λ≤1B.1-22≤λ≤1C.12≤λ≤1+22D.1-22≤λ≤1+22答案B解析设P(x,y),则由AP→=λAB→,得(x-1,y)=λ(-1,1),-1=-λ,=λ,∴x-1+y=0.①又OP→·AB→≥PA→·PB→,∴(x,y)·(-1,1)≥(1-x,-y)·(-x,1-y).整理,得x2+y2-2y≤0,即x2+(y -1)2≤1.②将①整理,得x=1-y,代入②中,得(y-1)2≤12.即-22≤y-1≤22.∴1-22≤y≤1+22.结合题意,得1-22≤y≤1,即1-22≤λ≤1.故选B.1.若a=(2,-3),b=(x,2x),且3a·b=4,则x等于()A.3 B.13C.-13D.-3答案C解析∵3a·b=(6,-9)·(x,2x)=-12x=4,∴x=-13.2.已知A(1,2),B(4,0),C(8,6),D(5,8)四点,则四边形ABCD是() A.梯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答案B解析∵AB→=(3,-2),DC →=(3,-2),∴AB →=DC →,又AD→=(4,6),∴AB →·AD →=0,∴AB →⊥AD →.∵|AB→|≠|AD →|,∴选B.3.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设AB →=c ,BC →=a ,CA →=b ,那么a ·b +b ·c +c ·a 的值是____.答案-32解析解法一:如图,以点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0,0),B (1,0),∴a -12,b -12,-c =(1,0),∴a ·b +32×=-12,同理b ·c =c ·a =-12,∴a ·b +b ·c +c ·a =-32.解法二:a·b +b·c +c·a =1×1×cos120°+1×1×cos120°+1×1×cos120°=3=-32.4.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α,且a =(3,3),2b -a =(-1,1),则cos α=____.答案31010解析∵a =(3,3),由2b -a =(-1,1)可得b =(1,2),∴cos α=a ·b |a ||b |=918×5=31010.5.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32,AB =2,AB→·BC →=1,求边AC 的长.解以点A 为坐标原点,AB →为x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C 的坐标为(x ,y )(y >0),因为AB =2,∴点B 的坐标是(2,0),∴AB→=(2,0),BC →=(x -2,y ).∵AB →·BC →=1,∴2(x -2)=1,解得x =52.又S △ABC =32,∴12·|AB |·y =32,∴y =32,∴C AC →∴|AC→|==342,故边AC 的长为342.一、选择题1.已知a=(-3,4),b=(5,2),则a·b=()A.23B.7C.-23D.-7答案D解析a·b=(-3)×5+4×2=-7.2.已知A(1,2),B(2,3),C(-2,5),则△ABC的形状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答案A解析∵AB→=(1,1),AC→=(-3,3),∴AB→·AC→=1×(-3)+1×3=0,∴AB→⊥AC→,∴A=90°,故选A.3.已知a=(2,-3),b=(1,-2),且c⊥a,b·c=1,则c的坐标为() A.(3,-2)B.(3,2)C.(-3,-2)D.(-3,2)答案C解析设c=(x,y)2x-3y=0,x-2y=1,x=-3,y=-2.4.与已知向量a 72,12,b12,-72的夹角相等,且模为1的向量是()-45,-223,答案B解析设与向量ab1的向量为(x,y)+y2=1,+12y=12x-72y,=45,=-35=-45,=35,故选B.5.(多选)设A(a,1),B(2,b),C(4,5)为坐标平面上的三点,O为坐标原点.若OA→与OB→在OC→方向上的投影相同,则a,b的取值可能为()A.a=2,b=1B.a=7,b=5C.a=9,b=6D.a=12,b=9答案ABD解析由图知,要使OA→与OB→在OC→方向上的投影相同,只需使AB→⊥OC→,即(2-a,b-1)·(4,5)=0,得4a-5b-3=0,则a,b需满足关系式4a-5b=3,结合选项可知,A,B,D中a,b的取值满足条件.故选ABD.二、填空题6.若a=(x,2),b=(-3,5),且a与b的夹角是钝角,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案103,+∞解析x应满足(x,2)·(-3,5)<0且a,b不共线.解得x>103且x≠-65,∴x>103.7.已知向量a=(1,2),b=(-2,-4),|c|=5,若(a+b)·c=52,则a与c的夹角为____.答案120°解析由已知,得a+b=-a,∴a与c的夹角与c与a+b的夹角互补.又cos〈a+b,c〉=(a+b)·c|a+b||c|=12.∴〈a+b,c〉=60°.∴a与c的夹角是120°.8.已知向量a=(cos2θ,sin2θ),向量b=(2,0),则|2a-b|的最大值是____.答案22解析令t=cos2θ(0≤t≤1),则a=(t,1-t),所以|2a-b|2=(2t-2)2+(2-2t)2=8(t-1)2.所以|2a-b|=22|t-1|=22(1-t),故当t=0时,|2a-b|取得最大值22.三、解答题9.在△ABC中,A(2,-1),B(3,2),C(-3,-1),AD是BC边上的高,求。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1.1.2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1.1.2导学案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2.能运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教学难点】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赋值语句的逻辑关系二、问题导学:1、 顺序结构及其框图三、问题探究: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例1:(课本第13页例1)分析:首先画出解决该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并解析BASIC 语言中的数学运算符号表示.如:32⨯写成2*3,35写成5^3,35÷写成5/3,5除以3的余数为“5 MOD 3”,5除以3的商为“5\3”,2写成“SQR (2)”,x 写成“ABS (x )”等等. (1). 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说明:①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用双引号.③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如“INPUT “a=,b=,c=”;a ,b ,c ”.④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是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如③中的a ,b ,c 都是变量,通俗把一个变量比喻成一个盒子,盒子内可以存放数据,可随时更新盒子内的数据.⑤如③中当依次输入了1,2,3程序在运行时把输入的值依次赋给a ,b ,c ,即a=1,b=2,c=3.例如,输入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INPUT “Maths ,Chines ,English ”;a ,b ,c输入任意整数n :INPUT “n=”;n(2).