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
![《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31140f5f0e7cd18425363d.png)
2009 — 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7级应化、材料专业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答案题号 分数 一 二三 四(1) 四(2) 四(3) 四(4)总分 评卷人复核人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10 年 1 月 9 日 下 午 考试地点: 文(202)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息考 生信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填上正确答案)1.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 ,C ) (A) 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 (B) 恒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 (C) 恒压绝热膨胀 (D) 恒温绝热膨胀2.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A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3.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这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和盐酸为系统,则 ( A ) (A) Q < 0,W< 0,ΔU < 0 (B) Q < 0,W= 0,ΔU > 0 (C) Q = 0,W< 0,ΔU < 0 (D) Q = 0,W< 0,ΔU= 04.使气体致冷的节流膨胀,其焦耳-汤姆逊系数μJ-T 必须 ( A ) (A) > 0 (B) < 0 (C) = 0 (D) 难判断5.下列哪个关系式既是化学势又是偏摩尔量 ( B )6.1 mol A 与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 dm 3,当x B = 0.8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m = 0.090dm 3·mol -1,那么B 的偏摩尔V B,m为 ( A ) (A) 0.140 dm 3·mol -1 (B) 0.072 dm 3·mol -1 (C) 0.028 dm 3·mol-1(D) 0.010 dm 3·mol -17.下列过程中能适用方程 的是 ( A )(A) I 2(s)I 2(g) (B) Hg 2Cl 2(s)2HgCl(s)(C) C(石墨)C(金刚石) (D) N 2(g,T 1,p 1)N 2(g,T 2,p 2)8.有四杯含有不同溶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m=1.0mol·kg -1)的水溶液,分别测定其沸点,沸点升高最多的是 ( A ) (A) Al 2(SO 4)3 (B) MgSO 4 (C) K 2SO 4 (D) C 6H 5SO 3H9.可逆机的效率为η,冷冻机的冷冻系数为β,则η和β的数值满足 ( D )(A) η<1,β<1 (B) η≤1,β≤1 (C) η<1,β>1 (D) η<1,β≤1或β>110.下图中哪个是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T-S 图?( A )11.按下图的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环境做的功W 为最大。
2007-2008年下学期物理化学A考试卷
![2007-2008年下学期物理化学A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ffe0616fad6195f312ba616.png)
广西工学院 2007 — 2008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考核试题考核课程物理化学( A 卷)考核班级生化系2006级学生数印数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时间 120 分钟一、填空题(15小题,共23.0分)1.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要点是及。
2. 范德华方程是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基础上分别进行_____修正和_____修正所得到的,其压力适用范围为______。
3.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_____温度,超过此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均不能使气体液化。
4.在同样T,p下,A气体的压缩因子Z = 0.8,B的Z = 0.5,则气体______对理想气体偏离更大?5.关系式= 常数只适用于。
( γ= C p/ C V)6.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ΔU = Q+W只适用于系统7.物理量T,p,V,U,H,Q,W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有,属于广度性质的有,属于强度性质的有。
8. 使一过程的ΔS = 0,应满足的条件是 。
9.某实际气体经可逆过程(R)与不可逆过程(I)两条途径由同一始态到达相同的终态,则ΔS RΔS I。
(选填>,=,<)10. 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
11. 气相反应2NO(g) + O2(g) == 2NO2(g) 是放热反应, 当反应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达平衡时, 若升高温度, 则平衡向______移动; 若增大压力, 则平衡向_____移动( 选填左,右)。
12. 等温等压下影响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 已知0.2mol·kg-1的CuSO4水溶液中Cu2+的迁移数为0.379,则SO42-离子迁移数为_____________ 。
14. 0.1 mol ·kg -1LaCl 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等于_____________。
15. 25℃时NaCl溶液的,Cl-的,则Na +和Cl -的迁移数t (Na +)= ,t (Cl -) = 。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试题(A)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试题(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2dace36294dd88d1d26b03.png)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终试题(A)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C2 D 3A 4D 5A 6B 7A 8B 9C 10B 11D 12D二、填空题(共21分,1-7题每空1分,8题3分,9题4分)1稳定、不可逆 2实验活化能, T无关 3接触角θ,θ> 90°4 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5 降低;先增加,后降低6 r < 10-9m, 10-9< r < 10-7m, r > 10-7m7最慢(或最难进行)的一步反应 8 Γ = B/RT9 Zn(s)|ZnCl 2(m1)||AgNO3 (m2)|Ag(s);饱和KNO3(或NH4NO3)盐桥。
三、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1答:碰撞理论基本论点分子碰撞理论是在接受了阿仑尼乌斯活化态、活化能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分子运动论于1918年由路易斯建立起来的。
其基本论点是:1)应物分子要发生反应必须碰撞,反应物分子间的接触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前提;2)是任何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均能发生反应,只有那些能量较高的活化分子、并满足一定的空间配布几何条件的碰撞反应才能发生;3)化分子的能量较普通能量高,它们碰撞时,松动并部分破坏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旧键,并可能形成新键,从而发生反应,这样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或非弹性碰撞,活化分子愈多,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就愈大;表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A,B分子碰撞总数,以q代表有效碰撞在总碰4)从ZA,B中所占的百分数,则反应速率可表示为,d[A]=-=dtABZrqL。
撞数ZA,B基本模型是硬球模型。
