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本章节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个部分展开,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对生命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同学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重难点: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
重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假设,形成科学的结论。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的表达能力。
重难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度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想: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有趣的生物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
2.分步教学,逐步深入
设想:将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分为几个步骤,如观察、假设、实验、分析和结论等,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
4.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教师应抓住时机,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命观念。
综合考虑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1: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2.能力:(1)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设计思路〗(一)课堂教学设计关键点1.创设问题情境;2.学生通过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3.利用已有知识对问题做出解释(假设);4.通过阅读“阅读资料”,对前面的解释(假设)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一个(或两个)假设;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证实假设;6.总结归纳“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二)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教学的课题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
在前一节课学生已经通过阅读、讨论知道了生物学是一门探索的科学,并且也初步了解了林奈、达尔文、哈维等学者在研究生物学过程中所用的方法。
本节课是要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探究“响尾蛇通过什么追踪中毒的猎物”,让学生了解并总结出生物学最常用的方法――实验法实施的基本过程。
此方法将为以后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录像、阅读材料、讨论设计实验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让学生获得“实验法”的知识,也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处理信息、协作等能力。
具体设计过程如下: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便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节选三小段蛇与鼠的片段,分别讲述皮尔斯蛇在狭长的洞穴里追踪老鼠;响尾蛇(一种毒蛇)面对近在咫尺的老鼠只是不停地伸缩舌头;加彭蛇(一种毒蛇)张开大嘴咬住老鼠,又让中毒的老鼠逃脱。
在学生为三只小老鼠的命运感到担心的时候,好奇心也定会油然而生,自然就过渡到了下个教学环节――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在肯定学生问题多样化的基础上,确定或提出(如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可引导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响尾蛇通过什么来追踪中毒的猎物?许多学生有着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时他们头脑中已经在对问题作出解释了,不妨让大家一起交流,请学生把可能的解释都说出来。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你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有影响吗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水分 。第 1 号花盆是对照组。
(3)表中A处应填 室温 ,原因是 控制单一变量
2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你们在哪里就看到过鼠妇呢?
实验步骤
1. 提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 收信息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身体略扁、 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喜欢生活在 阴暗潮湿的地方。
3.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光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4.设方案
左边 (有光)
右边 (遮光)
准备10只大小相同的鼠妇
2号
馒头碎屑 0℃ 液
变量:温度
对照组 常态,不作处理的 实验组 需要探究的,经过人为处理的
探究水分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
对照组:有水 实验组:无水
探究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对照组:阴暗 实验组:明亮
4.(2019泰州)某同学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 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水质
水量
(3)平行重复原则
多次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花盆编号 1 2 3
培养条件 室温、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A、光照充足、不浇水 室温、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实验结果 马铃薯正常生长 马铃薯很快死亡 马铃薯一段时间后死亡
【随堂检测】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是否有影响,做了 如下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变量 光
5.施实验
3分钟后
1.1.3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2024年新教材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奥秘》第一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以及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多个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通过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科学探究: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通过了解生物学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实验法。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难点理解实验法的原理和设计思路。
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学充满好奇和兴趣,但对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了解较少。
他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认识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逐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建议1、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物学研究的实例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1.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2024)

-例如,实验法教学中,先讲解实验设计原则,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最后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共同完成生物学调查和资料分析任务。
1.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202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通过描述、记录和比较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学会运用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已有初步了解,但尚缺乏系统方面有待提高。针对这些学情,本章节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生物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4.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其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念,为后续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2024)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说出观察与实验的基本概念概念和注意事项,使学生直观看到生物体的结构,通过实验探究生物体结构,构建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科学思维:理解并掌握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领会“观察”、“实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2.教学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控制变量、开展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式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形成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识和兴趣。
引入概念:首先,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用放大镜观察天竺葵叶的背面和观察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结构)或故事(巴斯德的与肉汤的故事),引入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这些活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初步手段,需要细致入微、客观公正;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关键环节,需要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科学探究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
设计一系列简单的科学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操作,体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的全过程。
教师需在一旁给予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或观察记录,分享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加深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的理解。
最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

复习 提问 (fùxí)
1、上节课我们学习那四位(sìwèi)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 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2、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第五页,共十五页。
第六页,共十五页。
响尾蛇是
一种毒蛇。 长约2米。身 体呈绿黄色, 具有菱形(línɡ xínɡ)黑褐色斑。 尾端有角质 环,运动时 能发出声音, 故称为响尾 蛇。分布于 北美洲。南 美洲也有近 似种。
第十五页,共十五页。
关于如何研究生物学的问题,教材强调实验法是现 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材提供了一个供学生阅 读的材料,这个材料以引人入胜的文字引发学生的兴 趣,现提出(tíchū)问题,再围绕这个问题收集资料信息, 做出假设,然后再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实 施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生通过阅读和讨 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过程。
