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资源的整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
![浅谈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3fcf3c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1.png)
浅谈景观设计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对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观设计对人们的生活品质、格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现在很多景观设计由于是照搬照抄而过于单调、死板,没有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景观设计没有地方文化底蕴。
因此,要想造就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景观设计思路,将地方文化特色及风俗习惯融入其中。
以下是笔者总结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标签:景观设计地方文化融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现在很多景观设计死板、单调,没有生机,其主要原因是景观设计没有地方文化底蕴。
尤其是,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支撑在景观背后的文化根源;注重从感官上取悦民众,过多的强调现代技术及高档材料的运用,而忽视景观给予人们情感与精神上层面的感受。
这样的景观设计显然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脱离地方文化底蕴的景观设计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要想创造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优秀景观作品,设计师们应该从场地本身出发,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将其特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1 地方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地方文化是指当地人们在当地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并不断沉淀下来的精华,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当地人们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升华。
它包含地方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艺术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
园林景观本来就应该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的实体,它更能体现当地人们的审美观、生活习性、思想意识、精神需求等。
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应不同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紧密结合。
2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思路2.1 注重“形、神” 相结合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园林景观的形式、形态,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设计,首先在形式上就应该地方化。
尽管构成园林景观的要素不外乎水体、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等,但是不同的景观设计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这都与当地的人们的审美取向、文化风俗等密切相关。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利用方案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利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56bd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9.png)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利用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
然而,许多地方的文化旅游资源存在分散、单一利用等问题,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利用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方案内容1.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在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之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地方的独特文化特色。
通过调研和文化资源丰富性评估,确定每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元素,包括传统习俗、民俗艺术、历史遗迹等。
这有助于明确资源整合的方向和目标。
2. 构建合作网络为了更好地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文化机构等应建立紧密的合作网络。
通过合作,可以共同开展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
同时,还可以建立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各方的合作效益。
3. 创意设计旅游线路基于各地文化特色和资源的整合,设计创意的文化旅游线路。
线路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入科技手段,比如增加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4. 加强宣传推广在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宣传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各种渠道,如旅游网站、社交媒体、地方活动等,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
通过精美的宣传图片、生动的文字描述,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并踏足这些地方,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5. 探索新型文化旅游业态除了传统的文化旅游形式,还可以积极探索新型的文化旅游业态。
比如文化旅游+农业、文化旅游+体验活动等,将文化元素与其他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旅游产品。
这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方案目标通过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方案,期望实现以下目标:1. 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2. 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3.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4. 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提升地方形象和品牌价值。
旅游规划中文化与景区管理的整合与发展
![旅游规划中文化与景区管理的整合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8a961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0.png)
旅游规划中文化与景区管理的整合与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始注重将文化与景区管理相整合,拓展旅游市场。
那么,旅游规划中如何整合文化和景区管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呢?一、整合文化与景区管理,展现地域特色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景点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展现地理特点的重要窗口。
为了更好地推广旅游景点,需要整合当地文化和景区管理,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特色。
例如,在山西省,黄河、五台山等景区在整合文化和景区管理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尝试。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利用地区独特的地质、水文、植被、动物等资源,并结合中国黄河文化、民俗文化等,打造出了重流险滩、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等一系列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二、为游客提供更为全面的旅游服务整合文化和景区管理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为全面的旅游服务。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网点的景区,可以优势互补,用文化属性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而景区管理则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旅游景区已经开始尝试在旅游规划中整合文化和景区管理。