2 胶团结构式为:四、问答题(共45分,每题15分)1解:(1)lnk=lnA-Ea/(RT),对照已知公式lnA=20.27 A=6.36 108s-1(2分)Ea/R=12886.7K Ea=107.1 kJ·mol-1 (2分) (2)NO2(g) NO(g) + 1/2O2(g)t=0 26.66kPa 0 0t=t 26.66-p p 1/2pp总=26.66+1/2p=32.0 kPa p=10.68 kPa (2分)lnkc=12886.7/673+20.27=1.122kc=3.07mol-1dm3s-1kp=kc/(RT) (3分)二级反应公式:x/[a(a-x)]=k2t (2分)s 69.45p)-626.66(26.6p kc RT x)-a(a x k 1t 2=== (4分) 2解:电池反应:AgCl(s)=Ag(s)+1/2Cl 2(g) (3分) ∆r H m θ=-∆f H m θ( AgCl)=127.04(kJ ·mol -1) (1分) ∆r S m θ=1/2 S m θ( Cl 2)+S m θ( Ag)-S m θ( AgCl)=58.067(J ·mol -1·K -1)(1分) ∆r G m θ = ∆r H m θ - T ∆r S m θ=109.74(kJ ·mol -1) (1分)(1) E =E θ=-∆r G m θ/F =-1.137(V ) (3分)(2) Qr =T ∆r S m θ=298×58.067=17.304(kJ ·mol -1) (3分)(3) (∂E /∂T)p =∆r S m θ/F =6.02×10-4 (V ·K -1)(3分) 3.证明:因为反应速率取决于最慢的一步,所以 ][Cl][COCl k dt dx22=(5分) 由(1)式得 ][Cl [Cl]K 22= 则 [Cl ]=(K[Cl 2])1/2(5分) 所以212121]][Cl k[COCl ]][Cl [COCl K k dt dx 22222==(5分)。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末练习答案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末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d498c5a0116c175f0e4853.png)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练习 第 1 页 共 2 页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练习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每题2分,共28分。
错选、多选、不选,该题不得分。
)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CBBBADBCAABC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每题3分,共12分。
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该题不得分。
)15 16 17 18 ABCBCACDABC三.填空题 (19—32题每空1分,33题2分,共25分)四.作图题(每图1分,共3分) 34. 图略五.简答题(每空1分,共3分) 35.ρgh ;深度;大六.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练习 第 2 页 共 2 页36.(1)右;水平;力臂(2)动力x 动力臂=阻力x 阻力臂(或F 1 l 1 =F 2 l 2) 实验次数 动力F 1/N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阻力臂l 2/cm 1 2 5 1 10 2 3 6 2 9 34108537. (1)乙和丙;(2)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38. (1)0.5;0.5(2)重力;(3)遵从39.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 中受到的拉力F 2。
ρB =(G- F 2)ρ水/(G- F 1)。
七.计算题(2+3+3+3+4=15分) 40.12N41.2×105 pa ;4000N 42.4N43. 1.7×105 pa 44.0.96×103 kg/m 3。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2702ca9ec3d5bbfd0a742a.png)
一 、 填 空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0 分 )
1、 阴极,阳极 2、 相同;不同 (或填“是”“否”)
3、 4、 φ =φΦ- RT/F lnα1 5、 一定温度下,氢气的分压为标准压力,氢离子活度为 1 6、 正,氧化态 7、 红,蓝 8、 ﹦﹥ 9、 发生有效碰撞的两个相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所必须超过的临界值; Ea=Ec+1/2 RT 10、 一 11、 12、 13、 14、 15、 1:2:3 12.5% k=A exp(-Ea/RT) ;A、Ea 较高 势能;势能面
ln
c A,0 cA
kt
lncA=-kt+lncA,0 (1-0.0979 所以 k=0.0979 h-1 ②t1
2
ln 2 =0.693/0.0979 h-1=7.08 h k
③t=1/k ln
c A,0 cA
=( -0.14 - ln0.37)/ 0.0979 h-1=8.68 h
Λm∞(HAc)= Λm∞(HCl)+ Λm∞(NaAc)- Λm∞(NaCl)
二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36 分 )
C B D CA ABDBB CADBB DCC
三 、 判 断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10 分 )
对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对 错 对
四 、 解 答 题 ( 每 小 题 6 分 , 共 24 分 )
第 1 页 共 2 页
电池反应 2H2(p1) + O2(p2) = 2H2O(l) - (3)Cd(s)︱Cd2+ (a1)‖I (a2)︱I2(s),Pt - 验证:左边负极氧化 Cd(s)- 2e = Cd2+ (a1) - - 右边正极还原 I2(s)+ 2e = 2 I (a2) - 电池反应 Cd(s) + I2(s) = Cd2+ (a1) + 2I (a2) 2、证:d[CH4]/dt= k2 [CH3][H2] + k3 [C2H6] [H] 由稳态近似,d[H]/dt= k2 [CH3][H2] - k3 [C2H6] [H] =0 (1)+ (2):d[CH4]/dt=2 k2 [CH3][H2] 因为 K=[CH3] 2/ [C2H6] ,即[CH3] =K1/2[C2H6]1/2 代入(3),即得 d[CH4]/dt=2k2K1/2[C2H6]1/2[H2] (1) (2) (3) (1.5 分) (1.5 分) (1 分) (1.5 分) (0.5 分)
2007-2008(二)物化试卷A
![2007-2008(二)物化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f60d75679b6648d7c1c746e5.png)
南京工业大学 物理化学 B 试题(A )卷(闭)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 使用班级班级 学号 姓名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答案务必填入下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温度、压力一定时,A 、B 两物质组成理想气体混合物,则B 物质的分体积为:( )A .B B P RT n B. P nRTC .P RTn B D .B P nRT2.下列关于临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相等B .气相摩尔体积大于液相摩尔体积C .气体性质接近理想气体D .临界温度随临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3.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恒容下由T 1升温到T 2,相同量的该气体恒压下也由T 1升温到T 2,则两个过程热量的关系和热力学能变化的关系为:( ) A . Q V = Q p ,ΔU V = ΔU p B . Q V < Q p ,ΔU V = ΔU p C . Q V > Q p ,ΔU V < ΔU p D . Q V < Q p ,ΔU V < ΔU p4.H 2和O 2以2∶1的摩尔比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 2O ,在该过程中( )是正确的。
