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案例(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如让学生撰写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文章、观点阐述等,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完成作业,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结合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影响,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历程中,感受民主、科学思想的伟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如辛亥革命后政治动荡、民族危机加深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新文化运动对我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有哪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对问题的共同认识。
3.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如引导学生关注问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如梳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影响等,巩固学生知识。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新文化运动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对问题的共同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如“新文化运动对我国近代化的意义是什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5篇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5篇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1(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难点: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导学练【教学过程】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长江流域—种植水稻2.农耕格局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思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然条件、技术、水利、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素质)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说明:①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工具材质:石器→青铜→铁器工艺:打制→磨制→炼铸造(3)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11篇】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1篇】高中历史教学案例设计篇一一、诗歌——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时代背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和改变成功后,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对社会失望,对现实不满;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2、代表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反对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的丑恶。
代表作《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代表作《西风颂》;雨果:法国人,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3、影响:①其行动有力支持了当时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②其文学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把文学思潮与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密切结合,是近代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_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二、小说——现实主义文学1、时代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在文学上,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_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2、主要代表: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托尔斯泰:俄国人,是人们公认的世界文豪,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法国: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罗曼。
罗兰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等;英国:狄更斯的《大卫。
科波菲尔》、萧伯纳《苹果车》;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
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
(以上后3点一般了解)3、评价: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篇1)新课标《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课标内容]①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南移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②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重点: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教学纲要]一、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2、概况二、农工商业的发展1、宋代农业的发展2、宋代手工业的兴盛3、宋代商业的繁荣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 )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时期,经济重心已从( )流域转移到( )流域。
( )时,流传“苏湖足,天下足”的谚语,( )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高中历史教案案例篇一(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丹、挪、卢、荷、比;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思想教育目标: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思考题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三)教学时数:4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谈话法,投影,录像(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德、意、日三国勾结,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导入新课]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讲授新课]一、慕尼黑会议(板)(挂93页图)1936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将军队开进菜茵非武装地区。
1938.3希特勒出兵吞并了奥地利,这两次行动都是违反巴黎和约的规定的,但都没有得到英、法的抵制和制裁,这使希特勒的野心越来越大,他的下一个目标,便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西北部的苏台德区居民大部分是德意志人,他们在捷克属于少数民族,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接着又提出苏台德区与德国合并,捷政府拒绝了合并要求。
希特勒便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进行战争威胁,而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捷、英、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P92小一)英法政府既害怕战争,又妄想祸水东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把希特勒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使其两败俱伤坐受渔翁之利。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如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如在讲解秦朝的统一时,先提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六国?”让学生思考秦朝统一的原因,然后再提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了解统一的过程,最后提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何在?”让学生深入剖析统一的影响。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等历史事实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夏商西周的更迭时,我提出问题:“夏商西周三个时期,哪个时期的国家治理最为稳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分析三个时期的国家治理特点,从而得出结论。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讲授新知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学案例1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2.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的历史意义。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历史观,提高其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2.利用历史资料、图片等,创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中的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3.设计一些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其历史同理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与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2.使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民众的生活困苦和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正确的领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领导能力。
2.采用问题导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3.通过邀请历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视角,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
5.教学目标明确,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提高其图像识记能力。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优秀教学案例1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放战争的相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分享心得和感悟,提高自我调整和提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解放战争的主要内容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题目为:“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解放战争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围绕战争背景、战役特点、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激发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其次,我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强调解放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最后,我将对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认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以一个问题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吗?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战争——解放战争。”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环节,我将结合教材内容,系统讲述解放战争的起因、过程、主要战役和战争意义。在讲述过程中,我会穿插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视频短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战争场景,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同时,我会运用生动的例子和故事,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案: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优秀教学案例(1课时)
3.学生回答后,教师揭晓答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商鞅变法。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商鞅变法的背景,如战国时期的战争、农业、商业等方面,让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要性。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如商鞅变法在当今社会的启示等,培养其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历史剧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商鞅变法的过程,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商鞅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教师强调商鞅变法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商鞅变法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查阅相关资料,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认识到商鞅虽然遭到杀害,但他的变法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教师详细讲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如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实行连坐法等,使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3.教师分析商鞅变法的过程,如商鞅如何推行变法、变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等,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曲折历程。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