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说明:①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的功能,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用双引号.③提示内容与表达式之间用分号“;”隔开. ④要输出表达式中的字符,需要用双引号“”,如:PRINT “提示内容:”;“a+2”,这时屏幕上将显示:提示内容:a+2.例如,下面的语句可以输出斐波那契数列:PRINT “The Fibonacci Progression is:”;1 1 2 3 5 8 13 21 34 55 “…”这时屏幕上将显示:The Fibonacci Progression is: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例2:(课本第14页例2)分析:补充写出屏幕上显示的结果.(3).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变量=表达式说明:①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②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它和数学中的等号不完全一样;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b 表示用b 的值代替变量a 原先的值.③格式中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和算式,如果“表达式”是一个算式时,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将该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如若a=1,b=2,c=a+b 是指先计算a+b 的值3赋给c ,而不是将a+b 赋给c.例3:(课本第14页例3)分析:先画出程序框图,重点分析“A=A+15”.例4:(课本第15页例4)分析:先画出程序框图.(4).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之间的区别(1)输入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区别:输入语句是外部直接给程序中变量赋值;赋值语句是程序内部运行时给变量赋值,先计算右边的表达式,得到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2)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的区别:输入语句是外部直接给程序中变量赋值;输出语句是程序运行的结果输出到外部,先计算表达式,得到结果输出.四、课堂练习1. (课本第15页练习1、2、3、4) (要求:先画出程序框图)2、(课本第23页习题1.2A 组第1题)五、自主小结六、作业1.(课本第23页习题1.2A 组第2题)2. 编写一个程序,给任意三个变量a 、b 、c 赋值,求ac b42-的值. 3. 已知直线方程为0=++C By Ax )0(≠AB ,试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符合条件的A 、B 、C 的值,输出该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和斜率.4. 编写一个程序,任意输入五个数,并在每加一个数时输出当时的累加和.。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 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 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1.1.1 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二、问题导学1、算法: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消元的思想,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消元的方法,请用加减消元法写出它的求解过程.解: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3、试写出求方程组的解的算法.解: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4、算法的特点:(1)、(2)、(3)、(4)、(5)、()三、问题探究: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解: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第二步:将第一步;第三步:将第二步;第四步:将第三步.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直接计算第一步:取=5;第二步:计算;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说明算法不唯一)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例4:(必修2第129页)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或,,的方程组;第三步:解出,,或,,,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例5:(课本第3页例1)(难点是由质数的定义判断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是否为质数的基本方法)四、课堂练习1:(课本第4页练习2)2: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3:(课本第4页练习1)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半径的圆的面积.五、课堂小结1. 算法的特性:2. 描述算法的一般步骤:六、作业1. 有A、B、C三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瓶,A装着酒精,B装着醋,C为空瓶,请设计一个算法,把A、B 瓶中的酒精与醋互换.2. 写出解方程的一个算法.3. 利用二分法设计一个算法求的近似值(精确度为0.005).4. 已知,,写出求直线AB斜率的一个算法.5. 已知函数设计一个算法求函数的任一函数值.1.1.2 程序框图(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2.掌握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教学难点】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以及条件结构算法的框图【教学过程】二、问题导学:(一)练习: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2. 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二)、程序框图的有关概念1. 程序框图的概念:2. 构成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6页)3.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4.三种逻辑结构:;;。