在湖南,凤凰古城整合了管理和文化,不仅创新了印象凤凰演出,还增设了管家服务、地道小吃餐饮、皇家定制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服务项目,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体验。
另外,文化和艺术表演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整合文化与景区管理,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整合文化和景区管理的同时,也正在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扩张,景区的规模和游客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拥挤、环境污染、贸易侵权等。
景区管理方可以利用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控措施,降低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景区的基础上,提高景区的质量和效益。
例如,在桂林,阳朔杨堤美食文化景区就制定了一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规划游客的游览路线,保持景区的整洁卫生和环境质量,力争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旅游业中的文化资源利用研究
![旅游业中的文化资源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bbdc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f.png)
旅游业中的文化资源利用研究导言: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具有重要文化、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古遗址、传统村落、文物标志等。
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一、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价值1.保护和传承文化: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旅游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旅游的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例如,世界遗产的旅游项目可以保护和传承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而文化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民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2.旅游收入的增加:文化旅游业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旅游者通常会购买纪念品、进食和住宿等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居民和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文化旅游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别的旅游形式的几倍。
3.人文交流与增进国际友谊:文化旅游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进国际之间的友谊。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这对于推动全球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状况分析尽管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1.行政管理不顺应: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但有时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力,行政管理出现问题,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缺乏专业指导: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有些地方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导致文化旅游的开发效果不佳。
3.不平衡发展:在游客资源分布上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知名景点过度开发,而其他地区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资源过度开发:由于对旅游收益的垂涎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些地方对文化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的破坏和利用的不可持续。
论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清明上河园为例
![论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清明上河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9812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5.png)
论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清明上河园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性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并以清明上河园为例,深入分析其成功运用民俗文化的策略与实践。
本文将概述民俗文化资源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价值,阐述其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着,通过对清明上河园的深入剖析,揭示其如何将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本文还将分析清明上河园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的做法,探讨其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对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以期为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民俗文化资源概述民俗文化是特定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的文化现象。
它涵盖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故事、歌谣、舞蹈、手工艺、节庆活动、风俗习惯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这些资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的机会,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民俗文化资源成为了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以清明上河园为例,这座以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就充分运用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园内不仅再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现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还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表演、手工艺展示和节庆活动,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宋代的民俗文化魅力。
这种将历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做法,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创意设计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
![文化创意设计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ac987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a.png)
文化创意设计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产业的一种新兴形式,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本文将从文化创意设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入手,探讨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文化创意设计对于旅游业的意义旅游业是一种基于文化的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文化创意设计是将文化具象化、形象化的产物,是实现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有效手段。
因此,文化创意设计在旅游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文化创意设计能够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在旅游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旅游产品琳琅满目。
而文化创意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产品设计手段,能够为旅游产品赋予个性化、文化化特征,从而在市场上形成有别于其他产品的竞争优势。
