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土地资源学案8(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新人教版

土地资源一.目标表现(1)记住土地资源的利用种类。

(2)利用图会解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理解并记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其他原因。

二.预习热身阅读课本与图,完成以下填空。

1、依照土地的和及的状况,土地资源可分为等。

其中农业用地为、、、、;非农业用地是。

2、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资源总量 ______ ,而且土地利用种类_______ ,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 ____,且各样土地所占的比率_______ _,主若是、少,难以利用的土地__ __,后备土地资源______,特别是 _________的矛盾特别突出。

三.活动研究1、阅读教材与图3. 6“我国土地利用种类构成”,解析:①读出我国土地利用种类有哪几种?各样类土地所占比率?哪几种土地所占比率大?哪几种土地所占比率小?②依照上面①小题的解析,说明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③联系我国的地形平和候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简要议论我国土地资源的利害。

答:有利条件不利条件2、阅读教材内容与图3. 8“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解析: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四.牢固提升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

可利用土地:土地资源种类非农业用地:建筑、交通、内陆水域等。

难利用土地:沙漠、石山、冰川等。

特点:人均占有量,各样土地所占比率,地、地少,多,不足。

五.达标检测1、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 自然资源不可以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 自然资源开采的速度太慢D 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加2、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种类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未开发土地3、以下土地利用种类中,属于非农业用地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4、下面的表达中,哪个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A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也大。

B土地种类多,平原多,耕地、林地比率低。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土地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新课讲授: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十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阅读图3.7和3.8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比较总结出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阅读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总结我国耕地比重小,后备耕地不足。

完成活动:说出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特点。

二、地区分布不均观图3.10、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土地资源11.造成我国耕地利用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B.C.气候条件的不同D.12. 目前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指( A.沼泽和滩涂B.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D.人口多,耕地少5、世界上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国家是(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D 俄罗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一切东西都是自然资源。

B 阳光是一种自然资源 。

C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D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以下一组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土地、森林 B森林、石油 C太阳能、煤矿 D天然气、水8、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如果使用不当,会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C 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D 不能循环使用。

9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荒山、戈壁、沙漠均不是自然资源 B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许多生物资源的分布虽不均衡,但也有规律 D 目前地核中的铁、铜等元素也是自然资源10.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 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D. 受生活习惯的影响C.宜垦荒地D.13.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有关,科技水平的高低耕作制度的不同)沙漠和永久积雪冰川宜林荒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范本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新人教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3.2土地资源课题 3.2土地资源 班级审核人课题学习目标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形成原因。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知道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保护意识。

学法概述 1.首先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学习目标2.根据第一学段设计结合课本67-69页的内容完成课题学习目标一、二(将相关知识点在书上划出,并总结在综合本上)3. 根据第二学段设计结合课本69-70页的内容完成课题学习目标三(将相关知识点在书上划出,并总结在综合本上)。

4.根据第三学段设计结合课本71-74页的内容完成课题学习目标四(将相关知识点在书上划出,并总结在综合本上)学段学习内容达成目标建议使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巩固练习学段测评自我评价第一学段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的类型2.能够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一少、一多、一不足”3.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自主阅读课本67-69页,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勾画或默读。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到综合本上,再对照课本内容进行修改。

20分钟小组讨论完成课本69页活动1、3并将讨论结果书写到课本上。

1.依据和,土地资源可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

我国土地利用。

2.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

但是,由于,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于世界水平。

3.读图3.9,我国可利用的土地中草地占,林地占,耕地占,而难以利用的土地占。

由此得出“一少”是指,一多是指,一不足是指。

4.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优良合格不合格第二学段地区分布不均知道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

自主阅读课本69-70页,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勾画或默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3.2 土地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3.2 土地资源

业置是;
积 %
4、读“我国耕地利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⑴写出A、B代表的我国不同的耕地类型名称:A、 B 。

⑵AB两种耕地的分界线是,该线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和
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⑶耕地A主要的地形区平原;耕地B主要的地形区平原和
平原。

课堂总结
1.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A
B。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4)加强土地资源监测,实时掌握土地资源变化情况。
三、课堂探究
1.探究活动:分析身边的土地资源利用实例,探讨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身边的土地资源利用实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3)教师点评,总结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法。
内容逻辑关系
①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布特征
-重点知识点:土地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的空间分布特点。
-关键词:土地资源、分类、分布特征、空间分布。
-重点句: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多样,分布不均,受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
②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与存在的问题
-重点知识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利用类型及其在我国的情况;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
(2)节约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
(3)保护生态环境: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介绍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具体措施。
(1)加强立法和执法,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法规。
(2)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改善土地利用结构。
(3)教师点评,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
2.探究活动二:探讨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
(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总结有效的保护措施。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利用类型及存在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有基、本、福、宝中的土字导