高一数学必修3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3导学案

第一章统计§1 从普查到抽样§2.1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李春侠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四种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茎叶图)的功能及其特点.2.能针对实际问题和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选择科学的统计图表.重点难点1.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2.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复习回顾;2.绘制频数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阅读课本16-22页并回答课本中的问题.精讲互动分析绘制四种统计图表的方法及优缺点达标训练1.关于频率直方图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数的频率B.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C.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D.直方图的高表示取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2.某地一种植物一年生长的高度如下表:高度(cm)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棵数20 30 80 40 30 则该植物一年生长在[30,40)内的频率是()A.B.C.D.3.如图表示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情况的茎叶图,则甲和乙得分的中位数的和是()4.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则a,b的值分别为() A.0.27,78 B.,83C.,78 D.,835.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 B.,C., D.,6.(2008年上海卷)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b,12,,,20,,则a、b的取值分别是________.7.(15分)下图是某个人口为90万人的县城人口年龄分布:(1)年龄大于60岁的有多少人?(2)年龄小于20岁和在40~60岁间的共有多少人?(3)年龄在20~40岁的人口比大于60岁的人口多多少?8.(15分)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中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九年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如下:组别频数频率1420158m n合计M N(1)求出表中m,n,M,N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9.(16分)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表:甲27 38 30 37 35 31乙33 29 38 34 28 36(1)画出茎叶图,由茎叶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更合适.作业习题1-3 3,4,5布置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 数据的数字特征授课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李春侠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2.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重点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复习回顾1.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2.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3.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练习1: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表所示:月工资/元8000 5000 4000 2000 1000 800 700 600 500员工/人 1 2 4 6 12 8 20 5 2(1)分别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高一数学导学案:必修三3.2.1古典概型2

高一数学导学案:必修三3.2.1古典概型2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体会等可能事件的灵活性(2)掌握摸球模型的方法,辨析有放回、无放回两种类型(3)能运用古典概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摸球模型;辨析放回与不放回的问题【学习内容】【范例研讨】例1 现有一批产品共有6件,其中4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2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2)如果从中依次不放回的取出2件,求2件都是正品的概率.例2现有8名奥运会志愿者,其中有3人通晓日语,3人通晓俄语,2人通晓韩语,从中选出通晓日语,韩语和俄语的志愿者各1名,组成一个小组,(1)求A1被选中的概率(2)求B1和C1不全被选中的概率例3、用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给下图中3个矩形随机涂色,每个矩形只涂一种颜色,求:(1)3个矩形颜色都相同的概率;(2)3个矩形颜色都不同的概率.【课堂练习】1、一个袋子中装有3个黑球,2个白球,第一次摸出一个球,然后再放进去,第二次再摸出一个球,则两次摸到的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 )A 、25B 、45C 、225D 、4252、一个口袋里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这4 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2个球,则1个是白球、1个是黑球的概率是 ( )A 、23B 、14C 、34D 、1163、从数字1,2,3,4,5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大于40的概率为A 、51B 、52C 、53D 、54 4、在大小相同的5个球中,2个是红球,3个是白球,若从中任取2个,则所取的2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

5、从含有两件正品2件和一件次品1件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1)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2)每次取出后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课堂小结。

高一数学导学案 必修3 第一章第1.2节程序框图

高一数学导学案  必修3 第一章第1.2节程序框图

《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
第11课时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班 第 小组 姓名: 评价:
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程序框图的功能;
2.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顺序结构的画法;程序框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程序框图的功能; 一、思考学习算法的意义并自学课本第6-8页,完成以下问题: 1. 问题情境:
如果你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心中偶像的形象,你认为用语言描述好还是拿出偶像的 照片给同学们看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

