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4c5f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6.png)
初三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推断题是常见的考查形式之一。
它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或观察结果,推断出相应的物质、条件或过程。
以下将总结初三化学推断题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1. 酸碱中和反应推断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常见类型。
在推断题中,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化来推断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酸铵等。
例如,如果实验中某种指示剂从红色变成橙色,表明反应溶液中酸性物质被中和。
2. 钢铁和空气中氧气的反应推断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铁锈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出这一反应是一种氧化反应。
如果实验材料表面出现红色的铁锈,就可以判断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氧化物。
3. 金属和酸的反应推断金属与酸反应也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现象。
根据观察结果,可以推断出金属与酸反应生成了相应的盐和气体。
例如,实验中发现金属片溶解产生气泡,并有酸性气味时,可以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生成了相应的盐和气体。
4. 酸与金属碱反应推断酸与金属碱反应也是推断题中常见的内容。
通过观察反应现象,可以推断出酸与金属碱反应生成了相应的盐和水。
如果实验中观察到溶液变得中性,并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就可以推断出酸与金属碱反应产生了相应的盐和水。
5. 燃烧反应推断燃烧反应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观察燃烧现象,可以推断出反应物是燃烧物质。
例如,实验中观察到可燃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和烟雾,并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可以推断出反应物是一种燃烧物质。
6. 氧化还原反应推断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重要的类型。
在推断题中,可以根据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电流的流动等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实验中观察到某个物质从蓝色变成棕色,并伴随着气泡的产生,可以推断出反应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7. 离子交换反应推断离子交换反应是指两种离子在溶液中发生交换的反应。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9ffc61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a.png)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初中化学中考中,推断题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题型。
它不仅考查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验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聊聊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一、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特征这是解推断题的基础。
比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通电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等等。
对于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要熟悉它们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例如,黑色固体常见的有铁粉、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等;红色固体有铜、氧化铁;蓝色溶液通常含有铜离子,浅绿色溶液含亚铁离子,黄色溶液含铁离子。
再比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氨气、二氧化硫等。
二、熟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推断题的重要依据。
要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反应条件、生成物等。
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方程式: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还有,金属与酸的反应,如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三、善于找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一些特殊的现象、条件或者物质。
1、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固体颜色:如黑色固体、红色固体等。
溶液颜色: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黄色溶液等。
沉淀颜色: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等。
2、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通常涉及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如物质的燃烧。
加热:可能是高锰酸钾、氯酸钾受热分解等。
高温: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
3、以特殊的反应现象为突破口产生气泡:可能是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产生沉淀: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生成沉淀。
溶液颜色变化:物质之间的反应导致溶液颜色改变。
4、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用于建筑材料的,可能是碳酸钙。
用于人工降雨的,一般是干冰(二氧化碳)。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通常是熟石灰(氢氧化钙)。
中考化学推断题技巧整理和题型归纳大全
![中考化学推断题技巧整理和题型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ae38d30f8c75fbfc67db2db.png)
专题复习推断题一、解题的一般思路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一半猜一半代,顺藤摸瓜,然后逐一突破。
推断题题干中的信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太难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造成了高失分的现象,对好多学生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
解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二、解题方法1、顺推法2、逆推法3、分层法4、剥离法三、常见题型:1、文字叙述型;2、方程式叙述型;3、框图型;4、连线型;5、表格型。
四、常见突破口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⑴固体颜色:(黑色)、、、、;(红色)红棕色、紫红色、红磷;⑵溶液颜色:(蓝色)(浅绿色)(黄色)⑶燃烧火焰颜色:(蓝紫色)(淡蓝色)(蓝色)(明亮的蓝色)⑷沉淀颜色:能溶于盐酸或稀3的沉淀:(5个白色)、、、、(蓝色)(红褐色)不溶于稀3的白色沉淀有、。
2.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写学过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催化剂高温加热3.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⑵还原性物质:能使黑色变红的气体为或,固体为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熄灭的气体是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4)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在O2中燃烧耀眼白光的物质是。
(5)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气体的特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71c2a8471fe910ef12df87e.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一、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一般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找突破口→顺藤摸瓜→全面分析→验证确认。
已知: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 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