A .ΔH = 0B .ΔT = 0C .ΔS = 0D .ΔU = 0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已知反应A → 2B 的标准摩尔焓变为Δr H θm,1,反应2A → C 的标准摩尔焓变为Δr H θm,2, 则反应C → 4B 的Δr H θm,3 是 ( )A .2Δr H θm,1 + Δr H θm,2 B .Δr H θm,2 - 2Δr H θm,1C .Δr H θm,2 + Δr H θm,1D .2Δr H θm,1 - Δr H θm,26.一定量某理想气体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则熵变应是 ( )A. ΔS 体=0 ΔS 环=0B. ΔS 体=0 ΔS 环>0C. ΔS 体>0 ΔS 环<0D. ΔS 体>0 ΔS 环>07.根据亥姆霍兹判据ΔA ≤ 0判别过程变化方向时,其适用条件为 ( )A. 等温、等容的封闭体系B. 等温、等容、W ¹=0的封闭体系C. 等温、等容的孤立体系D. 等温、等容、W ¹=0、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8.已知某一定温度下,A 、B 、C 三种气体溶于水的亨利常数分别为400 kPa 、100 kPa 、21 kPa ,则在相同气相分压下,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x A 、x B 和x C 的大小顺序为( )A .x A >xB >xC ; B .x A =x B =x C ;C .x A <x B <x C ;D .x B <x A <x C9.A 、B 两组分在等温等压下混和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有( )A .Δmix H = 0B .Δmix S = 0C .Δmix A = 0D .Δmix G=010.1mol101.325kPa 、100℃H 2O(l)的化学势为1μ,1mol 同温同压下H 2O(g)的化学势为2μ,则( )A. 1μ>2μB.1μ <2μC. 1μ=2μD.无法判断 11.已知反应2 NH 3(g) = N 2(g)+ 3 H 2(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
2007-2008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
![2007-2008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48be8bec3a87c24028c451.png)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08年6月一、填空(在以下各小题画有“ ”处填上正确答案。
)1.在298K ,101325Pa 下,将直径d =0.1m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已知水的表面张力γ水-气=0.0728N/m ,水的密度ρ=1.0g/cm 3,接触角θ=0˚,重力加速度g =9.8m/s 2,则平衡后液面上升高度h = m 。
2.在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若速率常数用 k C 表示,则k C = (mol ·m -3)-1·s -1。
3.设计一个可求AgI 溶液K sp 的电池: 。
4.某温度下,反应A —→B 为一级反应,若21t 和41t 分别代表该反应物A 消耗掉50%和75%所需时间,则比值21t :41t =________________。
5.若某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所适用于: 。
6.由AgNO 3和KI 生成AgI 溶胶,若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该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0.067mol ·dm -3,2.60 mol ·dm -3和140 mol ·dm -3,则该AgI 的胶团结构为: 。
7.一维简谐振子振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线型刚性转子转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
8.一个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表示为1/[1-exp(- v /T )],该配分函数是以 为能量零点的振动配分函数。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案表格中)1. 在25℃时,若电池Pb(Hg)(a 1)∣Pb(NO 3)2(aq) ∣Pb(Hg)(a 2)中,a 1> a 2,则电池电动势E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2.某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 /V=1.01845-4.05×10-5(T /K-293) -9.5×10-7(T/K-293)2 在298K 时,若该电池可逆放电,则过程热:A.Q > 0B. Q < 0C. Q = 0D.不能确定3.在溶胶的光学性质中,散射光的强度I 与入射光的波长λ、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折射率n 、n 0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B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C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反比D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4.(N 、U 、V )确定的离域子系统中,某种分布的微观状态数W D 为:A .∏i i n i n g N i!!B .∏ii ni n g i !C .∑ii g in n i!D .∑ii ni n g i !5.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D C B B A kk k −→−+===-211,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tdc BA .k 1c A − k 2cB cC B .k 1c A −k -1c B −k 2c B c C C .k 1c A −k -1c B + k 2c B c CD .−k 1c A + k -1c B + k 2c B c C6.HI 分解反应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时活化能为184.1kJ ·mol -1,反应速率常数为k 非,平衡转化率为α非,反应热为Q非,平衡常数为K 非。
《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
![《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fd1256529647d26285226.png)
2009 — 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7级应化、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答案题号 分数 一 二三 四(1)四(2) 四(3) 四(4) 总分 评卷人复核人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与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得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得个人信息就是真实、准确得。
考生签名:ﻬ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填上正确答案)1。
对于一定量得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得过程就是 ( A,C )(A) 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 (B) 恒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 (C) 恒压绝热膨胀 (D) 恒温绝热膨胀2.某气体得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得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得温度将( A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3.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得活塞,在这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与盐酸为系统,则 ( A )(A ) Q 〈 0,W 〈 0,ΔU < 0 (B) Q 〈 0,W= 0,U 〉 0试卷类别:开卷( )闭卷( √) 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10 年 1 月 9 日 下 午 考试地点: 文(202)注意事项1、学生得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得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与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息考生 信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息生 信栏姓名 学号装……………………订……………………线……………………………………(C) Q = 0,W〈 0,ΔU 〈 0 (D ) Q = 0,W< 0,ΔU = 0 4。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a7080ebed5b9f3f90f1cc9.png)
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κ将 ,摩尔电导率Λm 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固体能被液体润湿时,则 。