其次,文化创意设计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是指旅游产品超过生产成本的价值,是消费者愿意为之多付出一些费用的因素。
而文化创意设计能够使旅游产品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对旅游产业的增值和提升。
再次,文化创意设计能够带动旅游消费。
文化创意设计的特色和个性化设计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导游客进行消费。
文化创意设计所带来的独特体验,能够使游客对旅游产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回头购买的意愿。
二、文化创意设计在旅游业中的具体应用文化创意设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千姿百态,以下仅列举几种较为典型的应用方式。
1.主题公园建设主题公园可以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实现文化封装,为游客提供一种感性、互动的文化体验。
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就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花木兰》、《小鹿斑比》等经典IP,将中国元素与全球文化交融,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
2.文化小镇建设文化小镇是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依托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深度开发的独特性。
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可以将文化小镇打造成为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互动性体验场所,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交流,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常用方法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ab2ee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a.png)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常用方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将文化资源作为主要开发对象。
文化旅游是一种旨在促进旅游和文化交流的旅游形式,其核心是利用文化资源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增值效果。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旅游业采用了许多常用的方法。
1. 文化主题旅游开发文化主题旅游是一种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点的开发方式。
这种开发方式注重将文化特色与旅游项目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
比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主题旅游,如中国东方明珠电视塔、世博园。
2. 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是一种将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方式。
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利用,可以将其变成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比如,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3. 科技与文化的结合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将科技与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旅游开发方式。
通过利用一些先进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将文化元素呈现在游客面前,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比如,大规模文化表演——印度塔姆巴鲁姆音乐节,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4. 形成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文化旅游品牌是一种将特色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开发方式。
通过对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整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品牌,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比如,四川“熊猫之乡”旅游品牌,利用四川大熊猫作为文化元素,打造了一个以熊猫为主题的旅游品牌。
总之,通过以上常用的文化资源开发方法,可以为旅游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
同时,这也需要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文化保护,避免对文化资源的破坏和利用不当。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13cc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1.png)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现,更是城市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体现。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和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为城市营造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环境。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还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美学和人文内涵。
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建筑风格、园林设计、文化符号、民俗习俗等,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应用。
传统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古代建筑中的斗拱、雕梁画栋、斗拱、琉璃瓦等传统元素都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城市建筑中,既可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可以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
传统园林设计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古代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廊亭、小桥流水等元素都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到城市公园、广场、景区等场所,打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符号和民俗习俗也可以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亮点。
比如在城市街道、广场等场所设置传统文化的雕塑、壁画、标识等,可以让人们在行走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节日庆典等活动中,展示传统的民俗习俗,让市民和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和魅力。
通过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打造出具有时代感和传统风格并存的城市景观,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城市更具特色,还可以让人们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9bed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a.png)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园林文化元素,如汉唐园林的构造、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等,都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内涵,更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一、汉唐园林的构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汉唐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其构造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汉唐园林强调均衡和对称,注重园中建筑和自然景物的相互配合,追求整体布局的和谐美。
这种构造特点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植物配置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打造出具有汉唐园林特色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带来一种回归自然、高雅淡泊的心境体验。