2.新课探究
(1).右边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数x 的 奇偶性,请大家参考书本第六页的表格,完成下表:
(2).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框图的基本结构特征吗?
(3).通过以上算法与上一节课比较,你觉得用框图来表达算法有哪些特点?
m=0?
(1)顺序结构:;(2)条件结构:;(3)循环结构:;
例1:预习书本第9页例3,仿照其程序框图画出“输入矩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的程序框图。

例2:预习书本第10页例4,仿照完成“求x的绝对值”的程序框图。

例3:预习书本第13页例6,仿照其程序框图设计一个计算222
12+100
++…的值的算法,并出程序框图。

设计算法求12+23+34+99100
……的值.要求画出程序框图
⨯⨯⨯⨯。

高一数学 必修三《1.3.1 辗转相除法》导学案

高一数学 必修三《1.3.1 辗转相除法》导学案

必修三《1.3.1 辗转相除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辗转相除法的算法步骤。

2.会用辗转相除法求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的算法思想。

学习难点:掌握辗转相除法的算法步骤。

【学习过程】
一.学习引导:
回忆基本程序框图的画法和基本语句的应用。

二. 合作交流:
依据课本第35页的算法步骤写出求m与n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框图及程序。

(互相交流后指出优缺点再对照课本梳理一下)
三. 随堂练习:
1. 145与232的最大公约为( )
A..45
B.19
C.29.
D.32
2. 用辗转相除法求792和196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四. 能力提升:
写出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a,b(a>b)的最大公约数的算法步骤。

【小结反思】
【自我测评】
1. 用辗转相除法求295和85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出除法的次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 用辗转相除法求567和405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81
B 7
C 5.
D 35
3. 求98,196的最大公约数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辗转相除法求1443和999的最大公约数__________________。

5. 用辗转相除法求168,56,264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6. 画出的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a与b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框图。

7. 编写出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a与b最大公约数的程序.。

必修三第一章全部导学案

必修三第一章全部导学案

必修三第一章全部导学案学案:1.1.1-1.1.2算法与程序框图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发展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的能力,发展应用算法的能力。

问题的能力;2初步了解高斯消去法的思想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教学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二、问题导学1、算法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2、算法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三、问题探究: 1、应用举例:例1、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11112212112222a x a xb a x a x b +=⎧⎨+=⎩的算法例2:用数学语言写出对任意3个整数. ,,a b c 求出最大值的算法。

2、合作探究1.试写出判断直线0Ax By C ++=与圆222()()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算法。

2. 用数学语言写出对任意3个整数. ,,a b c 求出最小值的算法。

3正三棱锥S ABC-的侧棱长为l,底面边长为a写出求此三棱锥S ABC-体积的一个算法。

4.某人带着一只狼和一只羊及一捆青菜过河,只有一条船,船仅可载重此人和狼、羊及青菜中的一种,没有人在的时候,狼会吃羊,羊会吃菜,设计过河的算法。

四、课堂练习:(见全程设计)五、自主小结六、当堂检测(见大屏幕)课题:1.1.3(1)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一、学习目标】1、理解三种框图的逻辑结构;2、会利用三种逻辑结构编写框图;3、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利用三种逻辑结构编写框图;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问题导学1、框图的三种逻辑结构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三、问题探究 1、应用举例:例1、已知点00(,)p x y 和直线:0l Ax By C ++=,求点00(,)p x y 到直线:0l Ax By C ++=的距离d 的算法,及其程序框图。

高一数学必修3导学案(北师大版)

高一数学必修3导学案(北师大版)

高一数学必修3导学案(北师大版)§323 互斥事(1)授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型新授主备人学习目标1理解互斥事、对立事的定义,会判断所给事的类型;2掌握互斥事的概率加法公式并会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的关系与运算难点:互斥事与对立事的区别与联系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1互斥事:在一个随机试验中,把一次试验下___________的两个事A 与B称作互斥事。

2事A+B:给定事A,B,规定A+B为,事A+B发生是指事A和事B________。

3对立事:事“A不发生”称为A的对立事,记作_________,对立事也称为________,在每一次试验中,相互对立的事A与事不会__________,并且一定____________4互斥事的概率加法公式:(1)在一个随机试验中,如果随机事A和事B是互斥事,那么有P(A+B)=_________(2)如果随机事中任意两个是互斥事,那么有____________。