学生自学教材67、68页,读
图3。

6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

感知因地制
二、地区分布不均
1。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衡
2。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地区
3.土地资源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不合理利用土地产生的后果
3。

保护措施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教师出示资料四,指导学生读图手,学生容易得出的是分布不均贴图活动降低了难度,与自然师教学生读图方法并演示。

安习.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小结: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特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思考:土那些问题,产生怎样的后果?学充。

学生阅读教材72页,找出法律为理解我国国策,安排学生针存在的问题和针对难以利用的的合理的措施。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总结强化从知识上
从方法上
从思想上
教师总结
反馈练习练习题出示习题
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教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2 土地资源导教案3.2 土地资源【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学习目标】1.经过读图,说出我领土地资源种类的组成特色、散布特色,从而总结我领土地资源的主要特色并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认识我国所面对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互相关系。

一.温故互查:(5 分钟)1.什么是自然资源?它能够分为哪两类?并举例说明。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色是什么?二.学习研究:( 20 分钟)设问导读:1.土地资源能够分为哪三类?2.农业用地包含哪些?建设用地包含哪些?难以利用的土地包含哪些?3.土地资源的组成状况是如何的?这类组成比率合理吗?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集中散布在我国的什么方向?这里属于什么干湿地域?这里是我国哪几种农业种类的主要散布区?5.我国的耕地能够分为哪两类?此中南方地域以什么为主?北方地域以什么为主?6.草地主要散布在我国的什么方向?这里属于什么干湿地域?这里是我国哪一种农业种类的主要散布区?7.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散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域?8.所以,我们能够得出我领土地资源的特色是什么呢?9.损坏土地资源的现象有哪些?10.我领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什么?自学检测:1.我领土地资源能够分为、、三大类。

2 .农业用地包含、、;建设用地包括、、;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2 土地资源导教案和。

3.我领土地资源种类,但少。

4.我国耕地集中散布在东部、区(干湿地域),此中南方耕地以为主,北方耕地以为主;草地主要散布在西部、区(干湿地域);林地则主要散布在(地形)。

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6.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三.稳固练习:(10 分钟)★1.对于我领土地资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少B.土地利用种类的比率不尽合理C.土地资源种类单调D.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要★2.我领土地资源利用的有益条件是( )A.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备D.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3.对于我领土地资源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总量丰富,人均据有量少B.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C.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耕地后备资源充分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确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我领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水土流失严重B.乱占耕地,耕地面积在减少C.土地沙漠化在扩大D.水土流失在我国东北地域最严重★★★5.( 2013 鄂尔多斯)以下表达能正确反应图中含义的是()A.当前我领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各种土地资源都不一样程度受到损坏B.我国各种土地资源散布不均C.土地资源属于可重生资源,假如利用适合,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D.各种土地所占比率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四.测评与拓展:(5 分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2 土地资源导教案1. 如图表示我领土地资源的散布状况,以下选项与图中内容符合的是().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A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2.读以下图漫画“鲸吞农田” ,回答下题。

地理八年级上人教新标3.2土地资源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人教新标3.2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主要特点;2、掌握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解决的措施;3、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能,从地理图表中获取知识,并运用图表分析、归纳、解决问题;4、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阅读地理图表,从中获取知识,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讲解相结合,图文对照讲解相结合。

课前准备:收集相关素材,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播放耕地录像,说明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从而引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说明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授新课(一)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出示幻灯)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框: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分析讨论下列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有哪几种?2、结合课本图 3.3、图3.4、图 3.5,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读图 3.5,解答课本第59页问题。

学生讨论分析后,师生一道归纳出结论。

(出示幻灯)1、我国土地资源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比重最大,林地和耕地比重偏小。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3、课本第59页问题解答:(1)、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这里地形平坦,气候湿润,适宜发展耕作;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边远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

(2)、我国东部以旱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之间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这条界线南侧为亚热带湿润地区,北侧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出示幻灯)阅读教材第二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解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2、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先后颁布了哪些法律,并确立了什么土地基本国策?学生讨论分析后,师生一道归纳出结论。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土地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活动:面对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你准备如何保护土地?说出理由。学生交流。
3、完成73页的练习(课件展示)
4、结合课文,整理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的解决措施。
5、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
五、作业布置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土地 资源 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 的土地资源观。
2、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
重点
难点
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
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3.如何续发展观
教学过程
1、 导入: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它属于什么资源?
2、新课教学: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结合生活实 际 阅读67页文本、3.7图、3.8图,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1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农业的生产部,他们分布在什么样 的地形?
问题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问题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4.阅读图3.9,结合以上问题,指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和 劣势。
2、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
【地区分布不均】
阅读69至70页文本,结合3.10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是 否均匀?各种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2、结合干湿地区图、降水图完成70页表格。
第二节土地资源
班级
初二(10)
科目
地理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能力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3.2土地资源 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3.2土地资源 导学案