宋元园林以其精湛的造园技艺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其造园技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宋元园林注重造园的技艺和技术,对于植物的利用、石材的利用、水景的利用、园林小品的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将园林景观打造得更加精致、细腻、富有意境,并且提升了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和观赏性。
明清园林注重观景体验,追求情景的变幻和景致的险峻。
其观赏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明清园林通过布局的设计和景观的设置,引导人们通过桥、亭、廊、岛等园林构筑物,体验不同的景观场景。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通过构筑物的设置和景观的调配,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多样、丰富、具有参与性的园林观赏体验。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3832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1.png)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其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传达文化和历史的内涵,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景观的内涵,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1. 传承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
园林景观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
2. 提升景观品位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品位和内涵,使其不仅仅是一个花园或者公园,更像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艺术空间。
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园林景观的设计在美学意义上可以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们带来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
3. 增加景观的独特性在现代城市中,各种园林景观层出不穷,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设计师们的一大挑战。
而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独特性和特色,与众不同,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和品味。
1. 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园林景观的灵魂所在。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常常被应用于园林建筑的设计中,比如古典的亭台楼阁、长廊走廊、假山水池等传统建筑元素被赋予现代设计理念,既保留了传统的美感,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便利和实用性,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韵味。
2. 艺术雕塑艺术雕塑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装饰品,其设计不仅要符合景观整体的风格,更要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会使用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元素来设计雕塑,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故事性,吸引人们的目光和兴趣。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70c04a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a.png)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一、背景介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指针对一个地区或景点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整合,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本文将从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开发和整合的意义以及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具有文化遗产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等特征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相关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它包括但不限于世界遗产、历史古迹、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
开发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繁荣。
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1. 经济发展通过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商品,从而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推动产业升级。
2. 文化传承文化旅游资源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通过开发与整合,可以使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推动地方的文化繁荣,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
3. 区域形象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能够增加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其形象和吸引力。
地区形象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如商业、投资等。
四、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方法与策略1. 资源调查与评估首先,需对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类型、数量、特点以及潜在的价值。
这有助于确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整合策略。
2. 规划设计根据资源的特点和整合目标,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开发和整合的蓝图。
规划应包括资源的分布、利用方式、旅游路线的设计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等方面。
3. 合作与整合在整合过程中需要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协调,包括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旅游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益。
4. 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环节。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线上线下媒体宣传、旅游展会、推介会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提升地区的知名度。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7626077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9.png)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我国著名的山水风景区之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在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等方面,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要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现状1.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列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一处稀有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这里的独特自然景观是其最大的旅游资源。
同时,张家界还有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文化遗产,如天子山区的民俗文化、宝峰湖的浪漫文化、永定河的古建筑文化等,这些是张家界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
2.文化活动与旅游活动的交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举办多项文化活动,如新年灯会、春节庙会、千人草地音乐会等等,有一定的宣传效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景区提供了许多的商业机会,比如摊位、美食摊等等,进一步推动了景区的发展。