对立事的概率运算:_____________。

探索新知:1如何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2互斥事与对立事有何异同?3对于任意两个事A,B,P(A+B)=P(B)+P(B)是否一定成立?4某战士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击中环数大于6的概率为06,击中环数是6或7或8的概率为03,则该战士击中环数大于的概率为06+03=09,对吗?.什么情况下考虑用对立事求概率呢?6.阅读p143 例3和p144例4,你的问题是什么?精讲互动例1.判断下列给出的每对事是否为互斥事,是否为对立事,并说明理由。

从40张扑克牌(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从1~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

(1)“抽出红桃”与“抽出黑桃”;(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3)“抽出的牌点数为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

例2 解读本例和例6达标训练1本p147 练习1 2 3 42(选做)一盒中装有各色球12个,其中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

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设计:1.3.3进位制(无答案)

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设计:1.3.3进位制(无答案)

难点 教学 方法 一、创设情景
⑴除 k 去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的设计;
⑵k 进制数一般形式的理解. 引导、探究式、练习法
教学设计 揭示课题
个性化修改
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
的.你能举出一些实例么?
生活中的进位制:
如:60 进制(在时间上,1 小时分成 60 分钟,1 分钟分成 60 秒; 在角度上,1
武威十六中教学导学案教案
学科 主备课人 使用教师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数学
年级 §1.3.3 进位制
高一 审核人 使用时间
课时
1 课时
高一数学备课组
年月日
了解各种进位制转化为十进制的规律.
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k 进制表示数及转化为十进制的方法.
回答是肯定的,简要分析课本例 4 和例 6. 三、巩固练习
画出“判断整数 x、y、z 的最大值”的程序框图
四、课堂小结 (1)进位制的概念及 k 进制数的表示. (2)非十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 (3)十进制数转化为非十进制. (4) 非十进制数之间的转化 五、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特别地,十六进制:0、1、2、3、4、5、6、7、8、9、A、B、C、D、E、F.
那么,对于 k 进制数( k 是一个大于 1 的整数)怎样(以 k 为基数)记一个数 呢?怎样才能分清,不和其它进制数发生混淆呢? (二) k 进制数的表示
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 若 k 是一个大于 1 的整 数,那么以 k 为基数的 k 进制数可以表示为一串数字连写在一起的形式:

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三导学案

必修三第二章§3-3统计方法及估计【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54—P83完成下面填空1.三种抽样及联系与区别:抽样分为、、 .(1)一般地,从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中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两种:和.(2)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n较大)的样本,可将总体,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与简单抽样的联系在于:。

(3)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当总体是由组成时,往往选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2.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1)列出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步骤如下:①计算极差;②;③;④列频率分布表;⑤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 ,把各个长方形用线段连接起来,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如果样本容量不断增大,分组的组距不断缩小,则频率分布直方图实际上越来越接近于,它可以用一条光滑曲线f(x)y=来描绘,这条光滑曲线叫做 .(2)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突出的优点,一是统计图上;二是茎叶图可以随时记录,方便纪录与表示。

(3)平均数x代表了一组数据的.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平均数是直方图的.①众数是;②中位数是;(4)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用极差、方差或标准差来描述。