3.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历史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运用multiperspectivism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课题研究、探讨历史问题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3.重视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分享,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本案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课堂讲授,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案例引导学生运用multiperspectivism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学生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3.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培养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态度。
5.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乐等,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以“探秘中华文明起源”为主题,组织同学们参观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在此基础上,我将课堂搬到了户外,以“重走古文明之路”为主题,带领同学们走访了附近的古代文明遗址,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8.2明治维新的举措(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我国近代史的启示,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如黑船事件、武士道精神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深入浅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本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究明治维新的举措及其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技巧。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发展历程,拓宽知识视野;
3.提醒学生关注时事,结合现实,思考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创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投入。
2.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日本明治政府官员、民间企业家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interactivePPT,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为什么日本需要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经济举措,如殖产兴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养学生对经济改革的认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播放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短视频,让学生对马克思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展示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工业革命、社会变革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
3.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为何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利用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背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学习马克思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学说以及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马克思的主要思想贡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以及认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上)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了解?”;
2.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张神秘的古文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这张图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相关图片、地图、文物等,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受;
3.创设讨论话题,如“如果你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领导者,你会如何治理国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
4.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如“中华文明起源的原因是什么?”、“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等;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如“你认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建立背景、主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特点以及灭亡原因;
3.组织课堂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表达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纪录片、采访历史专家等,获取更多一手资料;
5.总结性评价,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详细讲解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特点以及灭亡原因:如“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夏朝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实行世袭制。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文化方面则有灿烂的夏代文字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1《巴黎和会》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巴黎和会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共同完成对所选历史事件的研究报告。
2.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探讨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必然性。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巴黎和会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
2.提问:“为什么说巴黎和会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这场和会上有何作为?”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3.学生分享对巴黎和会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巴黎和会的性质、时间、地点以及参会国家。
2.分析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要求以及中国外交的失败原因。
3.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图片、文献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巴黎和会的短文,深入分析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2.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写作能力。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1《巴黎和会》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巴黎和会》,旨在通过对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相关史实的了解,使学生认识中国外交的失败,了解中国人民对此的强烈反响,以及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分析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巴黎和会的性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要求、中国外交的失败及影响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和思考。
历史教学案例《秦的统一》
历史教学案例《秦的统一》第一篇:历史教学案例《秦的统一》秦的统一(教学案例)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铁器牛耕和社会变革”一课,其中“社会变革”部分介绍了战国时期效果最显著、影响最大的一场变法运动是:生:“商鞅变法。
”师:对。
那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又有什么意义呢?生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内容略)生2:“商鞅变法”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为以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很好。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
那么,秦是怎样统一的呢?统一后又做了哪些巩固措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众的愿望。
小组2:春秋战国乱悠悠,人民已经厌恶这种**不安、战火连天的生活,渴望国家统一,渴望和平安宁。
秦的统一符合人民愿望,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小组3:久经战乱的人民渴望统一,渴望获得和平安宁的生活,秦始皇是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大业的,是历史的重大进步。
小组4:大一统的局面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师:都回答得很好。
秦的统一在我国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学们应明确两点:(1)秦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七雄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大一统的局面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师:课本48面有2段红色小字,分别介绍了什么呢?生1:生:秦建立以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中掌管国家的一切军政大权。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上,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种集权措施叫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师:那么,秦统一以后,疆域广阔,民族众多,思想文化各异,且北有匈奴袭扰,面对这样一个国家政权,秦始皇又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巩固?生:秦始皇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上采取措施进行巩固。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略,将燕、赵、秦的长城修补,并将其连接成万里长城。
必修一《3.1伟大的改革开放》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主要成就,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的深刻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地位、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议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3.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如“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什么?”“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巨变?”等,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在问题解答环节,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运用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和时事新闻,激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兴趣。首先,向学生讲述“小岗村的生死状”等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开放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巨变。接着,展示一组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必修一《3.1伟大的改革开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迈进新时代的征程中,改革开放作为一段伟大的历史进程,不仅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3.1伟大的改革开放》作为高中历史必修一的重要内容,旨在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这一历史转折点,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案例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时代责任感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历史资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一等奖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一等奖第1篇高中历史教学案例一等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历史价值。
3、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课。
2、通过“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
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4.通过相关历史图片了解韩朝日交往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汉代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丝绸之路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教学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授课类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具】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导入)两汉时期,中国以高度文明和繁荣富强闻名于世,中华文明向外传播。