3.景区服务体系的升级与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不断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推广旅游商品及旅游线路等措施来增加游客满意度。
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形式的特色纪念品,包括景区限定版的明信片、手办、各式文创商品以及周边景点通票等等,这些纪念品不仅能够记录旅游的经验,也为张家界的旅游形象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思路1.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通过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文化”的模式在区内外推广本土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例如,开发本地生产的特色手工艺品,同时设立制作体验馆,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过程,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这种互动模式会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2.整合目的地旅游资源对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来说,旅游与文化资源并不止于公园内的景观,如天门山玻璃栈道的关键词是“惊险刺激”,则地铁、索道以及上山环线等无不是游客在前往此地景区途中会经过并选择性的游玩的旅游资源,其深度融合的效果将更好。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c1a0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f.png)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创作。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与地方环境和风俗习惯相联系的独特文化形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可以使景观更具特色,更具有人文价值。
接下来,我将从园林景观中的水、石、植物等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水的运用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各地区的水文化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以体现。
比如,南方广东的水文化非常强烈,广东古园林中的水景、亭台楼阁一般会采用建筑增水的方式来丰富景观,而北方则多使用天然水。
另外,有些地方将水建筑与实用功能融为一体,比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万寿山、长江三峡的水文化等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可以根据当地习惯,往水中加入特定的物品,如亭、楼、岛等,在水中形成巧妙的连线或遮挡,以便让游人在欣赏水景的同时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石是园林景观制作的常用材料之一,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均对园林石的选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不同地方的石文化也各有独特的风格。
例如,江南园林的“山、石、水”三大要素中,石头的来源以太湖石最为普遍。
而斐济的日本公园采用园林石和自然石来进行景观设计。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和几何特征选择石材。
同时,可以运用当地的文化特征,像与文化有关的雕刻结构,来表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导致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为园林景观的植物选择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不同地域文化内的植物也千差万别,如福建园林利用特殊的植物资源,用橡树、古龙树和各种竹类植物来园林中进行景观布局,重点表现出南方物的情趣和偏爱;广西园林则将桂花作为主要绿化植物,以表达一种特定的艺术气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当地的植物特点可以体现出本土的文化风情,并表达设计者对地方文化保护和继承的态度。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象征性的植物来体现地方特色,如昆明的牡丹、赣南的茶文化等等。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常用方法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44e3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f.png)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常用方法文化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有效地开发文化资源能够为旅游业注入强大的活力,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常用方法。
一、主题公园模式主题公园是将特定的文化主题通过创意设计和现代科技手段展现出来的旅游形式。
例如,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公园,通过重现古代建筑、生活场景、文化活动等,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魅力。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集中展示文化元素,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丰富的体验。
同时,通过游乐设施、表演活动等增加互动性和娱乐性,吸引不同年龄段的游客。
然而,建设和运营主题公园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并且要不断创新和更新内容,以保持游客的新鲜感。
二、文化节庆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是开发文化资源的有效方式。
比如传统的民俗节日、文化艺术展览、音乐节等。
这些活动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气,吸引游客前来参与。
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可以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也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促进文化交流。
但要注意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确保活动的质量和安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三、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将分散的文化资源串联成旅游线路,能够为游客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文化体验。
比如设计一条历史文化之旅,将多个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景点连接起来。
在设计旅游线路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兴趣,合理安排行程,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
同时,要注重线路的特色和差异化,避免与其他线路的同质化竞争。
四、文化演艺产品以当地的文化为素材,创作具有特色的演艺产品,如舞台剧、实景演出等。
通过精彩的表演,生动地展现文化内涵,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成功的文化演艺产品不仅能够增加旅游的吸引力,还能够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促进旅游消费。
但要注重演艺内容的创新和质量,以及舞台效果的打造。
五、文化体验式旅游让游客亲身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体验、农家生活体验等。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ab370cbed5b9f3f90f1cb8.png)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叶媚来源:《艺术科技》2012年第04期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内容包含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
代表传统文化精神与内涵的丰富多彩的各种艺术形式即是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精神层面,她以更多的可观形态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表现越来越多地突出在城市景观设计当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城市景观;元素;设计;应用1传统文化与城市景观设计概述1.1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和形态可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包罗万象,既有具象形态也有抽象形态。
传统文化元素的种类在这个新新的时代,挖掘和创新已成为必然。
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深入的透析,通过抽丝剥茧的方法,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听觉形态、视觉形态、触觉形态甚至嗅觉形态等全方位的感官形态出发,来发掘更贴近更能融入现代的传统文化元素。
1.2城市景观设计的范畴1.2.1景观概念景观的原意是自然和开放广阔的景色,该定义类似于风景。
19世纪初,景观一词开始作为一个专业名词,专指开放而广阔的自然景色。