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4.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 K 时,已知φθ(Fe 3+,Fe 2+)=0.77 V, φθ(Sn 4+,Sn 2+)=0.15 V,当这两个电极组成自发电池时, E ϑ为 V 。
6.在KI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 所引起的,其强度I 与入射光波长λ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1.下列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1 KCl (B) 0.001 mol·kg -1 KOH (C) 0.001 mol·kg -1 HCl (D) 1.0 mol·kg -1 KCl2.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3.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4.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C) 液化 (D) 物理吸附 5.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6.下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7.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8.Tafel 公式 η =a+blg j 的适用范围是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9.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10.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 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 1/2',那么:( )(A) t 1/2 = t 1/2' (B) t 1/2 > t 1/2' (C) t 1/2 < t 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11.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力,凸面下的附加压力ΔP :( )(A) ΔP>0 (B) ΔP <0 (C) ΔP=0 (D) ΔP ≥012.纯液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 ( )(A) 随温度升高指数增大 (B) 随温度升高线性降低 (C) 随温度呈对数变化 (D) 不变13.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 (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 (D) 稳定、不可逆体系1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15.已知298K 下,电极反应所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Sn 4++4e==Sn,φϑ1 =a ;Sn 2++2e== Sn, φϑ2=b ;Sn 4+ +2e==Sn 2+,φϑ3=c, 则:( )(A) c =a-b (B)c =a -2b (C)c =2a-b (D) c=2b-a16. 按碰撞理论,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碰撞频率增大 (B )活化分子数增加 (C )碰撞数增加 (D )活化能降低17.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18.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KCl (aq)| AgCl,Ag (C) Ag,AgCl| KCl(aq)| Cl 2(p ),Pt (D) Pt,H 2( p )| HCl (aq)| Cl 2(p ),Pt 19.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 + 2e -→H 2 (B) Pb →Pb 2+ + 2e -(C) PbSO 4 + 2e -→Pb + SO 42- (D) PbO 2 + 4H + + SO 42- + 2e -→PbSO 4 + 2H 2O20. 科尔劳乌施(Kohlransch)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c A 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 (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 )浓度为1mol·dm -3的溶液三、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选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电池的电池反应不是2Cu += Cu 2++ Cu(s) ( )(A) Pt|Cu 2+,Cu +||Cu +|Cu(s) (B) Pt|Cu 2+,Cu +||Cu 2+|Cu(s) (C) Cu(s)|Cu +||Cu 2+,Cu +|Pt(D) Cu(s)|Cu +||Cu 2+|Cu(s) (E) Cu(s)|Cu 2+||Cu +|Cu(s)2.酶催化的主要优点是: ( )(A) 选择性不高 (B)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C) 催化活性低 (D) 对温度反应迟钝 3.要使A + 与 B +两种离子共同在阴极析出,形成合金镀层,其条件是:( )(A)φ析出(A) > φ析出(B) (B) φ析出(A) < φ析出(B) (C) φ平衡(A) =φ平衡(B) (D)φ析出(A)≈φ析出(B) (E) φ平衡(A) - η(A) =φ平衡(B) - η(B)四、推导题(共10分)设乙醛热分解CH 3CHO →CH 4 + CO 是按下列历程进行的:CH 3CHO −→−1k CH 3· + CHO; CH 3· + CH 3CHO −→−2k CH 4 + CH 3CO·(放热反应) CH 3CO·−→−3k CH 3· + CO ; CH 3· + CH 3·−→−4k C 2H 6 。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7272f5f705cc17552709a8.png)
第 2页 共 2页北民族大学试卷(答案)课程代码:13100342 课程:物理化学(Ⅱ) (A 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2 ) ⑴增加 ⑵减小 ⑶先减小后增大 ⑷先增大后减小2.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 3 ) ⑴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⑵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⑶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⑷简单易行3.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反应是 ( 2 ) ⑴正向进行 ⑵逆向进行 ⑶不可能进行 ⑷反应方向不确定4.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4 ) ⑴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⑵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⑶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⑷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5.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3 ) ⑴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⑵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⑶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⑷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6.反应1A B k −−→(Ⅰ),2A D k −−→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比例 ( 2 )⑴提高反应温度 ⑵延长反应时间 ⑶加入适当催化剂 ⑷降低反应温度 7.任一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是 ( 1 ) ⑴一般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⑵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⑶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 ⑷反应级数大于或小于反应分子数8.通常表面活性物质就是指当加入液体后 ( 4 ) ⑴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⑵能增加液体表面张力⑶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⑷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9.