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
水是人类心灵的向往,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

以“再现自然式山水园”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宝贵遗产,其丰富的理水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所赞叹。

因此,从理论上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十分必要。

水是构成园林四大要素之一种,也是最活跃的一种。

古人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以水活",水与其它园林要素一起,富有变化和创新,赋园林于生机。

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水的处理有明显不同,水体的变化,既创造了园林意境,又提高了造园艺术水平。

溯源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文王修建的“灵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引渭水为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兰池宫;汉代的“铜龙吐水”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水景;唐代的曲江,更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明末计成的造园名著《园冶》则总结了造园中的理水原则:“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

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水文化。

2.水的文化意境
中国古代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参与下经营的,这使园林从一开始就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感情色彩,蕴藏着极深的文化意境,它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

《韩诗外传》中云:“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

……此智者所以乐水也。

”文中认为水有智慧,通晓礼义,有勇敢的气概,了解自己的命运所在,具备高尚的品德。

水的这些品格,正迎合了文人士大夫追求雅量高致的心理特征。

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

更在“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著名古乐中,极尽音乐之能事,阐述自然山水之美。

《画鉴》中也有“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之说,强调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

不仅如此,古人对水的哲理性还有很深的认识,如“滴水穿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文字,都阐明了古人对水性格的理性认知。

据文献记载,古代有一种名为欹器的盛水器皿,当往其中注水时,器皿逐步水平,待水满又将水倾斜倒出。

由于它的倾斜好似弯躬行礼,而水满则倾覆,故以之寓意“满招损,谦受益”。

这种哲理性的理水技艺,反映了古人对水的深刻理解。

中国诗歌崇尚自然美,形成以“自然”为宗的诗歌美学,其中不乏描述自然水景的名篇佳句。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等等。

许多园林以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为主题,诗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了水更深的文化内涵。

3.水的特性与理水手法
(1)水型美
“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

例如南京瞻园内南端的水面曲折多变,一侧设大体量水榭;中部水面开阔宁静,有亭台点缀其畔;北端水面最小,但与假山相伴,深邃而有山林之趣。

三个水域以狭长的溪水相连,池岸形态丰富,有贴水石矶、亭台水榭、亲水草坡、陡崖堑路及夹涧石谷等多种变化。

同时,在水面转折处设汀步及小桥,增加了景物的层次感和进深感,形成“咫尺山林”的景观效果。

(2)动静美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

杭州有一私家园林,取名为“鉴止水园”,也是源于对园中静水的描述。

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

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

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

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

(3)水声美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

如泉滴潭池,正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平和舒畅;“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到情绪激昂。

古代园林水景中,不乏利用水声成景的例子,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圆明园的夹镜鸣琴、避暑山庄的风泉清听等。

还有借助听觉变化,赋予建筑以诗的意境,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取意于“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听雨轩则取意于“雨打芭蕉”,点明了水声之美,充分发挥了水综合视听的功能。

(4)映射美
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意即画水应靠周围景物的倒影为其增色。

同样,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园林利用水映射成景的手法多样,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映射出风的存在牙口原有水面的宁静;“赤鱼戏水”、“碧波荡漾”映射出环境色和池中色;”波光粼粼”映射出光的存在;“潺潺流水”映射出地形的起伏;而“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所描述的冰雪场景,则映射出季节的变化。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其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

一、水的作用
水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导向作用。

又叫引导作用,一个景区内各个景点以水面、水系相连接,游人顺着水的方向欣赏美丽的景色。

(二)分隔作用。

为避免单调,不使游客产生平淡的感觉,常用水体分隔成不同情趣的观赏空间,拉长观赏路线,丰富观赏层次和内容。

(三)点缀作用。

一个水面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水体的设计使整个景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水的点缀使景色更加迷人和多姿多彩。

(四)倒影作用。

水面可以产生倒影,由于水的深浅不同,水底及壁岸的颜色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倒影。

当水面波动时,会出现扭曲的倒影,水面静止时则出现宁静的倒影,水面产生的倒影作用,增加了园景的层次感和景物构图完美性。

(五)基底作用。

大面积的水面,可作为池岸和水中景物的基底,从而产生天空及远景的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

(六)连接作用。

水面可以连接众多景点,产生整体感,使散落的景点统一起来。

(七)综合作用。

利用整体的小环境设计手法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和引导、分隔与倒影等园林作用综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令人预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二、水与山石水与山石相结合在园林设计中创造的景观,宁静、朴素、简洁,自成一景。

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与山石相映成趣,成为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

"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有静有动,山色水景,宛若内界。

"人们常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
源贯通,全园生动。

"更说明了山水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水面依山而建,水根据山石的变化而变化,山水相依,水石交融,形成了动人的水景。

如苏州的网师园按不同的景观,建筑、假山有的贴水,有的依水,形成了贴水、依水的格局;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的山湖景观,景色多变,山石森严,令人流连忘返。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的利用自然山石理水,有的在水旁散置自然山石,多以平静的水面,变化的山石,创造出曲径通幽、曲折多变、浓郁恬静、景色深远的空间。

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以块石铺面、块石驳岸,和平静的池水、喷涌的泉水、流动的溪水相结合,创造出活泼多变的空间。

有的是在一块假山石上,泉水喷涌而出;有的是在阶梯形的石阶上,水泻流而下;有的是在一定高度的山石上,水似珠帘、瀑布而落。

山水相依,水石相映有独特的创新,出现了别样的美景,颇具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如香港高山剧场的一个花束喷泉,就是在一堆石块的上方,有一柱喷泉似花束一样喷出,形态多样,给人们创造出了朝气蓬勃的生活空间。

三、理水艺术
在园林设计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变化不大,多以静态的水出现,如湖泊、池水、水塘等。

设计中常用曲桥、沙堤、岛屿、汀步分隔水面;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以芦苇、莲荷、茭、蒲点缀水面。

一般构成安静的风景区,形成"青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意境。

现代园林中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多以动态的水出现,如溪流、喷泉、泻流、涌泉、叠水、水梯、水涛、水墙等。

当你看到那千变万化的喷泉、壁泉,定会信心百倍;当你看到和现代化建筑相适应分布于街头、公园、广场等的叠泉、水涛等,定会为它的雄伟壮观所折服。

颇具现代气息的园林水景设计,以人工造景为主,融自然为一体,水态变化多样,创造出的是新颖奇特、气魄宏大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由于建筑、山石、树木的点缀和组合,象一件件艺术品,极富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在水体的设计上接近自然,突出意境,以曲径通幽为胜,有不尽深远之意。

特别是"小中见大"造园手法的运用,更让人有一种景点丰富,愈达愈深的感觉。

而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则偏重布局和气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现代化的造园手法,在天然水面的基础上用人工雕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势;或依园林建设的需要,建成规则式的喷泉、壁泉,模拟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声、光、电进行控制,豪华壮观。

现代园林中的水景设计表现比较直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潮澎湃的感觉。

水体的运用在园林景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理水艺术的不同,使得园林生机盎然,景象万千,创造出了生动逼真、惬意舒适、多姿多彩的景观。

水已经成为现代园林城市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园林要素,不论是公园、游园、广场,因为有了水必将创作出动静结合,层次分明,更富有艺术品味的景点和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