极差是一组数据的和的差,他反映了一组数据的. (5)一般地,设样本的元素为,x,,x,xn21样本的平均数 .则样本方差=2s样本标准差=s强调(笔记):【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1.(1)某社区有 400 户家庭,其中高收人家庭有25 户,中等收入家庭有 280 户,低收入家庭有 95 户,为了了解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100 的样本.(2)从 10 名职工中抽取3 名参加座谈会.I 简单随机抽样法;Ⅱ系统抽样法;Ⅲ分层抽样法.以上问题与抽样方法匹配正确的是().A.Ⅲ,I B .I,Ⅱ C.Ⅱ,Ⅲ D.Ⅲ,Ⅱ2.下面是甲、乙两名运动员某赛季一些场次得分的茎叶图,据下图可知()A.甲运动员的成绩好于乙运动员B.乙运动员的成绩好于甲运动员C.甲、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D.甲运动员的最低得分为0分3.某学校有高中学生900人,其中高一有400 人,高二有300 人,高三有200 人,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 的样本,则高一、高二、高三抽出的学生人数分别为().A .25,15,5B .20,15,10C .30,10,5D .15,15,15疑问:【课中35分钟】边听边练边落实 4、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a>b>c B 、b>c>a C 、c>a>b D 、c>b>a 5、甲、乙两种玉米苗中各抽 10 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单位:cm):甲: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 乙: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6、若 样本数据1x ,,1x ,1x n 21+++ 的平均数是 10,方差是2,那么对于样本数据2x ,,2x ,2x n 21+++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l0,2B.11,3C.11,2D.14,47、如图,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1)79.58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 (2)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强调(笔记):【课末5分钟】 知识整理、理解记忆要点【课后15分钟】 自主落实,未懂则问1.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身体状况,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最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先从老年人中剔除一人再分层抽样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矩形的高表示( ) A 、频率/样本容量 B 、组距×频率 C 、频率 D 、频率/组距3.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 A 、平均状态 B 、分布规律 ( ) C 、波动大小 D 、最大值和最小值 4.某人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人为15,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5.某展览馆22天中每天进馆参观的人数如下: 180 158 170 185 189 180 184 185 140 179 192 185 190 165 182 170 190 183 175 180 185 148计算参观人数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标准差.互助小组长签名:1112131415167X=3Y=4X=X+YY=X+YPRINT X,YINPUT NI=1S=1WHILE I<=NS =S*II = I+1WENDPRINT SEND必修三过关检测(1)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

数学必修3导学案

数学必修3导学案

第一章统计第一节从普查到抽样编制人:刘才兴审核: 郭安佑领导签字:一、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难点:对什么是“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的理解.三、课前自学1.统计的概念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的学科.2.普查(1)定义:普查是指一个________或一个________专门组织的__________大规模的全面调查,目的是为了详细地了解________重要的国情、国力.(2)普查的主要特点:①所取得的资料更加全面、________;②主要调查在特定时段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________.(3)普查的对象________时,普查无疑是一项非常好的调查方式.3.抽样调查(1)定义:通常情况下,从调查对象中______________抽取一部分,进行__________,获取数据,并以此对调查对象的某项指标作出推断,这就是抽样调查,其中,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________,被抽取的一部分称为________.(2)抽样调查最突出的优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探究探究一: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普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依据上面的信息,你能举例说明吗?2).根据上面的有关信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漏登的人数约有多少?你对人口普查中漏登率是如何认识的?3).你对上面“武汉一人口普查员劳累过度以身殉职”的报道有何看法?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或观测,获取数据,并以此调查对象的某项指标做出推断,这就是抽样调查.探究二:医生是如何检验人的血液中得血脂的含量是否偏高的?你觉得这样做的合理性是什么?探究三: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北京市准备出台限制私家车的政策,为此要进行民意调查。