3.2 土地资源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过程: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________、林地)、建设用地(________、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____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

3、我国耕地少,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的土地较多,_________不足。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地区分布不均(读图3.10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1、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______、半湿润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很高。

其中,南方耕地以_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___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2、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区,主要用于牧业。

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

1、读图3.13,说说看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2、为了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3、你有哪些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方法吗?学习评价:1、下面词语能反映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的是()A.鱼米之乡B.风吹草低见牛羊C.林海雪原D.大漠茫茫沙石飞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A.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B.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C.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比例构成合理D.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永远利用3、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B.大兴安岭—林地C.内蒙古高原—耕地D.东北平原—林地4、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新人教

型新授课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学会以土地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学习过程】
一、学案自学自学课本65-72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2、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3、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什么现象发展的表现?()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气候骤变
D、乱占耕地
4、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
二、测评反馈
1、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2、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
A、长江以南
B、黄河以南
C、秦岭辽河以南。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土地资源的知识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土地资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土地资源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土地资源状况研究报告》: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整体状况和面临的挑战。
-《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学习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土地资源知识的应用。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其差异和原因。
-调查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了解土地资源问题的实际案例。
-探讨土地资源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内容和知识点要与教材相符,知识点要全面,包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2土地资源》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图、地球和环境等基础知识,对本节课的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涉及实际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国情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状况的课件。

2.案例材料:收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际案例。

3.地图:准备相关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案例引入土地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开发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并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安排学生读图,最终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类型构成上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其基础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同时通过联系气候、地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教材在第三部分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制定法规、“开源节流”和保护建设,尤其介绍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这是对待土地资源破坏问题的最积极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法建议由于初中地理不要求建立“土地资源”的完整概念,所以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例中所列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属于土地资源,从而消除学生习惯印象中土地即耕地的错误观念。

在讲述“土地资源及其分布”时,应充分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百分比图”,将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状况结合起来,并联系到农业生产上,以认识其利弊。

首先,农业用地所占比例小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的发展缺少物质基础。

其次,农业用地的人均占有量小。

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需要结合前面的资源总特点以及一些数据资料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因为此,再加上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例大,所以农业生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约束。

第三,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又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从利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设计方案1[导入 ]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这说明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

[板书]第三节土地资源[解释]土地资源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非农业用地及未利用的土地等等),教师可进一步指出林地与森林、草地与草场、草原的区别。

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3.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学生讨论、回答]略[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土地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世界地位(第几位)中国人均(平方米)世界人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9603810027762耕地95.148022501林地128.6510857170草原313.3326446235[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还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略[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是受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影响的结果。

2.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世界上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居倒数第三位,总量第四,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

3.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转折]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活动]安排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品种上有什么地区的差异?[学生讨论回答]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转折]土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板书]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读资料,讨论]略[教师小结]1.当前土地利用中的问题(1)土地资源相对减少原因: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总量减少(2)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采取的措施(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各项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结课]土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13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

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

板书:第三节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类型1.土地类型多样2.人均占有量小3.山地,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二、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的分布2.草地的分布3.林地的分布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利用中的问题2.解决对策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教学过程:[引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讲述]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呢?[展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

通过演示课件,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演示包括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景观图片)。

最后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第一个特点——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展示]表格土地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世界地位(第几位)中国人均(平方米)世界人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9603810027762耕地95.148022501林地128.6510857170草原313.3326446235通过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展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中国土地利用比重图。

通过读图,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特点——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讲述]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展示]本别展示中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水田和旱田的图片、草原自西向东的变化示意图、森林的分布图(投影或计算机)、问题(计算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各三组,说明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现状。

[展示]漫画[提问]从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

[讲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展示]防护林体系示意图、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景观图[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小结]略板书设计:第三节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类型多样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二、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的分布2.草地的分布3.林地的分布三、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2.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活动活动内容: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活动目的:通过学习土地资源一课,学生对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既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学生拓展思维,思考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环保的行动中来,不再做一个旁观者。

活动要求:在学习土地资源一节之后,根据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有关土地资源的信息,写一篇关于“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倡议书。

字数500-800字。

拓展思维,写出自己的想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优秀的作品集中起来在全校展出,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