请分析A 、B 、C 、D 、E 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思考与讨论:结合本题的解题过程, 可从哪些方面或途径(并非具体)找突破口 呢?以物质的俗称为突破口:石灰石、大理石、贝壳、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 3熟石灰、消石灰、石灰乳:Ca(OH)2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生石灰:CaO 苏打、纯碱: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草木灰:K 2CO 3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食盐:NaCl 铁锈:Fe 2O 3天然气 沼气 瓦斯 甲烷:CH4 食盐:NaCl二、备考策略以物质特征为突破口初中常见金属单质:Al Mg Zn Fe Cu Ag 常见非金属单质:O2 H2 C S P N2 常见金属氧化物:CuO MnO2 Fe 3 O 4 Fe 2O 3 CaO常见非金属氧化物:H2O CO CO2以物质的特征或现象为突破口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常见白色沉淀:BaSO4 CaCO3 AgCl BaCO 3Mg(OH)2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KMnO4 含铜离子的溶液 CuSO 4、CuCl 2、Cu(NO 3)2 紫黑色: 蓝色:Cu Fe 2O 3 溶液: 红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 FeSO 4、FeCl 2、Fe(NO 3)2C CuO MnO2 Fe 3 O 4 Fe 粉 浅绿色: (1)物质颜色特征 含铁离子的溶液 Fe 2(SO 4)3、FeCl 3、Fe(NO 3)3 固体:黑色:黄色: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O2 常见还原性物质: C CO H2 常见可燃性气体: CO H2 CH4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HCISO2 NH3以常见物质用途为突破口水垢主要成份:CaCO 3 Mg(OH)2具有相互转化关系的物质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可做干燥剂的: 浓硫酸 氢氧化钠固体 生石灰 可除铁锈的: 稀硫酸 稀盐酸 改良酸性土壤的: 熟石灰(碱)或草木灰(盐) 胃液中含: 盐酸 做馒头面包的发酵粉中含 纯碱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溶于水放热的: 与水反应放热的: 浓硫酸 氢氧化钠 生石灰 CaO氢气 铝 分子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 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整理)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698f5f28ea81c759f57872.png)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
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化较多,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中,物质推断题的命题水平越来越高,试题的灵活度也越来教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
下面就这类题的型题及解法谈一点看法。
一、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析例1.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2)C+H2SO4D+A(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2),因为由反应式(2)可知D为一种沉淀的硫酸盐。
由干在硫酸盐中只有Ba2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可推知D为BaSO4,同时还可推知C中一定含有Ba2+。
由反应式(3)可推知C为Ba (NO3)2,同时又可推知E为BaCl2。
再由反应式(2)可推知A为HNO3,最后由反应式(1)可推知B是Ba (OH)2。
答案 A是HNO3,B是Ba (OH)2,C是Ba (NO3)2,D是BaSO4,E是BaCl2。
把以上答案放入原题,完全符合题意,说明所得答案正确。
例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7f58d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4.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题型,也是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种题型中,需要从一些信息中推断出某些化学现象或者性质。
它既需要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
一、审题与认知1.仔细审题,弄清楚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和要求。
2.对一些化学现象和性质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比如常见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离子的化学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等。
3.对一些实验现象和实验步骤要有所了解,这样对于实验题就能够更好地理解。
二、运用基本知识1.化学推断题的解题过程,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
如酸碱中,黄绿色转为红色,说明是碱性;充氧物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
2.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以此来推断原来的物质或得到需要推断的物质的性质。
对于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特别重要的是要记住反应方程式。
3.化学推断题的解题过程,还要掌握常见物质的基本性质,这个部分需要认真肆读化学知识。
三、化学推断题答题思路1.化学推断题的答题需要注意对所给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组合。
在实验题目中,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所求物质的特征。
2.化学推断题的答题思路,需要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逆向思维,不断进行反向推理。
3.当推测得到一些可能和不确定的结果时,同时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将这些结果整合在一起,得出最终的答案。
四、举例练习1.已知某物质能溶于水,且不能使番茄红素颜色显现,也不能与溶于水中的BaCl2发生反应。
可以推断出该物质是:()A. Na2SO4B. MgCl2C. NaNO3D. NaNO2答案:C2.已知某物质能够将FeSO4溶液变成淡绿色,而NH4Cl 溶液转化为无色透明液体。
可以推断出该物质是:()A. NaOHB. Na2CO3C. NH3D. NaCl答案:C3.已知一物质的化学式为Na2CO3,它的酸碱性质中,能和HCl反应,产生CO2气体。
可以推断Na2CO3 的溶液会:()A. 使红色的酚酞溶液变成无色B. 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C. 使pH试纸变成红色D. 使沸石的酸度增加答案:B综上,化学推断题是化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掌握一定基本知识和推理能力。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8b93a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2.png)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转化规律的科学,而在中考中,化学推断题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解答化学推断题需要我们对化学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和运用技巧。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中考化学推断题上取得好成绩。
一、认真阅读题目在解答化学推断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包括所给化学反应、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只有充分理解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二、运用化学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
首先要对所给化学反应进行分析,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
其次,要根据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推理,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注意化学反应的平衡在解答化学推断题时,要特别注意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化学反应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会进行,所以在进行推断时要考虑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反应速率以及是否满足热力学平衡等因素。
只有在考虑了平衡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得出合理的推断结果。
四、细致观察实验现象解答化学推断题需要我们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
通过观察所给实验结果中的颜色变化、气体生成、固体沉淀等现象,可以推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五、排除干扰选项在解答化学推断题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干扰选项,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推理能力进行排除。
排除干扰选项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检查是否满足平衡条件,或者通过计算摩尔比例等方式进行排除。
六、多做练习题解答化学推断题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在备考中要多做相关的练习题。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实验现象,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解答中考化学推断题需要我们认真阅读题目、运用化学知识、注意平衡条件、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排除干扰选项以及多做练习题。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够帮助大家在中考化学推断题上取得好成绩,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中考化学推断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推断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1364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f.png)