在城市化日益蔓延的今天,人们的生存环境大多被人工环境包围,社会对于景观的定义也在日新月异,因此景观设计亦是一门动态的学科。
1.2.2城市景观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城市景观包含了天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属于人文景观范畴。
城市的整体环境由人工和自然景观相互补充相互呼应。
城市景观还包含了“城市环境”、“城市生活”、“城市意象”三方面,所谓“观”就是对外界事物的审美感受,城市景观最为重要的谁会属性则是城市的文化特征。
(1)城市小品景观。
小品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文化形象。
小品文化最初起源于我国古典园林中的赏石文化,发展至今,景观小品种类各样,形式丰富。
景观小品的盛行也带来了大批生产的泛滥:造型粗糙无美感、质地低劣、体量失衡,导致与环境不相容,也无法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最终将与城市文化向悖。
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
![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e0077e5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c.png)
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公园的建设中,如何将文化创意融入景观设计,既能提升公园的艺术价值,又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文化创意融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1. 背景与意义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人们休闲娱乐的功能,更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园的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绿化和休闲功能,而是逐渐向文化创意领域延伸。
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不仅可以丰富公园的内涵,还可以提升公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吸引力,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文化创意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在公园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民俗活动等,通过雕塑、园林景观等形式展示城市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使公园成为历史文化的活化载体。
(2)艺术品与景观融合:将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公园的艺术氛围,还可以为市民提供艺术欣赏的场所,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3)文学与诗意的表达:通过在公园中设置文学雕塑、诗意标语等,将文学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浪漫、诗意的氛围,为人们提供一个静心思考、品味文学的空间。
3. 成功案例与启示(1)纽约中央公园:作为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如文学雕塑、历史建筑等,成为了纽约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舞台。
(2)巴塞罗那公园:巴塞罗那的格拉西亚公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饰而闻名于世,公园中的建筑、雕塑等艺术品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展现了西班牙文化的独特魅力。
4. 展望与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园景观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打造更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空间,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21文旅景区规划中资源整合重点
![21文旅景区规划中资源整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63f6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f.png)
文旅景区规划中的资源整合一、自然资源整合在文旅景区规划中,自然资源是基础要素。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整合,实现其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平衡。
根据景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自然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其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
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资源是文旅景区的核心吸引力。
通过对历史、民俗、艺术等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合,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尊重和传承文化遗产,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
三、产业资源整合文旅景区的发展需要与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形成产业链条。
通过与农业、林业、渔业、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引导产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品牌资源整合品牌资源是文旅景区的重要资产。
通过品牌资源的整合,强化景区品牌形象和特色,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定位,统一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同时,加强品牌传播和推广,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五、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是文旅景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
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同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景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营销资源整合营销资源是文旅景区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营销资源的整合,实现景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构建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和平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加强营销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提高营销投入的回报率。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景区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e21e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4.png)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来讲,不仅是一种自然属性,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为当地经济带来不少的收益。
本文将从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如何开发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如何保护旅游文化资源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是一种以人文景观、人文传统、文化历史和文化产业为旅游内容的旅游方式。
它除了提供消费者普通旅游需要之外,更具有文化观赏、文化体验、文化传承和文化体验的特点。
二、文化旅游的资源特点文化旅游的资源与自然旅游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文化旅游资源是具有独特性和独特意义的。
2.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长的历史和较深的文化积淀,是一种历经时间考验的沉淀。
3.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文化体验。
4.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文化遗产、人文景观、文化传统等等。
三、如何开发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1.建立旅游文化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旅游文化的品牌形象非常重要,具有极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和市场竞争优势。