丁铎尔效应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结果? ( 1 ) ⑴散射 ⑵反射 ⑶折射 ⑷透射10.对于有过量的KI 存在的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4 ) ⑴NaCl ⑵ K 3[Fe (CN )6] ⑶MgSO 4 ⑷FeCl 3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一个在定温、定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来说,△G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2.在任意条件下,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e2a5f2125ef7ba0d4b733b36.png)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2007-2008 学年度第 2 学期《物理化学 (上)》 考试试题(A 卷)科目: 《物理化学》 (上) 试题(A 卷)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 可携带 计算器 。
得分 阅卷教师一、 填空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 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_______处填上答 案。
1、物理量Q (热量)、 V (系统体积)、 W(功)、 P (系统压力)、 U (热力学能)、 T (热力学温度), 其中属于状态 函数的是 ; 与过程有关的量是 ; 状态函数中属于强度性质的是 ; 属于容量性质是 。
2、CO2处于临界状态时, 若其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为V l , 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为Vg ,则Vg V 1 (填>,<或=); 其临界温度Tc 是CO 2能够液化的 温度(填最高、最低或无关)。
( ) 1、非挥发性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将会引起: 蒸气压升高; C 沸点降低;D 熔点降低。
p ( )2、 p 1V ln 2 V 1计算式的适用条件: A 、无相变、无化学变化的任何过程; B 、任何可逆过程;C 、无其它功的任何过程;D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得分 阅卷教师把 2mol CO 与 1mol O 2 放入 25℃的密闭容器内, 其容积为 73.39dm 3, 加入催化剂后, CO 和 O 2 恒温地 反应变为 CO 2, 查得 CO 在 25℃时的标准生成焓为-110.42kJ.mol -1,CO 2 为-393.14kJ.mol -1, 假设 CO 2、CO 和 O 2 均为理想气体,求△U ,△H 、 Q 、W 。
解: (1)理想气体恒温过程:△U =O(2) 因为反应为 2CO+O 2=2CO 2故 △H = 2△f H θm (CO 2 )—[ 2△f H θm (CO)+ △f H θm (O 2] =-565.44kJ (3) Q=△H = -565.44kJ(4) W=P △V =△nR T =8.314×298×( - 1 )J=-2477.57J 四、 计算题 (共 30分)二、 选择题(每题2分, 共 18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 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 三 、 讨论下题解法是否有错, 如有, 请改正之。
05、06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05、06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答案(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87e88d240740be1e640e9a15.png)
05、06级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2007 ~2008 学年 第二学期)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 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Sn 2+(aq) +2e -→Sn(s) φөSn 2+/Sn = -0.14VSn 4+(aq) +2e -→Sn 2+(aq) φөSn 4+/Sn 2+= 0.15V由此计算Sn 4+(aq) +4e -→Sn(s) 的φөSn 4+/Sn 值为: (D )(A )0.01V ; (B )0.29V ; (C )-0.01V ; (D )0.005V2、25℃时,电池反应Ag(s)+1/2Hg 2Cl 2(s) = AgCl(s)+Hg(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J·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əE /əT )p 为: V·K -1 (D )(A )1.70×10-4;(B )1.10×10-6;(C )1.01×10-1;(D )3.40×10-43、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为Q r ,则: (C )(A )Q r =0; (B )Q r =△H ; (C )Q r =T △S ; ( D )Q r =△U4、弯曲表面上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 =2σ/r中,r 的符号: (A ) (A )液面为凸面时为正,凹面为负;(B )总为正; (C )液面为凸面时为负,凹面为正;(D )总为负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D )(A )温度; (B )液体密度; (C )重力加速度; (D )大气压力6、两个活化能不同反应,如E 1>E 2,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区间内升温,则(B ) (A )dln k 2/d T > dln k 1/d T ; (B )dln k 2/d T < dln k 1/d T (C )dln k 2/d T = dln k 1/d T ; (D )d k 2/d T > d k 1/d T7、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A )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B )元反应的级数一般不大于3(C )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D )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8、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需时10min ,若再消耗1/3还需时为: (C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9、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是: (A )(A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加;(C )温度对表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5fc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f.png)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物质的三态变化?A. 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液态、等离子态C. 固态、液态、超临界态D. 固态、液态、非晶态答案:A2.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答案:A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A. PV = nRTB. PV = mRTC. PV = RTD. PV = nRT + a答案:A4. 以下哪种力是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A. 重力B. 电磁力C. 万有引力D. 核力答案:B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 氯化钠B. 蔗糖C. 硝酸钾D. 氢氧化钙答案:D7. 根据布朗运动,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布朗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B. 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是原子的有序运动D. 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有序运动答案:B8. 以下哪项是电解质?A. 乙醇B. 蔗糖C. 氯化钠D. 二氧化碳答案:C9.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A. 22.4 LB. 22.4 mLC. 224 LD. 224 mL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石墨B. 铜C. 硅D. 金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mol/L2.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是______。