中考化学推断知识点总结一、实验仪器和试剂1. 试管:用于装载样品和试剂,搅拌反应物。
2. 试管夹:用于取出高温试管。
3. 酒精灯:提供热源。
4. 醋酸酸铅:用于检测硫酸盐。
5. 石灰水: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气体。
6. 水合铜硫酸:用于检测水。
7. 硝酸银:用于检测氯离子。
8. 氢氧化铜:用于检测氨气。
9. 硫酸亚铁:用于检测硫化氢。
二、常见化学推断方法1. 颜色变化:利用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来推断样品中所含有的物质成分。
2. 气体生成:观察反应中是否释放出气体,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气体。
3. 溶解性:观察样品对水的溶解性,推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
4. 沉淀反应:观察反应中是否生成沉淀,推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
三、常见化学推断实验1. 氧气的实验:用加热的方法,通过反应产生氧气,并用发光点燃试管内的气体,观察氧气对火焰的影响来推断氧气的性质。
2. 氯气的实验:用加热氯化亚铁(Ⅱ)和醋酸氢钠的方法,通过观察气体的颜色及漂白现象来推断氯气的性质。
3. 二氧化碳的实验:用酸性钠碱的方法,通过观察生成的气泡及激起火焰后熄灭现象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性质。
4. 氢气的实验:用稀盐酸与活化锌的方法,通过观察气泡的形成并用点燃的木条靠近气泡来推断氢气的性质。
5. 氨气的实验:用氯化铜水溶液和氢氧化钠的方法,通过观察气味及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来推断氨气的性质。
6.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用氢氧化铜与铁粉的方法,通过观察氢氧化铁的生成以及实验前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来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
四、化学推断的应用1. 食品安全检测:通过化学推断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有害物质等,保障食品安全。
2. 环境监测:通过化学推断方法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气体、水中的污染物质等,保障环境的健康。
3. 医学诊断:通过化学推断方法可以检测人体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化学推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
通过化学推断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样品中所含有的物质成分,为生产生活提供指导和保障。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绝对实用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绝对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5d1f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2.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绝对实用推断题在题型当中出现时,他考察的知识面比较广,变化多端。
综合性调查较强他考察同学们的思维,推理能力。
更能体现出同学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做这种题型的总体原则,就是要找到典型综合分析,通过检验来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一,以物质的颜色作为突破口这是最明显的标志,比如蓝色的溶液。
那最常见的就是硫酸铜溶液。
或者是含有二价铜的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则是含有二价铁的溶液。
白色的沉淀,常见的如氯化银,碳酸钡,碳酸钙。
碳酸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
黄色的溶液,则是含有三价铁的溶液。
这些颜色的变化不管是单质,溶液或者是沉淀,对于我们解题时形成关键的突破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平时学习时一定要牢记。
二,以典型的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参加反应时,反应的条件一般会出现。
加热高温通电或加入催化剂的情况。
在整个初中化学阶段,其涉及的特殊情况来说,也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反应的条件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当用到通电的条件时,一般是水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分解。
第三以物质特征的反应现象为突破口说到反应的现象,其实就是反应物在反应的过程当中产生的现象是大家解题的另一个突破口,比如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
二氧化碳使燃烧的火焰熄灭。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这些特点都是我们常见的。
学习内容中比较显著的特征。
这也是我们解题的突破口。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特征现象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6、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纯净物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初中化学推断题八大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八大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939de1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9.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八大技巧
一、理解问题
1. 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问题的意思。
2. 根据题目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深层次的含义和要点。
二、信息收集
1. 充分理解习题内容,分析习题中出现的物质和反应。
2. 分析习题中所涉及到的化学概念和知识。
3. 对于未知物质,采用实验方法或在化学书籍中查找物质性质。
三、数据分析
1. 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找出物质的化学特性、变化趋势以及原因。
2. 找出题目中各物质的关系,根据化学变化规律,思考变化后的结果。
四、总结归纳
1. 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归纳出解题思路,确定答案。
2. 仔细审查最终得出的答案,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五、实践检验
1. 根据所得答案,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证实题目的正确性。
2. 对于实验结果,比较和验证所得答案,确保最终答案的准确性。
六、实验分析
1. 根据实验结果,深入分析题目,确定题目的准确性。
2. 根据实验结果,深入分析实验操作,确定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推断结论
1.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推断出最终结论,确定假设的正确性。
2. 对于假设,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确定最终结论的正确性。
八、答题流程
1. 理解《初中化学推断题》,抓住关键词及隐含的意思。
2. 收集信息,分析习题内容,确认物质性质等。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题目,验证题目的正确性。
4. 归纳出解题思路,推断结论,得出答案。
5. 按照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答案,完成习题。
初中化学推断题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推断题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b275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7.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必背知识点一、必背知识点回顾1. 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固体颜色:黑色固体(铁粉、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红色固体(铜、氧化铁、红磷);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等。
溶液颜色:蓝色溶液(含Cu²⁺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²⁺的溶液,如硫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含Fe³⁺的溶液,如氯化铁溶液)。
火焰颜色: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氢气燃烧(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燃烧(蓝色火焰)。
2. 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铁、铜、碳、硫等;气体单质有氢气、氧气、氮气等;无色气体有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二氧化硫、氨气等。
3. 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一般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水);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高温(碳酸钙高温分解、碳与氧化铜高温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
4. 以物质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₂;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₂O₃变黑)的气体是H₂或CO,固体是C;在O₂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₂和H₂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₄、C₂H₅OH等。