某个调查小组调查了一些拥有私家车的市民,你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怎样?五、当堂检测(时量:15分钟满分:15分)计分:1.下面的问卷是为了调查最近上映的影片的受欢迎程度而设计的,调查对象是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你认为这份问卷好不好?为什么?姓名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工资收入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今天晚上你看的电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影院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片好看吗?很好________,好________,不好________.用十分制为影片打分:1 2 3 4 5 6 7 8 9 10比起你看的上一场电影怎么样? 1 2 3 4 5,你认为这部影片什么地方最精彩?________________. 从事文艺工作吗?__________.买雪糕了吗?__________.是开私家车来的吗?__________.2.为了调查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下面是3名同学设计的方案:学生A:我把这个用水量调查表放在互联网上,只要登陆网址的人就可以看到这张表,他们填的表可以很快地反馈到我的电脑中,这样我就可以很快地估计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学生B:我给我们居民小区的每一个住户发一个用水调查表,只要一两天就可以统计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学生C:我在小区的电话号码本上随机地选出一定数量的电话号码,然后逐个给他们打电话,问一下他们的用水量,然后就可以估计出小区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请你分析上述3名学生设计的调查方案能够获得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吗?为什么?你有何建议?练案A组一、选择题1.为了了解某种花的发芽天数,种植某种花的球根200个,进行调查发芽天数的试验,样本是( )A.200个表示发芽天数的数值B.200个球根C.无数个球根发芽天数的数值集合D.无法确定2.某校有40个班,每班50人,要求每班随机选派3人参加“学生代表大会”.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A.40 B.50 C.120 D.1503.为调查参加运动会的1 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000名运动员是总体B.每个运动员是个体C.抽取的100名运动员是样本D.样本容量是1004.若要调查某城市家庭的收入情况,在该问题中,总体是( )A.某城市B.某城市的所有家庭的收入C.某城市的所有人口D.某城市的工薪阶层5.对于下列调查:①测定海洋中微生物的含量;②某种灯泡使用寿命的测定;③入学报考者的学历调查;④全国人口普查.其中不属于样本调查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下列调查,比较适用普查而不适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A.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为了了解初三年级某班的每个学生周末(星期六)晚上的睡眠时间C.为了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一批冰淇淋的质量情况D.为了考察一片试验田某种水稻的穗长情况二、填空题7.抽样调查一定要保证________原则,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且要保证每个个体以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取到.8. (1)对某班学生视力作一个调查;(2)某汽车生产厂要对所生产的某种品牌的轿车的抗碰撞情况进行检验;(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对全世界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做一个调查.对于上述3个实际问题所应选用的调查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公司新上市一款MP4,为了调查产品在用户中受欢迎的情况,采用什么形式调查为好____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10.春节前夕,质检部门检查一箱装有2 500件包装食品的质量,抽查总量的2%,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指这箱2 500件包装食品B.个体是一件包装食品C.样本是按2%抽取的50件包装食品D.样本容量是50B组1.某校高中学生有900人,校医务室想对全体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做一次调查,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准备抽取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校医务室若从高一年级中抽取50名学生的身高来估计全校高中学生的身高,你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怎样?该问题中的总体和样本是什么?2.儿童的喂养及辅食添加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喂养不当及辅食添加不正确,容易导致儿童贫血及其他疾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为了了解农村儿童的喂养、辅食添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儿童的喂养及辅食添加的促进措施,欲在该地农村进行一次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喂养、辅食添加情况和贫血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请给出一个合理的调查方案.(该地区共10个县)第二节抽样方法(一)——简单随机抽样编制人:刘才兴审核: 郭安佑领导签字:一、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2.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统计§1 从普查到抽样§2.1 简单随机抽样§1.2.2分层抽样§1.2.2系统抽样§1.3统计图表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李春侠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四种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茎叶图)的功能及其特点.2.能针对实际问题和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选择科学的统计图表.3.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重点难点1.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2.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复习回顾1.四种常用的统计图表为;2.绘制频数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阅读课本16-22页并回答课本中的问题.精讲互动分析绘制四种统计图表的方法及优缺点达标训练1.关于频率直方图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数的频率B.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C.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D.直方图的高表示取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2.某地一种植物一年生长的高度如下表:高度(cm)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棵数20 30 80 40 30 则该植物一年生长在[30,40)内的频率是()A.0.80 B.0.65C.0.40 D.0.253.如图表示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情况的茎叶图,则甲和乙得分的中位数的和是()4.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从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则a,b 的值分别为()A.0.27,78 B.0.27,83C.2.7,78 D.2.7,835.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81.2,4.4 B.78.8,4.4C.81.2,84.4 D.78.8,75.66.(2008年上海卷)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b,12,13.7,18.3,20,且总体的中位数为10.5.若要使该总体的方差最小,则a、b的取值分别是________.7.(15分)下图是某个人口为90万人的县城人口年龄分布:(1)年龄大于60岁的有多少人?(2)年龄小于20岁和在40~60岁间的共有多少人?(3)年龄在20~40岁的人口比大于60岁的人口多多少?8.(15分)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中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九年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如下:组别频数频率145.5~149.5 1 0.02149.5~153.5 4 0.08153.5~157.5 20 0.40157.5~161.5 15 0.30161.5~165.5 8 0.16165.5~169.5 m n合计M N(1)求出表中m,n,M,N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估计九年级学生中女生的身高在161.5以上的概率.9.(16分)对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表:甲27 38 30 37 35 31乙33 29 38 34 28 36(1)画出茎叶图,由茎叶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并判断选谁参加比赛更合适.作业习题1-3 3,4,5布置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4.1 数据的数字特征§5.1估计总体的分布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李春侠学习目标1.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2.学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条形图、直方图;3.会用频率分布表或分布条形图、直方图估计总体分布,并作出合理解释。