要想建立品牌形象需要在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宣传推广、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2.优化旅游资源的开放环境要想发展旅游业,就需要提高旅游业的投入,优化旅游环境,建立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游客愿意来到旅游目的地消费。
3.开发旅游新产品通过开发具有特色和特点的旅游新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目的地消费。
对于文化旅游,可以发掘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比如京剧、大佛寺庙会等等。
4.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文化旅游产业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就是文化本身。
所以,要提高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深度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发掘文化涵义。
只有让游客深度体验文化,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如何保护旅游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管理是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
在保护旅游文化资源时,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对于旅游资源,需要深入了解它的特点和相关信息,以便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
景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与再利用
![景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与再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0297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5.png)
景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与再利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面临着拆除、改建甚至消失的风险。
然而,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景观设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合理地融入历史元素,以实现保护与再利用的最佳平衡。
1. 历史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历史保护与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有力载体。
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和历史,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历史的平台。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历史,将历史元素有机地融入设计中,使其在现代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2. 历史保护的方法与策略为了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和策略可以采用:(1)修复与保护:对于历史建筑,应尽可能修复并保护其原有风貌。
这需要专业的修缮技术和合适的材料,以确保修复后的建筑既具有历史特色,又符合现代的使用需求。
(2)复原与重建:对于已经严重破损或毁坏的历史建筑,可以通过复原与重建的方式,恢复它们的原貌。
这需要参考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确保复原后的建筑与其历史原貌一致。
(3)转换与再利用:对于一些不再适用于现代使用需求的历史建筑,可以考虑进行功能转换和再利用。
例如,将古老的仓库改建成艺术展览馆,或将废弃的工厂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
这样不仅能延续历史,还能产生新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3. 合理融入历史元素的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融入历史元素是实现历史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式:(1)保留与植入:对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尽量保留其原有的外观和结构,并在设计中植入新的功能。
比如,在古老的街区中保留原有的建筑,但在内部进行改造,打造成为时尚的商业街。
(2)与环境对话:景观设计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对话,使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在外观、造型、比例等方面保持一致。
文化旅游设计方案
![文化旅游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ac5f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a.png)
文化旅游设计方案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为旅游业增加多样化的吸引力以及为当地经济和文化带来发展。
对于文化旅游的设计方案,必须了解目标游客的需求、文化资源和当地的社会文化现状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文化旅游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以及如何在旅游设计方案中考虑文化及社会因素。
一、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在文化旅游设计方案中,文化资源的整合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文化资源可以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节庆和民俗文化等。
在整合文化资源时,必须首先了解当地的文化现状,了解文化资源的特点,以及游客的文化需求。
其次,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基本的评估,确认资源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于需要完善的文化资源,必须通过设计方案来改善或重建,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二、目标游客的需求分析与游客体验设计在设计文化旅游方案中,需要重视目标游客的需求。
游客的需求包括游客的文化背景、旅游目的以及游客对旅游体验的期望。
游客体验设计是文化旅游方案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线上与线下的交互、互动与体验,以及游客与景区、城市之间的关系。
旅游体验设计需要关注游客的感受,开发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特色景点、深度旅游方案、专业的向导服务等。
此外,游客体验设计还要考虑游客安全、便捷、舒适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尽量为游客提供更良好的旅游体验。
三、参与式旅游的推广与发展参与式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旅游方式。
它不仅仅是游客的旅游消费,更加强调游客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参与式旅游可以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种形式的参与,例如制作文化艺术品、品尝当地美食、学习特殊技能等活动。
在文化旅游设计方案中,推广和发展参与式旅游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提高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
四、本地文化和社会因素考虑在文化旅游设计方案中,必须考虑到本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包括宗教信仰、政治氛围、经济状况、旅游产业情况、社会福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文化资源的整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参与自然、人文审美需求的增加,旅游景观设计在挖掘、整合景区的文化资源方面,应该有更高要求。
其中文学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资源的整合对于提升区域旅游景观的文化审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资源整合;文学;旅游景观一、文化历史资源整合之文学资源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是支撑景点的核心竞争力。
文字是让受众理解地域文化、扩展景观点的游览内容最直接的方式。
常见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有古建匾额、对联、题字,现代景观装置、雕塑等作品上的说明标示性文字,或将文字直接赋予各类景观小品之上。
其应用以直述居多,识读性强。
本文所举的松潘县松州古城景区城墙上的汉唐边塞诗长廊即是在文化资源的整合应用上采取直述文学作品的方式创作的景观节点。
二、文化资源的整合应用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业、基础建设发展较快,旅游投资持续增长,各类旅游景观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开发。
在参与旅游规划、景观设计项目实践中,感受到文化因素在规划与设计中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甚至成为核心竞争因素,是展开设计的依据。
许多遗址类旅游景点直观再现历史场景,对其历史、文化的挖掘重视程度高,还原历史的脉络明晰,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保留,成为成功景点的案例比比皆是。