答案:6.022 x 10^233.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
答案:100°C4.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______。
《材料物理化学》考试试卷(二)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材料物理化学》考试试卷(二)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87f9d2ea98271fe910ef9b9.png)
《材料物理化学》考试试卷(二)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均匀部分p=1 F=12、空位质点(原子)位置N位置处空位3、聚合物理论低高4、组成温度5、近程远程无定形物质晶体二、名词解释1、色心——由晶格缺陷俘获自由电子或电子空穴构成的显色中心,一般由电子补偿的一种缺陷。
2、吸附——材料表面的原子由于剩余键力的作用吸引其它原子或分子的一种现象。
3、胶体——由物质三态组成的高分散度粒子为分散相,分散于另一相所形成的表面能较大的不稳定体系。
4、一致熔化合物——熔化时,液相组成与其固相组成相同的化合物。
5、置换型固溶体——杂质原子进入晶体后置换原来晶体中原子而形成的固溶体。
要求细则:必须在名词解释中基本上把词的意思解释清楚,并答对名词的要点。
并不要求与答案的原话一字不差。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Х2、Х3、√4、Х5、Χ四、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B2、A3、C4、B 五、计算题(10分)COSØ=(r sv-r sl)/r lv=(0.9-2.3)/1.72=-0.8139 Ø=144.48°因为144.48°>90°则液态铁不能润湿氧化铝,且润湿角为144.48°。
要求:写出公式给3分,正确填入数据给2分,结果正确给2分,回答不能润湿给3分。
六、分析题(每题9分,共18分)1、新的塑料表面能大,无任何吸附,故互相之间相似表面结构而互相吸引。
(4分)用旧了以后,因表面能降低而且吸附了外界杂质,成不相似表面而难以吸附。
(5分)2、第一规则:[SiO4]作为配位多面体,配位数为4。
(3分)第二规则:O2- 2=4/4+3×2/6=2 符合(4分)第三规则:[SiO4]呈孤岛状结构存在,互相之间不连接,保持了结构的稳定。
(2分)七、问答题(共20分)1、固相反应:固体参与直接化学反应并发生化学变化,同时至少在一个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反应。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7272f5f705cc17552709a8.png)
第 2页 共 2页北民族大学试卷(答案)课程代码:13100342 课程:物理化学(Ⅱ) (A 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2 ) ⑴增加 ⑵减小 ⑶先减小后增大 ⑷先增大后减小2.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 3 ) ⑴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⑵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⑶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⑷简单易行3.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反应是 ( 2 ) ⑴正向进行 ⑵逆向进行 ⑶不可能进行 ⑷反应方向不确定4.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4 ) ⑴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⑵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⑶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⑷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5.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3 ) ⑴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⑵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⑶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⑷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6.反应1A B k −−→(Ⅰ),2A D k −−→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比例 ( 2 )⑴提高反应温度 ⑵延长反应时间 ⑶加入适当催化剂 ⑷降低反应温度 7.任一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是 ( 1 ) ⑴一般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⑵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⑶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 ⑷反应级数大于或小于反应分子数8.通常表面活性物质就是指当加入液体后 ( 4 ) ⑴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⑵能增加液体表面张力⑶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⑷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9.丁铎尔效应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结果? ( 1 ) ⑴散射 ⑵反射 ⑶折射 ⑷透射10.对于有过量的KI 存在的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4 ) ⑴NaCl ⑵ K 3[Fe (CN )6] ⑶MgSO 4 ⑷FeCl 3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一个在定温、定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来说,△G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2.在任意条件下,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
物理化学学院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含答案doc
![物理化学学院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ffbe87214791711cd791748.png)
………………………………密………………………………封…………………………线…………………………………………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应用化学专业03 级《物理化学》试卷(A)一、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单分子反应理论和酶催化反应理论,反应物在高浓度时为一级反应,在低浓度时为二级反应;(B)对于单分子反应理论和酶催化反应理论,反应物在高浓度时为二级反应,在低浓度时为一级反应(C)对于单分子反应理论,反应物在高浓度时为一级反应,在低浓度时为二级反应;酶催化反应理论,反应物在高浓度时为一级反应,在低浓度时为二级反应(D) 对于单分子反应理论,反应物在高浓度时为一级反应,在低浓度时为二级反应;酶催化反应理论,反应物在高浓度时为零级反应,在低浓度时为一级反应2.若某电池反应的热效应是负值,那么此电池进行可逆工作时,与环境交换的热:()(A) 放热;(B) 吸热;(C) 无热;(D) 无法确定。
3.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0/k,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三级。
4.用I=0.025A的电流通过Au(NO3)3溶液,当阴极上有1.20g Au(s)析出时,通过的电量为C ;阳极上放出氧气的摩尔数为mol;(已知Au的摩尔质量为197.0 g/mol)( )(A)1763、 4.57×10-3(B)1763、1.83×10-2(C)588、 1.14×10-3(D)588、6.09×10-3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功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表面紧缩力;(C)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数值相同,单位不同;(D)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白城师范学院《物理化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白城师范学院《物理化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678908d8ccbff121dc368329.png)