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过程。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zhī nénɡ)感受可见光,而不能 看清物体.。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3、响尾蛇的舌能 感受空气中的气味.。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7 得出结论
Image
12/12/2021
第2节 生物学研究(yánjiū)的基本方法
(第1课时)
第一页,共十五页。
1、知识:
教学 目 (jiāo xué) 标
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2、能力:
(1)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fāngfǎ)。
(2)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 讨论 (xuésheng)
1.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课前预习◆学习观察与实验1.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和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这些方法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2.观察需要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如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用或。
3.实验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等资料,是科学假设、形成的实践基础。
◆学习使用显微镜4.使用显微镜通常分为五个步骤:①②③④⑤5.在对生物的观察和研究中常用的玻片标本是、、和。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6.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控制的单一变量是,其他的条件都应保持,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
二、随堂演练()1.五个学生使用显微镜:①甲生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②乙生观察细胞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③丙生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④丁生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⑤成生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物镜期望能看到细胞,上述学生操作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丁C.乙、丁、戊D.乙、戊()2.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观察显微镜,调整时应用什么样的反光镜及光圈?A.平面镜、大光圈B.平面镜、小光圈C.凹面镜、大光圈D.凹面镜、小光圈()3.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得出了水温的变化与金鱼呼吸次数的关系。
这是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步?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得出结论D.制定计划()4.在显微镜底下观察,若要看清被观察物的左方,请问载玻片应往哪个方向移动?A.左方B.右方C.上方D.下方()5.在“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实验中,我们需要将植物插入液体中一段时间,下列液体适合用于本实验的是A.清水B.盐(氯化钠)水C.葡萄糖水D.滴加红墨水的清水()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7.(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观察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No 过分析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9.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jiǎshè)出现矛
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děnɡ liànɡ)清水;
②如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20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因素是
。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死空亡,气乙(kō烧ngq杯ì) 中的孑孓正常生活。
课前预习
一、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
1. 实验法 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发现并提出问;题(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
作出;假设
(4) 设计(shèjì)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shíyàn)并记录;
(6)
;(7)
分析实验(shíyàn)现象
5.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 )
A.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
B. 所有的变量都应相同
C. 实验变量不相同,其他变量相同
D. 实验变量相同,其他变量不相同
2021/12/12
第七页,共二十页。
6.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
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D
A. 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 实验法C
D. 分类法
2021/12/12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15.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
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草地(cǎodì)和树林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开始枯萎时的平均天数。实验结果及结论:
Ⅰ.若花开始枯萎时的天数是A组
(填“大于”“小于”或
交流
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小组不一致,分析原因
易错点拨 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其他 条件都相同且适宜。
知识点1
知识点2
【例3】 (2016·广东揭阳中考模拟)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这一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首先应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再制订实验计划 B.要根据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C.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温度、湿度、光照都应作为实验变量进行 设计 D.做完实验后,要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 同且适宜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 结果的可能。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时,只能 将光设计为实验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答案 C
知识点1
知识点2
2.生物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除了实验法以外,进行生物学研究还有其他许多方法,例如观察 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1 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辨析 【例1】 (2017·河北保定月考)水杉是世界珍稀植物,有“活化石” 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 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科学家想要知道目前水杉的 确切数量,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解析 只能通过实地调查,才能知道目前水杉的确切数量。 答案 C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
解析 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主要采用的方法
是调查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互动课堂理解
【例题】 以下是某同学为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而进行的实验设 计,符合要求的是( )
A.甲组用弱光照射(zhàoshè),乙组用强光照射 B.甲组光照时间长,乙组光照时间短 C.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中,乙组置于适温环境中 D.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 解析:探究的内容是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由此可知变量是温度,只有C项 符合。A项的变量是光照强度;B项的变量是光照时间;D项的变量是水分。 答案:C
殖(fánzhí)跟
有关。
(2)为了进一步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
是。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1
2
3
4
5
6
轻松尝试应用
答案: (1)空气 (2)将同等干燥的茶叶分成两等份,并将一份(yī fèn)用水湿润,将两份茶叶
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比较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现象,这是因为霉菌能 从茶叶中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bùduàn)生长 与繁殖。
(1)某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
验:把A、B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对照,通过实验可得出霉菌的生长与繁
4.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
可以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注意实验的每细微环节。
第四页,共十四页。
互动课堂理解
怎样设计对照实验? 1.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 实验现象(xiànxiàng)→得出结论。 2.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 进行。在实验设计中,除了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②单一变量原则: 除了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
(目的:保证变量唯一)
③重复性原则: 在同样条件下重复试验,或在一次性试验中增加
实验对象的数量(目的:避免偶然性)
简阳中学 郑 静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B)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分析实验现象④制定计 划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得出结论 ⑦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 息
学
研
究
的
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征
其
他
方
法
简阳中学 郑 静
精讲简评
生
物 学
文献法
研
究
的
其 运用已有文献查找有用资料
他
方
法
简阳中学 郑 静
精讲简评
1.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
分析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D.实验结论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
得出结论: 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简阳中学 郑 静
生
物 学
观察法
研
究 的 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摄食
其
他
方
法
简阳中学 郑 静
精讲简评
生 物
学 调查法
研 究 的 北江河里有多少 其 种生物 他 方 法
简阳中学 郑 静
精讲简评
生
物
学 分类法
研
究 的
林奈的生物分类
其
他
方
法
简阳中学 郑 静
精讲简评
生
物 比较法
简阳中学 郑 静
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信息
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 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 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 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 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 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 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 追踪行为.