部分新开发景区,对其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工作仍有进一步细化、深化的空间。
三、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据阿坝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12月旅游经济运行情况信息显示,"2014年1-12月,阿坝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7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74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同期分别增长25.62%和24.06%。
"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而其文学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资源的整合对于提升区域旅游景观的文化审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四川阿坝松潘县境内,地处边陲的松州古城,1992年被列入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整个川西北高原唯一一座兼具军事戍边和汉唐文化的高原古城。
汉唐边塞诗长廊为松州古城景区的一部分,作为新开发的景点,目前已经完成了古城墙上有关项目的开发与打造。
位于松州古城北门广场的"汉藏和亲"雕塑,文化背景为公元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未允,遂攻打唐边防重镇松州,即松州之战。
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吐蕃大相禄东赞入唐再次求婚,太宗许,终于娶文成公主,与唐联姻[1]56-57。
公主入吐蕃途中,凝视昔日战场,感慨道:"兴师相戕罪也,余将和睦唐蕃。
"其景观节点与松潘古城文化资源一脉相承,能与游人产生共鸣。
可见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开发旅游景区的基本依据。
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位于几经修建的松州古城城墙上,是文学美学价值体现在旅游景观设计中较为直接的案例之一。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诗人、文学家描绘边塞之壮美辽阔,征人之离愁别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
曾客居松州的杜甫,心系边防军事重镇松州,就曾写下《西山三首》等不少边塞诗歌名篇。
松潘县为藏、羌、回、汉聚居区,据《松潘县志》记载:松潘,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
蜀山氏(蚕丛氏)立国后为蜀国领地。
夏禹时期,分天下为九州,松潘为梁州西北境。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松州(治所在今松潘县进安镇)、扶州,隶松州都督,领嘉诚(治地同州)、交川、平康、盐泉4县[2]80。
从政区、建置上看,自唐起置松州、松州都督府。
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正是取汉唐边塞诗作为整合范围,设计手法以直述文学作品的设计形式,在游客行走于城墙时作为体量较小的景观节点进行欣赏,设计手法较为单一,但直述诗歌的手法使得诗词可读性较强。
诗中多处出现的"羌笛"鲜明地勾勒出边塞的主题,提升了对松州古城作为昔日边塞军事要镇历史的感性认知。
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在汉唐边塞诗的整合范围内,所选诗歌内容十分丰富。
有描绘将士的满怀豪情与西北壮丽风光的――"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也有描绘边塞动人春光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共有37组雕塑小品,所整合的诗歌有36首。
其选用的边塞诗描写背景地点有杜甫的《野望》,写道:"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这"三城",便包括松州,今四川松潘县,紧扣景区所在地域。
也有描写在西安咸阳送别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还有描绘内蒙古自治区北部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如图3汉唐边塞诗长廊之《敕勒歌》,出现将"敕勒川,阴山下"错制作为"敕勒川,山阴下",阴山为山脉名称,此为失误。
其制作、甄选及文化资源整合工作尚可更加细致。
>参考文献:[1] 松潘县志编纂委员会.松潘县志 [Z].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2 合理安排,统一规划整个旅游景区的主题要有统一性和逻辑性,景区与景点之间的大小主题要体现总与分的逻辑关系,即在大主题的统一下有细分主题,其主题内容与表达形式必须统一于大主题之内,且大小主题的文化特点都能体现整个旅游景区的风貌。
其次,主题的选择和确立必须综合地考虑景区所在地范围以外的周边地区旅游的开发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旅游产品定位,确立具有鲜明特色与个性的主题文化。
对于旅游景区环境的构建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将每个分景点设计纳入到整体空间环境设计中来,使构成景观的元素与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环境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
这方面可以借鉴企业CI理论,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的主题文化进行包装。
(1)VI系统设计VI 全称Visual Identity,即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对于旅游景区的VI视觉识别系统规划,主要表现在景区的主题理念与视觉传达的协调性,即造型与材料的统一性、颜色的一致性、风格的一致性等。
通过旅游景区的VI设计,使旅游景区庞杂的系统具有更强的条理化、系统化和协调性,促使景区特色文化主题的形成,在视觉上各分景点的标识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小品、建筑以独特的造型、色彩等设计语言体现其性格与魅力,唤起人们对地域人文特色的记忆。
此外,在手工艺品、服装、饰品、门票等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包装上体现统一性,有利于品牌的形成。
(2)标志设计在景区VI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作为景区旅游形象的主要文化载体之一,是旅游景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景区主题文化的形象化、视觉化、图案化概括,具有高识别性、传播快、识记性强的特点。
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标志,只有通过深层挖掘景区的各类文化资源,提炼出景区文化的核心(即主题),然后以解构、整合的手法创作简洁明了的视觉文化符号,同社会大众见面,达到宣传景区品牌的目的。
3.3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从游客的参与性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景区规划要以游客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了解游客的动机与爱好,在审美情趣和求知欲望上下功夫,将景区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发展为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的多元化产品,使游客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人生体验和经历,并加深对景区主题文化的理解。
目前,对于旅游景区最成功且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策划节庆活动来实现游客的游憩参与性。
因为节庆活动互动性、参与性较强,同时也是最好继承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是了解景区主题文化的窗口。
根据景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可以设立具有特色的植物采摘节、观花节等;根据景区的文化资源,可以设立特色民俗文化节等。
当然节庆活动的策划与设立不是盲目性的、毫无根据的标新立异,一定要有文化的渊源,在实际运作中禁忌过于重视节庆活动的营销价值作用,而忽视其内涵的发展,例如甘肃省西和县的巧娘娘节,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泼水节等。
四、结论通过对旅游景区主题文化的包装,规划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有时代性特点的旅游产品,体现人文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对外旅游服务功能,增强景区的市场竞争力,达到传承和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的目的,使地方特色文化与环境文脉得以延续。
同时,在对一个景区主题文化的包装过程中,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过于重视商业经济开发;注重对旅游产品的文化主题内涵不断地挖掘,以保持旅游产品的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1]刘永福.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2:85-86.[2]徐晶.民族旅游文化包装创新[J].包装工程,2013(4):17-20.[3]秦学颀.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J].经济地理,2002,22(1):115-118.[4]李明伟.旅游景区提升和文化包装[N]中国旅游报,2007-05-11(7).[5]王鑫.城市CI理论对城市景观设计战略意义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