白城师范学院课程考试试题纸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A卷)(考( ) 9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A 对峙反应B 复合反应C 任意反应D 基元反应( ) 10、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是A 大于25.3%B 小于25.3%C 等于25.3%D 不确定( ) 1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反应速度越快,则得分评卷人( ) 10 、物质的表面张力与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得分评卷人温度升高1K,电池电动势增加1.45 × 10-4,求1mol Pb 溶解时(1)自此电池最多能得多少功(2)25ºC 时反应的∆H.(3)25ºC 时反应的∆S.(4)1mol Pb 可逆溶解时电池吸热多少?5. (5 分)反应H2+I2 →2HI 的反应机理可能是:①I2+M 2I·+M;慢②H2+2I· 2HI;慢③2I· + M I2+M;快已知k3 >> k 2应用稳态近似证明:d[HI]/dt=k[H2][I2]白城师范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物理化学(A 卷)考试方式:(考试)专业年级:化学2005 级本1 、2 班学年学期: 2007-2008 第二学期命题教师所在院部:化学教师签字:孙英华教研室主任签字:注:标准答案需写清题号;每小题得分、共得分;参考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等。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B2、B3、D4、A5、D6、D7、A8、B9、D10、C11、A12、A13、B14、C15、C16、B17、D18、C19、D20、D.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T2.F3.T4.F5.T6、F7、T8、F9、F10、F三.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1、0.4mol/kg,0.292、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3、链的开始,链的传递,链的终止4、P凸>P平>P凹,5、1/86、大于四.计算题(共40分)1.(5分)高空中如果没有灰尘,水蒸汽可以达到相当高的过饱和程度而不致凝结成水(2分)。
大学材料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含答案
![大学材料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e233f5fbfc77da369b1ec.png)
大学材料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1)若气体的体积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体的压强不变,则热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学方程为 (SI) ,则t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角加速度=________。
3、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为,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归一化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长为的均匀直棒可绕过其一端且与棒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
抬起另一端使棒向上与水平面呈60°,然后无初转速地将棒释放,已知棒对轴的转动惯量为,则(1) 放手时棒的角加速度为____;(2) 棒转到水平位置时的角加速度为____。
()5、长为、质量为的均质杆可绕通过杆一端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转动惯量为,开始时杆竖直下垂,如图所示。
现有一质量为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杆上点,并嵌在杆中. ,则子弹射入后瞬间杆的角速度___________。
6、四根辐条的金属轮子在均匀磁场中转动,转轴与平行,轮子和辐条都是导体,辐条长为R,轮子转速为n,则轮子中心O与轮边缘b之间的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电势最高点是在______________处。
7、一根无限长直导线通有电流I,在P点处被弯成了一个半径为R的圆,且P点处无交叉和接触,则圆心O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06级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A(2007 ~2008 学年 第二学期)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 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Sn 2+(aq) +2e -→Sn(s) φөSn 2+/Sn = -0.14VSn 4+(aq) +2e -→Sn 2+(aq) φөSn 4+/Sn 2+= 0.15V由此计算Sn 4+(aq) +4e -→Sn(s) 的φөSn 4+/Sn 值为: (D )(A )0.01V ; (B )0.29V ; (C )-0.01V ; (D )0.005V2、25℃时,电池反应Ag(s)+1/2Hg 2Cl 2(s) = AgCl(s)+Hg(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J·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əE /əT )p 为: V·K -1 (D )(A )1.70×10-4;(B )1.10×10-6;(C )1.01×10-1;(D )3.40×10-43、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为Q r ,则: (C )(A )Q r =0; (B )Q r =△H ; (C )Q r =T △S ; ( D )Q r =△U4、弯曲表面上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 =2σ/r中,r 的符号: (A ) (A )液面为凸面时为正,凹面为负;(B )总为正; (C )液面为凸面时为负,凹面为正;(D )总为负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D )(A )温度; (B )液体密度; (C )重力加速度; (D )大气压力6、两个活化能不同反应,如E 1>E 2,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区间内升温,则(B ) (A )dln k 2/d T > dln k 1/d T ; (B )dln k 2/d T < dln k 1/d T (C )dln k 2/d T = dln k 1/d T ; (D )d k 2/d T > d k 1/d T7、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A )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B )元反应的级数一般不大于3(C )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D )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8、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需时10min ,若再消耗1/3还需时为: (C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9、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是: (A )(A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加;(C )温度对表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10、对于反应AY ,如果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一半,A 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A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11、在反应 A B C ,A D 中,活化能 E 1>E 2>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C 的产量,温度如何选择: (A )(A)较高反应温度;(B)较低反应温度(C)适中反应温度; (D)任意反应温度 12、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K 3PO 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是a B :(D )(A )a B =3( b / b ө )4γ±4; (B )a B =3( b / b ө ) γ±4;(C )a B =27( b / b ө) γ±4; (D )a B =27( b / b ө )4γ±413、低温下,反应 CO(g)+NO 2(g)==CO 2(g)+NO(g)的速率方程是υ= k {c (NO 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C )(A) CO + NO 2 −→−CO 2 + NO ;(B) 2NO 2 N 2O 4 (快),N 2O 4 +2CO −→−2CO 2 + 2NO (慢); (C) 2NO 2 −→−2NO + O 2 (慢),2CO + O 2 −→−2CO 2 (快) 。