做出假设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请观看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 (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热爱大自然。
课前复习
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 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哈 维
沃森和克里克
生物分类系统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血液循环
新课导入
• • • • • • • 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 、实验 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学事实,然后在各种科 学事实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再寻找事实产生 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其 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 验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 认真阅读课本的材料:(响尾蛇捕食老鼠例子)
二、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围绕着你组提出的问题,请你们到图书 馆或网络上查找有关鼠妇的一些资料信息。 再将你们查找的有关信息扼要地记录在下来。
鼠妇又称“潮虫”, 在南方也叫“西瓜 虫”,属甲壳纲, 潮虫科。它的身体 为长椭圆形,略呈 扁平,灰褐色或黑 色。
三、做出假设
根据这些信息资料,针对你们提出的问 题,请做出尝试性的解释,这就是假设。你 们的假设是:鼠妇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 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如果不一致,你们应该怎么办? 重新设置实验方案,重复多次实验,认真观察、 总结实验结果
联系实际
请你分析
有一个研究小组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 素时,提出“鼠妇怕光,它们喜欢黑暗的环境” 的假设。这个小组创造了一半有光,一半黑暗的 实验环境,鼠妇可以在这两种环境中自由无障碍 地通过。实验中共有10只鼠妇,每隔5分钟,记录 鼠妇分布在亮处和暗处的数目,共记录了三次。 实验数据统计表明,在亮处分布的鼠妇共21次, 在暗处分布的鼠妇共9次。显然,这个实验结果无 法证明他们的假设。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授课者:罗定市新乐中学 陈少强
内容提要
• • • • • • 教学目标 课前复习 新课导入 响尾蛇资料 问题讨论 资料信息 • • • • • • 做出假设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讨论 实验法研究步骤 鼠妇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运用表格记录分析数据。 能力方面: 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技巧以及使学生在实 验中增强探究能力和运用表格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响尾蛇资料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 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 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分布于北美洲。南 美洲也有近似种。
响尾蛇图片
问题讨论
•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 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 毒液注入猎物体内, 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 而是放猎物逃走,过 一段时间后,响尾蛇 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 请大家想一想,响尾 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 记追寻猎物的呢?
1 发 现 并 提 出 问 题
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设 的 4个信息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 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 验 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 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猎物的呢? 过的老鼠?
7 得 出 结 论
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6 3 作 出 假 设 分 析 实 验 现 象
• 生活环境: • 花盆下面、下水道 口处、拖布,石头 底下以及腐烂的木 桩等阴暗潮湿处。
四、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并记录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左边 (有光) 右边 (遮光)
五、实施实验并记录
(光对鼠妇生活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响)左边 (有光) 右边 (遮光)
5 4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实 施 实 验 并 记 录
鼠妇实验探究
• 按老师的要求,在你生活的小区或校园中 寻找并捕捉鼠妇。捕捉鼠妇时,你发现的 鼠妇生活在 阴暗、潮湿的 环境中,这种环境 的突出特点是 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 。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请你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用短句 准确表述出你们所提出的问题。你们小组提 如:鼠妇生活环境怎样? 出的问题是: 。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未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科 学 家 的 实 验
被蛇 咬过 的死 老鼠
实验1
A
B
科 学 家 的 实 验
没有 被蛇 咬过 的死 老鼠
实验2
A
B
实验讨论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为 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老 鼠? 根据以上实验讨论:
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先放 收集阅读与响尾蛇有关 实验法研究步骤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 科学家进行 2个对照实 猎物逃走,后去追获和吞食猎物, 科学家设计 2个对照实
3分钟后
五、实施实验并记录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左边 (有光) 右边 (遮光)
6分钟后
五、实施实验并记录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左边 (有光) 右边 (遮光)
9分钟后
六、分析实验现象
分析你们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实验结果 与你们的假设一致吗?
七、得出结论
1、如果一致,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