同时,中国也要吸取外来文化充实自己。
那么,中国与世界是通过哪条商业通道来实现的呢?(学生回答“丝绸之路”),(老师肯定)对,在两汉时期,中外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实现的,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两汉时期中国与世界有哪些交流?“丝绸之路”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课题)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老师导课)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
一、丝绸之路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老师讲解)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由于在这条商路上,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2、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师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其实“丝绸之路”就是张骞开辟的。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
4.亮点四:反思与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本节课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短视频、展示历史图片和地图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亮点二:问题导向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吗?”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包括解放战争时期的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后的香港、澳门回归和一国两制的实践等。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科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
5.教师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16《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照片、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教师亲自讲述抗战故事,让学生感受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创设抗日战争模拟场景,如战争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抗战历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问题导向
2.实施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选取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历史素养。
3.小组合作完成抗日战争主题的手抄报、PPT等展示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实施阶段性测试,检测学生对抗日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相关话题的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抗日战争相关歌曲,如《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事件、战役和人物,激发学生思考。
2.设计历史辩论赛,让学生就抗日战争中的某一问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思考抗战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战略战术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抗日战争”为主题,以“战争的经过、重大战役、抗战胜利的意义以及抗战中的民族精神”为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精选)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精选)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分析旨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精选案例,以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指导。
二、案例一:文化大革命的教学该案例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应选择相关的教材和资源,并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批判性思考,促进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案例二:历史史料的利用该案例旨在介绍如何有效地利用历史史料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和有趣的历史史料,通过引导学生研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历史史料进行批判性评估,帮助他们建立对历史事件的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四、案例三:历史研究项目的设计该案例旨在探讨如何设计和组织历史研究项目。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在学生中感兴趣的主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和调查。
在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采访、访问博物馆或图书馆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这样的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五、案例四: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整合该案例旨在介绍如何将历史研究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教师可以与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设计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和项目。
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并培养综合素养和学科交叉思维能力。
六、结论以上是几个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的分析,这些案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历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案例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与师生的思考
泸县九中程宏
【案例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范式。
如何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能力,还要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所以感觉到很难。
但最近的一次上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知识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在这部分知识里,涉及面很广,特别是涉及到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地主阶级中的两大派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两大工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两大性质的企业封建性官僚企业和具有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有对洋务派学习西方所产生影响的两大评价等等。
所以内容很多,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一块比较难处理的部分。
为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比如针对评价洋务运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赛: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那么是否意味着洋务运动学习西方错了呢?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进一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假如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清朝官员,为了达到自救目的,你将会怎样做?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来到教室,我按照预定的教学模式开始讲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比较复杂,经济术语多,专业性强,大家先大致浏览全文,找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哪些表现,进一步思考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有哪些,变动对中国产生了那些影响等。
生:开始认真的看书,归纳学生的思维也在跟着老师的思路有序的运转着。
前两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到最后谈到影响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非常高,争先恐后的谈着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时,我建议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师:进行归纳总结课堂气氛很活跃在总结时,我说:“不错,归纳的很好。
”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啊。
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使洋务运动走向失败,而甲午战争的惨败就标志着洋务运动走向破产,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
生:正要进行分组讨论时,一个学生冷不丁冒出一句话:“老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呢?”
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哗的也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都在小声嘀咕:就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有点突然,因为这个知识点涉及到必修一的一部分内容,而且也不是今天讲课的重点,怎么办?说实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做充分的备课和思考,但看到学生的热情很高,好像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再继续下面的问题了。
我呢,当然不能扫了学生的兴,而且掌握了这一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特别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而且联系现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学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学,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是如何崛起的,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等等。
想到这儿,我的思路也打开了,于是我对学生说:“那我们先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
学生们个个表情严肃,90以后出生的孩子已经不懂得民族的屈辱了,他们想的,做的,
都是一种新思维,他们是和平年代中的宠儿,他们根本不懂的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不懂得百年前的国家是如何被列强蹂躏和瓜分的,不懂得先辈们所经历的苦难,更不屑一顾,这同样也是民族的悲哀。
学生们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他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看到这种巨大的收获,我趁热打铁,和同学们共同在网上查阅了资料:“从根本上来说,洋务运动的破产是指它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也就是说,它不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正确途径,不能实现它的目的.甲午战争前洋务派的政策、战争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多方面问题以及战争后洋务派对时代潮流的负面作用等方面可以看到,属于封建势力洋务派,并不能完成引导中国近代化的任务,而甲午战争以后洋务派又逐渐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力量,所以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可以看成是洋务运动破产的重要标志。
洋务运动的众多局限性,已经在甲午战争中暴露无遗,经过了甲午战争,洋务派已经不再成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进步代表,洋务运动也不再成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主流。
”下课铃在热烈而又有点严肃中响起来了,同学们意犹未尽,还在沉思之中,但我知道这节课是成功的。
【反思】
一个小小的问题,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于备大纲,备教材,而在备学生方面略显欠缺。
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
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
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
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误区二: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应该是育人为首的。
高一的学生处在一个由初中到高中心理的过渡阶段,处在一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果从高一我们老师就能正确的教导的话,我觉得三年甚至三十年甚至终身他都是受益匪浅的,好好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如果一味的只是高呼优生率,达线率,只会适得其反,只会扭曲教育的真正内涵,只会摧残学生幼小的心灵。
这方面的教训是数不胜数的。
学生们了解了历史,我也觉得我真正懂得了历史,历史是一部书,更是一部育人题材的书。
误区三: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传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入“规范”操作(这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工作的程式,稳定于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是培养不出真正具有求实精神、怀疑和证伪精神、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的!这也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
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力。
总之,课和课一样,课和课不一样,不同的情景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教法产生不同
的效果,在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始终把教学和学生、教材、现实相联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