5. 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₂;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₂;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₄等。
6. 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使紫色石蕊变红、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
碱的通性: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9b7ff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b.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一、推断题的基本概念推断题是指通过实验现象或者已知条件推断未知化合物或物质的性质、结构、化学式等相关信息的题目。
推断题通常出现在化学课堂的考试中,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推理方法及实验技能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
二、推断题的解题步骤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或已知条件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或已知条件,我们需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准确地观察,充分理解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
同时,应将实验现象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可能的化学式根据已知条件,尝试列出可能的化学式,并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判断不同因素是否有影响。
3.利用逻辑推理确定未知物质的性质基于所给出的条件,结合可能的化学反应途径,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确定未知物质的性质及相关信息。
三、推断题的解题技巧1.理解化学实验的本质理解化学实验的本质是推断题解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化学实验是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观察和测量相关现象的过程。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本质,能使我们在推断题解题中更加准确。
2.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化学反应是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化学变化,能够使受体物质及性质发生变化。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注意化学实验条件的影响有时,物质的性质会受到化学实验条件的影响。
比如我们要求确定未知物质的化学式,假如该物质在高低温度下都能发生某种反应,说明该物质与温度无关,若该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时,某种反应不发生,则说明该物质与温度有关。
4.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推理推断题需要我们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推理。
我们应该将已知条件与化学知识进行联想,通过推理推断出未知物质的性质及结构,有效地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之,掌握好化学实验的本质、化学反应的规律及推理技巧足以解决推断题。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多加实践,多注意思维与实验的联系,提高自身化学素养及实验技能,以应对各种复杂推断题的解答。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汇集5篇)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汇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6676e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e.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汇集5篇)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1)审:审清题,重提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
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
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
验:验证正确,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2)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看一些教辅资料上已经归纳好的类似框图而不愿自己动手画,我的建议是先自己画一遍之后与参考资料对比,一来自己画过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二来很可能你的确掌握了90%的内容,但是如果自己没有画过一遍,就可能发现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
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
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上课效率就很重要了,因为老师上课特别强调的,往往就是考试常出的。
其实很多同学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上课时候仍旧是不愿意或者不习惯做笔记,认为自己能够记住或者潜在心理暗示自己“记了也不一定会考”——这就是一种侥幸心理。
但是事实上,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导致忽略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到了考试又发现自己脑子里记住的东西半知半解,到头来还是失分。
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不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老师强调过的内容,你不认真做点笔记而放之任之,于心何忍?做题:总结高频考点与易错考点——做过就忘等于没做。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1efd7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8.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知识点总结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o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o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有臭鸡蛋气味:H2S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H2SO3+2KOH==K2SO3+2H2O、SO3+2NaOH==Na2SO4+H2O、H2SO4+2NaOH==Na2SO4+2H2O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H20==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N205+H2O==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H2O==2KOHNa2O+H2O==2NaOH、BaO+H2O==Ba(OH)2CaO+H2O==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Mg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知识点总结】。
有关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方法
![有关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37585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c.png)
有关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方法有关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方法化学是初三才新增的一门学科,化学的推断题是有很多解题方法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方法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方法1学会找突破口比如常见液体:水紫红色物质:铜、高锰酸钾红色物质:氧化铁常见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水、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棕黄色溶液:铁离子盐溶液浅绿色溶液:亚铁离子盐溶液蓝色溶液:铜离子盐溶液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蓝色沉淀:碳酸铜或氢氧化铜等。
2解答“五部曲”1.审:审清题,重提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
2.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
3.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
4.验:验证正确,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5.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
3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
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可制作发酵粉等等。