重点难点会用频率分布表或分布条形图、直方图估计总体分布,并作出合理解释。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2-33页并回答思考交流的问题.抽象概括出:1)编制频率分布直方表的步骤2)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的步骤3)频率分布折线图的绘制精讲互动1.讲解几种频率分布的联系和区别2.例题讲解例1 :为检测某产品的质量,抽取了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检测结果为一级品5件,二级品8件,三级品13件,次品4件。

⑴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⑵此种产品为二级品或三级品的概率?⑶能否画出样本分布的条形图?0.3 0.14.3 4.4 4.5 4.6 4.7 4.8 4.95.0 5.1 5.2视力频率组距分析: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数值很少时,可用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条形图估计总体分布。

达标训练1.在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体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B.总体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C.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D.样本容量越小,估计越精确 2. 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数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50和0.25,则n= .3. 一个容量为32的样本,已知某组的样本的频率为0.25,则该组样本的频数为( ) A.2 B.4 C.6 D.8 4.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右侧的条形图表示. 根据条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 ) ()A 0.6小时 ()B 0.9小时()C 1.0小时 ()D 1.5小时5.(江西卷)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 ,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 ,则a , b 的值分别为( ) A .0,27,78 B .0,27,83 C .2.7,78 D .2.7,83作业 布置 习题 1-5 1学习小结/教学 反思0.5 人数(人) 时间(小时)20 10 50 1.0 1.5 2.0 15§5.2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李春侠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合理的解释。

重点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合理的解释。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平均数描述了数据的,定量地放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所处的水平;2.一般的,称为平均数或均值;3.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用来描述;4.一般地,称为样本标准差。

阅读课本36-37页练习1:一个水库养了某种鱼10万条,从中捕捞了20条,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KG)1.15 1.04 1.11 1.07 1.10 1.32 1.25 1.19 1.15 1.21 1.18 1.14 1.09 1.25 1.21 1.29 1.16 1.24 1.12 1.16计算样本平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估计水库里所有这种鱼的总质量约是多少?练习2: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去参加运动会,选拔的标准是:先看他们的平均成绩,如果两人的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就要再看他们成绩的稳定程度。

为此对两人进行了15次比赛,得到如下数据:(单位:cm):甲755 752 757 744 743 729721 731 778 768 761 773 764 736 741 乙729 767 744 750 745 753 745 752 769 743 760 755 748 752 747如何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处理,来作出选人的决定呢?精讲互动1.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2. 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3. 常用的变形公式达标训练1.若821k ,,k ,k 的方差为3,则)3k (2,),3k (2),3k (2821--- 的方差为________. 2.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7.9,4.9,6.9,9.9,4.9,4.8,4.9,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 .484.0,4.9B .016.0,4.9C .04.0,5.9D .016.0,5.9 3. 从甲乙两个总体中各抽取了一个样本:甲 6 5 8 4 9 6 乙876582根据以上数据,说明哪个波动小?4.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个射击2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5 6 6 7 8 7 9 10 9 6乙 9 5 7 8 7 6 8 6 7 7 9 6 5 8 6 9 6 8 7 7问谁射击的情况比较稳定?作业 布置 习题1-5 2,3 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7 相关性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白美利学习目标1.了解非确定性关系中两个变量的统计方法;掌握散点图的画法及在统计中的作用;能根据散点图判断变量间是否为线性相关.2.若两个变量为线性相关,告诉一个变量的值,能估计出与其对应另一变量的值.重点难点重点: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难点:作散点图及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1.变量之间的散点图指:2.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什么? 有几种?新知探究:1.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概念是?2.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精讲互动课本例1小结:1.下列关系中,带有相关关系的是 ( )①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②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③人的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④降雪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小结:达标训练1.在现实生活中,请你举出几个两个量之间存在明确函数关系的例子.2.请在现实生活中举出两个变量不满足函数关系,但二者确实有关系的例子.3.课本练习作业布置习题1-7 1、2题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8 最小二乘估计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白美利学习目标1.掌握最小二乘法的思想2.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重点难点重点:最小二乘法的思想难点: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的应用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复习回顾:1.画散点图的步骤是:2.正、负相关的的概念是什么?3.什么是线性相关?新知探究:上节课我们讨论了人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的线性关系,用了很多种方法来刻画这种线性关系,但是这些方法都缺少数学思想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