14、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A )(A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 (B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C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不变的过程; (D )表面积缩小的过程。
15、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σ,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C )(A )r p σ2=∆; (B )r p 2σ=∆; (C )r p σ4=∆; (D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10分)1、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存在力图扩大液体的表面积。
(×)2、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3、原电池的正极即为阳极,负极即为阴极。
(×)4、光的量子效率不可能大于1。
(×)5、零级反应的半衰期为 (√)6、由拉普拉斯公式rp σ2=∆可知,当p = 0 时,则σ = 0 。
(×) 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8、活化能数据在判断反应机理时的作用之一是,在两状态之间若有几条能峰不同的途径,从统计意义来讲,过程总是沿着能峰最小的途径进行。
(√)9、用Λm 对c 作图外推方法,可求得NaAc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10、在临界胶束浓度(CMC )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变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15分)1、 纯水、盐水、皂液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σ(盐水) > σ(水)> σ(皂液)。
(选填 < 或 >)2、判别溶胶与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Tyndall 效应 。
3、对反应A P ,实验测得反应物的半衰期与与初始浓度c A,0成反比,则该反应为 二 级反应。
4、Tyndall 效应是因为光的 散射作用 而产生的。
5、溶胶粒子的半径一般在 1~100nm 之间。
6、ζ 电势与热力学电势φ0不同,φ0的数值主要取决于总体上溶液中与固体成平衡的 离子浓度 ;而ζ电势则随着溶剂化层中 离子的浓度 而改变,少量外加电解质对ζ电势的数值会有 显著影响 ,甚至可以改变其 符号 。
7、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 沿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 ; 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 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
8、反应A + B Y 的速率方程为:–dc A /dt =k A c A 2c B /c Y 2,则该反应的总级数是 一 级。
若浓度以mol·dm -3,时间以s 为单位,则反应速率系(常)数k A 的单位是 s -1 ⎽。
9、由于极化,原电池的正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低 ⎽,负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高 ;而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高 ,阴极电势将比平衡电势 低 。
(选填高或低)10、0.001 mol·kg -1的K 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 6.0×10-3 mol·kg -1 。
11、过饱和蒸气的存在可用 Kelvin 公式解释,毛细管凝结现象可用 Kelvin 公式解释。
(选填Laplace 、Kelvin 、Langmuir )12、连串反应AY Z ,它的两个反应均为一级的,t 时刻A ,Y ,Z 三种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 A , c Y , c Z , 则d d Y c t= k 1 c A - k 2 c Y 。
13、电池 Pb(s)│PbSO 4(s ) │SO 42- (a SO 42-) ║ Cu 2+(a Cu 2+)│Cu(s)的: (1)阳极反应是 Pb(s) + SO 42- (a SO 42-)-2e -= PbSO 4(s) ;020,2/1k A c t =(2)阴极反应是 Cu 2+(a Cu 2+)+2e -= Cu(s) ; (3)电池反应是 Pb(s) + SO 42- (a SO 42-) +Cu 2+(a Cu 2+) = Cu(s) +PbSO 4(s) 。
14、对基元反应 2A Y, 则d c Y / d t = k c A ,–d c A / d t = 2k c A 。
15、某反应速率常数为0.108 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 mol·dm -3变到0.6 mol·dm -3与浓度从0.01 mol·dm -3变到0.006 mol·dm -3所需时间之比为 1:1 。
四、简答题(10分)1、(本题5分)用FeCl 3在热水中水解来制备Fe(OH)3溶胶,试写出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并标出胶核、胶粒和胶团。
解: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表示式:2、(本题5分)简答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
答:①、单分子层吸附;②、固体表面是均匀的;③、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④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五、计算题(50分)1、(本题10分)已知25℃时AgBr 的溶度积K өsp =4.88×10-13,φөBr 2/Br -=1.065V , φөAgBr/Ag =0.0711V 。
试计算 25℃时:(1)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φөAg +/Ag =? (2)AgBr(s)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解:(1)负极反应:Ag (s)-e -→Ag +(aq)φAg +/Ag =φөAg +/Ag +nF /RTlna Ag + (1分)正极反应:AgBr(s)+e -→Ag (s)+Br -(aq)φAgBr/Ag =φөAgBr/Ag -nF /RTlna Br - (1分)电池反应:AgBr(s)==Ag +(aq)+Br -(aq)E =φөAgBr/Ag -φөAg +/Ag -nF /RTlna Ag +a Br -=φөAgBr/Ag -φөAg +/Ag - nF /RTlnK өsp =0 (1分)φөAg +/Ag =φөAgBr/Ag -RT/nFlnK өsp =0.0711-8.314×298.15/96484.5ln 4.88×10-13 =0.0711-0.02569×(-28.348)=0.799V (2分)(2)负极反应:Ag (s)+Br --e -→AgBr(s) (1分)正极反应:1/2Br 2(l)+e -→Br -(aq) (1分)电池反应:Ag(s)+1/2Br 2(l)==AgBr(s) (1分)△r G өm =-nFE ө=-nF (φ өBr 2/Br --φөAgBr/Ag ) (1分)=-1×96484.5×(1.065-0.0711)=-95895.9J · mol -1=-95.90kJ · mol -1 (1分) 2、(本题10分)已知在273.15K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 3,其饱和吸附量为 93.8dm 3·kg -1,若CHCl 3的分压为13.375kPa ,其平衡吸附量为82.5dm 3·k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