4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5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1、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2、蓝色沉淀:Cu(OH)2、CuCO33、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4、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5、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学习化学应注意什么1.学习初中化学,要注意好好掌握书本知识,但不能过度依赖书本,不是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书里找到,要将书中知识灵活应用。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有哪些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679a7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f.png)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有哪些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有哪些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化学的应用。
在中学阶段,化学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的学科,还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题型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推断题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题型,本文将就初中化学推断题的技巧进行详细讲解。
一、了解基本概念在进行化学推断题的时候,必须清楚地了解一些化学基础知识,比如元素周期表、化合物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反应类型等等。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就无从下手进行推断,也难以理解题目。
因此,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掌握化学反应类型在化学推断题中,知道化学反应类型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反应类型会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而反应的类型也会决定化学实验中需要的试剂及操作条件。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复分解反应等等。
掌握每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和条件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做练习和实验。
三、注意题目中的提示在做化学推断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并理解题目中的提示。
有些题目会给出物质的性质、观察结果、颜色变化等提示,这些提示可能直接决定你的答案。
如果漏掉了这些提示,就可能产生迷惑,导致答案的错误。
四、依据相似性进行推断有时候,化学推断题目中的试剂或者反应物在外观、化学性质、实验结果或其他方面与已知样品非常相似。
这时候,就可以根据相似性进行推断。
例如,如果已知的一种物质是弱酸,试剂中也出现了一种弱酸,那么这两种物质很可能相同。
五、注意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推断题中,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方程式可以让你明确反应物和产物的比例、化学性质以及实验条件。
在做题时,必须要根据所学化学方程式的规律来做推断题,这样才能实现从已知条件推出未知结果的目的。
六、关注反应的物质量在做化学推断题时,必须要注意反应物的质量。
根据反应物的摩尔质量以及反应物的质量可以得出反应过程中所需试剂的量。
同时需要注意反应物的质量也会影响反应的结果,反应物的质量越大,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就越显著。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7c289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9.png)
二、解题方法
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 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 直至顺利解题。
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 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 的答案。
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 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
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 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 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这里所指的性质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例如:浓硫 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固体氢氧化 钠溶于水温度升高额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 与水反应放热;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下降;氢气是 最轻的气体;水常温下为液体;氧气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通 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CuO变红(或 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的反应等等。
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常见的元素或物质之最如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人体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空气 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是C;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相对分子质量最 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的氧化物是H2O;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 刚石;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最简单的有 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 最多的物质是H2O。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一、解题思路 1、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关键点
要反复读,读得它“原形毕露,真相大白”。 2、寻找突破:要求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
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3、正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及知识点总结近几年,云南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的推断题,大部分是框图题型,试题通过框图把物质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利用已知的几个特殊物质的性质(或反应),逐个把未知物质推断出来,然后用物质的化学式、用途、性质来解题。
此类题要求紧紧抓住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揪住特殊物质,利用特殊物质的性质正推、逆推、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推断。
推断出物质后,把物质带入试题中,用顺推法进行答案的验证即可。
若出现不符题意,则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⑴常见固体颜色:黑色:Fe、C、CuO、、Fe3O4、红色:Cu、Fe2O3;⑵溶液颜色:Cu2+盐蓝色;Fe2+盐浅绿色;Fe3+盐黄色。
(3)沉淀颜色:MG(OH)2、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黄色:硫磺(单质S)、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2。
常见物质的特征反应条件点燃(一般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由一种液体生成两种气体的反应(电解H2O);催化剂(过氧化氢、KCIO3分解制O2);高温分解反应:CaCO3分解,高温化合反应:C+CO2;其余高温条件的反应:(C、CO还原CuO、Fe2O3);3.常见一些性质的判断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引起“温室效应”气体是CO2。
⑵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SO2和NO2(3)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4)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5)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 无特殊说明其余沉淀为白色(6)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7)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8)金属除锈:稀盐酸、稀硫酸;液体干燥剂:浓硫酸(9)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酸与碱、碱与非金属氧化物(10)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某一物质的阴阳离子应分别在生成物(或反应物)中(11)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有碳酸盐(含碳酸氢钠)和活泼金属(12)与碱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铵盐;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金属元素:Ca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5)质子数最少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H。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常温下呈液态、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最理想燃料是H2。
(8)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9)目前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金属:Fe5.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和用途:⑴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化学式NaCl 医疗卫生、腌制食物调味品⑵二氧化碳固体:化学式CO2,俗称干冰人工降雨制冷剂⑶氧化钙:化学式CaO,俗称生石灰干燥剂⑷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中和酸性废水、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⑸甲烷:化学式CH4,俗称天然气,瓦斯、沼气的主要成分燃料⑹乙醇:化学式C2H5OH ,俗称酒精实验室常用燃料常用有机溶剂⑺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化学式:Fe2O3⑻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俗称双氧水⑼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苏打制玻璃、造纸、洗涤制品⑽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制肥皂、造纸⑾大理石、石灰石、水垢、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建筑材料、补钙剂⑿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俗称小苏打焙制糕点中和胃酸6、推断题常用到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气体:CO和CO2液体:H2O2和H2O (固体:FeO和Fe2O3和Fe3O4不常考)(16省卷)25、A、B、C、D为初中化学常是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
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省卷)25.A、B、C、D、E为初中常见到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1)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2)写出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18省卷)25.(4分)A、B、C、D四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己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一种用途是;(2)C的化学式为;(3)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16昆明)2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B中只有一种是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黑色粉末,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1)若B 为红色粉末,C 、D 由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分解生成,则A 的化学式是 . (2)若A 、C 、D 均含同一种元素,A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B 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C 与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①D 的化学式是 ;②A →B 的化学方程式是 .(17昆明)25.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 、C 为黑色固体,A 具有磁性,D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该反应为A 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 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 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 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在20℃时,将B 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 发生反应,且A 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 为碱,C 为纯碱,则在乙醇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青海)19.(5分)下图中A 、B 、C 、D 是四种常见的物质。
其中,A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 为最轻的气体,C 属于盐类,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之一,D 的溶液呈黄色。
(1)C 物质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符合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B : (只写一个)A →D : 。
(18湖南怀化)27. 已知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为人体胃液中的酸,农业上B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 与C 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D 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
(“—”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2)D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B 的俗名是__________(3)B 与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4)B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中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的先行者,请你提出一条“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_____。
(18衡阳)29.已知奥运五环中A 、B 、C 、D 、E 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 是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1)B 物质是__________。
(2)A 与B 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黑龙江齐齐哈尔)20. 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 、B 、C 、D 都是氧化物,E 、F 、G 都是金属单质,且F 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 和G 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G 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 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从微观角度解释B 和D 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
(18河南省卷)19.A ~E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 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 属于碱;E 属于盐。
则C 的化学式为 ;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 转化为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广西玉林)27.A 、B 、C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C B AD +金属氧化物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
(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写出一个符合A→D 的化合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
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C→D的化学方程式为:。
(19莆田模拟)15.(9分)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由H、C、O、Cl、C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甲、丙组成元素相同,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乙是,其主要用途有(写一点))(2)若乙丙组成元素相同,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性质很稳定。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
(19南平模拟)如图中的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甲是一种酸,图中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写化学符号)。
(2)若丙是常温下最常见的液体,乙是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则甲与乙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丙→乙”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甲为硫酸,乙、丙都含有铜元素,则乙可能是(填化学式);写出符合“甲→丙”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